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911370A - Composite metal cyanide complex catalyst having organic lig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polyether polyol - Google Patents

Composite metal cyanide complex catalyst having organic lig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polyether polyol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911370A
TW200911370A TW097113039A TW97113039A TW200911370A TW 200911370 A TW200911370 A TW 200911370A TW 097113039 A TW097113039 A TW 097113039A TW 97113039 A TW97113039 A TW 97113039A TW 200911370 A TW200911370 A TW 20091137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organic ligand
aqueous solution
metal cyanide
cyanide complex
composite met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71130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Yoshinobu Kadowaki
Shigeru Ikai
Yasuyuki Sasao
Kazuhiko Yamada
Kenji Yamada
Original Assignee
Asahi Glas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ahi Glas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sahi Glass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09113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911370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5/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5/0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from cyclic ethers by opening of the heterocyclic ring
    • C08G65/26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from cyclic ethers by opening of the heterocyclic ring from cyclic ethers and other compounds
    • C08G65/264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from cyclic ethers by opening of the heterocyclic ring from cyclic ethers and other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the catalyst used
    • C08G65/2645Metals or compounds thereof, e.g. salts
    • C08G65/2663Metal cyanide catalysts, i.e. DMC'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7/00Catalysts comprising the elements or compounds of halogens, sulfur, selenium, tellurium, phosphorus or nitrogen; Catalysts comprising carbon compounds
    • B01J27/24Nitrogen compounds
    • B01J27/26Cyanid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31/00Catalysts comprising hydrides, coordination complexes or organic compounds
    • B01J31/16Catalysts comprising hydrides, coordination complexes or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coordination complexes
    • B01J31/22Organic complexes
    • B01J31/2204Organic complexes the ligands containing oxygen or sulfur as complexing atoms
    • B01J31/2208Oxygen, e.g. acetylacetonates
    • B01J31/2226Anionic ligands, i.e. the overall ligand carries at least one formal negative charg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31/00Catalysts comprising hydrides, coordination complexes or organic compounds
    • B01J31/26Catalysts comprising hydrides, coordination complexes or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in addition, inorganic metal compound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B01J31/02 - B01J31/24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37/00Processes, in general, for preparing catalysts; Processes, in general, for activation of catalysts
    • B01J37/02Impregnation, coating or precipitation
    • B01J37/03Precipitation; Co-precipitation
    • B01J37/031Precipitation

Description

200911370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具有有機配位基之複合金屬氰化錯 合物觸媒、其製造方法及聚醚聚醇之製造方法。 【先前技術】 聚胺基甲酸酯發泡、聚胺基甲酸酯彈性體、黏著劑、 塗料、密封劑等之原料的聚醚聚醇,係在開環聚合觸媒、 及具有活性氫原子之起始劑的存在下,使環氧烷(環氧乙 烷、環氧丙烷等)進行開環聚合來製造。開環聚合觸媒係 已知有具有有機配位基之複合金屬氰化錯合物觸媒。(以 下「具有有機配位基之複合金屬氰化錯合物觸媒」記爲 DMC觸媒)。 DMC觸媒係可舉例如於鋅己烷氰基鈷酸鹽 (Zn3[Co(CN6)2])中使有機配位基、水、及氯化鋅配位之化 合物。該DMC觸媒係混合過剩之氯化鋅的水溶液與鹼金 屬己烷氰基鈷酸鹽的水溶液而使固體之複合金屬氰化錯合 物析出,繼而,藉由混合含複合金屬氰化錯合物之液體與 有機配位基之方法等來製造。 觸媒活性高且壽命長之DMC觸媒,係提出有下述 DMC觸媒。 (1)配位第三丁基醇作爲有機配位基之DMC觸媒(專 利文獻1)。 但,(1)的DMC觸媒係因含有許多結晶質之觸媒成 200911370 分,相較於非晶質之觸媒,有顯現觸媒毒或稀釋劑之作用 等的問題。 製造結晶質之觸媒成分少之DMC觸媒的方法已提出 下述方法。 (2)使用均質器而混合氰基鈷酸鹽水溶液與氯化鋅水 溶液,以製造微粒子之DMC觸媒的方法(專利文獻2)。 (3 )混合氰基鈷酸鹽水溶液與氯化鋅水溶液時,使用 超音波及/或電磁線而製造微粒子之DMC觸媒的方法(專 利文獻3 )。 但,在(2)、(3)之方法中,係很難控制氰基鈷酸鹽水 溶液與氯化鋅水溶液之供給,製造步驟複雜’粒子之尺寸 成爲不均一等的問題。粒子的尺寸不均一的DMC觸媒, 係有如下問題:所得到之聚醚聚醇的分子量分布廣;所得 到之聚醚聚醇的不飽和度高;所得到之聚醚聚醇之黏度 高;聚醚聚醇之高分子量化很困難等。又’於粒子之大小 不再顯現,故所得到之聚醚聚醇的品質產生參差不齊。 製造DMC觸媒之另一方法係已提出下述方法。 (4)使金屬鹽水溶液與氰化金屬鹽水溶液在攪拌下(亂 流條件下)連續地接觸而製造DMC觸媒之方法(專利文獻 4) 〇 依(4)之方法,藉由攪拌之剪斷、擴散’而DMC觸媒 之粒子徑變小。但,於(4)之方法中,因各個粒子間的碰 撞等,粒子會肥大化等,粒子之尺寸很難控制;有機配位 基於複合金屬氰化錯合物之配位不充分;等之問題仍存 -6 - 200911370 在。 如以上般,在以往之DMC觸媒的製造方法中’無法 再現性佳且簡單地得到微細且均一之粒子。 專利文獻1 :特開平04- 1 45 1 23號公報 專利文獻2 :特開平07- 1 96778號公報 專利文獻3 :特表2004-5 3 5 5 02號公報 專利文獻4 :特開2005 -0 1 5 7 86號公報 【發明內容】 發明之揭示 發明欲解決之問題 本發明係提供一種可再現性佳且簡單地製造觸媒活性 高、粒子尺寸小、且粒子尺寸均一性高的DMC觸媒之製 造方法;觸媒活性高、粒子尺寸小、且粒子尺寸均一性高 的DMC觸媒;及,可有效率且以一定品質製造分子量分 布窄、不飽和度低、黏度低、高分子量之聚醚聚醇的製造 方法。 用以解決課題之手段 本發明之DMC觸媒之製造方法’其特徵爲’具有下 述(a)步驟與(b)步驟者: U)使鹵化金屬化合物水溶液與氰化過渡金屬化合物 水溶液以層流狀態接觸,以製得含有複合金屬氰化錯合物 之液體之步驟; (b)使含有前述複合金屬氰化錯合物液體與有機配位 200911370 基混合,以製得含有DMC觸媒之分散液之步驟。 前述(a)步驟係宜爲下述(a-Ι)步驟。 (a-1 )將氰化過渡金屬化合物水溶液連續的供應於以具 有細孔之膜將內部區隔爲第1流路與第2流路的第1反應 器的第1流路中,將鹵化金屬化合物水溶液連續的供應於 第2流路中,於第2流路之鹵化金屬化合物水溶液以層流 狀態通過前述膜之細孔之際,鹵化金屬化合物水溶液經由 前述膜之細孔以微小液滴狀擠出於第1流路的層流狀態流 動之氰化過渡金屬化合物水溶液中,而於第1流路內,使 氰化過渡金屬化合物水溶液與微小液滴狀之鹵化金屬水溶 液以層流狀態接觸’以製得含有複合金屬氰化錯合物之液 體。 則述各層流狀態係雷諾數宜爲2丨〇 〇以下。 前述(b)步驟爲下述(b-Ι)步驟。 (b-Ι)將前述含有複合金屬氰化錯合物之液體,與有
拌,以製得含有 DMC觸媒之分散液的步驟。 尙具有下述(c)步驟。 (C)將含有前述DMc觸媒 尙具有下述(d)步驟。 (d)洗淨前述(c)步驟所得 前述(c)步驟與U)步驟宜 DMC觸媒之分散液進行過濾之步驟。 及(c-2)步驟。 之DMC觸媒之步驟。 爲下述(c-Ι)步驟、(d-i)步驟 (C-1)將含有前述DMc 觸媒之分散液過濾,以製得 200911370 DMC觸媒之過濾餅之歩驟。 (d-Ι)將前述過濾餅與有機配位基或有機配位基水溶 液混合,使該混合液於〇至l〇〇°C下攪拌’以洗淨DMC 觸媒之步驟。 (c-2)將前述混合液過濾以製得過濾餅之步驟。 前述(c-1)步驟或(c-2)步驟所得之過濾餅中’宜DMC 觸媒之含量爲20至60質量%。 宜使前述(d-Ι)步驟與(c-2)步驟爲重複實施2次以 上。 本發明之DMC觸媒,係依本發明之製造方法所製得 之DMC觸媒,其特徵爲,BET法所得之比表面積爲20至 150m2/g,以該比表面積爲基礎藉由DFT法所得之3nm 以下之細孔容積爲〇.〇5xl(T3〜i〇xi〇-3cc/g。 本發明之DMC觸媒,係宜有機配位基之脫附溫度爲 250 〜390。。° ’ 前述有機配位基爲選自由tert-丁基醇、η-丁基醇、異 丁基醇、tert-戊基醇、異戊基醇、Ν,Ν_二甲基乙醯胺、乙 二醇二甲基醚、二乙二醇二甲基醚、三乙二醇二甲基醚、 乙二醇單-tert-丁基醚、異丙烯醇,與二噁烷所構成之群 中的1種或2種以上。 本發明之聚醚聚醇之製造方法,其特徵係於依本發明 之製造方法所得之DMC觸媒,及具有活性氫原子之起始 劑之存在下,使環氧烷進行開環聚合。 200911370 發明之效果 若依本發明之D M C觸媒之製造方法,可再現性佳且 簡單地製造觸媒活性高、粒子尺寸小、且粒子尺寸均一性 高的DMC觸媒。 本發明之DMC觸媒係觸媒活性高、粒子尺寸小、且 粒子尺寸均一性高。 若依本發明之聚醚聚醇的製造方法,可有效率且以一 定品質製造分子量分.布窄、不飽和度低、黏度低、且爲筒 分子量。 【實施方式】 用以實施發明之最佳形態 〈DMC觸媒之製造方法〉 本發明之DMC觸媒之製造方法係具有下述(a)〜(d)步 驟的方法。 (a) 使鹵化金屬化合物水溶液與氰化過渡金屬化合物 水溶液以層流狀態接觸,以製得含有複合金屬氰化錯合物 之液體之步驟。 (b) 使含有前述複合金屬氰化錯合物液體與有機配位 基混合,以製得含有DMC觸媒之分散液之步驟。 (c) 依需要而過濾含有DMC觸媒之分散液之步驟。 (d) 依需要而洗淨(c)步驟所得之DMC觸媒之步驟。 在本發明中,所謂含有複合金屬氰化錯合物之液體意 指含有複合金屬氰化錯合物之固體粒子的分散液。 -10- 200911370 (a)步驟: 在(a)步驟中係使鹵化金屬化合物水溶液與氰化過渡 金屬化合物水溶液以一定流量流動,以層流狀態連續地接 觸、反應’俾使固體之複合金屬氰化錯合物的粒子析出。 使鹵化金屬化合物水溶液與氰化過渡金屬化合物水溶 液以層流狀態接觸之方法係只要爲使鹵化金屬化合物水溶 液與氰化過渡金屬化合物水溶液以層流狀態接觸之方法即 可,無特別限定。 可實現層流狀態之反應器,係可舉例如下述者。 使層流狀態之2液體於平行地流送之液界面接觸之複 積層型之微型反應器。 使層流狀態之2液體配置於反應器之中心部的反應區 域呈螺旋狀或輻射線狀導入,使生成物相反地從反應區域 呈螺旋狀或輻射線狀釋出之迴旋型微型反應器。 藉由合倂形成等間隔之複數流路、與如埋入該間隔般 同樣地形成之流路,俾層流狀態之2液體可接觸於每一流 路寬之內部數位型的微型反應器。 於層流狀態之一者的液體使層流狀態之另一液體從具 有細孔之膜押出,並接觸之膜型的微型反應器。 可實現層流狀態之反應器宜爲於層流狀態之一者的液 胃使層流狀態之另一液體從具有細孔之膜押出,並接觸之 膜型的微型反應器。 所謂層流狀態係水溶液之流動爲安定且不混亂之狀態 (亦即’無亂流之狀態)。 -11 - 200911370 層流狀態一般係以下式(1)或式(2)所求得之雷諾 (Reynolds)數表不。 L 1 = D · u · ρ / μ (1 ) L2 = 4xr · u · ρ /μ …(2) L1係流路之截面爲圓形時之雷諾數,D爲流路之內 徑(m)、u爲平均流速(m/s)、ρ爲流體密度(kg/m3),μ爲 流體黏度(Pa · s)。 L2係流路之截面不爲圓形時之雷諾數,Γ係流路之水 力半徑(hydraulic radius)(m) =流路之截面積(m2) /接觸於流 路截面之流體之周長(m),u、ρ、μ係與式(1)相同。 在本發明中,流路之內徑D係流路之截面的最小 徑。亦即,在流路之中途內徑D變化時,內徑D係採用 流路最窄之處的內徑。 雷諾數宜爲2100以下,更宜爲1500以下,尤宜爲 3 0 0以下。若雷諾數爲2 1 0 0以下,各水溶液爲層流狀 態,故尺寸均一之固體的複合金屬氰化錯合物的粒子會析 出。另外,若雷諾數超過2100,各水溶液的流動變亂 流,故析出之固體的複合金屬氰化錯合物係粒徑不齊。 鹵化金屬化合物之金屬(Μ1)宜爲Zn(II)、Fe(II)、 Fe(III)、Co(II)、Ni(II)、Mo(lV)、Mo(VI)、Al(III)、 V(V)、Sr(II)、W(IV)、W(VI)、Mn(II)、Cr(IIi)、 Cu(II)、Sn(II)、或 Pb(II),更宜爲 Zn(II)或 Fe(II)。鹵化 -12- 200911370 金屬化合物之鹵素宜爲氯。鹵化金屬化合物尤宜爲氯化鋅 (ZnCl2)。 鹵化金屬化合物水溶液之濃度宜爲1 0質量%以上飽 和濃度以下。若鹵化金屬化合物水溶液之濃度爲1 〇質量 %以上,於複合金屬氰化錯合物充分地攝入鹵化金屬化合 物,所得到之DMC觸媒的觸媒活性會變高。若鹵化金屬 化合物水溶液之濃度爲飽和濃度以下,水溶液之混合均一 地進行,所得到之DMC觸媒的觸媒活性會變高。 氰化過渡金屬化合物之金屬(M2)宜爲Fe(II)、Fe(III) 、Co(II)、Co(III)、Cr(II)、Cr(III)、Mn(II)、Mn(III)、 Ni(II)、V(IV)、或 V(V),更宜爲 Co(III)或 Fe(III)。 氰化過渡金屬化合物宜爲鹼金屬氰基金屬酸鹽’更宜 爲鹼金屬六氰基金屬酸鹽’尤宜爲鹼金屬六氰基鈷酸鹽。 氰化過渡金屬化合物之具體例可舉例如H3Fe(CN)6 ' H3Co(CN)6、K3Fe(CN)6、K3Co(CN)6、Na3Fe(CN)6、 Na3Co(CN)6、Mg3(Fe(CN)6)2、Mg3(Co(CN)6)2、 (NH4;hFe(;CN)6、(NH4)3Co(CN)6 等’尤宜爲 K3Co(CN)6(鉀 六氰基鈷酸鹽)。 氰化過渡金屬化合物水溶液之濃度宜爲5 0質量%以 下,更宜爲20質量%以下。又,氰化過渡金屬化合物水 溶液之濃度宜爲2.0質量%以上。若氰化過渡金屬化合物 水溶液之濃度宜爲5 0質量%以下’水溶液之混合均一地 進行,所得到之DMC觸媒的觸媒活性會變尚。若氰化過 渡金屬化合物水溶液之濃度爲2 · 0質量%以上’攝入於複 -13- 200911370 合金屬氰化錯合物之鹵化金屬化合物會不溶解於水中,所 得到之DMC觸媒的觸媒活性會變高。 鹵化金屬化合物與氰化過渡金屬化合物之莫耳相對比 (鹵化金屬化合物/氰化過渡金屬化合物)宜爲12/1〜1 .6/1 , 更宜爲8/1〜3/1。若該莫耳相對比爲1.6/1以上,殘存於 廢水之氰化過渡金屬化合物變少,可降低廢水處理的成 本。 (b)步驟: 有機配位基宜爲水溶性者。 有機配位基係可舉例如第三丁醇、正丁醇、異丁醇、 第三戊醇、異戊醇、N,N-二甲基乙醯胺、甘醇二甲醚(乙 二醇二甲基醚)、二甘醇二甲醚(二乙二醇二甲基醚)、三 甘醇二甲醚(三乙二醇二甲基醚)、乙二醇單第三丁基醚、 異丙烯基醇、二噁烷等。二噁烷宜爲1,4-二噁烷,亦可爲 1,3 -二噁烷,宜爲1,4 -二噁烷。 有機配位基係可1種單獨,或組合2種以上而使用。 有機配位基宜爲第三丁醇單獨、或第三丁醇與其他之 化合物之組合。其他之化合物宜爲醇、醚、酮、酯、胺、 或醯胺,尤宜爲第三戊醇或乙二醇單第三丁基醚。 混合液中之有機配位基的濃度爲超過〇質量%,宜爲 2質量%以上,更宜爲10質量%以上,最宜爲20質量%以 上。又,混合液中之有機配位基的濃度宜爲80質量%以 下,更宜爲70質量%以下。若有機配位基之濃度爲1〇質 量%以上,鹵化金屬化合物及有機配位基充分配位,所得 -14- 200911370 到之dmc觸媒的觸媒活性變高,故佳。若有機配位基之 濃度爲80質量%以下,觸媒毒很難析出,且可使觸媒毒 於(c)步驟充分地除去,故,所得到之D M C觸媒的觸媒活 性變高,故佳。所謂混合液係使含有複合金屬氰化錯合物 之液體與有機配位基(或有機配位基水溶液)混合之後的液 體。 (C)步驟及(d)步驟: 依需要,過濾含有於(b)步驟所得到之DMC觸媒的分 散液,依需要,藉由洗淨DMC觸媒,俾除去過剩地存在 之鹵化金屬化合物、鹼金屬離子等。 過濾方法係可舉例如重力過濾、減壓過濾、加壓過 濾、離心分離、膜過濾等,從生產性而言,宜爲減壓過 濾、或加壓過濾。 〈DMC觸媒之製造裝置〉 以下,具體地說明有關一邊顯示DMC觸媒之製造裝 置的一例,一邊具體地說明本發明之DMC觸媒的製造方 法。又,只要爲具有上述之(a)步驟及(b)步驟之製造方法 即可,不限定於使用在下述之DMC觸媒的製造裝置之製 造方法。 圖1係表示DMC觸媒之製造裝置的一例之槪略構成 圖。DMC觸媒的製造裝置係具備:貯存鹵化金屬化合物 水溶液之貯存槽1 2、貯存氰化過渡金屬化合物水溶液之 貯存槽1 4、使鹵化金屬化合物水溶液與氰化過渡金屬化 合物水溶液以層流狀態接觸之第1反應器20(微型反應 -15- 200911370 器)、使貯存槽1 2之鹵化金屬化合物水溶液輸送至第1反 應器20的泵浦16、使貯存槽14之氰化過渡金屬化合物 水溶液輸送至第1反應器20的泵浦18、使含有於第1反 應器20所得到之複合金屬氰化錯合物的液體與有機配位 基混合之第2反應器40、及過濾含有於第2反應器40所 得到之DMC觸媒的分散液、洗淨DMC觸媒的過濾/洗淨 裝置50。 第1反應器20係如圖2所示般,內部以膜22隔開第 1流路24及第2流路26之微型反應器。 第1反應器2 0係使圖3所示之第1構件2 8、圖4所 示之第2構件30、圖5所示之第3構件(膜22)、圖6所 示之第4構件32、及圖7所示之第5構件34依序重疊而 構成。 於第1構件28中係形成成爲第1流路24的一部分之 貫通孔28a及貫通孔28b。貫通孔28a係成爲氰化過渡金 屬化合物水溶液之導入口,貫通孔28b係成爲含有複合金 屬氰化錯合物之液體的排出口。 第2構件3 0係形成成爲第1流路24的一部分之缺口 30a。缺口 30a之兩末端係位於第1構件28之貫通孔28a 及貫通孔28b。 第3構件係具有細孔22a之膜22。 膜22係可爲具有複數細孔22a之多孔性膜,亦可爲 具有1個細孔之單孔性膜。圖示例之膜22係多孔性膜之 例。藉由具有細孔22a之膜22,於使第1流路24以層流 -16 - 200911370 狀態流動的氰化過渡金屬化合物水溶液中,通過細孔2 2 a 而被押出之鹵化金屬化合物水溶液所構成之微小液滴’經 常具有一定的粒子徑,故實質上粒徑均一之固體複合金屬 氰化錯合物粒子易析出。 細孔22a之孔徑係只要爲可維持鹵化金屬化合物水溶 液之層流的孔徑,亦即,鹵化金屬化合物水溶液之流動成 爲雷諾數2 1 0 0以下之孔徑即可。 細孔22a之孔徑宜爲〇.〇1〜5000μιη,更宜爲1~5〇〇 μηι。若細孔22a之孔徑爲該範圍,易可得到均一的鹵化 金屬化合物水溶液之微小液滴。若液滴之尺寸愈小,析出 之固體的複合金屬氰化錯合物的粒子係愈微細且成爲均一 考,故所得到之DMC觸媒亦微細且成爲均一者。例如, 爲使雷諾數爲200,只要於厚50μηα之SUS304製之膜22 以3 0 0 μ m之間距、8列X 1 6 6行設有孔徑8 0 μ m的細孔2 2 a 即可。 膜22之厚度宜爲1〜2000μιη。若膜22的厚爲Ιμιη以 上,成爲具有充分強度的膜。若膜22之厚度爲2000 μπι 以下,押出鹵化金屬化合物水溶液之壓力不會變成過高。 膜22之多孔度宜爲10~90%。若膜22之多孔度爲 1 G %以上,押出鹵化金屬化合物水溶液之壓力不會變成過 高。若膜22之多孔度爲90%以下,成爲具有充分強度的 腾。多孔度係細孔22a之開口面的面積之合計、與第2流 路26的鹵化金屬化合物水溶液接觸之膜22的面積之比 (钿孔22a之開口面的面積合計/膜22之面積)。 -17- 200911370 膜22係亦可相對於水平面以平行之方式設置,亦可 相對於水平面以具有3(TC以上的角度之方式設置。使膜 22相對於水平面以具有30°C以上的角度之方式設置時, 係宜爲相對於水平面以成爲垂直的方式設置。 又,使膜22相對於水平面以具有30°C以上的角度之 方式設置時,係宜鹵化金屬化合物水溶液及氰化金屬化合 物水溶液沿著膜22而從下方朝上方之方式流動而設置。 使膜22相對於水平面以具有3 0 °C以上的角度之方 式,且鹵化金屬化合物水溶液及氰化過渡金屬化合物水溶 液沿著膜22而從下方朝上方之方式流動而設置時,假設 在高度方向之任意水平面中,鹵化金屬化合物水溶液及氰 化過渡金屬化合物水溶液各別之液深約爲同等,則起因於 鹵化金屬化合物水溶液與氰化過渡金屬化合物水溶液之密 度的差,於鹵化金屬化合物水溶液側,加入相當於[(鹵化 金屬化合物水溶液之密度-氰化過渡金屬化合物水溶液之 密度)X液深]的壓力。因此,相較於使鹵化金屬化合物水 溶液及氰化過渡金屬化合物水溶液於水平面成平行地流動 時’可使全流路中之鹵化金屬化合物水溶液及氰化過渡金 屬化合物水溶液的壓力差分布相對地窄小。其結果,可使 膜22之各細孔22a所押出之鹵化金屬化合物水溶液的供 給量均一化,故可使粒徑均一的鹵化金屬化合物水溶液之 微小液滴安定化而得到,並可使析出之固體的複合金屬氰 化錯合物觸媒之粒子均一化。 第4構件3 2係形成成爲第2流路26的一部分之缺口 -18- 200911370 32a ° 第5構件34係形成成爲第2流路26的一部分之貫通 孔3 4 a。貫通孔3 4 a係位置於第4構件3 2的缺口 3 2 a之 一端。 第1構件2 8、第2構件3 0、第4構件3 2、第5構件 3 4的材料係從腐蝕性優、加工容易之點,宜爲聚四氟乙 烯(以下,記爲PTFE)。 第3構件(膜22)之材料係只要考慮對於鹵化金屬化合 物水溶液及氰化過渡金屬化合物水溶液之耐性而選擇即 可。膜22之材料宜爲樹脂或金屬,更宜爲氟系樹脂、或 金屬粉末或金屬纖維之燒結體。金屬粉末或金屬纖維之燒 結體宜爲燒結均一尺寸的球狀金屬粉末之膜、或銀過濾 膜。又’就生產性而言,亦可使用使複數中空線集束之中 空線模組作爲膜22。 膜22係宜爲疏水性。亦可對膜22依需要實施表面處 理。膜22爲金屬時,宜藉矽院偶合劑等而實施表面處 理,賦予疏水性。 第2反應器40係具備:具有可導入含複合金屬氰 化錯合物之液體與有機配位基或有機配位基水溶液的構 造,用以混合兩者之攪拌裝置42。第2反應器40之構 造、構成係無特別限定。 過濾/洗淨裝置50係具備過濾裝置52及洗淨裝置(圖 示略)。過濾裝置5 2可舉例如離心過濾裝置、減壓過濾裝 置、加壓過濾裝置、重力過濾裝置、膜過濾裝置等。就生 -19- 200911370 產性而言,宜爲減壓過濾裝置或加壓過濾裝置。 使用圖1之DMC觸媒的製造裝置之DMC觸媒的製造 方法,係具有下述(a-Ι)步驟、(b-Ι)步驟、(c-1)步驟、(d_ 1)步驟、(c-2)步驟及(e-1)步驟。 (a-1)內部藉具有細孔22a之膜22而區隔成第1流路 24及第2流路26之第1反應器20的第1流路24,連續 地供給氰化過渡金屬化合物水溶液,於第2流路26連續 地供給鹵化金屬化合物水溶液,使第2流路2 6的鹵化金 屬化合物水溶液朝膜22之細孔22a以層流狀態通過,同 時並使第1流路24以層流狀態流動之氰化過渡金屬化合 物水溶液中,使鹵化金屬化合物水溶液從膜22之細孔 22a押出成微小液滴狀,於第1流路24內,使氰化過渡 金屬化合物水溶液與微小液滴狀之鹵化金屬化合物水溶液 以層流狀態接觸’得到含有複合金屬氰化錯合物觸媒之液 體。 (b_l)將含有複合金屬氰化錯合物之液、與有機配位 基或有機配位基水溶液導入於第2反應器40內,經攪 拌,以製得含有DMC之分散液的步驟。 (c-1)以過濾裝置52過濾含DMC觸媒之分散液,得 到D M C觸媒之過濾餅的步驟。 (d · 1 )將前述過濾餅與有機配位基或有機配位基水溶 液以洗淨裝置混合,使混合液於〇至1 〇〇 °C下攪拌’以洗 淨DMC觸媒之步驟。 (c-2)以過濾裝置52將前述混合液過濾以製得過濾餅 -20- 200911370 之步驟。 (e-l)依需要,乾燥過濾餅步驟。 (a -1)步驟: 具體上,係使栗浦1 8驅動而從貯存槽1 4使氰化過渡 金屬化合物水溶液連續地供給至第1反應器20的第1流 路2 4,同時地’使栗浦1 6驅動而從貯存槽1 2使鹵化金 屬化合物水溶液連續地供給至第1反應器20的第2流路 26,使第2流路26之鹵化金屬化合物水溶液以層流狀態 通入膜22之細孔22a,同時並於第1流路24以層流狀態 流動之氰化過渡金屬化合物水溶液中,使鹵化金屬化合物 水溶液從膜22之細孔22a以層流狀態押出成微小液滴 狀,於第1流路24內使氰化過渡金屬化合物水溶液與微 小液滴狀之鹵化金屬化合物水溶液以層流狀態接觸、反 應,析出固體之複合金屬氰化錯合物觸媒的粒子。 在第1反應器20中,鹵化金屬化合物水溶液係從貫 通孔34a導入,於第2流路26流動,使膜22之細孔22a 以層流狀態流通,於膜22之表面約成爲一定線壓。又, 氰化過渡金屬化合物水溶液係從貫通孔28a導入,一邊於 第1流路24以層流狀態流動,一邊與鹵化金屬化合物水 溶液之微小液滴接觸,從貫通孔28b排出。 從貯存槽14朝第1反應器20之第1流路24的氰化 過渡金屬化合物水溶液之供給量、及從貯存槽1 2朝第1 反應器2 0之第2流路2 6的鹵化金屬化合物水溶液之供給 量係第1流路24內之氰化過渡金屬化合物水溶液及膜22 -21 - 200911370 之細孔2 2 a內的鹵化金屬化合物水溶液以成爲層流狀態之 量的方式進行調整。 若整齊膜2 2之細孔2 2 a的孔徑,若減少細孔2 2 a內 之鹵化金屬化合物水溶液的流速,增大第1流路24內之 氰化過渡金屬化合物水溶液的流速,則鹵化金屬化合物水 溶液係經常以一定條件從細孔22a押出,成爲微小液滴而 切離,成爲與細孔22a的孔徑約同一尺寸。另外,若增大 細孔22a內之鹵化金屬化合物水溶液的流速,減小第1流 路2 4內之氰化過渡金屬化合物水溶液的流速,則微小液 滴係大於細孔22a之孔徑,於析出微小且均一之固體的複 合金屬氰化錯合物粒子上變成不利。 第1流路24內之氰化過渡金屬化合物水溶液的流速 u 1與細孔22a內之鹵化金屬化合物水溶液的流速U2之比 (ul/u2)宜爲 0·0 1〜5 0000,更宜爲 10~5 0000,最宜爲 1 000 〜1 5000,尤宜爲 1 000 〜1 5000。若比(ul/u2)爲 50000 以下,氰化過渡金屬化合物水溶液未被過剩地消耗,故不 會超出前述鹵化金屬化合物水溶液與氰化過渡金屬化合物 水溶液之莫耳相對比的較佳範圍,很經濟。若比(ul/u2)爲 0 · 0 1以上,可充分地得到以氰化過渡金屬化合物水溶液之 流動所產生的鹵化金屬化合物水溶液之微小液滴的切離效 果,微細且均一之固體的複合金屬氰化錯合物粒子易析 出。流速係於膜22之表面進行測定。 貯存槽1 2內之鹵化金屬化合物水溶液及貯存槽1 4內 之氰化過渡金屬化合物水溶液的溫度係宜爲下述之反應溫 -22- 200911370 度以下。 第1反應器20內之鹵化金屬化合物水溶'液及氰化過 渡金屬化合物水溶液之溫度(反應溫度)宜爲40°c〜125°c, 更宜爲40°C~l〇〇°C,尤宜爲40°C〜90°C。若反應溫度爲 4 0 °C以上,鹵化金屬化合物水溶液與氰化過渡金屬化合物 之反應會充分地進行’可得到高的觸媒活性的DMC觸 媒。若反應溫度爲125 °C以下’所生成之複合金屬氰化錯 合物很難結晶化’可得到高的觸媒活性之DMC觸媒。 第1反應器2 0內之鹵化金屬化合物水溶液及氰化過 渡金屬化合物水溶液之平均滯留時間(反應時間)宜爲1 〇 秒〜1分。若平均滯時間爲1 〇秒以上,鹵化金屬化合物與 氰化過渡金屬化合物之反應會充分地進行,可得到高的觸 媒活性的DMC觸媒。即使增長平均滯留時間,對於DMC 觸媒之性能亦無不佳情形,但DMC觸媒之生產性變低, 生產成本變高。因此,只要可得到具有所希望之觸媒活性 的DMC觸媒,宜採用前述範圍內之比較短的平均滯留時 間。 (b - 1 )步驟:
第2反應器40內含有複合金屬氰化錯合物之液體與 有機配位基或有機配位基水溶液之混合液之溫度(反應溫 度)宜爲40°C〜l〇〇°C,更宜爲40°C〜80T:。若反應溫度爲 40°C以上,於複合金屬氰化錯合物之有機配位基的配位會 充分地進行,DMC觸媒之粒徑不會太細,(c-l)步驟中之 過濾性變良好。若反應溫度爲1 0 0 °C以下,可抑制D M C -23- 200911370 觸媒之觸媒活性的降低。 第2反應器40內含有複合金屬氰化錯合物之液體與 有機配位基或有機配位基水溶 '液之'混合'液之平'均滯留時間 宜爲1 0分鐘〜3小時。若平均滯時間爲1 〇分鐘以上,複 合金屬氰化錯合物之有機配位基之配位會充分地進行, DMC觸媒之粒徑不會太細’(c-1)步驟中之過濾性變良 好。即使增長平均滯留時間’對於DMC觸媒之性能亦無 不佳情形,但D M C觸媒之生產性變低。因此’工業上宜 以3小時爲上限。 (c-Ι)步驟: 以過濾裝置52過濾含DMC觸媒的分散液(漿液),得 到含有DMC觸媒、過剩之氰化金屬化合物水溶液、有機 配位基、水、鹼金屬鹽等之過濾餅。 過濾餅中之DMC觸媒的含量宜爲20〜60質量%。若 過濾餅中之DMC觸媒的含量爲該範圍,可抑制DMC觸媒 之觸媒活性降低。 (d -1 )步驟: 於過濾餅之洗淨時,係使過濾餅與有機配位基或有機 配位基水溶液混合’使該混合液較佳以〇〜1 〇 〇 °c,更佳以 4 0 ~ 8 0 °C進行攪拌,洗淨D M C觸媒。 有機配位基係可舉例如以前述(b)步驟所示者。有機 配位基係亦可爲與(b-1)步驟相同的有機配位基,亦可爲 相異之有機配位基。使用於(d-1)步驟的有機配位基相較 於已配位於DMC觸媒的有機配位基,配位力只要不特別 -24- 200911370 強’使用於(d- 1 )步驟的有機配位基與已配位之有機配位 基的η卩分或全部取代係很少。 (C-2)步驟: 過濾前述混合液而得到過濾餅。 過濾餅中之DMC觸媒的含量宜爲20〜60質量%。若 過濾餅中之D M C觸媒的含量爲該範圍,可抑制d M C觸媒 之觸媒活性降低。 (d-Ι)步驟及(c-2)步驟宜重複2次以上,更宜爲重複 2〜4次。 藉由重複(d-Ι)步驟及(c_2)步驟,進一步除去殘存之 驗金屬離子等’可使有可能沖洗掉之有機配位基再度配 位,故更佳。 不乾燥於(c-2)步驟所得到之過濾餅,分散於聚醇(起 始劑等)而調製DMC觸媒漿液,亦可使用該漿液在後述之 聚醚聚醇的製造中作爲DMC觸媒。乾燥過濾餅時,DMC 觸媒會凝集,必須粉碎,但,使藉粉碎所得到之DMC觸 媒用於聚醚聚醇的製造時,所得到之聚醚聚醇的分子量分 布有寬廣的傾向。另外,不乾燥過濾餅,使分散於聚醇之 DMC觸媒漿液用於聚醚聚醇的製造時,所得到之聚醚聚 醇的分子量分布有變窄的傾向,故佳。 (e -1)步驟: 依需要,乾燥過濾餅後,藉粉碎亦可得到粉體狀之 D M C觸媒。 乾燥溫度宜爲〇〜150°C,更宜爲0〜90°C。若爲該範 -25- 200911370 圍,可抑制配位於DMC觸媒之有機配位基的揮發。 乾燥方法係可舉例如以加熱之乾燥方法、在真空狀態 之乾燥方法、與難揮發性液體混合後,除去揮發性水分及 過剩之有機配位基的方法等。 使用環氧烷開環聚合物作爲前述難揮發性液體,再使 含有DMC觸媒之過濾餅分散後,亦可除後過剩量的水及 有機配位基而形成觸媒漿液而使用於聚合反應中。此時, 就環氧烷開環聚合物而言,宜爲聚醚聚醇。聚醚聚醇之分 子量宜爲3 00〜1 2 000,更宜爲5 00〜1 0000,尤宜爲700〜 5 000。聚醚聚醇之量相對於DMC觸媒100質量份宜爲 10〜95質量份。 < D M C觸媒> 於本發明之製造方法所得到之DMC觸媒係以下式(3) 所示。 M1 a[M2f(CN)g]b * 〇(Μ\Χί) · d(H20) · e(R)…(3) 但,Μ1係源自於鹵化金屬化合物之金屬,M2爲源自 於氰化過渡金屬化合物之金屬,χ爲鹵原子’ R爲有機配 位基,a、b、c、d、e、f、h、i係可依金屬之原子價、有 機配位基之配位數等改變之數目。 Μ1、M2及X較佳的元素與有機配位基較佳之化合 物,係與前述D M C觸媒製造方法中的項目相同。在本發 明之製造方法所得到之更佳的D M C觸媒係可舉例如 -26- 200911370
Zn3[Co(CN)6]2· c(ZnCl2)· d(H20)· e(第三丁醇)。 於本發明之製造方法所得到的DMC觸媒係若以 型電子顯微鏡(以下,記爲SEM)觀察,粒徑爲1.0〜2 的微細且均一的粒子。亦即,於本發明之製造方法所 的DMC觸媒之平均粒徑宜爲1.0〜2·5μιη。DMC觸媒 均粒徑係亦可以SEM照片的圖像解析得到,藉光散 測定分散於甲醇之觸媒粒子來得到。宜使用圖像解析 法。又,從生成聚醇之質量所求取的觸媒活性之値係 高達17〇(kg/觸媒g)以上之觸媒活性。 DMC觸媒係宜實質上由非晶質之DMC觸媒所構 此處’實質上非晶質之DMC觸媒係意指幾乎不含有 質之複合金屬氰化錯合物。具體上,藉XRD圖型, 於結晶質之複合金屬氰化錯合物之約5.07xl(T1()m 3.59xl(T1Qm、約 2.54xl(T1Qm、約 2.28X10·1% 等之繞 譜峰宜爲微小譜峰,或不存在。 DMC觸媒以BET法求得的比表面積爲20〜150m2 宜30〜100 m2/g。若DMC觸媒以BET法求得的比表 20m2/g’ DMC觸媒不過成爲緻密的構造,而凝集狀 崩潰,故可顯現高的觸媒活性。D M C觸媒之b E T法 的比表面積爲1 50m2/g以下,DMC觸媒的凝集狀態 潰,活性點易顯現。但,若比表面積超過i 5〇 m2/g, 集狀態崩潰所產生之觸媒全體的活體點數變少。 DMC觸媒之3nm以下細孔容積爲〇.〇5χ1〇-3~ 10xl(T3cc/g,宜爲 〇.〇5xl〇-3 〜5xl〇-3cc/g,更宜爲 掃描 • 5 μ m 得到 之平 射法 之方 具有 成。 結晶 起因 、約 射線 "g, 面積 態易 求得 易崩 因凝 -27- 200911370 0.1x10 —3 〜3xl0-3cc/g,尤宜爲 〇·2χ10_3 〜2xl(T3cc/g。若 DMC觸媒之3nm以下細孔容積爲10xl0_3CC/g以下,顯示 緻密構造之觸媒,因凝集狀態崩潰顯現之活性點變多。若 DMC觸媒之3nm以下細孔容積爲0.05xl0_3cc/g以上。就 凝集狀態而言,因變成稀疏構造,因凝集狀態崩潰顯現之 活性點變少。 本發明所得到之D M C觸媒的比表面積,與依習知法 所得到之DMC觸媒的比表面積比較而有很小的傾向。此 係與依習知法所得到之DMC觸媒比較,與依本發明所得 到之DMC觸媒之3nm以下細孔容積少同義。此係顯示 DMC觸媒緻密(不稀疏)。在習知之DMC觸媒若DMC觸媒 緻密,結晶化度變高’易顯示活性低之傾向。在本發明中 發現D M C觸媒愈緻密’觸媒活性愈高。亦即,於本發明 中所得到之DMC觸媒係顯示觸媒之結晶化度低,且微粒 子緻密地凝集。 DMC觸媒之3 nm以下細孔容積係如以下述般做法而 測定。 藉 B E T ( B r u n a u e r - E m m e 11 - T e 11 e r)法階段性改變吸 附物質之壓力’求出各壓力下之DMC觸媒的比表面積, 係DFT(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密度汎函數理論))法而 計算’以求出DMC觸媒之細孔徑分布,以3nm以下之細 孔的累積容積作爲3mm以下之細孔容積。
又,習知之DMC觸媒的比表面積係約5〇〜約700 m2/g’ 3nm以下細孔容積超過l〇xl(T3cc/g。習知之DMC -28- 200911370 觸媒中係隨著比表面積之增加而有3 nm以下細孔容積亦 增加的傾向。此係觸媒粒子之表面積變大時,觸媒中之空 隙率變大,故3nm以下細孔容積增加。其結果認爲觸媒 活性變高。 另外本發明之製造方法所得到之D M C觸媒的比表面 積,係20〜150m2/g,3nm以下細孔容積爲l〇xl〇-3cc/g以 下,相較於習知之DMC觸媒,比表面積小且3nm以下細 孔容積亦少,但觸媒活性係與習知之DMC觸媒同等或其 以上。 於本發明之製造方法所得到之DMC觸媒係具有較習 知之DMC觸媒更緻密的凝集狀態,且結晶化度低。進一 步,有機配位基很強地配位於複合金屬氰化錯合物。因此 等之原因,認爲可得到許多觸媒之活性點。亦即,認爲在 反應之時,受DMC觸媒之凝集狀態崩潰所產生之活性 點,比習知之DMC觸媒更易生成許多。因而,暗示可得 到即使比表面積小,每單位面積的觸媒活性大之DMC觸 媒。 DMC觸媒之有機配位基的脫離溫度宜爲25 0〜3 90 °C, 更宜爲260〜3 80 °C。有機配位基的脫離溫度係源自於以 TG - DTA分析(微分熱熱重量分析)所得到之有機配位基 的熱譜峰。又,在TG - DTA分析中之質量減少係宜爲10 質量%以上,更宜爲1 5質量%以上。 若有機配位基的脫離溫度爲2 5 0 °C以上,有機配位基 很強地配位於複合金屬氰化錯合物,可顯現高的觸媒活 -29- 200911370 性,故佳。若有機配位基的脫離溫度爲3 9 0 °C以下,有·機 配位基於複合金屬氰化錯合物之配位不會變太強,可顯現 高的觸媒活性,故佳》 又,習知之DMC觸媒之有機配位基的脫離溫度一般 爲1 8 0 °C。在本發明的製造方法所得到的D MC觸媒中, 可知有機配位基很強地配位於複合金屬氰化錯合物。因 此,認爲可得到許多觸媒之活性點。 有關使用在本發明的製造方法所得到的DMC觸媒所 製造之聚醚聚醇,進行下述殘存金屬的過濾量的測定時, 殘存金屬的過濾量宜爲65 g/30分以上。殘存金屬的過濾 量爲65 g/30分以上係謂聚醚聚醇製造結束時,製造前係 顯示在於凝集狀態之DMC觸媒破碎成相當微細的微粒子 狀態,並分散。亦即,顯示DMC觸媒之活性點係因觸媒 之凝集狀態崩潰而進行顯現,故,可顯現高的觸媒活性。 殘存金屬之過濾量係如下述般測定。 於所秤量之容器中安裝玻璃過濾容器,進一步,安裝 5.0μιη之濾紙(PTFE過濾膜、直徑480mm、有效過濾直徑 4 10mm)。使用DMC觸媒所製造之聚醚聚醇(l〇〇g),加入 於稀釋溶劑之己烷(10 〇g)中,使溶解之試料從濾紙之上面 流入,進行過濾。自然過濾3 0分鐘,計量已過濾之試料 的收量。 <聚醚聚醇之製造方法> 本發明之聚醚聚醇的製造方法係依本發明之製造方法 所得到的DMC觸媒、及具有活性氫原子的起始劑之存在 -30- 200911370 下,使環氧烷進行開環聚合之方法。具體上係於起始劑中 加入DMC觸媒,進一步徐緩地加入環氧烷同時並進行反 庳。 聚醚聚醇係聚醚單醇及聚醚聚醇之總稱。 DMC觸媒係亦可直接爲濕潤狀態的過濾餅,亦可使 該過濾餅分散於聚醇(起始劑等)之漿液中,亦可爲乾燥所 得到之粉體狀者。 DMC觸媒的量相對於起始劑宜爲1〜5 000PPm,更宜 爲 10〜lOOOppm,尤宜爲 10〜300ppm。 DMC觸媒係亦可開始一次加入,亦可分批次而加 入。 環氧烷宜爲含有碳數2以上之環氧烷。可舉例如環氧 乙烷、環氧丙烷、1,2 -環氧丁烷、表氯醇等。環氧烷係 可1種單獨,或組合2種以上而使用。組合2種以上時, 2種以上之環氧院係亦可混合而冋時地反應’亦可一種一 種地依序反應。 環氧乙烷係使用DMC觸媒時,藉起始劑係很難單獨 反應,但可藉由與碳數3以上之環氧烷混合來反應。 環氧烷係宜爲環氧丙烷單獨、或環氧丙烷與環氧乙烷 之組合。 具有活性氫原子之起始劑宜爲具有羥基之起始劑。 起始劑之羥基數宜爲1〜12,更宜爲2~4,尤宜爲 2〜3。 起始劑宜爲具有所製造之聚醚聚醇的羥基價之2〜15 -31 - 200911370 倍的羥基價者’更宜爲具有3〜1 0倍的羥基價。 起始劑之羥基數宜爲70〜3 00mgKOH/g。 起始劑之分子量宜爲500以上。若起始劑之分子量 小,有時很難產生環氧烷之開環聚合。 起始劑之具體例可舉例如甲醇、異丙醇、正丁醇' 2 -乙基己醇、硬脂基醇、烯丙基醇、油基醇、單乙二 醇、二乙二醇、丙二醇、二丙二醇、甘油、三羥甲基汚 烷、季戊四醇、二甘油、山梨糖醇、糊精、甲基糖苷、簾 糖、雙酚A、此等化合物之環氧烷加成物等。 反應溫度宜爲30〜180°C,更宜爲90〜140。(:,尤宜爲 1 0 0 〜1 4 0。。。 所製造之聚醚聚醇係亦可直接使用於所希望之用途’ 亦可依用途進行觸媒除去等之精製後使用,宜於進行精製 後使用。 本發明之製造方法所得到的DMC觸媒係因觸媒活性 高、壽命長,故可減少殘存於所製造之聚醚聚醇中的 DMC觸媒之量。 又,若使用本發明之製造方法所得到的D M C觸媒, 爲抑制副反應,總不飽和度低,分子量分布(M w / Μ η)窄, 可製造高分子量之聚醚聚醇。總不飽和度宜爲0.001〜0.03 meq/g,更宜爲 0.003~0,01 meq/g。分子量分布(Mw/Mn)係 藉凝膠浸透色層分析(GPC)法,使用四氫呋喃作爲溶劑, 在25 °C中測定聚苯乙烯換算之質量平均分子量(Mw)及數 目平均分子量(Μη)來求取。 -32- 200911370 聚醚聚醇之羥基價宜爲6()nigK〇H/g以下,更宜爲 28mgKOH/g以下,最宜爲24mgK〇H/g以下,尤宜爲 18mgKOH/g以下。聚醚聚醇之羥基價宜爲2mgK〇H/g以 上’更宜爲5mgKOH/g以上。 聚醚聚醇之用途可舉例如聚胺基甲酸酯(聚胺基甲酸 酯發泡、聚胺基甲酸酯彈性體等)之原料、黏著劑之原 料、塗料之原料、界面活性劑、功能油(潤滑油等)、密封 劑之原料等。 在以上說明之本發明的DMC觸媒之製造方法,係使 鹵化金屬化合物水溶液與氰化過渡金屬化合物水溶液以層 流狀態接觸,得到含有複合金屬氰化錯合物之液體,故析 出之固體的複合金屬氰化錯合物的粒子係尺寸小,且尺寸 之均一性變高。 又,使鹵化金屬化合物水溶液與氰化過渡金屬化合物 水溶液以層流狀態接觸,得到含有複合金屬氰化錯合物之 液體,相較於如習知之亂流狀態接觸時,很容易控制粒子 的尺寸,可再現性佳地得到具有同樣之大小(粒子分布)的 固體之複合金屬氰化錯合物粒子。 又,使鹵化金屬化合物水溶液與氰化過渡金屬化合物 水溶液以層流狀態接觸’得到含有複合金屬氰化錯合物之 液體,相較於如習知之亂流狀態接觸時’製造步'驟不會變 複雜。 因而,可再現性佳、簡單地製造粒子尺寸小’且粒子 尺寸的均一性高之DMC觸媒。 -33- 200911370 又,當本發明的DMC觸媒之製造方法,混合含 述複合金屬氰化錯合物之液體與有機配位基,得到 DMC觸媒之分散液,故有機配位基配位於尺寸小且 均一性高之固體複合金屬氰化錯合物粒子。 因此,有機配位基於複合金屬氰化錯合物之配 強。因而,可製造觸媒活性高的DMC觸媒。 又,以上說明之本發明的DMC觸媒,係因依本 之製造方法所得到之DMC觸媒,故觸媒活性高,又 子之尺寸小,且粒子之尺寸的均一性高。 又,以上所說明之本發明的聚醚聚醇之製造方法 使用粒子尺寸小,且粒子尺寸的均一性高之DMC觸 故可製造分子量分布窄、不飽和度低、黏度低、且高 量之聚醚聚醇。 又,在本發明的聚醚聚醇之製造方法,因使用觸 性高之D M C觸媒,可以少量之D M C觸媒效率佳地製 醚聚醇。 又,在本發明的聚醚聚醇之製造方法,因使用依 尺寸之再現性佳的製造方法所得到之D M C觸媒,故 一定的品質製造聚醚聚醇。 實施例 以下,依實施例更詳細地說明本發明,但本發明 定於此等實施例。 例1〜6爲實施例,例7~10爲比較例。 有前 含有 尺寸 位變 發明 ,粒 ,因 媒, 分子 媒活 造聚 粒子 可以 不限 -34- 200911370 (DMC觸媒之尺寸) 以SEM(Keyence公司製、VE-8800)以倍率200〇倍觀 察DMC觸媒。於SEM照片上無法確認小顆粒狀者作爲 「大」,可確認小顆粒狀者作爲「小」而進行評估。 (比表面積) DMC觸媒之比表面積係藉氣體吸附量測定裝置 (Quantachrome Instrument 公司製,Auto sorb - 1)測定, 以BET法從氮吸附量換算。 (3nm以下細孔容積) DMC觸媒的3nm以下細孔容積係依前述BET法階段 性地改變吸附物質的壓力,求出在各壓力下之DMC觸媒 的比表面積,藉由以DFT法計算而求出DMC觸媒的細孔 徑分布,以3 nm以下之細孔累積容積作爲3 nm以下細孔 容積。3nm以下細孔容積於下式(4)之吸附等溫線方程式 以DFT法而得到,數値地解出對於某吸附質/吸附材之組 合的吸附等溫線(N(P/P〇)、W)來得到。 [數1]
N(P/P〇)= [mmN(P/PQ)x f(W)xdW 但,n(p/pq)係於測定所得到之吸附等溫線數據,w 爲細孔寬,f(w)爲細孔徑分布函數。 -35- 200911370 (有機配位基之脫離溫度) DMC觸媒之有機配位基的脫離溫度係使用TG/DTA 裝置(Seiko Instrument 公司製、EXSTAR 6000),在氮氣 環境下、以昇溫速度1 〇 °c /分、試料質量1 0 m g、取樣間隔 1秒之條件’測定2 0 °C至4 5 0 °C之質量減少,從源自於有 機配位基之熱譜峰求出。 (觸媒活性) 於附有攪拌器、不鏽鋼製、200mL的耐壓反應器內加 入聚醚聚醇(對甘油加成環氧丙烷所得到之分子量1 000的 聚醚聚醇)25g及DMC觸媒0.5mg。氮氣取代後,昇溫至 120°C,仍保持於攪拌速度500rpm,將環氧丙烷(p〇)的8g 供給至反應器,反應。若反應器內之壓力降低,使反應器 內之內溫保持於120t,同時並以lg/分供給P0,持續攪 拌至P0消失。其後,減壓脫氣,秤量聚醚聚醇之質量。 以0.5mg除去聚醚聚醇之質量(kg)的値作爲觸媒活性(kg/ 觸媒g) 殘存金屬之過濾量係如下述般測定。 於所秤量之容器中安裝玻璃過濾容器,進一步,安裝 5.0μιη之濾紙(PTFE過濾膜、直徑480mm、有效過濾直徑 4 10mm)。使用DM C觸媒所製造之聚醚聚醇(100 g),加入 於稀釋溶劑之己烷(1 0 0 g )中,使溶解之試料從濾紙之上面 流入,進行過濾。自然過濾3 0分鐘’計量已過濾之試料 的收量。 -36- 200911370 [例l] 準備圖1所示之DMC觸媒的製造裝置。第1反應器 20係使用圖2所示者。 就膜22而言’係使用於厚50μιη、寬50mm、長1〇〇 mm之SUS304製的膜,以300μιη之間距、8列χΐ66行設 置有孔徑8 0 μ m之細孔2 2 a之多孔性膜。亦即,細孔2 2 a 係以收容於寬2.1 8mmx長49.58mm之長方形的方式設有 1 3 28 個。 第1構件28係使用於厚20000 pm(20mm)的PTFE製 板上,形成孔徑 3 000 μηι(3ιηιη)的貫通孔 28a及孔徑 30〇〇pm(3mm)的貫通孔28b者。 第2構件30係使用於厚400μηι的PTFE製板上,形 成長 95000μιη(95ιηιη)、寬 6000μιη(6ιηιη)的缺口 30a 者。 第4構件32係使用於厚2000 μπι(2ιηιη)的PTFE製板 上,形成長 760 00 μιη(76ιηιη)、寬 6000pm(6mm)的缺口 32a 者。 第5構件34係使用於厚20000μηι(20ηιιη)的PTFE製 板上,形成孔徑3 000 μιη(3ιηηι)的貫通孔34a者。 驅動泵浦1 6而從貯存槽1 2使5 0.5質量%之氯化鋅水 溶液2 0.2 g以0.4 5 m L /分的一定供給量,從保溫於4 0 °C之 第1反應器20的貫通孔34a供給至第2流路26,同時使 驅動栗浦18而從貯存槽14使5_3質量%之K3C〇(CN)6水 溶液79.2g以2.5mL/分的一定供給量,從保溫於40°C之 第1反應器20的貫通孔28a供給至第1流路24。 -37- 200911370 使氯化鋅水溶液通入於膜2 2之細孔2 2 a,於第1流 路24內流動之K3 Co (CN)6水溶液中從該細孔22a押出。 認爲氯化鋅水溶液係成爲約8 0 ~ 3 0 0 μ m之微小液滴而混入 於K3Co(CN)6水溶液中。在第1流路24內,K3Co(CN)6 水溶液與微小液滴狀的氯化鋅水溶液接觸、反應,固體之 複合金屬氰化錯合物的粒子會析出。在第1反應器20中 之各水溶液的平均滯留時間爲1分。 於第1流路24內流動之K3C0(CN)6水溶液流動的雷 諾數係從流路之水力半徑:1 8 7.5 μιη、流速:1 8 . Omm/s、 密度:1 020kg/m3、黏度:8.0xl(T4Pa . s計算後爲1 5,爲 層流狀態。 於膜22的細孔22a內流通之氯化鋅水溶液流動的雷 諾數係從流路之內徑:80μιη、流速:15xl02mm/s、密 度:1500kg/m3、黏度:l〇.〇xl〇_4Pa. s 計算後爲 200,爲 層流狀態。 又,微小液滴狀之氯化鋅水溶液係於層流狀態之 K 3 c 〇 (C N) 6水溶液內流動,故,K 3 C 〇 (C N) 6水溶液與微小 液滴狀之氯化鋅水溶液之接觸係以層流狀態進行。 使含有固體之複合金屬氰化錯合物的粒子之液體,通 過導管而導入於保溫於40°C之內容積5 00ml之第2反應 器40中。一邊使該液以300rpm進行攪拌一邊於該液體中 加入5 0質量%之第三丁醇水溶液1 6 0 g作爲有機配位基水 溶液,得到含3 0 8質量%之第三丁醇水溶液之混合液。使 該混合液昇溫至60 ΐ: ’攪拌60分鐘而得到含DMC觸媒 -38- 200911370 之分散液。在第2反應器40中之混合液的平均滯留時間 爲60分。 以過濾裝置52(加壓過濾裝置)過濾該分散液,得到過 濾餅。 於過濾餅中加入第三丁醇36g及蒸餾水84g(第三丁 醇30.0質量%),在20°C下攪拌30分鐘而進行洗淨後, 進行過濾而得到過濾餅。 繼而,於過濾餅中加入第三丁醇1 2 0 g (第三丁醇1 0 0 質量%),在2(TC下攪拌30分鐘而進行洗淨後,進行過濾 而得到過濾餅。 使過濾餅在減壓下及8 0 °C下乾燥3小時,然後,進 行粉碎而得到粉體狀之DMC觸媒。 使DMC觸媒的尺寸、比表面積、3nm以下細孔容 積、有機配位基之脫離溫度、觸媒活性及殘存金屬之過濾 量表示於表1中。又,DMC觸媒之SEM照片表示於圖8 中,TG - DAT分析之圖表表示於圖9中。 [例2] 就膜22而言,除使用於厚50μιη之SUS304製的膜上 設有1個孔徑5mm的細孔22a之單孔性膜以外,其餘係 與例1同樣而得到DMC觸媒。 於第1反應器20中之各水溶液的平均滯留時間爲1 分。 於第2反應器40中之混合液的平均滯留時間爲60 -39- 200911370 分。 於膜2 2的細孔2 2 a內流通之氯化鋅水溶液流動的雷 諾數爲1,爲層流狀態。 使DMC觸媒的尺寸、比表面積、3nm以下細孔容 積、有機配位基之脫離溫度、觸媒活性及殘存金屬之過濾 量表示於表1中。 [例3] 除將氯化鋅水溶液之供給量變更爲〇.2mL/分以外’ 其餘係與例1同樣而得到DMC觸媒。 於第1反應器20中之各水溶液的平均滞留時間爲1 分。 於第2反應器40中之混合液的平均滯留時間爲60 分。 於膜2 2的細孔2 2 a內流通之氯化鋅水溶液流動的雷 諾數爲1 0 0,爲層流狀態。 使DMC觸媒的尺寸、比表面積、3nm以下細孔容 積、有機配位基之脫離溫度、觸媒活性及殘存金屬之過濾 量表示於表1中。 [例4] 除將K3Co(CN)6水溶液之供給量變更爲1.25mL/分以 外,其餘係與例1同樣而得到DMC觸媒。 於第1反應器2 0中之各水溶液的平均滯留時間爲2 -40- 200911370 分。 於第2反應器4 0中之混合液的平均滯留時間爲6 0 分。 於第1流路24內流通之K3Co(CN)6水溶液流動的雷 諾數爲7,爲層流狀態。 使DMC觸媒的尺寸、比表面積、3nm以下細孔容 積、有機配位基之脫離溫度、觸媒活性及殘存金屬之過濾 量表示於表1中。 [例5] 除將K3Co(CN)6水溶液的供給量變更爲5.0mL/分以 外,其餘係與例1同樣而得到DMC觸媒。 於第1反應器20中之各水溶液的平均滯留時間爲30 秒。 於第2反應器40中之混合液的平均滯留時間爲60 分。 於第1流路24內流通之K3Co(CN)6水溶液流動的雷 諾數爲3 0,爲層流狀態。 使DMC觸媒的尺寸、比表面積、3nm以下細孔容 積、有機配位基之脫離溫度、觸媒活性及殘存金屬之過濾 量表示於表1中。 [例6] 除將貯存槽12之氯化鋅水溶液60.6g變更爲貯存槽 -41 - 200911370 14之K3Co(CN)6水溶液237.6g以外,其餘係與例1同樣 而得到DMC觸媒。 於第1反應器20中之各水溶液的平均滯留時間爲1 分。 於第2反應器4 0中之混合液的平均滯留時間爲6 0 分。 使DMC觸媒的尺寸、比表面積、3nm以下細孔容 積、有機配位基之脫離溫度、觸媒活性及殘存金屬之過濾 量表不於表1中。 [例7] 將5.3質量%之K3Co(CN)6水溶液79_2g置入於反應 器中。然後使泵浦驅動而從貯存槽使5 0 · 5質量%之氯化鋅 水溶液 2 0.2 g以 0.4 5 m L /分之一定的供給量供給至反應 使氯化鋅水溶液通入於前述單孔性膜(孔徑5 mm) ’使 K3Co(CN)6水溶液以攪拌葉以3 00rpm攪拌,同時並於 K2Co(CN)6水溶液內從細孔形成微小液滴而押出’使水溶 液與微小液滴之氯化鋅水溶液接觸、反應’析出固體之複 合金屬氰化錯合物的粒子。 反應器內之K3Co(CN)6水溶液流動的雷諾數爲超過 2 8 0 0 0 0,爲亂流狀態。 於單孔性膜的細孔內流通之氯化鋅水溶液流動的雷諾 數爲1,爲層流狀態。 -42- 200911370 以後,與例1同樣做法而得到D M C觸媒。 使DMC觸媒的尺寸、比表面積、3nm以下細孔容 積、有機配位基之脫離溫度、觸媒活性及殘存金屬之過濾 量表示於表1中。又,DMC觸媒之SEM照片表示於圖1〇 中,TG - DAT分析之圖表表示於圖11中。 [例8] 將50.5質量%之氯化鋅水溶液20_2g置入於反應器 中。然後使泵浦驅動而從貯存槽使 5.3質量%之 K3C〇(CN)〇_K溶液79.2g以2.5mL/分之一定的供給量供給 至反應器。 使 K3C〇(CN)6水溶液通入於前述單孔性膜(孔徑 5mm),使氯化鋅水溶液以攪拌葉以3 00 r pm攪拌,同時並 於氯化鋅水溶液內從細孔形成微小液滴而押出,使氯化鋅 水溶液與微小液滴之K3C〇(CN)6水溶液接觸、反應,析出 固體之複合金屬氰化錯合物的粒子。 單孔性膜之細孔內流通之K3C〇(CN)6水溶液流動的雷 諾數爲1,爲層流狀態。 於反應器內之氯化鋅水溶液流動的雷諾數爲超過 280000,爲亂流狀態。 以後,與例1同樣做法而得到D M c觸媒。 使DMC觸媒的尺寸、比表面積、3nm以下細孔容 積、有機配位基之脫離溫度、觸媒活性及殘存金屬之過濾 量表示於表1中。又’ DMC觸媒之SEM照片表示於圖12 -43- 200911370 中ο [例9] 將5 0 · 5質量%之氯化鋅水溶液2 0 · 2 g置入於反應器 中,然後使氯化鋅水溶液以攪拌葉以30〇rpm攪拌中驅動 泵浦而從貯存槽使5.3質量%之K3C〇(CN)6水溶液79.2g 以2 · 6 5 mL/分之供給量,不通過單孔性膜而直接供給至反 應器。進一步繼續攪拌30分鐘,得到複合金屬氰化錯合 物的分散液。 反應器內之氯化鋅水溶液及K3Co(CN)6水溶液流動的 雷諾數爲超過2 8 0000,爲亂流狀態。 使反應器內昇溫至60°C,一邊以300rpm攪拌分散 液,一邊於分散液中加入5 0質量%之第三丁醇水溶液 160g,得到含30.8質量%之第三丁醇之混合液。使該混合 液進一步攪拌60分鐘而得到含有DMC觸媒之分散液。 以後,與例1同樣做法而得到DMC觸媒。 使DMC觸媒的尺寸、比表面積、3nm以下細孔容 積、有機配位基之脫離溫度、觸媒活性及殘存金屬之過濾 量表示於表1中。 [例 10] 於連通式反應器中,使50.5質量%之氯化鋅水溶液以 1.5mL/分之一定的流量供給,使5.3質量%之K3Co(CN)6 以0.0 5mL/分之一定的流量供給。 -44 - 200911370 反應器內之氯化鋅水溶液及K3C〇(CN)6水溶 雷諾數爲超過200000,爲亂流狀態。 於反應器內使氯化鋅水溶液及K3 Co (CN) 6 4 0 °C之反應溫度反應,滯留1 5分鐘後,滴下5 0 第三丁醇水溶液180mL,昇溫至60°C,攪拌1 過瀘而得到過濾餅。 以後,與例1同樣做法而得到DMC觸媒。 使DMC觸媒的尺寸、比表面積、3nm以 積、有機配位基之脫離溫度、觸媒活性及殘存金 量表不於表1中。 液流動的 水溶液以 質量%之 小時後* 下細孔容 屬之過瀘 -45- 200911370 9 例ίο 1 50.5 1 in >200000 亂流 m 〇 >200000 堠 m 1 1 κ 220 卜· τ-Η >170 <40 ο 孽 50.5 1 >280000 亂流 »ri in <N >280000 m 1 1 -κ 寸 § τ·*^ >170 00 50.5 1 >280000 亂流 oi 鹿 _ H -κ 205 ^Τ) IT) U~) 00 y—^ >170 1 卜 50.5 0.45 幽 cn in 1 >280000 ㈣ 4< 200 1____ Ό § >170 S 50.5 0.45 200 層流 cn in (N in 蹈 _ 0.08 1328 七 0.38 290 >170 〇 ΙΟ m 50.5 0.45 200 辉 m wS 〇 m 堠 幽 0.08 1328 七 0.47 1 >170 | in \〇 寸 50.5 0.45 Ί _ί 200 m 1.25 卜 | 0.08 1328 (N 0.52 290 >170 | 50.5 (Ν Ο Ο 層流 m (N IT) 堠 0.08 1328 七 in in 0.52 280 >170 iT) VO <N 50.5 0.45 1—^ 層流 m ^T) (N ίΤ) r—H Μ 幽 r—H 七 8 0.55 280 >170 Ό 1-Η 50.5 0.45 200 丨層流1 m in IT) (N t-H Μ 幽 | 0.08 | 1328 七 (Ν 0.49 290 1 >170 yr) 濃度 (質量%) 供給量 (mL/分) 雷諾數 流動狀態 (^/o) 供給量 (mL/分) 雷諸數 流動狀態 /^Ν ε g r—s 鑛 田 尺寸 11 3nm以卞 細孔容積 (cc/gx ΙΟ'2) 圇龌p 攀酱A ㈣ 觸媒活性 殘存金屬 之過濾量 (g/3〇 分) 鹵化金屬 化合物水 溶液 氰化過渡 金屬化合 物永溶 液 m DMC 觸媒 -46- 200911370 從SEM照片,可知例1之DMC觸媒係粒子的尺寸小 且粒子的尺寸均—性高。若與例7、8之DMC觸媒比較’ 顯示DMC觸媒的粒子集合之外觀。 例1〜6之DMC觸媒之比表面積小於例7~10之DMC 觸媒。例1〜6之DMC觸媒之3nm以下之細孔孔容積少於 例7~1 0之DMC觸媒。 例1〜6之DMC觸媒之有機配位基的脫離溫度爲 2 8 0〜290°C,相較於例7〜10之DMC觸媒,約高100°C, 暗示例1 ~6之DMC觸媒係有機配位基很強地配位於複合 金屬氰化錯合物。
例1〜6之DMC觸媒之觸媒活性係與例7〜10之DMC 觸媒約同等。 如以上般’以層流狀態所形成之例1〜6之DMC觸媒 係比表面積小’ 3nm以下細孔容積亦少,但觸媒活性約與 例7~10之DMC觸媒同等。從此事推測例卜6之DMC觸 媒係觸媒之凝集狀態緻密,又,有機配位基之配位力較例 7〜10之DMC觸媒還強,故暗示觸媒之每單位面積的觸媒 活性變高。 例1~6之DMC觸媒之殘存金屬的過濾量係較例7〜1〇 之DMC觸媒還多’袠示可除去聚醚聚醇中所含有之 5·〇μιη以上的DMC觸媒殘渣。從此事暗示,例ι〜6之 DMC觸媒之粒子爲均〜且細小者,顯示聚醚聚醇中之分 散性佳。 如以上般,若依例丨〜6之製造方法,與例7〜1 0比 -47- 200911370 較,可控制D M C觸媒的粒徑,可再現性佳地得到微細且 均一的粒子,可得到具有高的觸媒活性且殘存金屬過瀘量 良好之DMC觸媒。 產業上之利用可能性 依本發明之製造方法所得到之DMC觸媒,係觸媒活 性高、粒子尺寸小、且粒子尺寸均一性高,故非常可用來 作爲使用於環氧烷之開環聚合的觸媒。 又,此處引用於2007年4月10日所申請之日本專利 申請案200 7- 1 025 07號說明書、申請專利範圍、圖面及摘 要之全內容,摘要作爲本發明之說明書之揭示。 【圖式簡單說明】 圖1係表示DMC觸媒之製造裝置的一例之槪略構成 圖。 圖2係表示第1反應器之一例的截面圖。 圖3係表示構成第1反應器之第1構件的上面圖。 圖4係表示構成第1反應器之第2構件的上面圖。 圖5係表示構成第1反應器之第3構件(膜)的上面 圖。 圖6係表示構成第1反應器之第4構件的上面圖。 圖7係表示構成第1反應器之第5構件的上面圖。 圖8係例1之DMC觸媒的SEM照片。 圖9係在例1之TG-DTA分析之溫度—質量減少的圖 -48- 200911370 表。 圖1 〇係例7之DMC觸媒的SEM照片。 圖1 1係在例7之TG-DTA分析之溫度一質量減少的 圖表。 圖12係例8之DMC觸媒的SEM照片。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20 :第1反應器 22 :膜 2 2 a 細孔 24 :第1流路 26 :第2流路 40 :第2反應器 -49-

Claims (1)

  1. 200911370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具有有機配位基之複合金屬氰化錯合物觸媒 之製造方法,其特徵爲’具有下述(a)步驟與(b)步驟者, (a) 使鹵化金屬化合物水溶液與氰化過渡金屬化合物 水溶液以層流狀態接觸’以製得含有複合金屬氰化錯合物 之液體之步驟, (b) 使含有前述複合金屬氰化錯合物液,與有機配位 基混合,以製得含有具有有機配位基之複合金屬氰化錯合 物觸媒之分散液之步驟。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具有有機配位基之複合 金屬氰化錯合物觸媒之製造方法,其中,前述(a)步驟爲 下述(a -1)步驟, (a-1)將氰化過渡金屬化合物水溶液連續的供應於內部 被具有細孔之膜區隔爲第1之流路與第2之流路的第1之 反應器的第1之流路中, 將鹵化金屬化合物水溶液連續的供應於第2之流路 中, 於第2之流路之齒化金屬化合物水溶液以層流狀態通 過前述膜之細孔之際,國化金屬化合物水溶液經由前述Μ 之細孔以微小液滴狀擠出於第1之流路的層流狀態流動β 氰化過渡金屬化合物水溶液中,而於第1之流路內’使氰 化過渡金屬化合物水溶液與微小液滴狀之鹵化金屬水溶 '液 以層流狀態接觸,以製得含有複合金屬氰化錯合物之 '液 體0 -50- 200911370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具有有機配位基之 複合金屬氰化錯合物觸媒之製造方法,其中,前述各層流 狀態之雷諾數爲2 1 0 0以下。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具有有機配位基之複合 金屬氰化錯合物觸媒之製造方法,其中,前述(b)步驟爲 下述(b-Ι)步驟, (b-Ι)將前述含有複合金屬氰化錯合物之液,與有機 配位基或有機配位基水溶液導入第2之反應器內,經攪 拌,以製得含有具有有機配位基之複合金屬氰化錯合物觸 媒之分散液。 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具有有機配位基之複合 金屬氰化錯合物觸媒之製造方法,其尙具有下述(c)步 驟, (c) 將含有具有前述有機配位基之複合金屬氰化錯合 物觸媒之分散液過濾之步驟。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具有有機配位基之複合 金屬氰化錯合物觸媒之製造方法,其尙具有下述(d)步 驟, (d) 洗淨前述(c)步驟所得之具有有機配位基之複合金 屬氰化錯合物觸媒之步驟。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具有有機配位基之複合 金屬氰化錯合物觸媒之製造方法,其中,前述(c)步驟與(d) 步驟爲下述(c-1)步驟、(d-1)步驟及(c_2)步驟, (c-1)將含有具有有機配位基之複合金屬氰化錯合物之 -51 - 200911370 分散液過濾,以製得具有有機配位基之複合金屬氰化錯合 物觸媒之過濾餅之步驟, (d-1)將前述過濾餅與有機配位基或有機配位基水溶 液混合,使該混合液於〇至1 〇(TC下攪拌,以洗淨具有有 機配位基之複合金屬氰化錯合物觸媒之步驟, (c-2)將前述混合液過濾以製得過濾餅之步驟。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具有有機配位基之複合 金屬氰化錯合物觸媒之製造方法,其中,前述(c-Ι)步驟或 (c-2)步驟所得之過濾餅中,具有有機配位基之複合金屬氰 化錯合物觸媒之含量爲20至60質量%。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具有有機配位基之複合 金屬氰化錯合物觸媒之製造方法,其中,前述(d-Ι)步驟 與(c-2)步驟爲重複實施2次以上。 10. —種具有有機配位基之複合金屬氰化錯合物觸 媒,其爲由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9項中任一項之製造方法 所製得之具有有機配位基之複合金屬氰化錯合物觸媒,其 特徵爲, BET法所得之比表面積爲20至150m2/ g, 以該比表面積爲基礎藉由DFT法所得3nm以下之細 孔容積爲 0.05xl0_3 〜l〇xl〇_3cc/g。 11·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之具有有機配位基之複 合金屬氰化錯合物觸媒,其中’有機配位基之脫附溫度爲 250 〜390。。。 1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〇或1 1項之具有有機配位基 -52- 200911370 之複 tert- 醇、 基醚 烯醇 範圍 基之 劑之 合金屬氰化錯合物觸媒,其中,前述有機配位基爲由 丁基醇、π 丁基醇、異丁基醇、tert-戊基醇、異戊基 N,N -二甲基乙醯胺、乙二醇二甲基醚、二乙二醇二甲 、二乙一醇一甲基醚、乙二醇單-tert -丁基醚、異丙 ,與二噁院所成群中所選出之1種或2種以上。 1 3 . —種聚醚聚醇之製造方法,其特徵係於申請專利 第1至9項中任一項之製造方法所得之具有有機配位 複合金屬氰化錯合物觸媒’及具有活性氫原子之起始 存在下,使環氧院進行開環聚合。 -53-
TW097113039A 2007-04-10 2008-04-10 Composite metal cyanide complex catalyst having organic lig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polyether polyol TW200911370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102507 2007-04-1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11370A true TW200911370A (en) 2009-03-16

Family

ID=398639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7113039A TW200911370A (en) 2007-04-10 2008-04-10 Composite metal cyanide complex catalyst having organic lig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polyether polyol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100041864A1 (zh)
EP (1) EP2135888A4 (zh)
JP (1) JP5109093B2 (zh)
CN (1) CN101652403B (zh)
TW (1) TW200911370A (zh)
WO (1) WO200812685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485832B1 (en) 2009-10-09 2016-11-23 Blue Cube IP LLC Process for producing a chlorinated and/or fluorinated propene in an isothermal multitube reactors and
JP5767231B2 (ja) 2009-10-09 2015-08-19 ダウ グローバル テクノロジーズ エルエルシー 塩素化及び/又はフッ素化されたプロペン及びより高級なアルケンを製造するプロセス
JP5947214B2 (ja) * 2009-10-09 2016-07-06 ブルー キューブ アイピー エルエルシー 断熱栓流反応器及び該断熱栓流反応器を組み込んだプロセス
ES2728648T3 (es) * 2011-04-04 2019-10-28 Henkel Ag & Co Kgaa Catalizador para la polimerización de un epóxido y para la copolimerización de epóxido con dióxido de carbono
CN103562163B (zh) 2011-05-31 2015-12-23 陶氏环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生产氯化丙烯类的方法
JP6212035B2 (ja) 2011-05-31 2017-10-11 ブルー キューブ アイピー エルエルシー 塩素化プロペンの製造方法
JP6420145B2 (ja) 2011-08-07 2018-11-07 ブルー キューブ アイピー エルエルシー 塩素化プロペンの製造方法
CN103717557A (zh) 2011-08-07 2014-04-09 陶氏环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生产氯化的丙烯的方法
US9067855B2 (en) 2011-11-21 2015-06-30 Dow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chlorinated alkanes
IN2014CN04029A (zh) 2011-12-02 2015-10-23 Dow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JP6059246B2 (ja) 2011-12-02 2017-01-11 ブルー キューブ アイピー エルエルシー 塩素化アルカンの製造方法
JP6170068B2 (ja) 2011-12-13 2017-07-26 ブルー キューブ アイピー エルエルシー 塩素化プロパン及びプロペンの製造方法
CN110128239A (zh) 2011-12-22 2019-08-16 蓝立方知识产权有限责任公司 生产四氯甲烷的方法
WO2013096706A1 (en) 2011-12-23 2013-06-27 Dow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alkenes and/or aromatic compounds
EP2897932A1 (en) 2012-09-20 2015-07-29 Dow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chlorinated propenes
WO2014046970A1 (en) 2012-09-20 2014-03-27 Dow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chlorinated propenes
US9795941B2 (en) 2012-09-30 2017-10-24 Blue Cube Ip Llc Weir quench and processes incorporating the same
US10065157B2 (en) 2012-10-26 2018-09-04 Blue Cube Ip Llc Mixer and processes incorporating the same
EP2935165A1 (en) 2012-12-18 2015-10-28 Blue Cube IP LLC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chlorinated propenes
JP6251286B2 (ja) 2012-12-19 2017-12-20 ブルー キューブ アイピー エルエルシー 塩素化プロペン生成のための方法
US9382176B2 (en) 2013-02-27 2016-07-05 Blue Cube Ip Llc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chlorinated propenes
JP6449791B2 (ja) 2013-03-09 2019-01-09 ブルー キューブ アイピー エルエルシー クロロアルカン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653236B2 (ja) 1990-10-05 1997-09-17 旭硝子株式会社 ポリエーテル化合物の製造方法
US5470813A (en) 1993-11-23 1995-11-28 Arco Chemical Technology, L.P. Double metal cyanide complex catalysts
CN1174022C (zh) * 1998-07-10 2004-11-03 旭硝子株式会社 环氧烷开环聚合用催化剂及其制造方法和用途
US6605422B2 (en) * 2001-03-16 2003-08-12 Fuji Photo Film Co., Ltd. Process for producing a silver halide photographic emulsion
US6596842B2 (en) 2001-07-16 2003-07-22 Shell Oil Company Polymerizing alkylene oxide with sound or radiation treated DMC
EP1288244A1 (en) * 2001-08-31 2003-03-05 Asahi Glass Company, Limited Double metal cyanide complex catalyst for ring opening polymerization of alkylene oxide and its production process
DE10156117A1 (de) * 2001-11-15 2003-05-28 Basf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Polyetheralkoholen
JP2003165836A (ja) * 2001-11-29 2003-06-10 Asahi Glass Co Ltd スラリー状複合金属シアン化物錯体触媒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これを用いたポリエーテルポリオールまたはポリエーテルモノオールの製造方法
JP2003165837A (ja) * 2001-11-30 2003-06-10 Asahi Glass Co Ltd 複合金属シアン化物錯体触媒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EP1908512A1 (en) * 2002-07-15 2008-04-09 Asahi Glass Company, Limited Process for producing inorganic spheres
EP1632517B1 (en) * 2003-06-04 2009-07-22 Asahi Glass Company Ltd. Composite metal cyanide complex catalyst,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and use of the same
JP4556496B2 (ja) * 2003-06-04 2010-10-06 旭硝子株式会社 複合金属シアン化物錯体触媒、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利用
US8221882B2 (en) * 2003-06-18 2012-07-17 Asahi Glass Company, Limited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inorganic spheres
JP2007102507A (ja) 2005-10-05 2007-04-19 Solute Research Institute Ltd 不整形地の不整形度評価のため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00041864A1 (en) 2010-02-18
CN101652403B (zh) 2012-11-21
EP2135888A1 (en) 2009-12-23
JP5109093B2 (ja) 2012-12-26
EP2135888A4 (en) 2014-10-01
WO2008126850A1 (ja) 2008-10-23
JPWO2008126850A1 (ja) 2010-07-22
CN101652403A (zh) 2010-02-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0911370A (en) Composite metal cyanide complex catalyst having organic lig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polyether polyol
KR100355336B1 (ko) 고활성이중금속시안나이드촉매
Zhang et al. Facile fabrication of faceted copper nanocrystals with high catalytic activity for p-nitrophenol reduction
JP5047440B2 (ja) Dmc触媒の製造方法
KR100429297B1 (ko) 고활성의이중금속시안화물착체촉매
KR101810721B1 (ko) 폴리에테르 알코올의 제조 방법
JP6208655B2 (ja) エポキシドを重合するためおよびエポキシドと二酸化炭素を共重合するための触媒
EP0932445A1 (en) Double metal cyanide catalysts containing functionalized polymers
US20060004233A1 (en) Double metal cyanide complex catalyst, its production process and its utilization
KR101729300B1 (ko) 유기 아연 촉매, 이의 제조 방법 및 상기 촉매를 이용한 폴리알킬렌 카보네이트 수지의 제조 방법
KR20020081371A (ko) 다금속 시아나이드 화합물의 제조 방법
CHANDRA et al. Synthesis of nickel hexacyanoferrate nanoparticles and their potential as heterogeneous catalysts for the solvent-free oxidation of benzyl alcohol
JP4556496B2 (ja) 複合金属シアン化物錯体触媒、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利用
US20030212246A1 (en) Double metal complex catalyst
CN112955254B (zh) 制备双金属氰化物催化剂的方法
CN110270318A (zh) 一种金属有机框架聚乳酸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JP4921172B2 (ja) ナノスケールのdmc触媒粒子
JP2005139456A (ja) 活性dmc触媒のための配位子としての不飽和第3級アルコール
CN115135410A (zh) 制备双金属氰化物催化剂的方法
Zhang et al. Room-temperature fabrication of anatase TiO2 submicrospheres with nanothornlike shell for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methylene blue
WO2015190874A1 (ko) 유기 아연 촉매, 이의 제조 방법 및 상기 촉매를 이용한 폴리알킬렌 카보네이트 수지의 제조 방법
EP3117024B1 (en) A process for the synthesis of nanostructured metallic hollow particles and nanostructured metallic hollow particles
JP7234263B2 (ja) ろ過膜を用いた有機亜鉛触媒の分離方法
Khezraqa et al. Investigating the effect of PAMAM-G2 nanostructures dendrimer on the performance of polycarbonate thin film nanocomposite membranes for water treatment
RU2677659C1 (ru)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твердого двойного кобальтцианидного катализатора полимеризации пропиленоксид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