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915646A - Membrane-electrode assembly, and membrane-electrode-(gas diffusion layer) assembly and solid polymer fuel cell each comprising the same - Google Patents

Membrane-electrode assembly, and membrane-electrode-(gas diffusion layer) assembly and solid polymer fuel cell each comprising the sam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915646A
TW200915646A TW097122434A TW97122434A TW200915646A TW 200915646 A TW200915646 A TW 200915646A TW 097122434 A TW097122434 A TW 097122434A TW 97122434 A TW97122434 A TW 97122434A TW 200915646 A TW200915646 A TW 20091564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olymer
group
layer
catalyst layer
membran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71224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Ryuma Kuroda
Hiroyuki Kurita
Hiroshi Shinoda
Shin Saito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Chemical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Chemical Co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Chemical Co
Publication of TW2009156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915646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10Fuel cells with solid electrolytes
    • H01M8/1004Fuel cells with solid electrolytes characterised by membrane-electrode assemblies [MEA]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86Inert electrodes with catalytic activity, e.g. for fuel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86Inert electrodes with catalytic activity, e.g. for fuel cells
    • H01M4/8605Porous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86Inert electrodes with catalytic activity, e.g. for fuel cells
    • H01M4/8636Inert electrodes with catalytic activity, e.g. for fuel cells with a gradient in another property than porosity
    • H01M4/8642Gradient in composi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86Inert electrodes with catalytic activity, e.g. for fuel cells
    • H01M4/8647Inert electrodes with catalytic activity, e.g. for fuel cells consisting of more than one material, e.g. consisting of composites
    • H01M4/8657Inert electrodes with catalytic activity, e.g. for fuel cells consisting of more than one material, e.g. consisting of composites layere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86Inert electrodes with catalytic activity, e.g. for fuel cells
    • H01M4/8663Selection of inactive substances as ingredients for catalytic active masses, e.g. binders, fillers
    • H01M4/8668Bind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2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10Fuel cells with solid electrolyt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10Fuel cells with solid electrolytes
    • H01M8/1016Fuel cells with solid electrolyt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yte material
    • H01M8/1018Polymeric electrolyte materials
    • H01M8/102Polymeric electrolyte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chemical structure of the main chain of the ion-conducting polymer
    • H01M8/1023Polymeric electrolyte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chemical structure of the main chain of the ion-conducting polymer having only carbon, e.g. polyarylenes, polystyrenes or polybutadiene-styren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10Fuel cells with solid electrolytes
    • H01M8/1016Fuel cells with solid electrolyt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yte material
    • H01M8/1018Polymeric electrolyte materials
    • H01M8/1041Polymer electrolyte composites, mixtures or blends
    • H01M8/1053Polymer electrolyte composites, mixtures or blends consisting of layers of polymers with at least one layer being ionically conductiv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86Inert electrodes with catalytic activity, e.g. for fuel cells
    • H01M2004/8678Inert electrodes with catalytic activity, e.g. for fuel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 polarity
    • H01M2004/8684Negative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86Inert electrodes with catalytic activity, e.g. for fuel cells
    • H01M4/88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 H01M4/8803Supports for the deposition of the catalytic active composition
    • H01M4/881Electrolytic membran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86Inert electrodes with catalytic activity, e.g. for fuel cells
    • H01M4/88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 H01M4/8825Methods for deposition of the catalytic active composition
    • H01M4/8828Coating with slurry or ink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4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 H01M8/04291Arrangements for managing water in solid electrolyte fuel cell system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50Fuel cel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osite Material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Fuel Cell (AREA)
  • Inert Electrodes (AREA)

Description

200915646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膜電極接合體及具備其之膜-電極-氣體 擴散層接合體及固體高分子形燃料電池。 【先前技術】 目前,石油資源的枯竭乃成爲重大的問題,此外,石 化燃料的消耗所導致之大氣污染及地球暖化等環境問題亦 非常嚴重。在此狀況下,燃料電池係作爲不會產生二氧化 碳之潔淨的電力來源而受到矚目,一部分已逐漸達到實用 程度。 裝載於汽車等之燃料電池,就容易獲得高電壓及大電 流之觀點來看,使用高分子電解質膜之固體高分子形燃料 電池乃受到矚目。此固體高分子形燃料電池中所使用之電 極構造體,爲人所知者有膜電極接合體(以下,因情況的 不同有稱爲「MEA」時)及膜-電極-氣體擴散層接合體( 以下,因情況的不同有稱爲「MEGA」時)。 MEA係具備:具有質子傳導性之高分子電解質膜;及 以夾持此高分子電解質膜之方式設置於高分子電解質膜的 主面上之一對的觸媒層。觸媒層係含有:鉛等的觸媒物質 ;撐持此觸媒物質之碳黑等的撐體;保持此撐體之聚合物 〇 MEGA係具備:卜述MEA ;及以夾持此MEA之方式 ,形成於與觸媒層和高分子電解質膜之接觸面爲相反側的 -5- 200915646 一面上之一對的氣體擴散層。固體高分子形燃料電池,係 以夾持上述mega之方式’於與氣體擴散層和觸媒層之接 觸面爲相反側的一面上’具備有成爲氣體通路之一對的分 隔器。 於固體高分子形燃料電池中,一邊的觸媒層作用爲陽 極觸媒層(燃料極)’另一邊的觸媒層作用爲陰極觸媒層 (氧氣極)。氫氣、甲醇等的燃料氣體,係從陽極側分隔 器經由陽極側氣體擴散層而導入至陽極觸媒層。此外,空 氣、氧氣等之氧化劑氣體,係從陰極側分隔器經由陰極側 氣體擴散層而導入至陰極觸媒層。 於陽極觸媒層中,藉由陽極觸媒層中所包含之觸媒物 質的作用’從燃料氣體(氫氣)產生質子(H+)及電子。 此質子係通過高分子電解質膜往陰極觸媒層移動。然後藉 由陰極觸媒層中所包含之觸媒物質的作用,使質子與導入 至陰極觸媒層之氧化劑氣體(氧氣)及電子進行反應而生 成水。因此,若電性連接陽極觸媒層及陰極觸媒層,則可 形成將陽極觸媒層中所生成之電子送至陰極觸媒層之電路 ,而取得電流。 MEA的製作方法,係提出有:將形成於支撐體上的觸 媒層熱壓接於高分子電解質膜後,再剝離該支撐體之方法 ;使包含觸媒與高分子電解質之觸媒油墨鑄膜形成於高分 子電解質膜上之方法;及以噴霧塗佈法等將同樣的觸媒油 墨塗佈於高分子電解質膜上而形成觸媒層之方法等之種種 方法。以此方法所形成之MEA的各觸媒層,一般爲具有 200915646 單一組成之單層構造。 目前,爲了提升固體高分子形燃料電池的性能,係提 出有種種關於觸媒層的構成之技術。例如,於觸媒層中, 爲了增加氣體擴散層側的反應點,係減少觸媒層的氣體擴 散層側之電解質的含有量,並於厚度方向改變電解質含有 量(例如參考專利文獻1 ) ’以及爲了抑制觸媒層中之水 分分布的變動,而於反應氣體出入口方向,亦即於觸媒層 的面方向改變高分子電解質的濃度(例如參考專利文獻2 )° 此外’爲了於觸媒層的厚度方向賦予電子傳導性及質 子傳導性的傾斜度’係於觸媒層之高分子電解質膜側含有 較多的高分子電解質(例如參考專利文獻3 )等。 專利文獻1 :日本特開平9-18〇730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2-151〇9〇號公報 專利文獻3 :日本特開2 0 0 5 - 2 5 9 5 2 5號公報 【發明內容】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然而’即使採用專利文獻1〜3的觸媒層,固體高分子 形燃料電池的發電特性亦未達到充分程度,仍有改善的空 間。此外,如專利文獻2所示般,於觸媒層的面方向(氣 體流路方向)改變高分子電解質的濃度者,由於使膜電極 接合體的製程變得複雜,就實用上較不理想。此外,固體 高分子形燃料電池的發電性能,一般而言降低觸媒層的過 200915646 電壓及藉由減低作爲歐姆電阻的電解槽電阻來提升。 因此,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發電性能極爲優 良且容易製造之膜電極接合體,及具備此膜電極接合體之 膜-電極-氣體擴散層接合體及固體高分子形燃料電池。 (用以解決課題之手段) 本發明者們爲了提升固體高分子形燃料電池的發電性 能,係對膜電極接合體的構成進行各種探討。然後著眼於 陽極觸媒層的組成進行精心的探討後,發現到在陽極觸媒 層中,於厚度方向改變聚合物的分子構造者爲有效的方式 ,因而完成本發明。 亦即,本發明係提供一種膜電極接合體,係具備:對 向配置的陽極觸媒層及陰極觸媒層;及設置於前述陽極觸 媒層與前述陰極觸媒層之間之高分子電解質膜之膜電極接 合體;前述陽極觸媒層,係由:包含以雜亂狀或團聯狀配 置具有離子交換基之重複單位(a)與不具有離子交換基 之重複單位(b)之聚合物之聚合物層的複數層所構成; 最接近於前述高分子電解質膜之前述聚合物層屮所包含之 聚合物,爲重複單位(a )及重複單位(b )的團聯性最低 之聚合物。 該構成係依據下列本發明者們的獨自發現而創作出, 亦即著眼於高分子電解質膜的水分含有量而特定出陽極觸 媒層的構成。由於此膜電極接合體具備配置有複數層的聚 合物層之構造’所以容易製造出。 -8 - 200915646 此外,於本發明之膜電極接合體中’隨著接近於高分 子電解質膜,較理想係配置包含重複單位(a)及重複單 位(b )的團聯性愈低之聚合物之聚合物層。 若使用此陽極觸媒層,則更可抑制水分從陽極觸媒層 釋出至燃料氣體相之情形。藉此,更能夠抑制高分子電解 質膜之水分含有量的降低。所以更可降低高分子電解質膜 的內部電阻,而獲得發電性能更優良之膜電極接合體。 此外,於本發明中更提供…種膜電極接合體,係具備 :對向配置的陽極觸媒層及陰極觸媒層;及設置於陽極觸 媒層與陰極觸媒層之間之高分子電解質膜之膜電極接合體 ,其特徵爲:陽極觸媒層,係由:包含以雜亂狀配置具有 離子交換基之重複單位(a)與不具有離子交換基之重複 單位(b )之雜亂共聚物、及/或以團聯狀配置重複單位( a )與(b )之團聯共聚物之聚合物層的複數層所構成;最 接近於高分子電解質膜之聚合物層,爲包含最多雜亂共聚 物之聚合物層。 此外,於本發明之膜電極接合體的陽極觸媒層,隨著 接近於高分子電解質膜,較理想係配置包含愈多的雜亂共 聚物之聚合物層。 若使用此陽極觸媒層,則更可抑制水分從陽極觸媒層 釋出至燃料氣體相之情形。藉此,更能夠抑制高分子電解 質膜之水分含有量的降低。所以更可降低高分子電解質膜 的內部電阻,而獲得發電性能更優良之膜電極接合體。 此外,本發明之膜電極接合體,陽極觸媒層之聚合物 -9- 200915646 層的數目較理想爲2。 藉此,可更容易地製造出發電性能極爲優良之膜電極 接合體。 此外,於本發明之膜電極接合體中,重複單位(a) 較理想係以下列一般式(1 )所表示; [化1]
在此,式(1)中,k表示0或1’ Z1及Z2分別獨立 ’表示直接鍵結或2價的基,Ar1及Ar2分別獨立’表示2 價的芳香族基。惟該2價的芳香族基之氫,可由可具有取 代基之碳數1〜20的烷基、可具有取代基之碳數1〜2〇的'院 氧基、可具有取代基之碳數 6~2〇的芳基 '可具有取代基 之碳數6〜20的芳氧基或可具有取代基之碳數2〜20的醯基 所取代。w1及w2分別獨立’表示氫原子或離子交換基。 惟W1及W2的至少1個爲離子交換基。 藉由包含具有此重複單位(a)之聚合物’可獲得發 電性能更爲優良之膜電極接合體。 此外,於本發明之膜電極接合體中,重複單位(b) 較理想係以下列一般式(2 )所表示; [化2] —^Ar3 - X1·^—Ar4—Y1—^Ar5—Y2·^ ⑺
在此’式(2)中’ g及h分別獨立’表不0或1 ’ X -10- 200915646 及Y分別獨iA,表示直接鍵結或2價的基,A"、 =及〜分別獨立,表示2價的芳香族基。惟該2價的 方香族基之氫,可由可具有取代基之碳數1〜20的烷基、 可具有取代基之碳Μ 1〜2。的烷氧基、可具有取代基之碳 數6〜20的芳基、可具有取代基之碳數6〜2〇的芳氧基或可 具有取代基之碳數2〜20的醯基所取代。藉由包含具有此 重複單位(b )之聚合物,可獲得發電性能更爲優良之膜 電極接合體。 構成本發明之膜電極接合體之高分子電解質膜,較理 想爲由烴系高分子電解質所形成之高分子電解質膜。藉由 使用該高分子電解質膜,可獲得發電性能更爲優良之膜電 極接合體。此外’由烴系高分子電解質所形成之高分子電 解質膜’相較於以往所主要使用之由氟系高分子電解質所 形成之高分子電解質膜,亦具有耐熱性及機械強度較優良 之優點。 此外,於本發明中更提供一種膜-電極-氣體擴散層接 合體,係具備:上述膜電極接合體;設置於陽極觸媒層之 與高分子電解質膜側爲相反的面側之陽極側氣體擴散層; 及設置於陰極觸媒層之與高分子電解質膜側爲相反的面側 之陰極側氣體擴散層。 此膜-電極-氣體擴散層接合體,由於具備具有上述特 徵之膜電極接合體,所以其發電性能極爲優良且容易製造 出。 此外,於本發明中更提供一種固體高分子形燃料電池 -11 - 200915646 ,係具備:上述膜-電極-氣體擴散層接合體;設置於陽極 側氣體擴散層之與陽極觸媒層爲相反的面側之陽極側分隔 器;及設置於陰極側氣體擴散層之與陰極觸媒層爲相反的 面側之陰極側分隔器。 此固體高分子形燃料電池,由於具備具有上述特徵之 膜電極接合體,所以其發電性能極爲優良且容易製造出。 發明之效果 根據本發明,可提供一種發電性能極爲優良且容易製 造出之膜電極接合體,及具備其之膜-電極-氣體擴散層接 合體及固體高分子形燃料電池。 【實施方式】 以下係因情況的不同,參考圖面來說明本發明之較佳 的實施型態。於圖面中的說明,對於同一或同等要素使用 同一圖號,並省略重複的說明。 第1圖係顯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型態之膜電極接合體 、及具備其之膜-電極-氣體擴散層接合體及固體高分子形 燃料電池的構造之模式剖面圖。固體高分子形燃料電池 100 ’係依序層合有陽極側分隔器60、膜-電極-氣體擴散 層接合體5、及陰極側分隔器70。膜-電極-氣體擴散層接 合體5係依序層合有:接觸於陽極側分隔器60之陽極側 氣體擴散層40 ; ME A 1 ;及接觸於陰極側分隔器70之陰極 側氣體擴散層5 0。此外,ME A I係具備:接觸於陽極側氣 -12- 200915646 體擴散層40之陽極觸媒層2〇;高分子電解質膜1〇;及接 觸於陰極側氣體擴散層50之陰極觸媒層30。在不顯著損 及本發明的目的之範圍內,可於陽極側與陰極側的至少一 側,於氣體擴散層與觸媒層之間設置其他層,例如爲具有 撥水性之多孔質層。 陽極觸媒層20係具備層合於固體高分子形燃料電池 100的層合方向之聚合物層20a及聚合物層20b。聚合物 層20a係與高分子電解質膜1〇接觸而配置,聚合物層20b 係與陽極側氣體擴散層40接觸而配置。 較理想爲,高分子電解質膜10的厚度爲10〜5 Ομιη, 陽極觸媒層20及陰極觸媒層30的厚度爲6 ~40μιη。此外 ,陽極側氣體擴散層40及陰極側氣體擴散層50的厚度較 理想爲30〜500μηι。此外,聚合物層2〇a及聚合物層20b 的厚度,較理想分別爲3〜37μηι。若聚合物層20a及聚合 物層20b當中之一的厚度爲6μιη以下,則具有無法充分抑 制釋出至燃料氣體相之水分量之傾向。 構成陽極觸媒層之聚合物層20a及聚合物層20b,係 分別含有觸媒物質及聚合物。此聚合物爲具有離子交換基 之重複單位(a)與不具有離子交換基之重複單位(b)之 共聚物。該觸媒物質,較理想係作爲上述所說明之撐持於 碳黑等撐體之形態的觸媒撐體來使用。此時,以適當的比 例使撐體與聚合物存在者,就有效率地引發電極反應而言 ,乃極爲重要。若撐體對聚合物的質量比過低,則離子傳 導性有降低之傾向,相反地,若過高,則觸媒活性降低或 -13- 200915646 電子的傳導性降低。聚合物層20a及聚合物層20b之撐體 的合計質量對聚合物的合計質量之質量比,較理想爲相同 ,更理想爲0.0 5〜1 . 〇。 於本實施型態中’高分子電解質膜1 〇側之聚合物層 2 0 a的團聯性較陽極側氣體擴散層側之聚合物層2 0 b還低 。在此’所謂的「團聯性」,是指聚合物的共聚合型式之 單體配列的不規則度之指標’如參考文獻(高分子學會( 曰本)編、足1L桂一郎者、「筒分子Science one point-2 高分子的控制構造」、14〜15頁、共立出版、1993年2月 1 5日發行)所記載般,爲人所知者有以下列一般式(3 ) 予以定量化之手法。 [數1] p2(ab) α= -;~:- (3) Ρ,(Α) X Ρ,(Β) 於一般式(3)中’ Α表示具有離子交換基之重複單 位(a) ’B表示不具有離子交換基之重複單位^ Pi (A)及Pi(B)係分別表示出當抽出聚合物中的1個重 複單位時’ A及B所出現之機率,p2(AB)表示出當抽出 聚合物中連續的2個重複單位時,A_B連鎖所出現之機率 。上述一般式(3)所計算之α,係表示聚合物(聚合物層 )的團聯性。 在此’當A及B爲雜亂地配置之雜亂共聚物時,由於 P2 ( AB )與Pi ( A ) χΡι ( B )有幾乎成爲相等之傾向,所 以α趨近於1。另一方面,當A及B爲團聯地配置之團聯 -14- 200915646 共聚物時’由於P2 ( AB )有趨近於〇之傾向,所以α也 趨近於0。亦即’上述一般式(3)所求取之(^愈接近於0 ,聚合物的團聯性具有愈高之傾向’ α越趨近於1 ’聚合 物的團聯性有越低之傾向。 於本實施型態中,聚合物層2 0 b中所含有之聚合物’ 其團聯性較聚合物層20a中所含有之聚合物還高。亦即’ 於聚合物層20b中,由具有離子交換基之重複單位(a) 所形成之團聯(以下,因情況的不同有稱爲「團聯a」時 )及由不具有離子交換基之重複單位(b)所形成之團聯 (以下,因情況的不同有稱爲「團聯b」時)配置爲團聯 狀之團聯共聚物對聚合物全體之質量比例β,係較聚合物 層20a之該質量比例β還大。 本實施型態之固體高分子形燃料電池1 00,由於陽極 觸媒層20爲以聚合物層20a及20b之2層所形成,所以 可容易製造出。製造方法將於之後詳述。 陽極側氣體擴散層40及陰極側氣體擴散層50可使用 一般所知的材料來構成。具體而言,可使用由以碳等的導 電性材料所構成之多孔質材料來形成。例如,就可有效率 地將燃料氣體或氧化劑氣體輸送至觸媒層之觀點來看,多 孔質的碳織布或碳紙較爲理想。 陽極側分隔器6 0及陰極側分隔器7 〇可使用一般所知 的材料來構成。具體而言,例如有碳黑、樹脂封裝碳、鈦 、不鏽鋼等。此外,陽極側分隔器60係具備燃料氣體流 路62 ’陰極側分隔器7〇係具備氧化劑氣體流路72。 -15- 200915646 第2圖係顯示本發明的第二實施型態之膜電極接合體 ’及具備其之膜-電極-氣體擴散層接合體及固體高分子形 燃料電池的構造之模式剖面圖。固體高分子形燃料電池 2〇〇,係依序層合有陽極側分隔器60、膜-電極-氣體擴散 層接合體6、及陰極側分隔器70。膜-電極-氣體擴散層接 合體6係依序層合有:接觸於陽極側分隔器60之陽極側 氣體擴散層40 ; MEA2 ;及接觸於陰極側分隔器70之陰極 側氣體擴散層5 0。此外,ME A2係具備:接觸於陽極側氣 體擴散層40之陽極觸媒層22;高分子電解質膜10;及接 觸於陰極側氣體擴散層5 0之陰極觸媒層3 0。在不顯著損 及本發明的目的之範圍內,可於陽極側與陰極側的至少一 方,於氣體擴散層與觸媒層之間設置其他層,例如爲具有 撥水性之多孔質層。 本實施型態之膜電極接合體2、膜-電極-氣體擴散層 接合體6及固體高分子形燃料電池200,就陽極觸媒層22 由聚合物層22a、聚合物層22b、聚合物層22c、聚合物層 22d之4層的聚合物層所構成之點,係與上述第一實施型 態不同。 陽極觸媒層22係具備層合於固體高分子形燃料電池 200的層合方向之聚合物層22a、聚合物層22b、聚合物層 22c、聚合物層 22d (聚合物層 22a〜22d )。聚合物層 22a~22d從高分子電解質膜10側朝向陽極側氣體擴散層 40側,依序層合聚合物層22 a、22b、22c、2 2d。亦即’ 聚合物層22a係與高分子電解質膜1〇接觸而配置’聚合 -16- 200915646 物層22d係與陽極側氣體擴散層40接觸而配置 於將聚合物層22a〜22d中所含有之聚合物的團 分別設定爲 a22a、a22b、0122。及 a22d(a22a 〜a22d)時 層之間,較理想爲使下列一般式(4 )所示之關係威 a < a < a < a (4) 22a 22b 22c 22d 藉此,可更加抑制水分從陽極觸媒層22至陽 體擴散層40的燃料氣體相之釋出,並抑制高分子 膜10之水分含有量的降低。此外,聚合物層22a — 質量比例β的大小關係,亦與團聯性α的大小關係 即使上述一般式(4 )的關係不成立’例如若 物層22b〜22d中任一層所含有之聚合物的團聯性較 層22a中所含有之聚合物的團聯性還高,則可獲得 之效果。 聚合物層22a~22d之各層的厚度,就反應氣體 容易度之觀點來看,較理想爲 3〜37μιη °若聚 22a〜22d當中任一層的厚度爲3μηι以下’則具有無 抑制從陽極側氣體擴散層40釋出至燃料氣體相之 之傾向,若超過37^m,則陽極觸媒層22中的反應 散距離變得過長,而具有觸媒反應效率降低之傾向 於本實施型態中,陽極觸媒層22係由4層的 層所構成,但亦可增加聚合物層的數目至5層以上 物層的數目上限並無特別限定’就實用範圍來看’ 爲5層以下,更理想爲3層以下。惟如上述般,就 陽極觸媒層的製造容易度,更理想爲如上述第一實 -17- 聯性α ,這些 l. . r . C ±L ° 極側氣 電解質 -22d 之 相同。 當聚合 聚合物 本發明 的擴散 合物層 法充分 水分量 氣體擴 〇 聚合物 。聚合 較理想 考量到 施型態 200915646 所示般,構成陽極觸媒層之離子交換層的數目爲2層。 接下來說明聚合物層的組成。 聚合物層係包含聚合物及觸媒物質。觸媒物質可使用 如鉬、鉑-釕合金般之以往的觸媒層中所含有者。如上述 般,就容易輸送觸媒層中的氫離子及電子之觀點來看,較 理想爲含有將觸媒物質撐持於碳黑等的導電性材料支撐體 的表面之觸媒撐體。 撐體除了上述所示之碳黑之外,亦可使用碳奈米管等 之導電性碳材料,或是氧化鈦等之陶瓷材料等。在這當中 ,較理想爲導電性碳材料。導電性碳材料,例如有以羧基 化合物進行處理而加以羧化之碳材料、或以磺酸化物進行 處理而加以磺酸化之碳材料。此外’爲了提高觸媒層的撥 水性’可含有聚四氟乙烯等之撥水材。此外,爲了提高觸 媒層的中的氣體擴散性’可含有碳酸鈣等之穿孔材。再者 ,爲了提闻MEA的耐久性,可含有金屬氧化物等之安定 劑。 以下說明聚合物層中所包含之聚合物。聚合物爲具備 具有離子交換基之重複單位(a)及不具有離子交換基之 重複單位(b)之質子傳導性聚合物。離子交換基可爲酸 性基或鹼性基的任一種,就可獲得發電性能極爲優良的膜 電極接合體之觀點來看’較理想爲酸性基。 酸性基’例如有磺酸基(_S〇3H )、羧基(-C00H ) 、膦酸基C-po(〇h)2)、磺醯亞醯胺基(_s〇2NHS〇2_ )、酚性羥基(-Ph ( oh ) ( Ph表示苯基))等。在這當 -18- 200915646 中,較理想爲磺酸基或膦酸基’更理想爲磺酸基。 就可獲得發電性能極爲優良的固體高分子形燃料電池 之觀點來看,聚合物層中所包含之團聯共聚物’較理想爲 具有以上述一般式(1)所示之具有離子交換基之重複單 位(a )。此外,就可獲得發電性能更爲優良的固體高分 子形燃料電池之觀點來看,聚合物更理想爲具有以上述一 般式(2)所示之不具有離子交換基之重複單位(b)。 一般式(1 )之Ar1及Ar2,以及一般式(2 )之Ar3、 Ar4、Ar5之2價的芳香族基,例如有1,3 -伸苯基、丨,4 _伸 苯基等之2價的單環性芳香族基;1,3-萘二基、1,4-萘二 基、1,5-萘二基、1,6-萘二基、1,7-萘二基、2,6-萘二基、 2,7-萘二基等之2價的縮環性芳香族基;吡啶二基、嗤喔 啉二基、噻吩二基等之2價的芳香族複素環基等。在這當 中,其中,以2價的單環性芳香族基爲佳。 在此,一般式(1)及一般式(2)之Ar1〜Ar5的取代 基之碳數1〜20的烷基,例如有甲基、乙基、正丙基、異 丙基、正丁基、二級丁基、異丁基、正戊基、2,2 -二甲基 丙基、環戊基、正己基、環己基、2 -甲基戊基、2 -乙基己 基、壬基、十二基、十六基、十八基、二十基等之碳數 1〜2 0的院基。此外例如有,於一般式(1 )之A r1或a r 2 的取代基中,這些烷基的至少一個氫,可藉由從氟原子、 羥基、腈基、胺基、甲氧基、乙氧基、異丙氧基、苯基、 萘基、苯氧基、萘氧基等所選出之至少1個基所取代,且 該總碳數爲2 0以下的院基。 -19- 200915646 此外,-般式⑴及一般式(2)之AfI〜A,的取代 基之碳數1〜2〇的烷氧基,例如有甲氧基、乙氧基、正丙 氧基、異丙氧基、2丁氧基、二級丁氧基、三級丁氧基、 異丁氧基、正戊氧基、2,2-二甲基丙氧基、環戊氧基、正 己氧基、環己氧基、2-甲基戊氧基、2_乙基己氧基、十二 氧基、十六氧基、二十氧基等之碳數1,的院氧基。此 外例如有,於一般式(!)之Arl或Ar2的取代基中,這些 烷氧基的至少一個氫,可藉由從氟原子、羥基、腈基、胺 基、甲氧基、乙氧基、異丙氧基 '苯基、蔡基、苯氧基、 蔡氧基等所選出之至少〗個基所取代,且該總碳數爲Μ 以下的烷氧基。 -般式⑴及-般式(2)之Afl〜ΑΓ5的取代基之碳 數6〜20的芳基,例如有苯基、萘基、菲基( Phenanthrenyl )、蒽基(Anthrace〜)等芳 恶 丹者,例 如有於一般式(1 )之Ar1或Ar2的取代基中,這些芳基的 至少一個氫,可藉由從氟原子、羥基、腈基、胺基、甲氧 基、乙氧基、異丙氧基、苯基、萘基、苯氧基、蔡氧基= 所選出之至少1個基所取代,且該總碳數爲2 〇以下的芳 基。 Λγ1〜Ar5的取代 此外’ 一般式(1)及—般式(2)之 基之碳數6-20的芳氧基,例如有苯氧基、萘氧基、菲氧 基、恩氧基等方氧基再者,例如有於一般式(1)之a ! 或Ar2的取代基中,這些芳氧基的至少一個氫,可藉由從 氟原子、羥基、腈基、胺基、甲氧基、乙氧基、異丙氧^ -20- 200915646 、苯基、萘基、苯氧基、萘氧基等所選出之至少1個基所 取代,且該總碳數爲20以下的芳氧基。 此外’ 一般式(1)及一般式(2)之Arl〜Ar5的取代 基之碳數2〜20的醯基’例如有乙醯基、丙醯基、丁酿基 、異丁醯基、苯甲醯基、1-萘醯基、2_萘醯基等的醯基。 再者’例如有於一般式(1 )之Arl或Ar2的取代基中,道 些酿基的至少一個氫’可藉由從氟原子、羥基、腈基、胺 基、甲氧基、乙氧基、異丙氧基、苯基、萘基 '苯氧基、 蔡氧基等所選出之至少丨個基所取代,且該總碳數爲 以下的釀基。 一般式(1)之Ar1及Ar2的至少1個,可於其芳香環 具有離子交換基。此離子交換基可直接鍵結於芳香環,或 是經由下列一般式(5 )的任一個連結基而鍵結於芳香環 。亦即 般式 )之w1及 可爲以下列一般式 所示之連結基與離子交換基所構成之基。 [化3]
Ar—Ar—^-CF2-^—w
Ar—f-CH CH2 十 w Ar- (5)
Ar-T—f-CH 2-^-w Ar-T—^-CF2-^— 在此,上述一般式(5)之Ar’係表示上述一般式( 1)之Ar1或Ar2’w表示離子交換基’r及s表示分別獨 立之0〜12的整數,T爲從-0-、-S-' -CO及-S02-中所選 -21 - 200915646 出之任一個基。 以上述一般式(2)所示之不具有離子交換基之重複 單位(b )例如有下歹U A-1〜A-14、B1〜B 14、C-1〜C-12及 D1〜D6。此外,以上述一般式(1)所示之具有離子交換 基之重複單位(a),例如有於 A-1〜A-14、B1〜B14、C- 1〜C-12或D1〜D6的各個重複單位中,於鍵結於該芳香環 之氫原子當中至少1個由離子交換基所取代者,以及該氫 原子當中至少1個由上述一般式(5)所不之以連結基與 離子交換基所構成之基所取代者。於下列所示之重複單位 中,「-Ph」係表示苯基。 -22- 200915646 [化4] A-1 A-2 h± A-5 Α·6
-23- 200915646 [化5] B-2
B-4
B-7
CN
B-11
B-8 B^9 B-10
24- 200915646
D-4
D-5
D-6
於上述所示者當中,具有離子交換基之重複單位(a 較理想爲於從(A-l) 、(A-2) 、(A-5) 、(A-9) -25- 200915646 、(A-l 3 ) 、( B-l ) 、( B-12 ) 、( C-l ) 、( C-4 )、 (C-7) 、 (C-l〇) 、 (C-ll)當中所選出之任一個重複 單位中具有離子交換基者’更理想爲於從(A_1) 、(A-2 )、(A-5) 、 (A_9) 、(C-1)及(C-4)當中所選出之 任一個重複單位中具有離子交換基者’尤其理想爲於從( A-l) 、 (A-2) 、 (A-9)當中所選出之任一個重複單位 中具有離子交換基者。 具備上述具有離子交換基之重複單位(a)及上述不 具有離子交換基之重複單位(b)之雜亂共聚物及團聯共 聚物,可藉由一般所知的方法來製造。例如’具有團聯a 及團聯b之團聯共聚物,可藉由以下方法來合成。 控制聚合物的共聚合型式之方法’例如有(i )預先 分別製造出團聯a的前驅物及團聯b的前驅物’再使兩者 鍵結之方法,(Π)製造出由可導入離子交換基之重複單 位所形成之團聯與無法導入離子交換基之重複單位所形成 之團聯所構成之團聯共聚物,再將離子交換基導入於前者 的團聯之方法,(iii )將團聯b的前驅物聚合物與具有離 子交換基之單體混合,使該具有離子交換基之單體進行聚 合,而使該聚合物與前述團聯b的前驅物聚合物鍵結之方 法等。 當,團聯共聚物可爲具有各一個團聯a與團聯b之共 聚物,亦可爲具有複數的兩團聯之一方或雙方之多團聯共 聚物。 聚合物層中所含有之團聯共聚物,爲由具有酸性基及 -26- 200915646 /或鹼性基的離子交換基之鏈段(團聯a)及不具有離子交 換基之鏈段(團聯b)所形成之團聯共聚物。此聚合物可 爲每種鏈段各具有1個之團聯共聚物,或是當中任一種鏈 段具有2個以上之團聯共聚物,或是兩者均具有2個以上 之團聯共聚物。 此外,於上述(i)中,當使構成兩團聯之團聯a及 團聯b的2種前驅物聚合物連結時,可將具有能夠與此2 種前驅物聚合物的末端進行反應之基之化合物’作爲連結 劑使用。 當團聯共聚物爲多團聯時,團聯a的聚合度(ma)及 團聯b的聚合度(mb),可藉由複數個團聯的加權平均來 計算。滿足m a > m b之團聯共聚物,於上述(i )中’可藉 由使用團聯a之前驅物聚合物的聚合度較團聯b之前驅物 聚合物的聚合度者來製造出。此外,於上述(Hi)中’可 使用聚合度相對較低之團聯b的前驅物聚合物’並增加具 有離子交換基之單體對該團聯b的前驅物聚合物之當量數 來製造出。 作爲聚合物層中所含有之團聯共聚物’就可顯現出高 度的水穿透性之觀點來看’較理想爲’團聯a爲以下列一 般式(6 )所表示者’團聯b爲以下列一般式(7 )所表示 者。 [化8]
w3
Ar1 一 Z1
(6) -27- 200915646 [化9] (Αγ3—Χ^Αγ4_υ1_^α「5—、
~Ar6- (7) 在 爲離子 數個之 此 該2 f: 的烷基 代基之 氧基或 上述一 結。η 上。其 氧原子 原子。 此 出團聯 理想爲 此 各個團 團聯共 理想爲 此 ,上述 —般式(6 )中,j 爲 交換基, 其他圖號與上述一 -般 AI .1 及 zi ’可互爲相同或不 同 外 ,上述 —般式(7 )中,Δ v 6 , 以上的整數,W3 (1 )相同。爲複 π ‘ I貝口 y万/白'•肷巷。 賈的方香族基之氯,可由可貝 Μ 田7具有取代基之碳數1〜20 、可具有取代基之碳數1〜20的院氧基、可具有取 碳數6〜2〇的芳基、可具有取代基之碳數6〜20的芳 可具有取代基之碳數2〜2〇的醯基所取代。此外, 般式(7)中,Y爲分別獨立之2價的基或直接鍵 爲1以上的整數’較理想爲3以上,更理想爲5以 他圖號與上述一般式(2)相同。γ1及γ2較理想爲 或磺醯基(Sulfonyl ) ’Y較理想爲直接鍵結或氧 外,於一般式(6)及一般式(7)中,就容易製造 共聚物之觀點來看,j及n較理想爲1 0 0 0以下’更 5 0 0以下。 外,團聯共聚物之團聯a與團聯b的質量比例’因 聯之種類的不同而不同,但對聚合物層中所含有之 聚物的總質量,團聯a較理想爲2〇〜75質量%,更 3 0〜7 5質量%。 -28- 200915646 上述一般式(7 )所表示之團聯b的較佳具體例,例 如有下列(F-1 )〜(F-22 )者。以下的具體例中,η爲1 以上的整數。 [化 10]
[化 11]
-29- 200915646 [化 14]
η
[化 17]
(F-9) (F-10) (F-11) (F-12) (F-13) (F-14) (F-15) (F-16) -30- 200915646 [化 18]
销分簡分 [化 20] 分 g〇~0)^〇- 销分。令私剌分 於上述各個(F-1)〜(F_22)中’團聯b 亦有於其兩末端部的至少一邊,具有形成酯鍵 之形態的團聯。
聚合物層中所含有之團聯共聚物’如上所 爲由可顯現出高度的水穿透性之團聯a ’與可 的耐水性之團聯b所形成之共聚物’此外’就 的容易度,較理想爲下列第丨表〜第5表所示; 。於第1表〜第5表中,記載於團聯a與團聯 碼,係意味者上述所列舉之各個重複單位或是 。H-1〜H-60的團聯共聚物,係於記載於第1 I (F-17) (F-18) (P-19) (F-20) (F-21) (F-22) 的具體例, 結之氧原子 述,較理想 顯現出尚度 考量到製造 匕 Η-1~Η-60 b的列之號 團聯的號碼 ^〜第5表之 -31 - 200915646 團聯a的列之重複單位中,具有離子交換基或以上述一般 式(5 )所示之基的任一種之重複單位 的列重複單位。 [第1表] 以及記載於團聯 團聯共聚物 團聯a 團聯b Η- 1 A- 1 F- 1 H-2 A-1 F-2 H-3 A- 1 F-3 H-4 A- 1 F-4 H-5 A- 1 F-9 H-6 A- 1 F- 1 0 H-7 A- 1 F-1 3 H-8 A- 1 F- 1 4 H-9 A- 1 F- 1 9 Η- 1 0 A-1 F-20 Η- 1 1 A- 1 F-2 1 Η- 1 2 A- 1 F-22 [第2表] 團聯共聚物 團聯a 團聯b Η- 1 3 A-5 F- 1 Η-1 4 A-5 F-2 Η-1 5 A-5 F-3 Η- 1 6 A-5 F-4 Η- 1 7 A-5 F-9 Η- 1 8 A-5 F- 1 0 Η-1 9 A-5 F- 1 3 H-20 A-5 F- 1 4 H-2 1 A-5 F- 1 9 H-22 A-5 F-20 H-23 A-5 F-2 1 H-24 A-5 F-22 -32- 200915646 [第3表] 團聯共聚物 團聯a 團聯b H-25 A-9 F- 1 H-26 A-9 F-2 H-27 A-9 F-3 H-28 A-9 F-4 H-29 A-9 F-9 H-3 0 A-9 F- 1 0 H-3 1 A-9 F- 1 3 H-32 A-9 F- 1 4 H-3 3 A-9 F- 1 9 H-34 A-9 F-20 H-3 5 A-9 F-2 1 H-3 6 A-9 F-22 [第4表] 團聯共聚物 團聯a 團聯b H-3 7 A- 1 3 F- 1 H-3 8 A- 1 3 F-2 H-39 A- 1 3 F-3 H-40 A- 1 3 F-4 H-4 1 A- 1 3 F-9 H-42 A- 1 3 F- 1 0 H-43 A- 1 3 F-1 3 H-44 A- 1 3 F- 1 4 H-45 A- 1 3 F- 1 9 H-46 A- 1 3 F-20 H-47 A- 1 3 F-2 1 H-48 A- 1 3 F-22 -33- 200915646 [弟5表] 團聯共聚物 團聯a 團聯b H-49 C-11 F-l H-50 c-11 F-2 H-5 1 c-11 F-3 H-5 2 c-11 F-4 H-53 ___CJJ_ F-9 H-54 c-11 F-1 0 H-5 5 c-i l F-1 3 H-56 c-11 F-1 4 H-5 7 c-11 F-1 9 H-5 8 C-11 F-20 H-59 c-11 F-2 1 H-60 C-11 F-22 上述各團聯共聚物,例如可藉由日本特開2001 -250567號公報、日本特開2003-31232號公報、日本特開 2004-359925號公報、日本特開2005-232439號公報或曰 本特開2003 - 1 1 3136號公報所記載之團聯共聚物的製造方 法來製造。 另一方面,雜亂共聚物,爲具有離子父換基之單體與 不具有離子交換基之單體就統計上呈雜亂地配置之聚合物 。此雜亂共聚物,可藉由在聚合開始前後將具有離子交換 基之單體與不具有離子交換基之單體共同加入’並使兩者 互相聚合而製造出。 此外,於本實施形態’係以使該末端彼此互相鍵結之 方式來選擇團聯共聚物與雜亂共聚物’並使兩者進行反應 ,如此可製造出均具有團聯共聚合型式與雜亂共聚合型式 -34- 200915646 的分子鏈之聚合物。藉此,可適當的變更團聯性’亦即上 述一般式(3)所示之團聯性α。此外’亦可各自製造出具 有團聯共聚合型式的分子鏈之聚合物與具有雜亂共聚合型 式的分子鏈之聚合物’並使兩者混合而適當的變更團聯性 α ° 如上述般,可製造出團聯共聚物(α爲接近於〇)及 雜亂共聚物(α爲接近於1 ) ’以及因應必要而製造出具 有任意的α之聚合物,藉此’可製造出團聯性互爲不同之 複數層。藉此可製造出第一及第二實施形態之陽極觸媒層 20〜22 。 陽極觸媒層的各聚合物層中所包含之團聯共聚物與雜 亂共聚物之比例,例如可藉由下列方法來確認。 (1) 使用掃描式電子顯微鏡等來觀察ΜΕΑ的剖面, 並測定出構成陽極觸媒層之聚合物層的數目及各個聚合物 層的厚度。 (2) 使用 SAICAS( Surface and Interfacial Cutting Analysis System,表面及界面切割分析系統’例如有 DAIPLA WINTES股份公司所販售者),根據於(1 )中所 得之測定結果,於各聚合物層的界面切斷陽極觸媒層’使 各聚合物層分離。 (3 )藉由溶液抽出法等手法,從分離後的各聚合物 層中取出聚合物成分。 (4 )藉由溶劑鑄膜法等方法,使所得之聚合物成分 成膜,並使用穿透式電子顯微鏡(TEM )等來觀察所得之 -35- 200915646 膜的微相分離構造。 (5)觀察的結果爲,由觀察出微相分離構造之聚合 物成分所形成之聚合物層’爲包含團聯共聚物之聚α物層 ,由未觀察出微相分離構造之聚合物成分所形成之聚合物 層,爲包含雜亂共聚物之聚合物層。愈是由觀察出更明顯 的微相分離構造之聚合物成分所形成之聚合物層’其團聯 性愈高,團聯共聚物對聚合物全體的比例愈高。 在此,所謂的「微相分離構造」,是指例如以ΤΕΜ 來觀察膜時,具有離子交換基之團聯(Α)的密度較高之 細微的相(微相區),與實質上不具有離子交換基之團聯 (Β )的密度較高之細微的相(微相區)爲混合存在’且 各個微相區構造的區寬度,亦即,恆常週期爲數nm〜數百 nm之構造。 高分子電解質膜10及陰極觸媒層30亦包含聚合物。 此聚合物,例如有上述聚合物層中所包含之團聯共聚物與 雜亂共聚物,以及下列(P-1 )〜(P-4 )的聚合物。 亦即:(P -1 )將磺酸基及/或鱗酸基導入於主鏈由脂 肪族烴所形成之高分子而成之聚合物;(P-2 )將磺酸基 及/或膦酸基導入於脂肪族烴之氫原子的全部或一部分被 氟原子所取代之高分子而成之聚合物;(P-3 )將磺酸基 及/或膦酸基導入於實質上不包含碳原子之聚矽氧烷、聚 磷氮烯等之高分子的主鏈而成之聚合物;(P-4)藉由離 子鍵結,將包含具有鹼基性的氮原子且爲硫酸或磷酸等的 酸性化合物,導入至主鏈或側鏈而成之聚合物等。 -36- 200915646 上述(p-i)的高分子電解質,例如有乙烯-乙烯磺酸 共聚物、丙烯腈-苯乙烯磺酸共聚物、以磺化劑將磺酸基 導入於聚苯乙烯或聚(α -甲苯乙烯)而成之樹脂等。所謂 的磺化劑’爲將有機化合物的氫取代爲磺酸基之化合物。 磺化劑較適合例如有發煙硫酸、三氧化硫、氯磺酸等。 上述(Ρ-2)的高分子電解質,例如有Dupont公司製 的Nafion (註冊商標),旭化成股份公司製的Acip 1 ex ( 註冊商標),旭硝子股份公司製的Flemion (註冊商標) 等。此外,例如有:如日本特開平9- 1 02322號公報所記 載者,藉由碳化氟系乙烯單體與烴系乙烯單體之共聚合所 製作之由主鏈及具有磺酸基之烴系側鏈所構成之磺酸型聚 苯乙烯-接枝-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ETFE );如美國專 利第4,012,303號公報及美國專利第4,605,68 5號公報所 記載者,使α,β,β-三氟苯乙烯接枝聚合於藉由碳化氟系乙 烯單體與烴系乙烯單體之共聚合所製作之化合物’並將磺 酸基導入於此而構成離子交換體之磺酸型聚(三氟乙烯 )-接枝-ETFE等。 上述(Ρ-3 )的高分子電解質,例如有將磺酸基導入 於聚磷氮烯(P〇lyph〇sPhazene)而成者等。 上述(P-4)的高分子電解質,例如有日本特表平11_ 503262號公報所記載之含有磷酸之聚苯並咪唑等。 構成高分子電解質膜10之高分子電解質’就可獲得 發電性能更爲優良的膜電極接合體之方面來看’ ’較理想 爲由烴系高分子電解質。在此’所謂的「烴系高分子電解 -37- 200915646 質」,是指氟原子對高分子電解質全體之含有量爲15質 量%以下之高分子電解質。 爲了獲得實用的固體高分子形燃料電池,高分子電解 質膜10較理想爲具有優良的機械強度及耐熱性,構成高 分子電解質膜10之高分子電解質,於上述例示中,較理 想爲於主鏈具有芳香環之芳香族系高分子電解質。在這當 中,較理想爲一同具有離子交換基之芳香族鏈段以及實質 上不具有離子交換基之芳香族鏈段,且共聚合型式爲團聯 共聚合或接枝共聚合之高分子電解質。具體的例子有曰本 特開200 1 -2505 67號公報所記載者,由具有磺酸基之鏈段 (親水性鏈段)與實質上不具有離子交換基之鏈段(排水 性鏈段)所形成之團聯共聚物。 陰極觸媒層30除了上述聚合物之外,亦可含有與陽 極觸媒層爲相同之觸媒物質,或是將觸媒物質撐持於表面 之導電性材料。 以下說明上述第二實施型態之固體高分子形燃料電池 200的製造方法。 高分子電解質膜1 〇,可藉由溶液鑄膜法等之一般所知 的方法,將上述聚合物層中所含有之聚合物形成爲膜狀而 藉此製造出。 於製造高分子電解質膜1 0時,除了聚合物之外’可 因應期望的特性,在不會導致離子傳導性的顯著降低下, 包含其他成分。此類的其他成分,例如有一般的高分子中 所使用之可塑劑、安定劑、脫模劑、保水劑等之添加劑。 -38- 200915646 尤其就抑制固體高分子形燃料電池之高分子電解質膜的劣 化之方面來看’可適當的採用能夠賦予耐自由基性之安定 劑。 此外’爲了提升高分子電解質膜1 0的機械強度,亦 可使用將高分子電解質與特定的支撐體予以複合化之複合 膜。支撐體例如有小纖維形狀或多孔膜形狀等基材。 於如此獲得之高分子電解質膜10之一邊的主面上, 形成陽極觸媒層2 2。關於陽極觸媒層的形成,使用一種將 上述觸媒物質及聚合物及溶劑予以混合,並調製成溶液或 分散液之觸媒油墨之方法,乃被廣泛的採用。溶劑較理想 爲不易溶解高分子電解質膜10者,可使用水、乙醇、及 水與乙醇的混合溶劑等。 於第二實施型態中,陽極觸媒層22係具備4屑的聚 合物層(22a、22b、22c、22d )。爲了製作這些層,需調 製出觸媒油墨1〜4。於觸媒油墨1 ~4的調製時,各種觸媒 油墨中所包含之聚合物,可考量其團聯性來選擇。藉此, 可使觸媒油墨1中所包含之聚合物的團聯性爲最低,且使 觸媒油墨4屮所包含之聚合物的團聯性爲最高。此時,觸 媒油墨1之團聯共聚物對聚合物全體的質量比例爲最小, 觸媒油墨4之該質量比例爲最大。若以形成陽極觸媒層22 時之各層的質子傳導性成爲同等之方式進行調整’則可降 低層間界面之離子傳導電阻,而圓滑地進行觸媒層中之離 子傳導,因而較爲理想。 觸媒油墨的調製,可藉由一般所知的方法,將觸媒物 -39- 200915646 質、聚合物、溶劑、及因應必要所添加的添加劑成分予以 混合。混合方法可使用超音波分散裝置、均質法、球磨法 、行星球磨法、砂磨法等。 構成陽極觸媒層22之各層,可使用所調製之觸媒油 墨直接塗佈於闻分子電解質膜10上,且可藉由形成觸 媒層之方法(以下稱爲「溶劑鑄膜法」)來形成。如此, 可於高分子電解質膜與所接合之聚合物層之間,顯現出強 固的接著性。 以丨谷劑_膜法塗佈觸媒油墨之方法,可使用噴霧法、 軋輥塗佈法、凹版塗佈法、刀片塗佈法、刮刀塗佈法或網 版印刷法等之一般所知的方法。當中,就形成面內均一性 較優良之觸媒層之觀點來看,較理想爲噴霧法。所謂的噴 霧法’是指藉由壓縮氣體的噴出力將液體狀的材料予以噴 射’生成微粒子狀的材料而附著於基板等之方法。噴霧法 較理想爲使用日本特開2004-89976號公報所記載之方法 。根據此噴霧法,直接將觸媒油墨塗佈於高分子電解質膜 1〇者,乃具有可更簡便地實施之優點,就容易控制期望的 聚合物層數目或聚合物層厚度來看,爲形成陽極觸媒層22 之極佳的方法。 以下更具體的說明形成陽極觸媒層22之方法。首先 ,於高分子電解質膜1 〇的ΐ面上塗佈用以形成聚合物層 22a之觸媒油墨1。接著進行熱處理,可於高分子電解質 膜10上形成聚合物層22a。然後’同樣於聚合物層22a之 與高分子電解質膜1 〇的接觸面爲相反側之主面上,塗佈 -40- 200915646 用以形成聚合物層2 2 b之觸媒油墨2。接著進行熱處理, 可於筒分子電解質膜10上形成聚合物層22b。之後,同樣 分別使用觸媒油墨3及4,於聚合物層2 2 b上形成聚合物 層22c’於聚合物層22c上形成聚合物層22d。如此,可 於筒分子電解質膜1〇上形成具有4層的聚合物層之陽極 觸媒層22。 於上述製造方法中,爲了去除觸媒油墨中所包含之溶 劑與揮發性物質’係於觸媒油墨的塗佈後進行熱處理,但 亦可與熱處理一同進行或是取代熱處理而進行通風處理。 ί谷劑等的去除手段’較理想爲熱處理。熱處理的條件,可 因應所適用之觸媒油墨的揮發物質的種類及量或是高分子 電解質膜的種類來適當地達到最適化。 此外’陽極觸媒層22,亦可於不同的支撐體上分別塗 佈觸媒油墨1〜4並去除溶劑,藉此形成聚合物層的前驅物 ’並將分別形成於支撐體上之前驅物熱壓接於高分子電解 質膜1 〇上而形成(以下稱爲「支撐體法」)。 於支撐體法中’係準備與陽極觸媒層2 2的聚合物層 爲相同數Η之支撐體’亦即4個支撐體,將含有團聯性互 爲不同之聚合物之觸媒油墨塗佈於各支撐體,而形成聚合 物層22a〜22d的前驅物。接著將聚合物層22a的前驅物熱 壓接於高分子電解質膜1 〇,並去除支撐體。熱壓接較理想 爲於1 0 0〜2 0 0 °C、5〜1 〇 μ P a、〇 . 2 5〜1 . 0小時的條件下進行 。支撐體可使用pTFE (聚四氟乙烯)薄片等。之後,同 樣地依序壓接聚合物層2 2 b、2 2 c、2 2 d的前驅物並去除支 -41 - 200915646 撐體,藉此,可於高分子電解質膜10上形成具備4層 聚合物層之陽極觸媒層22。 於上述支撐體法中,亦可於支撐體上依序層合聚合 層22a〜22d的前驅物後,再一起熱壓接於高分子電解質 1 0上。此外,於支撐體法中,若將形成聚合物層22d的 驅物之支撐體,作爲形成形成陽極側氣體擴散層4 0之 材,則不須從聚合物層22d去除支撐體,而可同時形成 合物層22d及陽極側氣體擴散層40。 如此,可藉由使用支撐體法或溶液鑄膜法,於高分 電解質膜10上形成陽極觸媒層22。於支撐體法中,於 撐體的去除時可能會對觸媒層產生損傷,此外,於溶液 膜法中,由於接觸於高分子電解質膜1 〇之層(聚合物 2 2 a )對高分子電解質膜1 〇之接合性極爲優良,所以溶 鑄膜法較爲理想。 第一實施形態之陽極觸媒層2 0,例如可從用以形成 合物層22a〜22d所調製出之4種觸媒油墨中,使用2種 媒油墨,來形成聚合物層20a及2 0b。由於陽極觸媒層 爲以聚合物層20a及20b之2層所形成,所以容易形成 極觸媒層20。 陰極觸媒層30,係形成於高分子電解質膜10之與 合有陽極觸媒層22的面爲相反側之面。陰極觸媒層30 可構成爲以往於該領域所廣泛使用之一般的觸媒層,亦 爲單一組成所形成之單層構造的觸媒層。此觸媒層可使 上述陽極觸媒層22的形成中所使用之觸媒油墨’或是 的 物 膜 刖 基 聚 子 支 鑄 層 液 聚 觸 20 陽 層 ϊ 即 用 使 -42 - 200915646 用一般所採用之觸媒油墨來形成。陽極觸媒層22與陰極 觸媒層3 0的形成順序並無特別限定。 陽極側氣體擴散層40及陰極側氣體擴散層50可使用 一般所知的材料,藉由一般所知的方法來形成。此外’亦 可使用市售品。具體而言,可使用由以碳等的導電性材料 所構成之多孔質材料來形成。這些擴散層可藉由一般所知 的方法,以夾持膜電極接合體2之方式來層合,而製造出 膜-電極-氣體擴散層接合體6。 陽極側分隔器60及陰極側分隔器70可使用一般所知 的材料’藉由一般所知的方法來形成。此外,亦可使用市 售品。這些分隔器可藉由一般所知的方法,以夾持膜-電 極-氣體擴散層接合體6之方式來層合,而製造出固體高 分子形燃料電池2 0 0。 以上係說明本發明之較佳的實施形態,但本發明並不 限定於上述實施形態。 實施例 以下係根據實施例及比較例,更具體的說明本發明, 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以下的實施例。 (實施例1) <高分子電解質P1的調製> 於氬氣環境下,將DMSO (二甲亞砸)600ml、甲苯 2〇〇11\1^、2,5-二氯苯磺酸鈉26.58(1〇6.3111111〇1)、末端氯 -43- 200915646 型的聚醚磺酸(住友化學股份公司(日本)製、商品名稱 :Sumika Excel PES5200P、數量平均分子量=5.4χ104、重 量平均分子量=1.2xl05) lO.Og、及 2,2’-雙吡啶43.8g( 2 80.2mmol ),放入於具有共沸蒸餾裝置之燒瓶並進行攪 拌。之後將油浴溫度升溫至1 5 0 °C,餾除甲苯並對系統內 的水分進行共沸脫水後,冷卻至60°C,加入雙(1,5-環辛 二烯)鎳(〇) 73.4g( 266.9mmol)並將油浴溫度升溫至 8 〇 °C,於同溫度下進行5小時的攪拌而獲得反應液。 放置冷卻後,將此反應液注入至大量的6mol/L鹽酸 中以析出聚合物,並過濾出該聚合物。之後對以6mol/L 鹽酸所濾過之聚合物進行洗淨·過濾操作並重複數次,之 後進行聚合物的水洗直到瀘液成爲中性爲止,然後再以 9(TC以卜.的熱水,攪拌2小時以上來進行熱水洗淨並過濾 。接著進行減壓乾燥,藉此可獲得1 6.3 g之聚亞芳基系團 聯共聚物(高分子電解質P1)。高分子電解質P1的數量 平均分子量爲100000,重量平均分子量爲260000。本申 請書中之重量平均分子量,係以凝膠滲透層析法(G P C : 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 )所測定,爲使用標準聚 本乙燃檢量線所求取。GPC分析係於下列條件中實施。
GPC測定裝置:TOSOH公司製 hlc-8220 管柱:Shodex公司製串聯連接2根AT-80M 管柱溫度:40°C 移動相溶劑:二甲基乙醯胺(以成爲10mm〇i/dm3之 方式添加L i B r ) -44 - 200915646 溶劑流量:0.5 m L / m i η 藉由溶液鑄膜法,從高分子電解質P1形成膜,並使 用加熱溫度設定在l〇5°C之鹵素水分率計(Mettler Toledo 製、商品名稱:HR-73 ),求取該膜之乾燥質量。接著將 此膜浸漬於〇 · 1 m ο 1 / L氫氧化鈉水溶液 5 m L·後,再加入 5 OmL的離子交換水,並放置2小時。之後以0.1 mo 1/L的 鹽酸,對浸漬有該膜之溶液進行中和滴定,並求取中和點 。之後從膜的乾燥質量與上述中和所需之鹽酸的量中,算 出膜之層離子交換容量(IEC,單位meq/g )。 上述測定的結果,從高分子電解質P 1所得之膜的層 離子交換容量爲2.3meq/g。此外’從數量平均分子量及重 量平均分子量所求取之高分子電解質P1的聚合度爲195 <安定劑聚合物的合成> 使用二苯碱作爲溶劑,於碳酸鉀的存在下,以4: 6: 10的莫耳比使4,4’-二經基二苯颯、4,4’_二經基聯苯及 4,4,-二氯二苯_進行反應,而調製出下列式(8 )所示之 雜亂共聚物。下列式(8 )中,各重複單位所賦予之「 0.70」及「0.3〇」爲表不各重複單位的旲耳比。 -45- 200915646 [化 21]
接者依據曰本特開2003 -2 82096號公報所記載之方法 ’對前述以式(8 )所示之雜亂共聚物進行溴化及膦酸酯 化處理後’再進行加水分解,藉此可獲得前述包含以下構 造之安定劑聚合物’此構造爲對於式(8)的氧基聯苯構 造之單元的1個,含有約0.2個溴基以及約1.7個膦酸基 (以- p(o)(〇h)2表示之基)。 <局分子電解質膜1的製作> 以使將上述所得之高分子電解質p1與添加劑(安定 劑聚合物)之混合物(高分子電解質p 1 :添加劑=9 : 1 ( 質量比))的濃度成爲約1 5質量%之方式,溶解於二甲亞 颯(DM SO )中’調製出高分子電解質溶液。接著將此高 分子電解質溶液滴至玻璃板上。之後使用線塗佈機,將此 高分子電解質溶液均句塗抹於玻璃板。此時,藉由改變線 塗佈機的空隙,可控制塗佈厚度。於塗佈後,在8 0 °C中對 高分子電解質溶液進行常壓乾燥。將所得之膜浸漬於 1 mo 1/L的鹽酸後’以離子交換水洗淨,再進行常溫乾燥, 藉此可獲得厚度3〇Mm的高分子電解質膜i。 -46 - 200915646 <觸媒油墨1的調製> 將〇 . 8 4 g之撐持鉑的碳(鉛撐持量爲5 0質量% )混合 於6mL之市售的5質量%Nafi〇n (註冊商標)溶液( Aldrich 公司製、商品名稱:Nafion perfluorinated ion-exchange resin, 5 w t % so 1 n in lower aliphatic alcohols/H2〇 mix、EW=1100、IEC = 0.91meq/g、溶劑:水與乙醇之混合 溶液),再加入1 3.2 0 m L的乙醇。對所得之混合物進行1 小時的超音波處理後,以攪拌器攪拌5小時而獲得觸媒油 墨1。 上述所謂的EW,爲表示具有質子傳導性之交換基的 當量質量(Equivalent Weight),並以離子交換基的每1 當量之離子交換體的乾燥質量「g/ew」所表示。愈是EW 較小的離子交換樹脂,愈是具有相對較高的親水性。 <觸媒油墨2的調製> 將1 .〇〇g之撐持鉛的碳(鉑撐持量爲50質量% )混合 於6.30g之市售的5質量%Nafion (註冊商標)溶液( Aldrich 公司製、商品名稱:Nafion perfluorinated ion-exchange resin, 5 wt% soln in lower aliphatic alcohols/H2〇 mix、EW=1100、離子交換容量=〇.91meq/g、溶劑:水與 乙醇之混合溶液),再加入6.3 6 g的水及4 3.6 6 g的乙醇而 獲得混合物。對所得之混合物進行1小時的超音波處理後 ,以攪拌器攪拌5小時而獲得觸媒油墨2。 與從高分子電解質P1形成膜(層)並算出離子交換 -47- 200915646 容量者相同’從觸媒油墨2形成膜(層),並算出離子交 換容量(IEC,單位meq/g)。結果爲,從觸媒油墨2所 得之膜(層)的離子交換容量爲〇.22meq/g。Nafion就製 法上可視爲雜亂共聚物。因此,該膜(層)係含有雜亂共 聚物。 <觸媒油墨3的調製> 將l.〇g之高分子電解質膜1溶解於99g的N-甲基咯 烷酮(NMP )而製作出溶液100g。接著一邊攪拌900g的 水,一邊使該溶液緩慢滴下,而獲得高分子電解質與NMP 與水之混合物。將此混合物密封於滲透膜(三光純藥股份 公司製、商品名稱:UC36-32-100:截取分子量14,000) ,以流水洗淨72小時。之後從滲透膜取出混合物,使用 蒸發器,於溫度60°C、壓力50mTorr的條件下,濃縮至 5 0 g爲止而獲得高分子電解質乳化液1。以濃稠系粒徑分 析儀(大塚電子公司製、商品名稱:FPAR-1000)對高分 子電解質乳化液1的平均粒徑進行測定,結果爲1 0 1 μϊη。 此外,對所得之對高分子電解質乳化液1的溶劑組成進行 分析,結果99.9質量%以上爲水。 以8 0 °C的乾燥機,對5 0 g的高分子電解質乳化液1進 行乾燥並去除溶劑,而獲得0.8 2 5 g的高分子電解質P2。 除了使用〇.20g之上述高分子電解質P2來取代6.30g 之5質量%Nafi〇n (註冊商標)溶液以外,其他與觸媒油 墨2相同而製作出觸媒油墨3。 -48- 200915646 與從高分子電解質P1形成膜(層)並算出離子交換 容量者相同,從觸媒油墨3形成膜’並算出離子交換容量 (IEC,單位meq/g )。結果’從觸媒油墨3所得之膜( 層)的離子交換容量爲〇.38meq/g°此外’此膜(層)爲 以9 : 1的比例(質量比)混合高分子電解質P2與安定劑 聚合物而得,所以含有團•聯共聚物及雜亂共聚物。該膜之 團[聯共聚物與雜亂共聚物之質量比例(團聯共聚物:雜亂 共聚物),係成爲9 : 1。 < Μ E A的製作> 接著以下列方式製作出ME A。首先’於上述製作出之 高分子電解質膜1之一邊的主面(形成有觸媒層之面)’ 於主面中央部的5.2 c m見方的區域,以噴霧法塗佈上述觸 媒油墨1。噴霧法係依據日本特開2004-089976號公報所 記載之方法,使用大型的脈衝噴霧觸媒形成裝置(
Nordson公司製、噴霧槍型式:NCG-FC ( CT ))來進行 〇 噴霧法的塗佈條件,係設定爲從吐出口至膜爲止之距 離爲6cm,機台溫度爲75 °C。於此塗佈後的觸媒油墨1上 ,以同樣的塗佈條件重覆塗佈觸媒油墨1 (塗佈次數:合 計8次),並靜置於基台上,藉此去除溶劑而形成陰極觸 媒層。 從觸媒油墨1的組成與塗佈後之觸媒油墨1的質量與 陰極觸媒層的大小當中,算出陰極觸媒層的鉛量。結果, -49- 200915646 陰極觸媒層的鉑量爲〇.60mg/cm2。 接著於高分子電解質膜1之另一邊的主面,同樣塗佈 觸媒油墨2以形成聚合物層a,然後於聚合物層a上塗佈 觸媒油墨3以形成聚合物層b,藉此,於高分子電解質膜 1之的主面上,製作出依序層合有聚合物層a及聚合物層 b之陽極觸媒層。藉此可獲得MEA。從各觸媒油墨的組成 與塗佈後之觸媒油墨的質量與層的大小當中,分別算出聚 合物層a及聚合物層b的舶量。結果,聚合物層a及聚合 物層b的鉛量均爲0.08mg/cm2。 <固體高分子形燃料電池評估單元之組裝> 接著,使用市售的JARI標準單元,以下列方式組裝 固體高分子形燃料電池電解槽。首先,於以上述方式製作 出之MEA的兩觸媒層之與高分子電解質膜1接觸的面爲 相反側的面上’以夾持此Μ E A之方式,從內側依序層合 有各爲一對之作爲氣體擴散層之碳布、對氣體通路用的溝 進行切割加工後之碳製分隔器、集電體、及終板,並以螺 栓將這些予以鎖緊’藉此組裝成有效膜面積爲25cm2之固 體高分子形燃料電池電解槽。 <固體高分子形燃料電池評估> 一邊將此固體高分子形燃料電池電解槽保持於8 〇它, 並分別將加濕氫氣及加濕空氣供應至陽極觸媒層側及陰極 觸媒層側。此時,固體高分子形燃料電池電解槽的陽極觸 -50- 200915646 媒層側及陰極觸媒層側之分隔器的氣體出口的背壓成爲 0.1 MPaG。各原料氣體(氫氣及空氣)的加濕’係藉由使 各原料氣體通過密封有水之起泡機而進行。氫氣用起泡機 的水溫爲45 °C,空氣用起泡機的水溫爲55 °C,氫氣的氣體 流量爲529mL/min,空氣的氣體流量爲1 665mL/min。於 此條件下,測定出當固體高分子形燃料電池電解槽的電壓 成爲〇·4 V時之電流密度的値,結果爲1 · 7 1 A/cm2。此外’ 測定出當電流密度成爲1 ·5 A/cm2時之固體高分子形燃料 電池電解槽的電阻値,結果爲4·40πιΩ。 (比較例1 ) <高分子電解質Ρ3的調製> 於氬氣環境下,將二甲苯8.47g放入於具有回流用冷 卻管之燒瓶,並於油浴中升溫至90°C爲止。接著將苯乙烯 4.47g、丙烯腈4.02g、及過氧化苯甲醯〇.〇14g的混合物’ 於2小時內滴入至放入有二甲苯之燒瓶中。滴入結束後’ 於9 0 r攪拌2小時並使燒瓶逐漸冷卻至室溫爲止’而獲得 反應液。將此反應液注入於甲醇200g中’使聚合物析出 。過濾及回收該析出的聚合物,以甲醇洗淨並於80°C中乾 燥,而獲得7.92g之聚(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聚(丙 烯腈-苯乙烯)共聚物的數平均分子量爲91000、重量平均 分子量爲1 70000。 於氬氣環境下’將1,2 -二氯乙烷20mL與上述聚(丙 烯腈-苯乙烯)共聚物uog 一同放入於具有回流用冷卻管 -51 - 200915646 之燒瓶’並於油浴中升溫至6(TC爲止,使聚(丙烯腈-苯 乙烯)共聚物溶解。接著將0.56g的氯磺酸於5分鐘之間 滴入至燒瓶中,於60t攪拌1小時後,使燒瓶逐漸冷卻至 室溫爲止’將所得之反應液注入於冰水200g中,使聚合 物析出。過濾及回收該析出的聚合物,於水2 0 0 g中浸漬1 小時後,以大量清水洗淨並於80°C中乾燥,而獲得1.25g 之磺酸化聚(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高分子電解質P3 )0 與從高分子電解質P1形成膜(層)並算出離子交換 容量者相同,從高分子電解質P3形成膜(層),並算出 離子交換容量(IEC,單位meq/g )。結果爲,從高分子 電解質P3所得之膜(層)的離子交換容量爲1.5 6meq/g。 <觸媒油墨4的調製> 以1質量%的濃度將高分子電解質P 3混合於乙醇與水 之混合溶劑(乙醇:水=1 : 1 (體積比))。將所得之混 合液lO.OOg、0.50g之撐持鉑的碳(鉑撐持量爲50質量% )、水2.1 0g、及乙醇14.2 0g予以混合。對所得之混合物 進行1小時的超音波處理後,以攪拌器攪拌5小時而獲得 觸媒油墨4。 <觸媒油墨5的調製> 將1 .〇〇g之撐持鉛的碳(鋁撐持量爲50質量% )混合 於6.3 0g之市售的5質量%Nafion (註冊商標)溶液( -52- 200915646
Aldrich 公司製、商品名稱:Nafion perfluorinated ion- exchange resin, 5 w t % soln in lower aliphatic alcohols/H20 mix、EW=1000、離子交換容量=l.〇meq/g),再加入 6.4 6 g的水及5 5 . 3 5 g的乙醇。對所得之混合物進行i小時 的超音波處理後,以攪拌器攪拌5小時而獲得觸媒油墨5 〇 與從高分子電解質P1形成膜(層)並算出離子交換 容量者相同,從觸媒油墨5形成膜(層),並算出離子交 換容量(IEC,單位meq/g)。結果爲,從觸媒油墨5所 得之膜(層)的離子交換容量爲0.2 4 me q/g。 < MEA的製作> 使用觸媒油墨4來取代觸媒油墨1,於高分子電解質 膜1的主面上形成陰極觸媒層,並使用觸媒油墨5來取代 觸媒油墨2及3,於高分子電解質膜1之另一邊的主面上 形成陽極觸媒層,除此之外,其他與實施例1相同而製作 出MEA。根據從觸媒油墨4的組成與塗佈後之觸媒油墨4 的質量與陰極觸媒層的人小當中之計算,可得知陰極觸媒 層的鉛量爲〇_60mg/cm2。另一方面,根據從觸媒油墨5的 組成與塗佈後之觸媒油墨5的質量與陰極觸媒層的大小當 中之計算,可得知陰極觸媒層的鈾量爲0.1 6mg/cm2。 於此MEA中,陽極觸媒層爲單層,陽極觸媒層中所 包含之聚合物爲Nafion。Nafion就製法上可視爲雜亂共聚 物。因此’陽極觸媒層係含有雜亂共聚物。 -53- 200915646 <固體高分子形燃料電池電解槽之組裝及固體高分子 形燃料電池評估> 使用上述Μ E A,與實施例丨相同來組裝固體高分子形 燃料電池電解槽並進行固體高分子形燃料電池電解槽的評 估。測定出當固體高分子形燃料電池電解槽的電壓成爲 0.4V時之電流密度的値,結果爲丨.58A/cm2。此外,測定 出當電流密度成爲1 .5 A/Cm2時之固體高分子形燃料電池 電解槽的電阻値,結果爲5.06ηιΩ。 (比較例2) < ΜΕΑ的製作> 使用觸媒油墨3來取代觸媒油墨2,並使用觸媒油墨 2來取代觸媒油墨3而形成陽極觸媒層,除此之外,其他 與實施例1相同而製作出ΜΕΑ。 <固體高分子形燃料電池電解槽之組裝及固體高分子 形燃料電池評估> 使用上述MEA ’與實施例1相同來組裝固體高分子形 燃料· ®池電解槽並進行固體高分子形燃料電池電解槽的評 估。測定出當固體高分子形燃料電池電解槽的電壓成爲 0-4V時之電流密度的値,結果爲〇.56A/cm2。此外,測定 出當電流密度成爲1.5 A/cm2時之固體高分子形燃料電池 電解槽的電阻値’結果爲丨7ηιΩ以上。 -54- 200915646 [第6表] 陽極觸媒層的聚合物層中所包含之聚合物 電流密度 (A/cm2) (註1) 電解槽 電阻 (mQ) (註2) 氣體擴散層側聚合物層 高分子電解質 膜側聚合物層 實施例1 團聯共聚物90質量% 雜亂共聚物10質量% 雜亂共聚物100質量% 1.71 4.40 比較例1 雜亂共聚物100質量% 1.58 5.06 比較例2 雜亂共聚物100質量% 團聯共聚物90質量% 雜亂共聚物10質量% 0.56 17以上 (註1 )電流密度爲0.4V時之値。 (註2 )電解槽電阻爲1.5 A/cm2時之値。 各實施例、比較例之固體高分子形燃料電池的評估結 果如第6表所示。於陽極觸媒層,具備在陽極側氣體擴散 層側含有團聯共聚物之層與在高分子電解質膜側含有雜亂 共聚物之層之固體高分子形燃料電池,其電解槽電阻較低 且電流密度較高。因此,其發電性能極爲優良。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根據本發明,可提供一種發電性能極爲優良且容易製 造出之膜電極接合體,及具備其之膜-電極-氣體擴散層接 合體及固體高分子形燃料電池。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係顯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型態之膜電極接合體 ,及具備其之膜-電極-氣體擴散層接合體及固體高分子形 -55- 200915646 燃料電池的構造之模式剖面圖。 第2圖係顯示本發明的第二實施型態之膜電極接合體 ’及具備其之膜-電極-氣體擴散層接合體及固體高分子形 燃料電池的構造之模式剖面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2 : ME A ( Membrane Electrode Assembly :膜電極 接合體) 5、6:膜-電極-氣體擴散層接合體 1〇 :高分子電解質膜 2〇、22 :陽極觸媒層 3 0 :陰極觸媒層 4〇 :陽極側氣體擴散層 5 〇 :陰極側氣體擴散層 6〇 :陽極側分隔器 70 :陰極側分隔器 62 :燃料氣體流路 72 :氧化劑氣體流路 20a ' 20b、 22a、 22b、 22c ' 22d :聚合物層 100、200:固體高分子形燃料電池 -56-

Claims (1)

  1. 200915646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膜電極接合體,爲具備:對向配置的陽極觸媒 層及陰極觸媒層;及設置於前述陽極觸媒層與前述陰極觸 媒層之間之高分子電解質膜之膜電極接合體’其特徵爲: 前述陽極觸媒層,係由:包含以雜亂狀或團聯狀配置 具有離子交換基之重複單位(a)與不具有離子交換基之 重複單位(b)之聚合物之聚合物層的複數層所構成; 最接近於前述高分子電解質膜之前述聚合物層中所包 含之聚合物,爲重複單位(a )及重複單位(b )的團聯性 最低之聚合物。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膜電極接合體,其中,隨 著接近於前述高分子電解質膜,係配置包含前述重複單位 (a )及重複單位(b )的團聯件愈低之聚合物之聚合物層 〇 3. —種膜電極接合體,爲具備:對向配置的陽極觸媒 層及陰極觸媒層;及設置於前述陽極觸媒層與前述陰極觸 媒層之間之高分子電解質膜之膜電極接合體,其特徵爲: 前述陽極觸媒層,係由:包含以雜亂狀配置具有離子 交換基之重複單位(a)與不具有離子交換基之重複 單位(b )之雜亂共聚物、及/或以團聯狀配置前述重 複單位(a)與(b)之團聯共聚物之聚合物層的複數層所 構成; 最接近於前述高分子電解質膜之前述聚合物層,爲包 含最多前述雜亂共聚物之聚合物層。 -57- 200915646 4_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膜電極接合體,其中,隨 著接近於前述高分子電解質膜,係配置包含愈多的前述雜 亂共聚物之聚合物層。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之膜電極接合 體’其中’即述聚合物層的數目爲2。 6 _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4項中任一項之膜電極接合 體’其中’前述重複單位(a )係以下列一般式(1 )所表 示; [化1]
    α ( 1 )中,k表示〇或i , zl及Z2分別獨立,表示直接 鍵結或2價的基,Ari及Ar2分別獨立,表示2價的芳香 族基; 1 _該2 f賈的方香族基&氫,胃由可具有取代基之碳數 的k基可具有取代基之碳數1〜2〇的烷氧基、可具 代基之碳數6〜20的芳基、可具有取代基之碳數6〜2〇 的芳氧基或可具有取代基之碳數2〜Μ的醯基所取代; 〜及W分別獨立,表示氫原子或離子交換基;惟w1 w的至少1個爲離子交換基]。 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帛4項中任—項之膜電極接合 :’其中,前述重複單位(b)係以下列—般式(2)所表 -58- (2) (2)200915646 [化2]
    [式(2)中’ g及h分別獨立,表示〇或丄,y^及γ2 分別獨立,表示直接鍵結或2價的基,A〆、 及Ar3分 別獨立’表示2價的芳香族基; 惟該2價的芳香族基之氣,可由可具有取代基之碳數 卜20的烷基、可具有取代基之㈣卜2〇的烷氧基、可具 有取代基之碳數6〜20的芳基、可具有取代基之碳數"ο 的芳氧基或可具有取代基之碳數2〜2〇的醯基所取代]。 "口申_請圍第】至4項中任一項之膜電極接合 體,其中,前述高分子電解質膜爲由烴系高分子電解質所 形成之高分子電解質膜。 9_一種膜-電極-氣體擴散層接合體,其特徵爲: 係具備:申請專利範圍第i至4項中任一項之膜電極 接合體;設置於前述陽極觸媒層之與前述高分子電解質膜 側爲相反的面側之陽極側氣體擴散層;及設置於前述陰極 觸媒層之與前述尚分子電解質膜側爲相反的面側之陰極側 氣體擴散層。 1 〇 · —種固體高分子形燃料電池,其特徵爲: 係具備: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膜-電極-氣體擴散層 接合體;設置於前述陽極側氣體擴散層之與前述陽極觸媒 層側爲相反的囱側之陽極側分隔器;及設置於前述陰極側 氣體擴散層之與前述陰極觸媒層側爲相反的面側之陰極側 -59- 200915646 分隔器。 -60
TW097122434A 2007-06-15 2008-06-16 Membrane-electrode assembly, and membrane-electrode-(gas diffusion layer) assembly and solid polymer fuel cell each comprising the same TW200915646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159469 2007-06-1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15646A true TW200915646A (en) 2009-04-01

Family

ID=401297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7122434A TW200915646A (en) 2007-06-15 2008-06-16 Membrane-electrode assembly, and membrane-electrode-(gas diffusion layer) assembly and solid polymer fuel cell each comprising the same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100159351A1 (zh)
EP (1) EP2169747A4 (zh)
JP (1) JP5190304B2 (zh)
KR (1) KR20100021618A (zh)
CN (1) CN101682037A (zh)
TW (1) TW200915646A (zh)
WO (1) WO200815315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36477B2 (ja) * 2016-05-13 2019-07-0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燃料電池
JP7172021B2 (ja) 2017-03-27 2022-11-16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膜電極接合体の製造方法
JP7384036B2 (ja) * 2017-11-06 2023-11-21 Agc株式会社 固体高分子電解質膜、膜電極接合体および水電解装置
JP6729664B2 (ja) * 2018-11-09 2020-07-2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燃料電池
JP7307977B2 (ja) * 2019-04-23 2023-07-13 国立大学法人山梨大学 膜-電極接合体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燃料電池
JP2021034133A (ja) * 2019-08-19 2021-03-01 ロベルト・ボッシュ・ゲゼルシャフト・ミト・ベシュレンクテル・ハフツングRobert Bosch Gmbh 電池及び膜電極接合体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12303A (en) 1974-12-23 1977-03-15 Hooker Chemicals & Plastics Corporation Trifluorostyrene sulfonic acid membranes
NO843527L (no) 1983-09-06 1985-03-07 Chlorine Eng Corp Ltd Fremgangsmaate for fremstilling av en membran av podepolymer
US5525436A (en) 1994-11-01 1996-06-11 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 Proton conducting polymers used as membranes
JPH09102322A (ja) 1995-07-31 1997-04-15 Imura Zairyo Kaihatsu Kenkyusho:Kk 燃料電池用の固体高分子電解質膜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5607785A (en) * 1995-10-11 1997-03-04 Tanaka Kikinzoku Kogyo K.K. Polymer electrolyte electrochemical cell and process of preparing same
JPH09180730A (ja) 1995-12-27 1997-07-11 Tokyo Gas Co Ltd 固体高分子型燃料電池用電極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5882810A (en) * 1996-03-08 1999-03-16 The Dow Chemicalcompany Active layer for membrane electrode assembly
JP4802354B2 (ja) 1999-12-27 2011-10-26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高分子電解質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2151090A (ja) 2000-11-13 2002-05-24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固体高分子型燃料電池用セル
JP3956661B2 (ja) 2001-03-30 2007-08-08 Jsr株式会社 ハロゲン化芳香族化合物、該化合物の重合体、及び該重合体からなるプロトン伝導膜
JP3599041B2 (ja) 2001-05-08 2004-12-08 宇部興産株式会社 固体高分子型燃料電池用高分子電解質及び燃料電池
JP4440534B2 (ja) 2002-01-15 2010-03-2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高分子電解質組成物及びそれの用途
JP3827653B2 (ja) * 2002-05-22 2006-09-2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燃料電池用電極の製造方法
JP4437272B2 (ja) 2002-08-30 2010-03-24 ノード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のスプレイ方法
JP3925382B2 (ja) * 2002-10-11 2007-06-0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高耐久性高分子電解質、同組成物、および燃料電池
JP2004359925A (ja) 2003-04-07 2004-12-24 Mitsui Chemicals Inc プロトン伝導性ブロック共重合体およびプロトン伝導膜
US7691514B2 (en) * 2003-11-07 2010-04-06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olymer-zeolite nanocomposite membranes for proton-exchange-membrane fuel cells
JP2005232439A (ja) 2004-01-16 2005-09-02 Idemitsu Kosan Co Ltd ポリアリールエーテル共重合体、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高分子電解質膜
US20060204831A1 (en) * 2004-01-22 2006-09-14 Yan Susan G Control parameters for optimizing MEA performance
JP4482352B2 (ja) 2004-03-11 2010-06-1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固体高分子型燃料電池
WO2006070635A1 (ja) * 2004-12-27 2006-07-06 Nippon Shokubai Co., Ltd. 固体高分子型燃料電池用膜電極接合体
US20060166074A1 (en) * 2005-01-26 2006-07-27 Pan Alfred I Fuel cell electrode assembly
JP2007026819A (ja) * 2005-07-14 2007-02-01 Jsr Corp 電極−膜接合体
JP4929787B2 (ja) * 2005-07-29 2012-05-09 東洋紡績株式会社 プロトン伝導性ポリマー含有組成物
TW200725974A (en) * 2005-09-16 2007-07-01 Sumitomo Chemical Co Polymer electrolyte, and polymer electrolyte membrane using same, membrane-electrode assembly and fuel cell
US20080286632A1 (en) * 2005-10-27 2008-11-20 Madeleine Odgaard Membrane Electrode Assemblies for Polymer Electrolyte Hydrogen and Direct Methanol Fuel Cells and Methods for Their Production
KR101134478B1 (ko) * 2010-02-16 2012-04-13 서울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신규한 양친성 블록 공중합체, 이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전해질 막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190304B2 (ja) 2013-04-24
US20100159351A1 (en) 2010-06-24
CN101682037A (zh) 2010-03-24
WO2008153152A1 (ja) 2008-12-18
EP2169747A1 (en) 2010-03-31
EP2169747A4 (en) 2010-07-28
KR20100021618A (ko) 2010-02-25
JP2009021236A (ja) 2009-01-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607862B2 (ja) 燃料電池
TW200915645A (en) Film-electrode assembly, film-electrode gas diffusion layer assembly having the same, solid state polymer fuel cell, and film-electrode assembly manufacturing method
US20100183941A1 (en) Assembly of membrane, electrode, gas diffusion layer and gasket,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and solid polymer fuel cell
US20100068589A1 (en) Membrane-electrode assembly
TW200915646A (en) Membrane-electrode assembly, and membrane-electrode-(gas diffusion layer) assembly and solid polymer fuel cell each comprising the same
CN102017256A (zh) 固体聚合物型燃料电池用电解质膜及其制造方法
TW200921978A (en) Membrane-electrode assembly, method for production thereof, and solid polymer fuel cell
KR20120108611A (ko) 술폰산기가 도입된 디페닐플루오렌기를 포함하는 수소이온 전도성 공중합체, 그의 제조방법, 그로부터 제조된 고분자 전해질 막, 이를 이용한 막-전극 접합체 및 이를 채용한 고분자 전해질 막 연료전지
EP2169751A1 (en) Membrane-electrode assembly,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and solid polymer fuel cell
KR20160080778A (ko) 불소계 탄화수소 고분자를 함유하는 접합층을 포함하는 탄화수소계 막-전극 접합체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KR20100028626A (ko) 막-전극 접합체 및 그 제조 방법, 그리고 고체 고분자형 연료 전지
TW200919814A (en) Catalyst ink, method for producing catalyst ink, method for producing membrane-electrode assembly, membrane-electrode assembly produced by the method, and fuel cell
JP3261425B2 (ja) 固体イオン導電体
KR20130114931A (ko) 술폰화 폴리 페닐렌 설파이드 술폰 나이트릴과 이를 이용한 고분자 전해질 막
JP2004528683A (ja) 燃料電池
US20050136314A1 (en) Ion-exchange membrane for an electrochemical fuel cell
JP2008311146A (ja) 膜−電極接合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固体高分子型燃料電池
KR102463011B1 (ko) 연료 전지용 고분자 전해질 막, 이를 포함하는 연료전지용 막-전극 어셈블리 및 연료 전지
JP2004303541A (ja) 高分子積層膜、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用途
JP3563372B2 (ja) 固体高分子型燃料電池用電極構造体
JP2008545854A (ja) イオン伝導性コポリマーと非イオン性ポリマーを含有するポリマーブレンド
JP3878438B2 (ja) 固体高分子型燃料電池用電極構造体
JP2008031463A (ja) 高分子電解質エマルションおよびその用途
JP2008311147A (ja) 膜−電極接合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固体高分子型燃料電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