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835728A - Radiation curable hybrid composition and process - Google Patents

Radiation curable hybrid composition and proces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835728A
TW200835728A TW096141981A TW96141981A TW200835728A TW 200835728 A TW200835728 A TW 200835728A TW 096141981 A TW096141981 A TW 096141981A TW 96141981 A TW96141981 A TW 96141981A TW 200835728 A TW200835728 A TW 20083572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cid
nanocomposite
mixture
group
organic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61419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Zhikai Jeffrey Wang
Harrell Emmett Tweedy
Original Assignee
Cytec Surface Specialties S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ytec Surface Specialties Sa filed Critical Cytec Surface Specialties Sa
Publication of TW2008357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835728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0008Organic ingredients according to more than one of the "one dot" groups of C08K5/01 - C08K5/59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9/00Use of pretreated ingredients
    • C08K9/02Ingredients treated with inorganic substan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2NANOTECHNOLOGY
    • B82YSPECIFIC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NANOSTRUCTURES; MEASUREMENT OR ANALYSIS OF NANOSTRUCTURES;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 B82Y20/00Nanooptics, e.g. quantum optics or photonic cryst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18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e.g. metal carbonyls
    • C08K3/20Oxides; Hydroxides
    • C08K3/22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7/00Use of ingredient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 C08K7/16Solid spheres
    • C08K7/18Solid spheres inorgani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CTREATMENT OF INORGANIC MATERIALS, OTHER THAN FIBROUS FILLERS, TO ENHANCE THEIR PIGMENTING OR FILLING PROPERTIES ; PREPARATION OF CARBON BLACK  ; PREPARATION OF INORGANIC MATERIALS WHICH ARE NO SINGLE CHEMICAL COMPOUNDS AND WHICH ARE MAINLY USED AS PIGMENTS OR FILLERS
    • C09C1/00Treatment of specific inorganic materials other than fibrous fillers; Preparation of carbon black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CTREATMENT OF INORGANIC MATERIALS, OTHER THAN FIBROUS FILLERS, TO ENHANCE THEIR PIGMENTING OR FILLING PROPERTIES ; PREPARATION OF CARBON BLACK  ; PREPARATION OF INORGANIC MATERIALS WHICH ARE NO SINGLE CHEMICAL COMPOUNDS AND WHICH ARE MAINLY USED AS PIGMENTS OR FILLERS
    • C09C3/00Treatment in general of inorganic materials, other than fibrous fillers, to enhance their pigmenting or filling properties
    • C09C3/06Treatment with inorganic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CTREATMENT OF INORGANIC MATERIALS, OTHER THAN FIBROUS FILLERS, TO ENHANCE THEIR PIGMENTING OR FILLING PROPERTIES ; PREPARATION OF CARBON BLACK  ; PREPARATION OF INORGANIC MATERIALS WHICH ARE NO SINGLE CHEMICAL COMPOUNDS AND WHICH ARE MAINLY USED AS PIGMENTS OR FILLERS
    • C09C3/00Treatment in general of inorganic materials, other than fibrous fillers, to enhance their pigmenting or filling properties
    • C09C3/08Treatment with low-molecular-weight non-polymer organic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4/00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based on organic 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having at least one polymerisable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 ;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monomer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f groups C09D183/00 - C09D183/16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2NANOTECHNOLOGY
    • B82YSPECIFIC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NANOSTRUCTURES; MEASUREMENT OR ANALYSIS OF NANOSTRUCTURES;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 B82Y30/00Nanotechnology for materials or surface science, e.g. nanocomposi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4/00Particle morphology
    • C01P2004/60P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ize
    • C01P2004/62Submicrometer sized, i.e. from 0.1-1 micromet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4/00Particle morphology
    • C01P2004/60P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ize
    • C01P2004/64Nanometer sized, i.e. from 1-100 nanomet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00Physical propertie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60Optical properties, e.g. expressed in CIELAB-valu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207/00Coding scheme for general features or characteristics of optical elements and systems of subclass G02B, but not including elements and systems which would be classified in G02B6/00 and subgroups
    • G02B2207/101Nanooptic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anotechn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omposite Material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aints Or Removers (AREA)
  • Polymerisation Methods In General (AREA)
  • Graft Or Block Polymers (AREA)
  • Macromonomer-Based Addition Polymer (AREA)

Description

200835728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關於輻射硬化組成物之領域,特別是用於製備 具有高折射率之保護塗層的混成有機-無機複合物。 【先前技術】 對於許多光學應用,其希望塗層呈現高折射率。例如 將高折射率塗層塗布於平板顯示器,如液晶顯示器(LCD) 0 作爲売度增強膜(亦已知爲稜鏡片)。用於LCD之偏光膜 亦需要高折射率硬塗層。其亦希望此塗層對基板提供改良 之保護,例如改良之抗刮性。 保護塗層可由無機或有機材料形成。已知無機材料( 特別是含奈米大小之粒子者)提供高抗性且可爲高折射率 ,但是塗覆爲複雜及昂貴,因爲其需要如真空化學蒸氣沉 積之方法。有機塗層可包括溶劑爲主、水爲主及/或可UV 硬化之聚合物。無溶劑可輻射硬化塗層具有許多優點且亦 § 可提供高折射率材料。然而因已將硬化條件最適化而得高 比例之雙鍵轉化、高交聯密度、及較佳表面硬化,進一步 改良可輻射硬化塗層之耐久性的能力通常有限。 現已提議混成有機無機複合材料以得到具無機與有機 4 材料之組合性質的塗層。此複合物通常包括分散於有機組 分(如溶劑、界面活性劑與聚合物)之無機塡料(其經常 爲奈米大小)。然而混成複合物趨於使無機塡料不均句、 凝集及沉殿,所以仍需要改良之複合物。 複合物可藉溶膠法製造,其中將金屬或半金屬院氧化 -6- 200835728 物、氯化物或硝酸鹽縮合或水解。溶膠法使用低處理溫度 ,其使有機化合物均勻地倂入無機結構中而不分解。通常 文獻中所述之溶膠衍生混成複合物爲其中粒子係原處形成 者、或其中直接使用粒子作爲原料者。 在溶膠系統中,有機-無機混成塗層主要藉熱誘發 SiOH對SiOH及SiOH對矽烷氧化物縮合而交聯,其產生 高度交聯矽氧烷網路及水或醇作爲副產物。含金屬或半金 屬鹽(如硝酸鹽、烷氧化物等)之其他無機-有機混成系統 可藉金屬或半金屬烷氧化物間之縮合類似地形成。 不幸地,除非使用高溫處理否則水解或縮合反應均無 法完成,而且其經常分解有機組分或導致裂解。在周溫, 未反應羥基與烷氧基殘留在最終複合物中,而且預期反應 性基之水解與縮合持續長時間直到達成動態平衡。據信溶 膠法製造之複合物呈現不安定之流變,而且由其形成之塗 層可能缺乏熱與水解安定性。亦不希望得到含OH基之複 合物,因爲其對某些應用(如光纖)在需要透明性之波長 處吸收電磁輻射。 此顧慮已在市售塗層中使用此材料而防範。此外此材 料通常含許多種折射率低及/或使複合物不適用於光學應 用之材料(如鹽)作爲雜質。 令人驁奇地,申請人已發現一種製造克服某些或全部 上述問題之高折射率奈米複合物的方法。 藉溶膠法製造之先行技藝複合物的一些實例包括以下 200835728 WO 02/5 1 922號專利(UCB)敘述在塗層倂有2%-5%之 表面經修改奈米大小二氧化鈦粒子時,表面性質(如硬度 、溶劑抗性、抗刮性)顯著地改良之粉末塗層。 WO 02/48272號專利(UCB)敘述可輻射硬化墨水用表 面官能化著色劑,其已藉甲基丙烯酸基修改表面而改良顏 料濕潤及其流變性質。 WO 03/0 5 5 93 9號專利(UCB)敘述使用超音波製造複合 ^ 物,其藉由使無機粒子之分散液接受超音波攪動以製造至 少一個線性尺寸之平均大小爲〇. 1至2 5 0奈米間之奈米大 小無機粒子的分散液;然後反應所得奈米大小無機粒子與 有機偶合劑而修改粒子表面以呈現粒子凝聚。 WO 0 3/0 5 5 9 3 9號專利(UCB)敘述倂有可UV硬化樹脂 以改良阻燃性、合成UA與EA之催化活性、對水蒸氣之屏 障性質、及促進對高表面能量基板(如聚乙烯與聚酯)之 黏附性之奈米黏土。 B WO 04/020485號專利敘述反應性無凝膠複合物,其在 該組成物中包括可與可輻射硬化樹脂反應之粒子、修改該 粒子之表面用偶合劑、可輻射硬化樹脂、及可抑制凝膠形 成之可輻射硬化鹽。在硬化後,這些複合物顯示優良之機 械性質。 US 665 6990號專利(Corning)敘述一種製造高折射率 複合物之非溶膠法,其中藉縮合法將金屬氧化物之奈米粒 子均勻地分散於固態聚合物基質內。共價鍵結這些粒子之 外表面爲有機金屬偶合劑之混合物,其至少之一爲高折射 -8- 200835728 率。C 〇 rn i n g對比此縮合法與其中在水性及酸性系統中於許 多個羥基存在下製備金屬氧化物複合物之溶膠法。Corning 直接教示(第1攔第29至51行)不使用溶膠法,因爲其 含高濃度「在約1 500奈米處具強烈振動泛音」之羥基。 C 〇 r n i n g之論點爲此丨谷膠材料不適合光學通訊之所需最終 用途,因爲其難以去除羥基。然而Corning之發明需要使 用必須爲高折射率之有機金屬偶合劑的混合物。 US 65 2 1 677號專利(DSM)敘述經矽院基鍵聯(甲基) ^ 丙烯酸基之純金屬粒子,及包括此粒子之可輻射硬化組成 物。 US 6492 540號專利(Pole Chic)敘述一種具有通式 MtORiOCOC^RzhCR^Rdn之金屬脂族醯基烷氧化物化合物 ,其中該化合物係製備用於交換丙烯醇與金屬烷氧化物。 US 5 1 09080號專利(Virgina Tech)敘述一種折射率爲 1.60至1·76之高折射率陶瓷/聚合物混成材料,其係藉金 _ 屬烷氧化物及可與其反應之經烷氧基矽烷封端聚(伸芳基 醚)聚合組分的溶膠合成形成。 【發明内容】 本發明之一個目的爲提供高折射率之改良混成複合物 及其製法。 因此廣義地依照本發明提供一種用於製備混成奈米複 合物之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 a) 提供無機奈米粒子於第一載劑流體之水性分散液; b) 將表面修改劑加入得自步驟a)之分散液; -9- 200835728 · C)去除至少部份之第一載劑流體以增強表面修改劑與奈 米粒子表面間之交互作用; d) 在實質上完成表面修改後之選用清洗步驟中, i) 對奈米粒子混合物加入合適之其他載劑流體’然後 ϋ) 藉共沸蒸餾去除載劑流體; e) 對混合物加入可輻射硬化聚合物先質、視需要地及光引 發劑; 而形成包括經表面修改無機奈米粒子與可輻射硬化聚合物 ^ 先質之親密混合物的混成複合物。 因此本發明進一步提供一種高折射率(nD)有機-無機 混成奈米複合材料,此複合物爲一種實質上均勻混合物且 包括: i) 約1 %至約99重量%之經表面修改無機奈米粒子,其中 該粒子在其表面包括至少一種表面修改劑以增加粒子 疏脂性,該表面修改劑包括至少一種選自含芳族及/或 _ 含硫有機酸、次膦酸與膦酸之酸; ii) 約1 %至約99重量%之至少一種可輻射硬化聚合物先 質、視需要地及光引發劑。 視需要地,混成複合物實質上無揮發性組分。 視需要地,混成複合物實質上無包括氯、溴及/或碘之 有機物種。 視需要地,混成複合物實質上無包括硫之有機物種。 視需要地,混成複合物實質上無羥基。 清洗步驟之一個較佳目的爲自分散液去除(及/ -10- 200835728 或以其他部份取代)一些,更佳爲實質上全部之低折射率 (例如n D ^ 1 · 4 2 )材料。選用清洗步驟之另一個較佳目的爲 自分散液去除(及/或以其他部份取代)一些,更佳爲實質 上全部之羥基。 在清洗步驟中,載劑流體可視需要地去除直到混合物 恰仍爲流體(例如液體)且尙未形成完全固體溶液之終點 。其視需要地可界定爲具有防止大量固體凝聚、絮凝及/或 沉澱所需最少液體含量之奈米粒子混合物。依混合物之性 ^ 質(例如其透明度及清澈度)而定,其可藉由去除流體直 到恰在觀察到固體前(如果需要則超越此時間點且加入其 他流體然後再度去除)而達成。然而在終點時於混合物觀 察到少量懸浮固體爲可接受的。例如混合物可視需要地形 成包括恰足以倂入、分散及/或覆蓋固體之殘留液體的漿液 。清洗步驟可重複至少一次,較佳爲多次,直到終點,視 需要地充分時間,直到實質上無進一步揮發性組分自混合 0 物去除(例如按相較於前一清洗步驟之終點,在該清洗步 驟之終點於混合物未測量到進一步重量損失而測度)。 較佳爲本發明之方法係在約2 5 °C至9 5 °C,更佳爲在大 約周溫進行。所得混成複合物在硬化前可爲低黏度液體, 方便地爲60°C黏度小於約20,000 cPs,更方便地爲小於約 10,000 cPs,而且最佳爲小於5,000 cPs。較佳爲複合物爲 安定及均勻液體。 本發明之另一個態樣提供一種用於製備高折射率保護 塗層之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 -11- 200835728 (1 )以由在此所述方法所得及/或可得之未硬化混成奈米 複合物塗覆基板’視需要地自其去除任何殘餘載劑流 體,及 (2)以光似射線照射經塗覆基板以將聚合物先質聚合; 而形成其上具有均勻薄膜(包括以固態聚合物基質實質上 均勻地分散之無機奈米粒子)之經塗覆基板。 較佳爲塗膜呈現高光學清澈度(最佳爲T%>95% )及/ 或具有良好之抗刮性及抗磨性(更佳爲優於由僅將聚合物 先質輻射硬化而形成之聚合物薄膜的抗性)。 • 不希望受任何機構限制,據信在本發明之方法中,親 水性無機奈米粒子(如金屬氧化物)經表面修改而實質上 被疏脂物種包圍。如此利於粒子混合物之轉移,因爲疏水 性有機樹脂基質內之分散相保留無機物種之原始清澈度、 粒度及系統相容性,如此促成最終複合物之高折射率。使 用本發明之奈米粒子形成之塗層具有最少由於收縮或裂開 g 造成之問題,其經常在由具高官能基之樹脂形成之其他硬 化薄膜中見到。據信其乃因爲本發明之複合物形成均勻分 散之多奈米相系統。 本發明之一個態樣亦提供如在此所述方法(在後續塗 覆及/或照射之前)所得及/或可得之未硬化混成複合物。 此複合物因易塗布而亦可如低黏度液體用於塗覆步驟,或 可如固態材料(例如粉末塗層)而使用。 本發明之進一步態樣提供一種高折射率nD (視需要地 大於約1 ·52 )之·有機-無機混成奈米複合材料,此複合物爲 -12- 200835728 實質上均勻混合物,視需要地實質上無溶劑,而且包括以 下: i) 約1 %至約99重量%之經表面修改無機奈米粒子,其中 該粒子在其表面包括表面修改劑以增加粒子疏脂性; ii) 約1%至約99重量%之至少一種可輻射硬化聚合物先 質、視需要地及光引發劑。 如果未加入其他選用成分(如在此所述者),其顯然 選擇奈米複合物之各組分i)及Π)之量使得總共100%。 本發明之較佳有機-無機混成奈米複合材料(在此亦稱 爲奈米複合物)具有大於約1 .52,特別是2〜1 .55之折射率 no。更佳爲〜1.60,最佳爲〜1.7〇,例如〜1.80。 較佳奈米複合物實質上無溶劑,即包括至少約9 5 %之 固體,其定義爲輻射硬化後變成固體之材料,更佳爲卜9 9% 之固體,最佳爲由實質上100%之固體組成。 較佳奈米複合物對可見光爲高透明性(例如按Τ%値測 0 量爲至少約95%之高清澈度)。 在本發明之一個特定具體實施例中,本發明之有機_ 無機混成奈米複合材料(及由其形成之塗層)實質上無氯 、溴及/或碘物種(較佳爲全部鹵物種)。爲了用於光學應 用,其亦較佳爲本發明之奈米複合物實質上無羥基。其可 視需要地藉本發明之以下方法步驟達成而無需其他步驟。 【實施方式】 奈米粒子 現在更詳細地敘述用於本發明之組成物及方法的無機 -13- 200835728 奈米粒子。通常合適之無機奈米粒子具有高折射率(更有 用爲nD^l .50),以不將最終複合物之RI負面地降低(而且 更有用爲增加)至在此指定之所需値。 較佳爲存在於複合材料之經表面修改無機奈米粒子( 組分(i))之量爲全部複合物之約5%至約80重量%,較佳 爲約5%至約60重量%;更佳爲約1〇%至約30重量%;而 且最佳爲約1 2 °/。至約2 5重量%。 未修改無機奈米粒子可具有淨負電荷、淨正電荷,或 β 爲中性。有利地,奈米粒子在其經表面修改前帶正電。方 便地,未修改奈米粒子之表面可呈現親水性特性。 較佳爲無機奈米粒子包括(半)金屬、其合適無機化 合物(如無機鹽)、及/或其合適混合物及/或組合。在此使 用(半)金屬表示一或多種半金屬及/或金屬、及/或其混 合物及/或組合。更佳粒子包括一或多種(半)金屬氧化物 '(半)金屬硫化物·、(半)金屬鹵化物、純(半)金屬及/ g 或其混合物及/或組合。最佳粒子包括(半)金屬氧化物及 /或(半)金屬硫化物,例如金屬氧化物。 有用地,(半)金屬或(半)金屬化合物包括過渡金屬 、鑭系、銅系及/或週期表之第ΠΒ、IVB或VB族(半)金 屬。更有用(半)金屬係選自:銻、鋇、鈽、錫、鈦、釩 、鋅、鉻、及/或其合適混合物及/或組合。最有用金屬係 選自Ti、Sn(IV)、Ce(IV)、與Ζι:。方便地,(半)金屬或( 半)金屬鹽不實質上吸收可見光,更方便爲實質上無色。 合適之金屬氧化物包括BaTi03、Ce02、SnO、ZnO、 •14- 200835728
Zr〇2、Ti〇2、S b 2 〇 4 x S b 2 〇 3 Λ S b 2 〇 5 ' CdO、Ca〇2、C u 2 〇 Λ FeO、F e 2 〇 3 ' PbO、A12 〇 3 N V 2 0 5 ,特別是 BaTi〇3、C e 0 2 ' SnO、ZnO、Zr02、其任何合適混合物及/或類似結晶性 質及/或物理性質之金屬氧化物。特別合適金屬氧化物奈米 粒子之實例爲Nyacol Nano Technologies,Inc.以於乙酸與 水之分散液市售之商標名爲Nyacol® Zr02的平均粒徑$5奈 米之Zr〇2奈米粒子, 合適之金屬硫化物包括Sb2S3、ZnS、其任何合適混合 物及/或類似結晶特性及/或物理性質之類似合適材料。 方便地,合適之金屬鹵化物包括Snl4及/或類似結晶特 性及/或物理性質之類似合適材料。然而在可行之處,其較 佳爲使用實質上無鹵素之無機材料。 方便地,合適之純金屬粒子包括釩及/或類似結晶特性 及/或物理性質之類似合適材料。 亦可使用在此所述任何特定氧化物、硫化物、鹵化物 、及金屬之混合物及/或組合。 視需要地,存在於本發明奈米複合物之奈米粒子未縮 合(即其可含羥基),而且可藉US 66 5 6990號專利所述以 外之溶膠法及/或任何方法製造。與US 66 5 6990號專利之 教示相反,本發明方法之一個重要優點爲,如果必要則羥 基物種可易於自最終奈米複合物去除,所以本發明之奈米 複合物可易用於光學應用。 奈米粒子用載劑流體 在本發明之第一步驟(步驟(a))中用於分散奈米粒子 -15- 200835728 之載劑流體可包括任何不造成粒子沉澱之合適非水性液體 。較佳之載劑流體係選自甲乙酮(MEK)、甲基異丁基酮 (MIBK)、異丙醇、甲醇、甲苯、乙酸;乙酸乙酯及/或任何 其任何合適混合物,更佳爲甲苯及/或乙酸。 表面修改劑 現在更詳細地敘述在本發明之組成物及方法中,可用 於修改奈米粒子之表面的成分(表面修改劑)。 較佳爲用於處理無機奈米粒子之表面修改劑之量爲無 機奈米粒子之約0.1 %至約2 5 0重量%,更佳爲20.0 %至200% 〇 較佳爲作爲部份表面修改劑之酸係以無機奈米粒子之 重量的約5 %至約1 5 0重量%之量存在。 表面修改劑係選擇以對無機奈米粒子表面賦與疏水特 性而增加其親脂性,但是亦應具有充分高折射率以對奈米 複合物(及由其形成之塗層)賦與所需折射率。然而爲了 0 環境及其他原因,亦較佳爲本發明之複合物無包括如氯、 溴、碘之物種的揮發性組分(如有機物種)。因此其較佳爲 表面修改劑包括高RI物種,如芳族或其他高共軛物種。 通常合適之表面修改劑具有高折射率(更有用爲 nD21.42 ),以不將最終複合物之RI負面地降低(而且更有 用爲增加)至在此指定之所需値。 合適之表面修改劑因此可包括任何合適者:鉗合劑、 配位劑;偶合劑;表面處理劑;界面活性劑、乳化劑、及/ 或分散劑。奈米粒子表面與表面修改劑間之鍵結交互作用 -16- 200835728 可爲共價鍵、鉗合鍵、配位鍵、離子鍵、化學吸收、物理 交互作用、及/或其任何合適組合。 視需要地,表面修改劑亦可對奈米粒子表面提供額外 官能基’以使粒子與組成物中之其他成分(如可輻射硬化 聚合物先質)交聯及/或共聚合。此反應性表面修改劑可包 括反應性官能基(如至少一種在此定義之「活化不飽和部 份」’例如(甲基)丙烯酸酯及/或乙烯醚)。 較佳之高RI表面修改劑包括一或多種以下及/或其混 合物:有機矽烷、金屬鉗合物;包括多個氧原子作爲電子 予體(路易士鹼)之氧膦物種及/或有機物種(視需要地包 括一或多種氧膦及/或有機金屬基)(如羰基/羧基、氧陰離 子及/或羥基),而且此有機物種較佳爲無Cl、Br、I, 通常表面修改劑爲有機性。 更佳之表面修改劑可包括:包括多個(如2至4個) 碳基/羧基之有機物種;經芳族取代碳基/羧基化合物;磷 0 酸基、次膦酸基及/或膦酸基(包括其芳族及/或烷基(甲 基)丙烯酸酯衍生物)、有機酸(包括烷族酸及/或芳族酸 );羥基錯合物及/或有機金屬酯。更方便爲有機酸可與聚 合物先質輻射交聯及/或共聚合。 通常酸性表面修改劑亦具有高折射率(更有用爲 n D 2 1 · 5 0 ),以不將最終複合物之RI負面地降低(而且更有 用爲增加)至在此指定之所需値。’ 有機酸可選自丙烯酸羧基乙酯、丙烯酸、可藉UV 硬化之其他酸性樹脂(如由Cytec以註冊商標Ebecryl® 168 -17- 200835728 與Ebecryl® 170市售之酸性丙烯酸酯);官能性(甲基) 丙烯酸酯;含其他反應性鍵之乙烯醚;桂皮酸及衍生物; 聚酯丙烯酸酯及/或酐衍生物;AMPS及/或丙烯醯胺衍生 物;酸性(甲基)丙烯酸酯及/或酐衍生物;及/或任何包 括酸性基之其他合適反應性材料;及/或其合適混合物。 在本發明之其他具體實施例中,酸可不包括「活化不 飽和部份」,而且例如在UV輻射下不聚合,即使是在光引 • 發劑存在下(例如非UV反應性)。 ® 表面修改劑包括至少一種選自含芳族及/或硫有機酸 、膦酸與次膦酸之酸。較佳有機酸爲二苯基乙酸;柳酸及 衍生物(如乙醯基柳酸);苯甲酸及衍生物;及其(甲基 )丙烯酸化衍生物及其任何合適混合物。 較佳膦酸與次膦酸爲芳族次膦酸,特別是二苯基次膦 酸,及芳族膦酸,特別是苯基膦酸,及其任何合適(甲基 )丙烯酸化衍生物及混合物。 I 最較佳爲酸係選自二苯基乙酸、二苯基次膦酸、及其 (甲基)丙烯酸化衍生物及混合物。 酸亦可包括可輻射硬化及非UV反應性酸之混合物。 在本發明之一個替代性具體實施例中,其較佳爲用於 製備本發明奈米複合物之有機物種(如有機酸性添加劑、 可輻射硬化聚合物先質與有機表面修改劑)未鹵化。通常 用於本發明之無機組分亦可無鹵物種,使得在另一個具體 實施例中,本發明之複合物實質上無任何鹵物種。 最佳表面修改劑係無矽烷且選自:視需要地經取代烴 -18- 200835728 (二或三)酮(如視需要地經取代C2-C2G烴(二)酮,例 如c6-c2〇烷二酮、乙醯基丙酮及/或苯甲醯基丙酮)、二苯 基乙酸、苯基膦酸、二苯基次膦酸、酞酸及其衍生物、胺 基膦酸及其衍生物、苯乙烯膦酸及其衍生物、芳族磷酸酯 (如磷酸三苯酯、伸乙基甲基丙烯酸酯磷酸酯)、鈦酸酯及 /或鉻酸酯。 表面修改劑之最佳實例爲:1 -苯甲醯基丙酮、二苯基 乙酸、苯基鱗酸、一苯基次鱗酸、憐酸三苯醋、伸乙基甲 基丙烯酸酯磷酸酯;2,2,6,6 -四甲基-3,5 -庚二酮、及/或新 戊基(二烯丙基)氧基三甲基丙烯酸基鉻酸酯、及其任何 混合物。 其他合適之有機金屬表面修改劑敘述於U S 6,6 5 6,9 9 0 號專利(第5欄,第2 5行至第6欄,第1 9行,特別是敘 述於第5欄,第3 3至3 7行及第5欄,第67行至第6欄, 第9行者)。此文件之全部內容在此倂入作爲參考。 在本發明之方法中,表面修改劑可在加入可輻射硬化 聚合物先質之前、同時及/或之後加入。在此方法之一個較 佳具體實施例中,表面修改劑係在可輻射硬化聚合物先質 之前加入。表面修改步驟理想上在酸存在下進行。 清洗用載劑流體 在步驟(d)中視需要地用於清洗.奈米粒子之其他載劑 流體可包括任何合適之水性液體,例如溶劑及/或水之合適 共沸混合物,其可用於自奈米粒子去除水及/或有機酸。適 合作爲載劑流體之較佳共沸混合物係選自:MEK (甲乙酮 -19- 200835728 );MIBK (甲基異丁基酮);乙醇;異丙醇;甲醇;丙醇 ;甲苯;環己烷;乙酸乙酯;乙酸及/或其任何合適混合 物,更佳爲乙酸乙酯、甲苯與水之共沸混合物。 方便地’清洗步驟(d)可以不同之載劑流體取代。視需 要地’清洗步驟可持續直到已自殘餘奈米粒子去除實質上 全部低折射率(RI)雜質,如有機鹽(例如乙酸鹽)。 可輻射硬化聚合物先質 通常存在於複合材料之可輻射硬化聚合物先質(組分 (ill))之量爲全部複合物之約5%至約9〇重量%。較佳爲存 在於複合材料之可輻射硬化聚合物先質(組分(iii))之量 爲全部複合物之約2 0 %至約9 0重量% ;更佳爲約4 0 %至約 8 〇 % ;而且最佳爲約6 0 %至約7 5 %。 用於本發明方法之可輻射硬化聚合物先質包括至少一 種在此定義之「活化·不飽和部份」。方便地,聚合物先質包 括一或多種可輻射聚合雙鍵(視需要地及已知程序,如自 0 由基及/或陽離子性機構),如包括例如酯、胺基甲酸酯、 醚、矽、鹵素、及/或磷基之(甲基)丙烯酸寡聚物。聚合 物先質可包括單分散物種(例如單體)及/或多分散物種( 例如寡聚物)。 通常聚合物先質具有高折射率(更常爲nd .42 ),以 不將最終複合物之RI負面地降低(而且更有用爲增加)至 在此指定之所需値。因此方便地,聚合物先質包括大量亦 具有nD2 1.45,較佳爲21.50之可輻射硬化單體及/或寡聚物 (如乙烯醚、其他光及/或熱反應性個體)。 -20- 200835728 有利地,聚合物先質可具有在室溫(25t )低於約5,000 cp s,較佳爲低於約3,0 0 0 cp s,而且最佳爲低於約1,〇 〇 〇 cp s 之低黏度。 通常聚合物先質可包括至少一種(更常爲一、二、三 、及/或多種)選自(甲基)丙烯酸基、環氧基、乙烯基、 乙烯醚、及/或不飽和鍵之官能基、可光硬化環形及/或芳 環取代基結構及/或其組合及/或混合物。較佳聚合物先質 包括一或多個(甲基)丙烯酸官能基。 ® 更佳聚合物先質包括··具(甲基)丙烯酸基與一或多 種(多)醇、(聚)胺基甲酸酯;(聚)酯;(多)醚、( 多)環氧基、(多)胺基、(多)聚矽氧、聚(甲基)丙烯 酸酯、含磷部份、含矽部份;有機-無機混成材料;及/或 其任一均爲可輻射硬化之組合(較佳爲可自由基聚合)的 共聚物。 最佳聚合物先質包括:胺基甲酸酯、環氧化物、丙烯 _ 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乙烯酯、氯化酯、可陽離子硬化樹 脂、可熱硬化樹脂;其他反應性或潛在反應性/過氧化物或 可空氣硬化樹脂(如醇酸樹脂等);反應性材料,如茚、 苯乙烯及衍生物;具殘留不飽和及/或自由基產生/聚合位 置之聚合形式反應性材料;桂皮酸酯及衍生物;及/或任 何合適之可UV或EB硬化樹脂。 合適聚合物先質之一個實例爲衍生自三羥甲基丙烷之 三官能基寡聚醚丙烯酸酯(由Cytec以註冊商標Ebecryl® 160市售)經50重量%之丙烯酸-2-苯基乙酯(PEA)或丙烯 •21- 200835728 酸苯基硫乙酯(PTEA)稀釋之溶液。 其他成分 其他非U V反應性組分亦可用於本發明方法及/或倂入 本發明之奈米粒子。此組分可方便地隨聚合物先質或在此 方法之其他步驟加入。 有用地,非UV反應性組分(特別是不以殘量存在) 亦具有高折射率(更常爲nd 50 ),以不將最終複合物之 RI負面地降低(而且更有用爲增加)至在此指定之所需値 合適之非UV反應性組分可包括: 此技藝已知與調配物之其他組分相容,而且可加入以進一 步改良複合物之清澈度的高折射率(RI)之額外材料(如單 體、試劑、樹脂、聚合物等); 阻燃劑(如由Abermarle以商標名Ncendex30市售之無鹵 素、磷爲主添加劑); 包括視需要地經取代芳環之材料(如苯甲酸酯,例如二乙 二醇苯甲酸酯及/或1,2-丙二醇苯甲酸酯); 醛; 聚合添加劑,如聚苯乙烯、聚乙烯基甲苯、及/或共聚材料 (如聚乙烯基甲苯·共-α-甲基苯乙烯);及/或 其任何合適之混合物。 熟悉此技藝之調配者已知之其他習知成分當然亦可如 所需(及如果與調配物其他部份相容)而加入,所以在此 僅強調或列出最相關之額外成分。 -22- 200835728 安定劑及/或自由基抑制劑可單獨或組合加入本發明 之複合物,以防止丙烯酸酯官能基在照射前聚合。其可使 用熟悉此技藝者已知之任何合適抑制劑,包括任何以下: 醌衍生物(如氫醌(HQ)、氫醌一甲醚(MEHQ)、苯醌及/或 2,5-二第三丁基氫醌)、4-甲氧基酚、苯并噻阱(PTZ)、亞甲 基藍、丁基化羥基甲苯(BHT)、丁基化羥基甲氧苯(BHA)、 三苯銃(TPS)、銅、含磷安定劑及/或抗氧化劑(如參(壬 酚)亞磷酸酯(TNPP))、阻燃劑;及/或其他任何合適之抗 ® 氧化劑或自由基清除劑。通常抑制劑係以約1 〇百萬份點至 約5 000百萬份點,更佳爲約50百萬份點至約1 5 00百萬份 點之濃度使用。 光引發劑(PI)可加入本發明之可輻射硬化組成物以製 造自由基或離子性物種而抑制聚合方法。熟悉此技藝者已 知之任何合適PI,如光分裂及/或光摘取抑制劑。一般而言 ,PI係以調配物之總重量的約4%至12%;更常爲約8%至 I 1 0 %之量加入。 定義 本發明關於塗層在電磁光譜之可見光部份(即4〇〇奈 米至700奈米之波長)的光學性質。因材料之折射率(RI) 隨輻射之波長改變,爲了方便,在此指定(除了相反地列 出)之全部RI値爲針對波長5 8 9.29奈米之黃色鈉雙重發 光中央的Fraunhofer “D”線發射之輻射而測量者。這些RI 値亦在此以符號nD表示。本發明之較佳材料具有nDt 1 · 5 0 ,更佳爲nD2l .56,更佳爲nD2l .58,更佳爲nD>l ·60。有 -23- 200835728 利地,本發明之材料可具有hd21.7〇,更有利爲nD>1.80。 用於本發明之方法及奈米複合物的組分亦應理想地具 有充分高折射率(視需要地爲前段所示之値)以對最終產 物賦與所需之高折射率。然而爲了環境及其他原因,亦較 佳爲本發明之組成物實質上無揮發性組分(如有機物種) ,其可能亦包括已知賦與高RI之氯、溴、碘、與硒(視需 要地及硫,又視需要地及磷)部份。因此其較佳爲在此使 用之高RI有機物種包括高RI部份,如芳族及/或硫及/或 ® 磷及/或其他高共軛物種,而非Cl、Br、I部份。 在此使用之名詞「奈米大小」表示至少一個線性尺寸 具有約〇 · 1至約2 5 0奈米間之平均大小。在此所述奈米大 小材料之較佳平均大小小於約1 〇〇奈米,更佳爲小於約50 奈米,最佳爲小於約2 0奈米。奈米大小材料係在三維(奈 米粒子)、二維(具有奈米大小之橫切面但不定長度的奈米 管)、或一維(具有奈米大小之厚度但不定面積之奈米層) _ 存在奈米大小。有用地,本發明關於包括具以上平均質之 奈米大小材料的複合材料,更有用爲奈米粒子。 在此使用之「可輻射硬化」表示一種視需要地在其他 成分(如光引發劑)存在下,在以光似輻射照射時聚合之 材料。達成輻射聚合之較佳方法包括紫外線輻射及/或游離 輻射,如γ射線、X-射線或電子束。聚合機構可爲可藉輻射 、熱及/或過氧化物引發來源(例如自由基、陽離子性等) 誘發之任何合適方法。 在全部說明書中,名詞「活化不飽和部份」係用以表 -24- 200835728 示包括化學地接近至少一個活化部份之至少一個不飽和碳 對碳雙鍵的物種。較佳爲活化部份包括活化乙烯不飽和雙 鍵而在其上加入合適親電子基之任何基。
方便地,活化部份包括氧基、硫基、(視需要地經有機 取代)胺基、硫羰基及/或羰基(後兩個基視需要地經硫基 、氧基或(視需要地經有機物取代)胺基取代)。更方便之 活化基爲(硫)醚、(硫)酯及/或(硫)醯胺部份。最方 便之「活化不飽和部份」包括「不飽和酯部份」,其表示一 種包括一或多個「亞烴基(硫)擬基(硫)氧基」及/或一 或多個「亞烴基(硫)羰基(有機)胺基」之有機物種及/ 或同系及/或衍生部份,例如包括(甲基)丙烯酸官能基及 /或其衍生物之部份。「不飽和酯部份」可視需要地包括視 需要地經取代一般α,β -不飽和酸、酯及/或其他衍生物,包 括硫衍生物及其同系物。 較佳之活化不飽和部份爲由式1 ’表示者。 if R、、c=c 人(χ,2)Α
R·/ X 式1 ’ 其中 n爲0或1, 爲氧基或硫基, χ 爲氧基、硫基或NR’5(其中R’5表示Η或視需要地經 取代有機基), R、、R’2、H’3、與R’4各獨立地表示Η、視需要之取代基 -25- 200835728 及/或視需要地經取代有機基;及 其全部合適異構物、其相同物種之組合及/或其混合物。 應了解,名詞「活化不飽和部份」;「不飽和酯部份 」及/或式1’在此可表示不同之化學物種(如化合物、離子 、自由基、寡聚物及/或聚合物)及/或其任何部份。因此 式1’亦可表不多價(較佳爲二價)基團。因此在此對n,、 χΐ、X2、R、、R’2、R’3、R’4、與R’5之選項亦包括合適 之對應二或多價基團。 式1 ’之更佳部份(包括其異構物及混合物)爲其中n, 爲 1; χΐ 爲 Ο; X’2 爲 0、S 或 nr,5; R’i、R’2、R’3、與R’4係獨立地選自:H、視需要之取代基 、及視需要地經取代C I _丨〇烴;及 其中R’5係選自Η及視需要地經取代烴者。 最ί土爲η’爲1’χ1爲〇; χ2爲〇或s,及R,p汉,2 、尺3、與R’4係獨立地爲Η、羥基及/或視需要地經取代 C 1 6烴者。 例如η’爲1,Χ’ι與χ’2均爲〇;及R、、R,2、R,”與 R’4係獨立地爲Η、OH及/或Cw烷基。 對於其中η’爲1及Χ’ι與X’2均爲〇之式丨,部份: 在(^、與R’2)之一爲Η且尺,3爲H時’式丨,表示丙烯酸 部份,其包括丙烯酸酯(在R,,與R,2均爲H時)及其衍 生物(在1^與尺,2之一不爲Η時)。類似地,在(尺^與r,: )之一爲Η且R’3爲CHU時,式丨,表示甲基丙烯酸部份, 其包括甲基丙烯酸酯(在!1,1與R,2均爲Η_)及其衍生 -26- 200835728 物(在反^與r,2之一不爲Η時)。式1’之丙烯酸及/或甲 基丙烯酸部份特佳。 方便地,式1,之部份爲其中η’爲1; X’1與X’2均爲〇 ;R’i及R’2獨立地爲Η、甲基或ΟΗ,及R’3爲Η或CH3 者。 更方便爲式1’之部份爲其中η’爲1; X’1與X’2均爲〇 ;R’i爲OH,R,2爲CH3,及R,3爲Η者,及其互變異構物 (例如乙醯乙醯氧基官能基物種)。 _ 最方便之不飽和酯部份係選自:-〇CO-CH = CH2 ; -OCO-C(CH3) = CH2 ;乙醯乙醯氧基、-0C0CH = C(CH3)(0H) 、及其全部合適之互變異構物。 應了解,任何由式1 ’表示之合適部份均可用於本發明 之內文’如其他反應性部份。然而其較佳爲使用無鹵部份 ,更佳爲無硫及鹵基。 除非內文明確地表示,在此使用之複數形式名詞係視 0 爲包括單數形式,反之亦同。 應了解’在此使用之名詞「包括」表示下列爲非完全 性且可或不包括任何其他額外合適之項目,例如一或多個 合適之其他特點、組分、成分、及/或取代基。 應了解,名詞「有效」、「可接受」、「活性」、及/或「 口適」(例如關於本發明及/或在此所述之任何合適之程序 -、用法、方法、應用、製備、產物、材料、調配物、化合 物、單體、寡聚物、聚合物先質、及/或聚合物)指如果以 正確方式使用,則其增加及/或倂入在此所述有用之必要性 -27- 200835728 質的本發明特點。此用途可爲直接性,例如其中一種材料 具有上述用途之必要性質,及/或間接性,例如其中一種材 料具有在製備其他直接用途材料中作爲合成中間物及/或 診斷工具之用途。在此使用之這些名詞亦表示官能基係與 製造有效、可接受、活性及/或合適最終產物相容。 本發明複合物之較佳用途包括形成例如在此所述賦與 fe蝕抗性之塗層,及/或具有在此所述用於光學應用之高射 率。 在此使用之名詞「選用取代基」及/或「視需要地經取 代」(除非接續其他取代基之表列)表示一或多個以下之基 (或經追些基取代).竣基、磺基、甲醯基、經基、胺基 、亞胺基、亞硝基、锍基、氰基、硝基、甲基、甲氧基、 及/或其組合。這些選用基包括在多個(較佳爲兩個)上述 基之同一部份的全部化學可行組合(例如胺基與磺醯基若 彼此直接連接則表示磺醯胺基)。較佳之選用取代基包括: I 羧基、磺基、羥基、胺基、锍基、氰基、甲基、鹵基、三 鹵甲基及/或甲氧基。更佳取代基爲無鹵基及/或硫之較佳 取代基。 在此使用之同義名詞「有機取代基」及「有機基」(在 此亦簡稱爲「有機」)表示任何包括一或多個碳原子、視需 要地及一或多個其他雜原子之單價或多價部份(視需要地 連接一或多個其他部份)。有機基可包括有機雜基(亦已知 爲有機元素基),其包括含碳單價基(其因此爲有機性),但 是在碳以外之原子處具有其自由價(例如有機硫基)。有機 -28- 200835728 基或者或另外可包括有機基,其包括任何在碳原子處具有 一個自由價之有機取代基(無關官能基型式)。有機基亦可 包括雜環基,其包括藉由自雜環化合物(具有至少兩種不 同元素作爲環成員原子之環形化合物,在此情形其一爲碳 )之任何環原子去除氫原子而形成之單價基。較佳爲有機 基中之非碳原子可選自:氫、鹵素、磷、氮、氧、砍及/或 硫,更佳爲氫。、氮、氧、磷及/或硫,最佳爲氫、氧、氮、 與磷。 最佳有機基包括一或多種以下之含碳部份:烷基、烷 氧基、烷醯基、羧基、羰基、甲醯基及/或其組合;視需要 地組合一或多種以下之含雜原子部份:氧基、硫基、亞磺 醯基、磺醯基、胺基、亞胺基、亞硝基及/或其組合(更視 需要地及氧基、胺基、亞胺基及/或亞硝基)。有機基包括 全部在多個(較佳爲兩個)上述含碳及/或雜原子部份之同 一部份的全部化學可行組合(例如烷氧基與羰基若彼此直 _ 接連接則表示烷氧基羰基)。 在此使用之名詞「烴基」爲有機之次組及表示任何由 一或多個氫原子與一或多個碳原子組成’而且可包括一或 多個飽和、不飽和及/或芳族部份之單價或多價部份(視需 要地連接一或多個其他部份)。烴基可包括一或多種以下之 基。烴基包括藉由自烴(例如烷基)去除一個氫原子而形 成之單價基。伸烴基包括藉由自烴去除兩個氫原子而形成 之二價基,其自由價電子不以雙鍵連接(例如伸烷基)。亞 烴基包括藉由自烴之同一碳原子去除兩個氫原子而形成之 -29- 200835728 二價基(其可由” R 2 C = ”表示),其自由價係以雙鍵連接(例 如亞烷基)。亞炔基包括藉由自烴之同一碳原子去除三個氫 原子而形成之三價基(其可由” R C ^,,表示),其自由價係以 參鍵連接(例如亞炔基)。烴基亦可包括飽和碳對碳單鍵( 例如烷基);不飽和碳對碳雙及/或參鍵(例如各爲烯基與 炔基);芳族基(例如芳基)及/或其在同一部份內之組合 ’而且在指示之處可經其他官能基取代。 在適合之處且除非內文另有明確地指示,在此使用之 名詞「烷基」或其等致物(例如「烷」)可易於被包括任何 在此所述其他經基之名詞取代(例如包括雙鍵、參鍵、芳 族部份(各如烯基、炔基及/或芳基)及/或其組合(例如 方烷基)及任何鍵聯二或更多部份之多價烴物種(如二價 伸烴基,例如伸烷基))。 任何在此所述之基團或部份(例如作爲取代基)可爲 多價或單價基團,除非另有所述或內文明確地指示(例如 鍵聯兩個其他部份之二價伸烴基部份)。然而在指示之處, 此單價或多價基仍亦可包括選用取代基。包括三或更多個 原子之鍵之基表示其中鏈完全或部份爲線形、分枝及7或形 成h (包括螺及/或融合環)之基。其對特定取代基指定特 疋碳之總數,例如C i _N有機基表示包括丨至N個碳原子之 有機部份。在任何式中,如果在〜個部份中一或多個取代 基未示爲連接任何特定原子,則取代基可取代任何H及/ 或可侷限於此部份之化學上合適及/或有效的任何可用位 置。 -30- 200835728 較佳爲任何在此所列之有機基包括1至3 6個,更佳爲 1至18個碳原子。其特佳爲有機基中之碳原子數量爲1至 12個,特別是1至1 0個(含)’例如1至4個碳原子。 在此使用之化學名詞(對特定指示化合物爲IUPAC之 外名稱),包括括號內所示特點-如(烷基)丙烯酸酯、(甲 基)丙烯酸酯及/或(共)聚合物-表示括號之部份如內文 所示爲選用,所以例如(甲基)丙烯酸酯表示甲基丙烯酸 酯與丙烯酸酯。 聚合物及/或寡聚物之重複單元的取代基可選擇以改 良材料與其爲了在此所述用途而可調配及/或倂入之聚合 物及/或樹脂的相容性。因此取代基之大小及長度可選擇以 將與樹脂之物理牽連或交錯最適化,或者適當地其可或不 包括可與此其他樹脂化學地反應及/或交聯之其他反應性 個體。 在此所述包括及/或用於一些或全部本發明之特定部 份、物種、基、重複單元、化合物、寡聚物、聚合物、材 料、混合物、組成物及/或調配物,可以一或多種不同形式 存在,如以下非完全性表列之一:立體異構物(如鏡像異 構物(例如E及/或2形式)、非立體異構物及/或幾何異檎 物);互變異構物(例如酮基及/或烯醇形式)、結構異橇 物、鹽、兩性離子、錯合物(如鉗合物、晶籠化合物、冠 形化合物、cyptands/cryptades、包容化合物、插層化合物 、隙間化合物、配位子錯合物、有機金屬錯合物、非化擧 計量錯合物、π-加成物、溶劑合物及/或水合物);同位素 -31- 200835728 取代形式、聚合組態[如同元或共聚物、無夫J 嵌段聚合物、線形及/或分枝聚合物(例如產 )、交聯及/或釋狀聚合物、可得自二及/或三 聚合物、樹枝狀聚合物、立體規正性不同之 順聯、間規或非規聚合物)];多晶(如隙間 式及/或非晶形式)、不同相、固體溶液;在1 其組合及/或其混合物。本發明包括及/或使 0 述之此種有效形式。 現在藉例證敘述本發明方法之一個具體 在第一步驟中,將酸性添加劑(如在此 有攪動、加熱、冷卻、及降低容器內部壓力 容器(例如不銹鋼或玻璃)。將充分之溶劑( 入以溶解表面修改劑,如果必要則稍微加溫 粒子之分散液(如Zr02之水性分散液)逐滴 劑,同時攪拌混合物以維持透明分散液。將 g 加熱且藉由在共沸混合物中蒸餾而去除水。 如所需加入容器以維持共沸物且防止在液體 或沉澱,直到已去除本質上全部水。藉加熱 材料自容器去除,同時小心控制液體中之奈 在容器中未觀察到可見之沉澱或結晶。 現可增加選用清洗步驟以取代及去除如 ,或可促成最終產物之低折射率的其他材料 「濕」殘渣仍具有漿液或漿泥特性(即未完 將奈米粒子液體混合物在容器中加熱。此外^ Ϊ、接枝及/或 I形及/或側接 價重複單元之 聚合物(例如 形式、結晶形 可行之處及/或 用全部在此所 實施例。 所述)裝入具 之能力的反應 例如乙酸)加 。將無機奈米 加入表面修改 容器在減壓下 將進一步溶劑 混合物內絮凝 將殘餘揮發性 米粒子濃度而 乙酸鹽之物種 。在顯著固體 全乾燥)下, 加入額外溶劑 -32- 200835728 (與最先使用者不同)以再分散漿液,然後加入少量水( 以取代乙酸鹽或「低RI」基)。藉蒸餾再度去除液體而得 漿液,及重複清洗步驟至少一次而再度得到漿液。最後將 經清洗漿液再分散於不同(即非乙酸)溶劑。 將習知可UV硬化寡聚物樹脂(與抑制劑)加入經表 面修改奈米粒子之(視需要地經清洗)分散液。將任何揮 發性材料(水、乙酸等)在換氣下自混合物去除,使得維 持UV樹脂之安定性且樹脂不熱聚合/交聯。 ® 本發明之奈米複合物可藉任何合適之方法收集,例如 .使用過濾介質,如合適之篩過濾裝置、矽鈣石及/或矽藻土 。亦可加入其他之習知調配物成分(如其他抑制劑加成稀 釋樹脂等)形成最終產物。 現在藉例證敘述本發明之另一個具體實施例。 將奈米粒子之水性分散液在約5至約8 0 °c之溫度(較 佳爲.約1 0至約6 0 °C ;更佳爲約2 0至約5 0 °C )加入具有攪 g 動、加熱、冷卻、及真空能力之反應容器。分散液應起初 爲透明或僅稍微半透明/霧狀。 將奈米粒子分散液在上示之相同溫對範圍攪動,視需. 要地稀釋至溶劑之50重量%或直到在液體觀察到稍微霧狀 外觀。其較佳爲分散液仍爲透明,爲半透明或爲霧狀但懸 浮’但是如果分散液含絮凝或沉澱固體,其可接受。在使 用稀釋溶劑時,選擇之溶劑較佳爲疏水性與親水性特性均 具之有機溶劑。更佳爲溶劑不含羥基(如甲乙酮MEK ), 雖然含羥基溶劑(如異丙醇、水及/或其混合物)爲可接受 >33- 200835728 的。在使用時,稀釋步驟應至少1 0分鐘且可更長。 將有機酸與表面修改劑(表面活性劑)視需要地以純 (較佳)或在溶劑(視需要地與用於先前稀釋步騾相同) 中稀釋而混合在一起。然後將此混合物加入視需要地經稀 釋奈米粒子,同時將其在上示之相同溫度區域攪動。酸及 表面修改劑較佳爲以使攪動溶液中固體經至多約8小時, 更佳爲經至多約1小時之沉澱或黏聚最小之速率加入。 作爲表面修改劑之較佳有機酸包括酸性部份,而且較 ^ 佳爲U V反應性部份(如丙烯酸及/或乙酸-β -羧基乙酯 (β-CEA));及/或具有高折射率(如三氯乙酸)。有用地, 酸具有nD>=1.4’更有用爲>=1.52;最有用爲>=1.62。 較佳之其他表面活性劑包括鉗合及/或配位部份,及 u V反應性部份(2,2,6,6 ·四甲基-3 5 5 -庚二酮、磷酸三苯酯 及/或新戊基(二烯丙基)氧基三甲基丙烯基鉻酸酯)及/ 或具有高折射率。有用地,表面活性劑具有nD> = 1 ·4,更有 0 用爲>=1.52;最有用爲> = 1.62。 在已加入表面修改劑之後,藉由加入進一步溶劑而將 大部份水自混合物去除,然後在逐步降壓(托耳相對S ΤΡ .,只要設備可行但無「衝撞」)及增溫(在約20至約8(rc ,較佳爲約40至約60°C之範圍內)下,以每小時約20至 約100% (較佳爲每小時30-60%)之溶劑去除速率共沸蒸 餾攪動混合物。 將溶劑以維持共沸,而且如果可行則較佳爲避免g f 粒子自混合物絮凝或沉澱所需之量(分批或連續)加人混 •34- 200835728 合物。如果在液體中觀察到霧狀,則將額外溶劑加入混合 物且持續經共沸去除水。如果在加入溶劑後溶液不透明, 則持續經共沸自霧狀(或絮凝/沉澱)液體去除液體,直到 已經溶劑共沸去除全部自由羥基來源(水、醇、其他OH 溶劑(如果用於處理)等)。 一旦已去除實質上全部自由羥基組分及/或混合物實 質上透明’則將目標量之可UV硬化樹脂(視需要地與抑 _ 制劑)加入經攪動混合物。可UV硬化樹脂可選擇充分高 折射率(較佳爲nD^l .42 ;更佳爲>=1.52;最佳爲> = 1.56) 以達成在此對最終產物指定之RI目標。混合物與欲加入之 樹脂的溫度較佳爲約5至約8 0 °C,更佳爲約4 0至約6 0 °C 。如果在加入樹脂後混合物變成霧狀,則加入額外溶劑且 藉共沸蒸餾去除液體直到溶液清澈。 殘餘揮發性組分及溶劑殘渣亦可在低壓下.(在可行最 低壓,較佳爲<50毫米汞),而且較佳爲在20至約100°C ( B 更佳爲約6 0至約9 5 °C )之溫度藉共沸蒸餾去除,同時使 用換氣及/或合適抑制劑維持合適條件以確保樹脂針對膠 化之安定性而防止聚合。 最終產物係使用合適篩隔離以確保藉過濾器去除雜質 ,但是無機奈米粒子通過過濾器且保留在濾液中。其維持 必要之抑制條件。 本發明之許多其他變化具體實施例對熟悉此技藝者爲 顯而易知,及預期此變化在本發明之廣義範圍內。 本發明之另一個進一步態樣提供一種由本發明之方法 -35- 200835728 而得及/或可得之無機-有機混成奈米複合物。 本發明之又一個其他態樣提供一種包括本發明奈米複 合物之高折射率塗層組成物。本發明之組成物亦可包括習 知上用於調配組成物及/或在其所設計之用法中製造有效 塗層(例如保護性高折射率塗層)之其他成分,如載劑或 稀釋劑。如果載劑或稀釋劑包括樹脂,則可選擇樹脂使如 硬度、耐久性及/或高折射率之性質最適化。本發明之組成 物包括照射前包括未聚合之聚合物先質(單體與寡聚物) ® 者、及原處照射後在基板上成爲硬化塗層之組成物。 視需要地,本發明之塗層組成物係藉習知方法塗布成 粉末塗層及/或可輻射硬化塗層。 本發明之塗層可塗布至任何型式之基板,但是特別地 可塗布至實質上透明基板,如玻璃及/或聚合物薄膜(例如 聚酯、聚乙烯及/或聚丙烯)。塗布至基板之本發明塗層對 外部條件呈現有用之保護性質及良好之抗性。其特佳爲將 I 本發明之高折射率組成物用於光學應用。此應用包括顯示 器(如LCD或較佳爲電子裝置(如膝上型電腦、pda、行 動電話、TV、DVD等)之平板顯示器)用塗層,及/或塗 覆其他光學設備,如導波器、光纖、透鏡、鏡片、窗等。 本發明之又一個進一步態樣提供一種適合用於光學應 用之物品(如基板),其中將該物品以本發明之未硬化塗層 (即在將物品以光似輻射照射前)或以硬化塗層(即在光 似輻射照射後)塗覆。此物品可爲完整產品(例如行動電 話);產品用組件(例如形成部份顯示器之經塗覆基板) -36- 200835728 ;及/或用於其他產品之消耗品(例如顯示器次組件)。較 佳爲經塗覆物品可用於一或多種在此所述之應用(如光學 應用)。 本發明之又一個其他態樣提供一種製備在此所述之本 發明物品的方法,其包括將至少一種本發明之塗層組成物 及/或奈米複合物塗布於物品之至少一部份,及以光似輻射 (例如UV或電子束)照射物品以在其上將塗層硬化之步 驟。 本發明之另一個進一步態樣提供至少一種本發明之塗 層組成物、奈米複合物及/或塗覆物品製備產品之用途。 本發明之進一步態樣及其較佳特點示於申請專利範圍 實例 本發明現在參考以下非限制性實例詳述,其僅爲例證 實例1 (未鹵化奈米複合物及塗層調配物) 步驟1.1 將二苯基乙酸(120克,得自Alfa)溶於200克之冰 醋酸且將混合物攪動及加熱至50°C。將乙酸與含約20.0% 之Zr02 (平均直徑爲約5奈米,得自Nyacol Inc·,參見下 表)的水之分散液(5 0 0克)逐滴加入酸混合物。在加入 奈米粒子後,隨攪動持續而將1 4 · 4 5克之表面修改劑 Ken-React® NZ-33 (參見下表)逐滴加入。在逐漸降壓下 -37- 200835728 將揮發性組分自所得混合物去除,同時將整體溫度維持在 5 0至6 0 °C之溫度。 步驟1 .2 一旦不再觀察到揮發性組分之顯著冷凝,將3 2 〇克之 丙烯酸-2-苯氧基乙酯(由Cytec以註冊商標Ebecryl⑧114 市售)加入且在換氣下使混合物接受逐漸降壓,直到已去 除任何殘餘揮發性組分(如無進一步之質量變化所證)。將 透明、稍微黏性產物以環氧基丙烯酸酯寡聚物(1 6 0克之 β 聯酚Α爲主環氧基之二丙烯酸酯,由Cytec以註冊商標 Ebeery 1® 150市售)稀釋且倒入儲存容器中。 產物特徵如下:在20 °C之折射率(如液體以Abby折 射率測量)= 1.5 67 5,非常淺色,透明至稍微霧狀之黃色液 體。 得自實例1之塗膜 將實例1(20克)混合0.6克之Darocui* 1173(由Ciba 0 市售之習知光引發劑),而且以習知方式以塗布棒在聚酯薄 膜之基板上塗刷塗膜。塗層係在UV燈下以1 0 0呎/分鐘通 過數次而形成脆透明薄膜塗層,其具有1 . 5 8 3之折射率。 實例2 (經鹵化奈米複合物及塗層調配物) 製備實例2之步驟類似實例1所述之方法,除了使用 之可UV硬化預聚物爲(申請人製備之)Ebecryl® 150環氧 基丙烯酸酯之溴化同系物(即聯酚A部份經4個溴基取代 )。用於製備此產物之成分列於下表。 -38- 200835728 表1 成分 CAS# 供應者 質量(克) Nyacol® Zr〇2 (AC) NA Nyacol Nano Tech. Inc. 32.00 (Zr02 1314-23-4 (乙酸 64-19-7 (水 7732-18-5 Ken-React®NZ335 153590-16-0 Kenrich Petrochem 1.20 (新戊基(二烯丙基)氧基三甲基丙烯酸基锆酸酯) 二苯基乙酸 117-32-0 Alfa 4.81 Albritect⑧ 6835 56268-03-2 Rhodia 1.20 (伸乙基甲基丙烯酸酯磷酸酯共單體-透明淺黃色液體) 二苯基次滕酸 1707-03-5 Fluka 0.60 可UV硬化預聚物 Cytec製造 22.55 (寡聚物,其爲四溴化聯酚A之丙烯酸化二環氧丙基-環氧基衍生物) 丙烯酸苯基硫醇乙酯 95175-38-5 BIMAX Inc. 28.18 FR245 25713-60-4 Albermable 9.39 (2,4,6-參(2,4,6-三溴苯氧基)-1,3,5·: 三哄,阻燃劑) Darocur® 1173 7473-98-5 Ciba Specialties 0.60 (液體光引發劑) 總共 100.60 產物特徵如 下:折射率 (以 Fischer Scientific Co,
Refractometer測量)=1.5851。>99固體%之透明液體。 得自實例2之塗膜 將實例2 ( 20克)混合0.6克之Darocui:® 1173 (習知 光引發劑),而且以習知方式以塗布棒在PET薄膜之基板上 塗刷塗膜。塗層係在2個中壓汞Η燈下以1 0 0呎/分鐘通過 4次而UV硬化,形成折射率爲1.6120(使用Metric on Prism Coupler在632奈米測定)之薄膜塗層。 實例3 (未鹵化含硫奈米複合物及塗層調配物) 將以下之表面修改劑混合在一起。1 -苯甲醯基丙酮( -39- 200835728 0.26克);二苯基乙酸(2.55克);二苯基次膦酸(0·26 克)、與八11)1^6〇1:@ 6835 ( 0.26克,參見下表)。將混合物 在6 0 °C之溫度完全(3 · 3 3克)溶於乙酸(5 1克)而形成表 面修改溶液。 攪動奈米粒子之水性分散液(42.5克)。分散液包括 20重量%之二氧化锆奈米粒子、12重量%之乙酸與68重量 %之水,而且爲得自 Nyacol Nano Technologies,Inc.之 Nyacol® Zr〇2 〇 β 將表面修改溶液緩慢地加入經攪動奈米粒子分散液而 得在25 °C之黏度爲〜20 cP之混合物。然後將混合物加熱至 6 0°C且保持2小時,同時以Roto vap但非低壓而攪動。然 後使用共沸條件將混合物在Rotovap中加熱以去除乙酸及 水。蒸餾液含約12重量%之乙酸與88重量%之水。在已去 除9 5 %之水與乙酸之後,停止蒸發而留下奈米粒子之未完 全乾燥濕漿液殘渣。 _ 將乙酸乙酯(1 00毫升)加入漿液,繼而乙酸乙酯( 1〇〇毫升)、甲苯(100毫升)與水(10克)之進一步混合 物。將混合物在共沸條件下再度加熱,直到已去除9 5 %之 乙酸乙酯/甲苯/水/殘留乙酸混合物,而且奈米粒子分散液 變成濕、未完全乾燥漿液。將此清洗步驟重複至少一次° 將又1 0 0毫升之乙酸乙酯加入漿液以溶解之’然後將 包括20克之專利含硫環氧基丙烯酸酯(申請人製備)與
10克之丙烯酸苯基硫醇乙酯(得自BIMAX Inc.)的可UV 硬化樹脂加入經表面修改奈米粒子且混合3 〇分鐘。在6 0 -40- 200835728 °C將混合物在換氣及減壓(最大3 0毫巴)下加熱1至3小 時,繼而在〜9 5 °C經1小時以去除全部溶劑及殘留之乙酸與 水。 所得產物特徵如下:折射率爲 1.5 8 3 5 (以 Fischer S c i e n t i f i c C 〇,R e f r a c t 〇 m e t e r 測量);> 9 9 固體 % 之透明液 體。 得自實例3之塗膜 將實例3 (20克)混合0.6克之Darocur 1173(習知 ^ 光引發劑),而且以習知方式以塗布棒在PET薄膜之基板上 塗刷塗膜。塗層係在2個中壓汞Η燈下以1 0 0呎/分鐘通過 4次而UV硬化,形成折射率爲1.606 3(使用MeUiconPrism Coupler在63 2奈米測定)之薄膜塗層。 實例4 將以下之表面修改劑混合在一起:0 · 4 7 5 0克之新戊基 (二烯丙基)氧基三甲基丙烯基鉻酸酯(Ken-React® NZ 33) _ 、2 6 · 5 3克之磷酸三苯酯、與9.4 8克之二苯基次膦酸於約 1 0 0克之乙酸。在此混合物中加入1 〇 〇克之分散液,其包 括2 0重量%之二氧化鉻奈米粒子、1 2重量%之乙酸與6 8 重重 % 之水’得自 Nyacol Nano Technologies,Inc.之 Nyacol⑧ Zr〇2 0 然後將混合物在Rot ον ap加熱至90 °C且將真空逐漸導 至3 3 0毫巴。在蒸發大部份水且溶液仍爲透明之後,其殘 留約1 5 0克之材料。 將5 0克之丙烯酸苯基硫乙酯在中度攪動下加入經表 -41- 200835728 面修改奈米粒子。然後在Rot0vaP中持續共沸蒸發直到將 全部揮發物蒸發。在60°C以換氣將真空保持低於30毫巴 經30至60分鐘,然後將溫度升至95 °C經12小時。 所得產物特徵如下:折射率爲1.5 8 02 (以Fischer Scientific Co, Refractometer 測量);>99 固體%之透明液 體。 得自實例4之塗膜 將實例4 ( 1 5克)混合1 5克之酚醛清漆環氧基丙烯酸 0 酯(官能性爲2.2)、與0.15克之Irgacure 819(習知光引 發劑),而且以習知方式以塗布棒在聚酯薄膜之基板上塗刷 塗膜。塗層係在2個中壓汞Η燈下以5 5呎/分鐘通過4次 而UV硬化,形成折射率爲1 .5 904 (使用Metri con Prism Coupler在6 3 2奈米測定)之薄膜塗層。 【圖式簡單說明】 4τγγ 無0 •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無0 -42-

Claims (1)

  1. 200835728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高折射率(nD)有機-無機混成奈米複合材料,此複合 物爲一種實質上均勻混合物且包括: i) 約1 %至約9 9重量%之經表面修改無機奈米粒子,其 中該粒子在其表面包括至少一種表面修改劑以增加 粒子疏脂性,該表面修改劑包括至少一種選自含芳族 及/或硫有機酸、次膦酸與膦酸之酸; ii) 約1 %至約99重量%之至少一種可輻射硬化聚合物先 , 質、視需要地及光引發劑。 2 .如前述申請專利範圍之奈米複合物,其中無機奈米粒子 包括金屬氧化物、金屬硫化物、金屬鹵化物、金屬及/或 其混合物。 3 .如前述申請專利範圍任一項之奈米複合物,其中無機奈 米粒子包括 Zr02 ' ZnO、SnO、Ce02、BaTi〇3、Sb2S3、 ZnS、Snl4、V20 5、Ti02、Sb2〇4、Sb2 0 3、Sb2〇5、CdO、 Ca02、Cu20、FeO、Fe203、PbO、A120 3、及/·或其混合物 C ο 4 ·如前述申請專利範圍任一項之奈米複合物,其中分散於 其中之經表面修改無機奈米粒子具有小於約5 0奈米之平 均直徑。 5 ·如前述申請專利範圍任一項之奈米複合物,其中經表面 修改奈米粒子係以全部複合物之約5%至約80重量%之量 (包括表面修改劑)存在。 6 ·如前述申請專利範圍任一項之奈米複合物,其中表面修 -43- 200835728 * 改劑包括一或多種··有機矽烷、金屬鉗合物;包括多個 氧原子作爲電子予體之氧膦物種及/或有機物種;及其 中視需要地表面修改劑實質上無Cl、Br、I。 7.如前一申請專利範圍之奈米複合物,其中表面修改劑包 括:包括多個羧基之有機物種;經芳族取代羧基化合物 ;磷酸基、次膦酸基及/或膦酸基、有機酸;羥基錯合物 及/或有機金屬酯。 「、 8 ·如前一申請專利範圍之奈米複合物,其中表面修改劑包 括視需要地經取代烴(二或三)酮;苯甲酸基丙酮、含 芳族及/或硫乙酸、含芳族及/或硫膦酸、含芳族及/或硫 次膦酸、含芳族及/或硫磷酸;(甲基)丙烯酸化磷酸酯 ;鈦酸酯及/或銷酸酯。 9 ·如前一申請專利範圍之奈米複合物,其中表面修改劑包 括:1-苯甲醯基丙酮、二苯基乙酸、二苯基次膦酸、苯 — —基殿JI、屋pt 苹酯二伸& _基甲J丙烯酸酯磷酸酯; · -- - 2,2,6,6-四甲基-3, 5_庚二酮、及/或新戊基(二烯丙基) 氧基三甲基丙烯酸基鉻酸酯。 10. 如前述申請專利範圍任一項之奈米複合物,其中表面修 改劑係以無機粒子之量的約0.1 %至約25 0重量%之量存 在。 11. 如前述申請專利範圍任一項之奈米複合物,其中作爲部 份表面修改劑之酸係以無機奈米粒子之量的約5 %至約 1 5 0重量%之量存在。 1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奈米複合物,其中酸係選自二 -44- 200835728 * 苯基乙酸、二苯基.次膦酸及其(甲基)丙烯酸化衍生物 、及其混合物。 1 3 ·如前述申請專利範圍任一項之奈米複合物,其中可輻射 硬化聚合物先質係以全部複合物之約5%至約90重量% 之量存在。 14·如前述申請專利範圍任一項之奈米複合物,其中可輻射 硬化聚合物先質具有nD> 1.42。 1 5 .如前述申請專利範圍任一項之奈米複合物,其中可輻射 硬化聚合物先質包括一或多種選自(甲基)丙烯酸基、 環氧基、乙烯基、乙烯醚及/或其他不飽和鍵之官能基、 可光硬化環形及/或芳環取代基結構及/或其組合及/或混 合物。 1 6 .如前一申請專利範圍之奈米複合物,其中可輻射硬化聚 合物先質包括包括一或多個(甲基)丙烯酸官能基。 一 一 17.如_前迹_^請_1利JS圍佳一賓之奈米丰I合物_,其,質±無 包括氯、溴及/或碘之有機物種。 " 1 8 . —種用於製備前述申請專利範圍任一項之混成奈米複 合物的方法,此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 提供無機奈米粒子於第一載劑流體之水性分散液; b) 將至少一種表面修改劑加入得自步驟a)之分散液; c) 去除至少部份之第一載劑流體以增強表面修改劑與 奈米粒子表面間之交互作用; d) 在實質上完成表面修改後之選用清洗步驟中, i) 對奈米粒子混合物加入合適之其他載劑流體,然 -45- 200835728 後 π)藉共沸蒸餾去除載劑流體; e)對混合物加入可輻射硬化聚合物先質、視需要地及光 引發劑; 而形成包括經表面修改無機奈米粒子與可輻射硬化聚合 物先質之親密混合物的混成複合物。 1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8項之方法,其係在約2 5 °C至9 5 °C 之溫度進行。 2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或19項之方法,其中混成複合物 爲一種在60°C之黏度小於約20,000 cPs之安定均質液體 〇 2 1 · —種用於製備高折射率塗層之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 本發明之另一個態樣提供一種 (1)以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 7項任一項及/或申請專利 範圍第1 8至20項任一項之方法所得或可得之未硬 化混成奈米複合物塗覆基板,視需要地自其去除任 何殘餘載劑流體,及 (2)以光似射線照射經塗覆基板以將聚合物先質聚合 而形成其上具有均勻薄膜(包括以固態聚合物基質實質 上均勻地分散之無機奈米粒子)之經塗覆基板;其中薄 膜具有優於由僅將聚合物先質輻射硬化而形成之聚合物 薄膜的高清澈度及抗刮性。 -46- V 200835728 七、指定代表圖: (一) 本案指定代表圖為:無。 (二) 本代表圖之元件符號簡單說明: 無0 八、本案若有化學式時,請揭示最能顯示發明特徵的化學式: 無0
TW096141981A 2006-11-15 2007-11-07 Radiation curable hybrid composition and process TW200835728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85894206P 2006-11-15 2006-11-15
US92964607P 2007-07-06 2007-07-0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835728A true TW200835728A (en) 2008-09-01

Family

ID=389513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6141981A TW200835728A (en) 2006-11-15 2007-11-07 Radiation curable hybrid composition and process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100075062A1 (zh)
EP (1) EP2084216B1 (zh)
JP (1) JP2010509476A (zh)
KR (1) KR20090088370A (zh)
TW (1) TW200835728A (zh)
WO (1) WO200805884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696139A1 (en) 2010-04-23 2020-08-19 Pixelligent Technologies, LLC Synthesis, capping and dispersion of nanocrystals
WO2012058271A2 (en) 2010-10-27 2012-05-03 Pixelligent Technologies, Llc Synthesis, capping and dispersion of nanocrystals
KR101227898B1 (ko) 2011-01-03 2013-02-06 주식회사 유니테크 고분자 개질 나노다공성 입자를 함유한 에폭시 수지 조성물 및 이에 의하여 밀봉된 반도체 장치
US9273073B2 (en) 2011-06-28 2016-03-01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Tin dioxide nanopartcles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US9359689B2 (en) 2011-10-26 2016-06-07 Pixelligent Technologies, Llc Synthesis, capping and dispersion of nanocrystals
ES2759124T3 (es) * 2015-03-02 2020-05-07 Basf Se Nanopartículas para uso como centros de anclaje en superconductores
SG11201805007WA (en) 2016-02-12 2018-07-30 Univ Nanyang Tech A composite material with enhanced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a method to fabricate the same
US10377913B2 (en) 2016-09-16 2019-08-13 Corning Incorporated High refractive index nanocomposites
CN113755071B (zh) * 2021-09-09 2022-05-03 江南大学 一种光固化阻燃地板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09080A (en) 1989-10-06 1992-04-28 Virginia Tech Intellectual Properties, Inc. High refractive-index ceramic/polymer hybrid material
US6369183B1 (en) * 1998-08-13 2002-04-09 Wm. Marsh Rice University Methods and materials for fabrication of alumoxane polymers
JP3900506B2 (ja) 1998-11-06 2007-04-04 Jsr株式会社 液状硬化性樹脂組成物、その硬化物および反射防止膜
US6492540B1 (en) 2000-05-15 2002-12-10 Pole-Chic Corporation Solventless nontoxic high refraction index and low birefringence organic/inorganic hybrid materials
US20020115777A1 (en) 2000-12-15 2002-08-22 Bin Wu Nanocomposites in powder coatings
JP2004537609A (ja) 2000-12-15 2004-12-16 ユ セ ベ ソシエテ アノニム 放射線硬化性インキ印刷および塗料用途のための顔料および/または染料の表面官能性化
EP1273619A1 (en) 2001-07-04 2003-01-08 Ucb S.A. Composite compositions
US6656990B2 (en) 2001-07-11 2003-12-02 Corning Incorporated Curable high refractive index compositions
US20030148042A1 (en) 2001-12-28 2003-08-07 Zhikai Wang Ultrasonic method for the production of inorganic/organic hybrid nanocomposite
US6838536B2 (en) 2002-08-30 2005-01-04 Ucb, S.A. Reactive and gel-free compositions for making hybrid composites
JP2006273709A (ja) * 2005-03-03 2006-10-12 Mitsubishi Chemicals Corp 高屈折率を有するナノ粒子
US20060204745A1 (en) * 2005-03-14 2006-09-14 Jones Clint L Light management films with zirconia particles
US20060216508A1 (en) * 2005-03-24 2006-09-28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Polymer nanocomposite having surface modified nanoparticles and methods of preparing sam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084216B1 (en) 2013-08-07
EP2084216A1 (en) 2009-08-05
US20100075062A1 (en) 2010-03-25
WO2008058849A1 (en) 2008-05-22
KR20090088370A (ko) 2009-08-19
JP2010509476A (ja) 2010-03-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0835728A (en) Radiation curable hybrid composition and process
EP3098273B1 (en) Dispersion containing metal oxide particles
EP1510557B1 (en) Metal oxide nanoparticles
JP4913129B2 (ja) 低屈折率膜形成用コーティング組成物及びこれから製造された膜
TWI241326B (en) Hard coating material and film comprising the same
JP5350106B2 (ja) ナノ粒子−分散剤複合体、ナノ粒子分散液およびナノ粒子−マトリックス材料複合体
CN104411745B9 (zh) 包含矿物纳米颗粒的液体可聚合组合物及其生产光学物品的用途
KR101748025B1 (ko) 소프트 몰드를 사용하는 프리즘필름용 고굴절 유무기 하이브리드 코팅제 조성물 및 그 제조 방법
TWI439419B (zh) 球狀核殼型氧化鈰/高分子混合奈米粒子的聚積體及其製造方法
JP6278624B2 (ja) 金属酸化物粒子含有組成物および光学部材
JP2010509476A5 (zh)
JP2004018311A (ja) アモルファス酸化ジルコニウムで被覆された酸化チタン超微粒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855055B2 (ja) 化合物、ナノ粒子−分散剤複合体、ナノ粒子分散液およびナノ粒子−マトリックス材料複合体、化合物の製造方法
CN101535391A (zh) 可辐射固化混杂复合物及方法
JP7415230B2 (ja) 反応性シリコーン組成物およびその硬化物
JP2022033609A (ja) 金属酸化物ナノ粒子、金属酸化物ナノ粒子を含む組成物及びその硬化物
TW202402866A (zh) 鹼溶性樹脂、鹼溶性樹脂組成物及其製造方法
JP7216541B2 (ja) 被覆された酸化ジルコニウムナノ粒子と極性溶媒と親水性樹脂を含む組成物
JP6826899B2 (ja) 無機粒子分散体
JP2021181395A (ja) インジウムスズ酸化物粒子、インジウムスズ酸化物粒子分散液、硬化性組成物、光学部材、レンズユニット、インジウムスズ酸化物粒子の製造方法及び硬化性組成物の製造方法
JP2023036024A (ja) 酸化ジルコニウムナノ粒子含有組成物及びその硬化物
JP2024009606A (ja) アルカリ可溶性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硬化物
JP2004291540A (ja) 高反射フィルム又はシート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