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029924A - Method for the production of high purity SiO2 from silicate solutions - Google Patents

Method for the production of high purity SiO2 from silicate solution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029924A
TW201029924A TW098132732A TW98132732A TW201029924A TW 201029924 A TW201029924 A TW 201029924A TW 098132732 A TW098132732 A TW 098132732A TW 98132732 A TW98132732 A TW 98132732A TW 201029924 A TW201029924 A TW 20102992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ess
ppm
cerium oxide
preferably less
glas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81327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Christian Panz
Markus Ruf
Guido Titz
Florian Paulat
Hartwig Rauleder
Sven Mueller
Juergen Behnisch
Jens Peltzer
Original Assignee
Evonik Degussa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vonik Degussa Gmbh filed Critical Evonik Degussa Gmbh
Publication of TW2010299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029924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33/00Silicon; Compounds thereof
    • C01B33/113Silicon oxides; Hydrates thereof
    • C01B33/12Silica; Hydrates thereof, e.g. lepidoic silicic acid
    • C01B33/18Preparation of finely divided silica neither in sol nor in gel form; After-treatment thereof
    • C01B33/187Preparation of finely divided silica neither in sol nor in gel form; After-treatment thereof by acidic treatment of silicates
    • C01B33/193Preparation of finely divided silica neither in sol nor in gel form; After-treatment thereof by acidic treatment of silicates of aqueous solutions of silicat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1/00Catalysts comprising the elements, oxides, or hydroxides of magnesium, boron, aluminium, carbon, silicon, titanium, zirconium, or hafnium
    • B01J21/06Silicon, titanium, zirconium or hafnium; Oxides or hydroxides thereof
    • B01J21/08Silica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3/00Glass compositions
    • C03C3/04Glass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silica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3/00Material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3/14Anti-slip materials; Abrasiv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Silicon Compounds (AREA)
  • Glass Compositions (AREA)
  • Silicates, Zeolites, And Molecular Sieves (AREA)

Description

201029924 六、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關於一種自矽酸鹽溶液製造高純度Si〇2之新 - 穎的方法,關於一種具特定雜質分布之新穎的高純度
Si〇2及彼之用途。 【先前技術】 φ 這幾年來,全世界於能量生產中使用光伏打電池的比 例持續增長。若要達到市佔率之進一步增長,必須降低製 造光伏打電池的成本及必需提高其效能。 製造光伏打電池中之主要成本因素爲高純度矽(太陽 能矽)的成本,傳統上其係使用五十多年前所發展之西門 子法(Siemens method)以大工業規模所製造。於此方法 中,矽首先於300-3 50°C的液態床反應器中與氣態氯化氫 反應以產生三氯矽烷(矽氯仿)。於複雜的蒸餾步驟之後, # 於氫存在下在藉由1000- 1200°C於加熱的超純矽棒上逆向 上述反應而再次熱分解三氯矽烷。於製程中,元素矽生長 於棒上及再循環釋放的氯化氫。生成四氯化矽作爲副產 物,其經轉換成三氯矽烷並返回製程或於氧焰中燃燒以產 生熱解矽石。 上述方法之無氯的替代方案爲分解單矽烷’其可同樣 地得自元素及於加熱的表面上或經過流體床反應器的通道 上實施純化步驟之後再次解離。彼之實例可見於wo 2005 1 1 8474 A1 201029924 以上述方式獲得的多晶砂(多晶砂(P〇lysilic〇n))適用 於製造太陽能板並具有超過99.99 %的純度。然而,上述 方法非常複雜且需要大量能量,使得極需一種更便宜、更 有效之製造太陽能矽的方法。 因爲能得到極大量矽酸鹽溶液作爲價格非常低廉的原 料’在過去試圖自砂酸鹽溶液製造並藉還原將其轉換爲 矽’不生匱乏之虞。例如,於US 4,973,462所描述的方 法中,高黏性的水玻璃與酸化劑於低pH値的反應溶液進 g 行反應以產生Si02。接著此Si〇2經過濾、以水清洗、再 懸浮於酸、水及螯合劑的混合物中、重複地過濾及清洗。 JP02-3 1 13 10說明類似的方法,但於此情況中於沉澱反應 期間盡早添加螯合劑。此二方法的缺點在於需要相當複雜 的離析(working up)步驟。另外地發現沉澱之後所得的沉 澱物在某些程度上難以過濾。最後,螯合劑及自二氧化矽 分離螯合劑均需要額外的成本。 WO 2 007/1 06 8 60 A1提出一種方法,其中首先藉由離 ❿ 子交換管柱自水玻璃與酸移除所有的磷及硼雜質,隨後令 水玻璃與酸反應以產生Si02。此Si02接著與碳反應以產 生元素矽。此方法的缺點在於主要僅有硼及磷雜質自水玻 璃被去除。然而,爲了獲得足夠純的太陽能矽,亦必須分 離出特定的金屬雜質。針對於此,WO 2007/1 06860A1提 出於製程中使用另外的離子交換管柱。然而,此造成非常 複雜、昂貴的步驟且時空產率低。 因此仍需要一種有效且便宜之製造高純度二氧化矽的 -6- 201029924 方法’其可用於製造太陽能矽。 【發明內容】 - 因此本發明之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製造高純度二氧化 砂之新穎的方法,其至少沒有上述方法的一些缺點或是顯 現較低程度的缺點。本發明之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新穎 之高純度二氧化矽,其特別適用於製造太陽能矽。藉由下 φ 述整體內容、實例及申請專利範圍而揭示未明確指出之另 外的目的。 藉由下列敘述、實例及申請專利範圍中所說明的方法 達到上述目的,以及在其中說明高純度二氧化矽。 發明人驚訝地發現簡單地藉由特定製程控制可製造高 純度二氧化矽,而不需要複數額外的純化步驟,如鍛燒步 驟或螯合反應,且不需要特殊設備。此方法的重要特徵爲 控制二氧化矽及於各方法步驟期間二氧化矽所處之反應介 φ 質的pH値。不受限於任何特定理論,發明人認爲非常低 的pH値理想地確保無游離的帶負電SiO基團存在於二氧 化矽表面上(其上可能附著造成困擾的金屬離子)。於非常 低的pH値,表面甚至帶正電,致使金屬陽離子爲二氧化 矽表面所排斥。令pH値非常低,可預防這些金屬離子(若 其接著被洗掉)附著至根據本發明之二氧化矽的表面。若 二氧化矽表面帶正電,接著亦防止二氧化矽粒子彼此附著 及因此形成雜質可沉積於其中的凹洞。因此不需使用螯合 試劑或離子交換管柱而進行根據本發明的方法。亦可免除 201029924 锻燒步驟。相較於先前技藝之方法,本發明因此實質地較 簡單及較便宜。 根據本發明之方法的優點爲其可利用習知設備來實 施。 本發明因此提供一種製造高純度二氧化矽的方法,包 含以下步驟: a. 製造pH値小於2,較佳小於1.5,特佳小於1,極 特佳小於0.5之酸化劑或酸化劑與水的初進料 @ b. 提供黏度爲2至10000泊之矽酸鹽溶液 c. 將來自步驟b)的矽酸鹽溶液添加至來自步驟a)的初 進料,使得所得之沉澱懸浮液的pH値始終維持於小於 2,較佳小於1.5,特佳小於1及極佳小於0.5之値 d. 分離及清洗所得的二氧化矽,清洗介質的pH値小 於2,較佳小於1.5,特佳小於1及極特佳小於0.5 e. 乾燥所得的二氧化矽。 本發明另外提供一種二氧化矽,其特徵在於含有: @ a. 小於1 ppm的鋁 b. 小於0.1 ppm的硼 c. 小於或等於0.3 ppm的鈣 d. 小於或等於0.6 ppm的鐵 e. 小於或等於0.5 ppm的鎳 f. 小於0.1 ppm的磷 g. 小於或等於1 ppm的鈦 h. 小於或等於0.3 ppm的鋅, -8 - 201029924 及其特徵在於前述雜質加上鈉與鉀的總量小於5 ppm。 最後,本發明提供根據本發明之二氧化矽之用途,其 係用於製造太陽能矽,作爲供製造用於實驗室或電子學之 光波導或玻璃器皿的高純度二氧化矽玻璃之高純度原料, 作爲觸媒載體及作爲供製造用於拋光高純度矽(晶圓)片之 高純度二氧化矽溶膠的起始材料。 φ 【實施方式】 根據本發明之製造高純度二氧化矽的方法包含以下步 驟: a. 製造pH値小於2,較佳小於1.5,特佳小於1,極 特佳小於0.5之酸化劑或酸化劑與水的初進料 b. 提供黏度爲2至10000泊之矽酸鹽溶液 c. 將來自步驟b)的矽酸鹽溶液添加至來自步驟a)的初 進料,使得沉澱懸浮液的pH値始終維持於小於2,較佳 φ 小於1.5,特佳小於1及極特佳小於0.5之値 d. 分離及清洗所得的二氧化矽,清洗介質的pH値小 於2,較佳小於1.5,特佳小於1及極特佳小於0.5 e. 乾燥所得的二氧化矽。 於步驟a)中,於沉澱容器中製造初始量的酸化劑或酸 化劑與水。供本發明目的之水較佳爲蒸餾水或去離子水。 酸化劑較佳爲亦歩驟d)中所使用之供清洗濾餅的酸化 劑。酸化劑可爲呈濃縮或稀釋形式的鹽酸、磷酸、硝酸、 硫酸' 氯磺酸 '硫醯氯或過濾酸’或上述酸的混合物。尤 -9 - 201029924 其是,可使用較佳爲2至14 N、特佳爲2至12 N、極特 佳爲2至10 N、尤佳爲2至7 N及極尤佳爲3至6 N的 鹽酸;較佳爲2至59 N、特佳爲2至50 N、極特佳爲3 至40 N、尤佳爲3至30 N及極尤佳爲4至20 N的磷 酸;較佳爲1至24 N、特佳爲1至20 N、極特佳爲1至 15 N、尤佳爲2至10 N的硝酸;較佳爲1至37 N、特佳 爲1至30N、極特佳爲2至20N、尤佳爲2至10N的硫 酸。使用硫酸係極特佳者。 於根據本發明之較佳變體中,於步驟a中除酸化劑外 添加過氧化物至初進料,於酸性條件下過氧化物與鈦(IV) 離子呈黃色/橙色。於此情況中,過氧化物特佳爲過氧化 氫或過氧二硫酸鉀。依反應溶液之黃色/橙色結果,可非 常仔細地監測清洗步驟d)期間之純化程度。因鈦確實具 有非常黏滯性之污染物的特別組分,於pH値大於2時其 極易附著至二氧化矽。發明人發現當步驟d)之黃色/橙色 消失時通常表示已達到所欲之二氧化矽純度,以及可於此 時起以蒸餾或去離子水清洗二氧化矽直至達到供二氧化矽 的較佳中性pH値爲止。爲了要達到過氧化物之指示劑功 能’亦可不於步驟a)但於步驟b)中添加過氧化物至水玻 璃或作爲步驟c)中的第三材料流。基本上僅可於步驟c) 之後及步驟d)之前或步驟d)期間添加過氧化物。本發明 提供彼等之所有上述變體及其混合的形式。然而,較佳變 體爲於步驟a)或b)中添加過氧化物者,因於此情況中其 可顯現指示劑功能以外的其他功能。不受任何特殊理論限 -10- 201029924 制,發明人認爲一些(尤其是含碳)雜質與過氧化物反應而 被氧化並自反應溶液被移除。其他雜質藉由氧化被轉換成 更易溶解的形式,其可因此被洗去。根據本發明之方法因 此具有不需實施锻燒步驟的優點,儘管此爲一當然可行的 選擇。 於步驟b)中,提供黏度爲2至10000泊、較佳爲3 至5 000泊、特佳爲4至1 〇〇〇泊、尤佳爲4至800泊、極 φ 尤佳爲4至100泊及特佳爲5至50泊的矽酸鹽溶液。具 有增加之黏度的高濃縮水玻璃的實例爲水玻璃58/60,具 1.690- 1.71 0之密度、矽含量爲36-37重量%、Na20含量 爲17.8-18.4重量%以及於20°C的黏度爲約600泊,如 Ullmann5 s Encyclopedia of Chemistry, 4th revised and expanded edition, volume 21,Verlag Chemie GmbH, D -6940 Weinheim,1982, page 411中所述者。亦可能於其中 找到用於製造高黏度水玻璃的一般指示。另一實例爲得自 VAN BAERLE CHEMISCHE FABRIK, Gernsheim, Germany 的水玻璃,黏度爲500泊、相對密度爲58-60、密度爲 1.67-1.71、Na2O含量爲18%、SiO2含量爲37·0%、水含 量爲約 45.0%、Si02 : NaO的重量比爲約 2.05、Si02 : NaO的莫耳比爲約2.1。PQ公司販售之水玻璃的黏度爲例 如15及21泊。熟此技藝者明瞭藉由濃縮低黏度矽酸鹽溶 液或藉由將矽酸鹽固體溶解於水中可製造高濃度矽酸鹽溶 液。於發明實例所揭露之水玻璃實例的黏度爲5-6泊。不 受任何理論限制,發明人認爲高黏度矽酸鹽溶液與矽酸鹽 -11 - 201029924 溶液之pH値及添加方式,致使步驟c)之後形成容易過濾 的沉澱物’及亦僅非常少的雜質(若其倂入二氧化矽粒子 的內部孔洞中)因高黏度造成實質上維持逐滴加入矽酸鹽 溶液的液滴形狀,且在液滴表面開始膠化/結晶之前未細 分液滴。可使用鹼金屬及/或鹼土金屬矽酸鹽溶液作爲矽 酸鹽溶液,較佳使用鹼金屬矽酸鹽溶液,特佳爲矽酸鈉 (水玻璃)及/或矽酸鉀溶液。亦可使用複數種矽酸鹽溶液的 混合物。鹼金屬矽酸鹽溶液的優勢在於藉由清洗可輕易地 分離鹼金屬離子。於步驟b)中所使用之矽酸鹽溶液之較 佳模數,即金屬氧化物對二氧化矽的重量比,爲1.5至 4.5、較佳爲1.7至4_2、特佳爲2至4.0。例如藉由蒸發 習知市售矽酸鹽溶液或藉將矽酸鹽溶解於水中可設定黏 度。 於根據本發明之方法的步驟c)中,添加初進料至矽酸 鹽溶液中及因此沉澱出二氧化矽。在此情況中添加矽酸鹽 溶液使得反應溶液的pH値始終小於2、較佳小於丨.5、特 佳小於1、極特佳小於0 · 5及尤佳爲〇 · 〇 〇丨至〇. 5。若必 要,可添加另外的酸化劑。於添加砂酸鹽溶液期間,藉由 加熱或冷卻沉澱容器至20至95。(:、較佳30至90。(:、特 佳4 0至8 0 °C ’維持反應溶液的溫度。 發明人發現’若砂酸鹽溶液以液滴般加至初進料及/ 或沉澱懸浮液’則得到特別有利之可過濾沉澱物。於本發 明之較佳實施例中,因此要注意確保矽酸鹽溶液以液滴般 加至初進料及/或沉澱懸浮液。此可藉由例如逐滴添加矽 -12- 201029924 酸鹽溶液至初進料而達成。可使用安置於初進料/沉澱懸 浮液外部及/或浸沒於初進料/懸浮液中的分配單元。適當 的分配單元如熟此技藝者熟知的噴灑裝置、液滴產生器或 製粒裝置。 根據步驟C)所得的二氧化矽係於步驟d)中自沉澱懸 浮液之剩餘的組分分離。取決於沉澱物的過濾性,此可藉 由習知過濾方法進行,例如熟此技藝者所熟悉的壓濾機或 Φ 旋濾機。於沉澱物難以過濾的情況中,藉由離心及/或傾 析去除沉澱懸浮液之液體組分亦可進行分離。 一旦上清液經分離去除,清洗沉澱物,有必要由適合 的清洗介質確保清洗期間之清洗介質及因此二氧化矽的 pH値小於2、較佳小於1.5、特佳小於1、極特佳0.5及 尤佳〇.〇1至0.5。所使用的清洗介質較佳爲呈稀釋或未經 稀釋形式之步驟a)及c)中所使用的酸化劑或彼等的混合 物。 φ 雖非必要可選擇性地添加螯合劑至清洗介質或於含螯 合劑且具小於2、較佳小於1 .5、特佳小於1、極特佳爲 0.5及尤佳爲0.01至0.5之對應pH値的清洗介質中攪拌 沉澱的二氧化矽。然而,較佳於分離二氧化矽沉澱物之後 立即以酸性清洗介質進行清洗且無實施其他步驟。 較佳持續清洗直至根據步驟c)之由二氧化矽所組成的 清洗懸浮液及清洗介質不再具有可見的黃色/橙色。若根 據發明的方法實施步驟a)至d)而不添加與Ti (IV)離子形 成黃色/橙色化合物之過氧化物,則每個清洗步驟期間必 -13- 201029924 須取出小樣本的清洗懸浮液並與適當的過氧化物合倂。持 續此步驟直至取出的樣本於添加過氧化物之後不再具有可 見的黃色/橙色。此處必須確保清洗介質及因此至此時點 的二氧化矽之pH値小於2、較佳小於1 · 5、特佳小於1、 極特佳0.5及尤佳0.01至0.5。 依此方式清洗的二氧化矽較佳於中間步驟dl),即介 於步驟d)及e)之間,以蒸餾水或去離子水進行另外的清 洗,直至得到的二氧化矽之pH値爲4至7.5爲止及/或直 至清洗懸浮液的導電性爲小於或等於9 pS/cm、較佳小於 或等於5 pS/cm。此確保所有黏著至二氧化矽的酸性殘留 物已充分地被移除。 於難以過濾沉澱物的情況中,藉由令清洗介質於密篩 網多孔籃中自下方通過沉澱物可有利於實施清洗。 較佳可於15至100 °C的溫度實施所有的清洗步驟。 爲了保證過氧化物(黃色/橙色)的指示劑效果,可有利 的連同清洗介質添加另外的過氧化物直至黃色/橙色不可 辨識爲止,及接著僅以清洗介質而無過氧化物持續清洗。 所得的高純度二氧化矽可經乾燥及進一步的處理。藉 由熟此技藝者所熟知的方法可進行乾燥,例如帶式乾燥 機、盤式乾燥機、筒形乾燥機等。 有利的是硏磨乾燥的二氧化矽以得到理想粒徑範圍, 以供進一步加工爲太陽能矽。根據本發明之供選擇性硏磨 二氧化矽的方法爲熟此技藝者所熟知者,且可見於例如 Ullmann,5th edition, B2, 5-20。較佳在液態床反向噴射 201029924 磨機中進行硏磨以最小化或避免高純度二氧化矽受到由磨 機壁所磨耗之金屬汙染。選擇硏磨參數使得所得的粒子之 平均粒徑d5Q爲1至100 μηι、較佳3至30 μιη、特佳5至 15 μιη。 根據本發明之二氧化矽的特徵在於其含有: a. 銘含量小於1 ppm、較佳介於O.OOi ppm及1 ppm 之間、特佳0.01 ppm至0.8 ppm、極特佳0.02至0.6、尤 佳〇·〇5至0.5及極尤佳0.1至0.5 ppm b. 硼含量小於 0.1 ppm、較佳 0.001 ppm至 0.099 ppm、特佳 o.ooi ppm 至 0.09 ppm 及極特佳 0.01 ppm 至 0.08 ppm c.鈣含量小於 或等於 0.3 ppm、0.001 ppm 至 0.3 ppm 、特佳 0.0 1 p p i m 至 0 · 3 ppn i及極特佳0.05 ppm至 0.2 ppm d ·鐵含量小於 或等於 0.6 ppm、0.001 ppm 至 0.6 ppm 、特佳 0.05 pP] m 至 0.5 Ppn 1及極特佳0.01至0.4 ppm 及尤佳0.05 ppm至 0.3 ppm e.鎳含量小於 或等於 0.5 ppm ' 0.001 ppm 至 0.5 ppm 、特佳 0.01 pp] m 至 0.5 ppn 1及極特佳0.05 ppm至 0.4 ppm f.磷含量小於 0.1 ρρι η 、 較佳 0.001 ppm至 0 • 099 ppm、特佳 o.ooi ppm 至 0 09 ppm 及極特佳 〇 〇ι ρρηι 至 〇.〇8 ppm g-鈦含量小於或等於1 ppm、0.001 ppm至0.8 ppm、 -15- 201029924 特佳 0.01 ppm 至 0.6 ppm 及極特佳 0.1 ppm 至 0.5 ppm h.鋅含量小於或等於 0.3 ppm、0,001 ppm至 0.3 ppm、特佳 0.01 ppm 至 0.2 ppm 及極特佳 0.05 ppm 至 0.2 ppm 以及前述雜質加上鈉與鉀的總量小於5 ppm、較佳小 於4 ppm、特佳小於3 ppm、極特佳0.5至3 ppm及尤佳 1 ppm至3 ppm。相較於例如WO 2007/106860 A1之先前 技術的二氧化矽,根據本方法產生的二氧化矽關於寬幅雜 _ 値顯現高純度。 可另外加工根據本發明之高純度二氧化矽以得到供太 陽能工業的高純度矽。爲此,可令根據本發明之二氧化矽 與高純度碳或高純度糖類反應。熟此技藝者熟知例如見 WO 2007/106860 A1之合適的方法。 高純度二氧化矽亦可作爲供製造用於實驗室及電子學 之光波導或玻璃器皿的高純度二氧化矽玻璃之高純度原 料,作爲觸媒撐體及作爲供製造用於拋光高純度矽(晶圓) @ 片之高純度二氧化矽溶膠的起始材料。 高純度二氧化矽亦可用於製造所謂的“人造剛玉 (boule)” ;用於製造如套管(casing tube)、套管(casing pipe)、外包覆管或心骨或光纖中的內包覆材料之成型的 玻璃體;用於製造平面光纖的芯材;用於製造坩堝;用於 製造光學透鏡、稜鏡及光罩;用於製造光晶格、電氣、熱 或磁性絕緣體;用於製造供化學、醫藥、半導體或太陽能 工業的容器或設備;用於製造供塗佈金屬、塑料、陶瓷或 -16- 201029924 玻璃之玻璃棒、玻璃管(glass pipe)或玻璃管(glass tube);作爲金屬、玻璃材料、聚合物、漆的彈性體中之 塡料;作爲供半導體材料及電路的拋光劑;用於製造燈或 - 於製造太陽能電池期間作爲載體。 測量方法: 測定沉澱懸浮液的pH値 利用根據DIN EN ISO 787-9之方法來測定二氧化矽 φ 水性懸浮液的pH値或主要不含Si02清洗液的pH値。 於進行pH測量之前,必須於20°C使用緩衝溶液校正 pH測量儀器(Knick,型號:具溫度感測器之 766 pH meter Calimatic)及 pH電極(由 S chott所製造之複合電 極,型號N7680)。應選擇校正功能使得所使用的兩種緩 衝溶液包括樣本之預期的pH値(pH 4.00及7.00、pH 7.00 及pH 9.00及選擇性地pH 7.00及12.00的緩衝溶液)。 於步驟a)及d)中,在20°C測定pH値。於步驟c) φ 中,於個別的反應溶液溫度進行測量。爲測量pH値,首 先以去離子水接著以些許懸浮液淋洗電極,然後將電極浸 沒於懸浮液中。若pH計顯示常數値,由顯示讀出pH 値。 針對小於70 μιη之粒徑以Coulter LS 230雷射繞射儀器 測定高純度二氧化矽的平均粒徑dso 說明: 根據用於測定粒徑之夫朗和(Fraunhofer)模型之雷射 -17- 201029924 繞射應用係基於粒子以不同強度圖案於所有方向散射單色 光的現象。此散射係取決於粒徑。粒子越小,散射角度越 大。 步驟: —旦開啓,Coulter LS 230雷射繞射儀器需要暖機 1.5至2.0小時以得到常數測量値。於測量之前,必須使 樣本搖晃均勻。首先以雙擊起始“Coulter LS 230”程式。 當執行此時,應注意確保“使用光具座”經啓動及Coulter φ 儀器之顯示部上顯示“減速”。按壓“排放”鈕並持續按壓直 至測量單位中的水離去,接著按壓液體傳送泵上的“開始” 鈕並再次持續按壓直至進入儀器的水溢位。總共進行此步 驟兩次。接著按壓“塡充”鈕。程式由自身啓動及自系統移 除任何氣泡,速度自動地增加且接著再次降低。必須設定 選擇用於測量的栗量。 爲要起始測量,選擇“測量”“測量周期”。 無PIDS的測量 測量時間爲60秒,等候時間爲0秒。接著選擇形成 雷射繞射基礎的計算模型。基本上,於每一次測量之前自 動地進行背景測量。於背景測量之後,樣本必需被送進測 量單位直至達到8至12 %的濃度爲止。此藉由於頂部顯 露“好”而由程式指明。點擊“就緒’’以結束。程式接著自身 進行所有必要步驟及於測量之後產生所硏究的樣本之粒徑 分佈。 -18- 201029924 使用落球式黏度計測定水玻璃的動態黏度 使用落球式黏度計(H0Ppler viscosimeter,Thermo Haake)測定水玻璃的動態黏度。 步驟 無氣泡地注入水玻璃(約45 cm3)至落球式黏度計 (Thermo Haake,落球式黏度計C)之下落管中至管端點的 下方,及接著導入球(Thermo Haake,球組型號 800_ 鲁 0182,球 3,密度 δκ = 8·116 g/cm3’ 直徑 dK=15.599 mm, 球比常數Κ = 0·0901 0 mPa*s*cm3/g)。藉由循環恆溫(Jalubo 4),確實地調整黏度計的溫度至2 0±0_03°C。於測量前, 球通過管一次以完全地混合水玻璃。間隔1 5分鐘後開始 第一次測量。 測量部以預定方式嚙合於儀器底部1〇°位置內。藉由 翻轉測量部1 8 0°使球被帶到供測量的起始位置。由手動 碼表測定通過測量段A-B的下落時間t。測量時間始於當 Φ 球下方外緣碰觸預期之上方環狀標記A (其對觀察者而言 必須爲線)時。測量時間止於當球下方外緣碰觸下方環狀 標記B (其亦同樣地必須爲線)。藉由反向翻轉測量部 180°,球下落回起始位置。間隔15分鐘後,如所述般進 行第二次測量。確保重複性若量測値彼此差異不超過 0.5%。 根據以下數値式計算水玻璃(T1WGL)的動態黏度(以 mPa*s爲單位) -19 - 201029924 η W G L = κ * ( δ κ - δ w G L ) * t 球常數:K = 0.09010 mPa*s*cm3/g 球密度.δκ = 8.116 g/cm3 水玻璃密度:5wgl,以g/cm3表示 t =球下降時間,以s表示 精確度至小數點第一位。 100 mPa*s相當於1泊。 測定清洗介質的導電性 於室溫根據DIN EN ISO 787- 1 4測定水性二氧化矽懸 浮液的導電性或主要不含Si 02之清洗流體的導電性。 測定雜質含童: 藉由高解析度感應耦合式電漿質譜法(HR-ICPMS)說 明用於測定二氧化矽中微量元素的方法(依據測試報告 A080007580) ° 秤重1-5 g的樣本材料至PEA燒杯至準確度爲±1 mg。添加1 g的甘露醇溶液(約1%)及25-30 g的氫氟酸 (約5〇%)。於短暫攪動之後,於加熱組中將PEA燒杯加熱 至110 °C,使得樣本中所含有的矽緩慢地蒸發成氟矽酸 (hexafluorosilicic acid)’過多的氣氟酸亦緩慢地蒸發。 以0_5 ml硝酸(約65%)以及數滴過氧化氫溶液(約30%)溶 解殘留物持續約1小時並且以超純水補足爲10 g。 爲測定微量元素,自分解溶液中取出0.05 ml或0.1 ml,於各情況中送進聚丙烯樣本管,合倂〇.1 mi的銦溶 液(濃度=0.1 mg/1)作爲內標準並以稀釋的硝酸(約3%)補足 201029924 爲10 ml。於不同稀釋度中生產此二種樣本溶液作爲內部 品質確認,即,於測量或樣本製備期間已驗證錯誤。基本 • 上,亦可僅使用一種樣本溶液。 - 由含有所有待分析元素(除銦之外)的多元素原液(濃 度=10 mg/ι)中製造四種校準溶液(濃度=〇1; 〇5; 1〇; 5.0 pg/l) ’再次添加〇.! ml的銦溶液(濃度=〇·ι mg/Ι)以使 最終體積爲10 ml。此外,以0.1 ml的銦溶液(濃度=〇.;! φ mg/Ι)製造空白溶液得到最終體積i〇ml。 使用高解析度感應耦合式質譜法(HR-ICPMS)及外部 校準量化空白、校準及樣本溶液中的元素含量。針對元素 鉀、砷及硒以至少4000或1 0000的質量解析(mMm)進行 測量。 以下實例欲用於更仔細地說明而非限制本發明。 比較實例1 〇 令397.6 g之基於WO 2007/106860 A1之實例1的水 玻璃(27.2重量%之Si02及8.0重量%之Na20)與2542.4 g 的去離子水混合。接者使稀釋的水玻璃通過內徑爲41 mm 及長度爲540 mm、塡充有700 ml (乾重5 00 g)於水中之 Amberlite IRA 743的管柱。於13.5分鐘後,於管柱出口 測得大於1 〇之pH値,這表示此時第一水玻璃已通過管 柱。於第50及第74分鐘之間所取出之總量爲981 g之純 化的水玻璃之樣本係用於進一步測試。 可利用以下表1 了解水玻璃純化之前及之後的分析數 -21 - 201029924
表1 · 雜質 含量單位 離子交換器上游 的水玻璃 離子交換器下 游的水玻璃 鋁 ppm 3 1 3 1 硼 ppm <1 <1 鈣 ppm 3 3 鐵 ppm 8 7 鎳 ppm <0.3 <0.3 磷 ppm <10 <10 鈦 ppm 8 2 鋅 ppm <1 <1 根據所有測量 的元素之總量 ppm 66 57.5
由表1的數據顯示主要於wo 2007/106 860 A1所說明 之以Amberlite IRA 743純化水玻璃的步驟,對於習知市 售水玻璃並沒有任何好的純化效果以及僅對於鈦含量有些 許改進。 進一步依據WO 2007/106860 A1之實例5來處理純化 的水玻璃以產生Si02。爲此,於2000 ml的圓底燒瓶中利 用攪拌方式以1 0 %硫酸酸化7 0 0 g的水玻璃。初始的P Η 値爲1 1 · 2 6。於添加1 1 0 g的硫酸之後,凝膠點到達Ρ Η 7.62以及添加100 g的去離子水以重建懸浮液的攪拌性。 於添加共113 g的硫酸之後,pH値到達6.9並於此pH値 開始進行攪拌持續10分鐘。隨後使用直徑爲150 mm的 布赫納漏斗實施過濾。產物相當難以過濾。於每次各以 -22- 201029924 500 ml去離子水清洗五次之後,導電性爲140 pS/cm »於 循環空氣乾燥箱中105 °C下乾燥所得的濾餅持續2.5天, 可得到25.4 g的乾燥產物。於表2中顯示分析結果。 實例1 (根據本發明) 將1808 g的水玻璃(27.2重量%之Si〇2及7.97重量% 之Na20)與20.1 g之50%氫氧化鈉溶液放入4000 ml之具 φ 二頸接頭、球冷凝器、李比希冷凝器(各由硼矽酸鹽玻璃 所製成)及500 ml量筒之用於收集餾出物的石英玻璃圓底 燒瓶。添加氫氧化鈉溶液以增加濃縮水玻璃中的Na2Ο含 量。利用氮覆蓋溶液以預防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以及 接著使用加熱包將溶液加熱至沸騰。於蒸餾出256 ml的 水之後,以栓塞取代李比希冷凝器以及於回流下持續沸騰 另外的100分鐘。接著於氮氣環境中將濃縮的水玻璃冷卻 至室溫且將其放置過夜。得到黏度爲537 mPa*s (即5.37 泊)之1569 g之濃縮的水玻璃。 於室溫下將2513 g之16.3%硫酸與16.1 g之35%過 氧化氫放入4000 ml之具精密玻璃攪拌子及滴液漏斗(各 由硼矽酸鹽玻璃所製成)的石英玻璃二頸燒瓶中。於3分 鐘內,逐滴加入先前製備之1〇〇〇 ml的濃縮水玻璃(9.8重 量% Na20、30.9重量%31〇2、密度 1.429 g/ml),以使 pH 値維持在1以下。升高反應混合物的溫度至50°C而其轉 變爲深橙色。攪拌懸浮液另外的20分鐘接著使所得的固 體沉降。 -23- 201029924 藉由傾析上清溶液及添加500 ml去離子水與50 ml 之96%硫酸的混合物至殘留物進行處理。當攪拌時,加熱 懸浮液至沸騰,使固體沉降並再次傾析上清液。重複此清 洗步驟直至上清液僅具有極淺的黃色。接著以每次500 ml 去離子水重複地清洗直至清洗懸浮液的pH値達到5.5。 清洗懸浮液的導電性現在爲3 pS/cm。傾析上清液及於循 環空氣乾燥箱中105 °C下整夜乾燥所得的產物。針對所得 的產物之分析數據係如以下表2所示: 表2 雜質 含量單位 依據比較實例1 之 Si〇2 依據實例1之根 據本發明的Si〇2 鋁 ppm 720 0.5 硼 ppm 1 <0.1 鈣 ppm 42 0.1 鐵 ppm 170 0.2 鎳 ppm <0.3 0.3 磷 ppm <10 <0.1 鈦 ppm 57 0.4 鋅 ppm <3 0.1 鈉 PPm 6800 0.5 鉀 ppm 34 0.3 根據所有測量的 元素之總量 ppm <7837.3 <2.6
由表2之結果顯示,雖比較實例中所得的二氧化矽具 低砸及磷含量(如WO 2007/106860 A1所揭露者),但其他 雜質含量過高使得二氧化矽不適合作爲用於製造太陽能矽 -24- 201029924 的起始材料。 基於所有測量的元素,藉由根據本發明之方法所製造 . 的二氧化矽之總雜質含量僅2.6 ppm。表2亦指出元素的 雜質度(其係製造太陽能矽的關鍵)亦位於可接受的範圍 中。因此清楚的知道,相對於先前技術的教示,藉由根據 本發明的方法而不需螯合劑或使用離子交換管柱,可由習 知市售之濃縮的水玻璃及習知市售的硫酸來製造二氧化 ® 矽,此二氧化矽因其雜質分布而高度適合作爲用於太陽能 矽的起始材料。 參 -25-

Claims (1)

  1. 201029924 七、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製造高純度二氧化矽的方法’包含以下步驟: a. 製造pH値小於2,較佳小於1.5,特佳小於1 ’極 特佳小於0.5之酸化劑或酸化劑與水的初進料 b. 提供黏度爲2至10000泊之矽酸鹽溶液 c. 將來自步驟b)的矽酸鹽溶液添加至來自步驟a)的初 進料,使得沉澱懸浮液的pH値始終維持在小於2,較佳 小於1.5,特佳小於1及極特佳小於0.5之値 d. 分離及清洗所得的二氧化矽,清洗介質的pH値小 於2,較佳小於1.5,特佳小於1及極特佳小於〇·5 e. 乾燥所得的二氧化矽。 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除酸化劑之 外,步驟a)中的初進料亦含有過氧化物,其在酸性條件下 與鈦(IV)離子化合以形成黃色/橙色化合物。 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方法,其中於步驟 c)中添加矽酸鹽溶液係令矽酸鹽溶液以液滴般進入初進料 及/或沉澱懸浮液的方式進行,較佳使用合適的分配單元 將矽酸鹽溶液添加至初進料/沉澱懸浮液,特佳係藉由將 分配單元安裝於初進料/沉澱懸浮液外部及/或將分配單元 浸沒於初進料/沉澱懸浮液來進行添加。 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方法,其中藉由過 濾及/或離心及/或藉由傾析沉澱懸浮液之液體組份來進行 二氧化矽的分離。 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方法,其中於步驟 -26- 201029924 c)、二氧化矽的分離與以清洗介質清洗間不需進行另外的 步驟,該清洗介質之pH値小於2,較佳小於1 ’特佳小 . 於 0.5 。 ' 6.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方法’其中持續以 pH値小於2,較佳小於1 .5,特佳小於1及極特佳小於 0.5之清洗介質進行清洗直到根據步驟c)所獲得的懸浮液 連同清洗介質不再具有可見的黃色。 φ 7.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方法,其中清洗介 質係由稀釋的或未經稀釋的酸化劑或二或多種稀釋的及/ 或未經稀釋的酸化劑之混合物所組成。 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方法,其中於以 pH値小於2,較佳小於1 .5,特佳小於1及極特佳小於 〇·5之清洗介質進行清洗之後,以蒸餾水進行額外的清 洗’直到所得的二氧化矽之pH値爲4至7·5及/或清洗懸 浮液的導電性小於或等於9 pS/cm,較佳小於或等於5 ❹ pS/cm爲止。 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方法,其中該方法 不包含锻燒步驟。 1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方法,其中酸化 劑包含呈濃縮或稀釋形式的鹽酸、磷酸 '硝酸、硫酸、氯 磺酸、硫醯氯、過氯酸,或包含前述酸的混合物。 11. 一種二氧化矽’其特徵在於含有: a ·小於1 p p m的銘 b.小於0.1 ppm的硼 -27- 201029924 C.小於或等於0.3 ppm的鈣 d. 小於或等於0.6 ppm的鐵 e. 小於或等於0.5 ppm的鎳 f. 小於0.1 ppm的磷 g .小於或等於1 P p m的鈦 h.小於或等於0.3 ppm的鋅, 目丨J述雜質以及納與紳的總量小於5 p p m。 12. —種使用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方法可獲得 之二氧化矽,其係用於製造所謂的“人造剛玉(boule),,;用 於製造如套管(casing tube)、套管(casing pipe)、外包覆 管或心骨或光纖中的內包覆材料之成型的玻璃體;用於製 造平面光纖的芯材;用於製造坩堝;用於製造光學透鏡、 稜鏡及光罩;用於製造光晶格、電氣、熱或磁性絕緣體; 用於製造供化學、醫藥、半導體或太陽能工業的容器或設 備;用於製造供塗佈金屬、塑料、陶瓷或玻璃之玻璃棒、 玻璃管(glass pipe)或玻璃管(glass tube);作爲金屬、玻 璃材料、聚合物、漆的彈性體中之塡料;作爲供半導體材 料及電路的拋光劑;用於製造燈,或作爲製造太陽能電池 期間的載體。 13. —種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1或12項中之一項之 二氧化矽的用途,其係用於製造元素矽或作爲供製造用於 實驗室或電子學之光波導或玻璃器皿的高純度二氧化矽玻 璃之高純度原料、作爲觸媒載體或作爲供製造用於拋光高 純度矽(晶圓)片之高純度二氧化矽溶膠的起始材料。 201029924 四、指定代表圖: (一) 、本案指定代表圖為:無 (二) 、本代表圖之元件符號簡單說明:無
    201029924 五 本案若有化學式時,請揭示最能顯示發明特徵的化學 式:無
    -4-
TW098132732A 2008-09-30 2009-09-28 Method for the production of high purity SiO2 from silicate solutions TW201029924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08049596 2008-09-3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29924A true TW201029924A (en) 2010-08-16

Family

ID=414045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8132732A TW201029924A (en) 2008-09-30 2009-09-28 Method for the production of high purity SiO2 from silicate solutions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Link
US (1) US20110236288A1 (zh)
EP (1) EP2331464A1 (zh)
JP (1) JP2012504101A (zh)
KR (1) KR20110081165A (zh)
CN (1) CN102203011A (zh)
AU (1) AU2009299914A1 (zh)
CA (1) CA2738559A1 (zh)
EA (1) EA201100569A1 (zh)
TW (1) TW201029924A (zh)
WO (1) WO2010037702A1 (zh)
ZA (1) ZA201102324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03124A (zh) * 2011-02-22 2013-11-20 赢创德固赛有限公司 由碱金属硅酸盐溶液制备高纯度含水胶态二氧化硅溶胶的方法
TWI557073B (zh) * 2011-02-22 2016-11-11 贏創德固賽有限責任公司 供石英玻璃應用之高純度矽石顆粒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6024590A1 (de) 2006-05-26 2007-11-29 Degussa Gmbh Hydrophile Kieselsäure für Dichtungsmassen
DE102007052269A1 (de) * 2007-11-02 2009-05-07 Evonik Degussa Gmbh Fällungskieselsäuren für lagerstabile RTV-1 Siliconkautschukformulierungen ohne Stabilisator
DE102008040264A1 (de) * 2008-07-09 2010-01-14 Evonik Degussa Gmbh Schweißaufnehmende Schuheinlegesohle mit verbesserter Schweißaufnahme
DE102011004534A1 (de) 2011-02-22 2012-08-23 Evonik Degussa Gmbh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wässriger kolloidaler Silikasole hoher Reinheit aus Alkalimetallsilikatlösungen
DE102011017783A1 (de) 2011-04-29 2012-10-31 Evonik Degussa Gmbh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wässriger kolloidaler Silikasole hoher Reinheit aus Alkalimetallsilikatlösungen
DE102011004533A1 (de) 2011-02-22 2013-05-16 Evonik Degussa Gmbh Verfahren zur Reinigung starker Säuren bzw. stark saurer Medien von zwei- und höherwertigen Metallionen
DE102011007708A1 (de) 2011-04-19 2012-10-25 Sgl Carbon Se Tiegelanordnung
JP5797086B2 (ja) * 2011-11-01 2015-10-21 太平洋セメント株式会社 高純度炭化珪素粉末の製造方法
DE102012218823A1 (de) * 2012-10-16 2014-04-17 Evonik Degussa Gmbh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hochreinem Siliziumnitrid
JP2014141400A (ja) * 2012-12-28 2014-08-07 Taiheiyo Cement Corp シリカとカーボンの混合物の製造方法
CN104568535A (zh) * 2013-10-29 2015-04-29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Vpd样品收集方法
US9902644B2 (en) 2014-06-19 2018-02-27 Corning Incorporated Aluminosilicate glasses
DE102015113360A1 (de) * 2015-08-13 2017-02-16 Osram Opto Semiconductors Gmbh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Konversionselements
JP7101681B2 (ja) 2017-01-09 2022-07-15 エボニック オペレーションズ ゲーエムベーハー 噴霧熱分解による金属酸化物の製造方法
CN106944067B (zh) * 2017-04-22 2019-09-10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制合成气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9516466A (zh) * 2017-09-18 2019-03-26 湖南行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含硅原料制备高纯白炭黑的方法
EP3495321A1 (de) 2017-12-07 2019-06-12 Evonik Degussa GmbH Herstellung von pulverförmigen, porösen kristallinen metallsilikaten mittels flammensprühpyrolyse
US10690858B2 (en) 2018-02-28 2020-06-23 Corning Incorporated Evanescent optical couplers employing polymer-clad fibers and tapered ion-exchanged optical waveguides
EP3628642A1 (en) 2018-09-25 2020-04-01 Evonik Operations GmbH Proces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pulverulent, porous crystalline metal silicates employing flame spray pyrolysis
US10585242B1 (en) 2018-09-28 2020-03-10 Corning Research &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Channel waveguides with bend compensation for low-loss optical transmission
JP7481604B2 (ja) 2020-03-27 2024-05-13 太平洋セメント株式会社 高純度シリカの製造方法
CN111747422B (zh) * 2020-06-22 2023-07-28 安徽龙泉硅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二氧化硅用超纯硅酸钠的制备方法
CN114349012B (zh) * 2022-01-21 2023-06-16 无锡恒诚硅业有限公司 一种高流动性高强度二氧化硅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270424A (ja) * 1986-05-15 1987-11-24 Nippon Sekiei Glass Kk 超高純度石英ガラス粉末の製造法
JPH0796447B2 (ja) * 1986-06-13 1995-10-18 モ−ゼス レイク インダストリ−ズ インコ−ポレイテツド 高純度シリカの製造方法
JPS6321213A (ja) * 1986-07-14 1988-01-28 Jgc Corp 高純度シリカの製造方法
US4973462A (en) * 1987-05-25 1990-11-27 Kawatetsu Mining Company, Ltd. Process for producing high purity silica
JP2545282B2 (ja) * 1989-04-17 1996-10-16 日東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球状シリカ粒子の製造方法
US5028407A (en) * 1990-01-25 1991-07-02 International Minerals & Chemical Corp. Method of production of high purity fusible silica
JP2542797B2 (ja) * 1994-09-29 1996-10-09 日本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高純度シリカの製造方法
DE10211958A1 (de) * 2002-03-18 2003-10-16 Wacker Chemie Gmbh Hochreines Silica-Pulver,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 seiner Herstellung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03124A (zh) * 2011-02-22 2013-11-20 赢创德固赛有限公司 由碱金属硅酸盐溶液制备高纯度含水胶态二氧化硅溶胶的方法
CN103403124B (zh) * 2011-02-22 2015-09-30 赢创德固赛有限公司 由碱金属硅酸盐溶液制备高纯度含水胶态二氧化硅溶胶的方法
TWI557073B (zh) * 2011-02-22 2016-11-11 贏創德固賽有限責任公司 供石英玻璃應用之高純度矽石顆粒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2504101A (ja) 2012-02-16
EA201100569A1 (ru) 2011-10-31
ZA201102324B (en) 2011-12-28
EP2331464A1 (de) 2011-06-15
AU2009299914A1 (en) 2010-04-08
KR20110081165A (ko) 2011-07-13
CN102203011A (zh) 2011-09-28
US20110236288A1 (en) 2011-09-29
CA2738559A1 (en) 2010-04-08
WO2010037702A1 (de) 2010-04-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029924A (en) Method for the production of high purity SiO2 from silicate solutions
TW201029925A (en) Method for the production of high purity SiO2 from silicate solutions
TWI557073B (zh) 供石英玻璃應用之高純度矽石顆粒
De et al. Hydrolysis–condensation reactions of TEOS in the presence of acetic acid leading to the generation of glass-like silica microspheres in solution at room temperature
JP4778244B2 (ja) 消泡剤組成物用の疎水性の沈降ケイ酸
EP3390291A1 (de) Quarzglas aus pyrogenem siliziumdioxidgranulat mit geringem oh-, cl- und al-gehalt
US20080223078A1 (en)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Monoliths by Means of the Invert Sol-Gel Process
WO2017103153A9 (de) Glasfasern und vorformen aus quarzglas mit geringem oh-, cl- und al-gehalt
JPH07232911A (ja) 粒状非晶質シリカの製造方法
JP2019116396A (ja) シリカ系粒子分散液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4033036A (ja) 太陽電池電極用ペースト組成物
JP6203625B2 (ja) シリカ粒子の製造方法
CN102398908A (zh) 消除高纯球形纳米非晶态硅微粉制备过程中团聚的方法
TW202035286A (zh) 二氧化矽粉末、樹脂組成物及分散體
WO2014060250A1 (d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hochreinem siliziumnitrid
JPH0848516A (ja) 膨潤性ケイ酸塩の製造方法
YANG et al.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large-particle pure silica sol
Talos et al. Multiscale viscoelastic investigation of silica-calcium-phosphate sol-gel materials
JP2012246201A (ja) 反射防止膜形成用組成物、反射防止膜、及び該反射防止膜を備える積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