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409767A - Improved process for hydroxyazapirones - Google Patents

Improved process for hydroxyazapirone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409767A
TW200409767A TW092122156A TW92122156A TW200409767A TW 200409767 A TW200409767 A TW 200409767A TW 092122156 A TW092122156 A TW 092122156A TW 92122156 A TW92122156 A TW 92122156A TW 200409767 A TW200409767 A TW 20040976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atent application
item
scope
sodium
formula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21221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Jeffrey Dupue
Atul S Kotnis
Simon Shung Wang Leung
Eric D Dowdy
Daniel J Watson
Original Assignee
Bristol Myers Squibb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istol Myers Squibb Co filed Critical Bristol Myers Squibb Co
Publication of TW2004097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409767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01/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hav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at least one ring being a six-membered ring with only one nitrogen atom
    • C07D401/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hav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at least one ring being a six-membered ring with only one nitrogen atom containing two hetero rings
    • C07D401/1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hav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at least one ring being a six-membered ring with only one nitrogen atom containing two hetero rings linked by a chain containing hetero atoms as chain link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lural Heterocyclic Compounds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Low-Molecular Organic Synthesis Reactions Using Catalysts (AREA)
  • Cephalosporin Compound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Description

200409767 (1) 玖、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說明一種自式π之氮雜吡羅酮製備式I之 羥基氮雜毗羅酮之製法。 【先前技術】
已證明特定的氮雜吡羅酮(如式II化合物)在以羥基 形成式I之羥基氮雜吡羅酮時具有治療潛效性。兩種裡g 氮雜毗羅酮實例係6-羥基布斯吡羅酮(131^?&01^)(11]及R2 係 I,4- 丁烷二基,以及 η係 4)及 3 -羥基吉吡羅醜 (gepironeMR1及R2係甲基,以及η係4)。最初係發現代
謝物(參考 May 〇1 等人之 Clin. Pharmacol. T her. 19855 37 210 及 Kerns 等人之 J. P harm aceut and Biomedical Analysis 1 999, 2 0; 1 15-128),目前相信這些化合物具有生 物活性,並已揭示彼等在治療憂慮症及抑鬱症之用途 (Mayol,R· F. U.S.專利 6 5 1 5 0 5 3 6 5 ? 200 0 ; Rider, P.H. PCT 申請案WO 02/1 63 4 7,2002)。因爲這些化合物展示有希望 的治療法,故可自用於生產彼等的改良製法得到利益。
(2) 200409767 已揭示使式Π之氮雜吡羅酮以選擇性經化成爲式1 之羥基氮雜吡羅酮之製法(May〇1,R· F. u.s.專利 6,150,365,2000; Rider,P.H. PCT 申請案 WO 02/16347, 2 0 0 2 )。以流程1例證一種使布斯吡羅酮及吉吡羅酮兩者 羥基化之製法。在該製法中,產生自亞胺11衍生之亞胺 烯醇鹽,並以過氧化二碳酸二· 4 -硝苯甲酯[(P N B 0 C 0 )2 ]補 集,產生中間物X。在以色層分離法純化之後’以中間物 X之氫化作用供給式I化合物。 流程1
1. UHMDS, -78 DC 2. (PNBO)?COt -78 °C 3. 色層分離法
以流程2所示的第二種方法用於布斯吡羅酮經基化作 用。在該製法中,以自式Π衍生之亞胺烯醇鹽與2-(苯磺 醯基)-3-苯基氧雜氮丙啶(戴維斯(Davis)試劑)反應’形成 指定的中間物V。以酸性整理提供式I產物。 ( -0 - (3) 200409767 這兩種製法的缺點包括要求合成原料試劑及必須以色 層分離法純化產物。 流程2
第三種涉及在特定的哺乳類肝微粒體中的酵素轉化之 製法不易完成大規模的合成作用。 相對之下’以下所揭示的本發明係利用一步驟法改良 這些製法’其係使用市售的商品試劑及空氣。該製法也提 供直接的產物結晶作用,而不是色層分離純化作用。 【發明內容】 #發明係說明一種用於特別有用的氮雜吡羅酮精神試 齊!J (如布斯吡羅酮及吉吡羅酮)之羥基化作用的改良式單罐 裝製t去^該製法係使用市售的商品試劑及空氣。自反應混 合物直接結晶純產物,以及該製法易完成大規模的合成作 (4) (4)200409767 用。 【實施方式】 本發明係提供一種自式II之氮雜吡羅酮製備式I之 羥基氮雜吡羅酮之製法,
其中 R1及R2係獨立爲氫或烷基,或其中 以 R】與 R2 — 起係- CH2(CH2)〇-5CH2-,及 η係從2至5之整數,
以流程3展示該製法。扼要言之,將式II之氮雜吡 羅酮化合物溶解在包括]-5當量適合的還原劑之適當的溶 (5) (5)200409767 劑中。加入強鹼,產生式III之亞胺烯醇鹽。加入氧源 直到完成式I化合物之生產作用爲止。在實驗整理期間 將產物結晶及分離。在以下詳細說明該製法。
將式II化合物以較佳的1 0-20毫升/公克之比例溶解 在適合的質子惰性溶劑中。適合於烯醇鹽生產作用之溶劑 包括醚溶劑,如二乙醚、1 5 2 -二甲氧基乙烷、二噁烷及2 -甲基四氫呋喃。四氫呋喃(THF)係該反應較佳的溶劑。將 適合的還原劑以1 - 5當量之範圍加入溶液中。適合的還原 劑係那些使有機氫過氧化物還原成醇之還原劑。這些還原 劑包括亞磷酸三(C】.8)烷基酯與其它還原劑,如亞磷酸三 芳基酯、三芳基-和三烷基膦、硫脲、硼氫化鈉、具有硫 酸鐵(II)之氯化銅(Π)、氯化鐵(III)、異丙醇鈦、二甲硫、 二乙基二硫、亞硫酸鈉、硫代硫酸鈉、鋅和醋酸及1 -丙 嫌。雖然可在該製法的任何方便的階段加入還原劑,但是 以在進行充氧反應時出現較佳。將溶液冷卻至_4〇至-100 t,以在-6 8至-7 5 t之範圍內較佳,並允許溶液完全穩定 -9- (6) (6)200409767 加入約1當量適當的強鹼。以鹼介入亞胺烯醇鹽陰離 子(III)之去質子化作用及形成作用。適合於該去質子化型 式的較佳的鹼包括二矽氮烷,如雙(三甲基甲矽烷基)醯胺 鋰、雙(三甲基甲矽烷基)醯胺鈉及雙(三甲基甲矽烷基)醯 胺鉀。可以使用的其它強鹼包括二烷基醯胺鹼(如二異丙 基醯胺鋰)、金屬氫化物及烷醇金屬。 產生化學計算量烯醇鹽的作用係使引起差的轉化作用 之烯醇鹽產生不足及回收原料之製法達到完善的關鍵,同 時加入過量的鹼會引起二羥基化副產物的產生。使用反應 監控解決該問題,特別係使用FTIR直接觀察使亞胺原料 成爲對應之烯醇鹽的轉化作用。以直接觀察陰離子的產生 作用允許鹼放電,直到原料的IR信號不再衰退爲止,顯 示原料已完全消耗。接著使原料漸漸增加放電,直到觀察 到原料穩定的IR信號爲止,顯示沒有任何過量的鹼存在 。以此提供具有稍微過量的原料(1 %至3 %)之烯醇鹽溶液 。因爲過量的原料比二羥基化副產物(在有過量鹼的存在 時所生成的雜質)更容易淸除,這是較佳的情況。以自動 化校正鹼滴定度、水含量及亞磷酸鹽品質的變化,因爲亞 磷酸鹽係在鹼之前放電。 通常當場形成式111之烯醇鹽化合物,並與親電子劑 立即反應。但是,本發明包括穩定的烯醇化合物,接著可 將其再活化。例如,烯醇醋酸鹽及烯醇甲矽烷係適合於該 製法的基質。 在產生_醇鹽之後,將空氣或氧沖入反應混合物中, -10- (7) (7)200409767 以控制初沖入速度維持反應混合物的溫度小於-40 °C。持 續沖入,直到以HPLC顯示反應完成爲止。雖然空氣及氧 氣係較佳的分子氧之來源,但是_可以使用其它的氧源’包 括含分子氧之氣態混合物、液態氧及含液態氧之溶液。 將混合物以適合的溶劑稀釋,如以甲基特丁醚 (Μ T B E)、醋酸乙醋或2 -甲基-T H F,溫熱至室溫及以1克 分子量氫氯酸中和,直到pH係6.0至7·〇爲止,以6.5 至6.9較佳。可以使用其它的酸,並也可以各種鹼(如磷 酸鈉)調整最終的pH。接著將反應混合物分溶,並將有機 層分開。以異丙醇置換有機溶劑,並將溶液冷卻,使產物 結晶。正常係分離出具有大於95%純度之64-90%之產物 〇 有時反應產物包括回收的原料或6,丨〇_二羥基化副產 物。在這些情況中,以兩種結晶步驟的其中之一改良純度 。在特殊的具體實施例中說明這些步驟。 特殊的具體實施例的說明 實例1 6 -經基布斯批羅酮 將布斯吡羅酮(8-[4 · [4-(2-嘧啶基)-卜六氫吡畊基]丁 基]-8-氮雜螺旋(4.5)-癸烷-7,9-二酮)(24 6.5公克,63 9.6 毫莫耳)裝入配備機械攪拌器及React-IR探針之在惰性氣 體下的12公升燒瓶中。裝入四氫呋喃(4.3 8 3公斤,60.8 莫耳,4.93 0公升,2 0毫升/公克),並將混合物在室溫下 -11 - (8) (8)200409767 攪動,直到均勻爲止。加入亞磷酸三乙酯(3 7〗· 9公克, 2.2 3 8莫耳,3 8 3·8毫升,、3·5當量),並將混合物冷卻至· 6 8至-7 5 °C。將混合物在該溫度下攪動至少1 〇分鐘,允 許R e a c t -1 R信號穩定。將在τ H F中的1 . 〇克分子量雙(三 甲基甲5夕院基)醯胺鈉(600.4公克,664.1毫莫耳,664.1 耄升’ 1 . 0 0當量)以維持溫度小於—6 0 °C的這種速度裝入混 合物中。將少量的雙(三甲基甲矽烷基)醯胺鈉裝入混合物 中’直到布斯吡羅酮的之IR信號達到最小爲止,顯示已 完成布斯吡羅酮的去質子化作用。接著將額外在THF中 的布斯批羅酮(1 〇 - 2 0毫升/公克)以小量增加的方式裝入反 應混合物中,直到IR信號顯示出〇 . 5 %或5 %過量的布斯 吡羅酮爲止。將空氣沖入反應混合物中,控制初沖入速度 ’以維持反應混合物溫度小於-6 0 °C。持續沖入,直到以 HPLC顯示反應完成爲止。加入甲基特丁醚(384.8公克, 4.365莫耳’ 520.0毫升),接著加入;[克分子量氫氯酸 ( 1 3 5 0.8公克’ 1.3 2 8毫莫耳,1 3 2 8毫升)及將溶液溫熱至 室溫。使用氫氯酸及Na3P〇4將pH調整至介於6.5至6.9 之間。將相分開,並將有機相以食鹽水(5 4 2.3公克,4 9 3 毫升)淸洗兩次。接著以異丙醇置換富含有機層之溶劑, 並將溶液冷卻,使反應產物結晶。有另一選擇係在約54 至5 6 °C時以0 · 0 1至5 °/。布斯吡羅酮接種。接著將結晶漿過 濾,並將濕塊以異丙醇淸洗及乾燥,提供6 -羥基布斯吡 羅酮(22 0.0 公克,82%),熔點 109.5°C。 或者以迨兩種方法的其中之一可使產物結晶:(a)以 -12 - (9) (9)200409767 濃縮及將溶劑置換成庚烷或己烷,或(b)將溶劑置換成 EtOAc,並以冷卻與力卩入庚烷或己烷之組合方式結晶。 實例2 以6 ·羥基布斯吡羅酮的結晶作用減少6,1 0 ·二羥基布斯吡 羅酮及布斯吡羅酮 將6-羥基布斯吡羅酮(35.0公克,90.8毫莫耳)以茴香 醚( 3 8 5毫升,11毫升/公克,可以使用10-15毫升/公克) 製成泥漿。將混合物加熱至8 0- 1 00 °C及攪拌,獲得澄淸 溶液。接著將溶液冷卻至7 5 - 8 5 ,然後加入6,1 0 -二羥基 布斯吡羅酮種子(87.5毫克,0.25重量%,可以使用 0-2 重量%)。接著將混合物經2-6小時冷卻至室溫及攪拌隔夜 。將所得泥漿過濾及將過濾塊濃縮成其最初體積的約一半 。接著經1小時加入庚烷(4 0 0毫升),並將所得泥漿在室 溫下攪拌隔夜。將泥漿過濾及將所得濾塊以庚烷淸洗。在 乾燥之後,獲得2 3.04公克6-羥基布斯吡羅酮(66%回收率 )。在一些實驗中,以該再結晶作用減少從〜9 %至〜1 .5 %之 6,1 0 -二羥基布斯吡羅酮。 實例3 以6 -趨基布斯吡羅酮的結晶作用減少布斯吡羅酮 將6-羥基布斯吡羅酮(220.〇公克,54 7.9毫莫耳)在配 備機械攪拌器的3 -頸圓底燒瓶中以絕對乙醇或異丙醇 (2.20公升,1〇毫升/公克,可以使用10-20毫升/公克)製 -13 - 200409767 no) 成泥漿。將·混合物從室溫加熱,形成溶液(5 5 )。接 著將所得溶液冷卻’形成泥漿。將固體過濾‘,淸洗及乾燥 ’提供純化的6 -經基布斯卩j±羅酮(1 6 5.0公克,7 5 %回收率 )。在—些貪驗中’以該再結晶作用減少從〜3 %至〜〗· 4 %之 布斯吡羅酮。 實例4 6 -羥基布斯吡羅酮的替換樣本 將布斯卩比維酮(3 5 0 · 〇公克,〇 . 9 0 8莫耳)溶解在氬氣下 的1 0公升容器中的T H F ( 6.9公升)中。將混合物使用乾冰 /ΙΡΑ浴冷卻至- 70C。將12分鐘加入NaHMDS之THF溶 液(0.908莫耳,1·〇〇當量[以0.7 62莫耳滴定成0.95 3克分 子量及以0.146莫耳滴定成〇·91克分子量]),同時使溫度 維持在小於-4 0 °C。經約1分鐘加入一份亞磷酸三乙酯 (3 . 1 8莫耳,3 . 5當量)。將溶液在· 6 0 °C下攪拌約4 5分鐘 。接著將溶液冷卻至-70 °C。將氧氣(超高純度[UHP])使用 氣體分散管起泡流入反應混合物中(注意:使起泡器及氮 入口建構成會使氮在整個反應期間流經容器)。發現約5 °C的放熱現象,並控制氧氣的沖入速度,以維持溫度小 於-6 4 · 6 °C。使用以取出一份反應混合物及中止成有機移 動相的Η P L C方式監控反應。當原料的A Ρ不再衰退時 (AP約2),則將反應以HC1(6克分子量,0.5公升,在約-1 〇 °C時測得約3之pH)中止,並允許溫熱至室溫隔夜。將 Ρ H以加入的N a Ο Η ( 2當量,4 0毫升)調整成約2.0,並發 -14 - (11) (11)200409767 現溶液成霧狀及有時不均勻。以HPLC的分析顯示出。羥 基布斯啦羅酮(92.6AP)及布斯吡羅酮(1.27AP)。將混合物 轉移至配備機械攪拌器、氣體接應管、回流濃縮器及熱電 偶之3頸的22公升套層燒瓶中。加入水(65 0毫升),並將 混合物加熱。混合物在約3 5 t時變均勻(注意:或者可以 加入2.5克分子量HC1代替6克分子量HC1及水,將pH 調整成2.0)。接著將混合物溫熱至約5 8 °C經總共約3 0小 時,並在該溫度下維持約1 24小時。在加熱期間,定期取 出用於3IP NMR及HPLC分析之樣品(監控亞磷酸二乙酯 水解成HP(0)(0H)(0Et)的程度及 6-羥基布斯吡羅酮之 HPLC分析)。 接著將溶液以緩慢(25分鐘)加入的NaOH/飽和食鹽水 溶液(3.5當量,1.0公升[700毫升之10.0當量NaOH及加 入直到使體積達到2 · 0公升之飽和食鹽水])中和成6.8 4之 pH。加入MTBE(6 5 0毫升)及飽和食鹽水(5 0 0毫升),以便 於幫助相分裂。將水層移除(2 9 0 0毫升)及存放以供分析, 也將有機層樣品存放以供分析。將飽和食鹽水(65 0毫升) 及MTBE( 150毫升)加入有機層中,並允許相分開。將第 二個水層移除(800毫升)及存放以供分析。將相的樣品經 由31P NMR(監控亞磷酸二乙酯含量)及HPLC(監控在所提 供的相之內的6 -羥基布斯吡羅酮量)分析。 將3 8 00毫升溶液裝入配備機械攪拌器、濃縮器及熱 電偶(爲了兩個批組及蒸餾物溫度)之4公升圓筒狀玻璃反 應器中。在減壓下進行蒸餾作用(壓力係在從-]9 · 5至 -15- (12) (12)200409767 2 OHg之範圍內),直到體積約5 0 0毫升爲止。加入富含殘 餘產物之有機相及重新開始蒸餾,使體積減少至約1 000 毫升。加入IP A (20 00毫升),並在減壓下重新開始蒸餾, 直到體積減少至約].〇 〇 〇毫升爲止。加入額外1 0 0 0毫升 IPA,使體積達到約 2000毫升(經由 GC未偵測出任何 THF及測出0.1 3 %之水含量)。將混合物加熱至75t:,以 溶解所有的固體,並接著再分成以下以A和B詳細說明 的兩個批組。 批組 A。將約1 〇 〇 〇毫升轉移至配備磁攪拌器之容器 中及加入水(15毫升,Karl Fischer滴定顯示3.94%之水) 。接著將該溶液緩慢冷卻至室溫及同時攪拌,並以6-羥 基布斯吡羅酮(約20毫克)接種。在稍後將混合物在4-6 微米玻璃燒結過濾器上過濾7天,並將母液留存(740毫 升)以供分析。接著將灰白色固體以IPA淸洗(2x260毫升) 。將白色固體經1小時抽氣乾燥及接著放入在4 5 °C之烘 箱中(2 7 Hg之壓力,以N2流經69小時)。獲得成爲灰白 色固體之6 -羥基布斯吡羅酮(166.0公克,純度=99AP,布 斯吡羅酮AP = 0.35及反式二元醇副產物ΑΡ = 0·54) ° 批組Β。允許殘餘的溶液(〇 .〗3 %之水含量)冷卻至室 溫,並在約56t下以6-羥基布斯吡羅酮(20毫克)接種。 在稍後將混合物在4 - 6微米玻璃燒結過濾器上過濾7天’ 並將反應器沖洗(以母液沖洗4次,以回收所有的固體)。 將母液留存(6 2 0毫升)以供分析。接著將灰白色固體以 I P A淸洗(2 X 2 6 0毫升)。將白色固體經1小時抽氣乾燥及 -16- (13) (13)200409767 接著放入在4 5 °C之烘箱中(2 7 H g之壓力,以N 2流經6 9小 時)。獲得成爲灰白色固體之6 -羥基布斯吡羅酮(丨5 6.6公 克,AP = 99及反式二元醇副產物AP = 0.54)。 實例5 3-羥基吉吡羅酮 將吉吡羅酮(4,4-二甲基- i-[4-[4-(2-嘧啶基)-1-六氫吡 畊基]丁基;六氫吡啶二酮)(ΐ〇·〇公克,27·8毫莫耳) 裝入配備機械攪拌器及R e a c t -1 R探針之在惰性氣體下的 500毫升燒瓶中。裝入四氫呋喃(25〇毫斤,25毫升/公克) ,並將混合物在室溫下攪動,直到均勻爲止。加入亞磷酸 三乙酯(28.9公克,174毫莫耳,29.8毫升,6.25當量), 並將混合物冷卻至-65至-80 °C。將混合物在該溫度下攪動 至少10分鐘,允許React-IR信號穩定。將在THF中的 1 ·〇克分子量雙(三甲基甲矽烷基)醯胺鈉(27.8毫升,27.8 毫莫耳,1·〇〇當量)以維持溫度小於_60它的這種速度裝入 混合物中。將少量的雙(三甲基甲矽烷基)醯胺鈉裝入混合 物中,直到布斯吡羅酮之IR信號達到最小爲止,顯示已 完成吉吡羅酮的去質子化作用。接著將額外在THF中的 吉吡羅酮(2 5毫升/公克)以小量增加的方式裝入反應混合 物中,直到IR信號顯示出3.24%過量的吉吡羅酮爲止。 將空氣沖入反應混合物中,控制初沖入速度,以維持反應 混合物溫度小於-60 °C。持續沖入,直到以HP LC顯示反 應完成爲止。加入甲基特丁醚(4 0.0毫升),接著加入1克 (14) 200409767 分子量氫氯酸(4 5.0毫升)及將溶液溫熱至_ 酸及Na3PO4將pH(在20.6°C時9.48)調整 6.9之間(在22.7T:時ρΗ = 6·95)。將相分関 以25重量%之食鹽水(40.0毫升)淸洗兩次。 置換富含有機層之溶劑,並將溶液冷卻至室 物結晶。接著將結晶漿過濾,並將濕塊以I 升)淸洗兩次及乾燥,提供3 -羥基吉吡羅· 8 9 % ),熔點 1 2 8 °C。 溫。使用氣氣 至介於6.5至 ,並將有機相 接著以異丙醇 溫,使反應產 丙醇(1 5.0毫 H (9.32 公克, -18 -

Claims (1)

  1. 200409767 拾、申請專利範圍 !·. 一種製備式I之羥基氮雜吡羅酮之方法*
    其中 R 1及R2係獨立爲氫、C ^6烷基,或 以 R1 與 R2 — 起係- CH2(CH2)〇_5CH2-,及 η係從2至5之整數, 其包含使式ΠΙ化合物
    .(CH2)n ©Μ (其中Μ㊉係鹼金屬或鹼土金屬陽離子)與分子氧在還原劑 的存在下反應,提供式I產物。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分子氧之來 源係空氣或氧氣。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項之方法,其中還原劑係選 -19 - (2) 200409767 自亞磷酸三芳基酯、三烷基-和三芳基膦、硫脲、砸氯化 鈉、具有硫酸鐵(11)之氯化銅(11 )、氯化鐵(111)、舞丙醇銶 、二甲硫、二乙基二硫、亞硫酸鈉、硫代硫酸鈉、鋅和醋 酸及1-丙烯。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還原劑係亞 磷酸三(Cbd烷基酯。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方法,其中還原劑係亞 磷酸三乙酯。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R1及R2係 獨立選自氣及C 1 . 6院基。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方法,其中R1及R2係 甲基,以及η係4。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以R1與R2 一起係-CH2(CH2)0_5CH2-。
    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方法,其中以R1與R2 一起係-CH2CH2CH2CH2-,以及 η 係 4。 1 〇 · —種製備式I之羥基氮雜吡羅酮之方法
    其中 -20- (3) (3)200409767 Rl及R2係獨立爲氫、C!.6烷基,或其中 以 R1 與 R2 —起係 _Ch2(CH2)().5Ch2•,及 η係從2至5之整數, 其包含 吏式II之氮雜吡羅酮化合物
    與強鹼反應’形成式ΠΙ之中間物亞胺烯醇鹽陰離子,
    (b)使亞胺烯醇鹽m與分子氧在還原劑的存在下反應 〇 11·如申請專利範圍第i 〇項之方法,其中分子氧之 來源係空氣或氧氣。 1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〇項之方法,其中強鹼係選 自雙(三甲基甲矽烷基)醯胺鋰、雙(三甲基甲矽烷基)醯胺 -21 - (4) (4)200409767 鈉、雙(三甲基甲矽烷基)醯胺鉀、二烷基醯胺鋰、二院基 醯胺鈉、二烷基醯胺鉀、胺基鈉(sodamide )、烷醇鋰、 烷醇鈉、烷醇鉀、氫化鋰、氫化鈉及氫化鉀。 1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2項之方法,其中鹼係雙(三 甲基甲矽烷基)醯胺鈉。 i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0項之方法,其中使用光譜 法監控Π成爲III之轉化作用,使亞胺烯醇鹽陰離子πΐ 形成作用達到最大。 1 5 ·如申g靑專利朝圍第1 4項之方法,其中使用IR光 譜法監控Π成爲III之轉化作用。 1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0項之方法,其中還原劑係 選自亞隣酸二芳基醋、三院基-和三芳基膦、硫脲、硼氫 化鈉、具有硫酸鐵(11)之氯化銅(11 )、氯化鐵(111 )、異丙醇 鈦、一甲硫、二乙基二硫、亞硫酸鈉、硫代硫酸鈉、鋅和 醋酸及1 -丙烯。 1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0項之方法,其中還原劑係 亞磷酸三烷基酯。 1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7項之方法,其中還原劑係 亞磷酸三乙酯。 1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及R2係 獨立選自氫及C!.6烷基。 2 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之方法,其中R】及R2 係甲基,以及η係4。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I 〇項之方法,其中以R1跑 -22- (5) 200409767 R2 — 起係-CH2(CH2)〇.5CH2-。 2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之方法,其中以R1與 R2 —起係- CH2CH2CH2CH2-,以及 η 係 4。 -23 - 200409767 柒、(一)、本案指定代表圖為:無 (二)、本代表圖之元件代表符號簡單說明:無 捌、本案若有化學式時,請揭示最能顯示發明特徵的化學 式:
    -4 -
TW092122156A 2002-08-12 2003-08-12 Improved process for hydroxyazapirones TW200409767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40275902P 2002-08-12 2002-08-1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409767A true TW200409767A (en) 2004-06-16

Family

ID=317158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2122156A TW200409767A (en) 2002-08-12 2003-08-12 Improved process for hydroxyazapirones

Country Status (12)

Country Link
US (1) US6897309B2 (zh)
EP (1) EP1542689A2 (zh)
JP (1) JP2005535708A (zh)
CN (1) CN1674904A (zh)
AU (1) AU2003259086A1 (zh)
BR (1) BR0313386A (zh)
CA (1) CA2495659A1 (zh)
IL (1) IL166514A0 (zh)
MX (1) MXPA05001545A (zh)
PL (1) PL374000A1 (zh)
TW (1) TW200409767A (zh)
WO (1) WO2004014309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165233A1 (en) * 2003-11-18 2005-07-28 Mourad Hamedi Continuous process for producing hydroxyazapirones by oxidation
CN106748693B (zh) * 2016-11-16 2019-09-20 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α-羟基酮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50365A (en) * 1999-08-05 2000-11-21 Bristol-Myers Squibb Company Anxiety method
US6534507B1 (en) * 1999-12-20 2003-03-18 Fabre-Kramer Pharmaceuticals, Inc. Methods for treating psychological disorders using bioactive metabolites of gepirone
AU2001295478A1 (en) * 2000-08-22 2002-03-04 Akzo Nobel N.V. Active metabolite of gepirone
US6593331B2 (en) * 2001-04-17 2003-07-15 Laboratories Upsa Method for treatment of pain
US6686361B2 (en) * 2001-07-24 2004-02-03 Bristol-Myers Squibb Company R-6-hydroxy-buspirone
EP1417203A4 (en) * 2001-07-24 2005-08-10 Bristol Myers Squibb Co S-6-HYDROXY-BUSPIRON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PL374000A1 (en) 2005-09-19
CN1674904A (zh) 2005-09-28
WO2004014309A3 (en) 2004-06-24
MXPA05001545A (es) 2005-04-19
IL166514A0 (en) 2006-01-15
WO2004014309A2 (en) 2004-02-19
US20040067958A1 (en) 2004-04-08
CA2495659A1 (en) 2004-02-19
EP1542689A2 (en) 2005-06-22
JP2005535708A (ja) 2005-11-24
AU2003259086A1 (en) 2004-02-25
BR0313386A (pt) 2005-06-14
US6897309B2 (en) 2005-05-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633727B1 (en) Improved production of the rosuvastatin calcium salt
EP3483161B1 (en) Intermediates used to make entecavir
JP2021517903A (ja) ヘキサヒドロフロフラノール誘導体の調製方法、ヘキサヒドロフロフラノール誘導体の中間体、およびその調製方法
CN103298783B (zh) 2-(烷氧基或烷氧羰基)-4-甲基-6-(2,6,6-三甲基环己-1-烯基)己-2-烯酸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TW200409767A (en) Improved process for hydroxyazapirones
KR101471047B1 (ko) 고순도 보센탄의 개선된 제조방법
JP3855570B2 (ja) 4−アセチルテトラヒドロピランの製法
WO2005115966A1 (ja) シクロペンタノン−2,3,5−トリカルボン酸トリエステルの製造方法
JPS6261587B2 (zh)
JP3724854B2 (ja) 1−アザビシクロ[1.1.0]ブタンの製造法
JP4358931B2 (ja) 3−メルカプト−1−(1,3−チアゾリン−2−イル)アゼチジンの製造法
JP2001114767A (ja) ピリミジン化合物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中間体の製造方法
JP3684339B2 (ja) カルバペネム化合物の製造方法
JP4247415B2 (ja) γ―(ピペリジル)酪酸の酸塩の製造方法
TWI668220B (zh) 恩替卡韋的合成方法及其中間體化合物
JP4447742B2 (ja) 3−メルカプト−1−(1,3−チアゾリン−2−イル)アゼチジンの製造法
CN111732537A (zh) 一种异烟肼的制备方法
JP3272170B2 (ja) ピリジン誘導体の製造法
CN111454214A (zh) 一种2-甲氧基1-嘧啶乙胺盐酸盐的合成方法
CN111471020A (zh) 一种阿普替尼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JPWO2011065351A1 (ja) シクロヘキサン誘導体の製造方法
KR20120055562A (ko) 피라졸 글리코시드 유도체의 제조방법
JPS61260068A (ja) 1−(2−ピリミジル)ピペラジン類の製造法
JPH02788A (ja) 3,4―ジ置換―2―アゼチジノン誘導体
JPH0514695B2 (z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