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927517A - Writing implement - Google Patents

Writing implement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927517A
TW200927517A TW097140891A TW97140891A TW200927517A TW 200927517 A TW200927517 A TW 200927517A TW 097140891 A TW097140891 A TW 097140891A TW 97140891 A TW97140891 A TW 97140891A TW 200927517 A TW200927517 A TW 20092751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grip member
outer skin
endothelium
writing instrument
thi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71408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Masayoshi Kiritake
Nobuaki Shimane
Kengo Nagaoka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Pencil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Pencil Co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Pencil Co
Publication of TW2009275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927517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3WRITING OR DRAWING IMPLEMENTS; BUREAU ACCESSORIES
    • B43KIMPLEMENTS FOR WRITING OR DRAWING
    • B43K7/00Ball-point pens
    • B43K7/12Ball-point pens with retractable ball poi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3WRITING OR DRAWING IMPLEMENTS; BUREAU ACCESSORIES
    • B43KIMPLEMENTS FOR WRITING OR DRAWING
    • B43K23/00Holders or connectors for writing implements; Means for protecting the writing-points
    • B43K23/008Holders comprising finger grips

Landscapes

  • Pens And Brushes (AREA)

Description

200927517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關於··具備形成筒狀的軸筒,並在該軸筒上 ’於使用者容易握持的位置嵌入著由柔軟的彈性體所形成 之筒狀握持構件的書寫用具。 【先前技術】 φ 傳統以來,當進行長時間的書寫時是使用:握持部滑 溜、或不會導致手指疼痛地在使用者所握持之軸筒的前端 附近,披覆嵌入著柔軟握持構件的書寫用具。 更進一步詳細地說明,書寫用具之形成筒狀的軸筒, 其前端附近的部分是形成經縮徑的縮徑部。接著,在軸筒 的縮徑部是形成:披覆嵌入著握持構件,該握持構件是形 成具有對應於該縮徑部之内徑的筒狀。 就上述之握持構件的材質而言,通常是EPDM (乙烯-❹ 丙烯-二嫌橡膠;Ethylene-Propylene-Diene Rubber )、及 NBR ( 丁二嫌橡膠;Nitrile-Butadiene Rubber)等的橡膠 ,或是由熱可塑性彈性體之類的柔軟彈性體所形成的材質 〇 此外,就握持構件的材質而言,可採用能對使用者賦 予如同流動體之膠(膏)般的膠(膏)狀感觸的矽橡膠。 在此,當採用彈性體來形成握持構件時,即使在握持 時因握持力而使握持構件變形,也能藉由彈性力而恢復成 原來的形狀,因此使用者可感覺到反彈力’而無法令使用 -5- 200927517 者感受到良好的服貼感。 另外,倘若採用具有膠(膏)狀感觸的矽橡膠作爲握 持構件的材質時,一旦矽橡膠受到外力而產生變形,將形 成緩緩地恢復成原來形狀之塑性變形性的彈性變形,因此 當握持著握持構件之際,幾乎不會產生因彈性變形所導致 的反彈力,且根據使用者的握持力,產生配合使用者之指 尖形狀的變形,如此一來,可賦予使用者良好的服貼感。 (譬如,請參考專利文獻1 )。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4-291612號 【發明內容】 〔發明欲解決之課題〕 話雖如此,由於在使用者之中,有些使用者認爲最好 在握持時能感受到若干的反彈力,因此期待可在不損及服 貼感的狀態下,讓使用者感受到適度的反彈力。 〇 在此,具有膠(膏)狀感觸之矽橡膠製的握持構件, 使用者幾乎不會感受到反彈力,而單獨以彈性體所成形的 握持構件,將招致服貼感降低,而無法實現前述的需求。 然而,雖然考慮以極爲柔軟的彈性體來形成握持構件 ,如此一來,將不會損及服貼感,且能使使用者感受到適 度的反彈力,但倘若以上述柔軟的彈性體形成握持構件, 將使握持構件的耐久性明顯地降低,就製品而言並不合適 ,因此無法實現前述的需求。 因此,各請求項所各自記載的各個發明,是有鑑於上 -6- 200927517 述背景技術所具有之問題點而硏發而成的發明,其目的是 提供一種:可令使用者感受到良好的服貼感及適度的反彈 力雙方之書寫用具。 〔解決課題之手段〕 '各請求項所各自記載的各個發明,是爲了達成前述目 的所硏發而成的發明。以下,採用圖面中所示之發明的實 Φ 施形態,說明各個發明的特徴點。 而圖號,僅是表示發明之實施形態中所使用的圖號, 並非用來侷限本發明之技術範圍的條件。 (第1發明) (特徴點) 本發明的第1發明,是以下述的特點作爲其特徵。 換言之’本發明的第1發明,是具備形成筒狀的軸筒 〇 (3),並在該軸筒(3)上使用者容易握持的位置嵌入有 由柔軟彈性體所形成之筒狀握持構件(10、10A、10B、 10C)的書寫用具(1),其特徵爲:前述握持構件(1〇、 l〇A、10B、10C),是由以下的構件形成一體:設於該握 持構件(10、10A、10B、10C )之外側的筒狀外皮部(i i ):及設在該外皮部(Π )的内側’且由較該外皮部(1 1 )更柔軟的材質所形成的内皮部(12)。 (第2發明) 200927517 (特徴點) 本發明的第2發明,是在前述本發明的第1發明中, 加入下述特徴點的發明。 換言之,本發明的第2發明,其特徵在於:在前述外 皮部(11)局部性地形成有材料厚度(壁厚)變薄的薄壁 部(11A),而前述内皮部(12),是在前述外皮部(11 )的内側上至少設置在前述薄壁部(1 1 A )的背面側。 ❿ (第3發明) (特徴點) 本發明的第3發明,是在前述本發明的第2發明中, 加入下述特徴點的發明。 換言之,本發明的第3發明,其特徵在於:在前述握 持構件(1 〇、1 0A、1 OB、1 0C )的表面形成朝外側膨漲的 隆起部(13) ’前述外皮部(11),是在相於前述隆起部 Q (13)的部分形成薄壁部(ha),前述内皮部(12)則 形成在相當於前述隆起部(13)的前述外皮部(11)之薄 壁部(1 1 A )的内部。 (第4發明) (特徴點) 本發明的第4發明’是在前述本發明的第3發明中, 加入下述特徴點的發明。 換百之’本發明的第4發明,其特徵在於:前述内皮 -8 - 200927517 部(12)形成:其一部分是面向前述握持構件(i〇、10A 、10B、10C)之至少其中一側的端面。 (第5發明) (特徴點) 本發明的第5發明,是在前述本發明的第4發明中, 加入下述特徴點的發明。 0 換言之,本發明的第5發明,其特徵在於:在位於前 述握持構件(10、10A、10B、10C )上,把相對於前述軸 筒(3)之中心軸的中心角大致三等分的三個角度位置(α 、Ρ、γ)中,於一個角度位置(α)形成有在內部設有前 述内皮部(12)的前述隆起部(13),而在其他的角度位 置(β、γ)並未形成有在內部設有前述内皮部(12)的前 述隆起部(1 3 )。 φ 〔發明的效果〕 (第1發明的效果) 構成上述說明的本發明,可達到以下所記載的效果。 換言之,根據本發明的第1發明,由於在握持構件的 外側設置筒狀的外皮部,並且在該外皮部的内側設有柔軟 材質的内皮部,故可藉由適度地以較硬的外皮部覆蓋内皮 部,而賦予使用者良好的服貼感,即使内皮部柔軟’也能 預防内皮部的損傷或磨耗,可充分確保握持構件的耐久性 。不僅如此,只要使外皮部的厚度充分地變薄’即使採用 -9- 200927517 較硬的彈性體形成外皮部,也不會損及内皮部的柔軟度。 因此,可以充分確保握持構件的耐久性,並且可對使用者 賦予良好的服貼感,可藉由上述的方式,而達成前述的目 的。 (第2發明的效果) 根據本發明的第2發明,除了上述本發明之第1發明 φ 的效果以外,還能達成以下的效果。 換言之,根據本發明的第2發明,如以上所述,由於 前述外皮部的内側至少在前述薄壁部的背面側設有柔軟材 質的内皮部,故藉由適度地以較硬的構件形成外皮部,如 以上所述’即使内皮部柔軟,也能充分確保握持構件的耐 久性。不僅如此,由於外皮部的材料厚度(壁厚)經薄化 ’因此可在不會使握持構件的材料厚度(壁厚)擴張的狀 態下’使柔軟內皮部的材料厚度(壁厚)僅增加相當於減 © 去外皮部之材料厚度(壁厚)的量,如此一來,可確保内 皮部的材料厚度(壁厚),而可確實地發揮其柔軟性,根 據這點可實現以下兩點:握持構件的耐久性、及良好的服 貼感。 (第3發明的效果) 根據本發明的第3發明,除了上述本發明之第2發明 的效果以外,還能達成以下的效果。 換曰之’根據本發明的第3發明,由於在握持構件的 -10- 200927517 表面設有朝外側膨脹的隆起部(13),並在外皮部上相當 於隆起部的部分形成薄壁部,且在該薄壁部的内部形成内 皮部,即使整體不可能增加握持構件的材料厚度(壁厚) ,但只要使相當於隆起部之部分的材料厚度(壁厚)變厚 的話,便可增加柔軟内皮部的材料厚度(壁厚),藉此, 能充分確保内皮部的材料厚度(壁厚),並可確實發揮内 皮部的柔軟性,因此,可實現握持構件的耐久性、及良好 φ 服貼感的兩種特性。 (第4發明的效果) 根據本發明的第4發明,除了上述本發明之第3發明 的效果之外,還能達成下述的效果。 換言之,根據本發明的第4發明,由於內皮部是形成 :局部面向握持構件之至少其中一側的端面,當藉由使用 模具成形合成樹脂的方式來製造握持構件之際,可將用來 〇 形成內皮部的合成樹脂,注入到模具中用來成形握持構件 之端面的成形面,如此一來,即使是採用「將二種不同的 合成樹脂,依序射出至模具内的雙色射出成形法」來製造 握持構件,內皮部也不會露出於外皮部的表面,因此,既 可賦予良好的服貼感,又能確保握持構件的耐久性。 (第5發明的效果) 根據本發明的第5發明,除了上述本發明之第4發明 的效果之外,來能達成下述的效果。 -11 - 200927517 換言之,根據本發明的第5發明,當將隆起部設於握 持構件時,在將相對於軸筒之中心軸的中心角形成大致三 等分的三個角度位置之中,在對應於其中一個角度位置的 位置設置隆起部,而並未在剩餘的二個角度位置設置隆起 部,因此三個角度位置之中,在其中一個角度位置形成配 置有内皮部的柔軟部位,而在剩餘的二個角度位置,形成 以外皮部作爲主體的較硬部位。 φ 因此,當握持書寫用具之際,分別是由食指與拇指抵 靠於握持構件中二個較硬的部位,並將形成有隆起部之柔 軟部位載置於中指,而可由食指與姆指按壓握持構件中較 硬的部位,如此一來,可確實地握持書寫用具。除此之外 ,在中指容易產生繭(因長期書寫而產生的硬化部)的部 分,抵接著握持構件的柔軟部位,由於握持構件的隆起部 可輕易地變形成貼合於中指的形狀,因此這點也能對使用 者賦予良好服貼感。接著,藉由書寫用具的確實握持,以 φ 及良好服貼感的賦予,即使進行長時間的書寫,也不會有 握持部滑動、或手指疼痛的情形,可將因書寫所產生的疲 勞抑制到最低限度。 【實施方式】 以下,針對用來實施本發明之最佳形態的其中一種實 施形態,根據圖面進行說明。 第1圖及第2圖,是顯示本實施形態的圖面。第1圖 是顯示本實施形態之書寫用具的立體圖,第2圖是顯示本 -12- 200927517 實施形態之握持部分的剖面圖。 如第1圖所示’本實施形態的書寫用具1爲:將內建 的替換芯(圖示省略)保持成可在軸方向上移動,且當按 壓設於其後端部分的按壓鈕2時,形成使內建之替換芯的 筆尖(圖示省略)從内部導出的按壓式原子筆。 在上述的書寫用具1中,除了替換芯及按壓鈕2之外 ,還設有:筒狀的軸筒3,該軸筒3是將替換芯收納於於 φ 内部;和略呈圓錐狀的前端開口構件4,該前端開口構件 4是旋鎖於軸筒3之其中一端側的前端部分;及筒狀的握 持構件10’該握持構件10是被配置在軸筒3的前端部分 上使用者容易握持的部分。 軸筒3是形成:當被插入設於使用者衣服的口袋時, 用來挾持口袋之布料的夾子構件5,是一體化形成於其後 端部分。 在上述軸筒3之後端部分的内部,爲了可供替換芯之 φ 筆尖的伸出與縮回,收納有圖面中未顯示的拉入機構。拉 入機構,是藉由按壓鈕2的按壓操作,在導出替換芯的筆 尖後,到再次按壓操作按壓鈕2之前,維持上述的導出狀 態。此外’拉入機構具備以下的功能:當在導出狀態中按 壓按壓鈕2時’將使替換芯的筆尖後退,而拉入至軸筒3 的内部。 上述的軸筒3,在前端部分形成有縮徑部3B,該縮徑 部3 B的外徑被縮徑成小於後端側的部位,也就是指軸後 部3A。接著,在該縮徑部3B,由熱可塑性彈性體等柔軟 -13- 200927517 彈性體所構成的筒狀握持構件10,是形成從軸筒3的前端 側嵌入。此外,縮徑部的前端部分3C,是在其外周面形 成螺旋狀的螺紋溝而作爲公螺紋部。 另外,前端開口構件4,其底面形成開口,並在其内 周面4A形成螺旋狀的螺紋溝,藉此,將該内周面4A作 爲母螺紋部。接著,前端開口構件4是藉由以下的方式安 裝於該軸筒3:將作爲母螺紋部的內周面4A,旋鎖在形成 於軸筒3側之縮徑部3B的公螺紋部,也就是指前端部分 3C。 握持構件10,是設在軸筒3上使用者容易握持之位置 的構件。如第2圖所示,上述的握持構件10是由以下的 構件形成一體:設於該握持構件1 0外側的筒狀外皮部1 1 :及設於該外皮部11的内側,且由較該外皮部11更柔軟 的材質所形成的内皮部1 2。 其中,外皮部11是由下述所構成:材料厚度(壁厚 )變薄的薄壁部11A;及材料厚度(壁厚)較厚的厚壁部 11B。藉此,外皮部11形成:局部性地形成材料厚度(壁 厚)變薄的薄壁部11A。 另外,内皮部12形成:材料厚度(壁厚)較厚的厚 壁部12A是對應於外皮部11的薄壁部11A而形成,且材 料厚度(壁厚)較薄的薄壁部12B是對應於外皮部11的 薄壁部11A而形成。如此一來,內皮部12形成:在外皮 部1 1的内側至少設在薄壁部1 1 A的背面側。 在上述的握持構件1〇中,從表面朝外側膨脹的隆起 -14- 200927517 部1 3是形成於其表面。外皮部1 1,是在相當於隆起部1 3 的部分形成薄壁部11A。 另外,内皮部12,是在相當於隆起部13之外皮部11 的薄壁部11A内部,形成厚壁部12A。 此外,如第2圖(B)所示,内皮部12是形成:其兩 側的端部分別面向握持構件1 0上對應的端面。 此時,在握持構件10形成有一對隆起部13,該一對 0 隆起部13分別配置在將對應於軸筒3之中心軸的中心角 形成大致二等分的角度位置。 如第1圖所示,上述的各個隆起部13,是在握持構件 10的表面,形成延伸於軸筒3之軸方向的帶狀物。 接著,如第2圖(A)所示,一對隆起部13是對向配 置成挾持著軸筒3的縮徑部3B。 換句話說,在握持構件10如第2圖(A)所示,在將 對應於軸筒3之中心軸的中心角形成大致三等分的三個角 〇 度位置α、β、γ中,是在一個角度位置α形成:在內部設 有内皮部12之厚壁部12Α的隆起部13,在其他的角度位 置β、γ則未形成隆起部13,且在角度位置β、γ上之外皮 部11的内部,並未設有内皮部12的厚壁部12Α。如此一 來’三個角度位置α、β、γ之中’是在一個角度位置α形 成配置有内皮部12之厚壁部12Α的柔軟部位,而在剩餘 的二個角度位置Ρ、γ形成有:以外皮部11作爲主體之較 硬的部位。 根據前述的本實施形態,可獲得以下的效果。 -15- 200927517 亦即,由於將筒狀的外皮部11設在握持構件10的外 側,且在該外皮部11的整個内側設置柔軟材質的内皮部 12,故藉由適度地以較硬的外皮部11來包覆内皮部12’ 而對使用者賦予良好的服貼感’即使内皮部12極爲柔軟 ,也能預防内皮部12的損傷或磨耗,可充分確保握持構 件1 〇的耐久性。不僅如此,倘若能使外皮部1 1的厚度充 分地變薄,即使是以較硬的彈性體形成外皮部11,也不會 損及内皮部12的柔軟度。因此’可充分確保握持構件10 的耐久性,並且可由握持構件1〇對書寫用具1賦予良好 的貼合性,進而對使用者賦予良好的服貼感。 此外,由於在形成外皮部11的内側之薄壁部11A的 背面側,設有柔軟材質之内皮部1 2的厚壁部1 2 A,故能 藉由適度地以較硬的構件來形成外皮部11,即使内皮部 12極爲柔軟,也能充分確保握持構件10的耐久性。不僅 如此,由於外皮部11是在內部設有内皮部12之厚壁部 12A的部分(薄壁部11A),將其材料厚度(壁厚)變薄 ,因此不必整體性地使握持構件10的材料厚度(壁厚) 形成顯著的擴張,可以使柔軟內皮部12的材料厚度(壁 厚)僅增加相當於減去外皮部11之材料厚度(壁厚)的 量,如此一來,可輕易地達成確保内皮部12的材料厚度 (壁厚),並能確實地發揮其柔軟性。而根據這點可實現 以下兩種效果:握持構件1 〇的耐久性、及良好服貼感。 除此之外,由於在握持構件10的表面設置朝外側膨 脹的隆起部13,並在外皮部11上相當於隆起部13的部分 -16- 200927517 形成薄壁部11A,且在該薄壁部11A的内部形成内皮部 12的厚壁部12A,故即使不可能使握持構件的整體材 料厚度(壁厚)變厚,也能藉由形成隆起部13’而充份增 加柔軟内皮部12之厚壁部12A處的材料厚度(壁厚), 如此一來,可充分確保内皮部12之厚壁部12A的材料厚 度(壁厚),並能確實地發揮内皮部1 2的柔軟性,因此 ,可實現下述兩點:握持構件1 〇的耐久性、及良好的服 ❿ 貼感。 此外,由於內皮部12是形成其端部面向握持構件10 的端面,因此當利用模具成形合成樹脂的方式來製造握持 構件1 0時,可以從「開口形成在模具中用來成形握持構 件10之端面的成形面」的澆口,注入用來形成内皮部12 的合成樹脂,如此一來,即使採用「依序將二種不同的合 成樹脂射出至模具内」的雙色射出成形法來製造握持構件 10,也能防止「因內皮部12露出於外皮部11的表面」而 〇 導致握持構件ίο的耐久性所受到的影響,因此,既能賦 予良好的服貼感,又可確保握持構件10的耐久性。 除此之外,當把隆起部13設於握持構件10時,在將 相對於軸筒3之中心軸的中心角形成大致三等分的三個角 度位置α、β、γ之中’在對應於其中一個角度位置α的位 置設置隆起部13’而並未在剩餘的二個角度位置β、γ設 置隆起部13,因此三個角度位置α、β、γ之中,在其中— 個角度位置α形成配置有内皮部12之厚壁部12Α的柔軟 部位’而在剩餘的二個角度位置β、γ,形成以外皮部u -17- 200927517 作爲主體的較硬部位。 因此,當握持書寫用具1之際,只需分別由食指與拇 指抵靠於握持構件10中二個較硬的部位,並將形成有隆 起部13之柔軟部位載置於中指的話,便可由食指與姆指 按壓握持構件10中較硬的部位,如此一來,可確實地握 持書寫用具1。除此之外’在中指容易產生繭(因長期書 寫而產生的硬化部)的部分,抵接著握持構件10的柔軟 φ 部位,由於握持構件1 〇的隆起部13可輕易地變形成貼合 於中指的形狀,因此這點也能對使用者賦予良好服貼感。 接著,藉由書寫用具1的確實握持,以及良好服貼感的賦 予,即使進行長時間的書寫,也不會有握持部滑動、或手 指疼痛的情形,可將因書寫所產生的疲勞抑制到最低限度 〇 然而,本發明並不偈限於前述的實施形態,包含在可 達成本發明目的之範圍中的變形與改良。 Φ 舉例來說,就握持構件而言,並不侷限於形成有「對 向配置成挾持軸筒3之縮徑部3B的一對隆起部13」的握 持構件10,亦可如第3圖所示,是僅形成有一個隆起部 13的握持構件10A。 即使根據採用上述握持構件10A的書寫用具,也能獲 得與前述實施形態相同的樣作用、效果。 不僅如此’就握持構件而言,並不侷限於具備「全面 性地設於外皮部1 1内側之筒狀内皮部1 2」的握持構件1 〇 ’可如第4圖及如第5圖所示,在外皮部1 1的内側至少 -18- 200927517 僅設於薄壁部11A的背面側,也就是說,亦可是具備「僅 設於隆起部13内部之内皮部12」的握持構件10B、10C。 在此,就僅在隆起部13内部設有内皮部12的握持構 件而言,並非只是如第4圖所示「以挾持軸筒3之縮徑部 3 B的方式,在軸筒3的兩側呈相對狀而形成有一對隆起 部13」的握持構件10B而已,亦可如第5圖所示,採用 「形成有僅配置於軸筒3的縮徑部3B之其中一側的一個 φ 隆起部13」的握持構件10C。 上述的握持構件,由於內皮部並未達到握持構件的端 面,故無法採用前述實施形態中所說明的模具來製造。因 此,只要採用「在用來成形握持構件之内側面的成形面上 開口形成澆口」的模具,並從該澆口注入用來形成内皮部 12的合成樹脂,雖然模具的構造變得略爲複雜,但即使是 「僅在隆起部13的内部設有内皮部12」的握持構件也能 以射出成形的方式製造。 〇 接著,即使是藉由「僅在隆起部13的内部設有内皮 部1 2」的握持構件,也能達成根據前述實施形態所獲得之 「既可賦予良好的服貼感,又能確保握持構件1 〇之耐久 性」的作用、效果。 此外,就書寫用具而言,並不侷限於按壓式的原子筆 ’也可以是筆蓋式的原子筆,不僅如此,也可以是自動鉛 筆、記號筆(marker pen)及鋼筆等其他種類的書寫用具 ’本發明可適用於具備「由手指所挾持之形態」的所有書 寫用具。 -19- 200927517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是顯示本發明中一種實施形態之書寫用具的 側視圖。 第2圖:是顯示前述實施形態之書寫用具的握持構件 '的剖面圖。 第3圖:是顯示本發明之變形例的剖面圖。 © 第4圖:是顯示本發明之不同變形例的剖面圖。 第5圖:是顯示本發明之另一種不同的變形例的剖面 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 :書寫用具 3:軸筒 4:前端開口構件 O iO'lOA'IOB'lOC:握持構件 U :外皮部 . 1 1 A :薄壁部 1 2 :内皮部 13 :隆起部 α、β、γ :角度位置 -20-

Claims (1)

  1. 200927517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書寫用具,是具備形成筒狀的軸筒’並在該 軸筒上使用者容易握持的位置嵌入有由柔軟彈性體所形成 之筒狀握持構件的書寫用具,其特徵爲: 前述握持構件,是由以下的構件形成一體:設於該握 持構件之外側的筒狀外皮部;及設在該外皮部的内側’且 由較該外皮部更柔軟的材質所形成的内皮部。 φ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記載的書寫用具’其中 在前述外皮部局部性地形成有材料厚度(壁厚)變薄的薄 壁部, 前述内皮部,是在前述外皮部的内側上至少設置在前 述薄壁部的背面側。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記載的書寫用具,其中 在前述握持構件的表面形成朝外側膨漲的隆起部’ 前述外皮部,是在相當於前述隆起部的部分形成薄壁 ❹ 部, 前述内皮部,是形成在相當於前述隆起部的前述外皮 部之薄壁部的内部。 '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記載的書寫用具,其中 前述内皮部形成··其一部分是面向前述握持構件之至少其 中一側的端面。 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記載的書寫用具,其中 前述握持構件’在把相對於前述軸筒之中心軸的中心角大 致三等分的三個角度位置中,於一個角度位置形成有在內 -21 - 200927517 部設有前述内皮部的前述隆起部,而在其他的角度位置並 未形成有在內部設有前述内皮部的前述隆起部。
    -22-
TW097140891A 2007-11-14 2008-10-24 Writing implement TW200927517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295464A JP4831696B2 (ja) 2007-11-14 2007-11-14 筆記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27517A true TW200927517A (en) 2009-07-01

Family

ID=406387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7140891A TW200927517A (en) 2007-11-14 2008-10-24 Writing implement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678691B2 (zh)
EP (1) EP2221186A4 (zh)
JP (1) JP4831696B2 (zh)
CN (1) CN101855095A (zh)
TW (1) TW200927517A (zh)
WO (1) WO200906388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354724B2 (en) * 2010-10-18 2016-05-31 Nintendo Co., Ltd. Computing device with stylus having a deformable elastic fixing device
JP6839961B2 (ja) * 2016-10-28 2021-03-10 三菱鉛筆株式会社 筆記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91985A (en) * 1988-12-27 1991-02-12 Laipply Thomas C Multifunctional handle for writing implement
JPH0350606U (zh) * 1989-09-19 1991-05-16
JPH10236070A (ja) * 1997-02-27 1998-09-08 Retsudo Works Internatl:Kk 筆記具のグリップ部材およびグリップ構造
JP3050606U (ja) 1997-03-16 1998-07-31 勇 小谷 筆記具用の握り部及びそれを填めた筆記具
JP3330513B2 (ja) * 1997-04-26 2002-09-30 株式会社パイロット 筆記具または塗布具の軸筒
JP2000355185A (ja) * 1999-06-14 2000-12-26 Pentel Corp 筆記具のグリップ
EP1227939A1 (en) * 1999-11-02 2002-08-07 Sanford L.P. Deformable grip
US20030123917A1 (en) * 2000-01-15 2003-07-03 Boyd Willat Tubular deformable sleeve and related apparatus
US6648535B2 (en) * 2001-02-27 2003-11-18 Daniel A. Ferrara, Jr. Cushioning element
JP2004066560A (ja) * 2002-08-02 2004-03-04 Kotobuki & Co Ltd 筆記具のグリップ構造
JP4356918B2 (ja) * 2003-02-05 2009-11-04 三菱鉛筆株式会社 筆記具又は塗布具のグリップ構造及びこのグリップ構造を備えた筆記具又は塗布具
WO2005000600A1 (ja) * 2003-06-26 2005-01-06 Kabushiki Kaisha Pilot Corporation 筆記具の軸筒
WO2005012001A1 (ja) * 2003-07-31 2005-02-10 Kabushiki Kaisha Pilot Corporation 筆記具の軸筒
JP4671442B2 (ja) * 2005-04-28 2011-04-20 三菱鉛筆株式会社 複合部材の成形方法、及び複合部材
DE212006000095U1 (de) * 2006-04-26 2008-11-13 Cheng, Wen Bing Haltungskorrekturschreibstift
US8152395B2 (en) * 2008-09-24 2012-04-10 Bao-Shen Liu Pen with adjustable holding structur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00284723A1 (en) 2010-11-11
US8678691B2 (en) 2014-03-25
JP2009119696A (ja) 2009-06-04
JP4831696B2 (ja) 2011-12-07
WO2009063888A1 (ja) 2009-05-22
CN101855095A (zh) 2010-10-06
EP2221186A1 (en) 2010-08-25
EP2221186A4 (en) 2013-10-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142776B2 (ja) 入力ペン
US6062753A (en) Writing instrument with enhanced tactile control and gripping comfort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JP3185572U (ja) 筆記具用補助装置及びその筆記具用補助装置を有する筆記具
EP1071563A4 (en) WRITING INSTRUMENT WITH MANUAL GRIPPING DEVICE
KR101474557B1 (ko) 검지와 중지 삽입용 구멍을 구비한 필기구그립
TW200927517A (en) Writing implement
JP5025979B2 (ja) 筆記具
US20090266626A1 (en) Flexible Stylus Tip With Flat Contact Surface
US6648537B1 (en) Finger insertion type writing device
JP2012088888A (ja) 入力ペン
KR20010006617A (ko) 필기구 몸체
JPH08164692A (ja) 筆記具用グリップ
JP5022260B2 (ja) 筆記具
JP6943935B2 (ja) タッチペン付き筆記具
US20060263142A1 (en) Writing instrument with a resilient end
JP3095473U (ja) グリップ付き筆記具
JP5110691B2 (ja) 筆記具
CN212604171U (zh) 钢笔笔握以及钢笔
JP2011051268A (ja) 筆記具の軸筒
JP2009178852A (ja) 筆記用グリップを装着した筆記具
JP2009045880A (ja) 筆記具の軸筒
TWI636900B (zh) Writing utensil and grip member
JPH07290876A (ja) ボ−ルペンの軸筒
JP4055624B2 (ja) 筆記具又は塗布具
JP3077016U (ja) 筆記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