TW201106466A - Diamond type quad-resistor cells of PRAM - Google Patents

Diamond type quad-resistor cells of PRAM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106466A
TW201106466A TW099111211A TW99111211A TW201106466A TW 201106466 A TW201106466 A TW 201106466A TW 099111211 A TW099111211 A TW 099111211A TW 99111211 A TW99111211 A TW 99111211A TW 201106466 A TW201106466 A TW 20110646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ram
phase change
pcm
heater resistor
change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91112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Xia Li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TW2011064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106466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70/00Solid-state devices having no potential barriers, and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amplifying, oscillating or switch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13/00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torage element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11C11/00, G11C23/00, or G11C25/00
    • G11C13/0002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torage element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11C11/00, G11C23/00, or G11C25/00 using resistive RAM [RRAM] elements
    • G11C13/0004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torage element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11C11/00, G11C23/00, or G11C25/00 using resistive RAM [RRAM] elements comprising amorphous/crystalline phase transition cell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13/00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torage element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11C11/00, G11C23/00, or G11C25/00
    • G11C13/0002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torage element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11C11/00, G11C23/00, or G11C25/00 using resistive RAM [RRAM] elements
    • G11C13/0021Auxiliary circuits
    • G11C13/0069Writing or programming circuits or method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BELECTRONIC MEMORY DEVICES
    • H10B63/00Resistance change memory devices, e.g. resistive RAM [ReRAM] devices
    • H10B63/30Resistance change memory devices, e.g. resistive RAM [ReRAM] devices comprising selection components having three or more electrodes, e.g. transisto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BELECTRONIC MEMORY DEVICES
    • H10B63/00Resistance change memory devices, e.g. resistive RAM [ReRAM] devices
    • H10B63/80Arrangements comprising multiple bistable or multi-stable switching components of the same type on a plane parallel to the substrate, e.g. cross-point array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BELECTRONIC MEMORY DEVICES
    • H10B63/00Resistance change memory devices, e.g. resistive RAM [ReRAM] devices
    • H10B63/80Arrangements comprising multiple bistable or multi-stable switching components of the same type on a plane parallel to the substrate, e.g. cross-point arrays
    • H10B63/82Arrangements comprising multiple bistable or multi-stable switching components of the same type on a plane parallel to the substrate, e.g. cross-point arrays the switching components having a common active material layer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70/00Solid-state devices having no potential barriers, and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amplifying, oscillating or switching
    • H10N70/011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multistable switching devices
    • H10N70/021Formation of switching materials, e.g. deposition of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70/00Solid-state devices having no potential barriers, and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amplifying, oscillating or switching
    • H10N70/011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multistable switching devices
    • H10N70/061Shaping switching materials
    • H10N70/063Shaping switching materials by etching of pre-deposited switching material layers, e.g. lithography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70/00Solid-state devices having no potential barriers, and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amplifying, oscillating or switching
    • H10N70/20Multistable switching devices, e.g. memristors
    • H10N70/231Multistable switching devices, e.g. memristors based on solid-state phase change, e.g. between amorphous and crystalline phases, Ovshinsky effect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70/00Solid-state devices having no potential barriers, and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amplifying, oscillating or switching
    • H10N70/801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multistable switching devices
    • H10N70/821Device geometry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70/00Solid-state devices having no potential barriers, and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amplifying, oscillating or switching
    • H10N70/801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multistable switching devices
    • H10N70/841Electrodes
    • H10N70/8413Electrodes adapted for resistive heating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70/00Solid-state devices having no potential barriers, and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amplifying, oscillating or switching
    • H10N70/801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multistable switching devices
    • H10N70/881Switching materials
    • H10N70/882Compounds of sulfur, selenium or tellurium, e.g. chalcogenides
    • H10N70/8828Tellurides, e.g. GeSbTe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13/00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torage element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11C11/00, G11C23/00, or G11C25/00
    • G11C13/0002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torage element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11C11/00, G11C23/00, or G11C25/00 using resistive RAM [RRAM] elements
    • G11C13/0021Auxiliary circuits
    • G11C13/0069Writing or programming circuits or methods
    • G11C2013/008Write by generating heat in the surroundings of the memory material, e.g. thermowrite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11C13/00 for features not covered by this group
    • G11C2213/50Resistive cell structure aspects
    • G11C2213/52Structure characterized by the electrode material, shape, etc.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Semiconductor Memories (AREA)

Description

201106466 六、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所揭示之實施例係關於形成一相變化隨機存取記憶體 (PRAM)單元之方法及相變化隨機存取記憶體(PRAM)單元 之實施例。更特定言之,所揭示之實施例係關於形成相變 化隨機存取記憶體(PRAM)之鑽石型四電阻器單元的方法 及相變化隨機存取記憶體(PRAM)之鑽石型四電阻器單元 的實施例。 【先前技術】 相變化記憶體(PCM)係具有非揮發性特徵及位元存取能 力之新興記憶體。相變化記憶體(PCM)有益地提供快速讀 取/寫入速度,為持久的,良好地保留資料,且為可按比 例調整的。PCM可提供隨機位元存取能力。因此,PCM可 稱為相變化隨機存取記憶體(PRAM)。 現將參看圖1描述一習知PRAM單元。一 PRAM單元通常 包括一電晶體112及一 PRAM電阻器110。PRAM電阻器110 之射極串聯地連接至位元線114,電晶體112連接至字線 116,且電晶體112之集極連接至Vss 120。該PRAM電阻器 110用作PRAM單元之儲存元件118。 圖2展示可用作圖1之習知PRAM單元之儲存元件118的習 知PRAM電阻器110。一習知PRAM電阻器110通常包括一 相變化材料(PCM)232、一加熱器電阻器234、一頂部電極 230及一底部電極236。一作用區域238由PCM 232與加熱 器電阻器234之間的界面界定。 147642.doc 201106466 PRAM單元使用硫族化物玻璃之特性行為,該硫族化物 玻璃可由於施加熱而在兩個狀態(亦即,結晶狀態與非晶 狀態)之間「切換」。PRAM電阻器11 0之相變化材料 (PCM)232通常由第VI族硫族元素S、Se、Te與第IV族及第 V族元素的相變化化合物形成。舉例而言,習知PRAM通 常使用鍺、銻及碲(GeSbTe)(稱為GST)之硫族化物合金。 可藉由施加不同溫度而改變硫族合金之相。舉例而言, 可將硫族化物合金加熱至一高溫(高於600°C ),在該高溫 下,該硫族化物變為液體。一旦冷卻,該硫族化物合金凝 結為一非晶類玻璃狀態,在該狀態下,該硫族化物合金之 電阻為高的。藉由將該硫族化物合金加熱至一高於其結晶 點但低於熔點之溫度,該硫族化物合金可轉化為一具有低 得多之電阻的結晶狀態。可在短達5奈秒之時間内完成此 相轉變過程。 舉例而言,如圖3 A中所展示,可藉由施加不同溫度(諸 如,Tm及Tx)歷時一預定時間段來設定或改變硫族合金之 相。舉例而言,若PCM 232處於非晶相,則可將一較低溫 度Tx施加至PCM 232歷時一較長時間段,以將PCM 232之 相設定或改變為結晶相。若PCM 232處於結晶相,則可將 一較高溫度(例如,高於其熔點溫度Tm)施加至PCM 232歷 時一短時間,以將PCM 232重設或改變為非晶相。 如上文所解釋,非晶相通常具有一高電阻率,而結晶相 通常具有一低電阻率。PRAM單元使用硫族合金之非晶相 與多晶相之間的電阻率差異來提供一儲存機制。舉例而 147642.doc 201106466 言’非晶高電阻狀態可被界定為表示二進位「〇」,而結晶 低電阻狀態可被界定為表示「1」。 出於說明之目的’圖3B展示—對習知pRAM單元。第一 pram單以括—頂部電極34()、—相變化材料 (PCM)342、—加熱器f ρ且器344及一底部電極346。一字線 348用以選擇該第一 PRAM單元。第二pRAM單元包括一頂 邰電極3 5 0 相麦化材料(PCM)3 5 2、一加熱器電阻器3 5 4 及一底部電極356。一字線358用以選擇該第二PRAM單 兀。第一PRAM單元及第二pRAM單元可共用一共同位元 線 360 〇 如圖3B中例示性地展示,第一單元可設定為結晶低電阻 狀態以表示(例如)二進位「1」。第二單元可設定為非晶高 電阻狀態以表示(例如)二進位「〇」。&加熱器且器354將 熱施加至PCM 352在作用區域362中將相變化材料設定或 改變為非晶尚電阻狀態。 再次參看圖1至圖3B,藉由因穿經pRAM電阻器1丨〇之相 變化材料界面(例如,加熱器電阻器與pCM之間的作用區 域)之電流(焦耳效應)所致的自熱來提供pRAM單元之寫入 機制。藉由PRAM電阻器110之電阻差異提供prAm單元之 讀取機制。 在習知PRAM單元中,相變化材料(PCM)與加熱器電阻 器薄膜之間的接觸窗之最小大小受習知設計規則限制。亦 即’加熱器電阻器薄膜與PCM之最小水平接觸大小受與加 熱器電阻器薄膜之形成相關聯的習知設計規則(例如,半 147642.doc 201106466 間距微影解析度)限制或約束。因此,由於減小pcM與加 熱器電阻器之間的作用區域之大小的能力受限,程式^習 知PRAM單元所需之最小寫入電流亦受限。亦即不能將 習知PRAM單元之設定電流及重設電流減小超出一基於加 熱器電阻器與PCM之間的接觸區域之大小的最小量。習知 PRAM單兀使用一雙極接面電晶體(BJT)裝置來滿足寫入電 流要求且減小单元大小。 【發明内容】 所揭示之實施例係針對形成一相變化隨機存取記憶體 (PRAM)單兀之方法及相變化隨機存取記憶體(pRAM)單元 之實施例。更特定言之,所揭示之實施例係關於形成相變 化隨機存取記憶體(PRAM)之鑽石型四電阻器單元的方法 及相是化h機存取記憶體(pram)之鑽石型四電阻器單元 的實施例。 所揭示之實施例可倍增或增加位元之數目且將接觸區域 減小超出習知設計規則以減小電阻。所揭示之實施例亦可 降低用於切換之電流要求。該等實施例適用於(例如)一互 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CMOS)裝置以驅動相變化材料(PCM) 切換。 所揭示之實施例認識到,pram單元之密度可受限於(例 如)該PRAM單元之大小、連接件及傳遞閘電晶體。該 PRAM單元之配置或布局可經改良以減小該單元之大小且 增加該單元之密度。該等實施例提供(例如)一包括一共用 頂部電極或底部電極之新穎十字鑽石型四電阻器單元,其 147642.doc 201106466 提供一優點,即,減小該PRAM單元之大小。舉例而言, 藉由共用一加熱器電阻器或一相變化材料(PCM),所揭示 之實施例可減小PRAM單元大小。 所揭示之實施例進一步認識到,PCM薄膜與該加熱器電 阻器之間的接觸窗之大小為減小該PRAM單元之設定電流 及重設電流的重要因素。舉例而言,該等實施例認識到, 減小該PCM薄膜與該加熱器電阻器之間的該接觸窗之大小 可提供一優點,即,減小該PRAM單元之該設定電流及該 重設電流。 一 PRAM單元之一實施例使用該加熱器電阻器或PCM薄 膜之一角部來形成一自然子渠溝重疊(natural sub-trench overlap)或階梯形部分,其形成該加熱器電阻器與該PCM 薄膜之間的一較小接觸窗。該實施例可將該PCM接觸窗之 大小減小超出(例如)習知技術世代之半間距微影解析度。 因此,整體相變化電阻器之大小可減小,且較少電流需要 用來程式化該PRAM單元。此外,與習知PRAM單元(其使 用一雙極接面電晶體(BTJ)裝置來程式化相變化隨機存取 記憶體(PRAM)單元)相比,所揭示之實施例可提供一金屬 氧化物半導體(M0S)裝置來程式化相變化隨機存取記憶體 (PRAM)單元而不增加PRAM單元大小。 舉例而言,一實施例係針對一種相變化隨機存取記憶體 (PRAM)單元。該PRAM單元可包含:一底部電極;一加熱 器電阻器,其耦接至該底部電極;一相變化材料(PCM), 其形成於該加熱器電阻器之上且耦接至該加熱器電阻器; 147642.doc 201106466 及一頂部電極,其耦接至該相變化材料(PCM)。該相變化 材料(PCM)接觸該加熱器電阻器之一垂直表面的一部分及 該加熱器電阻器之一水平表面的一部分,以形成該加:器 電阻器與該相變化材料(PCM)之間的一作用區域。 另一實施例係針對一種相變化隨機存取記憶體(pram) 配置,其包括複數個相變化隨機存取記憶體 το。該等PRAM單兀中之每一者可包含:一底部電極;一 加熱器電阻器,其耦接至該底部電極;一相變化材料 (PCM) ’其形成於該加熱器電阻器之上且耦接至該加熱器 電阻器;及一頂部電極,其耦接至該相變化材料(pcM)。 該相變化材料(PCM)接觸該加熱器電阻器之一垂直表面的 一部分及該加熱器電阻器之一水平表面的一部分,以形成 忒加熱器電阻器與該相變化材料(pCM)之間的一作用區 域。 另一實施例係針對一種形成一相變化隨機存 ㈣规)單元之方法。該方法可包含:形成—底部電己= 在該底部電極上形成一介層孔互連件;在該介層孔互連件 之上形成一加熱器電阻器;及在該加熱器電阻器之一作用 區域之上形成一相變化材料(pcM)。該加熱器電阻器之該 作用區域包括1亥力口熱器電阻器之一垂直表面白勺一部分及該 加熱器電阻器之一水平表面的一部分。該方法可進一步包 含在該相變化材料(PCM)之上形成一頂部電極。 另一實施例係針對一種形成一相變化隨機存取記憶體 (PRAM)單以己置之方法。該方法可包含:形成複數個底 147642.doc 201106466 部電極;形成複數個介層孔互連件,其中每一介層孔互連 件形成於該複數個底部電極中之一者上;形成複數個加熱 器電阻器,其中該複數個加熱器電阻器中之每一者形成於 該複數個介層孔互連件中之—者上;在該複數個加熱器電 阻器中之每者之一垂直表面的一部分及該複數個加熱器 電阻器中之每—者之—水平表面的—部分之上形成-共同 相變化材料(PCM)薄膜;及在該共同相變化材料(pCM)之 上形成一共同頂部電極。 另一實施例係針對一種形成一相變化隨機存取記憶體 (PRAM)單兀配置之方法。該方法可包含:形成一共同底 部電極;在該底部電極上形成一共同介層孔互連件;在該 介層孔互連件上形成一共同加熱器電阻器;及在該共同加 熱器電阻器之上形成複數個相變化材料(pCM)薄膜。該複 數個相變化材料(PCM)薄膜中之每—者接觸該加熱器電阻 器之一垂直表面的一部分及該加熱器電阻器之一水平表面 的一部分。該方法可進一步包含在該複數個相變化材料 (PCM)薄膜之上形成複數個共同頂部電極,其中該複數個 共同頂部電極中之每一者接觸該複數個相變化材料(pcM) 薄膜中之一者。 另一實施例係針對一種形成三維相變化隨機存取記憶體 (PRAM)單元配置之方法。該方法可包含:形成—共同底 部電極;在該底部電極上形成一共同介層孔互連件丨及在 忒介層孔互連件上形成一共同加熱器電阻器。言玄加熱器電 阻态可包含在—第一平面中延伸之複數個第_支腳部分 I47642.doc 201106466
Oeg 一η)及在-第二平面中延伸之至少一第二支腳部 分。該方法可進-步包含:在該加熱器電阻器之該複數個 第一支腳部分及該至少-第二支㈣分巾4m 端之上形成-相變化材料(PCM)薄膜以形成作用區域;及 在該相變化材料(PCM)薄膜之上形成一頂部電極。 。另實施例係針對-種相變化隨機存取記憶體 單兀’其包含.-用於產生熱之電阻構件;及一用於實現 相變化之相變化構件,其辆接至該電阻構件,纟中該電阻 構件與該相變化構件之間的一作用區域由該電阻構件之一 第一實體尺寸及一第二實體尺寸界定。 又一實施例係針對一種形成一相變化隨機存取記憶體 (PRAM)單兀之方法,該方法包含:用於形成一加熱器電 阻态之步驟;及用於在該加熱器電阻器之一作用區域之上 形成一相變化材料(PCM)的步驟,其中該加熱器電阻器之 該作用區域包括該加熱器電阻器之一垂直表面的一部分及 該加熱器電阻器之一水平表面的一部分。 【實施方式】 呈現隨附圖式以輔助描述實施例,且僅出於說明該等實 施例而非限制該等實施例之目的提供該等隨附圖式。 實施例之態樣揭示於以下描述及針對此等實施例之相關 圖式中。可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範疇的情況下設計替代性實 施例。另外,將不詳細描述或將省略在該等實施例中使用 且應用之熟知元件,以避免混淆相關細節。 詞語「例示性」在本文中用以意謂「充當一實例、例子 147642.doc -10- 201106466 或說明」。未必將本文令描述為「例示性」之任何實施例 解釋為相比其他實施例較佳或有利。同樣地,術語「實施 例」並非要求所有實施例包括所論述之特徵、優點或操作 模式。本文中所使用之術語僅出於福述特定實施例之目 的’且不意欲限制本發明。如本文中所使用,除非上下文 明確另作指示’否則單數形式「一」&「該」意欲亦包括 複數形式。應進一步理解,當用於本文中時,術語「包 含」及/或「包括」指定所陳述之特徵'整數、步驟、操 作、元件及/或組件的存在,但並不排除一或多個其他特 徵、整數、步驟、操作、元件、組件及/或其群組的存在 或添加。 例示性實施例係針對形成一相變化隨機存取記憶體 (PRAM)單元之方法及相變化隨機存取記憶體(pRAM)單元 之實施例。更特定言之,所揭示之實施例係關於形成相變 化隨機存取記憶體(PRAM)之鑽石型四電阻器單元的方法 及相變化隨機存取記憶體(PRAM)之鑽石型四電阻器單元 的實施例。 所揭示之實施例可倍增或增加位元之數目且將接觸區域 減小超出習知設計規則以減小電阻。所揭示之實施例亦可 降低用於切換之電流要求。該等實施例適用於(例如)一互 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CMOS)裝置以驅動相變化材料(PCM) 切換。 所揭示之實施例認識到,PRAM單元之密度可受限於(例 如)該PRAM單元之大小、連接件及傳遞閘電晶體。該 147642.doc 201106466 PRAM早70之配置或布局可經改良以減小該單元之該大小 且a加該單元之密度。該等實施例提供(例如)一包括一共 用頂。p電極或底部電極之新穎十字鑽石型四電阻器單元, 其提供一優點,即 減小該PRAM單元之大小。舉例而 —y、用加熱器電阻器或一相變化材料(PCM),所 揭示之實施例可減小PRAM單元大小。 所揭不之實施例進一步認識到,pCM薄膜與該加熱器電 阻器之間的接觸窗之大小為減小該PRAM單元之設定電流 及重設電流的重要因素。舉例而言,該等實施例認識到, 減小该PCM薄膜與該加熱器電阻器之間的該接觸窗之大 可提供一優點,即,減小該卩汉八河單元之該設定電流及該 重設電流。 一 PRAM單元之一實施例使用該加熱器電阻器或pcM薄 膜之一角部來形成一自然子渠溝重疊或階梯形部分,其形 成該加熱器電阻器與該PCM薄膜之間的一較小接觸窗。該 貫施例可將§亥PCM接觸窗之大小減小超出(例如)習知技術 世代之半間距微影解析度。因此,整體相變化電阻器之大 小可減小’且較少電流需要用來程式化該PRAiy[單元。此 外’與習知PRAM單元(其使用一雙極接面電晶體(Btj)裝 置來程式化相變化隨機存取記憶體(PRAM)單元)相比,所 揭示之實施例可提供一金屬氧化物半導體(M〇s)裳置來程 式化相變化隨機存取記憶體(PRAM)單元而不增加praM單 元大小8 現將參看圖4至圖12描述例示性實施例。 147642.doc 12 201106466 一提供高密度相變化隨機存取記憶體(PRAM)整合之態 樣為減j 4乍用區域以減小寫入電流。由於與光刻/触刻製 程窗相關聯之限制,相變化材料(pCM)接觸區域之大小通 常文设計規則限制。所揭示之實施例克服習知裝置及方法 之技術光刻/蝕刻限制。 多看圖4及圖5,現將描述用於提供高密度pram整合之 PRAM之新穎鑽石型四電阻器單元的例示性實施例。 如圖4及圖5中所展示,PRAM之四電阻器單元之每一 PRAM單元包括一底部電極4〇〇(例如,單獨或個別底部電 極)’該底部電極400係藉由一介層孔互連件416而耦接至 一加熱器電阻器402。在一實施例中,可使用一具有高電 阻率之金屬來形成該加熱器電阻器4〇2,以在發生寫入時 產生一焦耳效應。一般熟習此項技術者將認識到,加熱器 電阻器402之角部可藉由已知製程由其他材料形成。本發 明涵蓋其他材料。PCM 4〇4之材料不限於第νι族硫族元素 S、Se、Te與第iv族及第v族元素的化合物。 如圖4及圖5中所展示,一罩蓋薄膜412形成於每一加熱 電阻器402之上。該PRAM四電阻器單元包括四個個別 PRAM單元,從而包括四個個別底部電極4〇〇、介層孔互連 件41 6及加熱器電阻器402。 接著,該四單元結構包括一相變化材料(pcM)4〇4,該 PCM 404由四個PRAM單元中之每一者共用。該四單元結 構亦包括一頂部電極408,該頂部電極4〇8由四個pRAM單 元中之每一者共用或為四個PRAM單元中之每一者所共 147642.doc 201106466 有。藉由提供一共用頂部電極408及共用PCM 404,可減 小該等PRAM單元中之每一者的大小。 一介層孔互連件406耦接至該頂部電極4〇8。該介層孔互 連件406可為一金屬線(圖中未繪示)提供一接點。介層孔互 連件406為四個PRAM單元中之每—者提供一共同接點,此 情形進一步減小PRAM單元之大小且增加pram四單元之 密度。 如圖4之例示性實施例中所展示,可以一鑽石形布局提 供PCM 404及/或頂部電極408。頂部電極408及/或PCM 404 可包括一鑽石形中央部分’該鑽石形中央部分具有自該中 央部分輻射或延伸至個別PRAM單元中之每一者的支腳部 分。藉由提供(例如)頂部電極408及/或PCM 404之一鑽石 形布局,可減小該等PRAM單元中之每一者之大小,且可 增加PRAM四單元之密度。熟習此項技術者將認識到,該 等實施例不限於鑽石形布局’且顯然該等實施例涵蓋其他 配置及形狀。 PCM薄膜404與該等加熱器電阻器402中之每一者之間的 接觸窗或作用區域4 10之大小為減小PRAM單元之設定電流 及重設電流的因素。該作用區域410可距PCM 404之邊緣 達一距離(例如,一預定最小距離),以使得可防止或減小 蝕刻製程對該作用區域之影響。且,藉由減小PCM薄膜 404與該等加熱器電阻器402中之每—者之間的接觸窗之大 小,所揭示之實施例可減小1>尺八1^單元之設定電流及重設 電流。 147642.doc 14 201106466 u八多碯_ 5,一PRAM單元之一實施 例使用加熱器電阻器402或PCM薄膜4〇4之一角部來形成一 自然子渠溝重疊(例如’階梯形部分),其形成加熱器電阻 器402與PCM 404之間的一較小接觸f或作用區。 如圖5中所展示,罩蓋薄膜412作為硬式遮罩形成於加熱 器電阻器402(除了充當接觸窗(例如,作用區域41〇)之該加 熱器電阻器4 0 2之角部部分以外)之上。在每—p r a m單元 處’可姓刻或移除層介電質414以暴露加熱器電阻器4〇2 之垂直表面及水平表面的一部分。在罩蓋薄膜412、加熱 器電阻㈣2及助414之上沈積— pcM薄膜,且圖案化該 PCM薄膜以形成pcm 404。 该PCM 404接觸該加熱器電阻器4〇2之角部部分之垂直 壁及水平壁,且在加熱器電阻器402與PCM 404之間形成 一接觸窗,相比於使用習知設計規則之接觸窗之大小,該 接觸ϋ具有一減小之大小。所揭示之實施例將該pcM接觸 窗(例如,作用區域410)之大小減小超出(例如)習知技術世 代之半間距微影解析度。亦即,所揭示之實施例不受與習 知光刻/蝕刻製程窗相關聯之限制約束,且相變化材料 (PCM)接觸區域之大小不受設計規則限制。因此,該等實 施例可將接觸區域之大小減小超出習知設計規則。此外, 藉由減小PCM薄膜404與該等加熱器電阻器402中之每一者 之間的接觸窗之大小,所揭示之實施例提供一優點,即, 減小PRAM單元之設定電流及重設電流。 ,且圖 如圖5中所展示,在PCM 404之上沈積一金屬層 i47642.doc •15- 201106466 案化金屬層以形成頂部電極408。PCM 404之自然渠溝 或梯(其係藉由在罩蓋薄膜412之上沈積PCM 404而形成) 及加熱器電阻器402之角部導致頂部電極4〇8與pCM 4〇4之 間的增加之接觸區域,同時最小化水平方向上之頂部電極 之大小且相應地增加pram單元之密度。 參看圖6及圖7,現將描述用於提供高密度pRAM整合之 P R A Μ之新穎鑽石型四電阻器單元的另一例示性實施例。 如圖6及圖7中所展示,pram四單元包括四個1>11八]^單 元。每一PRAM單元包括一單獨或個別頂部電極6〇8及Pcm 604。如下文將更詳細地解釋,四個pram單元共用一共同 底部電極600及加熱器電阻器602。 如圖ό之例示性實施例中所展示,每一 Pram單元包括一 共用或共同底部電極600。該底部電極6〇〇係藉由一介層孔 互連件606而電耦接至加熱器電阻器6〇2。加熱器電阻器 602可包括(例如)一鑽石形布局,以使得該加熱器電阻器 602為該等個別pram單元中之每一者所共有或由該等個別 PRAM單元中之母一者共用。加熱器電阻器6〇2可包括一鑽 石形中央部分,該鑽石形中央部分具有自該中央部分輻射 或延伸至個別PRAM單元中之每一者的支腳部分。藉由提 供(例如)加熱器電阻器602之一鑽石形布局,可減小該等 PRAM單中之每一者之大小,且可增加pRAM四單元之 在度。熱習此項技術者將認識到,所揭示之實施例不限於 鑽石形布局,且顯然該等實施例涵蓋其他配置及形狀。 在一實施例中’可使用一較高電阻率之金屬來形成該加 147642.doc •16· 201106466
熱器電阻器6G2,以在發生寫人時產生—焦耳效應。一般 熟習此項技術者將認識到,加熱器電阻器6〇2之角部可藉 由製程由其他材料形成。本發明涵蓋其他材料,且PCM 604之材料不限於第VI族硫族元素s、以、h與第IV族及第 V族元素的化合物。 如圖7中所展示,一罩蓋薄膜612形成於加熱器電阻器 602及層間介電f (ILD)614之上。在每—個別pRAM單元 處,圖案化或移除該罩蓋薄膜612以暴露加熱器電阻器6〇2 的角。Ρ π分(例如,垂直表面及水平表面)。舉例而言, 加熱器電阻器6G2之角部形成—自然子渠溝或階梯形部 分0 沈積並圖案化相變化材料(PCM)以形成PCM —。f 604與加熱器電阻器6〇2之自然子渠溝或階梯形部分重疊 亦即,6亥PCM 604接觸該加熱器電阻器6〇2之角部部分的 垂直表面及水平表面,且在加熱器電阻器的2與卩⑽_ 之間形成-接觸窗,相比於使用習知設計規則之接觸窗之 J »玄接觸窗具有—減小之大小。該作用區域㈣可距 P^M 604之邊緣達_距離(例如,—預定最小距離),以使 仔可防止或減小㈣製程對該作用區域之影響。 所揭不之實施例將該PCM接觸窗(例如,作用區域㈣) j減j超出(例如)習知技術世代之半間距微影解析 二Γ,所揭示之實施例不受與習知光魏刻製程窗 , 相夂化材料(PCM)接觸區域之大小 不觉設計規則限制。因&’該等實施例可將接觸區域之大 147642.doc 17 201106466 小減小超出習知設計規則。此外,藉由減小PCM薄犋604 與該等加熱器電阻器602中之每一者之間的接觸窗之大 小,該等實施例減小PRAM單元之設定電流及重設電流。 如圖7中所展示,在PCM 604之上沈積一金屬層,且圖 案化該金屬層以形成頂部電極608。每一個別PRAM單元包 括一單獨PCM 604及頂部電極608。PCM 604之自然渠溝或 階梯(其係藉由在加熱器電阻器602及罩蓋薄膜612之上沈 積PCM 604而形成)及加熱器電阻器602之角部導致頂部電 極608與PCM 604之間的增加之接觸區域,同時最小化水 平方向上之頂部電極之大小且相應地增加PRAM單元之密 度。 該共用或共同加熱器電阻器602與該等個別PRAM單元中 之每一者之PCM薄膜6〇4之間的接觸窗或作用區域61〇之大 小為減小PRAM單元之設定電流及重設電流的因素。舉例 而言,藉由減小該共用或共同加熱器電阻器602與該等個 別PRAM單元中之每一者之PCM薄膜604之間的接觸窗之大 小,所揭示之實施例提供一優點,即,減小PRAM單元之 設定電流及重設電流。 一般熟習此項技術者將認識到,所揭示之實施例不限於 圖4至圖7中所說明之例示性實施例,且該等實施例涵蓋其 他類型之PRAM單元結構。 舉例而言,另一實施例係針對三維(3D)PRAM單元(如圖 8中所展示)。該3D PRAM單元配置提供一優點,即,增加 單元之密度。可(例如)藉由一邏輯後端製程來形成或建置 147642.doc 201106466 該3D PRAM單元配置》 如圖8中所展示’一例示性3D PRAM單元配置包括五個 PRAM單元。每一 PRAM單元包括一單獨或個別頂部電極 808及PCM 804。如下文將更詳細地解釋,五個pRAM單元 共用一共同底部電極800及三維(3D)加熱器電阻器802。 每一 PRAM單元包括一共用或共同底部電極8〇〇。該底部 電極800係藉由一介層孔互連件8〇6而電麵接至一共用或共 同加熱器電阻器802。該加熱器電阻器802可包括(例如)三 維(3D)布局’該三維布局具有藉由該介層孔互連件8〇6而 自一中央接點部分輻射或延伸至五(5)個個別pram單元中 之每一者的五(5)個支腳部分,以使得加熱器電阻器8〇2為 δ亥4個別PRAM單元中之每一者所共有或由該等個別 PRAM單元中之每一者共用。在圖8中所展示之例示性實施 例中,加熱器電阻器802包括在一水平平面中延伸之四(4) 個支腳及在一垂直平面中延伸之單一支腳。 在一實施例中’可使用一較高電阻率之金屬來形成該加 熱器電阻器802’以在發生寫入時產生一焦耳效應。一般 熟習此項技術者將認識到’加熱器電阻器802之侧壁可藉 由製程由其他材料形成。所揭示之實施例涵蓋其他材料, 且PCM 804之材料不限於第VI族硫族元素s、Se、Te與第 IV族及第V族元素的化合物。 如圖8中所展示’ 3D PRAM單元配置之每一 pram單元 包括一相變化材料(PCM)804。PCM 804與加熱器電阻器 802之間的界面形成一接觸窗(例如,作用區域8 1 〇)。在此 147642.doc -19- 201106466 貫把例中,该接觸窗之大小受加熱器電阻器802之大小限 制。因此,相比於使用習知設計規則之接觸窗的大小,該 接觸窗之大小減小。 藉由提供(例如)加熱器電阻器802之3D布局,可減小該 等PRAM單元中之每一者之大小,且可增加3D pRAM單元 之密度。一般熟習此項技術者將認識到,所揭示之實施例 不限於此配置,且顯然該等實施例涵蓋其他配置。 現將參看圖9及圖11A至圖11H描述形成根據本發明之 PRAM單兀配置之例示性方法。一般熟習此項技術者將認 識到,該等例示性方法可用以形成單一 pRAM單元或複數 個PRAM單元,包括(例如)PRAM之四單元或3D pRAM單元 配置。 參看圖9且如圖11A中例示性地展示,該方法之一實施例 包括圖案化底部電極400(900)。在底部電極4〇〇之上沈積一 第一層間介電質(ILD)薄膜414a,且執行化學機械拋光 (匸]\^)(910)。在该第一11^414&中蝕刻一介層孔開口且以 金屬填充s亥介層孔開口以形成一第一介層孔互連件* 16, 之後進行對介層孔互連件416及第一 ILD 414a之 CMP(920)(如圖11B中所展示)。 參看圖11C,沈積並圖案化一加熱器金屬薄膜以形成加 熱器電阻器402(930)。在該加熱器電阻器‘π之上沈積一第 二ILD薄膜4i4b,且執行CMP。在該加熱器電阻器4〇2及該 第二ILD 414b之上沈積罩蓋薄膜412 (940)。 接著,在圖11D中之每一 PRAM單元處,藉由一過度蝕 147642.doc •20, 201106466 刻來形成一相變化材料接觸窗開口以移除第二層間介電質 (ILD)414b之一部分,以暴露加熱器電阻器4〇2之垂直表面 及水平表面的一部分(95〇)。加熱器電阻器402之角部形成 一自然子渠溝重疊(例如,階梯形部分p接著,在罩蓋薄 膜412、加熱器電阻器402及第二ILD 414b之上沈積PCM薄 膜’且圖案化該PCM薄膜以形成PCM 404(960)(如圖UE中 所展不)。該PCM 404接觸該加熱器電阻器402之角部部分 的垂直表面及水平表面,且在加熱器電阻器4〇2與 404之間形成一接觸窗,相比於使用習知設計規則之接觸 囪之大小,忒接觸窗具有一減小之大小。該等實施例將該 PC’觸窗(例如,作用區域410)之大小減小超出(例如)習 知技術世代之半間距微影解析度。亦即,所揭示之實施例 不受與習知光刻/蝕刻製程窗相關聯之限制約束,且相變 化材料(PCM)接觸區域之大小不受設計規則限制。因此, 該等實施例可將接觸區域之大小減小超出習知設計規則。 此外,藉由減小PCM薄膜4〇4與該等加熱器電阻器4〇2中之 每一者之間的接觸窗之大小,該等實施例提供一優點, 即,減小PRAM單元之設定電流及重設電流。 沈積並圖案化頂部電極薄膜以形成頂部電極4〇8(97〇)(如 圖叩中所展示)ePCM彻之自然渠溝或階梯(其係藉由在 罩蓋薄膜412之上沈積PCM 404而形成)及加熱器電阻器4〇2 之角部導致頂部電極408與PCM 404之間的増加之接觸區 域’同時最小化水平方向上之頂部電極之大小且相應地增 加pram單元之密度。 147642.doc •21 · 201106466 接著’沈積第三ILD薄膜414c,且執行CMP(980)。在該 第三ILD 414c中形成一下至頂部電極408之開口且以金屬
填充該開口 ’以形成第二介層孔互連件406。使該第三ILD 414(;及該第二介層孔互連件406經受CMP(990)(如圖11G中 所展示)。—頂部金屬線(例如,位元線4 18)可耦接至該第 二介層孔互連件406(如圖11H中所展示)。該第二介層孔互 連件406為該PRAM四單元之該等單元中之每一者提供一共 同接點。 一般熟習此項技術者將認識到,圖9中所展示之例示性 方法可用以形成根據圖丨i A至圖丨丨H之實施例的pRAM四單 元(其對應於(例如)圖4及圖5之實施例)。圖9中所展示之例 不性方法不限於此等所揭示之實施例,且可用以形成根據 其他貫轭例(諸如,圖6及圖7之實施例)之pRAM四單元。 參看圖1 0,現將描述形成一 PRam四單元之另一方法。 例示性方法包括:形成複數個底部電極(丨〇〇〇);及沈 積—層間介電質,之後進行化學機械拋光(CMp)(1〇i〇)。 °亥方法包括形成複數個介層孔開口且以金屬填充該開口以 形成複數#介層孔互連件,之後進行CMp(1〇2〇)。 接著,形成複數個加熱器電阻器且沈積一 ILD薄膜,且 執行— CMP製程⑽〇)。該例示性方法使用加熱器電阻器 之一角部來形成一自然子渠溝重疊(例如,階梯形部分), 其形成該加熱器電阻器與PCM之間的一較小接觸窗或作用 區域。舉例…罩蓋薄膜形成於每一加熱器電阻器(除 了充當接觸窗(例如,作用區域)之該加熱器電阻器之角: 147642.doc •22· 201106466 部分以外)之上。在每—_單元處,可触刻或移除層間 介電質以暴露加熱器電阻器之垂直表面及水平表面的一部 分。在罩蓋薄膜、加熱器電阻器及ILD之上沈積―簡薄 膜’且圖案化該PCM薄膜以形成pcm。 該PCM接觸該加熱器電阻器之角部部分之垂直壁及水平 壁’且在加熱器電阻器與PCM之間形成一接觸窗,相比於 使用習知設計規則之接觸窗之大小,該接觸窗具有一減小 之大小。所揭示之實施例將該1>(::]^接觸窗(例如,作用區 域)之大小減小超出(例如)習知技術世代之半間距微影解析 度。亦即,該等實施例不受與習知光刻/姓刻製程窗相關 聯之限制約束’且相變化材料(PCM)接觸區域之大小不受 設計規則限制。因& ’該等實施例可將接觸區域之大小: 小超出習知設計規則。此外,藉由減小pcM薄膜與該等加 熱器電阻器中之每一者之間的接觸窗之大小,該等實施例 提也一優點,即,減小PRAM單元之設定電流及重設電 流。 再次參看圖1 〇,沈積一罩蓋薄膜(i〇4〇)。接著,藉由一 光刻及蝕刻製程來形成一相變化材料(PCM)窗開口 (1 050),且沈積並圖案化該相變化材料以形成一用於該複 數個加熱器電阻器中之每一者的共同pCM(1〇6〇)。接著, 在該PCM之上形成一頂部電極〇〇7〇)。執行ILD沈積及 CMP製程之步驟(ι080)β最後,在該ILD中形成一第二(共 同)介層孔互連件並將其耦接至該頂部電極,之後進行一 CMP製程(1〇9〇)。一頂部金屬線(例如,位元線)418耦接至 147642.doc -23- 201106466 5亥第二(共同)介層孔互連件。 參看圖12,現將描述形成一 pRAM四單元之另一方法。 一方法包括:形成一底部電極(12〇〇);及沈積一層間介 電質(ILD),之後進行一化學機械拋光(CMp)製程〇21〇)。 该:法包括形成一介層孔開口且以金屬填充該開口以形成 "層孔互連件,之後進行一 CMp製程(1〇2〇)。接著,形 j一共同或共用加熱器電阻器與一罩蓋薄膜。沈積一 ild 薄膜且執行一 CMP製程(1230)。 *接著,在該加熱器電阻器及該ILD薄膜之上沈積一罩蓋 薄膜(1240)。形成複數個相變化材料(pc⑷窗開口 (⑵〇), 且沈積5玄相變化材料以形成一用於該複數個pRAM單元中 之每一者的PCM(1260)。言亥PCM接觸該加熱器電阻器之角 部部分之垂直表面及水平表面,且在加熱器電阻器與PCM 之間形成-接觸窗’相比於使用習知設計規則之接觸窗之 大小’該接觸窗具有一減小之大小。所揭示之實施例將該 PCM接觸窗(例如’作用區域)之大小減小超出(例如)習知 技術世代之半間距微影解析度。亦即,該等實施例不受與 習知光刻/蝕刻製程窗相關聯之限制約束,且相變化材料 (PCM)接觸區域之大小不受設計規則限制。因此,該等實 施例可將接觸區域之大小減小超出習知設計規則。此外, 藉由減小PCM薄膜與該等加熱器電阻器中之每一者之間的 接觸窗之大小,該等實施例提供—優點,即,減小pRAM 單元之設定電流及重設電流。 接著,在該複數個PCM薄膜中之每一者之上形成一單獨 147642.doc •24- 201106466 或個別頂部電極(1270)。PCM之自然渠溝或階梯(其係藉由 在罩蓋薄膜之上沈積PCM而形成)及加熱器電阻器之角部 導致頂部電極與PCM之間的增加之接觸區域,同時最小化 水平方向上之頂部電極之大小且相應地增加PraM單元之 密度。接著,沈積— ILD層,且執行一 CMP製程(1280)。 應瞭解,如(例如)圖4、圖6及圖8中所說明之pram單元 及PRAM單元配置可包括於以下各者内:行動電話、攜帶 型電腦、掌上型個人通信系統(PCS)單元、攜帶型資料單 元(諸如’個人資料助理(PDA))、具備GPS功能之裝置、導 航裝置、視訊轉換器、音樂播放器、視訊播放器、娛樂單 元固疋位置資料單元(諸如,儀錶讀取設備)、或儲存或 擷取資料或電腦指令之任何其他裝置,或其任何組合。因 此,本發明之實施例可適用於包括作用積體電路之任何裝 置,該作用積體電路包括記憶體及晶載電路以供測試及特 性化。 前述所揭示之裝置及方法通常設計且組態為儲存於電腦 可項媒體上之GDSII及GERBER電腦檔案。此等檔案又被 提供至基於此等檔案製造諸裝置的冑造機械手⑽― handler)。所知產品為半導體晶_,該等半導體晶圓接著 被切割成半導體晶粒並封裝至半導體晶片巾。該等晶片接 著用於上文所描述之裝置中。 无、習此項技術者將瞭解’所揭示之實施例不限於所說明 之例示性結構或方法,且用於執行本文中所描述之功能性 的任何構件包括於該等實施例中。 147642.doc -25- 201106466 雖然前述揭示内容展示說明性實施例,但應注音,在本 文中可在不脫離如由隨附申請專利範圍界定之本發明之範 疇的情況下作出各種改變及修改。根據本文中所描述之= 鈀例的方法請求項之功能、步驟及/或動作無需以任何特 2次序執行。此外,雖然可以單數形式來描述或主張該等 實施例之元件’但除非明確陳述限於單數,否則亦涵; 數形式。 【圖式簡單說明】 圖1為習知PRAM單元之示意圖。 圖2為習知pram電阻器結構之橫截面圖。 圖3 A為展示習知p R A M電阻器之相變化之例示性溫度曲 線的曲線圖。 & 圖3B為一對習知PRAM單元之橫截面圖。 圖4為一 pram四單元之俯視圖。 圖5為圖4中所說明之PRAM四單元之橫截面圖。 圖6為一 pram四單元之俯視圖。 圖7為圖6中所說明之PRAM四單元之橫截面圖。 圖8為三維pram單元之等角視圖。 圖9為說明形成一 PRAM單元之方法的流程圖。 圖10為說明形成一 PRAM四單元之方法的流程圖。 圖11A至圖11H展示在各種形成階段期間的形成—pRAM 四單元之方法的橫截面圖。 圖12為說明形成一 PRAM四單元之方法的流程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47642.doc * 26 - 201106466 110 PRAM電阻器 112 電晶體 114 位元線 116 字線 118 儲存元件 120 Vss 230 頂部電極 232 相變化材料(PCM) 234 加熱器電阻器 236 底部電極 238 作用區域 340 頂部電極 342 相變化材料(PCM) 344 加熱器電阻器 346 底部電極 348 字線 350 頂部電極 352 相變化材料(PCM) 354 加熱器電阻器 356 底部電極 358 字線 360 共同位元線 362 作用區域 400 底部電極 147642.doc -27- 201106466 402 加熱器電阻器 404 相變化材料(PCM) 406 第二介層孔互連件 408 頂部電極 410 作用區域 412 罩蓋薄膜 414 層間介電質(ILD) 414a 第一 ILD薄膜 414b 第二ILD薄膜 414c 第三ILD薄膜 416 第一介層孔互連件 418 金屬線 600 底部電極 602 加熱器電阻器 604 相變化材料(PCM) 606 介層孔 608 頂部電極 610 作用區域 612 罩蓋薄膜 614 層間介電質(ILD) 800 共同底部電極 802 加熱器電阻器 804 相變化材料(PCM) 806 介層孔互連件 -28- 147642.doc 201106466 808 頂部電極 810 作用區域 147642.doc -29-

Claims (1)

  1. 201106466 七、申請專利範圍: 1 · 一種相變化隨機存取記憶體(PRAM)單元,其包含: 一加熱器電阻器;及 一相變化材料(PCM),其形成於該加熱器電阻器之上 且耦接至該加熱器電阻器; 其中該相變化材料(PCM)接觸該加熱器電阻器之一垂 直表面的一部分及該加熱器電阻器之一水平表面的一部 分,以形成該加熱器電阻器與該相變化材料(pcM)之間 的一作用區域。 2. 如請求項kPRAM單元,其中該相變化材料(pcM)包括 一階梯形部分。 3. 如請求項2之PRAM單元,其進一步包含: 一底部電極,其耦接至該加熱器電阻器;及 一頂部電極,其耦接至該相變化材料(pcM)。 4. 如請求項3之PraM單元,政中妨馆加而 ^ /、中該頂部電極包括一階梯形 部分。 5·如請求項3之PRAM單元1中該頂部電極包括對應於該 相變化材料(簡)之該階梯形部分的—階梯形部分。 6. 如請求項1之PRAM單元,其進一步包含: -罩蓋薄膜’其形成於除該加熱器;阻器之該作用區 域以外的該加熱器電阻器之上。 7. 如請求項6之PRAM單元,复由兮4 _ 其中该相變化材料(PCM 與該加熱器電阻器及該罩甚菹 瓜潯膜重疊之一階梯形部分。 8·如請求項7之PRAM單元,其中今.微儿u, T °亥相變化材料(PCM)之該 147642 201106466 階梯形部分接觸該加熱器電阻器之該垂直表面的該部 刀°亥加熱器電阻器之S玄水平表面的該部分、該罩蓋薄 膜之—垂直表面的一部分及該罩蓋薄膜之一水平表面的 一部分。 9. 如請求項6之PRAM單元,其中該作用區域距該相變化材 料(PCM)之一邊緣達一預定距離以防止或減小對該作用 區域之蝕刻損害影響。 10. 如請求項3之PRAM單元,其中該底部電極係藉由一第一 介層孔互連件而耦接至該加熱器電阻器。 如請求項3之PRAM單元,其進一步包含: 一第二介層孔互連件,其形成於該頂部電極之上且耦 接至該頂部電極。 12.如請求項iipRAM單元,其被整合於至少一半導體晶粒 中。 如請求項iiPRAM單元,其進一步包含一電子裝置,該 電子裝置係選自由以下各物組成之群:一視訊轉換器、 音樂播放器、視訊播放器、娛樂單元、導航裝置、通信 裝置、個人數位助理(PDA)、固定位置資料單元及一電 腦’ S亥PRAM單元被整合至該電子裝置中。 14. 一種相變化隨機存取記憶體(PRAM)配置,其包含: 複數個相變化隨機存取記憶體(PRAM)單元,其中該等 PRAM單元中之每一者包括: 一加熱器電阻器;及 一相變化材料(PCM),其形成於該加熱器電阻器之 147642 201106466 上且耦接至該加熱器電阻器; 其中該相變化材料(PCM)接觸該加熱器電阻器之一 表面的一部分及該加熱器電阻器之一水平表面的一 部分,以形成該加熱器電阻器與該相變化材料(pcM)之 間的一作用區域。 青求項14之PRAM配置,其中該相變化材料(pcM)包括 一階梯形部分。 16. 如請求項15之PRAM配置,其進一步包含: 一底部電極,其耦接至該加熱器電阻器,·及 頂σ卩電極’其耗接至該相變化材料(ρ〇μ)。 17. 如請求項16之叹施配置,其中該頂部電極包括一階梯 形部分。 •如請求項16之叹施配置,纟中該頂部電極包括對應於 該相變化材料(PCM)之該階梯形部分的一階梯形部分。 19. 如請求項14之PRAM配置,其進一步包含: 罩蓋薄膜,其形成於除該加熱器電阻器之該作用區 域以外的該加熱器電阻器之上。 20. 如請求項19iPRAM配置,其中該相變化材料(pcM)包括 與該加熱器電阻器及該罩蓋薄膜重疊之一階梯形部分。 21. 如請求項20之PRAM配置,其中該相變化材料(pCM)之該 階梯形部分接觸該加熱器電阻器之該垂直表面的該部 为、该加熱益電阻器之s玄水平表面的該部分、該罩蓋薄 膜之一垂直表面的一部分及該罩蓋薄膜之一水平表面的 一部分。 147642 201106466 22. 如請求項14之PRAM配置,其中該作用區域距該相變化 材料(PCM)之一邊緣達一預定距離以防止或減小對該作 用區域之蝕刻損害影響。 23. 如請求項14之PRAM配置,其中該相變化材料(PCM)為該 複數個相變化隨機存取記憶體(PRAM)單元中之每一者所 共有,且 其中該共同相變化材料(PCM)具有一中央部分及自該 中央部分延伸至該複數個PRAM單元之複數個部分。 24. 如請求項23之PRAM配置,其中該共同相變化材料(PCM) 之該中央部分具有一鑽石形狀。 25. 如請求項23之PRAM配置,其進一步包含: 一頂部電極,其耦接至該相變化材料(PCM), 其中該頂部電極為該複數個相變化隨機存取記憶體 (PRAM)單元中之每一者所共有,且 其中該共同頂部電極具有一中央部分及自該中央部分 延伸至該複數個PRAM單元之複數個部分。 26. 如請求項25之PRAM配置,其中該共同頂部電極之該中 央部分具有一鑽石形狀。 27. 如請求項14之PRAM配置,其中該加熱器電阻器為該複 數個相變化隨機存取記憶體(PRAM)單元中之每一者所共 有,且 其中該共同加熱器電阻器具有一中央部分及自該中央 部分延伸至該複數個PRAM單元之複數個部分。 28. 如請求項27之PRAM配置,其進一步包含: 147642 201106466 底邛電極,其係藉由一第一介層孔互連件而耦接至 該加熱器電阻器, 其中该底部電極為該複數個相變化隨機存取記憶體 (PRAM)單元中之每一者所共有。 29. 30. 31. 32. 如明长項14之PRAM配置,其被整合於至少一半導體晶 粒中》 如請求項14之PRAM配置,其進一步包含一電子裝置, 該電子裝置係選自由以下各物組成之群:一視訊轉換 器、音樂播放器、視訊播放器、娛樂單元 '導航裝置、 通信裝置、個人數位助理(PDA)、固定位置資料單元及 一電腦,該PRAM配置被整合至該電子裝置中。 一種形成一相變化隨機存取記憶體(pRAM)單元之方法, 該方法包含: 形成一加熱器電阻器;及 在該加熱器電阻器之一作用區域之上形成一相變化材 料(PCM), 其中該加熱器電阻器之該作用區域包括該加熱器電阻 器之—垂直表面的一部分及該加熱器電阻器之一水平表 面的一部分。 如請求項3 1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 在除5亥加熱器電阻器之該作用區域以外的該加熱器電 阻器之上形成一罩蓋薄膜, 其中該相變化材料(PCM)形成於該罩蓋薄膜之一部分 之上。 147642 201106466 33·如請求項32之方法,其中該相變化材料(pcM)與該罩蓋 薄膜之該部分重疊達-預定距離,以防止或減^該作 用區域之蝕刻損害影響。 34. 如請求項3 1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 形成一底部電極; 在该底部電極上形成一介層孔互連件,其中兮加熱器 電阻器形成於該介層孔互連件之上;及 在該相變化材料(PCM)之上形成一頂部電極。 35. 如請求項31之方法,其中該pRAM單元應用於一電子裝 置中,該電子裝置係選自由以下各物組成之群:一視訊 轉換器、音樂播放器、視訊播放器、娛樂單元、導航裝 置、通信裝置、個人數位助理(PDA) '固定位置資料單 兀及一電腦,該PRAM單元被整合至該電子裝置中。 36. —種形成一相變化隨機存取記憶體(pRAM)單元配置之方 法’該方法包含: 形成複數個加熱器電阻器;及 在該複數個加熱器電阻器之上形成一共同相變化材料 (PCM)薄膜。 37·如凊求項36之方法,其中該共同相變化材料(PCM)薄膜 形成於該複數個加熱器電阻器中之每一者之一垂直表面 的一部分及該複數個加熱器電阻器中之每一者之—水平 表面的一部分之上。 38_如請求項37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 在除该複數個加熱器電阻器中之每一者之該水平表面 147642 • 6 - 201106466 之。亥邛分以外的該複數個加熱器電阻器之上形成—罩蓋 薄膜。 39. 40. 41. 42. 43. 如凊求項38之方法,其中該共同相變化材料(pcM)與該 罩蓋薄膜之—部分重4達—預定距離,以防止或減小對 該共同相變化材料(PCM)與該複數個加熱器電阻器中之 每者之。亥垂直表面的該部分及該複數個加熱器電阻器 中之每一者之該水平表面的該部分之間的一作用區域之 蝕刻損害影響。 t求項36之方法,其中該共同相變化材料(ρ〇Μ)具有 —中央部分及自該中央部分延伸至該複數個加熱器電阻 器之複數個部分。 如凊求項40之方法,其中該共同相變化材料之該 中央部分具有一鑽石形狀。 如請求項36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 形成複數個底部電極; 形成複數個介層孔互連件, 其中每一介層孔互連件形成於該複數個底部電極中 之一者上,且 其中該複數個加熱器電阻器中之每—者形成於該複 數個介層孔互連件中之一者上;及 在該共同相變化材料(PCM)之上形成—共同頂部電 極。 如凊求項42之方法’其中該共同頂部電極具有一中央部 分及自該中央部分延伸至該複數個加熱器電阻器之複數 147642 201106466 個部分。 44. 如請求項43之方法,其中該共同頂部電極之該中央部分 具有一鑽石形狀。 45. 如請求項36之方法,其中該PRAM單元應用於—電子裝 置中,該電子裝置係選自由以下各物組成之群:—視訊 轉換器、音樂播放器、視訊播放器、娛樂單元、導航裝 置、通信裝置、個人數位助理(PDA)、固定位置資料單 元及一電腦’該PRAM單元被整合至該電子裝置中。 46. —種形成一相變化隨機存取記憶體(pRAM)單元配置之方 法’該方法包含: 形成一共同加熱器電阻器;及 在該共同加熱器電阻器之上形成複數個相變化材料 (PCM)薄膜。 47. 如請求項46之方法,其中該共同加熱器電阻器具有一中 央部分及自該中央部分延伸至該複數個相變化材料 (PCM)薄膜之複數個部分。 48. 如請求項47之方法,其中該共同加熱器電阻器之該中央 部分具有一鑽石形狀。 49·如請求項46之方法,其中該複數個相變化材料薄 膜中之每一者接觸該加熱器電阻器之一垂直表面的一部 分及該加熱器電阻器之一水平表面的一部分。 5〇_如請求項46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 形成一共同底部電極; 在該共同底部電極上形成一共同介層孔互連件;及 147642 201106466 在該複數個相變化材料(PCM)薄膜之上形成複數個頂 部電極, 其中該共同加熱器電阻器形成於該介層孔互連件上,且 其中該複數個頂部電極中之每一者接觸該複數個相變 化材料(PCM)薄膜_之一者。 51. 如請求項46之方法,其中該PRAM單元配置應用於一電 子裝置中,該電子裝置係選自由以下各物組成之群:— 視訊轉換器 '音樂播放器、視訊播放器、娛樂單元、導 航裝置、通信裝置、個人數位助理(PDA)、固定位置資 料單兀及一電腦,該PRAM單元配置被整合至該電子妒 置中。 、 52. —種形成三維相變化隨機存取記憶體(pRAM)單元配置之 方法’該方法包含: 形成-共同加熱器電阻器’其中該加熱器電阻器包括 在一第一平面中延伸之複數個第一支腳部分及在一第二 平面中延伸之至少一第二支腳部分;及 一在該加熱器電阻器之該複數個第一支腳部分及該至少 一第二支腳部分中之每-者的-末端之上形成一相變二 材料(PCM)薄膜以形成作用區域。 53. 如請求項52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 形成一共同底部電極; 在该底部電極上形成一共同介層孔互連件;及 在该相變化材料(PCM)薄膜之上形成—頂部電極, 其中該共同加熱器電阻器形成於該介層孔互連件上。 147642 201106466 54. 如唄求項52之方法,其中該三維pRAM單元配置應用於 電子裝置中,該電子裝置係選自由以下各物組成之 群.視訊轉換器、音樂播放器、視訊播放器、娛樂單 元導航裝置、通信裝置、個人數位助理(pda)、固定 位置貝料單元及一電腦,該三維PRAM單元配置被整合 至該電子裝置中。 ° 55. 一種相變化隨機存取記憶體(PRAM)配置,其包含: 一共同加熱器電阻器,其具有在一第一平面中延伸之 複數個第一支腳料及在一第二平面中延伸《至少一第 二支腳部分;及 一相變化材料(PCM)薄膜,其位於該加熱器電阻器之 該複數個第一支腳部分及該至少一第二支腳部&中之每 一者的一末端之上, 其中該相變化材料(PCM)薄膜與該加熱器電阻器之該 複數個第-支腳部分及該至少-第二支腳部分中之每一 者之s亥末端之間的界面形成作用區域。 56.如請求項55之PRAM配置,其進一步包含·· 一共同底部電極; 共同介層孔互連件,其位於該底部電極上;及 一頂部電極,其位於該相變化材料(pcM)薄膜之上, 其中,該共同加熱器電阻器位於該介層孔互連件上。 57·如請求項55之PRAM配置,其被整合於至少一半導體晶 粒中。 58.如請求項55之PRAM配置,其進一步包含一電子裝置, 147642 -10- 201106466 該電子裝置係選自由以下各物組成之群:一視訊轉換 器、音樂播放器、視訊播放器、娛樂單元、導航裝置、 通信裝置、個人數位助理(PDA)、固定位置資料單元及 一電腦,該PRAM配置被整合至該電子裝置中。 59.種相變化隨機存取記憶體(PRAM)配置,其包含: 複數個相變化隨機存取記憶體(pRAM 盆 PRAM單元中之每—者包括: 一加熱器電阻器;及 作何料(PCM),其形成於該加熱器電阻器之 上且搞接至該加熱器電阻器, 其中該相變化材料(PCM)為該複數個相變化隨機存 取記憶體(PRAM)單元中之每一者所共有,且 其中該共同相變化材料(PCM)具有一中央部分及自 該中央部分延伸至該複數個PRAM單元之複數個部分。 6〇·如請求項59之PRAM配置,其中該共同相變化材料(聽) 之该中央部分具有一鑽石形狀。 61. 如請求項59之PRAM配置,其進一步包含 -頂部電極’其耦接至該相變化材料(pcM), 其中該頂部電極為該複數則目變化 (PRAM)單元中之每一者所共有,且 己隐體 其中該共同頂部電極具有一中 犬#分及自該中央部分 延伸至該複數個PRAM單元之複數個部分。 62. 如請求配置,i , 央邻八且右雄 置/、中遠共同頂部電極之該中 开口^刀具有一鑽石形狀。 147642 201106466 63. 如請求項59之PRAM配置,其中該相變化材料(PCM)接觸 該加熱器電阻器之一垂直表面的一部分及該加熱器電阻 器之一水平表面的一部分,以形成該加熱器電阻器與該 相變化材料(PCM)之間的一作用區域。 64. 如請求項59之PRAM配置,其被整合於至少一半導體晶 粒中。 65. 如請求項59之PRAM配置,其進一步包含一電子裝置, 該電子裝置係選自由以下各物組成之群:一視訊轉換 器、音樂播放器、視訊播放器、娛樂單元、導航裝置、 通信裝置、個人數位助理(PDA)、固定位置資料單元及 一電腦,該PRAM配置被整合至該電子裝置中。 66. —種相變化隨機存取記憶體(PRAM)配置,其包含: 複數個相變化隨機存取記憶體(PRAM)單元,其中該等 PRAM單元中之每一者包括: 一加熱器電阻器;及 一相變化材料(PCM),其形成於該加熱器電阻器之 上且耦接至該加熱器電阻器, 其中該加熱器電阻器為該複數個相變化隨機存取記 憶體(PRAM)單元中之每一者所共有,且 其中該共同加熱器電阻器具有一中央部分及自該中 央部分延伸至該複數個PRAM單元之複數個部分。 67. 如請求項66之PRAM配置,其中該共同加熱器電阻器之 該中央部分具有一鑽石形狀。 68. 如請求項66之PRAM配置,其進一步包含: 147642 201106466 底電極’其搞接至該加熱器電阻器, 中》亥底σ卩電極為该複數個相變化隨機存取記憶體 (PRAM)單元中之每一者所共有,且 ”中及底。p電極麵接至該共同加熱器電阻器。 69. 如請求項66之叹施配置,其中該相變化材料(pcM)接觸 該加熱器電P且器之一垂直表面的一部分及該加熱器電阻 器之一水平表面的一部分,以形成該加熱器電阻器與該 相變化材料(PCM)之間的一作用區域。 70. 如請求項66之PRAM配置,其被整合於至少一半導體晶 粒中。 71. 如請求項66之PRAM配置,其進一步包含一電子裝置, 該電子裝置係選自由以下各物組成之群:一視訊轉換 器、音樂播放器、視訊播放器、娛樂單元、導航裝置、 通信裝置、個人數位助理(PDA)、固定位置資料單元及 一電腦’該PRAM配置被整合至該電子裝置中。 72. —種相變化隨機存取記憶體(pram)單元,其包含: —用於產生熱之電阻構件;及 —用於實現相變化之相變化構件’其耦接至該電阻構 件; 其中該電阻構件與該相變化構件之間的一作用區域由 該電阻構件之一第一實體尺寸及一第二實體尺寸界定。 73·如請求項72之PRAM單元’其進—步包含: 用於給除該作用區域以外之該電阻構件加罩蓋的一罩 蓋構件, 147642 -13· 201106466 其中該相變化構件形成於該罩蓋構件之一部分之上。 如請求項73之PRAM單元,以該相變化構件與該罩蓋 構件之該部分重㈣-預定距離,以防止或減小對該作 用區域之蝕刻損害影響。 75·如請求項72之PRAM單元,其進一步包含: 用於電連接該PRAM單元之第一電極構件; 用於互連該第一電極與該電阻構件之互連構件,其中 該電阻構件形成於該互連構件之上;及 用於電連接該PRAM單元之第二電極構件。 76. 如請求項72之PRAM單元,其中該pRAM單元應用於一電 子裝置中,該電子裝置係選自由以下各物組成之群:一 視訊轉換器、音樂播放器、視訊播放器、娛樂單元、導 航裝置、通信裝置、個人數位助理(PDA)、固定位置資 料單元及一電腦,該PRAM單元被整合至該電子裝置 中〇 77. —種形成一相變化隨機存取記憶體(PRAM)單元之方法, 該方法包含: 用於形成一加熱器電阻器之步驟;及 用於在該加熱器電阻器之-作㈣域之上形成一相變 化材料(PCM)的步驟, 其中該加熱益電阻器之該作用區域包括該加熱器電阻 器之一垂直表面的一部分及該加熱器電阻器之一水平表 面的一部分。 78. 如請求項77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 H7642 •14- 201106466 。。用於在除該加熱器電阻器之該作用 盗:阻器之上形成—罩蓋薄膜的步驟 其中該相變化材料(PCM)形成於該 之上。 區域以外的該加熱 罩蓋薄膜之一部分 79. 80. 81. 键暄'、項78之方去’其中該相變化材料(PCM)與該罩蓋 》、之該部分重疊達—預定距離,以防止或減小對該作 用區域之蝕刻損害影響。 如請求項77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 用於形成一底部電極之步驟; 用於在该底部電極上形成一介層孔互連件之步驟,其 中該加熱器電阻器形成於該介層孔互連件之上;及 用於在該相變化材料(PCM)之上形成一頂部電極的步驟。 士叫求項77之方法’其中該pram單元應用於一電子裝 置中’該電子裝置係選自由以下各物組成之群:一視訊 轉換器、音樂播放器、視訊播放器、娛樂單元、導航裝 置、通信裝置、個人數位助理(pda)、固定位置資料單 元及一電腦,該PRAM單元被整合至該電子裝置中。 147642 15
TW099111211A 2009-04-09 2010-04-09 Diamond type quad-resistor cells of PRAM TW201106466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2/421,044 US8193522B2 (en) 2009-04-09 2009-04-09 Diamond type quad-resistor cells of PRAM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06466A true TW201106466A (en) 2011-02-16

Family

ID=422373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9111211A TW201106466A (en) 2009-04-09 2010-04-09 Diamond type quad-resistor cells of PRAM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3) US8193522B2 (zh)
EP (1) EP2417601B1 (zh)
JP (1) JP5564559B2 (zh)
KR (3) KR101470431B1 (zh)
CN (3) CN107394039B (zh)
TW (1) TW201106466A (zh)
WO (1) WO2010118302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93522B2 (en) 2009-04-09 2012-06-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Diamond type quad-resistor cells of PRAM
KR101699713B1 (ko) * 2011-09-14 2017-01-26 인텔 코포레이션 저항 변화 메모리 소자용 전극
US9263577B2 (en) 2014-04-24 2016-02-16 Micron Technology, Inc. Ferroelectric 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pluralities of ferroelectric 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arrayed in row lines and column lines, and methods of forming a plurality of ferroelectric 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US9472560B2 (en) 2014-06-16 2016-10-18 Micron Technology, Inc. Memory cell and an array of memory cells
US9660188B2 (en) * 2014-08-28 2017-05-23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Phase change memory structure to reduce leakage from the heating element to the surrounding material
US9159829B1 (en) 2014-10-07 2015-10-13 Micron Technology, Inc. Recessed transistors containing ferroelectric material
US9305929B1 (en) 2015-02-17 2016-04-05 Micron Technology, Inc. Memory cells
US10134982B2 (en) * 2015-07-24 2018-11-20 Micron Technology, Inc. Array of cross point memory cells
US10396145B2 (en) 2017-01-12 2019-08-27 Micron Technology, Inc. Memory cells comprising ferroelectric material and including current leakage paths having different total resistances
US10424374B2 (en) 2017-04-28 2019-09-24 Micron Technology, Inc. Programming enhancement in self-selecting memory
US10854813B2 (en) 2018-02-09 2020-12-01 Micron Technology, Inc. Dopant-modulated etching for memory devices
US10424730B2 (en) 2018-02-09 2019-09-24 Micron Technology, Inc. Tapered memory cell profiles
US10644235B2 (en) * 2018-08-14 2020-05-05 Newport Fab, Llc Phase-change material (PCM) radio frequency (RF) switch with reduced parasitic capacitance
US11170834B2 (en) 2019-07-10 2021-11-09 Micron Technology, Inc. Memory cells and methods of forming a capacitor including current leakage paths having different total resistances
CN110767802B (zh) * 2019-09-24 2021-03-09 华中科技大学 用于纳米级相变存储器单元的电极配置结构
CN110783454B (zh) * 2019-09-24 2021-03-09 华中科技大学 纳米级相变存储器单元电极配置结构的加工方法
WO2022031933A1 (en) * 2020-08-05 2022-02-10 Qorvo Us, Inc. Control method for switches based on dual phase materials
US20220149275A1 (en) * 2020-11-06 2022-05-1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Uniform Voltage Drop in Arrays of Memory Devices
US20230180644A1 (en) * 2021-12-08 2023-06-08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Global heater for phase change memory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70628B2 (en) * 2002-04-04 2003-12-30 Hewlett-Packard Company, L.P. Low heat loss and small contact area composite electrode for a phase change media memory device
KR100733147B1 (ko) * 2004-02-25 2007-06-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상변화 메모리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US7087950B2 (en) * 2004-04-30 2006-08-08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Flash memory cell, flash memor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7038231B2 (en) * 2004-04-30 2006-05-0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Non-planarized, self-aligned, non-volatile phase-change memory array and method of formation
KR100642634B1 (ko) * 2004-06-29 2006-11-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게이트 상전이막 패턴을 갖는 피이. 램들 및 그 형성방법들
KR100687709B1 (ko) 2004-11-04 2007-02-27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멀티비트형 상변화 메모리 소자 및 그 구동 방법
TWI280614B (en) * 2004-11-09 2007-05-01 Ind Tech Res Inst Multilevel phase-change memory, manufacture method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of
TW200633193A (en) 2004-12-02 2006-09-16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Non-volatile memory
KR100625230B1 (ko) * 2004-12-31 2006-09-20 한국과학기술연구원 극소화된 접촉 면적을 갖는 고집적 상변화 메모리 및 이의제조 방법
US20080277642A1 (en) 2005-01-25 2008-11-13 Nxp B.V. Fabrication of Phase-Change Resistor Using a Backend Process
US7420199B2 (en) * 2005-07-14 2008-09-02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Resistivity changing memory cell having nanowire electrode
JP4817410B2 (ja) 2005-09-12 2011-11-16 エルピーダメモリ株式会社 相変化メモリ素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GB2433647B (en) 2005-12-20 2008-05-28 Univ Southampton Phase change memory materials, devices and methods
JP4591833B2 (ja) * 2006-01-17 2010-12-01 エルピーダメモリ株式会社 相変化メモリ装置および相変化メモリ装置の製造方法
JP4691454B2 (ja) * 2006-02-25 2011-06-01 エルピーダメモリ株式会社 相変化メモリ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7545668B2 (en) * 2007-06-22 2009-06-09 Qimonda North America Corp. Mushroom phase change memory having a multilayer electrode
US7687309B2 (en) * 2007-06-28 2010-03-3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MOS-process-compatible programmable via device
TW200903777A (en) * 2007-07-05 2009-01-16 Ind Tech Res Inst Phase-change memory element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CN101355137B (zh) * 2007-07-23 2012-07-04 茂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相变存储器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JP5326080B2 (ja) * 2007-08-22 2013-10-30 株式会社アルバック 相変化メモリ装置の製造方法
US8563355B2 (en) * 2008-01-18 2013-10-22 Freescale Semiconductor, Inc. Method of making a phase change memory cell having a silicide heater in conjunction with a FinFET
US7888668B2 (en) * 2008-07-17 2011-02-15 United Microelectronics Corp. Phase change memory
US8193522B2 (en) 2009-04-09 2012-06-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Diamond type quad-resistor cells of PRA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00258777A1 (en) 2010-10-14
CN107394039A (zh) 2017-11-24
KR20130073992A (ko) 2013-07-03
CN107394039B (zh) 2019-07-30
KR20120006540A (ko) 2012-01-18
CN102379009B (zh) 2015-08-19
CN103746073B (zh) 2017-03-01
US20120223287A1 (en) 2012-09-06
EP2417601A2 (en) 2012-02-15
WO2010118302A2 (en) 2010-10-14
KR101613217B1 (ko) 2016-04-19
JP2012523710A (ja) 2012-10-04
KR20150045535A (ko) 2015-04-28
JP5564559B2 (ja) 2014-07-30
WO2010118302A3 (en) 2010-12-02
EP2417601B1 (en) 2019-09-04
US20130153854A1 (en) 2013-06-20
KR101470431B1 (ko) 2014-12-08
CN103746073A (zh) 2014-04-23
US8193522B2 (en) 2012-06-05
CN102379009A (zh) 2012-03-14
US8680504B2 (en) 2014-03-25
US8642990B2 (en) 2014-02-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106466A (en) Diamond type quad-resistor cells of PRAM
TWI521757B (zh) 具有自對準垂直加熱器及低電阻率介面之相變化記憶體單元
TWI728616B (zh) 三維相變記憶體元件
KR101486984B1 (ko) 가변 저항 메모리 소자 및 그 형성방법
US8404514B2 (en) Fabricating current-confining structures in phase change memory switch cells
US9196827B2 (en) Non-volatile memory devices having dual heater configurations and methods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TWI419322B (zh) 多位元儲存之相變記憶體裝置
JP2010529644A (ja) 界面接着加熱層を有する可変抵抗メモリデバイス、それを使用するシステム、及び、それを形成する方法
TW200400657A (en) Memory structures
TW200828518A (en) Phase change memory cell with thermal barrier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JP2009218597A (ja) 抵抗メモリ素子及びその形成方法
US20130234279A1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with buried word line structure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TW201106467A (en) Shallow trench type quadri-cell of phase-change random access memory (PRAM)
TW201117367A (en)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20140113429A1 (en) Variable resistance memory devices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TW201709367A (zh) 用於低功率非揮發絲切換器的熱管理結構
US8921816B2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having a di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