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952548A - Substrate for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 and also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 incorporating it - Google Patents

Substrate for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 and also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 incorporating it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952548A
TW200952548A TW097151012A TW97151012A TW200952548A TW 200952548 A TW200952548 A TW 200952548A TW 097151012 A TW097151012 A TW 097151012A TW 97151012 A TW97151012 A TW 97151012A TW 200952548 A TW200952548 A TW 20095254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substrate
oxide
metal
equ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71510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Guillaume Lecamp
Francois-Julien Vermersch
Svetoslav Tchakarov
Hadia Gerardin
Alessandro Giassi
Original Assignee
Saint Gobai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int Gobain filed Critical Saint Gobain
Publication of TW2009525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952548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5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 H10K59/876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comprising a resonant cavity structure, e.g. Bragg reflector pair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5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 H10K50/852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comprising a resonant cavity structure, e.g. Bragg reflector pair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05Electrodes
    • H10K50/81Anodes
    • H10K50/816Multilayers, e.g. transparent multi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05Electrodes
    • H10K59/8051Anodes
    • H10K59/80517Multilayers, e.g. transparent multi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21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1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 H10K50/125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e.g. for emitting white light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6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91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Description

200952548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標的係供有機發光裝置用的基板以及包含彼之 有機發光裝置。 【先前技術】 習知之有機發光系統或OLED (有機發光二極體)包 含一或多種藉由電極供應其電力之有機電致發光材料,該 等電極通常呈兩個位於該或該等材料側面之導電層形式。 該等導電層一般包含以氧化銦爲底質之層,該氧化銦 通常係以縮寫IT Ο更爲人熟知的摻雜錫之氧化銦。ITO層係 已經特別硏究。可藉由磁控管從氧化物靶(非反應性濺鍍 )或從以銦及以錫爲底質之靶(在氧型氧化劑之存在下的 反應性濺鍍)容易地濺鍍該等層,且其厚度爲約100至150 nm。不過,此IT◦層具有特定缺點。首先,該材料及用於 改善導電性之高溫(3 5 0 °C )沉積法引發額外成本。除非 該等層之厚度增加到大於150 nm,否則薄片電阻仍然相當 高(約10 Ω /□),因而造成對OLED而言極爲關鍵的透 明度降低及表面粗糙度提高。 此外,就大面積均勻照明而言’必須形成不連續下電 極,其通常係藉由形成數mm2之電極區而得;及必須大幅 縮減介於每一電極區之間的距離’通常縮減約10微米之等 級。且,爲此特別使用昂貴且複雜之微影術和鈍化技術。 因此,新穎電極結構係使用金屬薄膜替代ITO顯影, 200952548 以便製造發出供照明用之實質上爲白光的oled裝置。 已從例如文件US 2005/0 073228A1知悉發出實質上爲 白光的有機發光裝置,該裝置配備有一般稱爲下電極或底 部電極之電極,其係由下列堆疊層所組成: -一減少吸光次層; -一薄半反射金屬層,諸如例如22.5 nm之銀層; -一由透明傳導性材料(諸如IT0 )所製成的覆蓋層 〇 該上電極本身係由薄的反射性且不透明金屬層所組成 ,諸如例如75.5 nm之銀層。 此二金屬層形成法布里-伯羅(Fabry-PSrot )型微腔 ,其導致該0LED裝置的發射光譜集中在給定共振之波長 左右。 由於此發射光譜極大程度取決於觀看角度,故該 0 LED裝置亦包含藉由形成可見光區中之單一寬頻發射光 譜而可降低此種角度依存度的光學元件。 此光學元件係全內反射抑制系統("TIR F "或全內反射 抑制器),其係配置在該下電極下方或在該基板反面。其 係例如呈特夫綸(Teflon )箔形式。 【發明內容】 本發明設定之目的係提供一種0LED裝置,其在限制 可見光區中之多色發射光譜的角度依存度的同時具有較簡 單及/或更有效率之設計。 -6- 200952548 這是發展(特別是)最適用於一般(建築及/或裝飾 )照明應用,及/或背光應用,及/或標誌應用,而且用於 任何尺寸之OLED裝置的問題。 爲此目的,本發明第一標的係供有機發光裝置用之基 板,其包含一具有光學指數n0之透明基板,在該透明基板 的第一主要面上承載有習知爲下電極的電極之第一透明或 半透明塗層,該電極包含下列堆疊層: -一具有給定之光學厚度L1且具有光學指數nl使得nl 對n0之比大於或等於6/5的抗反射次層; -一具有給定厚度el之第一金屬層,(如此形成第一 反射層); -一第一分離層,其具有給定之光學厚度L2,且位於 該第一金屬層上; -一第二金屬層,其具有固有導電性質(如此形成第 二反射層),並具有給定厚度e2,此第二金屬層係 位在該第一分離層上;及 -一用於調整功函數之覆蓋層,此覆蓋層係位於該第 二金屬層上,且具有給定厚度e3。 此外,根據本發明: -L1係介於20 nm與120 nm之間; -L2係介於75 nm與200 nm之間,特別是介於16〇 nm 與2 00 nm之間; -該第一與第二金屬層的厚度總和e 1 +e2小於或等於 40 nm’較佳係小於或等於25 nm’以便降低吸光率 -7- 200952548 -該下電極具有小於或等於6 Ω/□之薄片電阻。 如此,選擇包含至少兩個金屬層電極結構合倂審慎選 擇光學厚度L1與L2使得可能大幅降低受觀看角度影響極大 的色彩變化。 更精確地說,該第一電極(下電極’其係最接近基板 之電極)中的兩個金屬層的存在使得在完成該0LED裝置 之後可能產生微腔,該等微腔在可見光區中充分隔開(較 佳係隔開至少1〇〇 nm,甚至200 nm)的兩個不同波長下共 振(分別是介於該第一薄金屬層與第二電極之間的共振’ 及介於第二薄金屬層與第二電極之間的共振),例如一者 在450 nm且另一者在650 nm。根據本發明藉由正確地調整 L 1與L2値之範圍(相當於調整兩個微腔之光學距離)’此 二峰係經加寬以在可見光區中形成單一寬頻光譜。 目標光譜可爲在可見光區中實質上係「平坦」且產生 (準)純白光之光譜,或是任何其他光譜,尤其是符合背 光與照明領域中之規格者:在0°下以CIE XYZ 193 1色度圖 中座標(0.45; 0.41)界定之發光體A的光譜(「黃色」 光)、在〇°下以CIE XYZ 1931色度圖中座標(0.33; 0.33 )界定之發光體E的光譜(「白色」光)等等。 較佳地,爲了具有最適演色性,藉由選擇L1與L2所得 之共振不會經由干擾效應而大幅減弱該OLED系統的發光 層之發射光譜的一或多種色彩。例如,該減弱可低於7 0 % ,或甚至低於或等於50%。 200952548 有利地,爲了儘可能限制角度依存度: -L 1係小於或等於1 〇 0 nm,更佳係小於或等於8 〇 nm :及/或 -L1係大於或等於40 nm’更佳係大於或等於5〇 nm; 及/或 -L 2係小於或等於1 6 0 nm,或甚至小於或等於丨3 〇 nm ;及/或 -L2係大於或等於90 nm ;及/或 -L 1小於L 2,特別是L 1係至少大於或等於i · 5 l 1或甚 至1 .65L1,較佳係小於2.5L1或甚至小於2L1。 該電極並非爲了儘可能透明,而是爲了製造適於寬頻 發射體之微腔而最佳化。 此外,令人意外地,增加第二銀層幾沒沒有損及由該 Ο LED裝置所發出之光輻射進入空氣的提取效率,即,射 出至空氣的光功率相對於該來源所發射之總光功率的比例 〇 配備有此種電極的OLED裝置係簡單、小型、可靠、 耐用而且不依靠額外功能元件(如文件US 2005/0073228A1中 所述之解決方案)。不過,根據本發明,藉由增加US 2005/0073228A1中所述之該功能元件(體內或表面散射層 、特夫綸箔等)可能進一步提高該OLED裝置之光提取。 本發明之電極可延伸遍及大表面積,例如大於或等於 0.〇2 m2,或甚至大於或等於0.5 m2或大於或等於1 m2之表 面積。 -9- 200952548 本發明之電極保有符合要求之導電性質,或甚至當第 一分離層非絕緣時改善該等導電性質。 術語「層」在本發明之含意應理解爲意指可能有由單 一材料(單層)所製成之一層,或分別由不同材料所製成 之數層(多層)。 在本發明之含意內,除非另外載明,否則厚度相當於 幾何厚度。 在本發明含意內,用辭「以…爲底質」通常係理解爲 意指主要含有所述材料之層,也就是說,整體含有至少 5 0 %該材料。 在本發明之含意內,用辭「係介於…之間)自然理解 爲意指所指示之限制値。 本發明中,提及下層"X"或在其他層”y”下方之層"X”時 ,此自然意指層"X”比層"yn更接近基板。 就光學指數n0、nl而言,可選用在550 nm下之値。 抗反射次層(如第一分離層)可能爲多層,光學厚度 L1 (或L2)自然爲所討g命之每一層的光學厚度之總和’且 光學指數nl係該多層之指數。因此,取該產物所有層之總 和:層厚度乘以層光學指數。 當然,該抗反射次層(隨意的基層及/或隨意的平滑 層,及/或接觸層)與該第一分離層(隨意的額外層及/或 隨意的平滑層及/或接觸層)較佳(實質上)爲介電質( 即,非金屬)。 自然地,該抗反射次層、該第一分離層與該覆蓋層較 -10- 200952548 佳係由薄層所構成。 較佳地’第一及/或第二金屬層可爲: -以純材料爲底質’該材料首選係選自銀、金、鋁或 銅’或者第二選擇係選自其他導電性較低之金屬, 諸如鉬; •或者以與至少一種其他材料合金化或摻雜彼等其他 材料的上述材料爲底質,該至少一種其他材料係選 自:Ag、Au、Pd、A1、Pt、Cu、Zn、Cd、In、Si、 Zr、Mo、Ni、Cr、Mg、Mn、Co 或 Sn ;特另IJ 是以銀 之合金與鈀之合金’及/或以金之合金及/或以銅之 合金爲底質,以改善銀之抗濕性。 尤其是當第一金屬層不影響電極之導電性時,該第一 金屬層特別可由鉬製成。 第一與第二金屬層可由同一種材料製成。 在一較佳設計中,第一與第二金屬層係以銀爲底質( 即,由純銀所製成,或由主要含有銀之金屬合金所製成) ,且隨意地: -厚度e 1係小於或等於1 5 nm,特別是介於6與1 5 nm 之間,或甚至小於或等於1 3 n m,及/或小於或等於 1 3 nm ;及/或 -厚度e2係小於或等於1 5 nm,特別是介於6與1 5 nm 之間,或甚至小於或等於7 nm ’及/或大於或等於1 〇 nm ;及/或 •厚度el大於厚度e2(l至數奈米)。 -11 - 200952548 當然,第一及/或第二金屬層可爲多金屬層。 較有利地,本發明之下電極可具有: -尤其是就從6 nm開始之(功能)第二金屬層厚度與 從6 nm開始之隨意的第一金屬層(亦選用爲功能元 件)厚度而言小於或等於3 Ω /□之薄片電阻;及/ 或 -大於或等於50%且較佳係介於60%與90%之間,若不 損及該OLED之性能的話,甚至更高之透光率TL。 當然,該電極在介於該第二金屬層與覆蓋層之間可包 含一序列之層,其隨意地重複一或多次,該序列係由以下 各者形成: -其他分離層,其係由諸如第一分離層所列出之材料 所製成,隨意地由與第一分離層相同之材料所製成 ,及/或具有在第一分離層之特定範圍內的光學厚度 ,且該分離層較佳爲傳導性: -(直接或間接)覆蓋以其他金屬層’該其他金屬層 係由諸如金屬層所列出之材料所製’隨意地由與第 二金屬層相同之材料製成’特別是以銀爲底質。 然後,可能較佳情況係該等金屬層的厚度總和必須小 於或等於40 nm。 該抗反射次層可包含一或多個不會干擾該抗反射功能 之層,當該層或該等層分別具有小厚度(通常是小於10 nm )及例如接近基板之光學指數時尤其如此。 較佳地,該抗反射次層可具有至少一種以下特性·· -12- 200952548 -可較佳地直接沉積在基板上:及/或 -爲單層、雙層、三層;及/或 -特別是就具有約1.5之光學指數之基板或更高指數基 板而言,其具有大於或等於1.8或甚至2之光學指數 η 1 ;及/或 -形成該抗反射次層之層的大部分或甚至整體(或甚 至介於基板與第一金屬層之間之層的整體)具有大 於或等於1.8或甚至2之光學指數nl;及/或 -介於基板與第一金屬層之間之層的整體具有小於或 等於120 nm之光學厚度,及/或 -其包含基層,即,最接近該基板之層,較佳係實質 上覆蓋該基板之主要面,且較佳地形成對鹼金屬之 阻擋(若必要的話)及/或(乾及/或濕)蝕刻停止 層及/或平滑層。 至於基層之實例,可提出氧化鈦或氧化錫層。 形成鹼金屬之阻擋(若必要的話)及/或蝕刻停止層 之基層較佳可爲: -以碳氧化矽(通式爲SiOC)爲底質; -以氮化矽(通式爲SixNy )爲底質;最特別係以 Si3N4爲底質; -以氮氧化矽(通式爲SiX〇yNz)爲底質; •以碳氮氧化矽(通式爲SixOyNzCw)爲底質; -或甚至以氧化砍(通式爲Six〇y)爲底質,厚度小於 1 0 nm 〇 -13- 200952548 亦可選用其他氧化物及/或氮化物,特別是: -氧化鈮(Nb205 ); -氧化錆(Zr02 ); -氧化鈦(Ti02); -氧化鋁(Al2〇3 ); -氧化鉅(Ta205 ); -或者氮化鋁、氮化鎵或氮化矽及其混合物,彼等係 隨意地經摻雜Zr。 該基層之氮化作用可能略低於化學計量。 該基層因此可爲在電極下方之鹼金屬的阻擋。其保護 該隨意的上層,尤其是在第一金屬層下方之接觸層免受任 何污染(可造成諸如層離之機械瑕疵的污染);其亦保留 第一金屬層之導電性。其亦避免〇 LED裝置之有機結構受 到事實上相當大幅度縮短OLED作用期限之鹼金屬污染。 鹼金屬遷移可在該裝置製造期間發生,此造成缺乏可 靠度;及/或在製造後發生,此降低其使用期限。 基層可改善接觸層之黏合性質,即使在該基層與接觸 層之間插入一或多層(平滑層等)的情況下亦不會明顯地 提高整體堆疊層的粗糙度。 該基層可隨意地經摻雜,尤其是爲了提高其指數。該 基層較佳可具有大於或等於3 nm或甚至5 nm之厚度。 爲獲得所需之光學厚度L1,可能選用至少一半或甚至 60%或以上之幾何厚度係由該基層所構成的抗反射次層。 此尤其可爲: -14 - 200952548 -SixNy (特別是Si3N4 )層,單獨層或於基底堆疊中 > -Sn02層,單獨層或於SixNy/Sn02型基底堆疊中; -或甚至Ti02層,單獨層或於SixNy/Sn〇2型基底堆疊 中,因Ti02的高光學指數之故,其厚度隨意地受限 〇 該抗反射次層較佳可包含鈾刻停止層,特別是以氧化 錫爲底質之層。 最特別的是,就求簡單起見,該蝕刻停止層可爲該基 層的一部分或爲該基層:其較佳可以氮化矽爲底質,或其 可爲以氧化矽爲底質或以氮氧化矽爲底質或以碳氧化矽或 者以碳氮氧化矽爲底質並具有錫以增強抗蝕刻性質之層, 換言之,爲通式SnSiOCN之層。 該蝕刻停止層係用以在化學蝕刻或反應性電漿蝕刻操 作情況下保護該基板。 由於該蝕刻停止層,即使在經蝕刻(「圖案化」)區 中該基層仍存在。又,可停止經由邊緣效應在基板之經蝕 刻區與電極(或甚至有機結構)之相鄰部分之間的鹼金屬 遷移。 由(主要)經摻雜或未經摻雜氮化矽Si3N4所製成之 基層/蝕刻停止層可能最佳。極迅速沉積氮化矽,且形成 對鹼金屬之優異阻擋。 第一金屬層(特別是以銀爲底質者)較佳可以晶形沉 積在被稱爲第一接觸層之薄介電(非金屬)層上,該第一 -15- 200952548 接觸層亦較佳爲結晶狀。 擇一或累積地’第二金屬層(特別是以銀爲底質者) 較佳可以晶形沉積在被稱爲第二接觸層之薄介電(非金屬 )層上,該第二接觸層亦較佳爲結晶狀。 接觸層有利於沉積於其上之金屬層的適當結晶定向。 該第一及/或第二接觸層較佳係以下列隨意經摻雜之 金屬氧化物中的至少一者爲底質:氧化鉻、氧化銦、隨意 地低於化學計量之氧化鋅、氧化鋁、氧化鈦、氧化鉬、氧 化鉻、氧化銻、氧化錫' 氧化鉬,或氧化矽(爲求簡化, 矽在此處被視爲金屬)。 摻雜作用通常係理解爲導入元素,其量少於該層中之 金屬元素的1 〇重量%:因此用辭「以…爲底質」涵括摻雜 作用。金屬氧化物可經摻雜特別是介於0.5與5 %之間,例 如摻雜F或摻雜S之氧化錫。 可特別選用Ti02、ITO、IZO (以銦與鋅爲底質)、 IGZO (以銦、鎵與鋅爲底質),或甚至SnxZny〇z作爲第 一接觸層。 可特別選用ITO、IZO、IGZO,或甚至SnxZnyOz作爲 第二接觸層。 該第一及/或第二接觸層較佳可以摻雜Al(AZO)、 Ga(GZO) ’或甚至B ' Sc或Sb之氧化鋅爲底質以求更佳之 沉積過程的安定性。此外,以氧化鋅ZnOx層爲佳,其中較 佳係X小於1,更佳係介於〇 . 8 8與0.9 8之間,尤其是從〇 . 9 0 至 0 · 9 5 〇 -16- 200952548 該第一及/或第二接觸層亦可以金屬氮化物爲底質’ 特別是Si3N4或A1N,或者GaN、InN (通常更昂貴)。然後 ,該第一接觸層可與該基層合倂,特別是當該基層係以氮 化矽爲底質時。 此外,爲了有利於電流注入及/或限制操作電壓之値 ,較佳可做準備以便: -該第一分離層係由電阻率(如文獻所習知之整體狀 態)小於或等於1 07 ohm. cm,較佳係小於或等於1 06 〇11111.〇111,或甚至小於或等於104〇]1111.(;111之一或多層 所構成(稍後所述之薄阻隔層除外); -及/或,該抗反射次層(及/或覆蓋層)係由電阻率 (如文獻所習知之整體狀態)小於或等於107 ohm.cm,較佳係小於或等於1〇6 〇hm.cm,或甚至小 於或等於1 0 4 o h m. c m之一或多層所構成(稍後所述 之薄阻隔層除外)。 因此’可能例如排除以氮化矽、氧化矽、氮氧化矽、 碳氧化矽爲底質、以碳氮氧化矽爲底質,或者以氧化鈦爲 底質之一或多層(至少具有大於或等於IS nm,或甚至大 於或等於10 nm,甚至5 nm之(總)厚度)。 該第一及/或第二金屬層可較隹地直接沉積在其接觸 層上(不必考慮稍後描述之下阻隔層)。 當然’爲求簡化起見,該第一與第二接觸層可由一種 相同材料所製成。 該第一及/或第二接觸層的厚度較佳係大於或等於3 -17- 200952548 nm,或甚至大於或等於5 nm,且亦可能小於或等於20 nm ,或甚至1 〇 nm。 若爲前述之重複順序(具有三或更多個金屬層之電極 ),則該或每一所增加之金屬層可在由一或多種作爲接觸 層之上述材料所製成的接觸層上。 下電極所覆蓋的本發明之基板較佳係具有低粗糙度, 使介於該覆蓋層上的最低點與最高點(「峰谷」高度)小 於或等於1 〇 n m。 下電極所覆蓋的本發明之基板較佳係該覆蓋層上具有 小於或等於10 nm,甚至小於或等於5或3 nm之RMS粗糙度 ,較佳係小於或等2 n m、1 . 5 n m或甚至小於或等於1 n m, 以避免大幅縮減尤其是OLED的使用期限與可靠度之尖峰 效應。 該RMS粗糙度表示根均方粗糙度。此係粗糙度之RMS 偏差的測量方法。因此,RMS粗糙度特別平均量化相對於 平均高度的該粗糙度之峰谷高度。如此,2 nm之RMS粗糙 度意指平均雙峰幅度。 其可以各種方式測量:例如藉由原子力顯微術、藉由 機械尖筆系統(使用例如由VEECO所售名爲DEKTAK之測 量儀器),及藉由光學干涉術測量。藉由原子力顯微術之 該測量通常係在一平方微米的區域上進行,藉由機械尖筆 系統者則在約50平方微米的較大區域上進行。 當基板包含第一平滑層,尤其是非晶性平滑層時,獲 致此種低粗糙度,該第一平滑層係緊接在第一接觸層下, -18- 200952548 且係由該接觸層之材料以外的材料所製成。 該第一平滑層較佳係經摻雜或未經摻雜之單一或混合 氧化物層,其係以下列金屬之一或多者的氧化物爲底質: Sn、Si、Ti、Zr、Hf、Zn、Ga與In ’且特別係隨意地經摻 雜之以鋅與錫爲底質之混合氧化物層或混合氧化銦錫( ITO )層,或混合氧化銦鋅(IZO )層。 該第一平滑層可特別爲以鋅與錫之混合氧化物 SnxZnyOz爲底質,特別是該混合氧化物爲非化學計量且爲 非晶相,且係隨意地經摻雜(特別是經銻摻雜或以混 合氧化銦錫(ITO )爲底質,特別是其係在低溫下沉積; 或以混合氧化銦鋅(IZO )爲底質。 該第一平滑層較佳可在該基層上,或者直接在該基板 上。 亦可能使用直接在第二接觸層下方且由上列該第一平 滑層之材料所製成的第二平滑層。 當然’爲求簡化起見,該第一與第二平滑層可由同一 種材料製成。 更明確地說’可能使用氧係隨意地非化學計量且直接 位於該第一金屬層下(該隨意的下阻隔層除外)的經摻雜 或未經摻雜311?^1^02層,及/或直接位於該第二金屬層下( 該隨意的下阻隔層除外)的經摻雜或未經摻雜SnxZnyOz層 〇 該第一分離層可包含在該第二接觸層之下且在該隨意 的第二平滑層下之隨意地經摻雜的金屬氧化物之第一額外 -19- 200952548 層,該金屬氧化物係諸如氧化鋅(經例如鋁摻雜)、氧化 錫,及/或以氮化矽爲底質之第二額外層。 較佳地’該額外層係由第二接觸層之材料所製成,特 別是以ZnO爲底質。 觀察到以Ζ η Ο爲底質之額外層(具有或不具稍後詳細 解釋之上阻隔層),或甚至以ΙΤΟ爲底質之額外層,與該 銀層特別相容。 該額外層之厚度(如同該第一及/或第二接觸層的厚 度)較佳係大於或等於3 nm,或甚至大於或等於5 nm,且 亦可能小於或等於20 nm,或甚至1 〇 nm。 爲了獲得所需之光學厚度L2 ’可能如指示般限制該隨 意的額外層及/或該第二接觸層的厚度,及/或可能選用至 少一半,或甚至60%、70%、7 5¼或以上之幾何厚度係由平 滑層(隨意地形成接觸層)所構成的第一分離層,該平滑 層特別係單用SnxZnyOz之層 '單用sixNy之層結合上方 SnxZnyOz或Sn〇2之層。例如’提出下列各者(在隨意的接 觸層下,特別是以ZnO爲底質)··單用之Si3N4/SnxZny〇z、 Si3N4/Sn〇2 ' SnxZnyOz ° 爲獲得之光學厚度L 1 ’可能如指示般限制第一接觸層 之厚度’及/或可能選用至少一半,或甚至60 %、80 %或以 上之幾何厚度係由該基層及/或較佳係由該第一平滑層( 隨意地形成基層)所構成的次層,特別係SixNy、Sn〇2、 Ti〇2之單獨層或堆疊層’及/或平滑層81^21^〇2較佳直接位 於該基板上。例如,提出下列各者:單用之Si3N4/SnxZny〇z -20 - 200952548 、Sn02/SnxZny0z、Sn02/Ti02、Ti02/SnxZny0z、SnxZnv〇7。 y z 若爲前述之增加順序(具有三或更多個金屬層的電極 ),則該或每一所增加之分離層可包含由上述材料所製成 之平滑層及/或接觸層。 該用於調整功函數之覆蓋層可具有從4.5 eV起之功函 數,較佳係大於或等於5 eV。 本發明之覆蓋層較佳係以單一或混合氧化物爲底質, 該氧化物係以下列隨意經摻雜之金屬氧化物中的至少一者 爲底質··氧化錫、氧化銦、隨意地低於化學計量之氧化鋅 、氧化鋁、氧化絡' 氧化鈦、氧化銷、氧化銷、氧化銻、 氧化鉅、氧化矽,或氧化鈮。 該覆蓋層特別是可由隨意地經F、S b摻雜的氧化錫所 製成’或由隨意地經鋁摻雜之氧化鋅所製成,或隨意地以 h合氧化物爲底質,尤其是混合氧化銦錫(I τ 〇 )、混合 氧化銦鋅(IZO ),或鋅與錫之混合氧化物SnxZny〇z。 該覆蓋層較佳可具有小於或等於40 nm之厚度e3,特 別是小於或等於3 Ο n m,例如介於1 5與3 Ο n m之間。 本發明之覆蓋層或者可爲薄金屬層,尤其是以鎳、鉛 或鈀爲底質者’其具有例如小於或等於5 nm之厚度,特別 是自1至2 nm ’且以被稱爲間隔層之由單一或混合物氧化 物所製成的下層隔開,該單一或混合物氧化物係諸如供該 覆蓋層或該平滑層或接觸層用之上述者。 特別是藉由選用可在周圍溫度下被沉積且不需要熱退 火以獲得正確導電性之材料(諸如IT 0 )作爲該堆疊之材 -21 - 200952548 料,容易製造本發明之下電極。更佳的是,該堆疊的大部 分或所有層係在真空(較佳係連續真空)下較佳係藉由濺 鍍而沉積,隨意地爲磁控管濺鍍,使能獲得重大的生產力 增益。 爲進一'步降低該下電極的成本,較佳情況可爲該電極 之含銦材料(較佳爲主要含有彼,即,具有大於或等於 5 0 %的銦之重量百分比)的總厚度小於或等於6 0 nm,或甚 至小於或等於50 nm、40 nm,或甚至30 nm。可提出例如 ITO與IZO作爲限制厚度爲佳之層。 較佳情況係: -該抗反射次層爲雙層(該薄阻隔層除外),特別是 由金屬氧化物所製成之平滑層與接觸層所構成; -及/或該第一分離層(該薄阻隔層除外)係金屬氧化 物所製成之具有平滑層與接觸層的雙層,或是金屬 氧化物所製成之具有額外層作爲第一層的三層。 亦可能提出一甚至兩個被稱爲「阻隔塗層」的極薄塗 層,其係直接沉積在下方,位於第一及/或第二金屬層之 上或每一側,當此等層係以銀爲底質是尤其適合。 以該基板方向,在(第一及/或第二)金屬層之下的 下阻隔塗層係黏合、成核及/或保護塗層。 在(第一及/或第二)金屬層之上的上阻隔層係作爲 保護或「犧牲」塗層,以避免該金屬層受到來自覆蓋彼之 層的氧之侵襲及/或遷移的損壞’或若覆蓋彼之該層係於 氧之存在下藉由濺鍍而沉積的話’亦會受到氧之遷移的損 -22- 200952548 壞。 因此,該(第一及/或第二)金屬可直接位於至少一 個下方阻隔塗層之上及/或直接位於至少一個上方阻隔塗 層下方,各塗層分別具有較佳係介於0·5與5 nm之間的厚 度。 在本發明條件下,當限定沉積層或塗層(包含一或多 層)係形成直接位於另一沉積物之下或之上時,此二沉積 物之間可能無任何層插入。 至少一個阻隔塗層較佳包含金屬、金屬氮化物及/或 金屬氧化物層,其係由下列金屬中之至少一者爲底質:Ti 、V、Μη、Fe、Co、Cu、Zn、Zr、Hf、Al、Nb、Ni、Cr 、Mo、Ta、W,或以該等材料之至少一者的合金爲底質, 較佳係以Ni或Ti爲底質、以Ni之合金爲底質、或以NiCr之 合金爲底質。 例如,阻隔塗層可由以鈮、钽、鈦、鉻或鎳爲底質, 或以該等金屬中至少二者所形成之合金(諸如鎳鉻合金) 爲底質之層所構成。 薄阻隔層形成保護層,甚至「犧牲」層,其避免特別 是下列構造之一及/或另一構造時,該(第一及/或第二) 金屬層之金屬受到損壞: -若覆蓋該(第一及/或第二)金屬之層係使用反應性 (氧、氮等)電漿沉積,例如,若覆蓋彼之氧化物 層係藉由濺鍍沉積; -若覆蓋該(第一及/或第二)金屬層之層的組成在工 -23- 200952548 業製造期間(改變沉積條件、該靶損耗類型等)易 於改變’若氧化物及/或氮化物類型層之化學計量改 變時尤其明顯’因此改善該金屬層之品質,且因而 改善該電極之性質(薄片電阻、透光率):及 -若該電極塗層在沉積後經歷熱處理。 該保護或犧牲層大幅改善該電極的電與光學性質之再 現性。此點對於只接受電極之性質中少許散射的工業方法 而言極爲重要。 以選自鈮Nb、钽Ta、欽Ti、鉻Cr或鎳Ni之金屬爲底質 ’或以該等金屬中至少兩者形成之合金,尤其是鈮/鉅( Nb/Ta)合金、鈮/鉻(Nb/Cr)合金,或鉬/鉻(Ta/Cr)合 金’或鎳/鉻(Ni/Cr )合金爲底質之薄阻隔層特佳。此種 以至少一種金屬爲底質之層具有特別強之吸氣效應。 薄金屬阻隔層容易製造且不會損及該(第一及/或第 二)金屬層。此金屬層較佳係可在由惰性氣體(He、Ne、 Xe、Ar、Kr )所組成之惰性氣氛(即,不打算於其中導入 氧或氮)中沉積。不排除隨後以金屬氧化物爲底質之層的 沉積期間此金屬層的表面被氧化,其亦不會造成問題。 該薄金屬阻隔層亦提供優良機械特性(尤其是耐磨性 與抗刮性)。 不過,作爲金屬阻隔層用途,必須限制該金屬層之厚 度,因而限制光吸收,以便保有透明電極之充足透光率。 該薄阻隔層可經部分氧化。此層係以非金屬形式沉積 ,因而並非以化學計量形式而是以MOx型,其中Μ代表材 -24- 200952548 料且X爲低於該材料之氧化物的化學計量之數;或兩種材 料Μ與N (或多於兩種)之氧化物的MNOx型之低於化學計 量形式沉積。例如,可提出TiOx與NiCrOx。 較佳地,X介於該氧化物之標準化學計量數的0.7 5倍 與0.99倍之間。就一氧化物而言,X特別可選在介於〇.5與 0.98之間,而就二氧化物而言,X可介於1.5與1.98之間。 在一特別變體中,該薄阻隔層係以TiOx爲底質,其中 X特別可令 1.5 S X S 1.98 或 1.5 < X < 1.7,或甚至 1.7 s X 5 1.95。 該薄阻隔層可經部分氮化。因此,不以化學計量形式 而是以MNy型之低於化學計量形式沉積,其中Μ代表該材 料,且y爲小於該材料之氮化物化學計量之數,y較佳係介 於氮化物之標準化學計量數的0.75倍與0.99倍之間。 同樣地,該薄阻隔層可經部分氮氧化。 此經氧化及/或氮化薄阻隔層容易製造且不會損及功 能層。其較佳係使用陶瓷靶在較佳係由惰性氣體(He、Ne 、Xe、Ar、Kr)所組成的非氧化氣氛中沉積。 該薄阻隔層較佳可由低於化學計量氮化物及/或氧化 物製成,以便進一步提高電極之電與光學性質的再現性。 所選用之低於化學計量薄氧化物及/或氮化物阻隔層 較佳可以下列金屬中之至少一者的金屬爲底質:Ti、V、 Μη、Fe、Co、Cu、Zn、Zr、Hf、Al、Nb、Ni、Cr、Mo、 Ta、W,或以該等材料之至少一者的低於化學計量合金的 氧化物爲底質。 -25- 200952548 特佳係以選自妮N b、鉬T a、鈦T i、絡C r或鎳N i之金屬 的氧化物或氧氮化物爲底質,或以該等金屬中至少兩者形 成之合金,尤其是鈮/钽(Nb/Ta)合金、鈮/鉻(Nb/Cr ) 合金’钽/鉻(Ta/Cr )合金,或鎳/鉻(Ni/Cr )合金爲底 質之薄阻隔層。 至於低於化學計量金屬氮化物,亦可選用由氮化矽 81>^或氮化鋁A1NX*氮化鉻CrNx*氮化鈦TiNx或種數金屬 之氮化物(諸如NiCrNx)所製成之層。 使用特定沉積氣氛,該薄阻隔層可具有氧化梯度,例 如M(N)Oxi ’藉由變數Xi,該阻隔層與金屬層接觸之部分 的氧化程度低於離該金屬層最遠之該層部分。 該阻隔塗層亦可爲多層且特別: -一方面,包含與該功能層直接接觸之「界面」層, 此界面層係由以非化學計量金屬氧化物、氮化物、 氮氧化物爲底質之材料(諸如上述者)所製成; -另一方面,包含至少一個由金屬材料(諸如上述者 )所製成之層,該層與該「界面」層直接接觸。 該界面層可爲該隨意的材料金屬層中存在的一或多種 金屬之氧化物、氮化物或氮氧化物。 當然’爲求簡化起見,該第一與第二上阻隔層可由同 一種材料所製成’及/或該第一與第二下阻隔層可由同一 種材料所製成。 該基板更佳係包含位於該下電極塗層之上的下輔助電 極(bus electrode)結構,該輔助電極結構與該電極塗層 -26- 200952548 電性接觸。 該下輔助電極結構在蝕刻前係呈用於供應電流之層的 形式;較佳具有介於〇·5與10 μπι之間的厚度,且較佳呈由 —種下列金屬所製成之單層形式:Mo、Al、Cr、Nd,或 由諸如MoCr、AINd之合金所製成之單層形式,或呈諸如 MoCr/Al/MoCr之多層形式。 該電極之所有層較佳係藉由真空沉積技術沉積,不過 ,不排除第一層或該堆疊層可經由其他技術沉積,例如藉 由熱解型之熱分解技術沉積。 除了本身不被蝕刻之基層以外,所有電極層較佳可根 據一種相同飩刻圖案且較佳係藉由單次鈾刻而經蝕刻。若 存在蝕刻停止層的話,其較佳亦完整無損,但可稍微被蝕 刻,例如其初始厚度的十分之一。若不存在蝕刻停止層的 話,此亦適用於該基層。 該基板可爲平坦或彎曲的,且亦可爲剛性、撓性或半 撓性。 其主要面可爲矩形、正方形或甚至任何其他形狀(圓 形、橢圓形、多邊形等)。此基板可爲任何尺寸,例如具 有大於0.02 m2或甚至0.5 m2或1 m2之表面積,且具有實質 上佔有整體面積(結構化區除外及/或邊緣區除外)的下 電極(隨意地分成數個習知爲電極表面之區)。 該基板實質上爲透明。其可具有大於或等於7 0%,較 佳係大於或等於80,或甚至90 %之透光率TL。 該基板可爲礦物或由諸如聚碳酸酯PC或聚甲基丙烯酸 -27- 200952548 甲酯PMMA之塑膠’或者聚萘二甲酸乙二酯pen、聚酯、 聚醯亞胺、聚酯颯PES、PET、聚四氟乙烯PTFE、熱塑性 塑膠之薄片’例如聚乙烯丁醛PVB、聚胺甲酸酯Pu所製成 ’或由乙烯/醋酸乙烯酯EVA所製成,或由熱固化單組份或 多組份樹脂(環氧樹脂、PU )或紫外線固化單組份或多組 份樹脂(環氧樹脂、丙烯酸樹脂)等所製成。 該基板較佳可由玻璃、無機玻璃、矽玻璃,尤其是鈉 鈣玻璃或鈉鈣矽玻璃、透明或超透明玻璃、浮法玻璃所製 成。其可爲高指數玻璃(尤其是具有高於1.6之指數)。 該基板可有利地爲在Ο L E D輻射之波長下具有低於2.5 «Γ1,較佳係低於0.7 m·1之吸光係數的玻璃。 例如,選用具有低於0.05%之Fe III或Fe203之鈉鈣矽 玻璃,尤其是得自Saint-Gobain Glass的玻璃DIAMANT、 得自Pilkington之玻璃OPTIWHITE,或得自Schott之玻璃 B270。可選用描述於文件WO 04/02 5 3 3 4中之所有超透明玻 璃組成物。 因該0 LED系統的發射通過該透明基板厚度,一部分 所發射之輻射被導入該基板。如此,在一較有利之本發明 設計中,所選用之玻璃基板厚度可至少爲1 mm,例如較佳 爲至少5 mm。此使內反射數得以減少,因此更多導入該玻 璃的輻射待提取,因而提高發光區之亮度。 在一輔助構造中,本發明之基板包含在第二主要面上 之功能塗層,該功能塗層係選自:抗反射多層、防霧或防 污層、紫外線濾光片,尤其是氧化鈦之層、磷光體層、鏡 -28- 200952548 層或散射光提取區。 不過,通常較佳係在沉積該OLED系統之前對電極塗 層提供輔助電極。將形成輔助電極的該層較佳係與該電極 塗層同時經鈾刻。 可能使用前文所界定供OLED裝置用之基板,其包含 至少一個(實心)電極區,其尺寸大於或等於lxl cm2, 或5x5 cm2,甚至10x10 cm2及更大尺寸。 可能使用前文所界定供形成(實質上爲白色及/或均 勻)照明或背光板的OLED裝置用之基板,特別是具有大 於或等於lxl cm2或至高達5x5 cm2,甚至10x10 cm2及更大 尺寸之(實心)電極表面積。 因此,該OLED可設計成形成用(實質上爲白色)之 多色光照明的單一照明鋪路石(具有單一電極表面積), 或用(實質上爲白色)之多色光照明之照明鋪路石組(具 有數個電極表面積),每一照明鋪路石分別具備大於或等 於lxl cm2’或5x5 cm2,10x10 cm2及更大之(實心)電極 表面積。 如此’在本發明OLED裝置中,特別是用於照明之 OLED裝置,可選用未經像素化電極。其與由3個通常爲極 小尺寸且分別發出給定準-單色(通常爲紅、綠或藍)輻 射的並置像素所形成之(LCD等)顯示電極。 爲了製造OLED裝置,本發明之基板亦包含位於該下 電極之上的前文所界定之OLED系統,其係供發出在0。下以 CIE XYZ 1931色度圖中座標(xl,yl)界定之多色輻射, -29- 200952548 其中所給定之座標係針對正交輻射。 根據上電極係反射或半反射,甚至透明(特別是具有 相當於陽極之TL,通常從60%起,且較佳係大於或等於 80%),該OLED裝置可爲底部發射及隨意地亦爲頂部發射 〇 該OLED裝置亦可包含: •位於該OLED系統之上的上電極; -且較佳係包含位於該上電極塗層之上的上輔助電極 結構,該輔助電極結構與該上電極塗層電性接觸。 更佳情況爲,製造發出在0°下以其CIE XYZ 193 1色度 圖中色度座標(x2,y2 )界定之光譜作爲輸出’使得 ^Ι((χ\-χ2)2 小於0 · 1,更佳係小於或等於0.0 8,或甚 至小於或等於0.03之OLED裝置。 該Ο L E D系統可經調整以供發射(實質上爲)白光’ 最接近(尤其是在0°下)座標(0.33; 0.33)或座標( 0.45 ; 0.41)。 爲了產生實質上之白光’可以下數種方法係可行的: 在單一層中混合數種化合物(紅、綠、藍發射化合物); 在電極面上堆疊三個有機結構(紅、綠、藍發射結構)或 兩個有機結構(黃與藍結構)。 該OLED系統可經調整以供發射(實質上爲)白光作 爲輸出’最接近(尤其是在0°下)座標(0.33; 0.33)或 座標(0.45;〇·4ΐ)。 再者’爲估計在(Γ下之色差,可能例如採用座標( 3〇 - 200952548 0.33; 0.33)或座標(0.45; 0.41)作爲(xl;yl)。 此外,製造該OLED裝置之後,爲了估算色彩的角度 依存度,藉由通過至少一個中間邊坡角(例如3 0° )將色 差計算爲角度VecUur之函數,即,在該CIE XYZ 1931色度 圖中介於在發出之光譜與在60°發出之光譜之間的路徑長 度。 此路徑具有各種不同形狀,諸如例如爲直線或弧形。 色彩變化的測量係藉著使用分光光度計以不同角度(例如 介於(Γ與等於60°之已知臨界角度Θ。之間,每隔5°)測量該 發光裝置的光譜而進行。然後,角度爲0,之每一光譜的色 度座標在CIEXYZ 1931色度圖中係以該對(χ(θ,); y(0〇) 表示。 可使用下列等式計算該路徑長度:
Vcolmr = fV(峨)-x(0,+1 ))2 + (观)-观+1 ))2 ^=0 該ve()1(3Ur路徑長度係經最小化,因此可能小於或等於 0-1,更佳係小於或等於0.08,或小於或等於0.05,甚至 〇.〇3。可藉由最小化介於0°與8 5°之間的路徑長度而進一步 最佳化。 該裝置可形成複式鑲嵌玻璃單元的一部分,尤其是真 空鑲嵌玻璃單元或具有空氣層或其他氣體層之鑲嵌玻璃單 元。該裝置亦可爲整體,且包含單塊鑲嵌玻璃單元以便更 小型及/或更輕。 -31 - 200952548 該O LED系統可使用層壓間層(尤其是超透明間 黏合於另一稱爲覆蓋物的另一層’或者較佳係與彼層 該層較佳呈透明,諸如玻璃。 該層壓之鑲嵌玻璃單元通常係由兩個剛性基板所 ,其間放置熱塑性聚合物薄片或此等薄片之疊合物。 明亦包括被稱爲「非對稱」層壓之鑲嵌玻璃單元’其 特別是玻璃類型之剛性載體基板’及一或多個保護薄 爲覆蓋基板。 本發明亦包括層壓之鑲嵌玻璃單元,其具有至少 以單側或雙側彈性體類型之黏著聚合物爲底質的間層 (即,不需要傳統意義之層壓操作(即,通常需要在 下加熱以軟化該熱塑性間層薄片並使之黏著的層壓作 )0 在此構造中,用於將覆蓋物固定於該載體基板的 於是可爲層壓間層’尤其是熱塑性塑膠之薄片,例如 甲酸酯(PU )、聚乙烯丁醛(PVB )或乙烯/醋酸乙 (EVA),或熱固化單組份或多組份樹脂(環氧樹脂 )或紫外線固化單組份或多組份樹脂(環氧樹脂、丙 樹脂)等所製成。較佳地’薄片具有與該覆蓋和該基 實質上)相同尺寸。 該層壓間層可避免覆蓋物撓曲,尤其是用於大型 ’例如具有大於〇.5 m2之面積者。 E V A特別提供許多優點: -以體積計其含有少許水或不含水; 層) 壓, 組成 本發 使用 片作 一個 薄片 壓力 用) 工具 聚胺 烯酯 、PU 烯酸 板( 裝置 -32- 200952548 -不一定需要高壓以供處理彼。 熱塑性層壓間層較佳係由澆鑄樹脂所製成之覆蓋物, 原因係較容易執行又較便宜,且可能更不透水。 該間層隨意地包括設於其內表面且面向上電極的導電 線之陣列’及/或位於該覆蓋物的內表面之上的導電層或 導電帶。 該0 LED系統較佳可置於雙重鑲嵌玻璃單元內部,尤 其是具有惰性氣體(例如氬)層者。 該上電極可爲導電層,其較有利地選自金屬氧化物, 特別是下列材料: -經摻雜氧化鋅,尤其是摻雜鋁之氧化鋅ΖηΟ:Α1或摻 雜鎵之氧化鋅ZnO:Ga ; -或者經摻雜之氧化銦,尤其是摻雜錫之氧化銦( ITO)或摻雜鋅之氧化銦(IZ〇)。 更佳的是’可能使用使用任何類型之透明導電層,例 如TCO (透明導電氧化物)層,其具有例如介於20與1000 nm之厚度’就ITO而g通常爲i20nm。 亦可能使用習知爲"TCC"(透明導電塗層)之薄金屬 層’例如由 Ag、Al、Pd、Cu、Pd、Pt、In、Mo 或 Au所製 成且視所需之透光率/反射而定通常具有介於5與150 nm之 間的厚度。例如,小於15 nm之銀層爲透明,而從40 nm起 爲不透明。 該電極不一定爲連續不斷。該上電極可包含複數個導 電帶或導電線(柵)。 -33- 200952548 此外,在與承載有本發明之基板的反面之上或在一額 外基板上增加具有給定功能性的塗層可能較有利。其可爲 防霧層(通常爲親水層)、防污層(包含至少部分結晶成 銳鈦礦形式的τ i 0 2的光催化塗層)、或者抗反射堆曼,例 如Si3N4/Si02/Si3N4/Si02類型之堆疊、或者UV濾光片,諸 如例如氧化鈦(Ti02)之層。其亦可爲一或多個磷光體層 、鏡層或至少一個散射光提取區。 本發明亦有關可置入該等OLED裝置的各種應用,該 裝置形成一或多個發光表面,其係透明及/或反射(鏡功 能),用於室外與室內應用二者。 該裝置或者或聯合形成照明、裝飾、或建築等系統, 或一指示顯示面板,例如圖形、標誌或字母-數字顯示類 型之指示顯示面板,尤其是緊急出口面板。 該Ο LED裝置可經排列用以產生均勻多色光,尤其是 均勻照明,或用以產生具有相同強度或具有不同強度之各 種發光區。 反之,可尋求差異多色照明。該有機發光系統( 0 LED )產生直射光區,及另一發光區係藉由提取由該選 用玻璃所製成的基板厚度內之全反射所導引的OLED輻射 而獲得。 爲形成該另一發光區,該提取區可與該OLED系統相 鄰或在該基板的另一側。該一或多個提取區可用以例如提 高由直射區所提供之照明,尤其是建築照明’或者是用以 指示該發光面板。該一或多個提取區較佳係呈一或多個光 -34- 200952548 帶(尤其是均勻光帶)形式’且較佳係置於該等面之一的 周圍。此等帶可例如形成高度發光框。 提取係藉由至少一個下列置於該提取區中的工具而獲 致:光擴散層、製成光擴散之基板,尤其是具有紋理或粗 糖之基板。 當該OLED系統的電極與有機結構係選擇透明者時, 可特別製造一照明窗。該室之照明改善不會損及透光率。 藉由限制光反射,尤其是在該照明窗外側上之反射,亦可 能控制反射水準,例如以便符合建築物壁面的有效防眩標 準。 更廣義地說,該裝置(尤其是部分或整體透明之裝置 )可爲: -用於建築物,諸如外部發光鑲嵌玻璃、內部發光隔 板,或發光之嵌窗門(或門之一部分),尤其是滑 門; -用於運輸工具,諸如發光車頂,發光側窗(或窗之 一部分),陸用運載工具、水上運載工具或空中運 載工具(汽車、貨車、火車、飛機、小艇等)內部 的發光隔板; -用於市區或專業家具,諸如公車候車亭面板、顯示 櫃、珠寶展示或櫥窗之壁、溫室壁,或照明磚; -用於內部裝潢、棚架或櫥櫃組件、櫥櫃外表、照明 磚、天花板、照明冰箱棚架、水族箱壁; -用於電子設備之背光,該電子設備尤其是顯示螢幕 -35- 200952548 ,隨意爲雙重螢幕,諸如電視或電腦螢幕、觸控螢 幕。 爲形成照明鏡,該上電極可爲反射電極。 其亦可爲鏡。該發光面板可供照明浴室壁或廚房工作 檯面,或可爲天花板。 該OLED通常視所使用之有機材料而分成兩大類。 若電致發光層爲小分子,則該裝置係稱爲SM-OLED ( 小分子有機發光二極體)。 通常,SM-OLED之結構係由HIL (電洞注射層)與 HTL (電洞傳輸層)、發光層與ETL (電子傳輸層)之堆 疊所組成。 有機發光堆疊之實例係描述於例如標題爲「使用4,4'· 雙-[咔唑基-(9)]-芪作爲深藍發光層之四波長白色有機 發光二極體(Fo ur-wave 1 e ngth white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using 4,4 ' - bi s - [carbazo y 1 - (9 )] - st i 1 bene as a deep blue emissive layer)之文件,該文件係由 C.H. Jeong等人所著,於 Organic Electronics 8 (2007)第 683-689 頁發表。 若該等有機電致發光層爲聚合物,該裝置被稱爲 PLED (聚合物發光二極體)。 該一或多個有機OLED層通常具有1.8或更高(1.9或更 高)之指數。 較佳地,該OLED裝置可包含較厚或較薄之OLED系統 ,例如介於50與350 nm或300 nm之間,特別是介於90與 -36- 200952548 1 30 nm之間,或甚至介於100與120 nm之間。 每一類發射體在該等微腔中的位置可影響L2及/或Ll 之微調。 【實施方式】 茲以非限制實例與圖式更詳細說明本發明: 爲就清晰起見,應提及所示物體的各種元件(包栝角 度)不一定按比例繪製。 圖1爲刻意高度示意圖。其顯示有機發光裝置10 (其 發射通過基板,或「底部發射」)之橫斷面,依次包含: -平坦基板1,其隨意地爲透明或超透明鈉鈣矽玻璃 ’例如具有自0.7 mm起之厚度,具有第一與第二主 要面11、12,該第一主要面11首先包含(半)透明 下電極3,該下電極3包含下列堆疊層(見圖2): -抗反射次層,其包含: -基層2,其係直接沉積在第一主要主要面U之上, 係由氮化矽所製成,且實質上覆蓋整體第一主要 面1 1 ; •第一平滑層31,其係由摻雜銻Sb之SnyZnzOx所製 成,是爲直接在面11之上沉積的變體; •第一接觸層32’其係由摻雜銘之ZnOx所製成; -第一金屬層30,較佳係由銀(例如純銀)所製成; -第一分離層,其包含: -隨意地上方上阻隔塗層33,其直接位於該金屬層 -37- 200952548 32之上; 隨意地額外層34,其係由摻雜鋁之ZnOxK製成; -第二平滑層3Γ,其係由摻雜銻Sb之SnyZnzOx所製 成; -第二接觸層32',其係由摻雜鋁之ZnOxm製成; -第二金屬層3 0',較佳係由銀(例如純銀)所製成; -隨意地上阻隔塗層3 3 '; -—用於調整功函數之覆蓋層35,其係由ITO所製成 〇 該裝置10在電極3之上亦包含: -有機發光系統4,例如發出白光之SM-OLED ’其係 由下列者所形成: -45 nm 之 2-TNATA ; -1 5 nm之 NPB ( 1 0 nm ); -5 nm之 NPB:DCJTB ( 0.2 wt% ); •6nm 之 BCS:茈(0.5 wt% ); -1 nm 之 A lq3: C 5 4 5 T ( 0.2 wt % ); -50 nm之 Alq3 ;及 -1 nm 之 L i。 此等層係例如描述於標題爲「使用4,4'-雙-[咔唑基-(9)]-芪作爲深藍發光層之四波長白色有機發光二極體( F our-wavelength white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using 4,4 ’ - b i s - [ c ar b az o y 1 - ( 9) ] - s t i 1 b e ne as a deep blue emissive layer )之文件,該文件係由C.H. Jeong等人所著’於 -38- 200952548
Organic Electronics 8 (2007)第 68 3 -68 9頁發表。 裝置10在OLED系統4之上亦包含: -上(半)反射金屬電極5 ’特別是以銀或以鋁爲底 質。 一系列實例1至5之用於製造本發明下電極之堆疊的沉 積作用係藉由磁控管濺鍍在周圍溫度下通常在基板1之上 進行。 經由比較,亦顯示下列: -以介於抗反射次層與覆蓋層之間的銀之單一層爲底 質的電極之已確立實例6;及 -以IT0爲底質的電極之習用實例7。 下表1彙整此等實例之各層的性質與以奈米計之幾何 厚度,以及其主要光學與電特徵。 -39- 200952548 實例 No. 1 No. 2 No. 3 No. 4 No. 5 No. 6對照 No. 7對照 層/ e (nm) ITO 120 Si3N4 30 23 26 15 21 SnZnO 5 7 4 6 45 5 ZnO 5 3 6 4 5 5 Ag 8 9 11 9 8 12 Ti 0.5 <1 <1 <1 <1 0.5 ZnO 5 5 5 5 5 SnZnO 60 46 49 39 75 ZnO 5 5 5 5 5 Ag 8 8 8 8 8 Ti 0.5 <1 <1 <1 <1 ITO 20 22 18 32 50 10 堆疊之性質 LI (nm) 80 65 70 50 100 L2 (nm) 140 110 115 100 170 Tl(%) 80 80 77 75 65 85 薄片電阻 (Ω〇 2.7 2.6 2.4 2.6 3.5 15 表1 此等層每一者的沉積條件如下: •該以Si3N4:Al爲底質之層係於氬/氮氣氛中在0.25 Pa之壓力下’藉由使用摻雜銘 之矽靶的反應性濺鍍作用而沉積; •該以SnZn__SbOx爲底質之層係於®/氧氣氛中在〇.2 Pa之壓力下’藉由使用摻雜 銻之鋅與錫靶的反應性濺鍍作用而沉積,該靶包含65斯% Sn、34 ^與1 wt% Sb ; •該以銀底質之層係於純氬氣氛中在〇·8 Pa之壓力下’使用銀祀而沉積; .該Ti層係於純氬氣氛中在0.8 Pa之壓力下,使用鈦靶而沉積; •該以ΖηΟ·.Α1爲底質之層係於氬/氧氣氛中在〇.2 Pa之壓力下,藉由使用摻雜鋁之 鋅靶的反應性濺鍍作用而沉積;及 •該以ITO爲底質之覆蓋層係於/氧氣氛中在0.2 Pa之壓力下’使用陶瓷靶而沉 積。 -40- 200952548 該下電極可包含下方阻隔塗層作爲其變體,如同該上 方阻隔塗層,該下方阻隔塗層特別包含較佳係以金屬靶使 用中性電漿所獲得之金屬層,或由一或多種金屬(諸如Ti 、Ni、Cr )之氮化物及/或氧化物所製成之層,較佳係以 陶瓷靶使用中性電漿所獲得。 下電極3在基板1的一側突出。因此該覆蓋層35被第一 金屬電流引線帶61所覆蓋,較佳具有介於〇.5與10 μιη之間 的厚度’例如5 μηι ’且呈由一種下列金屬所製成之層形式 :Mo、Al、Cr、Nd,或由諸如MoCr、AINd之合金所製成 之單層形式,或呈諸如MoCr/Al/MoCr之多層形式。 上電極在基板1的相對側突出。該上電極5的邊緣隨意 地被第二金屬電流引線帶所覆蓋,較佳係與第一金屬帶相 似。此第二帶係在該上電極具有小於或等於50 nm之厚度 的情況下爲佳。 更明確地說,該上電極亦可爲透明或半透明電極(例 如鋁層)作爲變體。亦可例如與該下電極相同或相似。在 此實例中,隨意地在該第二面1 2增加一反射層,例如具有 150 nm厚度之金屬層。 E V A型薄片使得可能將基板1層壓於其他玻璃,較佳 係具有與基板1相同特徵。隨意地,對於轉向E V A薄片的 玻璃1之面1 2設置具有下述給定功能性的堆疊。 下電極3係由被蝕刻區3 1 0所隔開的兩個部分所製成。 使用濕式蝕刻以令下電極3與裝置10之上電極5電分離 -41 - 200952548 下表2彙整上述實例1至4與對照實例6和7的OLED裝置 之光學性質,特別是以發光體E作爲參考。 實例 No. 1 No. 2 No. 3 No. 4 No. 6對照 No. 7對照 在0°下之色度 座標(X2;y2) (0.38;0.4) (0.36;0.35) (0.34;0.35) (0.33;0.33) (0.40;0.42) (0.36;0.35) 在〇°下相對於 白色發射體 (0.33;0.33)之色差 0.081 0.031 0.018 0.005 0.109 0.031 角度依存度v_ur 0.08 0.03 0.030 0.02 0.13 0.07 提取效率* 24% 23% 24% 21% 26% 21% 表2 爲了計算該提取效率,首先計算外部量子效率 ,即,介於注入該OLED裝置之電功率Put與在0與85°之間 所產生之發光功率Ριη之間的比。其次,假定內部量子效 率爲2 5 %,將該外部量子效率除以0.2 5以獲得提取效率。 下表3彙整上述實例5之Ο LED裝置的光學性質,特別 是以發光體A作爲參考。 實例 No. 5 在〇°下之色度座標(x2;y2) (0.43;0.48) 在〇°下相對於「黃色」發射體(〇.45;0.41)之色差 0.07 角度依存度vco丨our 0.04 表3 表2與3之値顯示該銀雙層電極(實例1至5 )使得可能 獲得極低角度色度依存度,且不會對提取效率造成負面影 -42- 200952548 圖3顯示實例2 (曲線1 ο ο ) 、6 (曲線1 1 ο )與7 (曲線 120)在CIE ΧΥΖ 19;31色度圖中之色度座標的改變爲空氣 中觀看角度的函數。 因此可看出最短且最接近白色發射體(0.33; 0.33) 的路徑與該銀雙層電極相符。 圖4顯示實例2 (曲線100')與6 (曲線11〇')在〇。下之 光譜。 因此可看出,不同於光譜110',藉由該雙層電極所獲 得之光譜100'在可見光譜的大部分範圍較爲平坦。 當然,使用實例中所述以外之發光系統時,本發明以 相同方式應用。 本發明前文係以實例方式說明。應暸解熟悉本J支術之 人士能製造本發明的各種變體而不違背申請專利範圍所界 定之專利範圍。 【圖式簡單說明】 圖1係一供均勻照明之有機發光裝置的示意斷面圖, 其包括本發明第一具體實例之下電極; 圖2係更詳細顯示此下電極之部分圖; 圖3係顯示該色度圖中之各種路徑長度;及 圖4顯示OLED裝置之光譜。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 :透明基板 -43- 200952548 2 :基層 3 :下電極 4 : Ο L E D系統 5 ·上電極 1 〇 :有機發光裝置 1 1 :第一主要面 1 2 :第二主要面 61 :第一金屬電流引線帶 3 10:蝕亥!1區 3 0 J第一金屬層 301 :第二金屬層 3 1 :第一平滑層 3 Γ :第二平滑層 3 2 :第一接觸層 3 2 ’ :第二接觸層 33:第一上方上阻隔塗層 33':第二上方上阻隔塗層 3 4 / 3 4 ':額外層 3 5 :覆蓋層 100 :實例2之曲線 1 1 0 :實例6之曲線 120 :實例7之曲線 1 0 0 ':實例2之曲線 1 1 0 ’ :實例6之曲線 -44

Claims (1)

  1. 200952548 十、申請專利範圍 1.一種供有機發光裝置(10)用之基板,其包含一具 有光學指數no之透明基板(1),在該透明基板的第一主 要面(11)上承載有習知爲下電極的電極(3)之第一透 明或半透明塗層,該電極包含下列堆疊層: -一具有給定之光學厚度L1且具有光學指數nl使得nl 對n0之比大於或等於6/5的抗反射次層; -一具有給定厚度el之第一金屬層(30),其位於該 抗反射次層上; -一用於調整功函數之覆蓋層(35) ’其具有給定厚 度e3,且位於該第一金屬層上; 其特徵係該下電極(3)亦包含: -一第一分離層,其具有給定之光學厚度L2,且位於 該第一金屬層上及該覆蓋層下方; -一第二金屬層(3 0’),其具有固有導電性質,並具 有給定厚度e2,此第二層係位在該第一分離層與該 覆蓋層之間; 其中,L1係介於20 nm與120 nm之間,L2係介於75 nm 與200 nm之間,且該第一與第二金屬層之厚度總和el+e2 小於或等於40 nm ; 且其中該下電極具有小於或等於6 Ω/□之薄片電阻 〇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基板(1 ),其中L 1係小於 或等於1 00 nm,較佳係小於或等於8 0 nm,及/或L2係小於 -45- 200952548 或等於160 nm,較佳爲130 nm。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基板(1 ), L2 °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基板(1 ), 第二金屬層(30 ’ 30·)係以銀爲底質,該負 度el小於或等於15 nm,及/或該第二金屬晃 或等於15 nm,且較佳爲厚度el大於厚度e2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基板(1 ), 具有小於或等於3 Ω/□之薄片電阻。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基板(1 ), 次層包含一具有大於或等於3 nm之厚度且开 之阻擋及/或一蝕刻停止層的基層(2 ) ,| 質上覆蓋該基板的主要面(11),且係由 化矽、氮氧化矽或碳氮氧化矽爲底質之隨ϋ 所製成。 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基板(1 ), 次層包含一習知爲第一接觸層(32)的層, 化物及/或金屬氮化物爲底質,且位於該第 ;及/或該第一分離層包含一習知爲第二接 層’其係以金屬氧化物及/或金屬氮化物焉 該第二金屬層下方。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基板(1 ), 或第二接觸層(32,32')係以下列隨意經| 物中的至少一者爲底質:氧化鉻、氧化銦 其中L 1係小於 其中該第一與 ;一金屬層的厚 的厚度e2小於 其中該下電極 其中該抗反射 :成對於鹼金屬 基層較佳係實 ,氮化砂、碳氧 :經摻雜之材料 其中該抗反射 其係以金屬氧 一金屬層下方 觸層(32’)的 底質,且位於 其中該第一及/ I雜之金屬氧化 隨意地低於化 -46 -
    200952548 學計量之氧化鋅、氧化鋁、氧化鈦、氧化鉬、_ 化銻、氧化錫、氧化鉬,或氧化砂,且其中該 第二接觸層較佳係具有大於或等於3 nm之厚度。 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基板(1 ),其中 或第二接觸層(32,32')係以經摻雜或未經摻亲 爲底質。 1 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基板(:!),其 射次層包含一由單一氧化物或混合氧化物所製成 晶性平滑層(3 1 ),該平滑層(3 1 )係緊接在該 層(32)下方’且係由該第一接觸層之材料以外 製成,並且較佳係直接位於該基板上。 Π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基板(1 ),其 分離層包含一由單一氧化物或混合氧化物所製成 晶性平滑層(3 Γ ),該第二平滑層(3 Γ )係緊 二接觸層(32')下方,且係由該第二接觸層之构 材料所製成。 1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〇項之基板(1 ),姜 及/或第二平滑層(31,31')係以單一氧化物骂 物爲底質之層,該等氧化物係以下列金屬之一每 質:Sn、Si、Ti ' Zr、Hf、Zn、Ga、In,且特另 錫爲底質之混合氧化物層SnxZnyOz或混合氧化丨 )層,或混合氧化銦鋅(IΖ Ο )層。 1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〇項之基板(1 ) ,$ 的幾何厚度之至少60%係由該第一平滑層所構成 I化鉻、氧 第一及/或 該第一及/ !之氧化鋅 中該抗反 :的第一非 〖第一接觸 -的材料所 中該第一 :的第二非 接在該第 ^料以外的 :中該第一 :混合氧化 :多者爲底 丨係以鋅與 因錫(ITO ;中該次層 ,及/或該 -47- 200952548 第一分離層的幾何厚度之至少60%係由該第 成。 1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0項之基板(1 ) 平滑層(3 1 )係一以氧化物爲底質之層,該 非化學計量,且係以鋅與錫爲底質之SnxZh 摻雜,較佳係直接位於該基板上;且該第一 係一以經摻雜或未經摻雜的氧化物爲底質之 的氧係非化學計量,且係以鋅爲底質之ZnO 平滑層(3Γ)係一以氧化物爲底質之層,該 非化學計量且係以鋅與錫爲底質之SnxZny02 雜;且該第二接觸層(3 2')係一以經摻雜或 化物爲底質之層,該氧化物的氧係非化學計 爲底質之ZnO。 1 5 _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〇項之基板(1 ) 分離層包含一在該第二接觸層之下且在該隨 層之下的金屬氧化物之額外層,該金屬氧化 鋅、氧化錫,及/或一以氮化矽爲底質之額外 1 6_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基板(1 ) 分離層係由電阻率小於107 Ohm. cm,較佳係 ohm.cm之一或多層所組成,及/或該抗反射 率小於1 0 7 〇 h m · c m ’較佳係小於或等於1 〇 6 多層所組成。 1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基板(1 ) 層(3 5 )係以單一氧化物或混合氧化物爲底 二平滑層所構 ,其中該第一 氧化物的氧係 ,〇z並隨意地經 接觸層(3 2 ) 層,該氧化物 :及/或該第二 氧化物的氧係 :並隨意地經摻 :未經摻雜的氧 量,且係以鋅 ,其中該第一 意的第二平滑 物係諸如氧化 層。 ,其中該第一 小於或等於1 06 次層係由電阻 ohm.cm之一或 ,其中該覆蓋 ;質,該等氧化 -48- 200952548 物係以下列隨意經摻雜之金屬氧化物中的至少一者爲底質 :氧化絡、氧化銦、隨意地低於化學計量之氧化鋅、氧化 銘、氧化鈦、氧化鉬、氧化鍩、氧化銻、氧化錫、氧化鉬 ’或氧化矽’且較佳爲ITO、izo、SnxZnyOz,且其中該覆 蓋層較佳係具有小於或等於40 nm之厚度e3,及/或其中該 覆蓋層(3 5 )係以薄金屬層爲底質,特別是以鎳、鉑或鈀 爲底質’並與由單一金屬氧化物或混合金屬氧化物所製成 之下方間隔層結合。 1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基板(1 ),其中該第一 金屬層(3 0 )係直接位於至少一個第一下方下阻隔塗層之 上及/或直接位於至少一個第一上方上阻隔塗層(33)下 方,及/或該第二金屬層(32)係直接位於至少一個第二 下方下阻隔塗層之上及/或直接位於至少一個第二上方上 阻隔塗層(33')下方’且其中至少—個第一或第二上阻隔 塗層(33,33')或下阻隔塗層包含金屬層、金屬氮化物層 及/或氧化物層,其係以下列金屬中之至少—者爲底質:T i 、V、Μη、Fe、Co、Cu、Zn、Zr、Hf、Al、Nb、Ni、Cr 、Mo、Ta、W’或以該等材料之至少一者的合金爲底質, 較佳係以Ni或Ti爲底質、以Ni之合金爲底質、或以犯以之 合金爲底質。 1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基板(1 ),其中該下電 極中之含銦材料的總厚度小於或等於60 nm,較佳爲50 nm 〇 2 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基板(1 ),其包含一 -49- 200952548 OLED系統(4) ’特別是具有介於9〇與350 nm之間的厚度 且係位於電極表面積大小係大於或等於lxl cm2之該下電 極(3 )之上。 2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0項之基板(1 ),其包含位於 該OLED系統(4)之上的上電極(5)。 2 2.—種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21項中任一項之基板( 1)的用途,其係用於形成OLED裝置(10),該OLED裝 置(10)形成照明或背光板,特別是具有其電極表面積大 小係大於或等於1 X 1 c m2之下電極者。 23.—種有機發光裝置(10),其包含承載有一下電 極之基板(1),該下電極包含由下列依序組成之堆疊: -—具有給定之光學厚度L1且具有光學指數ni使得ni 對n0之比大於或等於6/5的抗反射次層; -一具有給定厚度el之第一金屬層(30),其位於該 抗反射次層上; -一第一分離層,其具有給定之光學厚度L2,且位於 該第一金屬層上; -一第二金屬層(30'),其具有固有導電性質,並具 有給定厚度e2 ’此第二層係位在該第一分離層與覆 蓋層之間; -一用於調整功函數之覆蓋層(35) ’其具有給定厚 度e3,且位於該第一金屬層上’ 該第一與第二金屬層的厚度總和el+e2小於或等於40 -50- 200952548 -一 OLED系統(4) ’其位於該下電極之上且發出在 0°下以CIE XYZ 193 1色度圖中座標(xl,yl)界定 之多色輻射, L1與L2係經調整使得藉由該第一與第二金屬層而形成 微腔,該等微腔在可見光區中充分隔開(特別是隔開至少 100 nm)的兩個不同波長下共振,以加寬共振峰並在可見 光區中形成寬頻光譜。 24· —種有機發光裝置(1 0 ),其包含如申請專利範 圍第1至21項中任一項之基板(1)與OLED系統(4),該 0LED系統(4)位於該下電極之上且發出在〇°下以CIE XYZ 1931色度圖中座標(xl,yl)界定之多色輻射。 25. 申請專利範圍第23與24項中任一項之有機發光裝 置(10),其發出在〇°下以其CIE XYZ 1931色度圖中色度 座標(X2 ,y2 )界定之光譜作爲輸出,使得 +〇1-}2)2)小於 0.1。 2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或24項之有機發光裝置(10 )’其發出在〇°下以其CIE XYZ 1931色度圖中色度座標( x2’ y2)界定之光譜作爲輸出,且在該CIE XYZ 1931色度 圖中介於在0°發出之光譜與在60。發出之光譜之間的路徑長 度小於或等於0.1。 2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或24項之有機發光裝置(10 )’其中在該CIE XYZ 1931色度圖中介於在〇°發出之光譜 與在60°發出之光譜之間的路徑長度小於或等於〇.〇5。 2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或24項之有機發光裝置(10 -51 - 200952548 )’其形成一或多個透明及/或反射發光面,尤其是照明 、裝飾或建築系統,或一指示顯示面板,例如圖形、標誌 或字母-數字顯示類型之指示顯示面板,該系統產生均勻 之光或差異發光區,尤其是因該玻璃基板中經導引光提取 所致之差異。 2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或24項之有機發光裝置(1〇 ),其係: -用於建築物,諸如外部發光鑲嵌玻璃、內部發光隔 板,或發光之嵌窗門(或門之一部分),尤其是滑 門; -用於運輸工具,諸如發光頂部,發光側窗(或窗之 一部分),陸用運載工具、水上運載工具或空中運 載工具內部的發光隔板; -用於市區或專業家具,諸如公車候車亭面板、展示 櫃或商店櫥窗之壁、溫室壁,或照明磚; -用於內部裝潢,諸如棚架或櫥櫃組件、櫥櫃外表、 照明磚、天花板、照明冰箱棚架、水族箱壁; -用於電子設備之背光,該電子設備尤其是顯示螢幕 ,隨意爲雙重螢幕,諸如電視或電腦螢幕、觸控螢 幕;及 -照明鏡,尤其係用於照明浴室壁或蔚房工作檯面, 或用於天花板。 -52-
TW097151012A 2007-12-27 2008-12-26 Substrate for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 and also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 incorporating it TW200952548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R0709146A FR2925981B1 (fr) 2007-12-27 2007-12-27 Substrat porteur d'une electrode, dispositif electroluminescent organique l'incorporant.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52548A true TW200952548A (en) 2009-12-16

Family

ID=395920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7151012A TW200952548A (en) 2007-12-27 2008-12-26 Substrate for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 and also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 incorporating it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8786176B2 (zh)
EP (1) EP2232610B1 (zh)
JP (1) JP5744523B2 (zh)
KR (1) KR101633131B1 (zh)
CN (1) CN101960638A (zh)
EA (1) EA021647B1 (zh)
FR (1) FR2925981B1 (zh)
TW (1) TW200952548A (zh)
WO (1) WO2009083693A2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09315B (zh) * 2010-04-28 2015-11-21 Samsung Display Co Ltd 觸控螢幕面板及製造其之方法
TWI585964B (zh) * 2011-11-10 2017-06-01 三星顯示器有限公司 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8054435A1 (de) * 2008-12-09 2010-06-10 Universität Zu Köln Organische Leuchtdiode mit optischem Resonator nebst Herstellungsverfahren
DE102009034822A1 (de) 2009-07-27 2011-02-03 Osram Opto Semiconductors Gmbh Elektronisches Bauelement sowie elektischer Kontakt
FR2964254B1 (fr) * 2010-08-30 2013-06-14 Saint Gobain Support de dispositif a diode electroluminescente organique, un tel dispositif a diode electroluminescente organique et son procede de fabrication
FR2965407A1 (fr) 2010-09-27 2012-03-30 Saint Gobain Procédé de connexion(s) électrique(s) d'un dispositif a diode électroluminescente organique encapsule et un tel dispositif oled
KR101231597B1 (ko) * 2010-11-15 2013-02-08 주식회사 고영테크놀러지 검사방법
FR2973946B1 (fr) * 2011-04-08 2013-03-22 Saint Gobain Dispositif électronique a couches
FR2976729B1 (fr) 2011-06-16 2013-06-07 Saint Gobain Substrat a electrode pour dispositif oled et un tel dispositif oled
FR2985091B1 (fr) * 2011-12-27 2014-01-10 Saint Gobain Anode transparente pour oled
FR2985380B1 (fr) 2011-12-30 2014-07-11 Saint Gobain Dispositif oled a emission par l'arriere
FR2985379B1 (fr) 2011-12-30 2014-01-24 Saint Gobain Dispositif oled a emission par l'arriere
FR2985378B1 (fr) 2011-12-30 2014-01-24 Saint Gobain Dispositif oled a emission par l'arriere, et procede d'homogeneisation de la luminance d'un dispositif oled a emission par l'arriere
DE102012206967A1 (de) 2012-04-26 2013-10-31 Osram Opto Semiconductors Gmbh Optoelektronisches Bauelement und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optoelektronischen Bauelements
BE1020676A3 (fr) * 2012-05-08 2014-03-04 Agc Glass Europe Dispositif photonique organique.
US9459160B2 (en) 2012-06-13 2016-10-04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Input device sensor configuration
US9684382B2 (en) 2012-06-13 2017-06-20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Input device configuration having capacitive and pressure sensors
DE102012210494B4 (de) * 2012-06-21 2023-12-28 Pictiva Displays International Limited Organische Leuchtdiode
KR101293647B1 (ko) * 2012-07-27 2013-08-13 삼성코닝정밀소재 주식회사 투명 전도성 산화물 박막 기판, 그 제조방법, 이를 포함하는 유기전계발광소자 및 광전지
FR2997770B1 (fr) * 2012-11-07 2015-11-20 Saint Gobain Support electroconducteur pour vitrage a diffusion variable par cristaux liquides, et un tel vitrage
FR2999808B1 (fr) 2012-12-13 2015-01-02 Saint Gobain Support conducteur pour dispositif oled, ainsi que dispositif oled l'incorporant
FR2999807B1 (fr) 2012-12-13 2015-01-02 Saint Gobain Support conducteur pour dispositif oled, ainsi que dispositif oled l'incorporant
WO2014095388A1 (de) 2012-12-17 2014-06-26 Saint-Gobain Glass France Transparente scheibe mit elektrisch leitfähiger beschichtung
US10578499B2 (en) 2013-02-17 2020-03-03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Piezo-actuated virtual buttons for touch surfaces
US20140273525A1 (en) * 2013-03-13 2014-09-18 Intermolecular, Inc. Atomic Layer Deposition of Reduced-Leakage Post-Transition Metal Oxide Films
US9411436B2 (en) 2013-09-20 2016-08-09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Input device backlighting
FR3015116B1 (fr) 2013-12-17 2016-01-01 Saint Gobain Support extracteur de lumiere et dispositif oled l'incorporant.
US9448631B2 (en) 2013-12-31 2016-09-20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Input device haptics and pressure sensing
TWI540568B (zh) * 2014-04-09 2016-07-01 晨星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於顯示裝置之校正方法、校正裝置以及建立色彩表現資料庫的方法
FR3019941A1 (fr) 2014-04-09 2015-10-16 Saint Gobain Support extracteur de lumiere et dispositif oled l'incorporant
FR3025943A1 (fr) * 2014-09-11 2016-03-18 Saint Gobain Performance Plast Support electroconducteur pour oled, oled l'incorporant et sa fabrication.
WO2016144869A1 (en) * 2015-03-12 2016-09-15 Ppg Industries Ohio, Inc. Opto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US10680123B2 (en) 2015-03-12 2020-06-09 Vitro Flat Glass Llc Article with transparent conductive oxide coating
US10388750B2 (en) * 2016-01-12 2019-08-20 Tsinghua University Semiconductor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forming the same
FR3051804B1 (fr) * 2016-05-24 2018-06-29 Saint-Gobain Glass France Procede de depot de couches minces
CN208173629U (zh) * 2017-08-16 2018-11-30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电极及有机电致发光装置
DE112018004850T5 (de) * 2017-08-29 2020-06-10 Tdk Corporation Transparenter leiter und organische vorrichtung
RU2671236C1 (ru) * 2017-12-27 2018-10-30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автономно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ысше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ский национальный 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информационных технологий, механики и оптики"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ИТМО) Прозрачный проводящий оксид
CN111758067B (zh) * 2018-02-23 2023-04-21 Tdk株式会社 透明导电体、调光体及电子器件
CN110767660B (zh) * 2018-07-24 2022-09-1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
RU2701468C1 (ru) * 2018-12-25 2019-09-26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автономно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ысше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ский национальный 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информационных технологий, механики и оптики"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ИТМО) Прозрачный проводящий оксид с наночастицами золота
CN111026289B (zh) * 2019-11-29 2023-07-14 北京空间技术研制试验中心 用于载人航天器的人机交互终端
IT202100020357A1 (it) * 2021-07-29 2023-01-29 Emanuele Grosso Apparato auto-riscaldante per il condizionamento termico, igrostatico e luminoso di un ambiente circoscritto.

Family Cites Families (6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58780A (ja) 1984-01-27 1985-08-20 Sony Corp 表示装置
EP0499950B1 (en) 1991-02-14 1999-10-27 Asahi Glass Company Ltd. Laminated glass structure
US5280373A (en) 1991-07-24 1994-01-18 Mitsubishi Kasei Corporation Light modulating device including a liquid crystal, a polymer and dichroic dyes having maximum absorption in the different wavelength regions
EP0733931B1 (en) 1995-03-22 2003-08-27 Toppan Printing Co., Ltd. Multilayered conductive film, and transparent electrode substrate and liquid crystal device using the same
DE19520843A1 (de) 1995-06-08 1996-12-12 Leybold Ag Scheibe aus durchscheinendem Werkstoff sowie Verfahren zu ihrer Herstellung
JPH09283866A (ja) 1996-04-10 1997-10-31 Nippon Sheet Glass Co Ltd 透明導電膜付き基板
JPH10100303A (ja) 1996-06-07 1998-04-21 Nippon Sheet Glass Co Ltd 透明導電膜付き基板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表示素子
JPH1170610A (ja) * 1996-07-26 1999-03-16 Asahi Glass Co Ltd 透明導電膜、および透明電極の形成方法
FR2757151B1 (fr) 1996-12-12 1999-01-08 Saint Gobain Vitrage Vitrage comprenant un substrat muni d'un empilement de couches minces pour la protection solaire et/ou l'isolation thermique
EP0924966A1 (en) 1997-06-30 1999-06-23 Aventis Research & Technologies GmbH & Co. KG Thin film electrode for planar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and method for its production
DE19733053A1 (de) * 1997-07-31 1999-02-04 Leybold Ag Transparentes Substrat
JP2001035660A (ja) 1999-07-16 2001-02-09 Fuji Photo Film Co Ltd 有機電界発光素子
JP4287559B2 (ja) * 1999-11-16 2009-07-01 日本発條株式会社 電子部品用ソケット
JP3862466B2 (ja) * 2000-02-29 2006-12-27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透明電極
JP2002015623A (ja) 2000-04-27 2002-01-18 Mitsui Chemicals Inc 透明電極
TWI263336B (en) 2000-06-12 2006-10-01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Thin film transistors and semiconductor device
AU2001292316A1 (en) * 2000-09-29 2002-04-08 Cardinal Ig Company Transparent laminate having low emissivity
JP2002313139A (ja) 2001-04-12 2002-10-25 Mitsui Chemicals Inc 透明導電性薄膜積層体
JP2002313572A (ja) 2001-04-13 2002-10-25 Toyota Motor Corp 有機el表示装置
US20030049464A1 (en) * 2001-09-04 2003-03-13 Afg Industries, Inc. Double silver low-emissivity and solar control coatings
JP2003123987A (ja) * 2001-10-11 2003-04-25 Toyota Central Res & Dev Lab Inc 光共振器
WO2003036657A1 (fr) 2001-10-19 2003-05-01 Asahi Glass Company, Limited Substrat a couche d'oxyde conductrice transparente, son procede de production et element de conversion photoelectrique
JP3962572B2 (ja) * 2001-10-30 2007-08-22 出光興産株式会社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発光装置
AU2002364992A1 (en) 2001-12-24 2003-07-30 Saint-Gobain Glass France Method for making a multilayer element with a transparent surface electrode and an electroluminescent illuminating element
US6841433B2 (en) 2001-12-29 2005-01-11 Lg.Philips Lcd Co., Ltd. Method of fabricating polysilicon thin film transistor
US6811815B2 (en) 2002-06-14 2004-11-02 Avery Dennison Corporation Method for roll-to-roll deposition of optically transparent and high conductivity metallic thin films
KR101002492B1 (ko) 2002-08-02 2010-12-17 이데미쓰 고산 가부시키가이샤 스퍼터링 타겟, 소결체, 이들을 사용하여 제조한 도전막,유기 el 소자, 및 이것에 사용하는 기판
US7049757B2 (en) 2002-08-05 2006-05-23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Series connected OLED structure and fabrication method
US6693296B1 (en) 2002-08-07 2004-02-17 Eastman Kodak Company OLED apparatus including a series of OLED devices
US7034470B2 (en) 2002-08-07 2006-04-25 Eastman Kodak Company Serially connecting OLED devices for area illumination
FR2844136B1 (fr) * 2002-09-03 2006-07-28 Corning Inc Materiau utilisable dans la fabrication de dispositifs d'affichage lumineux en particulier de diodes electroluminescentes organiques
FR2844364B1 (fr) 2002-09-11 2004-12-17 Saint Gobain Substrat diffusant
JP2004127588A (ja) * 2002-09-30 2004-04-22 Toyota Industries Corp 発光装置、表示装置及び照明装置
CN1497306A (zh) * 2002-09-30 2004-05-19 ��ʽ��������Զ�֯�������� 光发射器、显示单元和发光单元
KR100662297B1 (ko) 2002-10-18 2007-01-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유기 el 소자
GB0229653D0 (en) 2002-12-20 2003-01-22 Cambridge Display Tech Ltd Electrical connection of optoelectronic devices
US20040149984A1 (en) 2003-01-31 2004-08-05 Eastman Kodak Company Color OLED display with improved emission
KR100527191B1 (ko) 2003-06-03 2005-11-08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저저항 캐소드를 사용하는 유기 전계 발광 소자
JP2005116193A (ja) 2003-10-02 2005-04-28 Toyota Industries Corp 有機電界発光素子及び当該素子を備えた有機電界発光デバイス
US7268485B2 (en) * 2003-10-07 2007-09-11 Eastman Kodak Company White-emitting microcavity OLED device
KR20050039014A (ko) 2003-10-23 2005-04-29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유기 발광 소자용 전극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유기 발광 소자
WO2005053053A1 (en) 2003-11-26 2005-06-09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Light-emitting device comprising an etch-protective layer
JP2005259820A (ja) 2004-03-09 2005-09-22 Sharp Corp Iii−v族化合物半導体発光素子とその製造方法
DE102004025578B4 (de) * 2004-05-25 2009-04-23 Applied Materials Gmbh & Co. Kg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von organischen, Licht emittierenden Flächenelementen und Verwendung dieses Verfahrens
US9136504B2 (en) * 2004-08-04 2015-09-15 Cambridge Display Technology Limite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TWI237525B (en) 2004-08-30 2005-08-01 Au Optronics Corp Electro-luminescence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forming the same
KR100673744B1 (ko) 2004-10-28 2007-01-24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다층 구조 애노드
KR100700642B1 (ko) 2004-12-13 2007-03-27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유기전계발광표시소자 및 그 제조방법
DE202005000979U1 (de) 2005-01-20 2006-06-01 Schott Ag Elektro-optisches Element mit gesteuerter, insbesondere uniformer Funktionalitätsverteilung
JP4826939B2 (ja) * 2005-01-21 2011-11-30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色変換フィルタ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色変換発光デバイス
US20060209551A1 (en) 2005-03-18 2006-09-21 Robert Schwenke Light emissive plastic glazing
EP1717876A1 (en) 2005-04-27 2006-11-02 C.S.E.M. Centre Suisse D'electronique Et De Microtechnique Sa Interconnect in polymer light-emitting or light-detecting devices or solar cells
KR101152127B1 (ko) 2005-05-27 2012-06-1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용 배선, 이를 포함하는 박막 트랜지스터 표시판및 그 제조 방법
US20110076315A1 (en) * 2005-06-08 2011-03-31 C.R Bard, Inc. Grafts and Stents Having Inorganic Bio-Compatible Calcium Salt
KR101140241B1 (ko) 2005-06-27 2012-04-26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얼라인 마크를 포함한 액정표시소자
JP2009531811A (ja) * 2006-02-22 2009-09-03 サン−ゴバン グラス フランス 有機発光素子及び有機発光素子中の透明な導電層の使用
EP2426552A1 (en) 2006-03-03 2012-03-07 Gentex Corporation Electro-optic elements incorporating improved thin-film coatings
EP2381744A1 (fr) 2006-09-07 2011-10-26 Saint-Gobain Glass France Substrat pour dispositif electroluminescent organique, utilisation et procede de fabrication de ce substrat, ainsi que dispositif electroluminescent organique
US20080100202A1 (en) 2006-11-01 2008-05-01 Cok Ronald S Process for forming oled conductive protective layer
CN101548582B (zh) 2006-11-17 2012-11-14 法国圣-戈班玻璃公司 用于有机发光装置的电极、其酸蚀刻以及包括它的有机发光装置
FR2913146B1 (fr) 2007-02-23 2009-05-01 Saint Gobain Electrode discontinue, dispositif electroluminescent organique l'incorporant, et leurs fabrications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09315B (zh) * 2010-04-28 2015-11-21 Samsung Display Co Ltd 觸控螢幕面板及製造其之方法
TWI585964B (zh) * 2011-11-10 2017-06-01 三星顯示器有限公司 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60638A (zh) 2011-01-26
FR2925981A1 (fr) 2009-07-03
WO2009083693A2 (fr) 2009-07-09
EA201070799A1 (ru) 2011-02-28
EP2232610A2 (fr) 2010-09-29
EP2232610B1 (fr) 2017-05-24
KR101633131B1 (ko) 2016-06-23
EA021647B1 (ru) 2015-08-31
US8786176B2 (en) 2014-07-22
JP2011508400A (ja) 2011-03-10
KR20100113093A (ko) 2010-10-20
JP5744523B2 (ja) 2015-07-08
FR2925981B1 (fr) 2010-02-19
US20110037379A1 (en) 2011-02-17
WO2009083693A3 (fr) 2009-1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0952548A (en) Substrate for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 and also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 incorporating it
US9099673B2 (en) Electrode for a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 acid etching thereof and also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 incorporating it
US8339031B2 (en) Substrate for a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 use and process for manufacturing this substrate, and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
US20100117523A1 (en) Substrate bearing a discontinuous electrode,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including same and manufacture thereof
CN101536608B (zh) 用于有机发光装置的基板、其用途和制备方法,以及有机发光装置
JP5606458B2 (ja) フォトニックデバイスのための透明基板
US20150311470A1 (en) Conductive support for an oled device, and oled device incorporating the same
JP2007250430A (ja) 透明導電膜、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透明導電性フィルム
US20150211722A1 (en) Scattering conductive support for oled device, and oled device incorporating it
KR20150041030A (ko) Oled 장치를 위한 확산 전도성 지지체 및 그를 포함하는 oled 장치
EP3120397A1 (en) Transparent substrate for photonic de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