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933955A - Rechargeable battery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Google Patents
Rechargeable battery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0933955A TW200933955A TW097147119A TW97147119A TW200933955A TW 200933955 A TW200933955 A TW 200933955A TW 097147119 A TW097147119 A TW 097147119A TW 97147119 A TW97147119 A TW 97147119A TW 200933955 A TW200933955 A TW 200933955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positive electrode
- active material
- electrode active
- aqueous electrolyte
- battery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3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 H01M4/48—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oxides or hydroxides
- H01M4/50—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oxides or hydroxides of manganese
- H01M4/505—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oxides or hydroxides of manganese of mixed oxides or hydroxides containing manganese for inserting or intercalating light metals, e.g. LiMn2O4 or LiMn2OxFy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13—Electrodes for 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e.g. for lithium-accumulators;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4/131—Electrodes based on mixed oxides or hydroxides, or on mixtures of oxides or hydroxides, e.g. LiCoOx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3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 H01M4/48—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oxides or hydroxides
- H01M4/52—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oxides or hydroxides of nickel, cobalt or iron
- H01M4/525—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oxides or hydroxides of nickel, cobalt or iron of mixed oxides or hydroxides containing iron, cobalt or nickel for inserting or intercalating light metals, e.g. LiNiO2, LiCoO2 or LiCoOxFy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40—Separators; Membranes; Diaphragms; Spacing elements inside cells
- H01M50/409—Separators, membranes or diaphragm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01M50/449—Separators, membranes or diaphragm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having a layered structure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40—Separators; Membranes; Diaphragms; Spacing elements inside cells
- H01M50/489—Separators, membranes, diaphragms or spacing elements inside th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hysical properties, e.g. swelling degree, hydrophilicity or shut down properties
- H01M50/491—Porosity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6/00—Prim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6/14—Cell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6/16—Cell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with organic electrolyte
- H01M6/162—Cell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with organic electrolyte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yte
- H01M6/164—Cell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with organic electrolyte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yte by the solvent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01M10/0525—Rocking-chair batteries, i.e. batteries with lithium insertion or intercalation in both electrodes; Lithium-ion batteri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6—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s used as electrolytes, e.g. mixed inorganic/organic electrolytes
- H01M10/0564—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s used as electrolytes, e.g. mixed inorganic/organic electrolytes the electrolyte being constituted of organic materials only
- H01M10/0566—Liquid materials
- H01M10/0569—Liquid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solvent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2004/021—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e.g. porosity, surface area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2004/026—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polarity
- H01M2004/028—Positive electrod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300/00—Electrolytes
- H01M2300/0017—Non-aqueous electrolytes
- H01M2300/0025—Organic electrolyte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300/00—Electrolytes
- H01M2300/0017—Non-aqueous electrolytes
- H01M2300/0025—Organic electrolyte
- H01M2300/0028—Organic electrolyte characterised by the solvent
- H01M2300/0034—Fluorinated solvent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300/00—Electrolytes
- H01M2300/0017—Non-aqueous electrolytes
- H01M2300/0025—Organic electrolyte
- H01M2300/0028—Organic electrolyte characterised by the solvent
- H01M2300/0037—Mixture of solvent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40—Separators; Membranes; Diaphragms; Spacing elements inside cells
- H01M50/409—Separators, membranes or diaphragm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01M50/411—Organic material
- H01M50/414—Synthetic resins, e.g. thermoplastics or thermosetting resins
- H01M50/417—Polyolefi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40—Separators; Membranes; Diaphragms; Spacing elements inside cells
- H01M50/489—Separators, membranes, diaphragms or spacing elements inside th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hysical properties, e.g. swelling degree, hydrophilicity or shut down properti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 Cell Separators (AREA)
Description
200933955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非水電解液蓄電池。 【先前技術】 以鋰蓄電池爲代表之非水電解液蓄電池係作爲行動電 話、筆記型電腦等攜帶型設備用、電動工具用等之小型電 源、或電動車用、油電混合車用等大型電源、或者分散型 電源等各種用途中之電源使用,正嘗試其適用之領域,故 其需求大幅增加。 另一方面,非水電解液蓄電池係以正極、負極、隔離 材及非水電解液爲主要構件,相較於電解液爲水性電解液 之蓄電池,由於能量密度高,因此要求有高的安全性。 據此’已探討可獲得安全性高之非水電解液蓄電池之 正極活性物質之開發(例如,參照特開2007-258 1 3 9號公報 【發明內容】 本發明之目的係提供一種安全性更高之非水電解質蓄 電池,尤其是即使在高溫下保存之情況下安全性更高之非 水電解液蓄電池。 本發明者有鑑於上述問題,針對正極中含有之正極活 性物質等非水電解液蓄電池之上述構件之構成材料,以及 該等構件之組合積極實驗及探討之結果,發現下述之發明 -6 - 200933955 與上述之目的吻合而完成本發明。 亦即本發明提供下述之發明。 <1>一種非水電解液蓄電池,該電池具有: 正極,其含有下述之正極活性物質:由複合金屬氧化 物及在該複合金屬氧化物之表面上含有以粒子或以層狀載 置之由含有M3之化合物(其中,M3係表示選自由週期表 第3B族元素組成之群組之一種以上之元素,該含有M3之 化合物係與上述複合金屬氧化物不同)組成之粒狀正極活 性物質,該正極活性物質於其表面上具有Μ 1 (M 1係表示選 自由鹼金屬元素組成之群組之一種以上之元素)、Μ2(其中 ,Μ2係表示由Mn、Fe、Co及Ni組成之群組之一種以上 之元素)、M3(M3具有與上述相同之意義)及0,於該正極 活性物質之表面上,M3原子數(莫耳)與M2原子數(莫耳) 之莫耳比(M3/M2)作爲A,以該正極活性物質之BET比表 面積做爲S(m2/g)時,A及S爲滿足下式(1), A/S ^ 1 (1); 負極, 隔離材,與 非水電解液。 <2>如上述<1>所述之非水電解液蓄電池’其中該隔離 材係由耐熱多孔層與多孔質薄膜層合而成之層合薄膜所構 成。 200933955 <3>如上述<1>或<2>所述之非水電解液蓄電池,其中 該非水電解液含有碳酸鹽及氟化合物。 <4>如上述<1>〜<3>中任一項所述之非水電解液蓄電 池’其中該負極含有碳材料作爲負極活性物質。 如上述<1>〜<4>中任一項所述之非水電解液蓄電 池’其中上述A爲0_35以上。 如上述<1>〜<5>中任一項所述之非水電解液蓄電 池’其中上述S爲0.1以上3以下。 如上述<1>〜<6>中任一項所述之非水電解液蓄電 池’其中上述M1爲Li。 <8>如上述<1>~<7>中任一項所述之非水電解液蓄電 池,其中上述M3爲A1。 <9>如上述<1>〜<8>中任一項所述之非水電解液蓄電 池,其中上述M2爲Ni及Co。 【實施方式】 本發明之非水電解液蓄電池具有正極、負極、隔離材 及非水電解液;該正極含有由複合金屬氧化物及在該複合 金屬氧化物之表面上含有以粒子或以層狀載置之由含有 M3之化合物(其中,M3係表示選自由週期表第3B族元素 組成之群組之一種以上之元素,該含有M3之化合物係與 上述複合金屬氧化物不同)組成之粒狀正極活性物質’該 正極活性物質於其表面上具有M'M1係表示選自由鹼金屬 元素組成之群組之一種以上之元素)、M2(其中,M2係表示 200933955 由Μη、Fe、Co及Ni組成之群組之一種以上之元素)、 m3(m3具有與上述相同之意義)及〇,於該正極活性物質之 表面上,M3原子數(莫耳)與M2原子數(莫耳)之莫耳比 (M3/M2)作爲A,以該正極活性物質之BET比表面積做爲 S(m2/g)時,A及S爲滿足以下式(1): A/S ^ 1 ( 1 ) ° ❹ 本發明之非水電解液蓄電池中,正極含有粒狀正極活 性物質。該正極活性物質係由複合金屬氧化物(以下亦稱 爲「芯材」)及在該複合金屬氧化物之表面上之以粒子或 以層狀載置之含有M3之化合物(其中,M3係表示選自由 週期表第3B族元素組成之群組之一種以上之元素,該含 有M3之化合物係與上述複合金屬氧化物不同)組成之粒狀 正極活性物質。又,本發明中芯材亦爲粒狀。 0 上述芯材含有過渡金屬元素,通常含有M1。據此, 上述之芯材可摻雜.脫摻雜M1之離子。 至於上述過渡金屬元素並無特別的限制,但以上述 M2較佳。 上述M1係表示選自由鹼金屬元素組成之群組之一種 以上之元素’動機係提高本發明蓄電池之容量,M1較好 爲Li及/或Na ’更好爲U。 又’本發明中’ Μι爲Li之情況下,芯材可舉例爲含 有Li及M2(其中,M2係表示選自由Mn、Fe、c〇及Ni組 200933955 成之群組之一種以上之元素)之複合金屬氧化物,可舉例 爲該等M2之一部分經M2以外之異種元素(例如,Ti、V、 B、Al、Ga等)取代之複合金屬氧化物。該等中,芯材爲 含有Li及Ni之複合金屬氧化物,亦即,較好爲上述M2 至少含有Ni之複合金屬氧化物。含有Li及Ni之複合金 屬氧化物具體而言可舉例爲以下式(C1)、式(C2)表示之複 合金屬氧化物: 〇
LixNi1.yM2Ay〇2 (Cl) (其中’ x之範圍、y之範圍分別爲〇.9Sx$1.2,0gyS0.3 ’ M2A表示選自由c〇、Fe及Μη組成之群組之一種以上之 元素)。 本發明中,藉由使用以式(C1)表示之複合金屬氧化物 作爲複合金屬氧化物,尤其可製造適用於行動電話用、筆 ^ 記型電腦用等要求高容量之用途之非水電解液蓄電池。另 外’式(C1)中,y之範圍以0.0lSyS0.2較佳,更好爲 0 02 $ 〇· 1 8。
LixNii.zM2Bz〇2 (C2) (其中’ X之範圍、z之範圍分別爲 〇.9Sx$1.2, 〇·3$ζ客〇_9,M2B表示選自由Co、Fe及Μη組成之群組之 —種以上之元素)。 -10 - 200933955 本發明中’藉由使用以式(C2)表示之複合金屬氧化物 作爲複合金屬氧化物,可製造適用於電動工具用、電動車 用、油電混合車用等要求高輸出之用途之非水電解液蓄電 池。又,式(C2)中’ M2B較好爲選自由Co、Fe及Μη組成 之群組之兩種以上之元素,ζ之範圍以0.4Sz$0.8較佳, 更好爲 0.5SzS0.7。 上述式(C1)、式(C2)中,X之範圍,就非水電解液蓄 電池之再生性之觀點而言,較好爲0.95SxSl.l。 又,上述含有Li及Μ2之複合金屬氧化物中,爲了使 所得非水電解液蓄電池之容量更高,M2較好爲Ni及Co, 該情況下,式(Cl)中,M2A較好爲Co。 另外,本發明中,Μ1爲Na之情況下,芯材可舉例爲 含有Na及M2(其中,M2表示選自由Mn、Fe、Co及Ni組 成群組之一種以上之元素)之複合金屬氧化物。具體而言 ,可舉例爲 NaFe02、NaNi02、NaCo02、NaMn02、
NaFe 1 .αΜ21 0〇2 ' NaNi ι .〇M21 〇〇2 ' NaCο i ,aM21 α〇2 ' NaMnl-aM21a02(其中,上述M21爲選自由3價元素組成之 群組之一種以上之元素(例如,A1、Ga等),〇$α$〇·5)。 本發明中,正極活性物質係在上述芯材之表面上以粒 子或層狀載置含有M3之化合物。亦即,含有M3之化合物 係以粒子或層狀附著於芯材表面上。該附著可爲含有M3 之化合物與芯材之化學鍵結者,亦可爲物理性吸附者。且 含有M3之化合物亦可附著於芯材之粒子表面之一部分, 但較好被覆芯材粒子表面之全部。含有M3之化合物以粒 200933955 子或層狀附著於芯材粒子之表面上時,被覆厚度較好爲 lnm~500nm,更好爲 lnm〜100nm。 且,本發明中,即使載置含有Μ3之化合物,正極活 性物質亦可摻雜·脫摻雜Μ1之離子。 本發明中,含有Μ3之化合物與上述複合金屬氧化物 不同。Μ3表示選自由週期表第3Β族元素組成之群組之一 種以上之元素。亦即,Μ3舉例爲Α卜Β、Ga、In等之元 _ 素。就進一步提高所得非水電解液蓄電池之再生性之觀點
D 而言,M3較好爲A1。含有M3之化合物中,當M3爲A1時 ,含有A1之化合物可爲氧化鋁,亦可爲含有M1及A1之 化合物。M1爲Li之情況下,含有Li及A1之化合物可舉 例爲LiA102等。就進一步提高所得鋰蓄電池之再生性之 觀點而言’以Li A102等之不可摻雜·脫摻雜鋰離子之化 合物較佳。 本發明中’正極活性物質爲其表面上具有Μ'Μ1具有 ❹ 與上述相同意義)、Μ2(Μ2具有與上述相同意義)、μ3(μ3 具有與上述相同意義)及0,以該正極活性物質之表面上 之Μ3原子數(莫耳)與Μ2原子數(莫耳)之莫耳比(Μ3/Μ2)爲 Α’以該正極活性物質之BET比表面積爲S(m2/g)時,a 及S滿足以下式(1): A/S ^1 (1)。 本發明中’所謂正極活性物質於其表面上具有Μι、 -12- 200933955 Μ2、Μ3及0係以X射線電子分光法測定。本發明中,所 謂正極活性物質之表面係藉由以下條件之X射線電子分光 法所特定之領域。 方法:X射線電子分光法(XPS) X 射線:ΑΙΚα 線( 1 486_6eV) X射線光點直徑:ΙΟΟμπι 中和條件:中和電子槍(leV之電子線)、低速Ar離子 槍(10eV之Ar離子束) 測定係使用ΑΙΚα線之X射線源,帶電中和可適當的 使用中和電子槍、Ar離子槍等。使用該等X射線源、中 和電子槍、Ar離子槍,對正極活性物質表面分別照射X 射線、電子線、Ar離子束,藉由辨識構成表面之元素(原 子)中之光電子可把握該元素之存在。另外,對測定獲得 之光譜,可依據需要分離波形,求得各元素中之光電子強 度。另外’源自某元素(元素1)之光譜與源自其以外之元 素光譜重疊之情況,若適當地選擇源自元素1之其他光譜 即可。 藉由該X射線電子分光法,可對其表面上具有M1、 Μ2、M3及Ο之正極活性物質進行測定,且由所得之光譜 ,依據需要分離波形,求得各元素之光電子強度,可測定 該正極活性物質表面上之M3原子數(莫耳)及μ2原子數( 莫耳)之莫耳比(M3/M2)之A。 本發明中,爲了提高容量,A較好在0.35以上,更好 爲1.0以上。又A之値通常爲100以下。藉由後述濺射等 -13- 200933955 之方法,A亦可能超過1 〇 0。 又,本發明中,正極活性物質之BET比表面積S係 使用BET比表面積測定裝置,藉由BET —點法測定。 本發明中,爲了提高容量,S通常爲0.1以上3以下 ,更好爲0.1以上2以下,又更好爲0.1以上1以下。 又,本發明中,A/S爲1以上,通常爲50以下左右 ,藉由使該値成爲大於例如1〇〇〇等之値,有更提高本發 明效果之情況。 接著,就本發明之正極活性物質之製造方法加以敘述 〇 首先,正極活性物質中之芯材可藉由使燒成可成爲芯 材之金屬化合物混合物予以燒成而製造。亦即,芯材爲含 有M1及M2之複合金屬氧化物之情況,可以既定組成秤量 含有M1之原料、含有M2之原料,將混合後所得之金屬化 合物混合物加以燒成,且依據需要粉碎而製造。例如,較 佳之芯材之一之以1^1.11[^〇.36^411().43(:〇().21]02表示之複合 金屬氧化物可藉由以Li : Ni : Mn : Co之莫耳比爲1. 1 1 : 0.36: 0.43 : 0.21秤量氫氧化鋰、三氧化二鎳、碳酸錳、 氧化鈷,且藉由燒成混合後獲得之金屬化合物混合物而獲 得。 M2爲複數之金屬元素時,例如爲Ni及Co之情況下 ’可使用含有Ni之化合物及含有Co之化合物作爲含有 M2之原料’亦可使用含有Ni及Co之化合物。含有Ni及 Co之化合物係藉由共沉澱等獲得。就更提高非水電解液 -14- 200933955 蓄電池中之再生性之觀點而言,較好使用含有Ni及Co之 化合物。 至於含有M1之原料、含有μ2之原料可使用氧化物、 氫氧化物、碳酸鹽、硝酸鹽、硫酸鹽、鹵化物、草酸鹽。 上述之混合可以乾式混合、濕式混合之任一種,但以 更簡便之乾式混合較佳。乾式混合可使用V型混合機、W 型混合機、帶式混合機、滾筒混合機、內部裝備有攪拌翼 之粉體混合機、球磨機、振動硏磨機或該等裝置之組合。 內部裝備有攪拌翼之粉體混合機具體而言可舉例爲 MATSUBO(股)製造之L0DIGE混合機(MATSUBO(股)製)。 混合不充分時,會有所得非水電解液蓄電池之容量變降之 情況,混合時,較好使用具備有球等混合介質之混合裝置 ,經粉碎混合,藉此可提升混合效率。具備混合介質之混 合裝置具體而言舉例爲除上述之球磨機、震動硏磨以外, 另舉例爲攪拌型粉碎機(內部具備有攪拌翼及混合介質之 粉碎機)。至於攪拌型粉碎機具體而言可舉例爲三井礦山 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 Dynamic mill(商品名)、磨碎機 (ATTRITOR)、微粉碎機Fine mill(商品名)及三菱重工業 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超微粉碎機Ultra fine mill(商品名)或 奈良機械製作所製造之Micros(商品名)等。另外,上述之 混合裝置亦可爲具有螺旋取代攪拌翼者。 上述金屬化合物混合物之燒成若維持在600 °C以上 1 200 °C以下之範圍之溫度下進行較佳。另外,燒成之氛圍 氣體並無特別限制,若使用大氣、氧氣、氮氣、二氧化碳 -15- 200933955 、水蒸氣、氮氧化物、稀有氣體或該等之混合氣體較佳。 另外,亦可在減壓下燒成。就提高所得非水電解液蓄電池 容量之觀點而言,以使用含有氧之氛圍氣體較佳。又,維 持上述範圍溫度之時間通常爲0.5小時至24小時左右。 關於由上述燒成獲得燒成品,可依據需要使用振動硏 磨機、噴射硏磨機、乾式球磨機等粉碎機予以粉碎,獲得 芯材。 使用如上述般獲得之芯材,可如下所述在芯材之表面 上載置含有M3之化合物,獲得正極活性物質。亦即,將 粒狀之含有M3之原料及上述芯材混合,藉由熱處理獲得 正極活性物質。此時,含有M3之原料爲含有M3之化合物 時,並不需要熱處理。 含有M3之原料可使用氧化物、氫氧化物、碳酸鹽、 硝酸鹽、硫酸鹽、鹵化物、草酸鹽,但較好爲氧化物。此 時,M3爲A1之情況下,含有M3之原料較好爲氧化鋁。 含有M3之原料係爲了使含有M3之化合物更有效率地 附著在芯材表面上,因此較好爲以比芯材之粒子更微粒者 。具體而言,含有M3之原料之BET比表面積較好爲芯材 之BET比表面積之5倍以上,更好爲20倍以上。含有M3 之原料之使用量與芯材之使用量以芯材:含有M3之原料 之莫耳比爲1 : 〇.〇3〜0.15較佳。該使用量爲影響本發明之 A/S之重要因素之一。 含有M3之原料與上述芯材之混合較好以與上述芯材 之製造時之混合相同。此時伴隨著強烈粉碎之混合,由於 -16- 200933955 所得正極活性物質會有無法滿足本發明之Α/S之情況,因 此較好不使用具備有球等混合介質之混合裝置。亦即,使 用內部具備攪拌翼之粉體混合機混合等,以使用未伴隨強 烈粉碎之混合裝置混合較佳。另外,當使用具備混合介質 ‘之混合裝置混合時,較好使用被覆尼龍之鋼球等具有柔軟 表面之介質作爲介質。 另外,於混合後進行熱處理之熱處理條件(溫度、保 I 持時間)爲影響Α/S之重要因素之一。熱處理溫度隨著使 ◎ 用之含有M3之原料種類而有所不同,但熱處理溫度以與 上述芯材製造時進行之燒成維持之溫度相同之程度較佳。 .例如,以設定在芯材製造時之燒成維持溫度-3 0°C以上,芯 材製造時之燒成維持溫度+30 °C以下左右較佳。另外,熱 處理之維持時間較好設定在短於燒成時維持之時間。另外 ,熱處理之氛圍氣體以使用與上述燒成相同者較佳。 另外,含有M3之原料非爲粒狀之情況,可藉由使用 0 濺射等方法,將含有元素Μ之化合物層狀地載置於芯材粒 子表面上,獲得本發明之正極活性物質。 含有正極活性物質之正極可如下所述製造。正極通常 爲薄片狀,可在薄片狀正極集電體上擔持含有正極活性物 質、導電材及結合劑之正極合劑而製造。 上述導電材可使用碳材料,碳材料可舉例爲石墨粉、 碳黑、乙炔黑、纖維狀碳材料等。碳黑或乙炔黑由於微粒 之表面積大,故藉由少量添加於正極合劑中可提高正極之 導電性,而可提高充放電效率及速率特性,但加入太多時 -17- 200933955 會因結合劑使正極結合劑與正極集電體 而成爲造成正極導電性降低之原因。通 導電材之比例相對於1 〇 〇重量份之正極 份以上20重量份以下。當使用石墨化 (Carbon nanotube)等纖維狀碳材料作爲 亦可能如下。 正極中之結合劑可使用熱可塑性樹 爲聚偏氟化乙烯(以下有時稱爲PVDF) 有時稱爲PTFE)、四氟化乙烯·六氟化 系共聚物、六氟化丙烯·偏氟化乙烯系 烯·全氟乙烯基醚系共聚物等氟樹脂, 聚烯烴樹脂等。又,亦可混合該等之兩 ,使用氟樹脂及聚烯烴樹脂作爲結合劑 極合劑含有該氟樹脂之比例爲1 ~ 1 0重量 之比例爲 〇 · 1〜2重量%,可獲得與正極 異之正極合劑。 上述正極集電體可使用Al、Ni、不 工成薄膜、價廉之觀點而言較好爲A1。 持正極合劑之方法舉例爲加壓成型之方 溶劑等糊料化,且塗佈於正極集電體上 固著之方法。糊料化之情況,係製作由 電材' 結合劑、有機溶劑組成之漿料。 爲N,N-二甲基胺基丙基胺、二伸乙基三 氫呋喃等醚系溶劑、甲基乙基酮等酮系 之黏著性降低,反 常,正極合劑中之 活性物質爲5重量 碳纖維、奈米碳管 導電材時,其比例 脂》具體而言舉例 、聚四氟乙烯(以下 丙烯·偏氟化乙烯 共聚物、四氟化乙 聚乙烯、聚丙烯等 種以上使用。另外 ,藉由使相對於正 t %,該聚烯烴樹脂 集電體之黏著性優 鏽鋼等。就易於加 於正極集電體上擔 法,或者使用有機 ,乾燥後經壓製等 正極活性物質、導 至於有機溶劑舉例 胺等胺系溶劑、四 溶劑、乙酸甲酯等 -18- 200933955 酯系溶劑、二甲基乙醯胺、N-甲基-2-吡咯啶酮(NMP)等醯 胺系溶劑等。 於正極集電體上塗佈正極合劑之方法可舉例爲例如狹 縫模嘴塗佈法、網版塗佈法、簾流塗佈法、刮刀塗佈法、 凹版塗佈法、靜電噴霧法等。藉由以上列舉之方法,可製 造正極。 接著’對負極加以說明。本發明中之負極爲含有負極 活性物質而可在比正極低之電位下摻雜·脫摻雜M1離子 。至於負極可舉例爲將含有負極活性物質之負極合劑擔持 於負極集電體上所成之電極,或由負極活性物質組成之電 極。至於負極活性物質舉例爲碳材料、硫屬化合物(氧化 物、硫化物等)、氮化物、金屬或合金之可在比正極低之 電位下摻雜·脫摻雜M1離子之材料。另外,亦可混合該 等負極活性物質使用。 上述之負極活性物質尤其是針對M1爲Li之情況例示 如下。可摻雜·脫摻雜Li離子之碳材料具體而言較好爲 天然石墨、人造石墨等石墨,焦炭類、碳黑、熱分解之碳 類、碳纖維、有機高分子化合物燒成體等碳材料。至於碳 材料,就電位平坦性高、平均放電電位低之觀點而言,較 好爲以天然石墨、人造石墨等石墨作爲主要成分之碳材料 。至於碳材料之形狀爲例如天然石墨之薄片狀、如介穩態 微球狀碳(Mesocarbon Microbeads)之球狀、如石墨化碳纖 維之纖維狀、或微粉末凝聚體等之任一種。上述氧化物具 體而言可舉例爲以Si02、SiO等以式SiOx(其中,χ爲正實 -19- 200933955 數)表示之矽的氧化物,Ti〇2、Ti〇等以式Ti〇x(其中,x 爲正實數)表示之鈦的氧化物,v205、v〇2等以式乂〇“其 中,X爲正實數)表示之釩的氧化物,Fe304、Fe203、FeO 等以式FeOx(其中,x爲正實數)表示之鐵的氧化物,Sn02 、SnO等以式SnOx(其中,X爲正實數)表示之錫的氧化物 ,W03、W02等以通式WOx(其中,X爲正實數)表示之鎢 的氧化物,Li4Ti5〇i2、LiV02(例如 Li1.iV0.9O2)等之含有 鋰與鈦及/或釩之複合金屬氧化物等。上述硫化物具體而 〇 言可舉例爲例如Ti2S3、TiS2、TiS等以式TiSx(其中,X爲 正實數)表示之鈦的硫化物,V3S4、vs2、vs等以式vsx( 其中,X爲正實數)表示之釩的硫化物,Fe3s4、FeS2、FeS 等以式FeSx(其中,x爲正實數)表示之鐵的硫化物,m〇2S3 、Mo S2等以式Mo Sx(其中’ X爲正實數)表示之鉬的硫化 物,SnS2、SnS等以式SnSx(其中,X爲正實數)表示之錫 的硫化物’ WS2等以式WSX(其中,X爲正%實數)表示之鎢 ◎ 的硫化物,SbaS3等以式SbSx(其中,X爲正實數)表示之銻 的硫化物’ Se5S3、SeS2、SeS等以式SeSx(其中,X爲正 實數)表示之硒的硫化物等。上述氮化物具體而言可舉例 爲 Li3N、Li3.xAxN(其中,a 爲 Ni 及/或 c〇,〇<x<3)等之 含鋰之氮化物。該等碳材料、氧化物、硫化物、氮化物可 合倂使用’亦可爲結晶質或非晶質之任—種。另外,該等 碳材料、氧化物、硫化物、氮化物主要係擔持在負極集電 體上作爲電極使用。 負極通常爲薄片狀,可將含有上述碳材料等之負極活 -20- 200933955 性物質之負極結合劑擔持在薄片狀負極集電體上而製造。 上述之負極合劑亦可依據需要含有結合劑。結合劑可舉例 爲熱可塑性樹脂’具體而言可舉例爲PVDF、熱可塑性聚 醯亞胺、羧甲基纖維素、聚乙烯 '聚丙烯等。 上述之負極集電體可舉例爲Cu、Ni、不鏽鋼等。就 與M1製作成合金之困難度方面而言,若考量易於加工成 薄膜方面’以Cu較佳。於該負極集電體上擔持負極合劑 0 之方法係與正極之情況相同’舉例爲藉加壓成型之方法, 使用溶劑等糊料化並塗佈於負極集電體上,乾燥後經壓著 之方法等。 另外,作爲負極活性物質之上述金屬具體而言可舉例 爲鋰金屬、矽金屬、錫金屬。又,上述合金可舉例爲除 Li-Al、Li-Ni、Li-Si 等錐合金、Si-Zn 等砂合金、Sn-Mn 、Sn-Co、Sn-Ni、Sn-Cu、Sn-La等錫合金外,另可舉例爲 ChSb、LasNhSn?等合金。該等金屬、合金主要單獨做爲 @ 電極使用(例如以箔狀使用)。 接著’對隔離材加以說明。隔離材可使用由例如聚乙 烯、聚丙烯等聚烯烴樹脂、氟樹脂、含氮之芳香族聚合物 等材質構成之具有多孔質膜、不織布、織布等形態之材料 。另外’亦可使用兩種以上之上述材質作爲隔離材,但較 好使上述材料層合者。至於隔離材可舉例爲例如特開 2000-30686號公報、特開平1 0-324758號公報等所揭示之 隔離材。隔離材之厚度就提高電池之體積能量密度、降低 內部電阻之觀點而言,只要保有機械強度則愈薄愈好,通 -21 - 200933955 常爲5〜200μιη左右,較好爲5~40μιη左右。 本發明中,隔離材較好具有含有熱可塑性樹脂之多孔 質薄膜。非水電解液蓄電池中之隔離材較好係配置在正極 與負極之間,較好於正極-負極間短路等原因之於電池內 ' 流過異常電流時,扮演阻斷路流,且阻止過大電流流過( 斷路)之角色。其中,斷路係在超過一般使用溫度時,藉 由使隔離材中之多孔質薄膜之細微孔閉塞而成。接著於斷 I 路後,電池內之溫度即使上升至某程度之高溫,亦不會因 〇 該溫度而使膜破裂,而維持斷路之狀態,換言之,若提高 耐熱性則較佳。此種隔離材舉例爲具有使耐熱多孔層與多 孔質薄膜層合而成之層合薄膜等之耐熱材料之多孔質薄膜 。藉由使用該多孔質薄膜作爲隔離材,可更防止本發明之 蓄電池之熱破膜。亦即,可更提高蓄電池之耐熱性。耐熱 多孔層較好層合在多孔質薄膜之兩面上。 本發明之隔離材中,多孔質薄膜較好具有微細孔,具 Φ 有斷路機能者。該情況下,多孔質薄膜含有熱可塑性樹脂 。多孔質薄膜之厚度通常爲3~3 0μπι,更好爲3~2 5μιη。該 多孔質薄膜具有微細孔,該孔之尺寸通常爲3μηι以下,較 好Ιμιη以下。該多孔質薄之空孔率通常爲30~80體積%, 較好爲40~70體積%。非水電解液蓄電池中,當超過一般 使用溫度時,多孔質薄膜由於構成該薄膜之熱可塑性樹脂 軟化,可使微細孔閉塞。 至於上述熱可塑性樹脂可舉例爲在80〜180°C下軟化者 ,且以選擇不溶解於非水電解液蓄電池中之電解液者較佳 -22- 200933955 。具體而言,可舉例爲聚乙烯、聚丙烯等聚烯烴樹脂,熱 可塑性聚胺基甲酸酯樹脂。亦可使用該等之兩種以上之混 合物。爲了在更低溫下軟化而斷路,熱可塑性樹脂較好爲 含有聚乙烯者。至於聚乙烯,具體而言可舉例爲低密度聚 _ 乙烯、高密度聚乙烯、線性聚乙烯等聚乙烯,且可舉例爲 分子量100萬以上之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爲了使多孔質薄 膜之突刺強度更高,熱可塑性樹脂較好含有超高分子量聚 ^ 乙烯。另外,於多孔質薄膜製造方面,亦有較好熱可塑性 ❹ 樹脂含有由低分子量(重量平均分子量一萬以下)之聚烯烴 組成之蠟之情況。 另外,上述層合薄膜係在上述多孔質薄膜上層合耐熱 多孔層而成。以下對由層合薄膜構成之隔離材加以說明。 該隔離材之厚度通常爲40μιη以下,更好爲20μιη以下。 另外,以耐熱多孔層之厚度爲ΤΑ(μιη)、以多孔質薄膜之 厚度爲ΤΒ(μπ〇時,ΤΑ/ΤΒ之値以0.1以上1以下較佳。又 @ 更好,就離子透過性之觀點而言,以格利(Gurley)法測得 之透氣度中,透氣度較好爲 50~3 00秒/lOOcc,更好爲 50〜200秒/lOOcc。該隔離材之空孔率通常爲30〜80體積% ,較好爲40〜7 0體積%。隔離材亦可爲使空孔率不同之多 孔質薄膜層合者。 層合薄膜中,耐熱多孔層爲比多孔質薄膜耐熱性高之 層,該耐熱多孔層可爲由無機粉末形成者,亦可含有耐熱 樹脂。耐熱多孔層藉由含有耐熱樹脂,因此可以塗佈等簡 易方法形成耐熱多孔層。爲了使離子透過性更高,耐熱多 -23- 200933955 孔層之厚度爲Ιμιη以上ΙΟμιη以下,更好爲Ιμιη以上5μιη 以下,最好爲Ιμιη以上4μιη以下之薄的耐熱多孔層。另 外,耐熱多孔層爲具有微細孔,其孔之尺寸(直徑)通常爲 3μηι以下,較好爲Ιμιη以下。另外,耐熱多孔層可含有後 述之塡充劑。 至於耐熱多孔層所含有之耐熱樹脂可舉例爲聚醯胺、 聚醯亞胺、聚醯胺醯亞胺、聚碳酸酯、聚乙縮醛、聚碾、 _ 聚苯基硫醚、聚醚酮、芳香族聚酯、聚醚颯、聚醚醯亞胺
D ,就使耐熱性更高之觀點而言,以聚醯胺、聚醯亞胺、聚 醯胺醯亞胺、聚醚碾、聚醚醯亞胺較佳,更好爲聚醯胺、 聚醯亞胺、聚醯胺醯亞胺。又更好,耐熱性樹脂爲芳香族 聚醯胺(對位配向之芳香族聚醯胺、間位配向之芳香族聚 醯胺)、芳香族聚醯亞胺、芳香族聚醯胺醯亞胺等含氮芳 香族聚合物,再更好爲芳香族聚醯胺,且就製造面而言最 佳者爲對位配向之芳香族聚醯胺(以下有時稱爲「對芳醯 φ 胺」)。另外,耐熱性樹脂可舉例爲聚-4-甲基戊烯-1、環 狀烯烴系聚合物。藉由使用該等耐熱性樹脂,可提高耐熱 性,亦即提高熱破膜溫度。該等耐熱性樹脂中,使用含氮 芳香族聚合物時,亦有提高與電解液之相容性,即提高耐 熱多孔層中之液體保留性之情況下,亦可提高非水電解液 蓄電池製造時之電解液之含浸速度,且亦更提高非水電解 液蓄電池之充放電容量。 熱破膜溫度與耐熱性樹脂種類有關,且依據使用場合 、使用目的加以選用。通常,熱破膜溫度爲1 6(TC以上。 -24- 200933955 作爲耐熱性樹脂,在例如使用上述含氮芳香族聚合物時熱 破膜溫度可控制爲400°C左右,又,於使用聚-4-甲基-1-戊 烯時可控制爲250°C左右,使用環狀烯烴時可控制爲3 00°C 左右,另外,耐熱多孔層爲由無機粉末組成之情況下,熱 破膜溫度亦可控制在例如50(TC以上。 上述對芳醯胺爲藉由對位配向之芳香族二胺與對位配 向之芳香族二羧酸鹵化物之縮合聚合獲得者,實質上,醯 胺鍵結爲由以芳香族環之對位或以該等爲準之配向位(例 如,如4,4’_聯苯、1,5-萘、2,6-萘等般之反向同軸或平行 延伸之配向位)鍵結之重複單位所組成者。至於對芳醯胺 爲具有對位配向型或以對位配型爲準之構造之對芳醯胺, 具體而言,例示爲(對伸苯基對苯二甲醯胺)、聚(對苯甲醯 胺)、聚(4,4’-苯醯替對苯二甲醯胺)、聚(對伸苯基-4,4’-聯 苯二羧酸醯胺)、聚(對伸苯基-2,6-萘二羧酸醯胺)、聚(2-氯-對伸苯基對苯二甲醯胺)、對伸苯基對苯二甲醯胺/2,6-二氯對伸苯基對苯二甲醯胺共聚物等。 上述芳香族聚醯亞胺較好爲以芳香族之二酸酐與二胺 之聚縮合製造之全芳香族聚醯亞胺。芳香族二酸酐之具體 例舉例爲均苯四酸二酐、3,3’,4,4’-二苯基楓四羧酸二酐、 3,3’,4,4’-二苯甲酮四羧酸二酐、2,2’-雙(3,4-二羧基苯基) 六氟丙烷、3,3’,4,4’-聯苯四羧酸二酐等。至於二胺舉例爲 氧基二苯胺、對苯二胺、二苯甲酮二胺、3,3’-亞甲基二苯 胺、3,3’-二胺基二苯甲酮、3,3’-二胺基二苯基碾、1,5’-萘二胺等。又,可適當的使用可溶於溶劑中之聚醯亞胺。 -25- 200933955 該等聚醯亞胺舉例爲例如3,3’,4,4’ -二苯基碾四羧酸二酐 與芳香族二胺之聚縮合物之聚醯亞胺。 上述芳香族聚醯胺醯亞胺爲由使用芳香族二羧酸與芳 香族二異氰酸酯之縮合聚合獲得之化合物,使用芳香族二 酸酐及芳香族二異氰酸酯由該等聚縮合獲得之化合物。芳 香族二羧酸之具體例舉例爲間苯二甲酸、對苯二甲酸等。 又芳香族二酸酐之具體例舉例爲偏苯三酸酐等。芳香族二 異氰酸酯之具體例舉例爲4,4’-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 2,4 -甲苯二異氰酸酯、2,6 -甲苯二異氰酸酯、鄰甲苯二異 氰酸酯、間-二甲苯二異氰酸酯等。 耐熱多孔層爲含有耐熱樹脂之情況,耐熱多孔層亦可 含有一種以上之塡充劑。耐熱多孔層亦可含有之塡充劑爲 有機粉末、無機粉末或該等之混合物。構成塡充劑之粒子 較好爲其平均粒徑在Ο.ΟΙμιη以上Ιμιη以下者。塡充劑之 形狀舉例爲略球狀、板狀、柱狀、針狀、鬚狀、纖維狀等 ,亦可使用任一種粒子,但爲了易於在所得之耐熱多孔層 中形成均勻孔,以略球狀粒子較佳。至於略球狀粒子舉例 爲粒子之長寬比(粒子之長徑/粒子之短徑)爲1以上1_5以 下範圍之値之粒子。粒子之長寬比可藉由電子顯微鏡照相 測定。 至於塡充劑舉例爲例如由苯乙烯、乙烯基酮、丙烯腈 、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縮水甘 油酯、丙烯酸縮水甘油酯、丙烯酸甲酯等之均聚物或兩種 以上之共聚物;聚四氟乙烯、四氟化乙烯-六氟化丙烯共 -26- 200933955 聚物、四氟化乙烯-乙烯共聚物、聚偏氟化乙烯等氟系樹 脂;三聚氰胺樹脂;尿素樹脂;聚烯烴;聚甲基丙烯酸酯 等有機物構成之粉末。有機粉末可單獨使用,亦可混合兩 種以上使用。該等有機粉末中,就化學安定性觀點而言以 聚四氟乙烯粉末較佳。 至於塡充劑之無機粉末舉例爲由例如金屬氧化物、金 屬氮化物、金屬碳化物、金屬氫氧化物、碳酸鹽、硫酸鹽 _ 等無機物組成之粉末。該等中較好使用由導電性低之無機 Ο 物組成之粉末。具體而言,舉例爲由氧化鋁、氧化矽、二 氧化鈦、硫酸鋇或碳酸鈣等組成之粉末。無機粉末可單獨 使用,亦可混合兩種以上使用。該等無機粉末中,就化學 安定性之觀點而言以氧化鋁粉末較佳。更好爲構成塡充劑 之全部粒子爲氧化鋁粒子,構成塡充劑之全部粒子爲氧化 鋁粒子’且一部份或全部氧化鋁粒子爲略球狀者更好。因 此’耐熱多孔層爲由無機粉末形成時.,較好使用上述例示 0 之無機粉末,亦可依據需要與結合劑混合使用。 耐熱多孔層含有耐熱樹脂時之塡充劑含量係隨著塡充 劑材質之比重而定,例如當構成塡充劑之粒子全部爲氧化 鋁粒子時’以耐熱多孔層之總重作爲1〇〇時,塡充劑之重 量通常爲5以上95以下,較好爲20以上95以下,更好 爲30以上90以下。該等範圍可依塡充劑材質之比重適當 設定。 另外’具有與上述層合薄膜不同之耐熱材料之多孔質 薄膜可舉例爲由耐熱樹脂及/或無機粉末構成之多孔質薄 -27- 200933955 膜,或將耐熱樹脂及/或無機粉末分散於聚烯烴樹脂或熱 可塑性聚胺基甲酸酯樹脂等熱可塑性樹脂薄膜而成之多孔 質薄膜。其中,耐熱性樹脂、無機粉末可舉例爲上述者。 接著,對非水電解液加以說明。非水電解液含有電解 質及有機溶劑。上述非水電解液中之電解質爲本發明中之 M1 爲 Li 時可舉例爲 LiC104、LiPF6、LiAsF6、LiSbF6、 LiBF4 、 L1CF3SO3 ' LiN(S02CF3)2 、 L iN ( S 〇 2 C 2 F 5) 2 ' LiN(S02CF3)(C0CF3) 、 Li(C4F9S03) 、 LiC(S02CF3)3 、
Li2Bi〇Cli〇、LiBOB(其中,BOB 爲 bis ( oxalato) borate、 低級脂肪族羧酸鋰鹽、LiA1C14等鋰鹽。該等電解質可單 獨使用亦可使用兩種以上之混合物。爲了提高所得非水電 解液蓄電池之容量,鋰鹽以使用選自由 LiPF6、LiAsF6、 LiSbF6 、 L1BF4 、 L1CF3SO3 、 LiN(S02CF3)2 及 LiC(S02CF3)3組成之群組之氟化合物之一種以上較佳。又 ’ M1爲Na時,以使用以Na取代上述鋰鹽中之Li之鈉鹽 作爲電解質較佳。 上述非水電解液中之有機溶劑可使用例如碳酸丙烯酯 (PC)、碳酸乙烯酯(EC)、碳酸二甲酯(DMC)、碳酸二乙酯 (DEC)、碳酸乙酯甲酯(EMC)、4-三氟甲基-1,3-二氧雜環 戊烷-2-酮、1,2-二(甲氧羰氧基)乙烷等碳酸酯類·,1,2-二 甲氧基乙烷、1,3 -二甲氧基丙烷、五氟丙基甲基醚、 2,2,3,3 -四氣丙基二氟甲基醚、.四氫呋喃、2 -甲基四氫呋喃 等醚類;甲酸甲酯、乙酸甲酯、r-丁內酯等酯類;乙腈 、丁腈等腈類;N,N-二甲基甲醯胺、N,N-二甲基乙醯胺等 -28- 200933955 醯胺化合物;3-甲基-2-噁唑啉酮等胺基甲酸酯類;環丁碼 (sulfolane)、二甲基亞楓、1,3 -丙磺酸內醋等含硫化合物 ,亦可使用導入氟取代基者。通常係混合該等之兩種以上 使用。上述有機溶劑中之以含有碳酸酯之有機溶劑較佳。 至於碳酸酯,除非環狀碳酸酯以外,可舉例爲環狀碳酸酯 。碳酸酯中,就難分解性之觀點而言,以使用含有碳酸乙 烯酯、碳酸二甲酯及碳酸甲乙酯之混合溶劑較佳。 本發明中,非水電解液以使用上述氟化合物作爲電解
D 質,使用上述碳酸酯作爲有機溶劑較佳。如此,本發明中 藉由使用含有碳酸酯及氟化合物之非水電解液,可更提高 本發明之蓄電池容量。另外,亦可使用導入氟原子作爲取 代基之碳酸酯作爲含有碳酸酯及氟化合物之非水電解液。 使用上述之正極、隔離材、負極及非水電解液,可如 下列般製造非水電解液蓄電池。亦即,可依正極、隔離材 及負極之順序層合,且依據需要,將捲起獲得之電極群收 0 納在電池罐或層合薄膜等外裝體內,且於外裝體內含浸電 解液而製造。 上述電極群之形狀可舉例爲例如將該電極群已與捲起 之軸垂直之方向切斷之剖面爲圓形、橢圓形、長圓形、長 方形、如角經修邊之長方形等形狀。另外,電池之形狀可 舉例爲例如紙型、鈕扣型、圓筒型、角型等形狀。 接著,經由實施例更詳細說明本發明。又,構成實施 例、比較例之電池之各構件之製造、評價係如下列般實施 -29- 200933955 (1)正極活性物質之BET比表面積(S)之測定 使用 BET比表面積測定裝置(Flow Sorb II 2300, Micromeritics公司),以BET —點法測定。 (2) 正極活性物質之整體組成分析 使用將正極活性物質溶解於鹽酸中獲得之水溶液,使 用ICP-AES(SEIKO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求得整體之 組成比。 (3) 正極活性物質之表面組成分析 以下列方法測定正極活性物質之表面組成分析: 方法:X射線光電子分光法(XPS) X 射線:ΑΙΚα 射線( 1 486.6eV) X射線光點直徑:ΙΟΟμιη 中和條件:中和電子槍(1 eV之電子線)、低速Ar離子 槍(10eV之Ar離子束) 測定正極活性物質表面上各元素之窄掃描光譜,由其 光電子強度比計算出正極材活性物質之表面中之A。A1使 用光電子強度係使用A12p之波形積分値,B之光電子強 度使用Bis之波形積分値,Ga之光電子強度使用Ga2p3/2 之波形積分値,In之光電子強度使用In3d5/2之波形積分 値,Ni之光電子強度使用Ni2p3/2之波形積分値,Co之 光電子強度使用C〇2p3/2之波形積分値,Μη之光電子強 -30- 200933955 度使用Mn2p3/2之波形積分値,Fe之光電子強度使用 Fe2p3/2之波形積分値’由該等値求得表面上M3原子數( 莫耳)與M2原子數(莫耳)之莫耳比(M3/M2)之A。 (4) 正極之製造 以使正極活性物質:導電材:結合劑=87 : 1〇 : 3(重 量比)之組成之方式將作爲結合劑之PVDF的NMP溶液添 _ 加於正極活性物質與導電材(乙炔黑與石墨以1:9混合而 成者)之混合物中,且經混練成爲糊料’將該糊料塗佈於 成爲集電體之厚度20μιη之A1箔上,使之在60°C下乾燥1 小時,壓製所得之薄片,且在150°C下進行真空乾燥8小 時,製造正極。 (5) 負極之製造 以使正極活性物質:結合劑=98 : 2(重量比)之組成之 Q 方式將作爲結合劑之羧甲基纖維素(CMC)溶解於水中而成 之溶液添加於作爲負極活性物質之人造石墨中,且混練成 爲糊料,且將該糊料塗佈於成爲集電體之厚度12 μηι之Cu 箔上,使之在9(TC下乾燥5分鐘後,在60°C下真空乾燥 12小時,壓製所得薄片,再於12(TC下真空乾燥5小時, 製造負極。 (6) 非水電解液之製造 使用LiPF6作爲電解質,將該電解質以成爲LiPF6爲 -31 - 200933955 1莫耳/升之方式溶解於以碳酸乙烯酯(EC)與碳酸二甲酯 (DMC)及碳酸甲乙酯(EMC)之體積比爲15 : 1〇 : 75( = EC : DMC : EMC)混合而成之有機溶劑中,製造非水電解液。 (7)隔離材(層合薄膜)之製造 將272.7克之氯化鈣溶解於4200克NMP中之後,添 加132·9克之對苯二胺,使之完全溶解。於所得溶液中緩 _ 慢添加243.3克之對苯二甲酸二氯並聚合,獲得對芳醯胺 0 ,接著以ΝΜΡ稀釋,獲得濃度2.0重量%之對芳醯胺溶液 。於1〇〇克所得對芳醯胺溶液中添加合計4克之2克氧化 鋁粉末(a)(日本AEROSIL公司製造,氧化鋁C,平均粒徑 0.02μηι)及 2克氧化鋁粉末(b)(住友化學(股)製之 SUMICOLANTAM,AA03,平均粒徑 0.3μιη)作爲塡充劑並 混合,且以Nanomizer處理三次,接著以1000網目之金 屬網過濾,減壓下消泡,製造漿料狀塗佈液。相對於對芳 q 醯胺及氧化鋁粉末之合計重量,氧化鋁粉末(塡充劑)之重 量爲6 7重量%。 至於多孔質薄膜係使用聚乙烯製多孔質薄膜(膜厚 12μηι,透氣度 140秒/100cc,平均孔徑 Ο.ίμιη,空孔率 50%)。將上述聚乙烯製多孔質薄膜固定於厚度ΙΟΟμιη之 PET薄膜上,以TESTER產業(股)製造之棒塗佈器將上述 漿料塗佈液塗佈於該多孔質薄膜上。使PET薄膜上所塗佈 之該多孔質薄膜成爲一體,浸漬於弱溶劑之水中’析出對 芳醯胺層(耐熱多孔層)後,使溶劑乾燥且剝離PET薄膜’ -32- 200933955 獲得耐熱多孔層及多孔質薄膜層合而成之薄膜。層合薄膜 之厚度爲16μιη,耐熱多孔層之厚度爲4μιη。層合薄膜之 透氣度爲180秒/l〇〇cc,空孔率爲50%。以掃瞄電子顯微 鏡(SEM)觀察層合薄膜中之耐熱多孔層之剖面,了解到具 有〇.〇3μηι〜0·06μιη左右之較小細微孑L及0.1μιη~1μπι左右 之較大細微孔。又,層合薄膜之評價係以下列之 方法進行。 〇 (i)厚度測定 層合薄膜之厚度、斷路層厚度係依據JIS規格 測定 。又 ,耐熱 多孔層 之厚度 係使用 自層合 薄膜之 厚度減掉斷路層厚度之値。 (ii)以格利法測定透氣度 層合薄膜之透氣度係以JIS P81 17爲準,以安田精機 製作所(股)製造之數位計時器式格利式透氣度測定儀測定 (iii)空孔率 將所得層合薄膜之樣品切成每邊長度l〇cm之正方形 ,測定重量W(g)及厚度D(crn)。求得樣品中各層之重量 (Wi(g)),由Wi與各層材質之真比重(真比重i(g/cma))求 得各層之體積,接著以下式求得空孔率(體積%)。 -33- 200933955 空孔率(體積%)=1〇(^{1-{\^1/真比重1+W2/真比重2 + ..+Wn/真比重 n}/(10xl0xD)} (8) 正極之容量測定 使用鈕扣型電池(寶泉股份有限公司製),使用上述(4) 獲得之正極、作爲隔離材之聚丙烯製多孔質薄膜(厚度 2 0μιη)、作爲負極之金屬鋰,以該順序層合該等,且注入 非水電解液,製作鈕扣型電池 (R2 032)。其中,非水電解 液係使用將電解質LiPF6以使LiPF6成爲1莫耳/升之方式 溶解於以體積比 3 0 : 3 5 : 3 5 ( = EC : DMC : EMC)混合EC 及DMC與EMC而成之有機溶劑中所獲得之非水電解液。 使用該鈕扣型電池,以下列條件進行充放電試驗(25 °C),作爲正極容量(充電容量,放電容量)。 充電條件:充電最大電壓4.3 V,充電時間8小時,充 電電流〇.6mA/cm2 放電條件:放電最小電壓3.0V,放電電流0.6 m A/cm2
(9) 非水電解液蓄電池之評價I 將非水電解液蓄電池充電至4.2V,使之維持在60°C 。測定保持在特定時間後之電池體積,且以下式計算電池 體積之增加比。 電池體積增加比=(保持在60 °C後之電池體積/充電前 之電池體積) -34- 200933955 (10)非水電解液蓄電池之評價π 將非水電解液蓄電池充電至4.5V後,將其設置在盒 內。藉由遠方操作對設置之電池進行其外觀、電壓、表面 溫度之監控,藉由以1mm/秒之速度刺入直徑2.8mm之圓 柱狀釘,進行釘刺試驗。 實施例1 (正極活性物質中芯材之製作) © 以Li: Ni: Co之莫耳比成爲1.05: 0.85: 0.15計量 氫氧化鋰(LiOH · H20:本莊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造,粉 碎品之平均粒徑10〜25μιη)、氫氧化鎳(Ni(OH)2:關西觸媒 股份有限公司製,製品名爲氫氧化鎳No.3)及氧化鈷 (C〇304 :正同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製品名氧化鈷 (HCO)),且使用L0DIGE混合機(MATSUBO股份有限公司 製’ FM-13 0D型)混合,使所得粉末在12〇°C下乾燥10小 0 時後’使用動態硏磨機(三井礦山股份有限公司製造, MYD-5XA型)’以下列條件進行粉碎·混合,獲得金屬化 合物混合物粉末1。 粉碎介質:直徑5mm之鋁酸鹽(6.1kg) 擾動器軸之轉速:650rpm 粉末供給量:12.0kg/h 以氧化銘鞘內充塡金屬化合物混合物粉末,於氧氣流 中、73 0 °C下燒成1 5小時,獲得塊狀物。以使用直徑 15mm之被覆尼龍之鋼球作爲粉碎介質於乾式球磨機中粉 -35- 200933955 碎該塊狀物,粉碎至體積基準之平均粒徑成爲9μιη(以雷 射散射型粒度分佈測定裝置,MALVERN公司製造之 MASUTASIZER MS2000測定平均粒徑),獲得粒狀芯材 C1(鋰複合金屬氧化物)。測定該芯材C1之BET比表面積 爲 0.9m2/g。 (正極活性物質之製造) 使以L0DIGE混合機(MATSUBO股份有限公司製,
D FM-130D型)混合所得之芯材Cl(30kg)、1.25kg之氧化鋁( 日本AEROGIN股份有限公司製,製品名氧化鋁C,一次 粒徑13nm,BET比表面積113m2/g,爲芯材C1之126倍 )(芯材C1中之Ni及Co之含量爲1莫耳時,A1爲0.08莫 耳)獲得之粉末在725 °C之氧氣流中加熱處理1.2小時獲得 之粉末,使用風力分級機 (Turboplex , HOSOKAWAMICRON股份有限公司製造,A TP - 5 0)進行分 φ 級,減少微粒側,獲得粒狀正極活性物質1。 正極活性物質1之BET比表面積S爲0.6m2/g,又, 求得表面中之A1原子數(莫耳)與Ni及Co之原子數(莫耳) 之莫耳比(M3/M2) ’即A爲0.8 ’ A/S爲1.3。而且,此時 ,求得A時之XPS中,Mn、Fe未被檢出。另外,依據正 極活性物質1之整體組成分析,Li : Ni : Co : A1之莫耳 比爲0.97: 0.82: 0.13: 0.05。使用正極活性物質1,以 上述(8)測定正極之容量,充電容量爲222mAh/g,放電容 量爲1 85mAh/g,爲高容量。 -36- 200933955 (非水電解液蓄電池之製造) 使用正極活性物質1,以上述(4)製造正極。將使用該 正極、上述(7)之隔離材(層合薄膜)及上述(5)之負極’依 該順序層合,捲起獲得之電極群收納在厚度4mm之銘層 合薄膜外裝體內,藉由真空含浸將上述(6)之非水電解液注 入外裝體內,製造層合型非水電解液蓄電池1° 藉由上述非水電解液蓄電池之評價I計算非水電解液 蓄電池1之電池體積增加比,維持6小時後爲1 ·〇5 ’維持 1 1小時後爲1.05,電池之體積增加比極低,又’可抑制 經時變化。 以上述非水電解液蓄電池之評價Π對非水電解液蓄電 池1進行針刺試驗,以目視確認電池未破裂。接著拔出刺 釘,分解電池取出隔離材,且以光學顯微鏡觀察測定隔離 材上產生之孔洞直徑,可了解與釘之直徑相同。
G 實施例2 (正極活性物質之芯材製作) 以Li: Ni: Co之莫耳比成爲1.03: 0.85: 0.15之方 式計量氫氧化鋰(Li〇H · H20 :本莊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 造,粉碎品之平均粒徑1〇~25μιη)、鎳鈷複合氫氧化物 (Ni〇.85Co〇.i5(〇H)2 平均粒徑 9μιη,BET 比表面積 24m2/g)-且使用 L0DIGE混合機(MATSUBO股份有限公 司製,FM-13 0D型)加以混合,獲得金屬化合物混合物粉 -37- 200933955 末2。 接著’將該混合物粉末2充塡於氧化鋁鞘中,於氧氣 流中、750°C下燒成10小時,獲得粒狀芯材C2(鋰複合金 屬氧化物)。 (正極活性物質之製造) 使以L0DIGE混合機(MATSUBO股份有限公司製, FM-130D型),使相對於芯材C2中之Ni及Co之總量爲1 莫耳時,A1爲0.06莫耳之方式混合所得之芯材C2(30kg) 、氧化鋁(日本AEROGIN股份有限公司製,製品名氧化鋁 C)所獲得之粉末,在750 °C之氧氣流中加熱處理1.2小時 獲得之粉末’使用風力分級機(Turboplex , HOSOKAWAMICRON股份有限公司製造,ATP-50)進行進 行分級,減少微粒側,獲得粒狀正極活性物質2。 正極活性物質2之BET比表面積S爲0_35m2/g,又 ,求得表面中A1原子數(莫耳)與Ni及Co之原子數(莫耳) 之莫耳比(M3/M2) ’即A爲1.2,A/S爲3.3。而且,此時 ,求得A時之XPS中,Mn、Fe未被檢出。使用正極活性 物質 2’以上述(8)測定正極之容量,充電容量爲 218mAh/g,放電容量爲186mAh/g,爲高容量。 (非水電解液蓄電池之製造) 除使用正極活性物質2替代正極活性物質1以外,餘 如實施例1般製造非水電解液蓄電池2。 -38- 200933955 藉由上述非水電解液蓄電池之評價I計算非水電解液 蓄電池2之電池體積增加比,維持6小時後爲1.03,維持 1 1小時後爲1 · 〇 1,電池之體積增加比極低,又,可抑制 經時變化。 以上述非水電解液蓄電池之評價11對非水電解液蓄電 池2進行針刺試驗,以目視確認電池未破裂。接著拔出刺 釘,分解電池取出隔離材,且以光學顯微鏡觀察測定隔離 材上產生之孔洞直徑,了解爲與釘直徑相同。 實施例3 (正極活性物質中芯材之製作) 以Li: Ni: Co之莫耳比成爲1.03: 0.85: 0.15之方 式計量氫氧化鋰(LiOH · H20 :本莊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 造,粉碎品之平均粒徑1〇~25μηι)、錬姑複合氧氧化物 (NiQ.85CoQ.15(OH)2 :平均粒徑 Ιίμηι,BET 比表面積 22m2/g),且使用L0DIGE混合機(M A T S U B 0股份有限公 司製,FM-130D型)混合,獲得金屬化合物混合物粉末3。 接著,將該混合物粉末3充塡於氧化鋁鞘中,於氧氣 流中、750°C下燒成1〇小時,獲得粒狀芯材C3(鋰複合金 屬氧化物)。 (正極活性物質之製造) 使以L0DIGE混合機(MATSUBO股份有限公司製, FM-130D型),使相對於芯材C3中之Ni及Co之總量爲1 -39- 200933955 莫耳,A1爲0.06莫耳之方式混合所得之芯材C3 (30kg)、 氧化鋁(日本AEROGIN股份有限公司製,製品名氧化鋁 C)獲得之粉末在750 °C之氧氣流中加熱處理丨.2小時獲得 之粉末’使用風力分級機(Turboplex , HOSOKAWAMICRON股份有限公司製造,ATP-50)進行進 行分級,減少微粒側,獲得粒狀正極活性物質3。 正極活性物質3之BET比表面積S爲〇_3 0m2/g,又 ,求得表面中之A1原子數(莫耳)與Ni及Co之原子數(莫 耳)之莫耳比(M3/M2)’即A爲1.8,A/S爲6。而且,此時 ,求得A時之XPS中,Mn、Fe未被檢出。使用正極活性 物質 3,以上述(8)測定正極之容量,充電容量爲 220mAh/g,放電容量爲1 86mAh/g,爲高容量。 (非水電解液蓄電池之製造)
除使用正極活性物質3替代正極活性物質1以外,# 如實施例1般製造非水電解液蓄電池3。 對非水電解液蓄電池3進行上述非水電解液蓄電池之 評價I,獲得與實施例2相同之結果。另外,對非水電解 液蓄電池3進行上述非水電解液蓄電池之評價II,獲得與 實施例2相同之結果。 比較例1 (正極活性物質之芯材製作) 以Li: Ni: Co之莫耳比成爲1·〇5: 0.85: 〇·ΐ5之方 -40- 200933955 式計量氫氧化鋰(LiOH. H2 0:本莊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 造’粉碎品之平均粒徑1〇~25μιη)及氣氧化錬·姑 (Ni〇.85C〇().15(OH)2 :平均粒徑 ΐ〇μιη)),且使用 L0DIGE 混 合機(MATSUBO股份有限公司製,FM-130D型)混合,所 得粉末在1 2 0 °C下乾燥1 0小時後,使用動態硏磨機(三井 礦山(股)製,MYD-5XA型)’以下列條件進行粉碎.混合 ,獲得金屬化合物混合物粉末4。 粉碎介質:直徑5mm之鋁酸鹽(6.lkg) 攪動器軸之轉速:5 00rpm 粉末之供給量:7kg/h 將金屬化合物混合物粉末4充塡於氧化鋁鞘中,且於 氧氣流中、730 °C下燒成10小時,獲得塊狀物。以使用直 徑15 mm之被覆尼龍之鋼球作爲粉碎介質於乾式球磨機粉 碎該塊狀物,粉碎至體積基準之平均粒徑成爲7μιη(以雷 射散射型粒度分佈測定裝置,MALVERN公司製造之 MASUTASIZER MS2000測定平均粒徑),獲得粒狀芯材C4 。測定該芯材C4之BET比表面積爲〇.6m2/g。 (正極活性物質之製造) 使以L0DIGE混合機(MATSUBO股份有限公司製, FM-13 0D型)’混合所得之芯材C4(30kg)及〇.31kg氧化鋁 (日本AEROGIN股份有限公司製,製品名氧化銘c,一次 粒徑13nm,BET比表面積113m2/g,爲芯材C4之161倍 )(芯材C4中之Ni及Co之含量爲1莫耳時,入丨爲〇.〇2莫 -41 - 200933955 耳)獲得之粉末在725°C之氧氣流中加熱處理1.2小時獲得 之粉末,使用風力分級機 (Turboplex , HOSOKAWAMICRON股份有限公司製造,ATP-50)進行分 級,減少微粒側,獲得粒狀正極活性物質4。 正極活性物質4之BET比表面積S爲0.5m2/g,又, 求得表面中之A1原子數(莫耳)與Ni及Co之原子數(莫耳) 之莫耳比(M3/M2),即A爲0.2,A/S爲0.4。而且,此時 ,求得A時之XPS中,Mn、Fe未被檢出。另外,依據正 極活性物質4之整體組成分析,Li : Ni : Co : A1之莫耳 比爲1.00: 0.84: 0.15: 0.02。使用正極活性物質4,以 上述(8)測定正極之容量,充電容量爲22 1m Ah/g,放電容 量爲173mAh/g,爲高容量。 (非水電解液蓄電池之製造) 除使用正極活性物質4替代正極活性物質1以外,餘 如實施例1般製造非水電解液蓄電池4。 藉由上述非水電解液蓄電池之評價I計算非水電解液 蓄電池4之電池體積增加比,維持6小時後爲1 · 1 2 ’維持 1 1小時後爲1. 1 8,電池之體積增加比大於實施例之非水 電解液蓄電池。 以上述非水電解液蓄電池之評價II對非水電解液蓄電 池4進行針刺試驗,以目視確認電池未破裂。接著拔出刺 釘,分解電池取出隔離材,且以光學顯微鏡觀察測定隔離 材上產生之孔洞直徑,孔洞直徑爲3.2mm,確認稍大於釘 -42- 200933955 之直徑。 產業上利用之可能性 依據本發明,可提供一種安全性更高之非水電解液蓄 電池。依據本發明之非水電解液蓄電池,尤其在高溫下保 持時,可更確實的抑制其膨脹。另外,本發明之非水電解 液蓄電池由於高容量、高輸出,因此在工業上極爲有用。 €>
-43-
Claims (1)
- 200933955 十、申請專利範園 1. 一種非水電解液蓄電池,該電池具有: 正極,其含有下述之正極活性物質:由複合金屬氧化 物及在該複合金屬氧化物之表面上含有以粒子或以層狀載 置之由含有M3之化合物(其中,M3係表示選自由週期表 ‘第3B族元素組成之群組之一種以上之元素,該含有M3之 化合物係與上述複合金屬氧化物不同)組成之粒狀正極活 性物質,該正極活性物質於其表面上具有M'M1係表示選 自由鹼金屬元素組成之群組之一種以上之元素)、M2(其中 ,M2係表示由Mn、Fe、Co及Ni組成之群組之一種以上 之元素)、M3(M3具有與上述相同之意義)及〇,於該正極 活性物質之表面上,M3原子數(莫耳)與M2原子數(莫耳) 之莫耳比(M3/M2)作爲A,以該正極活性物質之BET比表 面積做爲S(m2/g)時,A及S爲滿足以下式(1), 負極, 隔離材,與 非水電解液。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非水電解液蓄電池’其中 該隔離材係由耐熱多孔層與多孔質薄膜層合而成之層合薄 膜所構成。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之非水電解液蓄電池’其中 該非水電解液含有碳酸鹽及氟化合物。 -44- 200933955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非水電解液蓄電池,其中 該負極含有碳材料作爲負極活性物質。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非水電解液蓄電池,其中 上述A在0.3 5以上。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非水電解液蓄電池,其中 ’上述S在0.1以上3以下。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非水電解液蓄電池,其中 上述M1爲Li。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非水電解液蓄電池,其中 上述M3爲A1。 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非水電解液蓄電池,其中 上述M2爲Ni及Co。-45- 200933955 七、指定代表圖: (一) 、本案指定代表圖為:無 (二) 、本代表圖之元件代表符號簡單說明:無八、本案若有化學式時,請揭示最能顯示發明特徵的化學 式:無-5-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7315581 | 2007-12-06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0933955A true TW200933955A (en) | 2009-08-01 |
Family
ID=407178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097147119A TW200933955A (en) | 2007-12-06 | 2008-12-04 | Rechargeable battery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00255374A1 (zh) |
JP (1) | JP2009158484A (zh) |
TW (1) | TW200933955A (zh) |
WO (1) | WO2009072664A1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165180A (zh) * | 2014-03-27 | 2016-11-23 |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
TWI776962B (zh) * | 2017-09-29 | 2022-09-11 | 日商東麗股份有限公司 | 多孔性薄膜、二次電池用隔離材及二次電池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1054559A (ja) * | 2009-08-04 | 2011-03-17 |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 正極用粉末および正極合剤 |
JP5810497B2 (ja) * | 2009-10-02 | 2015-11-11 |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 リチウム複合金属酸化物および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 |
DE102009049326A1 (de) * | 2009-10-14 | 2011-04-21 | Li-Tec Battery Gmbh | Kathodische Elektrode und elektrochemische Zelle hierzu |
US20120231340A1 (en) * | 2009-11-20 | 2012-09-13 | Sumitomo Chemical Company, Limited | Transition-metal-containing hydroxide and lithium-containing metal oxide |
DE102010011413A1 (de) * | 2010-03-15 | 2011-09-15 | Li-Tec Battery Gmbh | Kathodische Elektrode und elektrochemische Zelle für dynamische Einsätze |
KR101869569B1 (ko) * | 2010-03-26 | 2018-06-21 | 콜로라도 스테이트 유니버시티 리써치 파운데이션 | 표면 전하를 이용하는 코팅의 자기 조립 |
KR101839170B1 (ko) * | 2010-09-06 | 2018-03-15 | 스미또모 가가꾸 가부시키가이샤 | 리튬 복합 금속 산화물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
US20120148896A1 (en) * | 2010-12-09 | 2012-06-14 | E.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 Multi-layer article of polyimide nanoweb with amidized surface |
KR101649130B1 (ko) * | 2011-10-20 | 2016-08-19 |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 리튬 이차 전지 |
JP2018116863A (ja) * | 2017-01-19 | 2018-07-26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二次電池用電解液、二次電池、電池パック、電動車両、電力貯蔵システム、電動工具および電子機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706446B2 (en) * | 2000-12-26 | 2004-03-16 | Shin-Kobe Electric Machinery Co., Ltd. | Non-aqueous electrolytic solution secondary battery |
WO2005114773A1 (ja) * | 2004-04-20 | 2005-12-01 | Mitsubishi Chemical Corporation | 非水系電解液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リチウム二次電池 |
JP5034305B2 (ja) * | 2005-04-28 | 2012-09-26 |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 非水二次電池用活物質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2007280943A (ja) * | 2006-03-15 | 2007-10-25 |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 正極活物質粉末 |
ATE515070T1 (de) * | 2006-03-15 | 2011-07-15 | Sumitomo Chemical Co | Positiv-elektrodenaktivmaterialpulver |
JP4668105B2 (ja) * | 2006-03-23 | 2011-04-13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Ip電話端末装置 |
-
2008
- 2008-12-02 JP JP2008307241A patent/JP2009158484A/ja active Pending
- 2008-12-04 WO PCT/JP2008/072462 patent/WO2009072664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8-12-04 US US12/745,856 patent/US20100255374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8-12-04 TW TW097147119A patent/TW200933955A/zh unknown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165180A (zh) * | 2014-03-27 | 2016-11-23 |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
US10096829B2 (en) | 2014-03-27 | 2018-10-09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Nonaqueous electrolyte secondary batteries |
CN106165180B (zh) * | 2014-03-27 | 2019-11-22 |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
TWI776962B (zh) * | 2017-09-29 | 2022-09-11 | 日商東麗股份有限公司 | 多孔性薄膜、二次電池用隔離材及二次電池 |
US11742514B2 (en) | 2017-09-29 | 2023-08-29 | Toray Industries, Inc. | Porous film, separator for secondary batteries, and secondary battery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00255374A1 (en) | 2010-10-07 |
JP2009158484A (ja) | 2009-07-16 |
WO2009072664A1 (ja) | 2009-06-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200933955A (en) | Rechargeable battery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
US9577256B2 (en) | Electrode mix, electrode mix paste, electrode, and non-aqueous electrolyte secondary battery | |
JP5640311B2 (ja) | リチウム複合金属酸化物および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 | |
JP5292885B2 (ja) | 正極活物質粉末 | |
US20120183850A1 (en) | Positive electrode mixture, positive electrode and nonaqueous electrolyte secondary battery | |
JP5644392B2 (ja) | 遷移金属複合水酸化物およびリチウム複合金属酸化物 | |
JP5504800B2 (ja) | リチウム複合金属酸化物および正極活物質 | |
JP5842478B2 (ja) | リチウム複合金属酸化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
US20120129033A1 (en) | Powdery material and positive electrode mixture | |
JP5810497B2 (ja) | リチウム複合金属酸化物および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 | |
WO2010098187A1 (ja) | リチウム複合金属酸化物および正極活物質 | |
KR101678712B1 (ko) | 전극 합제, 전극 및 비수전해질 이차 전지 | |
JP5742193B2 (ja) | リチウム複合金属酸化物および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 | |
JP5515435B2 (ja) | リチウムニッケル複合金属酸化物用原料粉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