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830946A - Power supply and microwave generator using the same - Google Patents

Power supply and microwave generator using the sam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830946A
TW200830946A TW096139686A TW96139686A TW200830946A TW 200830946 A TW200830946 A TW 200830946A TW 096139686 A TW096139686 A TW 096139686A TW 96139686 A TW96139686 A TW 96139686A TW 200830946 A TW200830946 A TW 20083094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voltage
switching elements
switching
cycle
power suppl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61396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418259B (zh
Inventor
Shigeru Kasai
Yuki Osada
Yuji Obata
Original Assignee
Tokyo Electro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kyo Electron Ltd filed Critical Tokyo Electron Ltd
Publication of TW2008309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8309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182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1825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7/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 H02M7/4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 H02M7/4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7/4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2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 H02M3/2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3/2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 H02M3/32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3/33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2M3/337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in push-pull configuration
    • H02M3/3376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in push-pull configuration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output voltage or curren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38Means for preventing simultaneous conduction of switch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2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 H02M3/2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3/2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Dc-Dc Converters (AREA)
  • Inverter Devices (AREA)
  • Plasma Technology (AREA)
  •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AREA)
  • Drying Of Semiconductors (AREA)

Description

200830946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有關具有進行相移(Phase shift)型的 控制的切換動作的切換電路(switching circuit)之 置、及使用該電源裝置的微波產生裝置。 【先前技術】 在半導體裝置或液晶顯示裝置的製造工程中,g 體晶圓或玻璃基板等的被處理基板實施飩刻處理或尽 理等的電漿處理。因此,電漿蝕刻裝置或電漿CVD 裝置等的電漿處理裝置會被使用。 就電漿處理裝置的電漿產生方法而言,大多使月 配置有平行平板電極的處理室内供給處理氣體,對今 板電極供給所定的電力,而藉由平行平板電極間的胃 合來使電漿產生之方式。然而,最近就可實現高電f 及低電子温度的電漿而言,利用微波的方式漸受注目 就利用微波的電漿源而言,一般是使用具備磁1 magnetron)的微波產生裝置者。磁電管是在作爲H cathode )的燈絲(filament )的周圍,將具有空洞夫 的陽極(anode )配置成同軸狀而構成者。在對該_ 電極間施加直流電場的狀態下’加熱陰極而放出熱i 藉由調整施加於兩電極間的電場(電壓)來控制流雪 流。同時,藉由在對該電場正交的方向所賦予的磁太 熱電子產生旋轉運動而振盪。其結果,微波會產生。 PWM 源裝 半導 膜處 成膜 :在 行平 容結 密度 〇 管( 極( 振器 的兩 子。 的^ 來使 -5- 200830946 將磁電管使用於微波振盪器時,需要大電容的高電壓 電源。大電容的直流電源的切換電路,通常是以使用4個 電晶體的全橋式電路所構成。此情況,可使施加於構成切 換元件的電晶體(FET )的電壓降低,且可依變壓器巻數 來自由地設定電壓·電流。 使用如此的切換電路之電源的功率控制,一般式藉由 PWM ( Pulse Width Modulation )控制來進行。此控制, 以往式藉由調整電晶體的開啓·關閉(οη/off )的時間(負 載週期)來進行。然而,一旦全部的電晶體形成關閉(off )的時間長,則負荷的線的電位會形成不安定,造成切換 損失(switching loss)増加。 就迴避如此不良情況的技術而言,有將各電晶體的閘 極信號的負載比(duty ratio )設爲一定,移動相位( phase ),藉此來控制各電晶體的 ON時間之相移型.的 PWM控制爲人所知(例如,電晶體技術2004年6月號 22 8_23 5頁(非專利文獻1))。藉由進行相移型的PWM 控制,可容易形成共振電路,因此可使進行效率佳的切換 動作。 【發明內容】 在進行使用以上那樣的全橋式電路之相移型的PWM 控制時,大多使用切換效率高的M0S型電晶體。但,若 關閉時間長,亦即從該電路輸出施加於負荷的電壓信號的 負載比小時,電荷不會被充分地積蓄於形成開啓(on )的 -6 - 200830946 電晶體的源極·汲極間的寄生電容部份。因此,予以形成 關閉後,使串聯於該電晶體的其他電晶體形成開啓時’較 大的突入電流會通過形成關閉的電晶體的電容部份來流至 開啓狀態的電晶體,該等電晶體會發熱,產生較大的損失 〇 另一方面,當被施加於負荷的電壓信號的負載比較大 時,可求取更大的功率。然而,在通常的相移控制下,有 時效率低,且功率無法取得充分。 本發明是有鑑於上述情事而硏發者,其目的是在於提 供一種藉由相移型的PWM控制來使切換電路動作,而使 發熱等的損失的影響少且高效率之電源裝置、及使用該電 源裝置的微波產生裝置。 又,本發明的目的是在於提供一種藉由相移型的 PWM控制來使切換電路動作,而使兼備高效率及高功率 之電源裝置、及使用該電源裝置的微波產生裝置。 又,本發明的目的是在於提供一種用以控制如此的電 源裝置的切換電路之電腦程式。 本發明之電源裝置的特徵係具備: 交流/直流變換部,其係將交流電壓變換成直流電壓 9 切換電路,其係具有複數的切換元件,在直流電壓被 輸入時’於上述各切換元件產生開啓·關閉週期(〇n/〇ff cycle )’根據該等各切換元件的開啓·關閉的組合來輸出 脈衝狀電壓;及
200830946 控制部,其係進行藉由使上述各切換元件的開啓·關 閉週期的相位變化來控制從上述切換電路所輸出的脈衝狀 電壓的脈衝寬之相移型PWM控制, 又,上述控制部係於上述切換元件的開啓.關閉週期 中,插入上述複數的切換元件會全部形成關閉的時機。 若根據本發明,則在上述切換元件的開啓·關閉週期 中,藉由插入複數的切換元件會全部形成關閉的時機,可 在動作途中例如將切換電晶體的寄生電容予以充分地充電 。藉此,例如在切換電晶體中,可防止因充電電荷少所引 起之突入電流的發生。因此,可抑止突入電流所造成的損 失及電晶體的發熱等。 又,本發明之電源裝置的特徵係具備: 交流/直流變換部,其係將交流電壓變換成直流電壓 9 切換電路,其係具有複數的切換元件,在直流電壓被 輸入時,於上述各切換元件產生開啓·關閉週期,根據該 等各切換元件的開啓·關閉的組合來輸出脈衝狀電壓;及 控制部,其係進行藉由使上述各切換元件的開啓·關 閉週期的相位變化來控制從上述切換電路所輸出的脈衝狀 電壓的脈衝寬之相移型PWM控制, 又,上述控制部係於從上述切換電路所輸出的脈衝狀 電壓的負載比比所定値更小時,在上述切換元件的開啓· 關閉週期中,插入上述複數的切換元件會全部形成關閉的 時機,另一方面,在上述負載比爲上述所定値以上時,不 -8 - 200830946 插入上述複數的切換元件會全部形成關閉的時機。 若根據本發明,則從切換電路所輸出的脈衝狀電壓的 負載比比所定値更小時,在上述切換元件的開啓·關閉週 期中,藉由插入複數的切換元件會全部形成關閉的時機, 可在動作途中例如將切換電晶體的寄生電容予以充分地充 電。另一方面,當負載比爲上述所定値以上時,不插入複 數的切換元件會全部形成關閉的時機。藉此,高負載比領 域的切換損失會被低減,可進行效率更高的控制。 又,本發明之電源裝置的特徵係具備: 交流/直流變換部,其係將交流電壓變換成直流電壓 切換電路,其係具有複數的切換元件,在直流電壓被 輸入時,於上述各切換元件產生開啓·關閉週期,根據該 等各切換元件的開啓·關閉的組合來輸出脈衝狀電壓;及 控制部,其係進行藉由使上述各切換元件的開啓·關 閉週期的相位變化來控制從上述切換電路所輸出的脈衝狀 電壓的脈衝寬之相移型PWM控制, 又,上述控制部係於從上述切換電路所輸出的脈衝狀 電壓的負載比比所定値更小時,相對地提高上述各切換元 件的開啓·關閉週期的頻率,另一方面,在上述負載比爲 上述所定値以上時,相對地降低上述開啓·關閉週期的頻 率。 若根據本發明,則從切換電路所輸出的脈衝狀電壓的 負載比比所定値更小時,上述各切換元件的開啓·關閉週 -9- 200830946 期的頻率會被相對地提高,上述負載比爲上述所定値以上 時,上述開啓·關閉週期的頻率會被相對地降低。藉此, 在低功率模式中可達成良好的功率控制性能,且在高功率 模式中可取得高效率。 此情況,上述控制部係於上述負載比爲上述所定値以 上時,可控制成若上述負載比更大則上述開啓·關閉週期 的頻率會更低。又,上述控制部係於上述負載比比所定値 更小時,亦可控制成若上述負載比更大則上述開啓·關閉 週期的頻率會更低。 又,本發明之電源裝置的特徵係具備: 交流/直流變換部,其係將交流電壓變換成直流電壓 切換電路,其係具有複數的切換元件,在直流電壓被 輸入時,於上述各切換元件產生開啓·關閉週期,根據該 等各切換元件的開啓·關閉的組合來輸出脈衝狀電壓;及 控制部,其係進行藉由使上述各切換元件的開啓·關 閉週期的相位變化來控制從上述切換電路所輸出的脈衝狀 電壓的脈衝寬之相移型PWM控制, 又,上述控制部係於從上述切換電路所輸出的脈衝狀 電壓的負載比比所定値更小時,在上述切換元件的開啓· 關閉週期中,插入上述複數的切換元件會全部形成關閉的 時機,另一方面,在上述負載比爲上述所定値以上時,不 插入上述複數的切換元件會全部形成關閉的時機,且使上 述開啓·關閉週期的頻率形成比上述負載比會比上述所定 -10- 200830946 値更小時的頻率更低。 若根據本發明,則可進行更細的控制,可使效率及功 率控制性高水準兼備。 此情況,上述控制部係於上述負載比爲上述所定値以 上時’可控制成若上述負載比更大則上述開啓·關閉週期 的頻率會更低。又,上述控制部係於上述負載比比所定値 更小時,亦可控制成若上述負載比更大則上述開啓·關閉 週期的頻率會更低。 又,本發明之電源裝置的特徵係具備: 交流/直流變換部,其係將交流電壓變換成直流電壓 切換電路,其係具有複數的切換元件,在直流電壓被 輸入時,於上述各切換元件產生開啓·關閉週期,根據該 等各切換元件的開啓·關閉的組合來輸出脈衝狀電壓;及 控制部,其係進行藉由使上述各切換元件的開啓·關 閉週期的相位變化來控制從上述切換電路所輸出的脈衝狀 電壓的脈衝寬之相移型PWM控制, 又,上述控制部係於從上述切換電路所輸出的脈衝狀 電壓的負載比比第1値更小時,在上述切換元件的開啓· 關閉週期中,插入上述複數的切換元件會全部形成關閉的 時機,另一方面,在上述負載比爲上述第1値以上且比大 於該第1値的第2値小時,不插入上述複數的切換元件會 全部形成關閉的時機,在上述負載比爲上述第2値以上時 ,使上述開啓·關閉週期的頻率形成比上述負載比會比上 -11 - 200830946 述第2値更小時的頻率更低。 若根據本發明,則可進行更細的控制,可使效率及功 率控制性高水準兼備。 此情況,上述控制部係於上述負載比爲上述第2値以 上時,可控制成若上述負載比更大則上述開啓·關閉週期 的頻率會更低。又,上述控制部係於上述負載比爲上述第 1値以上且比上述第2値更小時,亦可控制成若上述負載 0 比更大則上述開啓·關閉週期的頻率會更低。又,上述控 制部係於上述負載比比上述第1値更小時,亦可控制成若 上述負載比更大則上述開啓·關閉週期的頻率會更低。 在以上的各發明中,最好上述切換電路具有4個的切 換元件,該等係構成全橋式電路。而且,最好該等4個的 切換元件的開啓·關閉週期的負載比爲同一。 又,例如,上述切換元件爲MOS FET或IGBT。更設 置:使從上述切換電路輸出的電壓昇壓之昇壓變壓器。 φ 又,本發明之微波產生裝置的特徵係具備: 具有以上任何特徵的電源裝置;及 微波振盪部,其係從上述電源裝置給電而使微波振盪 〇 最好上述微波振盪部係具備磁電管,其係具有: 處理室,其係内部保持真空; 燈絲,其係配置於上述處理室内,具有作爲使熱電子 放出的陰極之機能; 陽極,其係於上述處理室内與上述燈絲對向配置,從 -12- 200830946 上述電源裝置給電而在與上述燈絲之間形成電場;及 磁場發生手段,其係於上述處理室的外側形成與上述 電場正交的磁場。 又,本發明之電腦程式,係使電腦具有控制電源裝置 的機能, 該電源裝置係具備: 交流/直流變換部,其係將交流電壓變換成直流電壓 • ; s 切換電路,其係具有複數的切換元件,在直流電壓被 輸入時,於上述各切換元件產生開啓·關閉週期,根據該 等各切換元件的開啓·關閉的組合來輸出脈衝狀電壓, 其特徵係使以下的機能實現於電腦: 進行藉由使上述各切換元件的開啓·關閉週期的相位 變化來控制從上述切換電路所輸出的脈衝狀電壓的脈衝寬 之相移型PWM控制的機能;及 • 在上述切換元件的開啓·關閉週期中,插入上述複數 的切換元件會全部形成關閉的時機之機能。 又’本發明之電腦程式,係使電腦具有控制電源裝置 的機能, 該電源裝置係具備: 交流/直流變換部,其係將交流電壓變換成直流電褽 ;及 切換電路,其係具有複數的切換元件,在直流電壓被 輸入時’於上述各切換元件產生開啓·關閉週期,根據該 -13- 200830946 等各切換元件的開啓·關閉的組合來輸出脈衝狀電壓, 其特徵係使以下的機能實現於電腦: 進行藉由使上述各切換元件的開啓·關閉週期的相位 變化來控制從上述切換電路所輸出的脈衝狀電壓的脈衝寬 之相移型PWM控制的機能;及 從上述切換電路輸出的脈衝狀電壓的負載比比所定値 更小時,在上述切換元件的開啓·關閉週期中,插入上述 複數的切換元件會全部形成關閉的時機,另一方面,上述 負載比爲上述所定値以上時,不插入上述複數的切換元件 會全部形成關閉的時機之機能。 又,本發明之電腦程式,係使電腦具有控制電源裝置 的機能, 該電源裝置係具備: 交流/直流變換部,其係將交流電壓變換成直流電壓 •,及 切換電路,其係具有複數的切換元件,在直流電壓被 輸入時,於上述各切換元件產生開啓·關閉週期,根據該 等各切換元件的開啓·關閉的組合來輸出脈衝狀電壓, 其特徵係使以下的機能實現於電腦: 進行藉由使上述各切換元件的開啓·關閉週期的相位 變化來控制從上述切換電路所輸出的脈衝狀電壓的脈衝寬 之相移型PWM控制的機能;及 從上述切換電路輸出的脈衝狀電壓的負載比比所定値 更小時,相對地提高上述各切換元件的開啓·關閉週期的 -14- 200830946 頻率,上述負載比.爲上述所定値以上時,相對地降低上述 開啓·關閉週期的頻率之機能。 又,本發明之電腦程式,係使電腦具有控制電源裝置 的機能, 該電源裝置係具備: 交流/直流變換部,其係將交流電壓變換成直流電壓 ;及 切換電路,其係具有複數的切換元件,在直流電壓被 輸入時,於上述各切換元件產生開啓·關閉週期,根據該 等各切換元件的開啓·關閉的組合來輸出脈衝狀電壓, 其特徵係使以下的機能實現於電腦: 進行藉由使上述各切換元件的開啓·關閉週期的相位 變化來控制從上述切換電路所輸出的脈衝狀電壓的脈衝寬 之相移型PWM控制的機能;及 從上述.切換電路輸出的脈衝狀電壓的負載比比第1値 更小時,在上述切換元件的開啓·關閉週期中,插入上述 複數的切換元件會全部形成關閉的時機,上述負載比爲第 1値以上且比大於上述第1値的第2値小時,不插入上述 複數的切換元件會全部形成關閉的時機,上述負載比爲上 述第2値以上時,使上述開啓·關閉週期的頻率形成比上 述負載比會比上述第2値更小時的頻率更低之機能。 【實施方式】 以下,參照圖面來說明有關本發明之-實施形態。圖1 -15- 200830946 是表示包含搭載本發明之-實施形態的高電壓電源(電源 裝置)的微波產生裝置之微波電漿處理裝置的方塊圖。圖 2是用以說明其内部構成的槪略圖。 如圖1所示,微波電漿處理裝置1〇〇是具備:微波產 生裝置1、微波傳送部2、電漿處理部3、及控制該等各部 的上位控制部之全體控制部4。 微波產生裝置1是具備高電壓電源11及微波振盪部 φ 12。高電壓電源1 1,如圖2所示,是用以將3相200V的 交流電壓變換成直流電壓,昇壓後將所定的直流電壓供應 給微波振运部12者’具有安全電路13、AC/DC變換部14 、切換電路15、高耐壓昇壓變壓器16、整流電路17、及 主要控制切換電路15的高電壓電源控制器18。AC/DC變 換部14具有整流電路21及平滑電路22。然後,在 AC/DC變換部14所被變換的280V的直流電壓會根據來自 局電壓電源控制器18的指令,藉由切換電路15來切換( • 開啓·關閉)。然後,該直流電壓會在高耐壓昇壓變壓器 1 6被昇壓成所望的電壓,經由整流電路〗7來供應給微波 振盪部12。被供給至微波振盪部12之高壓直流的電壓·電 流是以電壓·電流監視器20來監視,其資訊會被送至高電 壓電源控制器1 8。 微波振盪部12,如圖2所示,具有使微波振盪的磁電 管23、對磁電管23的燈絲供給電壓的燈絲電源24、及微 波振盪部控制器25。 磁電管23是在保持於真空的容器内具有作爲陰極( -16· 200830946 cathode)的燈絲26及陽極(anode) 27。一旦電壓被施 加於燈絲26,則熱電子會被放出。在兩電極間從高電壓電 源11施加所定的電壓,藉此控制流動的電流。並且,對 於此時產生的電場,在正交的方向施加磁場,藉此於熱電 子產生旋轉運動,而振盪。其結果,磁電管23會例如產 生2.45GHz的微波。 燈絲電源24具有:使從200V的3相交流取出的 200V的交流降壓之高耐壓降壓變壓器28、AC/DC變換電 路29、及切換電路30。在高耐壓降壓變壓器28及AC/DC 變換電路29所形成的7V的直流電壓會根據來自微波振盪 部控制器25的指令,以切換電路30控制,而形成0〜7V 的範圍的所定電壓,施加於磁電管23的燈絲26。另外, 被供給至燈絲26之直流的電壓·電流是以電壓·電流監視 器3 1來監視,其資訊會被送至微波振盪部控制器25。 微波傳送部2是用以將微波產生裝置1所產生的微波 引導至電漿處理部3者,具有引導在微波產生裝置1所產 生的微波(μ波)之導波管32、用以分離反射微波的分離 器(isolator ) 33、檢測出微波的功率之功率感測器34、 進行阻抗(impedance)調整的諧調器35、用以將傳送的 微波放射至電漿處理部3之天線3 6、及控制微波傳送部2 的各構成部之傳送部控制器3 7。在天線3 6中形成有用以 放射微波的細縫。在功率感測器34所被檢測出的微波功 率是藉由功率監視器3 8來監視,其信號會被傳送至高電 壓電源控制器1 8。 -17- 200830946 電漿處理部3具有:氣密構成的處理室3 9、在處理 室3 9内載置被施以電漿處理的被處理基板S的載置台40 、用以使自天線36放射的微波透過至處理室39内之由介 電體材料所構成的頂板4 1、供給處理氣體至處理室3 9内 的氣體供給部42、將來自氣體供給部42的氣體導入至處 理室3 9内的氣體導入構件43、及設於處理室3 9的底部的 排氣口 44、經由排氣口 44來將處理室3 9内予以排氣的排 氣部45、及控制電漿處理部3的各構成部的處理部控制器 46。藉由在處理室3 9的被處理基板S的上方空間放射微 波,而使處理氣體的電漿形成於該空間。藉由該電漿,對 被處理基板S施以氧化處理或飩刻等的所定電漿處理。 全體控制部4具有:由高電壓電源控制器1 8、微波振 盪部控制器25、傳送部控制器37、控制處理部控制器46 的微處理器(電腦)所構成的上位控制器47、及儲存有控 制所必要的各種程式或處理條件亦即所謂的處方(recipe )等之記憶部4 8、及具有進行高電壓電源的功率等的各種 設定的設定部或顯示狀態及警報等的顯示部等之外部介面 49。上述處方是例如被儲存於CD-ROM、硬碟、軟碟、非 揮發性記憶體等可讀取的記憶媒體。以全體控制部4、高 電壓電源控制器1 8、微波振盪部控制器25、傳送部控制 器3 7、處理部控制器46來構成控制部。 其次,詳細説明有關高電壓電源1 1。 圖3A及圖3B是詳細表示高電壓電源11的電路圖。 如圖3A所示,200V的3相交流會首先經由安全電路13 -18- 200830946 來到 AC/DC變換部14。安全電路13是具有斷路器( breaker) 50、雜訊過滤器(noise filter) 51、及磁導體 52 。經此的交流電流會藉由整流電路2 1來變換成直流,該 直流電流會藉由具有電容器22a的平滑電路22來平滑化 ,成爲280V的直流。 如圖3B所示,在切換電路15,4個切換電晶體Q1、 Q2、Q3、Q4會構成全橋式電路(亦稱爲Η橋),可藉由 高電壓電源控制器1 8來實施相移型的PWM控制。在切換 電晶體Ql、Q2、Q3、Q4中,可從高電壓電源控制器18 分別輸入相位(phase)被控制之負載比50%的閘極驅動 信號Vgl、Vg2、Vg3、Vg4。該等會被合成,而從切換電 路1 5輸出脈衝狀電壓。此脈衝狀電壓會作爲變壓器一次 側電壓取出。 在切換電晶體Q1〜Q4中,電晶體Q1、 Q4爲正輸出 ,電晶體Q2、Q3爲負輸出。由效率的觀點來看,可使用 場效型電晶體作爲切換電晶體,較理想是MO S型,功率 MOSFET爲最適。又,亦可使用相較於MOSFET,爲高耐 壓且適於高功率用的IGBT (絕緣閘極型雙極電晶體)。 並且,切換電路15的負荷亦即昇壓變壓器16是被連 接至分別從串聯的電晶體Q1與Q2之間及電晶體Q3與 Q4之間延伸的配線。而且,與各切換電晶體Q 1〜Q4並列 插入共振電容器Cr/2’從電晶體Q1與Q2之間到昇壓變 壓器1 6的配線中插入共振電感器Lr。在此,共振電容器 Cr/2是電晶體的寄生電容與並聯於電晶體的追加電容器之 -19- 200830946 合成電容,共振電感器Lr是變壓器16的漏電感與串聯於 變壓器的追加電感器之合成電感。在昇壓變壓器16, 28 0V會被昇壓至- 800 0V。亦即,〇〜-8000V之間的電壓的 直流電流會在整流電路1 7被整流而供給至磁電管23。 其次,參照圖4來説明微波振盪部12的主構成部的 磁電管23。 就此磁電管23而言,在被保持於真空之例如金屬製 的外殼6 1内,配置有作爲陰極的燈絲26、及可對向配置 的陽極27。實際上,燈絲26是形成圓筒狀,以能夠圍繞 其周圍的方式,使陽極27成爲同軸圓筒狀,在圖4中磁 電管23的構造爲模式記載。在陽極27對向於燈絲26的 面,設有複數的空洞共振器62。 外殼61的側面(圖中的上下面)6 6是以非磁性材料 所形成,在其外側配置有永久磁石67。藉此,可在作爲陰 極的燈絲2 6與陽極2 7之間的空間中,以能夠與該等兩電 極的對向方向正交之方式形成強力的磁場。並且,對於燈 絲26,從燈絲電源24來施加電壓,藉此放出熱電子.。而 且,在具有作爲陰極機能的燈絲26與陽極27之間,從高 電壓電源1 1來施加所定的電壓,藉此控制電流。對於此 時產生的電場而言,上述磁場會作用於與該電場正交的方 向,因此藉由該正交電磁場,在從燈絲2 6放出的熱電子 會產生旋轉運動,當熱電子通過空洞共振器62時會產生 振盪,其結果例如產生2.45GHz的微波。 在陽極27隔著絕緣材63來連接貫通外殻61的天線 -20 - 200830946 導線64。在該天線導線6 4的前端部連接天線6 5,所產生 的微波可從該天線65來傳至導波管32内。 其次,說明有關以上那樣構成的微波電漿處理裝置的 處理動作。 首先,在外部介面49的設定部中,進行高電壓電源 的功率等的各種設定。然後,在電漿處理部3的處理室39 内,從未圖示的搬入出口來搬入被處理基板S。然後,從 氣體供給部42經由氣體導入構件43來導入所定的處理氣 體至處理室39内,藉由微波產生裝置1來產生微波,經 由微波傳送部2來將微波放射至處理室3 9内。藉此,可 在處理室39内使處理氣體電漿化,藉由該微波電漿來執 行所定的電漿處理。 此時,所產生的微波控制是利用微波產生裝置1的高 電壓電源1 1的切換電路1 5,藉由高電壓電源控制器1 8來 進行。具體而言,高電壓電源控制器18是根據來自外部 介面49的設定信號,控制切換電路1 5的各切換電晶體的 切換頻率及相位(phase )等,如上述那樣,按照相移型 的PWM控制來使進行切換動作。此時,來自電流·電壓監 視器20的電流及電壓的信號、以及被功率監視器3 8所監 視之微波傳送部2的功率感測器3 4所檢灘出的功率的信 號會被回饋,控制切換電路1 5的各切換電晶體,而使能 夠供給按照設定的功率° 在通常的相移型的PWM控制之切換動作下,切換電 晶體Ql、Q2、Q3、Q4的閘極信號會例如被固定於負載比 -21 - 200830946 5 0%,而該等的相位(phase)會被移動。然後’藉由適當 的失效時間(dead time )揷入,將昇壓變壓器16 —次側 的電壓波形控制成所望。亦即,若被施加於變壓器1 6的 一次側的電壓波形的負載比小,則輸出會變小,若該負載 比大,則輸出會變大。圖5是表示各切換電晶體的閘極信 號及變壓器一次側電壓波形例的模式圖。並且,圖6是表 示圖5時之1週期的切換動作的模式圖。(在圖6中,爲 了簡略化,而僅將切換電晶體Q 1〜Q4描繪成開閉開關’ 變壓器爲顯示箱狀)。圖5的(1 )〜(8 )的部份是分別 對應於圖6的(1 )〜(8 )的狀態。在此,所謂的失效時 間是圖5的(2 ) ( 4 ) ( 6 ) ( 8 )的狀態。在相移型的 PWM控制中,亦可省略該等。但,在省略該等時,例如 從圖6的(1 )至(3 ),電晶體會切換。此情況,電晶體 是在OFF時要比ON時更花時間。因此,有可能瞬間地通 過Q3及Q4而流動短路電流。所以,最好設置失效時間 〇 又,圖7是表示有關實際使各切換電晶體Q1〜Q4相 移而令變壓器一次側電壓的負載比變化時的實波形。圖7 是顯示負載比20%、50%、90%的實波形。在圖7中,Q1 及Q4皆成ON的時間、及Q2及Q3皆成ON的時間爲斜 線部所示。 在如此的相移型的P WM控制中,若使用Μ Ο S型電晶 體作爲切換電晶體,則當關閉時間長時,亦即從此電路輸 出施加於變壓器1 6的電壓(輸出電壓)的負載比小時, -22 - 200830946 電荷不會被充分地積蓄於形成開啓的電晶體的源極·汲極 間的寄生電容部份。例如圖6的情況,在狀態(1 )〜(3 )下切換電晶體Q2爲開啓狀態,但負載比小時,在Q2 的寄生電容部份幾乎不會有電荷被積蓄。予以形成關閉後 ,使串聯於該切換電晶體Q2的切換電晶體Q 1形成開啓 時(狀態(5 )),較大的突入電流會通過形成關閉的電 晶體Q2的電容部份來流至電晶體Q 1,該等電晶體會發熱 ,產生較大的損失。同樣的情況在狀態(1 )時也會發生 。此情況,較大的突入電流會通過形成關閉的電晶體Q1 的電容部份來流至電晶體Q2,產生較大的損失。亦即, 當來自切換電路1 5的輸出電壓的負載比小時,較大的電 流會流至切換電晶體Q 1及Q2,而發熱產生較大的損失。 於是,本實施形態,如圖8所示,在狀態(4 )及(8 )中,設有全部的切換電晶體會形成關閉的全關閉時間。 以能夠設置如此的狀態之方式,藉由高電壓電源控制器1 8 來控制切換電路。亦即,在狀態(4 ),將切換電晶體Q2 ’ Q4暫時性地關閉,而使全部的切換電晶體形成關閉, 藉此電荷會積存於切換電晶體Q2的寄生電容。因此,在 狀態(5 ),突入電流不會流至電晶體Q 1。並且,在狀態 (8 ),將切換電晶體Q 1,Q3暫時性地關閉,而使全部 的切換電晶體形成關閉,藉此電荷會積存於切換電晶體 Q1的寄生電容。因此,在狀態(1),突入電流不會流至 電晶體Q2。以上,可解決在切換電晶體Q1,Q2的突入電 流之損失。另外,在圖8中是省略相當於圖6的(4 )、 -23- 200830946 (8 )的期間,而減少電晶體的切換次數。若電晶體切換 ,則必定在電晶體、切換電路中發生損失,因此較理想是 1週期(相當於圖8的(1 )〜(8 ))中的切換次數極力 減少。由此觀點來看,最好全部的電晶體爲OFF的期間是 設於使電流流至負荷的期間(1 )、( 5 )之前。 在此,針對無全關閉時間的圖6時、及設有全關閉時 間的圖8時,實際使電晶體動作來進行比較實驗。在實驗 中,來自切換電路15的輸出電壓的負載比會被變化。並 且,被安裝於散熱片(heat sink)之電晶體的金屬外殼的 温度會被測定,一旦温度超過100 °C,則電晶體會故障, 因此在該温度的附近終了實驗。將結果顯示於以下的表1 [表1]
負載比 10% 2 0% 3 0% 40% 圖6的情況 6 0°C 1 0 0 °c X X 圖8的情況 2 5 t: 2 5 °C 2 5〇C 7 0°C 如表1所示,藉由設置全關閉時間,可抑止隨著切換 之電晶體的發熱。 其次,說明有關其他的實施形態。 在上述的實施形態中是設有使全部的切換電晶體全都 形成關閉的全關閉時間。此情況,每1週期的切換動作會 増加2次。因此,在增大輸出電壓的負載比來供給大電力 時,因切換損失,反而有可能總計的損失會變大。 -24- 200830946 於是,在本實施形態中,預先調查切換電晶體Q 1、 Q2的切換動作的效率特性。然後,按照負荷的狀況等, 藉由高電壓電源控制器1 8,如圖9所示,切換2類型的相 移型控制。亦即,在輸出電壓的負載比小的領域中,如上 述般形成使全部的切換電晶體關閉的時機(timing )之模 式的相移型PWM控制會被進行,一旦達到所定的負載比 ,則進行通常的相移型P WM控制(圖6 )。藉由如此的 切換控制,可進行損失更少的電源控制。 其次,說明有關另外其他的實施形態。 在上述切換電路1 5中,應極力維持高效率,如上述 般,插入共振電容器Cr/2及共振電感器Lr來構成共振電 路。而且,基於使變壓器的銅損降低來減少全體的損失之 目的,各切換電晶體的切換頻率(閘極信號的頻率)是例 如設定成1〇〜500kHz。然而,在如此高的頻率中,當來 自切換電路1 5的輸出電壓的負載比小時,在電晶體的 OFF時,會有產生複數次(高次)的共振之情況。圖1〇 是表示該時的情況。圖1 〇所示的情況,即使閘極電壓爲 正常,照樣在電晶體的OFF時共振電流會流至變壓器一次 側。因此,在變壓器二次側也會有電壓輸出,正常的相移 型P WM控制不會被進行。爲了防止如此的功率控制性的 惡化,必須降低設定共振頻率。由於共振頻率fr爲fr= 1 / (2;c(LrCr) 1/2),因此必須擴大設定Lr,Cr。但,一 旦增大Ci*,則如已述那樣,較大的突入電流會流至該未被 充電時所串聯的電晶體,引起發熱。另一方面,一旦增大 -25- 200830946
Lr,則在來自切換電路1 5的輸出電壓的負載比大的 力模式(高功率模式)中,因爲串聯於變壓器16的 電感器的影響,有可能無法取得充分的功率。 在如此的大電力模式時,藉由使切換頻率降低, 所取得的功率上昇。亦即,因爲阻抗會隨頻率而變化 以只要使頻率降低,便可不易受到共振電感器的影響 得更大的功率。 於是,在本實施形態中,是在必須重視效率的低 比、例如未滿5 0%之低功率模式時,提高頻率,例如 1 00kHz程度,另一方面,在必須重視功率的高負載 例如 5 0%以上之高功率模式時,降低頻率,例如 50kHz程度,進行控制。藉此,即使在功率控制性成 的低功率模式中,還是可在不發生共振的情況下動作 重視功率的高功率模式中,可藉由縮小共振電感器的 來取得高效率。此情況,如圖1 1所示,在某負載比 、例如50%以上、使頻率降低成一定値,或如圖12 ,在功率小的低負載比,固定於高的頻率,在某負載 上、例如50%以上之高功率模式中,隨著負載比上昇 頻率降低,或如圖1 3所示,在比所定的負載比更小 域中,亦可隨著負載比變大而使頻率降低。藉由如此 態,可在不使效率降低的情況下取得大的功率。 其次,說明有關別的實施形態。 本實施形態是組合目前爲止的實施形態者’例 1 4 A及圖1 4 B所示,在負載比比所疋値更小的低負載 大電 共振 可使 ,所 ,取 負載 50〜 比、 1〜 問題 ,在 電感 以上 所示 比以 來使 的領 的形 如圖 比中 -26- 200830946 ,如上述那樣進行設置使全部的切換電晶體彤成關閉的時 機之控制,在所定的負載比以上’切換成通常的相移型控 制,且使頻率降低。具體而言’如圖1 4 A所示’在負載比 爲所定値以上時,可使頻率降低成一定値’或如圖1 4B所 示,在負載比爲所定値以上時’可按照負載比來使頻率變 化。並且,在負載比比所定値小時’亦可按照負載比來使 頻率變化。 其次,說明有關另外別的實施形態。 本實施形態,如圖15所示,在比第1負載比A更小 的低負載比,進行設置使切換電晶體形成關閉的時機之控 制,在第1負載比A以上,比第2負載比B小的中負載比 ,進行通常的相移型控制,在第2負載比B以上的高負載 比,加諸比中負載比時更縮小頻率的控制。藉此,可進行 更細的控制。本實施形態之第2負載比以上的領域的頻率 變化,在圖1 5的情況時是按照負載比來使頻率變化,但 亦可使頻率降低至一定値。並且,在第1負載比以上且比 第2負載比更小的領域中,亦可控制成比小於第1負載比 的領域的頻率更小的頻率。而且,在第1負載比以上且比 第2負載比更小的領域中,亦可隨著負載比變大而使頻率 降低。此情況,即使是在比第1負載比小的領域中,亦可 隨著負載比變大而使頻率降低。 另外,本發明並非限於上述各實施形態,亦可實施各 種的變形。例如,在上述各實施形態中,雖是將本發明使 用於微波產生裝置,但並非限於此,亦可適用於需要高電 -27- 200830946 壓的其他用途的電源。並且,在上述各實施形態中,雖是 使用搭載4個切換電晶體的全橋式電路來作爲切換電路, 但並非限於此,例如亦可使用半橋式電路。 本發明適於使用於微波電漿處理裝置的微波產生裝置 等被要求大電力的電源。 【圖式簡單說明】 圖1是表示包含搭載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的高電壓電 源的微波產生裝置之微波電漿處理裝置的方塊圖。 圖2是用以說明圖1的微波電漿處理裝置的内部構成 的槪略圖。 圖3A及圖3B是詳細顯示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的高電 壓電源的電路圖。 圖4是表示圖1的微波電漿處理裝置的微波振盪部的 主構成部的磁電管的剖面圖。 圖5是表示通常的相移型PWM控制的各切換電晶體 的閘極信號與變壓器一次側電壓波形的關係之一例。 圖6是表示圖5的情況時之1週期的切換動作的模式 圖。 圖7是表示在實際的相移型PWM控制中,使變壓器 一次側電壓的負載比變化時之負載比20%、50%、90%的 實波形。 圖8是表示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的高電壓電源的切換 電路之1週期的切換動作的模式圖。 •28- 200830946 圖9是表示本發明的其他實施形態的切換電路的動作 狀態模式圖。 圖10是表示在高頻率中,閘極信號的負載比較小時 且電晶體的OFF時產生複數次(高次)的共振時之閛極電 壓、變壓器一次側電流、變壓器二次側電流的波形。 圖1 1是表示本發明的另外其他實施形態的切換電路 的動作狀態例的模式圖。 圖12是表不本發明的另外其他實施形態的切換電路 的動作狀態的其他例的模式圖。 圖1 3是表示本發明的另外其他實施形態的切換電路 的動作狀態的另外其他例的模式圖。 圖14A及圖14B是表示本發明的別的實施形態的切換 電路的動作狀態的模式圖。 圖1 5是表示本發明的另外別的實施形態的切換電路 的動作狀態的模式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 :微波產生裝置 2 :微波傳送部 3 :電漿處理部 4 :全體控制部 11 :筒電壓電源 12:微波振盪部 1 3 :安全電路 -29- 200830946 14 : AC/DC變換部 1 5 :切換電路 16:高耐壓昇壓變壓器 1 7 :整流電路 1 8 :高電壓電源控制器 20 :電壓·電流監視器 2 1 :整流電路 22 :平滑電路 22a :電容器 2 3 :磁電管 24 :燈絲電源 25 :微波振盪部控制器 26 :燈絲(陰極) 2 7 :陽極 2 8:高耐壓降壓變壓器 29 : AC/DC變換電路 3 〇 :切換電路 3 1 :電壓·電流監視器 32 :導波管 33 :分離器 34 :功率感測器 3 5 :諧調器 3 6 :天線 3 7 :傳送部控制器 -30- 200830946 3 8 :功率監視 39 :處理室 40 :載置台 41 :頂板 42 :氣體供給 43 :氣體導入 4 4 :排氣口 45 :排氣部 4 6 :處理部控 47 :上位控制 48 ;記憶部 4 9 :外部介面 5 〇 :斷路器 51 :雜訊過濾 52 :磁導體 61 :外殼 62 :空洞共振 6 3 :絕緣材 64 :天線導線 65 :天線 66 :外殼的側 67 :永久磁石 1〇〇 :微波電! Q 1、Q 2、Q 3、 器 部 構件 制器 器 器 器 面 I處理裝置 Q4 :切換電晶體 -31 - 200830946
Vg4 :閘極驅動信號
Vgl、Vg2、Vg3 S :被處理基板 9
-32-

Claims (1)

  1. 200830946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種電源裝置,其特徵係具備: 交流/直流變換部,其係將交流電壓變換成直流電壓 9 切換電路,其係具有複數的切換元件,在直流電壓被 輸入時,於上述各切換元件產生開啓·關閉週期,根據該 等各切換元件的開啓·關閉的組合來輸出脈衝狀電壓;及 g 控制部,其係進行藉由使上述各切換元件的開啓·關 閉週期的相位變化來控制從上述切換電路所輸出的脈衝狀 電壓的脈衝寬之相移型PWM控制, 又,上述控制部係於上述切換元件的開啓·關閉週期 中,插入上述複數的切換元件會全部形成關閉的時機。 2 · —種電源裝置,其特徵係具備: 交流/直流變換部,其係將交流電壓變換成直流電壓 , 0 切換電路,其係具有複數的切換元件,在直流電壓被 輸入時,於上述各切換元件產生開啓·關閉週期,根據該 等各切換元件的開啓·關閉的組合來輸出脈衝狀電壓;及 控制部,其係進行藉由使上述各切換元件的開啓·關 閉週期的相位變化來控制從上述切換電路所輸出的脈衝狀 電壓的脈衝寬之相移型PWM控制, 又,上述控制部係於從上述切換電路所輸出的脈衝狀 電壓的負載比比所定値更小時,在上述切換元件的開啓· 關閉週期中,插入上述複數的切換元件會全部形成關閉的 -33- 200830946 時機,另一方面,在上述負載比爲上述所定値以上時,不 插入上述複數的切換元件會全部形成關閉的時機。 3. —種電源裝置,其特徵係具備: 交流/直流變換部,其係將交流電壓變換成直流電壓 切換電路,其係具有複數的切換元件,在直流電壓被 輸入時,於上述各切換元件產生開啓·關閉週期,根據該 ^ 等各切換元件的開啓·關閉的組合來輸出脈衝狀電壓;及 控制部,其係進行藉由使上述各切換元件的開啓·關 閉週期的相位變化來控制從上述切換電路所輸出的脈衝狀 電壓的脈衝寬之相移型PWM控制, 又,上述控制部係於從上述切換電路所輸出的脈衝狀 電壓的負載比比所定値更小時,相對地提高上述各切換元 件的開啓·關閉週期的頻率,另一方面,在上述負載比爲 上述所定値以上時,相對地降低上述開啓·關閉週期的頻 馨 率。 4. 一種電源裝置,其特徵係具備: 交流/直流變換部,其係將交流電壓變換成直流電壓 , 切換電路,其係具有複數的切換元件,在直流電壓被 輸入時,於上述各切換元件產生開啓·關閉週期,根據該 等各切換元件的開啓·關閉的組合來輸出脈衝狀電壓;及 控制部,其係進行藉由使上述各切換元件的開啓·關 閉週期的相位變化來控制從上述切換電路所輸出的脈衝狀 -34- 200830946 電壓的脈衝寬之相移型PWM控制, 又,上述控制部係於從上述切換電路所輸出的脈衝狀 電壓的負載比比所定値更小時,在上述切換元件的開啓· 關閉週期中,插入上述複數的切換元件會全部形成關閉的 時機,另一方面,在上述負載比爲上述所定値以上時,不 插入上述複數的切換元件會全部形成關閉的時機,且使上 述開啓·關閉週期的頻率形成比上述負載比會比上述所定 値更小時的頻率更低。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或4項之電源裝置,其中,上 述控制部係於上述負載比爲上述所定値以上時,控制成若 上述負載比更大則上述開啓·關閉週期的頻率會更低。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電源裝置,其中,上述控 制部係於上述負載比比所定値更小時,亦控制成若上述負 載比更大則上述開啓·關閉週期的頻率會更低。 7.—種電源裝置,其特徵係具備: 交流/直流變換部,其係將交流電壓變換成直流電壓 9 切換電路,其係具有複數的切換元件,在直流電壓被 輸入時,於上述各切換元件產生開啓·關閉週期,根據該 等各切換元件的開啓·關閉的組合來輸出脈衝狀電壓;及 控制部,其係進行藉由使上述各切換元件的開啓·關 閉週期的相位變化來控制從上述切換電路所輸出的脈衝狀 電壓的脈衝寬之相移型PWM控制, 又,上述控制部係於從上述切換電路所輸出的脈衝狀 35 - 200830946 電壓的負載比比第1値更小時,在上述切換元件的開啓· 關閉週期中,插入上述複數的切換元件會全部形成關閉的 時機,另一方面,在上述負載比爲上述第1値以上且比大 於該第1値的第2値小時,不插入上述複數的切換元件會 全部形成關閉的時機,在上述負載比爲上述第2値以上時 ,使上述開啓·關閉週期的頻率形成比上述負載比會比上 述第2値更小時的頻率更低。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電源裝置,其中,上述控 制部係於上述負載比爲上述第2値以上時,控制成若上述 負載比更大則上述開啓·關閉週期的頻率會更低。 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電源裝置,其中,上述控 制部係於上述負載比爲上述第1値以上且比上述第2値更 小時,亦控制成若上述負載比更大則上述開啓·關閉週期 的頻率會更低。 1 〇.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電源裝置,其中,上述 控制部係於上述負載比比上述桌1値更小時’亦控制成若 上述負載比更大則上述開啓·關閉週期的頻率會更低。 1 1.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 0項中任一項所記載之電 源裝置,其中,上述切換電路係具有4個的切換元件,該 等係構成全橋式電路。 1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1項之電源裝置,其中,上述 4個的切換元件的開啓·關閉週期的負載比爲同一。 1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 2項中任一項所記載之電 源裝置,其中,上述切換元件爲MOS FET或IGBT。 -36 - 200830946 1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中任一項所記載之電 源裝置’其中’更具備:使從上述切換電路輸出的電壓昇 壓之昇壓變壓器。 15.—種微波產生裝置,其特徵係具備: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4項中任一項所記載之電源裝 置;及 微波振璧部’其係從上述電源裝置給電而使微波振盪 〇 1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之微波產生裝置,其中, 上述微波振盪部係具備磁電管,其係具有: 處理室,其係内部保持真空; 燈絲’其係配置於上述處理室内,具有作爲使熱電子 放出的陰極之機能; 陽極,其係於上述處理室内與上述燈絲對向配置,從 上述電源裝置給電而在與上述燈絲之間形成電場·,及 磁場發生手段,其係於上述處理室的外側形成與上述 電場正交的磁場。 17·—種電腦程式,係使電腦具有控制電源裝置的機 能, 該電源裝置係具備: 交流/直流變換部,其係將交流電壓變換成直流電壓 :及 切換電路,其係具有複數的切換元件,在直流電壓被 輸入時,於上述各切換元件產生開啓·關閉週期,根據該 -37- 200830946 等各切換元件的開啓·關閉的組合來輸出脈衝狀電壓, 其特徵係使以下的機能實現於電腦: 進行藉由使上述各切換元件的開啓·關閉週期的相位 變化來控制從上述切換電路所輸出的脈衝狀電壓的脈衝寬 之相移型PWM控制的機能;及 在上述切換元件的開啓·關閉週期中,插入上述複數 的切換元件會全部形成關閉的時機之機能。 φ 1 8 . —種電腦程式,係使電腦具有控制電源裝置的機 fg , 該電源裝置係具備: 交流/直流變換部,其係將交流電壓變換成直流電壓 ;及 切換電路,其係具有複數的切換元件,在直流電壓被 輸入時,於上述各切換元件產生開啓·關閉週期,根據該 等各切換元件的開啓·關閉的組合來輸出脈衝狀電壓, • 其特徵係使以下的機能實現於電腦: 進行藉由使上述各切換元件的開啓·關閉週期的相位 變化來控制從上述切換電路所輸出的脈衝狀電壓的脈衝寬 之相移型PWM控制的機能;及 從上述切換電路輸出的脈衝狀電壓的負載比比所定値 更小時,在上述切換元件的開啓·關閉週期中,插入上述 複數的切換元件會全部形成關閉的時機,另一方面,上述 負載比爲上述所定値以上時,不插入上述複數的切換元件 會全部形成關閉的時機之機能。 -38- 200830946 1 9. 一種電腦程式,係使電腦具有控制電源裝置的機 能, 該電源裝置係具備= 交流/直流變換部,其係將交流電壓變換成直流電壓 :及 切換電路,其係具有複數的切換元件,在直流電壓被 輸入時,於上述各切換元件產生開啓·關閉週期,根據該 等各切換元件的開啓·關閉的組合來輸出脈衝狀電壓, 其特徵係使以下的機能實現於電腦: 進行藉由使上述各切換元件的開啓·關閉週期的相位 變化來控制從上述切換電路所輸出的脈衝狀電壓的脈衝寬 之相移型PWM控制的機能;及 從上述切換電路輸出的脈衝狀電壓的負載比比所定値 更小時,相對地提高上述各切換元件的開啓·關閉週期的 頻率,上述負載比爲上述所定値以上時,相對地降低上述 開啓·關閉週期的頻率之機能。 20.—種電腦程式,係使電腦具有控制電源裝置的機 能, 該電源裝置係具備: 交流/直流變換部,其係將交流電壓變換成直流電壓 :及 切換電路,其係具有複數的切換元件,在直流電壓被 輸入時,於上述各切換元件產生開啓·關閉週期,根據該 等各切換元件的開啓·關閉的組合來輸出脈衝狀電壓, -39- 200830946 其特徵係使以下的機能實現於電腦: 進行藉由使上述各切換元件的開啓·關閉週期的相位 變化來控制從上述切換電路所輸出的脈衝狀電壓的脈衝寬 之相移型PWM控制的機能;及 從上述切換電路輸出的脈衝狀電壓的負載比比第1値 更小時,在上述切換元件的開啓·關閉週期中,插入上述 複數的切換元件會全部形成關閉的時機,上述負載比爲第 1値以上且比大於上述第1値的第2値小時,不插入上述 複數的切換元件會全部形成關閉的時機,上述負載比爲上 述第2値以上時,使上述開啓·關閉週期的頻率形成比上 述負載比會比上述第2値更小時的頻率更低之機能。 -40-
TW096139686A 2006-10-27 2007-10-23 A power supply device and a microwave generator using the same TWI41825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293305A JP5171010B2 (ja) 2006-10-27 2006-10-27 電源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マイクロ波発生装置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830946A true TW200830946A (en) 2008-07-16
TWI418259B TWI418259B (zh) 2013-12-01

Family

ID=393244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6139686A TWI418259B (zh) 2006-10-27 2007-10-23 A power supply device and a microwave generator using the same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5171010B2 (zh)
KR (1) KR101170591B1 (zh)
CN (1) CN101529710B (zh)
TW (1) TWI418259B (zh)
WO (1) WO2008050619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17554B (zh) * 2010-11-02 2013-12-0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電源裝置及控制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620151B2 (ja) * 2008-12-12 2011-01-26 東光株式会社 非接触電力伝送回路
JP5262732B2 (ja) * 2009-01-09 2013-08-1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共振型昇降圧コンバータ制御装置
JP5532794B2 (ja) * 2009-09-28 2014-06-25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同期整流制御装置及び制御方法並びに絶縁型スイッチング電源
DE102010008777A1 (de) 2010-02-22 2011-08-25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80333 Hochfrequenzversorgung einer Last ohne Impedanzanpassung
JP5226753B2 (ja) * 2010-10-04 2013-07-03 レノボ・シンガポール・プライベート・リミテッド 充電システムおよび充電方法
US20120114009A1 (en) * 2010-11-04 2012-05-10 Jeffrey Melvin Forward-flyback power supply using an inductor in the transformer primary and method of using same
JP6072462B2 (ja) * 2012-08-07 2017-02-01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プラズマ処理装置およびマイクロ波出力装置
US10692742B2 (en) 2015-11-05 2020-06-23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Operating method of microwave heating device and microwave annealing process using the same
TWI649806B (zh) * 2017-09-29 2019-02-01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微波加熱裝置的操作方法及使用該方法之微波退火製程
TWI680367B (zh) * 2016-07-05 2019-12-21 台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具功率因數校正之微波產生裝置及其適用之控制方法
JP6986910B2 (ja) * 2017-09-12 2021-12-22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電圧印加装置および出力電圧波形の形成方法
US10555412B2 (en) 2018-05-10 2020-02-04 Applied Materials, Inc. Method of controlling ion energy distribution using a pulse generator with a current-return output stage
US11476145B2 (en) 2018-11-20 2022-10-18 Applied Materials, Inc. Automatic ESC bias compensation when using pulsed DC bias
WO2020154310A1 (en) 2019-01-22 2020-07-30 Applied Materials, Inc. Feedback loop for controlling a pulsed voltage waveform
US11508554B2 (en) 2019-01-24 2022-11-22 Applied Materials, Inc. High voltage filter assembly
US11462389B2 (en) 2020-07-31 2022-10-04 Applied Materials, Inc. Pulsed-voltage hardware assembly for use in a plasma processing system
US11901157B2 (en) 2020-11-16 2024-02-13 Applied Material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ion energy distribution
US11798790B2 (en) 2020-11-16 2023-10-24 Applied Material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ion energy distribution
US11495470B1 (en) 2021-04-16 2022-11-08 Applied Materials, Inc. Method of enhancing etching selectivity using a pulsed plasma
US11791138B2 (en) 2021-05-12 2023-10-17 Applied Materials, Inc. Automatic electrostatic chuck bias compensation during plasma processing
US11948780B2 (en) 2021-05-12 2024-04-02 Applied Materials, Inc. Automatic electrostatic chuck bias compensation during plasma processing
US11967483B2 (en) 2021-06-02 2024-04-23 Applied Materials, Inc. Plasma excitation with ion energy control
US11984306B2 (en) 2021-06-09 2024-05-14 Applied Materials, Inc. Plasma chamber and chamber component cleaning methods
US11810760B2 (en) 2021-06-16 2023-11-07 Applied Material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ion current compensation
US11569066B2 (en) 2021-06-23 2023-01-31 Applied Materials, Inc. Pulsed voltage source for plasma processing applications
US11476090B1 (en) 2021-08-24 2022-10-18 Applied Materials, Inc. Voltage pulse time-domain multiplexing
US11694876B2 (en) 2021-12-08 2023-07-04 Applied Material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livering a plurality of waveform signals during plasma processing
US11972924B2 (en) 2022-06-08 2024-04-30 Applied Materials, Inc. Pulsed voltage source for plasma processing application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309234A (ja) * 1988-06-07 1989-12-1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マグネトロン
CN2102584U (zh) * 1991-08-25 1992-04-22 魏殿忠 移相控制式直流逆变器
JPH0622551A (ja) * 1992-07-07 1994-01-28 Hitachi Medical Corp 共振型dc−dcコンバータ
JP3550972B2 (ja) * 1997-09-29 2004-08-0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電源装置
JP3890184B2 (ja) * 2000-05-15 2007-03-07 Necパーソナルプロダクツ株式会社 電源装置及びその電力制御方法、情報処理機器
JP2002238257A (ja) * 2001-02-06 2002-08-23 Toshiba Corp 共振型dc−dcコンバータの制御方法
JP2002325458A (ja) * 2001-02-26 2002-11-08 Shinei Sangyo Kk 定電流装置
JP3694256B2 (ja) * 2001-06-29 2005-09-14 Tdk株式会社 スイッチング電源装置及びこれに用いられる制御回路
US7269217B2 (en) * 2002-10-04 2007-09-11 Intersil Americas Inc. PWM controller with integrated PLL
TWI245150B (en) * 2002-11-07 2005-12-11 Chang-Yong Chen Programmable distributed multiple lamps CCFL inverter system
JP2006149016A (ja) * 2004-11-17 2006-06-08 Sony Corp スイッチング電源回路
CN100514537C (zh) * 2004-12-27 2009-07-15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磁控管的磁极构造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17554B (zh) * 2010-11-02 2013-12-0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電源裝置及控制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90055630A (ko) 2009-06-02
WO2008050619A1 (fr) 2008-05-02
TWI418259B (zh) 2013-12-01
CN101529710A (zh) 2009-09-09
KR101170591B1 (ko) 2012-08-01
JP2008113473A (ja) 2008-05-15
JP5171010B2 (ja) 2013-03-27
CN101529710B (zh) 2013-03-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0830946A (en) Power supply and microwave generator using the same
US6770857B2 (en) Induction heating apparatus
US20150144596A1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ion energy distribution
JP2007097153A (ja) 高電圧ハイサイドトランジスタドライバ
US20220248505A1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provision of electric power to an induction coil
JPH04230988A (ja) インバータ電子レンジの駆動回路
JP2008010165A (ja) 誘導加熱装置
KR101728949B1 (ko) 전자 유도 가열 조리기 및 이의 구동 방법
KR20090084834A (ko) 고휘도 방전 램프에 전력을 공급하는 회로
JP2008004416A (ja) 加熱調理器
KR20140080479A (ko) 진성 적응형의 자율 압전 변환기 회로
JP5223315B2 (ja) 誘導加熱装置
Prudik et al. Advantages of using two-switch forward converter for high-voltage applications
JP2008099348A (ja) Dc−dcコンバータ
JP2009099324A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KR20170000164A (ko) 전자 유도 가열 조리기 및 이의 구동 방법
JP2005304289A (ja) Dc−dcコンバータ
GB2354648A (en) Magnetron driving circuit
CN1202377C (zh) 壁挂式微波炉的控制方法
WO2009139503A1 (ja) 電力変換装置
WO2015159536A1 (ja) 誘導加熱装置
JP5621252B2 (ja) インバータ装置
JP2003339167A (ja) 誘導加熱装置、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誘導加熱調理器と炊飯器
Crisafulli et al. High efficiency start-up control of magnetron filament for MWO applications
Alexa et al. Resonant DC‐AC converter with low ripple output volt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