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530965A - Display device - Google Patents

Display devic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530965A
TW200530965A TW094103453A TW94103453A TW200530965A TW 200530965 A TW200530965 A TW 200530965A TW 094103453 A TW094103453 A TW 094103453A TW 94103453 A TW94103453 A TW 94103453A TW 200530965 A TW200530965 A TW 20053096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ne
pixel
display device
pixel electrode
sign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41034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277917B (en
Inventor
Shoichi Andou
Mutsumi Nakajima
Ichiro Shiraki
Keisuke Yoshida
Keiichi Ina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Kk filed Critical Sharp Kk
Publication of TW2005309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5309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2779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27791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2BOOKBINDING; ALBUMS; FILES; SPECIAL PRINTED MATTER
    • B42FSHEETS TEMPORARILY ATTACHED TOGETHER; FILING APPLIANCES; FILE CARDS; INDEXING
    • B42F5/00Sheets and objects temporarily attached together; Means therefor; Album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09Filters, e.g. light shielding masks
    • G02F1/133514Colour fil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2BOOKBINDING; ALBUMS; FILES; SPECIAL PRINTED MATTER
    • B42DBOOKS; BOOK COVERS; LOOSE LEAVES; PRINTED MATTER CHARACTERISED BY 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PRINTED MATTER OF SPECIAL FORMAT OR STY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DEVICES FOR USE THEREWITH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MOVABLE-STRIP WRITING OR READING APPARATUS
    • B42D1/00Books or other bound products
    • B42D1/08Albu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2BOOKBINDING; ALBUMS; FILES; SPECIAL PRINTED MATTER
    • B42DBOOKS; BOOK COVERS; LOOSE LEAVES; PRINTED MATTER CHARACTERISED BY 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PRINTED MATTER OF SPECIAL FORMAT OR STY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DEVICES FOR USE THEREWITH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MOVABLE-STRIP WRITING OR READING APPARATUS
    • B42D3/00Book covers
    • B42D3/12Book covers combined with other articl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6Liquid crystal cell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a semi-conducting layer or substrate, e.g. cells forming part of an integrated circuit
    • G02F1/1362Active matrix addressed cells
    • G02F1/136286Wiring, e.g. gate line, drain lin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1/00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2F1/00 - G02F7/00
    • G02F2201/12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2F1/00 - G02F7/00 electrode
    • G02F2201/122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2F1/00 - G02F7/00 electrode having a particular pattern

Description

200530965 (1)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與液晶顯示裝置(L C D ) 示裝置(PDP )、有機或者是無機電激發光顯示 光二極管(LED )顯示裝置、螢光顯示管、電場 示裝置、電泳顯示裝置、電激彩色發光顯示裝置 顯示裝置。 【先前技術】 作爲主動矩陣驅動之液晶顯示裝置(LCD ) 使用薄膜電晶體(TFT )的彩色液晶顯示裝置( 迨個彩色液晶顯Tf;裝置(LCD),具有作爲主動 基板的薄膜電晶體基板,與薄膜電晶體基板相對 備共用電極之對向基板,介於兩基板之間的液晶 電晶體基板,具有形成在閘極線及源極線交點近 φ 電晶體、連接於薄膜電晶體的畫素電極。藉由對 電極配置紅(R )、綠(G )、藍(B )之彩色濾 成各色畫素。作爲畫素的配列方法,例驾 USP5144288揭載的三角配列。 圖1,係模式顯示具有三角配列(Delta配列 液晶顯示裝置(LCD)的薄膜電晶體基板之平面 膜電晶體基板的顯示部分1中,形成了從閘極驅 長的閘極線4,從源極驅動器3延長的源極線5 線4和源極線5的交點附近形成了薄膜電晶體6 、電漿顯 裝置、發 放出型顯 等有關之 ,例舉了 LCD )。 矩陣驅動 配置的具 層。薄膜 旁的薄膜 應各畫素 光板,形 ^ 了例如 )畫素之 圖。在薄 動器2延 。在閘極 ,各個薄 -5- 200530965 (2) 膜電晶體6與畫素電極7連接。由閘極線4通過被 薄膜電晶體6,將對應各畫素的訊號從源極線5提 素電極7。由此在畫素電極7和共用電極(未圖示 施加了電壓,控制對應於這個畫素區域的液晶層之 性,進行顯示。 在圖1所示的薄膜電晶體基板中,相對於閘極 行方向上之直線延長,源極線5在列方向上爲蛇行 φ 還有,從同一源極線5提供給訊號的畫素電極7 ’ 源極線5的每一行左右交替,亦係曲折狀配置。 另一方面,以提高畫素開口率爲目的,開發了 線上覆蓋絕緣膜,在這個絕緣膜之上形成畫素電極 口率之液晶顯示裝置(LCD )。但是,如利用於三 的高開口率之液晶顯示裝置(LCD )中,會發生以 之問題。 圖2,係模式顯示圖1所示的三角配列顯示板 φ 線和畫素電極之間的電容之平面圖。如圖2所示’ 上看,各畫素7係被行方向相鄰的源極線5所夾。 圖2所示的第1行之綠畫素7G1及第3行之綠晝素 係被爲向綠畫素7G輸入影像訊號PS的綠畫素用 5G和爲向與綠畫素7G行方向相鄰的藍畫素7B輸 訊號PS的藍畫素用源極線5B所夾。 另一方面,圖2所示的第2行綠畫素7G2及弟 畫素7 G 4,係被綠畫素用源極線5 G和爲向與綠晝舅 方向相鄰的紅畫素7R輸入影像訊號P S的紅畫素用 定址的 供給畫 )之間 光學特 線4的 延長。 相對於 在源極 的高開 角配列 下所示 中源極 從平面 例如, 7G3, 源極線 入影像 4行綠 "G行 源極線 -6 - 200530965 (3) 5R所夾。換言之,被綠畫素用源極線5G與藍畫素用源極 線5 B所夾之綠畫素7 G 1、7 G 3,和被綠畫素用源極線5 G 與紅畫素用源極線5R所夾之綠畫素7G2、7G4的每一行 交替排列。亦係在行方向上夾的源極線5與兩種不同類的 綠畫素7G每隔一行交替排列。 圖3,係圖2中以第2行的綠畫素7G2爲中心的畫素 配列之部分擴大圖。圖4,係模式顯示圖3中A-B線之剖 面圖。圖5,係模式顯示圖3中C _ D線之剖面圖。如圖4 及圖5所示,因爲畫素電極7和源極線5介於絕緣膜8配 置,就存在寄生電容的源極·汲極間電容。某一個畫素電 極7和向這個畫素電極7輸入影像訊號PS的源極線5 ( 換言之,驅動這個畫素電極7的源極線5)的寄生電容爲 電容Csdl,某一個畫素電極7和不向這個畫素電極7輸 入影像訊號P S的源極線5 (換言之,不驅動這個畫素電 極7的源極線5 )的寄生電容爲電容Csd2。例如,在紅畫 素用源極線5R和紅畫素7R之間存在電容Csdl,在紅畫 素用源極線5R和藍畫素7B或者綠畫素7G之間存在電容 Csd2。介於這些寄生電容Csdl、Csd2通過源極線5的電 位變動引入畫素電極7之電位。例如,紅畫素用源極線 5R及綠畫素用源極線5G所夾的第2行綠畫素7G2從這些 源極線5R、5G引入電位,綠畫素用源極線5G及藍畫素 用源極線5B所夾的第丨行綠畫素7G1從這些源極線5G、 5B引入電位。因此,引入後的畫素電極(例如綠畫素7G )的電位Vpix可用下式顯示。 200530965 (4)
Vpix = VslO + (Csdl/Cpix)xAVsll+(Csd2/Cpix)xAVsl2 {在此’ V s 10係引入則的電位(爲向綠畫素7 G輸入 影像訊號之從源極線5 G介由薄膜電晶體施加的電位)、 △ Vsll係爲向綠畫素7G輸入影像訊號的源極線5G的電壓 振幅、△ V s 12係爲不向綠畫素7 G輸入影像訊號的源極線 φ 5R或者5B的電壓振幅、Cpix係加在綠畫素7G上的電容 (寄生電容、輔助電容等)的和。} 圖6,係顯示從源極線5向綠畫素7G的電位引入之 平面圖。圖6中上段的綠畫素7G1從紅畫素用源極線5r 及綠畫素用源極線5 G引入電位,圖6中下段的綠畫素 7 G2從綠畫素用源極線5 G及藍畫素用源極線5 B引入電位 。因此,上段的綠畫素7G1及下段的綠畫素7G2由綠畫 素用源極線5 G引入之電位相同。但是,從紅畫素用源極 φ 線5 R引入之電位和從藍畫素用源極線5 B引入之電位並不 一定相等,所以,就產生上段的綠畫素7G 1引入電位和下 段的綠畫素7G2引入電位之電位差。亦即,向綠畫素7G 施加的電壓可以每一行不同。這種情況,每一行畫素的亮 度差呈橫紋出現,就得不到均勻的顯示。例如,紅畫素 7R爲白顯示(最高透過率的狀態),綠畫素7G爲中間色 調顯示,藍畫素7 B爲黑顯示(最低透過率的狀態)的情 況,可顯見橫紋。 這個現象,不只是綠畫素7G,在紅畫素7R及藍畫素 200530965
7B上亦產生。還有不只是三角配列,在馬賽笑 配列,正方形(s q u a r e )配列亦產生。 【發明內容】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降低橫紋的發生,提 質。例如,綠畫素7G中,藉由紅畫素用源極| 電位和由藍畫素用源極線5 B引入之電位之間 φ 生橫紋。亦係,上述橫紋的發生,係藉由上述 項値每一個水平線的都不同之原因。因此,藉 項中的Csd2,第3項的値就會變小,就可以 出現。 本案發明人等,著眼於儘可能降低畫素電 該畫素電極的源極線之間的寄生電極Csd2, 綠畫素7G,爲紅畫素用源極線5R及藍畫素戶 的源極·汲極電容Csd2,完成了本裝置。 φ 本發明之顯示裝置,係包括:以蛇行之方 向延伸,分別提供給影像訊號的複數訊號線; 數訊號線的絕緣膜;在上述絕緣膜上形成的, 數訊號線分別輸入上述影像訊號的複數畫素電 置;列方向相鄰的上述電極間之距離爲上述訊 以上之長度。 圖7,係顯示本發明的顯示裝置中畫素配 面圖。圖8,係圖7中A-B線之剖面圖。本發 置,介於列方向訊號線5的相鄰畫素電極7、 (mosaic ) 周顯不的品 | 5R引入之 生成的差發 之式中第3 由縮小第3 降低橫紋的 極與未驅動 例如,對於 5源極線5B 式在列的方 覆蓋上述複 從上述之複 極之顯示裝 號線的線幅 列之模式平 明之顯示裝 7之間的距 200530965 (6) 離DO爲訊號線5的線幅w以上之長度。 爲了對比說明,顯示了與圖9及圖1 〇之比較例。圖9 ,係比較例的畫素配列之模式平面圖。圖1 〇 ’係圖9中 A-B線之剖面圖。比較例的顯示裝置’介於列方向訊號線 5的相鄰畫素電極7、7之間的距離d爲訊號線5的線幅w 以下之長度。因此,比較例的顯示裝置’從訊號線5的行 方向延伸部分和畫素電極7、7的平面圖上看具有重疊部 φ 分,由訊號線5引起之電容Csd2就大。 對此,本發明之顯示裝置中,因爲從訊號線5的行方 向延伸部分和畫素電極7、7的平面圖上看沒有重疊部分 ,由訊號線5引起的電容Csd2就小。如參照圖6所說明 的一樣,橫紋係由不同的源極線之間的引入電位差而產生 。因爲引入電位係起因於寄生電容,所以,藉由減小寄生 電容Csd2,可減小引入電位,不同源極線之間的引入電 位的差亦得到減小。因此,可以得到減少了橫紋的良好之 0 顯不品質。 在較佳之狀態下,上述訊號線,在行方向上’中介著 上述絕緣膜,與從上述訊號線輸入上述影像訊號的第1畫 素電極形成第1電容,並且,還是中介著上述絕緣膜,與 隔著上述訊號線與上述第1畫素電極在行方向上相鄰的第 2畫素電極形成第2電容,第1電容比第2電容大。 或者是,上述訊號線的一部分,在行方向上’與從上 述訊號線輸入上述影像訊號的第1畫素電極在平面上重疊 ,且中介著上述訊號線與第1畫素電極相鄰的第2畫素電 -10- 200530965 (7) 極在平面上重疊,上述第1畫素電極和上述訊號線 區域,比上述第2畫素電極和上述訊號線之重疊區 積大。 圖1 1,係較佳之狀態之顯示裝置中的畫素配列之 平面圖。圖12,係圖1 1中C - D線之剖面圖。較佳之 之顯示裝置,在訊號線的列方向之延長部分和行方向 鄰之兩個畫素電極從平面圖上重疊區域的面積在兩畫 p 極之間不同。如圖1 1及圖12所示,綠畫素用源極 和從這個源極線5 G輸入影像訊號的綠畫素7G之重 域的寬度D 1,比綠畫素用源極線5 G和紅畫素7 R之 區域的寬度D 2寬。換言之,綠畫素用源極線5 G和 素7G之間的第1電容Csdl,比綠畫素用源極線5G 畫素7R之間的第2電容Csd2大。 如參照圖6說明的一樣,對於在圖6的上段之綠 7G1及下段之綠畫素7G2通過綠畫素用源極線5G引 φ 電位相同,由其他的源極線5R、5B引入之電位不同 此就產生橫紋。如較佳狀態之顯示裝置,藉由其他源 5R、5B引起的電容Csd2小,可以減小其他源極線 5B的引入電位的影響。因此,由圖6上段之綠畫素 和下段之綠畫素7G2引入的電位差更小,可以抑制橫 發生。 在其他較佳狀態之下,平面圖中,上述訊號線的 一部分與從上述訊號線輸入上述影像訊號的第1畫素 重疊,上述訊號線與介於上述訊號線的上述第1畫素 重疊 的面 模式 狀態 上相 素電 % 5G 疊區 重疊 綠畫 和紅 畫素 入的 ,如 極線 5R、 7G1 紋之 至少 電極 電極 -11 - 200530965 (8) 相鄰的第2畫素電極不重疊。如這種狀態,可以進一步減 小第2電容Csd2,亦就可以進一步抑制橫紋之發生。 本發明之顯示裝置,還包括:進行上述畫素電極和上 述訊號線之間的開關控制之開關元件;爲開關控制上述開 關的供給掃描訊號之掃描線亦可。還有,爲形成輔助電容 線亦可。 上述掃描線形成之區域或者是上述輔助電容線之形成 g 區域,包含列方向相鄰的上述畫素電極間之區域亦可。換 言之,在列方向介於訊號線相鄰的上述畫素電極間的區域 由上述掃描線或者是上述輔助電容線遮光亦可。 還有,包括上述掃描線及上述輔助電容線的任何一個 不同之遮光層亦可。例如,與上述掃描線同層形成的遮光 層、與配線及電極都不接觸的遮光層、與上述掃描線相連 的遮光詹、與上述輔助電容線相連的遮光層均可。 且,本發明申請書中“行方向,,及“列方向”,並不一定 φ 意味著橫方向和縱方向。還有,亦不一定要有相互垂直之 意,而係意味著相互交叉的兩個方向。例如,可以設定對 於行方向傾斜的方向爲列方向。 如本發明,可以降低橫紋之發生,提高顯示品質。 【實施方式】 以下,參照圖示說明本發明之實施方式。在以下之實 施方式中,說明有關液晶顯示裝置(LCD ),但是,本發 明之顯示裝置,不只限於液晶顯示裝置(L C D ),還包括 •12- 200530965 Ο) 有機或者是無機電激發光顯示裝置,電漿顯示裝置(PDP ),發光二極管(LED)顯示裝置,螢光顯示管,電場放 出型顯示裝置,電泳顯示裝置,電激彩色發光顯示裝置等 各種顯示裝置。 且,本說明書所使用之參照符號,總括顯示同族之構 成要素,省略英文字只用數字顯示。例如,用源極線5槪 括顯不紅畫素用源極線5 R、綠畫素用源極線5 G及藍畫素 p 用源極線5 B。 (第一實施例) 實施方式1之液晶顯示裝置(LCD ),具有包含薄膜 電晶體基板,與此相對配置的彩色濾光板(CF )基板,被 兩基板所夾的向列相(nematic )液晶材料之液晶層。彩色 濾光板基板,具有紅綠藍三色彩色濾色層,覆蓋彩色濾色 層的由ITO (銦錫氧化物)等形成之共用電極,覆蓋共用 φ 電極之液晶配向膜。且,彩色濾色層亦有形成在薄膜電晶 體基板上的形式。 參照圖1說明本實施方式之薄膜電晶體基板。在薄膜 電晶體基板的顯示部分1上,形成了從閘極驅動器2延伸 之複數閘極線4,從源極驅動器3延伸之複數源極線5。 在複數閘極線4和複數源極線5的各個交點附近,形成了 作爲開關元件之複數薄膜電晶體6,在複數薄膜電晶體6 上連接著畫素電極7。在畫素電極7上形成有由聚醯亞胺 (ρ ο 1 y i m i d e )等製成的液晶配向膜。藉由閘極線4定址的 -13- 200530965 (10) 薄膜電晶體6,將從源極線5的對應於各畫素之訊號(影 像訊號)提供給畫素電極7。由此,在畫素電極7和彩色 濾光板基板之間施加了電壓,對應於這個畫素區域的液晶 層之光學特性就被控制,顯示就得以進行。 在本實施方式之液晶顯示裝置(LCD )中,畫素電極 7和共用電極的重疊區域成爲畫素。本說明書中,爲了說 明方便,稱對應於紅綠藍三色彩色濾色層的畫素爲紅畫素 | 7R、綠畫素7G及藍畫素7B。還有,對應於各色之畫素電 極7亦簡單稱之爲畫素7。例如,對應於綠色的畫素電極 7亦稱爲綠畫素7G。 在圖1的薄膜電晶體基板上,在行方向上紅畫素7R 、綠畫素7G及藍畫素7B週期循環的成直線狀地配列著。 還有在每一行只以1 · 5畫素間距在行方向上偏離配列著同 色畫素7。閘極線4在行方向上直線延伸。對此,源極線 5在蛇行之同時,換言之使其成爲彎曲狀或者是曲線狀在 φ 列方向延伸。由同一源極線5提供給訊號之畫素電極7, 對於源極線5的每一行左右交替,亦係成曲折狀之配置。 圖13,係擴大顯示薄膜電晶體基板上的一個畫素的平 面圖。圖14,係圖13中A-B-C線之剖面圖。參照圖13、 圖1 4及圖1 5,說明本實施方式的薄膜電晶體基板的製造 工序之同時,說明薄膜電晶體基板之具體構成。 首先,在玻璃基板1 0的基板全表面上,由電漿熱解 化學氣相沈積(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法成膜 SiON 膜(厚度l〇〇nm程度),形成底層膜11。在底層膜π全 -14- 200530965 (11) 表面上,藉由電漿熱解化學氣相沈積法,用乙矽烷( Si2H6 )成膜多晶矽膜(厚度50nm程度)。再由熱處理, 結晶多晶矽膜。其後,由光触刻法形成圖案,形成半導體 層1 2。 形成了半導體層12的底層膜11之全表面上,藉由電 漿熱解化學氣相沈積法成膜SiON膜(厚度115nm程度) ,形成閘極絕緣膜1 3。在閘極絕緣膜1 3之全表面上,由 φ 噴鍍法順次成膜氮化鉅膜(厚度5 Onm程度)及鎢膜(厚 度3 70nm程度)。且,代替氮化鉬膜及鎢膜的積層膜,選 用鉅、鎢、鈦、鉬、鋁及銅組成的金屬組中至少一種金屬 ’以從上述金屬組選出的至少一種金屬爲主要成份的合金 材料或者是化合物材料形成單層膜或者是積層膜亦可。 其後,由使用光蝕刻法形成圖案,形成:閘極線4, 閘極電極4a,輔助電容線1 5及如要求形成的遮光層(未 圖示)。且,遮光層與閘極線4、閘極電極4a及輔助電容 φ 線1 5的任何一個接觸(物理接觸)都可,或者是,閘極 線4、閘極電極4a及輔助電容線1 5的任何一個都不接觸 亦可。在本實施方式中,爲兩個閘極電極4a形成的成對 閘極型,但是,閘極電極4 a爲一個亦可。 以閘極電極4a爲遮罩,通過閘極絕緣膜1 3向半導體 層1 2摻入雜質,在對應於閘極電極4a的部分形成通道區 域、其外側的源極電極區域及汲極電極區域。藉由加熱處 理’進行摻雜元素的活化。其後,摻入作爲雜質的磷形成 N通道型薄膜電晶體(TFT ) 6,摻入硼形成P通道型薄膜 -15- 200530965 (12) 電晶體(TFT) 6。 在玻璃基板1 0上,藉由熱解化學氣相沈積法成膜氮 化矽膜及氧化矽膜的二層構造形成的積層膜(厚度爲 9 5 Onm程度),形成層間絕緣膜14。在閘極絕緣膜13及 層間絕緣膜1 4上形成到達半導體層1 2的源極電極區域接 觸孔CH 1的同時,在閘極絕緣膜1 3及層間絕緣膜1 4上形 成到達半導體層1 2的汲極電極區域接觸孔CH2。 ^ 在層間絕緣膜14的全表面,由濺鍍法順次形成鈦膜 (厚度爲l〇〇nm程度)、鋁膜(厚度爲5 00nm程度)及 鈦膜(厚度爲l〇〇nm程度)。其後,藉由光蝕刻法形成圖 案,形成源極線(包含源極電極)5及汲極電極1 6。藉由 進行加熱處理,進行半導體層12之氫化。這個氫化工序 ,由包含在氮化矽膜等製成的層間絕緣膜1 4中的氫,係 將半導體層12中的砂的不成對電子對(dangling bond) 予以終結的工序。再有,在層間絕緣膜1 4上,塗布膜厚 φ 爲1 程度的丙烯樹脂等的有機絕緣材料,形成絕緣膜 8 ° 在絕緣膜8上形成到達汲極電極1 6的接觸孔Cil3。 在絕緣膜8上,由噴塗法成膜厚度爲〗〇〇nnl的ITO膜後 ,由光蝕刻法形成圖案製成畫素電極7。再有,由印刷法 在畫素電極7及絕緣膜8上形成聚醯亞胺系樹脂薄膜後, 藉由實施摩擦處理形成液晶配向膜。由以上工序,形成本 實施方式的薄膜電晶體基板。 接下來’說明彩色濾光板基板及本實施方式之液晶顯 -16- 200530965 (13) 示裝置(LCD)的製造工序。在玻璃基板上塗布鉻(Cr) 或者是黑色遮罩材料,在黃光工序中形成遮光層(厚度爲 10〇nm程度)。就紅綠藍的每一個進行彩色濾色膜的噴塗 、黃光工序形成及燒成所規定的圖案,形成紅綠藍的彩色 濾色層(厚度爲2μιη )。藉由在彩色濾色層上塗布Ιμιη程 度厚的丙烯樹脂,形成外層。在外層上介於遮罩成膜ΙΤΟ 膜(厚度爲l〇〇nm程度),形成共用電極。與薄膜電晶體 | 基板一樣,彩色濾光板基板上形成液晶配向膜。 薄膜電晶體基板或者是彩色濾光板基板上散佈球狀間 隔件(spacer )或者是形成柱狀間隔件。藉由周邊的封口 材料粘合兩基板,進行燒成。將粘合的基板以顯示板單位 分割。在分割後的顯示板部件中用減壓法注入如TN ( Twisted Nematic)液晶材料,經過封口形成液晶層。藉由 以上的工序,製成本實施方式之液晶顯示裝置(LCD )。 本實施方式之液晶顯示裝置(LCD ),如圖13及圖 φ 1 5所示,在列方向介於訊號線5相鄰的畫素電極7、7之 間的間距DO爲訊號線(源極線)5的線幅w以上的長度 。且,列方向相鄰的畫素電極7、7之間的間距DO,爲從 一個畫素電極7的一側邊緣介於列方向的訊號線5到相鄰 的另一個畫素電極7的一側邊緣的最短距離。還有,訊號 線(源極線)5的線幅w,爲訊號線5的寬方向(相對於 訊號線5的延長方向的垂直方向)的訊號線5的兩端邊緣 之間的距離。 本實施方式之液晶顯示裝置(LCD),從平面看訊號 -17- 200530965 (14) 線5的行方向延伸部分5 a和畫素電極7、7不重疊’所以 由訊號線5的寄生電容Csd2小。由此,可以降低訊號線 5引入的電位,就可以抑制橫紋的發生。 在列方向介於訊號線5相鄰的畫素電極7、7之間的 間距D0比訊號線(源極線)5的線幅w長的情況下,從 平面上看畫素電極7和訊號線5之間產生間隙’這個間隙 有可能漏光。在本實施方式中,至少在包含列方向上介於 φ 訊號線5相鄰的畫素電極7、7之間區域的區域上,形成 了輔助電容線1 5。這個輔助電容線1 5起到遮光的功能, 所以,就可以防止畫素電極7和訊號線5的間隙漏光。且 ,輔助電容線1 5,介於閘極絕緣膜1 3與半導體層1 2形成 輔助電容。 本實施方式中,在至少包含列方向相鄰畫素電極7、7 之間區域的區域上,形成了輔助電容線1 5,但是,取代輔 助電容線1 5形成掃描線(閘極線)4亦可。且,按要求形 0 成的遮光層,可配置在列方向或者是彳了方向包含相鄰畫素 電極7、7之間區域的區域。 (第二實施方式) 實施方式2之液晶顯示裝置(LCD),與實施方式1 相同,包括:薄膜電晶體基板,與此相對配置的彩色濾光 板(C F )基板’被兩基板所夾的向相液晶材料的液晶層。 本實施方式之液晶顯示裝置(L C D ),除薄膜電晶體基板 以外,與實施方式1和液晶顯示裝置(LCD )具有同樣的 -18- 200530965 (15) 構造。圖1 6,係擴大顯示本實施方式所涉及之薄膜電晶體 基板上的一個畫素之平面圖。在圖16中,與實施方式1 的薄膜電晶體基板的構成要素和實質上具有相同功能的構 成要素標有相同之符號,並省略其說明。 在本實施方式的薄膜電晶體基板中,列方向延伸的訊 號線5,偏向於行方向介於訊號線5相鄰的畫素電極7、7 中由訊號線5驅動的畫素電極7的一側配置。下面參照圖 ^ 16具體說明。例如,綠畫素7G從平面看由綠畫素用源極 線5G及藍畫素用源極線5B所夾。綠畫素用源極線5G的 一部分,從平面上看與綠畫素7G及藍畫素7B各自重疊。 但是,綠畫素用源極線5 G和綠畫素7G的重疊區域寬度 D 1,比綠畫素用源極線5 G和紅畫素7R的重疊區域寬度 D2寬。換言之,綠畫素用源極線5G和綠畫素7G之間的 電容量Csdl,比綠畫素用源極線5G和紅畫素7R之間的 電容量Csd2大。 φ 同樣,藍畫素用源極線5 B和藍畫素7B的重疊區域寬 度D1,比藍畫素用源極線5B和綠畫素7G的重疊區域寬 度D2寬。換言之,藍畫素用源極線5B和藍畫素7B之間 的電容量Csdl,比藍畫素用源極線5B和綠畫素7G之間 的電容量C s d 2大。因此,列方向延伸的源極線5與在行 方向相鄰兩個畫素電極7、7之間配置的情況相比,寄生 電容Csdl增加了,但是寄生電容Csd2卻減小了。 如本實施方式,因爲引起電容Csd2的引入電位減小 ,與實施方式1相比更減小了每行的引入電位差,所以就 -19- 200530965 (16) 可以抑制橫紋的發生。 (實施方式3 ) 實施方式2之液晶顯示裝置(LCD ),在行方向,畫 素電極7與不驅動該畫素電極的源極線5重疊。但是,爲 了儘可能減小電容Csd2,較佳者係畫素電極7與不驅動 該畫素電極的源極線5不重疊。圖1 7,係擴大顯示本實施 0 方式所涉及的薄膜電晶體基板上的一個畫素之平面圖。在 圖1 7中,與實施方式1的薄膜電晶體基板的構成要素和 實質上具有相同功能的構成要素標有相同的符號,並省略 其說明。 本實施方式之薄膜電晶體基板中,列方向延伸的訊號 線5,與在行方向介於訊號線5相鄰的兩個畫素電極7、7 中的一個畫素電極一部分重合,而與另一個畫素.電極7不 重疊。以下,參照圖1 7具體說明。例如,綠畫素用源極 φ 線5 G從平面看一部分與綠畫素7G重疊,但是,與行方 向介於綠畫素用源極線5G又與綠畫素7G相鄰的紅畫素 7R不重疊。同樣,藍畫素用源極線5B從平面看一部分與 藍畫素7B重疊,但是,與行方向介於藍畫素用源極線5B 又與藍畫素7B相鄰的綠畫素7G不重疊。如本實施方式, 與實施方式1及2相比,可以更加減小訊號線5和畫素電 極7之間生成的寄生電容Csd2。因此,可以減小電容 Csd2引起的引入電位,所以比實施方式1及2更減小每 行的引入電位差,就可以進一步抑制橫紋的發生。 -20- 200530965 (17) 本實施方式中,不僅行方向,在列方向亦產生畫素電 極7與訊號線5之間的間隙,這個間隙有可能漏光。因此 ,較佳之係在行方向介於訊號線5至少包含相鄰畫素電極 7、7之間區域的區域內形成遮光層。 (實施方式4 ) 實施方式1〜3中,各畫素(電極)7的形狀爲矩形’ 但是各畫素(電極)7的形狀不只限於此。圖1 8,係模式 顯示畫素電極7的變形例之平面圖。例如圖1 8所示’畫 素電極7的形狀爲六角形亦可。 圖1 8所示畫素配列中,與實施方式1〜3相同,紅畫 素7R、綠畫素7G及藍畫素7B在行方向週期性配列。還 有訊號線蛇行在列方向延伸,掃描線蛇行在行方向延伸。 (其他實施方式) 實施方式1〜4中,說明在每一行只以1 . 5畫素間距在 行方向上偏離配列著同色畫素7的三角配列。但是’本發 明的顯示裝置,不只限於三角配列,如馬賽克配列、正方 形配列亦可。例如,相對於奇數行畫素,由相同訊號線驅 動的偶數行畫素,只要在行方向上偏移畫素寬(行方向的 畫素間距)的3/2範圍內的配列即可。 實施方式1〜4之液晶顯示裝置(LCD)不只是透過型 ,如反射型或者是透過反射兩用型亦可。例如,藉由畫素 區域的一部分由反射畫素電極形成,可以得到透過反射兩 -21 - 200530965 (18) 用型液晶顯示裝置(LCD )。透過型液晶顯示裝置(lcd )中藉由在掃描線4或者是輔助電容線ls等的形成區域 上形成反射畫素電極,提高有效畫素面積。 畫素電極7和訊號線5之間的進行開關控制的開關元 件不只限於薄膜電晶體(TFT ),例如,MOS-FET ( Metal
Oxide Semic- onductor-Field Effect Transistor)等的其他 三端子元件亦可。或者是取代三端子元件,使用MIM ( φ Metal Insulator Metal)等的非線型兩端子元件亦可。 以上,說明瞭本發明的較佳之實施方式,但是,本發 明的技術範圍不只限於上述實施方式記載之範圍。上述實 施方式僅僅爲示例,由這些各構成要素或者是各處理工序 之組合,還可能變形出各種各樣之變形例,本件發明者認 爲這些變形例亦屬本發明之範疇。 本發明之顯示裝置,可以利用於液晶顯示裝置(LCD )、電漿顯示裝置(PDP )、有機或者是無機電激發光顯 φ 示裝置、發光二極管(LED )顯示裝置、螢光顯示管、電 場放出型顯示裝置、電泳顯示裝置、電激彩色發光顯示裝 置等的各種顯示裝置。例如,可以利用於電腦的螢幕、攜 帶終端的螢幕、彩色電視。 【圖式簡單說明】 圖1,係模式顯示具有三角配列(Delta配列)畫素之 液晶顯示裝置(LCD )的薄膜電晶體基板之平面圖。 圖2,係模式顯示圖1所示的配列顯示板中源極線和 -22- 200530965 (19) 畫素電極之間的電容之平面圖。 圖3’係圖2中以第2行的綠畫素7G2爲中心的畫素 配列之部分擴大圖。 圖4,係模式顯示圖3中Α·Β線之剖面圖。 圖5,係模式顯示圖3中C - D線之剖面圖。 圖6 ’係顯不從源極線5向綠畫素7 G的電位引入之 平面圖。 φ 圖7,係顯示本發明的顯示裝置中畫素配列之模式平 面圖。 圖8,係圖7中Α-Β線之剖面圖。 圖9,係比較例的畫素配列之模式平面圖。 圖10,係圖9中Α-Β線之剖面圖。 圖1 1,係較佳之狀態的顯示裝置中的畫素配列之模式 平面圖。 圖1 2,係圖1 1中C - D線之剖面圖。 φ 圖1 3,係擴大顯示薄膜電晶體基板上的一個畫素之平 面圖。 圖14,係圖13中Α-Β-C線之剖面圖。 圖1 5,係圖1 3中D-E線之剖面圖。 圖1 6,係擴大顯示實施方式2所涉及的薄膜電晶體基 板上的一個畫素之平面圖。 圖1 7,係擴大顯示實施方式3所涉及的薄膜電晶體基 板上的一個畫素之平面圖。 圖1 8,係模式顯示畫素電極7的變形例之平面圖。 -23- 200530965 (20) 【主要元件之符號說明】 1 :顯示部分 2 :閘極驅動器 3 :源極驅動器 4 :鬧極線 4 a :閘極電極 5 :源極線(訊號線) 5 R :紅畫素用源極線 5 G :綠畫素用源極線 5B :藍畫素用源極線 6 :薄膜電晶體(TFT) 7 :畫素(電極) 7R :紅畫素 7 G :綠畫素 7B :藍畫素 8 :絕緣膜 1 〇 :玻璃基板 1 1 :底層膜 12 :半導體層 1 3 :閘極絕緣膜 1 4 :層間絕緣膜 1 5 :輔助電容線 1 6 :汲極電極 -24 200530965 (21) P S :影像訊號
Csdl :畫素電極和驅動該畫素電極的源極線之間之寄 生電容 Csd2 寄生電容 :畫素電極和不驅動該畫素電極的源極線之間之 DO :列方向相鄰畫素電極間之距離 w :訊號線之寬度 D 1 :畫素電極和驅動該畫素電極的源極線的重疊區域 之寬度 D2 :畫素電極和不驅動該畫素電極的源極線的重疊區 域之寬度 CH1 : 接觸孔 CH2 : 接觸孔 CH3 : 接觸孔 • -25-

Claims (1)

  1. 200530965 (1)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 一種顯示裝置,包括:以蛇行的方式在列方向延 伸’分別提供給影像訊號之複數個訊號線;覆蓋上述複數 訊號線之絕緣膜;在上述絕緣膜上形成的,從上述的複數 個訊號線分別輸入上述影像訊號之複數個畫素電極;其特 徵爲: 列方向相鄰的上述畫素電極間的距離爲上述訊號線的 線幅以上之長度。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顯示裝置,其中: 上述訊號線,在行方向上,介於上述絕緣膜,與從上 述訊號線輸入上述影像訊號的第1畫素電極形成第1電容 ’並且’介於上述絕緣膜,且隔著上述訊號線與在行方向 上和上述第1畫素電極相鄰的第2畫素電極形成第2電容 ,第1電容比第2電容大。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顯示裝置,其中: 上述訊號線的一部分,在行方向上,與從上述訊號線 輸入上述影像訊號的第1畫素電極在平面上重疊,且隔著 上述訊號線與上述第1畫素電極相鄰的第2畫素電極在平 面上重疊’上述第1畫素電極和上述訊號線的重疊區域, 比上述第2畫素電極和上述訊號線的重疊區域之面積大。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顯示裝置,其中: 於平面圖中,上述訊號線的至少一部分與從上述訊號 線輸入上述影像訊號的第1畫素電極重疊,上述訊號線與 隔著上述訊號線的上述第1畫素電極相鄰的第2畫素電極 -26- 200530965 (2) 不重疊。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顯示裝置,其中: 還包括:進行上述畫素電極和上述訊號線之間的開關 控制之開關元件;用於提供給開關控制上述開關元件的掃 描訊號之掃描線。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顯示裝置,其中: 還具有形成上述輔助電容之輔助電容線。 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顯示裝置,其中: 上述掃描線的形成區域包含列方向相鄰的上述畫素電 極間之區域。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顯示裝置,其中: 上述輔助電容線的形成區域包含列方向相鄰上述畫素 電極間之區域。 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或7項之顯示裝置,其中: 還包括上述掃描線和形成在同層上之遮光層。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顯示裝置,其中: 還包括與配線及電極的任何一個都不接觸之遮光層。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或7項之顯示裝置,其中: 還包括與上述掃描線相連之遮光層。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或8項之顯示裝置,其中: 還包括與上述輔助電容線相連之遮光層。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或7項之顯示裝置,其中: 還包括爲形成輔助電容的輔助電容線,與上述輔助電 谷線相連之遮光層。 -27-
TW094103453A 2004-02-04 2005-02-03 Display device TWI277917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028592A JP4276965B2 (ja) 2004-02-04 2004-02-04 表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530965A true TW200530965A (en) 2005-09-16
TWI277917B TWI277917B (en) 2007-04-01

Family

ID=348059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4103453A TWI277917B (en) 2004-02-04 2005-02-03 Display device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394513B2 (zh)
JP (1) JP4276965B2 (zh)
KR (1) KR100764079B1 (zh)
CN (2) CN1652165A (zh)
TW (1) TWI27791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637433B1 (ko) * 2004-05-24 2006-10-20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발광 표시 장치
CN100451784C (zh) * 2004-01-29 2009-01-14 夏普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
JP4276965B2 (ja) 2004-02-04 2009-06-1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US7605885B2 (en) * 2004-10-05 2009-10-20 Sharp Kabushiki Kaisha Electrode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KR100612392B1 (ko) * 2004-10-13 2006-08-16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발광 표시 패널
KR20070051037A (ko) * 2005-11-14 2007-05-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액정 표시 장치
CN100412671C (zh) * 2006-03-30 2008-08-20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
EP1843194A1 (en) * 2006-04-06 2007-10-10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liance
CN101553755A (zh) * 2006-12-12 2009-10-07 夏普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装置
RU2444068C2 (ru) * 2008-01-10 2012-02-27 Шарп Кабусики Кайся Подложка активной матрицы и жидкокристаллическ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отображения
TWI386902B (zh) * 2008-03-18 2013-02-21 Au Optronics Corp 基於點反轉操作之液晶顯示裝置
JP5206343B2 (ja) * 2008-11-13 2013-06-12 株式会社ワコム 位置指示器
WO2011039903A1 (ja) * 2009-09-30 2011-04-0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TWI398711B (zh) * 2009-12-22 2013-06-11 Au Optronics Corp 畫素結構及顯示面板
KR101699901B1 (ko) * 2010-07-09 2017-01-2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박막 트랜지스터 표시판
WO2014014032A1 (ja) * 2012-07-19 2014-01-2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CN104238217B (zh) * 2014-09-05 2017-03-01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抗色偏显示面板
US10061156B2 (en) * 2014-09-12 2018-08-28 Sharp Kabushiki Kaisha Display device
JP2016075868A (ja) * 2014-10-09 2016-05-12 Nlt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画素アレイ及び電気光学装置並びに電気機器並びに画素レンダリング方法
JP2016085365A (ja) * 2014-10-27 2016-05-19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
CN105572950A (zh) * 2014-11-06 2016-05-11 立景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硅基液晶显示装置
CN104570531A (zh) * 2015-02-05 2015-04-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US9865646B2 (en) * 2015-09-30 2018-01-09 Cheng-Chang TransFlex Display Corp. Flexible LED display
JP6727952B2 (ja) * 2016-06-24 2020-07-22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
WO2019026132A1 (ja) * 2017-07-31 2019-02-0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デバイス
CN110808263B (zh) * 2018-08-06 2020-09-22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屏及显示终端
CN110767830A (zh) * 2018-12-28 2020-02-07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透明oled基板、阵列基板、显示屏及显示装置
KR20200127073A (ko) * 2019-04-30 2020-11-1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N114442383B (zh) * 2022-01-30 2024-01-09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218626A (ja) 1984-04-13 1985-11-01 Sharp Corp カラ−液晶表示装置
JPH05127195A (ja) 1991-11-08 1993-05-25 Toshiba Corp 液晶表示装置
JPH05144288A (ja) * 1991-11-19 1993-06-11 Toshiba Corp 半導体メモリ装置
US5459595A (en) 1992-02-07 1995-10-17 Sharp Kabushiki Kaisha Active matrix liquid crystal display
EP0592063A3 (en) 1992-09-14 1994-07-13 Toshiba Kk Active matrix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5822026A (en) 1994-02-17 1998-10-13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Active matrix substrate and col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JPH10325961A (ja) 1994-03-17 1998-12-08 Hitachi Ltd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型液晶表示装置
JP3164489B2 (ja) 1994-06-15 2001-05-0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パネル
JP3688786B2 (ja) 1995-07-24 2005-08-31 富士通ディスプレイ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トランジスタマトリクス装置
JP3208318B2 (ja) * 1996-03-06 2001-09-10 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ビジネス・マシーンズ・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カードホルダ
JPH1090702A (ja) 1996-09-18 1998-04-10 Toshiba Corp 液晶表示装置
JP3992797B2 (ja) * 1996-09-25 2007-10-17 東芝松下ディスプレイ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US5953088A (en) 1997-12-25 1999-09-14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with shield electrodes arranged to alternately overlap adjacent pixel electrodes
KR19990060948A (ko) * 1997-12-31 1999-07-26 김영환 횡전극구동 모드 박막트랜지스터 액정표시소자
JP3361049B2 (ja) 1998-03-20 2003-01-07 株式会社東芝 液晶表示装置
KR19990080392A (ko) * 1998-04-16 1999-11-05 김영환 액정 표시 소자
JP3036512B2 (ja) * 1998-05-26 2000-04-24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0206560A (ja) 1999-01-18 2000-07-28 Toshiba Corp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型液晶表示装置
JP2000221524A (ja) * 1999-01-29 2000-08-11 Sanyo Electric Co Ltd カラー液晶表示装置
KR100330363B1 (ko) 1999-03-18 2002-04-01 니시무로 타이죠 액티브 매트릭스형 액정표시장치
JP3716132B2 (ja) * 1999-06-23 2005-11-16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JP3777893B2 (ja) * 1999-08-05 2006-05-2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1318390A (ja) 2000-05-12 2001-11-16 Toshiba Corp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型液晶表示装置
JP3918412B2 (ja) 2000-08-10 2007-05-23 ソニー株式会社 薄膜半導体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とこれらの製造方法
JP2002151699A (ja) * 2000-11-15 2002-05-24 Casio Comput Co Ltd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型液晶表示装置
JP3793915B2 (ja) 2001-02-28 2006-07-05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液晶表示装置
KR100475636B1 (ko) 2001-08-20 2005-03-10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용 어레이기판 제조방법
JP2002156647A (ja) 2001-09-12 2002-05-31 Seiko Epson Corp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3625283B2 (ja) 2002-01-18 2005-03-02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型液晶表示装置
US7428218B2 (en) 2002-08-01 2008-09-23 Teradyne, Inc. Flexible approach for representing different bus protocols
CN100451784C (zh) 2004-01-29 2009-01-14 夏普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
JP4276965B2 (ja) 2004-02-04 2009-06-1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0764079B1 (ko) 2007-10-09
JP2005221682A (ja) 2005-08-18
TWI277917B (en) 2007-04-01
KR20050079227A (ko) 2005-08-09
CN101556419A (zh) 2009-10-14
JP4276965B2 (ja) 2009-06-10
CN1652165A (zh) 2005-08-10
US20050168678A1 (en) 2005-08-04
US7394513B2 (en) 2008-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277917B (en) Display device
US10591794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7548295B2 (en) Active matrix substrat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07479267B (zh) 液晶显示面板及具有该液晶显示面板的液晶显示装置
US9606392B2 (en) Display panel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including the same
KR101896377B1 (ko) 베젤이 최소화된 액정표시소자
US7746438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driving thereof
US9791733B2 (en) Array substrate, manufacture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KR20150078248A (ko) 표시소자
US6850303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having additional storage capacitance
US10437116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9971212B2 (en) Array substrat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7843539B2 (en) Thin film transistor substrat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having the same
US20170351129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WO2010103676A1 (ja)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基板、表示パネル、表示装置、並びに電子機器
JP5917127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KR101233729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JP6918090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TW201039032A (en) Active component array substrate
JP2009204644A (ja)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US20190384132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JP2022054101A (ja) 液晶表示装置
JP2015179217A (ja)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8096730A (ja) 表示パネル及びそれに用いられるカラーフィルタ基板
KR20080020320A (ko) 박막트랜지스터 기판과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