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406547A - Internal intermediate pressure multistage compression type rotary compressor,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cement ratio setting method - Google Patents

Internal intermediate pressure multistage compression type rotary compressor,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cement ratio setting method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406547A
TW200406547A TW092115041A TW92115041A TW200406547A TW 200406547 A TW200406547 A TW 200406547A TW 092115041 A TW092115041 A TW 092115041A TW 92115041 A TW92115041 A TW 92115041A TW 200406547 A TW200406547 A TW 20040654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otary
sealed container
rotary compression
electric component
oi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21150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Kenzo Matumoto
Haruhisa Yamasaki
Kazuya Sato
Masaya Tadano
Satoshi Imai
Akira Sugawara
Takashi Sato
Original Assignee
Sanyo Electric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216473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4011506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216727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100969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216725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4011548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216641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4011536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217649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4019563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217794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4019599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218580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4027970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o Electric Co filed Critical Sanyo Electric Co
Publication of TW2004065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406547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4C18/00 - F04C28/00
    • F04C29/02Lubrication; Lubricant separ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3/00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pumps, each being of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type,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Pumping install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Multi-stage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C2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1C1/00 - F01C20/00
    • F01C21/08Rotary pistons
    • F01C21/0809Construction of vanes or vane holders
    • F01C21/0818Vane tracking; control therefor
    • F01C21/0854Vane tracking; control therefor by fluid means
    • F01C21/0863Vane tracking; control therefor by fluid means the fluid being the working flui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C2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1C1/00 - F01C20/00
    • F01C21/10Outer members for co-operation with rotary pistons; Cas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18/00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C18/30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groups F04C18/02, F04C18/08, F04C18/22, F04C18/24, F04C18/48, or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one of these groups together with some other type of movement between co-operating members
    • F04C18/34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groups F04C18/02, F04C18/08, F04C18/22, F04C18/24, F04C18/48, or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one of these groups together with some other type of movement between co-operating members having the movement defined in group F04C18/08 or F04C18/22 and relative reciprocation between the co-operating members
    • F04C18/356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groups F04C18/02, F04C18/08, F04C18/22, F04C18/24, F04C18/48, or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one of these groups together with some other type of movement between co-operating members having the movement defined in group F04C18/08 or F04C18/22 and relative reciprocation between the co-operating members with vanes reciprocating with respect to the outer memb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3/00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pumps, each being of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type,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Pumping install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Multi-stage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C23/001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pumps, each being of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type,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Pumping install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Multi-stage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of similar working princip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3/00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pumps, each being of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type,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Pumping install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Multi-stage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C23/008Hermetic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4C18/00 - F04C28/00
    • F04C29/0092Removing solid or liquid contaminants from the gas under pumping, e.g. by filtering or deposition; Purging; Scrubbing; Clean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4C18/00 - F04C28/00
    • F04C29/02Lubrication; Lubricant separation
    • F04C29/023Lubricant distribution through a hollow driving shaf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4C18/00 - F04C28/00
    • F04C29/02Lubrication; Lubricant separation
    • F04C29/028Means for improving or restricting lubricant flow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4C18/00 - F04C28/00
    • F04C29/04Heating; Cooling; Heat insulation
    • F04C29/045Heating; Cooling; Heat insulation of the electric motor in hermetic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250/00Geometry
    • F04C2250/10Geometry of the inlet or outlet
    • F04C2250/101Geometry of the inlet or outlet of the inle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270/00Control; Monitoring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04C2270/21Pressure differen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 Supercharger (AREA)

Description

200406547 m 奏 玖、發明說明: (一)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內部中間壓型多段壓縮式旋轉壓縮 機及其製造方法與其排除容積比設定方法,在密封容器內, 具有:電動構件;第1和第2旋轉壓縮構件,係位於該電動 構件的下方,以該電動構件的旋轉軸所驅動,將以第1旋轉 壓縮構件所壓縮、吐出的冷媒氣體排到密封容器的內部, 另外,通過第2旋轉壓縮構件,吸引該已排出的中間壓力的 冷媒氣體,對其進行壓縮,將其排出。 (二) 先前技術 例如,在日本專利特開平2-2945 8 7號公報(F04C2 3/00) 中,揭示有習知之此種內部中間壓型多段壓縮式旋轉壓縮 機。該旋轉壓縮機在密封容器的內部,具有:電動構件和 旋轉壓縮機構部,該旋轉壓縮機構部由以位在該電動構件 下方之電動構件之旋轉軸所驅動的第1旋轉壓縮構件和第2 旋轉壓縮構件所構成。另外,在啓動電動構件、啓動旋轉 軸旋轉時,則冷媒氣體從設於底側的第1旋轉壓縮構件(第 1段)的吸入埠,而被吸入到汽缸的低壓室側,藉由滾輪與 葉片的動作進行第1段的壓縮、形成中間壓力,從汽缸的 商壓室側,經過排出璋、排出消首室、中間排出管,排到電 動構件底側的密封容器內。 另外,構成爲在排到該密封容器內之中間壓力的冷媒 氣體係在此由冷媒分離出油,流入設於電動構件底側的冷 媒導入管中,如第22圖之左側所示,經由密封容器外側而 -8 - 200406547 從第2旋轉壓縮構件(第2段)234的吸入璋261 ,被吸入到 汽缸2 3 8的低壓室側,藉由滾輪246與葉片25 0的動作,進 行第2段的壓縮,形成高溫高壓的冷媒氣體,從高壓室側經 過排出埠239、排出消音室,從冷媒排出管排到外部的冷媒 回路。該已排出的冷媒氣體係流入冷媒回路的放熱器(氣體 冷卻器)等中,在放熱後,以膨脹閥而收縮、以蒸發器吸熱 ,從冷媒導入管返回而吸入於第1旋轉壓縮構件中,反覆進 行此種循環。 此外,在此場合下,通常第2旋轉壓縮構件的排除容積 按照小於第1旋轉壓縮構件的排除容積的方式設定。 在上述旋轉壓縮機的旋轉軸內設定有油通路,貯存在 設於密封容器內底部的存油部中的油係藉由裝設於旋轉軸 的底端的油泵(供油機構),而在油通路的內部上吸。另外, 可將該油供給旋轉軸、第1和第2旋轉壓縮構件內的滑動 部、軸承,實現潤滑、密封,其還從設於旋轉軸的頂端的油 排出口排出,進行密封容器內的電動構件的冷卻或週邊各 滑動部的潤滑。 在此種內部中間壓型多段壓縮式旋轉壓縮機中,以第2 旋轉壓縮構件所壓縮的冷媒氣體係照原樣排到外部,但是, 在該冷媒氣體中,混入有供給至第2旋轉壓縮構件內之滑 動部的油,造成該油與冷媒氣體一起排出。由此,具有大量 的油流到冷凍循環之冷媒回路中、使冷凍循環的性能變差 之問題。 另外,在該旋轉壓縮機中,由於第2旋轉壓縮構件之汽 一 9 一 200406547 缸內的壓力(高壓)高於底部形成存油部之密封容器內的壓 力(中間壓力),故難於利用壓力差將油供給第2旋轉壓縮構 件。 於是,人們考慮不將從第1旋轉壓縮構件排出之中間 壓力的冷媒氣體排到密封容器內,而將從第2旋轉壓縮構 件所排出的高壓的冷媒氣體排到密封容器內部,密封容器 內部處於高壓狀態。即,在該內部高壓型的多段壓縮式旋 轉壓縮機中,冷媒氣體從第1旋轉壓縮構件之吸入埠爲被 吸入到汽缸的低壓室側,藉由滾輪和葉片的動作而壓縮,處 於中間壓力狀態,從汽缸的高壓室側排到排出埠、排出消音 室。另外,排到排出消音室中的冷媒經過冷媒導入管,從第 2旋轉壓縮構件的吸入埠爲被吸入到汽缸的低壓室側,藉由 滾輪和葉片的動作進行第2段之壓縮、形成高溫高壓的冷 媒氣體,從高壓室側經過排出埠、排出消音室而被排到密封 容器的內部。 此外,係構成爲密封容器內之高壓冷媒從冷媒排出管 流入到放熱器中,藉由該種構件可以減少油向外部的流出, 而可期待容易進行朝向滑動部的供油。 (三)發明內容 在上述多段壓縮式旋轉壓縮機中,如果使朝向第2旋 轉壓縮構件之冷媒導入管開口於電動構件的底側,則由於 縮短冷媒由第1旋轉壓縮構件排向密封容器內之中間排出 管之間的距離,故而造成無法充分進行油的分離、會使必 要量以上的油吸入到第2旋轉壓縮構件中。在此情況下, -10- 200406547 由於從第2旋轉壓縮構件經過冷媒排出管、排到外部之冷 媒回路中的油量變多,故旋轉壓縮機的密封容器內的潤滑 、密封性能降低,並且冷媒回路內之油的不良影響成爲問 題。 爲了解決該問題,如果使朝向第2旋轉壓縮構件的冷 媒導入管開口於電動構件的頂側,則此次係產生整個壓縮 機之高度增加的問題。另外,亦具有從旋轉軸頂端排出的 油容易流入冷媒導入管、產生與前述相同的不利情況之問 題。 本發明是爲了解決上述習知技術之課題而提出的,本 發明的第1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內部中間壓型多段壓縮式旋 轉壓縮機,其使排到外部之油量減少的同時可減小高度,可 有效地避免必要量以上的油吸入到第2旋轉壓縮構件中、 且被排到外部的不利情況。 另外,構成旋轉壓縮機的密封容器、電動構件或旋轉壓 縮機構部等,係爲藉由構件材料之切削、熔接等所製造,但 是,具有切削、熔接時之灰塵或切削屑等異物殘留於密封容 器內的情況。此外,在與外部之冷媒管連接的場合下,亦存 在吸入冷媒回路中的同樣的異物的情況。 在此,於上述多段壓縮式旋轉壓縮機中,係將從第1段 (第1旋轉壓縮構件)排到密封容器內之中間壓力的冷媒氣體 藉由直接與密封容器連接的冷媒導入管而被送入第2段(第 2旋轉壓縮構件)中,因此,如果在密封容器的內部存在灰 塵或切削屑等異物時,則會有從冷媒導入管與冷媒氣體一 -11- 200406547 • ·· 起被吸入第2段中,造成在第2旋轉壓縮構件內部產生磨 損、或是在最差的場合下爲有發生鎖死之危險性。 本發明是爲了解決上述習知技術之課題而提出的,本 發明的第2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多段壓縮式旋轉壓縮機,係 用以去除壓縮機內部的異物、解決消除第2旋轉壓縮構件 的磨損或鎖死之產生的問題。 此外,在此種多段壓縮式旋轉壓縮機中,雖是將以第2 旋轉壓縮構件所壓縮的冷媒氣體照原樣地排到外部,但是, 在該冷媒氣體中,混入有供給到第2旋轉壓縮構件內之滑 動部的油,造成該油還與冷媒氣體一起排出。由此,爲產生 有大量的油流到冷凍循環中之冷媒回路中,使冷凍循環的 性能惡化之問題。 此外,在上述內部中間壓型多段壓縮式旋轉壓縮機中, 由於第2旋轉壓縮構件之汽缸內的壓力(高壓)大於底部形成 存油部的密封容器內的壓力(中間壓力),故難於利用壓力差 將油供給至第2旋轉壓縮構件。 本發明是爲了解決該技術課題而提出的,本發明之第3 目的係在於多段壓縮式旋轉壓縮機中,減小排到壓縮機外 部的油量,同時順利、且確實地向第2旋轉壓縮構件供油 〇 再者,裝設於多段壓縮式旋轉壓縮機上的葉片係爲, 以移動自如地插入到沿汽缸之半徑方向所設置的槽內。該 葉片係爲一種按壓於滾輪上、將汽缸內部劃分爲低壓室側 與高壓室側之構件,在葉片的後側係設有將該葉片朝向滾 200406547 輪側施壓的彈簧與反壓室。該反壓室通常與密封容器內連 通,以第2旋轉壓縮構件所壓縮、排到密封容器內的高壓 冷媒氣體流入該反壓室中,將葉片與彈簧朝向滾輪側施壓 〇 但是,在提案有如前所述之內部高壓型的旋轉壓縮機 的場合下,由於密封容器內的壓力非常高,故在第1旋轉壓 縮構件的反壓室中施加有密封容器內之壓力(高壓)的場合 下,具有下述危險性,即,第1旋轉壓縮構件之汽缸內之壓 力(從低壓到中間壓)與反壓室內之壓力(高壓)的差過大,將 葉片按壓於滾輪上的壓力增加而大於必要値以上,在葉片 前端與滾輪外周面之間的滑動部分上,顯著地施加面壓力, 葉片和滾輪發生磨損、直至損傷。 此外,由於第1旋轉壓縮構件之汽缸內與反壓室內的 壓力差變大(從低壓到高於中間壓力的壓力),故密封容器內 之高壓冷媒氣體從第1旋轉壓縮構件之葉片間隙進入到汽 缸內,亦具有使壓縮效率降低的問題。 本發明是爲了解決上述習知技術之課題而提出的,本 發明的第4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多段壓縮式旋轉壓縮機,係 爲即使在內部爲高壓的情況下,仍使第1旋轉壓縮構件之 葉片和滾輪的耐久性提高,並且能夠改善壓縮效率。 在將此種多段壓縮式旋轉壓縮機用於寒冷地區等外部 氣溫較低之地區的場合,由於減低以第1旋轉壓縮構件所 壓縮之冷媒的排出壓力,故具有第2段之段壓差(第2旋轉 壓縮構件之吸入壓力與第2旋轉壓縮構件之排出壓力的差) -13 - 200406547 增加、增大第2旋轉壓縮構件的壓縮負荷,造成壓縮機的 耐久性和可靠性降低之問題。由此,在過去係藉由變更如 第5圖右側所示之滾輪和旋轉軸之偏心部等多個構件,減 小第2旋轉壓縮構件2 3 4的排除容積,藉此,抑制第2段的 段壓差。 但是,在此種藉由改變第2旋轉壓縮構件之滾輪等較 多構件,而將第1和第2排除容積比設定在適合値的場合 下,具有因構件改變所造成的成本(包含材料型式、加工設 備、測定器等變更成本)的問題。 此外,由於通過改變第2旋轉壓縮構件中之各構件,造 成具有偏心部之旋轉軸的平衡有所變化,故爲了調整旋轉 軸的平衡,還必須改變裝設於壓縮機之電動構件上的配重 〇 本發明是爲了解決習知技術之課題而提出的,本發明 的第5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多段壓縮式旋轉壓縮機及其排除 容積比的設定方法,其能夠在削減成本的同時,容易地設定 適合的排除容積比。 即,在本發明的內部中間壓型旋轉壓縮機中,設置冷媒 導入管係以將冷媒導入管之局部入口位於電動構件之定子 頂端的下方的方式,故與使冷媒導入管開口於電動構件之 底側的場合相比較,可減少吸入到冷媒導入管中、從第2 旋轉壓縮構件排到外部的油量。 另外,在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發明中,係在上述發 明中增加了以下方案,其中,在旋轉軸上形成有油通路,並 -14 一 200406547 具有調整機構,該調整機構係用於調整該油通路之油排出 口的內徑,故可在減少排到外部之油量的同時,適當地調整 吸入到第2旋轉壓縮構件中的油量。 此外,在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發明的旋轉壓縮機中, 由於在上述電動構件的定子側面上,形成有與上述密封容 器內連通的缺口,同時爲使上述冷媒導入管的入口與上述 定子的缺口相對應,故而相較於使冷媒導入管開口於電動 構件的底側之場合下,可減小吸入到冷媒導入管中、且從 第2旋轉壓縮構件排到外部的油量。 在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發明的旋轉壓縮機中,係依 附於申請專利範圍第32項之內容,將定子之缺口的頂端開 口於電動構件的頂側中之密封容器內、且使底端密封,故 可使電動構件頂側之冷媒氣體順利地流入到冷媒導入管中 ,還可消除伴隨設定缺口而產生的油分離性能的降低。 在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發明的旋轉壓縮機中,係依 附於申請專利範圍第3或4項之內容,具備有調整機構,係 用以調整該油通路的油排出口之內徑,故可在減小排到外 部之油量的同時,適當地調整吸入到第2旋轉壓縮構件中 的油量。 在申請專利範圍第6與7項之發明的旋轉壓縮機中, 由於將電動構件之頂側中之密封容器內的冷媒氣體導入到 第2旋轉壓縮構件中,並且調整油通路的油排出口內徑以 調整油排出量,該油通路係形成於旋轉軸的內部、並從位 於該旋轉軸之頂端部的油排出口排出油,故順利地進行密 -15 - 200406547
封容器內的油分離,並且可適當地調整吸入到第2旋轉壓 縮構件中之油量。 另外,在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多段壓縮式旋轉壓縮 機中,係具有:冷媒導入管,爲用以將密封容器內的冷媒氣 體經由該密封容器外而導入到上述第2旋轉壓縮構件中; 過濾機構,係設於該冷媒導入管的入口側;故可藉由過濾 機構,捕獲、去除從密封容器吸入到冷媒導入管中的異物。 由此,可提供一種旋轉壓縮機,係可防犯未然地避免異物吸 入到第2旋轉壓縮構件中,產生磨損、鎖死的問題,可靠性 較高。 此外,在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多段壓縮式旋轉壓縮 機中,係具有:冷媒導入管,爲用以將上述密封容器內的冷 媒氣體經由該密封容器外側而導入到上述第2旋轉壓縮構 件中;過濾機構,係設於該冷媒導入管的出口側;故可藉由 過濾機構,捕獲、去除從密封容器經過冷媒導入管而吸入到 第2旋轉壓縮構件中的異物。藉此,可提供一種旋轉壓縮 機,係可防犯未然地避免異物吸入到第2旋轉壓縮構件中, 產生磨損、鎖死的問題,可靠性較高。 再者,在申請專利範圍第1 〇項之多段壓縮式旋轉壓縮 機中,係具有:冷媒導入管,爲用以將上述密封容器內的冷 媒氣體經由該密封容器外而導入到上述第2旋轉壓縮構件 中;過濾機構,係設於該冷媒導入管內;故可藉由過濾機構 ,捕獲、去除從密封容器,吸入到冷媒導入管中的異物。由 此,可提供一種旋轉壓縮機,係可防犯未然地避免異物吸入 -16- 200406547 到第2旋轉壓縮構件中,產生磨損、鎖死的問題,可靠性較 局。 此外,在申請專利範圍第1 1項之多段壓縮式旋轉壓縮 機中,由於係以壓力爲高於第1旋轉壓縮構件之壓力的第2 旋轉壓縮構件所壓縮的冷媒氣體排到上述密封容器內,而 將該密封容器內之高壓的冷媒氣體排到外部,故可在密封 容器內,使從第2旋轉壓縮構件中排出的冷媒氣體中所包 含的油分離。藉此,油分離性能提高,使朝向壓縮機外部之 油的流出量減少,因此,亦可抑制對外部的冷凍循環所造成 之不利影響。 再者,在申請專利範圍第1 2項多段壓縮式旋轉壓縮機 中,由於係以壓力爲高於第1旋轉壓縮構件之壓力的第2 旋轉壓縮構件所壓縮的冷媒氣體排到上述密封容器內,而 將該密封容器內之高壓的冷媒氣體排到外部,故可在密封 容器的內部,使從第2旋轉壓縮構件排出的冷媒氣體中所 包含的油分離。藉此,油分離性能提高,使朝向壓縮機外部 之油的流出量減少,因此,亦可抑制對外部的冷凍循環所造 成之不利影響。 特別是,由於使反壓室與第1旋轉壓縮構件之排出側 連通,該反壓室用於對葉片施加反壓,該葉片用於與構成第 1旋轉壓縮構件的汽缸和在該汽缸的內部以偏心方式旋轉的 滾輪接觸,將汽缸的內部劃分爲高壓室側與低壓室側,故在 第1旋轉壓縮構件的葉片的反壓室中,供給通過第1旋轉 壓縮構件壓縮的中間壓力的冷媒氣體,將葉片朝向滾輪方 - 17- 200406547 向偏置。 在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之發明中,係在上述發明中增 加了以下方案,其中,設有冷媒導入管,故可降低吸入到第 2旋轉壓縮構件中的冷媒氣體的溫度,該冷媒導入管用於將 從上述第1旋轉壓縮構件排出的冷媒氣體,通過上述密封 容器的外側、而導入到第2旋轉壓縮構件中。 在申請專利範圍第1 4項之發明中,係在上述各發明中 增加了以下方案,其中,將第1和第2旋轉壓縮構件配置於 上述電動構件的底側,將第1旋轉壓縮構件配置於上述第2 旋轉壓縮構件的底側,同時係將密封容器內的冷媒氣體從 上述電動構件的頂側,排到外部,故可更進一步地提高密封 容器內的高壓氣體冷媒的油分離的油分離性能。 另外,在申請專利範圍第1 5項之發明中,將使高低壓 差變大的二氧化碳作爲冷媒。 此外,在申請專利範圍第1 6項之發明的多段壓縮式旋 轉壓縮機中,由於構成上述第2旋轉壓縮構件的汽缸,係 從吸入埠沿滾輪之旋轉方向之規定角度的範圍內朝向外側 擴張,故使第2旋轉壓縮構件的汽缸的冷媒的壓縮開始延 遲。 在申請專利範圍第1 7項之發明的方法中,由於構成第 2旋轉壓縮構件的汽缸,係從吸入埠沿滾輪之旋轉方向之規 定角度的範圍內朝向外側擴張,調整上述第2旋轉壓縮構 件的壓縮開始角度,藉此,設定上述第1和第2旋轉壓縮構 件的排除容積比,故可使第2旋轉壓縮構件之汽缸中之冷 - 1 8 - 200406547 媒的壓縮開始延遲,可縮小第2旋轉壓縮構件的排除容積 〇 (四)實施方式 下面根據附圖,對本發明的內部中間壓型多段壓縮式 旋轉壓縮機及其製造方法與其排除容積比設定方法進行具 體描述。第1圖爲表示本發明之第1實施例的內部中間壓 型多段壓縮式旋轉壓縮機1 0之結構的縱剖視圖,第2圖表 示第1旋轉壓縮構件3 2之汽缸4 0的平面圖。 在該圖中,標號10表示例如將二氧化碳(C02)作爲冷媒 之立式的內部中間壓型多段壓縮式的旋轉壓縮機,該旋轉 壓縮機1 〇由密封容器1 2、電動構件1 4和旋轉壓縮機構部 18構成,該密封容器12由鋼板製成圓筒狀,該電動構件14 係被配置在收容於該密封容器1 2之內部空間的頂側,該旋 轉壓縮機構部1 8係被配置於該電動構件1 4的底側,爲由 以電動構件1 4的旋轉軸1 6所驅動之第1旋轉壓縮構件32( 第1段)和第2旋轉壓縮構件34(第2段)所構成。 該密封容器1 2的底部形成存油部5 8,其由容器主體1 2 A 與基本呈碗狀的端蓋(蓋體)12B構成,該容器主體12A收容 電動構件14與旋轉壓縮機構部18,該端蓋12B封閉該容器 主體12A的頂部開口,並且在該端蓋12B之頂部中心形成 有圓形的裝設孔12D ,在該裝設孔12D中,裝設有端子(省 略配線)2 0,該端子2 0用於向電動構件1 4供電。 該電動構件14由定子22與轉子24構成,該定子22沿 密封容器1 2之頂部空間的內周面而呈環狀裝設,該轉子24 200406547 按照若干的間隔,以插入方式設定於該定子22的內側。該 轉子24固定於沿穿過中心的垂直方向延伸的上述旋轉軸1 6 上。 上述轉子22包括疊置體26和定子線圈28,在該疊置 體2 6中暨置有環狀的電磁鋼片,該定子線圏2 8以串聯繞 群組(密集繞群組)方式纏繞於該疊置體26的齒部上。另外 ,轉子24也與定子22相同爲以電磁鋼片的疊置體30所形 成,構成爲在該疊置體3 0的內部埋設有永久磁鐵MG。 在上述第1旋轉壓縮構件32和第2旋轉壓縮構件34 之間,夾持有中間分隔板3 6。即,旋轉壓縮機構部1 8之第 1旋轉壓縮構件3 2和第2旋轉壓縮構件3 4由下述構件構成 ,該構件包括:中間分隔板36 ;設定於該中間分隔板36之 上下的頂側汽缸3 8,底側汽缸40 ;上下滾輪46、48,該上 下滾輪46、48具有180度的相位差,與設定於旋轉軸16之 上下的偏心軸42、44嵌合,在上下汽缸38、40的內部以 偏心方式旋轉;上下葉片52(汽缸38側的葉片也相同,雖 然在圖中未示出),該上下葉片52係以螺旋彈簧77(汽缸38 側的螺旋彈簧也相同,雖然在圖中未示出)反壓而施力,其 前端分別與上下滾輪46、48接觸,將上下汽缸38、40內 分別劃分爲低壓室側L R和尚壓室側H R ;作爲支承構件的 頂部支承構件5 4和底部支承構件5 6 ,係封閉汽缸3 8之頂 側開口面和汽缸40之底側開口面,同時兼用旋轉軸1 6之 軸承。 另一方面,在頂部支承構件54和底部支承構件5 6上, -20 - 200406547 設有:吸入通路60(頂部支承構件54側的吸入通路在圖中 未示出),該吸入通路60係以吸入璋55(第2圖,頂部支承 構件54在圖中未示出),分別與上下汽缸38、40的內部連 通;排出消音室62、64,爲使局部凹陷,形成爲將該凹陷 部以頂蓋66、底蓋68封閉。 該排出消音室64和密封容器! 2內係以圖中未示之連 通通路而連通,該連通通路穿過上下汽缸38、40、中間分 隔板36和上下支承構件54、56,在形成該連通通路的頂端 側的頂部支承構件5 4上,立設有連通至連通通路中間排出 管1 2 1。另外,以第1旋轉壓縮構件3 2所壓縮之中間壓力 的冷媒氣體(混入有油),係從該中間排出管i 2 i而暫時排到 電動構件1 4底側的密封容器丨2內(圖中的黑色箭頭)。 此時,通過中間環節而排到密封容器i 2內的冷媒氣體 中,混入有對第1旋轉壓縮構件3 2內進行潤滑、密封的油 ,但是,該油與冷媒氣體分離、附著於密封容器1 2的內面 後,然後從定子2 2之後述的平面部2 2 C與密封容器1 2之 間而在密封容器1 2的內面傳遞、返回到底部的存油部5 8 中〇 在密封容器1 2的容器主體1 2 A側面上,在與頂部支承 構件54和底部支承構件56的吸入通路60(頂側在圖中未示 出)、排出消音室62、頂部支承構件54相對應的位置,以銲 接方式固定有套管141、143,另外,在與底部支撐構件56 相對應的位置,以銲接方式固定有套管142,而在與電動構 件14之定子22的頂端部(爲容器主體12A的頂端部中端蓋 -21- 200406547 12B的底側)和形成於該定子22之後述缺口 22A相對應的 位置,以銲接方式固定有套管144。 另外,冷媒導入管92的一端以插入方式連接於套管1 4 1 的內部,用以將冷媒氣體送入汽缸3 8中,該冷媒導入管92 的一端與汽缸3 8的圖中未示的吸入通路連通。在此場合, 設置冷媒導入管92以使冷媒導入管92的入口 MA(另一端) 位於電動構件14之定子22的頂部附近。另外,以銲接方 式固定於套管1 4 1中的冷媒導入管92,係通過密封容器1 2 外、而延伸到套管144,另一端係被插入連接於套管144內 ,入口 92A位於上述套管144內,在電動構件14之定子22 的正上方,係開口成連通於上述電動構件1 4上方中密封容 器1 2的內部空間。藉此,排到密封容器12中的中間壓力 的冷媒氣體係從電動構件1 4的頂側流入到冷媒導入管92 內,經過密封容器1 2外而被吸入到汽缸3 8中。在此場合 下之套管144,冷媒導入管92的入口 92A底側之局部(在實 施例中,入口 92A的底側三分之一程度)位於電動構件14 之定子22頂端的下方,入口 92A的頂側的大部分(三分之 二程度)按照位於定子22頂端的頂側的方式,以銲接方式固 定於密封容器12的容器主體12A上。 在此,爲了按照冷媒導入管92的整個入口 92A開口於 定子22的頂側的方式裝設套管144,必須使位於定子22的 頂側的容器主體1 2 A的尺寸相當大,但是,如上所述,藉由 將冷媒導入管92設成使冷媒導入管92的入口 92A之局部 位於電動構件1 4之定子2 2的頂端下方,而使套管1 44的位 - 22- 200406547 置(冷媒導入管92的開口 92A的位置)下降。藉此,使旋轉 壓縮機1 〇的整體高度減小。 如此以銲接方式固定於套管144上的冷媒導入管92的 入口 92A,係以連通方式開口於電動構件14上方的密封容 器12的內部空間,並且該冷媒導入管92本身通過密封容 器1 2的外部,以插入方式連接於套管1 4 1內。藉此,排到 密封容器1 2中之中間壓力的冷媒氣體從電動構件1 4的頂 側流入冷媒導入管92內,經過密封容器1 2外(在此間,進 行中間冷卻),吸入到汽缸3 8中。 另外,位於與第1旋轉壓縮構件3 2相對應的汽缸40側 面的密封容器12上,以銲接方式固定有套管142。該冷媒 導入管94的一端以插入方式連接於該套管142內,該冷媒 導入管94用於將冷媒氣體送入到汽缸40 ,該冷媒導入管94 的一端與汽缸40的吸入通路60連通。該冷媒導入管94的 另一端與圖中未示出的蓄熱器連接。另外,冷媒排出管96 以插入方式連接於該套管143內,該冷媒排出管96的一端 與排出消音室62連通。 在此,參照第2圖,對上述第1旋轉壓縮構件3 2的動 作進行描述。在汽缸40中,形成有排出埠7 0和吸入璋5 5 ,該排出埠70通過圖中未示出的排出閥,與上述排出消音 室64連通,在這兩個連接璋之間,在汽缸40中,形成有沿 半徑方向延伸的導向槽71。另外,在上述導向槽71的內部 ,以可滑動的方式收容有上述葉片52。如則述,某片52的 前端與滾輪48接觸,將汽缸40內劃分爲低壓室側LR和高 -23 - 200406547 壓室側HR。另外,吸入璋5 5開口於低壓室側LR ,排出璋 70開口於高壓室側HR。 在導向槽71的外側(密封容器12側),爲將收容部78 形成於汽缸4 0的內部,以與該導向槽7 1連通。上述螺旋 彈簧77係被收容於該收容部78內,在螺旋彈簧77的後側 ,防脫部8 0以插入方式固定於收容部7 8。藉由該螺旋彈簧 77之施加力,葉片52前端係經常朝向轉子48 —側施壓。 另外,上述構成基本上在第2旋轉壓縮構件34中也是相同 的,但是各構件的尺寸當然是不同的。 另一方面,在旋轉軸16內,油通路82係設成貫通軸中 心、跨越上下,該油通路8 2的底端與油泵(圖中未示出)連 通,該油泵從密封容器1 2內底部的存油部5 8汲取油,其頂 端係以油排出口 8 2 A開口於定子2 2頂側的密封容器1 2內 頂部。該油通路8 2亦與各旋轉壓縮構件3 2、3 4的滑動部 連通。 另一方面,在油通路8 2頂端的油排出口 8 2 A內,設有 輔助排出件84(相當於本發明的調整機構)(第3圖,第4圖) 。該輔助排出件84呈現頂面敞開的帶底筒狀,以壓入方式 固定於油通路8 2的油排出口 8 2 A內。 上述輔助排出件8 4係於底面中心以一處形成有規定孔 徑(內徑)的油排出孔84A。該輔助排出件84係設置成位於 旋轉軸16的頂端,將油通路82的油排出口 82A密封,在形 成於密封底部的油排出孔84A處,沿變窄方向調整旋轉軸! 6 的油通路82的內徑。該油排出孔84A的內徑大小係被設定 200406547 成,可適當地進行密封容器1 2內之電動構件1 4的冷卻或 各滑動部的潤滑,並且經由冷媒導入管92而被吸入到第2 旋轉壓縮構件34的油量爲適合的量。由此,也可在確保第 2旋轉壓縮構件34內之循環與密封性能的同時,減小照原 樣吸入到第2旋轉壓縮構件3 4、排到外部的油量。另外, 上述輔助排出件84的油排出孔84A係適當地決定爲對應於 壓縮機1 〇的大小,另外,也可按照與中心位置錯開的方式 設定油排出孔84A ,以油排出孔84A不重合的方式插入地 設定多個輔助排出件84,由此,可調整油排出量。另外, 動作的敘述將在後面進行描述。 第6圖爲表示具有本發明第2實施例之第1和第2旋 轉壓縮構件32、34的內部中間壓型多段壓縮式旋轉壓縮機 10之結構的縱剖視圖。另外,在第6圖中,對於與第1圖 相同之構造爲採用同一標號。另外,對於有關後述之除此 以外之實施例的相同構造,亦採用同一標號。第6圖的冷 媒導入管92的入口 92A(另一端)以插入方式與套管144的 內部連接、開口於套管144內,該套管144與後述之缺口 22A 內連通,該缺口 22A形成於電動構件14之定子22上。 該缺口 22A係形成於定子22的側面頂部,其頂端與電 動構件1 4頂側的密封容器1 2內連通,其底端密封(第7圖 ,第8圖)。在此,在定子22的周圍,係形成有··嵌合部22B ,係以略相等間隔而嵌合至密封容器1 2之容器主體1 2 A的 內面;平面部22 C,係呈截面狀所形成,該平面部2 2C與密 封容器12的容器主體12A的內面,形成規定間隙(上下在 -25- 200406547 密封容器1 2的內部敞開),不與其接觸(第7圖)。該嵌合部 22B與平面部22C交替地每12個部位地形成,在其中一個 嵌合部22B上,從上方的端蓋12B —側,朝向下方的存油 部5 8方向,按照規定尺寸(在實施例中,從定子22的中間 到稍微下方)缺口的形式,形成上述缺口 22 A。 該缺口 22A對應於套管144而設定,並且按照其寬度 與冷媒導入管92的入口 92A相同、或比其稍大的形狀以形 成該缺口,將電動構件1 4頂側的密封容器1 2內與冷媒導 入管92的入口 92A連通。該缺口 22A將從中間排出管121 排到密封容器1 2的內部、然後上升到電動構件1 4上方的 冷媒氣體從入口 92A吸入到冷媒導入管92的內部。 另外,平面部22C與密封容器1 2內面的間隙係連通定 子22的上下密封容器1 2內,使排到電動構件1 4底側之冷 媒氣體上升到上方,並且使附著於密封容器1 2內面的油流 到底部的存油部58上。另外,在位於缺口 22A的入口 92A 底側的位置,也可設定通向另一平面部2 2 C或電動構件1 4 下方的排油通路。按照該方案,還可消除流落到缺口 22A 內、且進入冷媒導入管92中之油的不足。另外,動作的敘 述將在後面進行描述。 第14圖爲表示本發明第3實施例之具有第1和第2旋 轉壓縮構件3 2、3 4的內部中間壓型多段壓縮式旋轉壓縮機 1 〇之結構的縱剖視圖。在第1 4圖的冷媒導入管92的入口 92A內,設有過濾器130(本發明的過濾機構)。該過濾器130 以捕獲的方式對混入到包括密封容器1 2內之冷媒回路內循 -26- 200406547 環的冷媒氣體中的灰麈、切削屑等的異物進行過濾,其基本 上呈圓錐狀,其包括形成於一側的開口部1 3 0 A和前端部 1 3 0 B ,該前端部1 3 0 B從該開口部1 3 0 A朝向另一側變細。 該過濾器130按照下述方式裝設,該方式爲:將冷媒導入管 92的入口 92A內劃分爲密封容器1 2內側(上游側)和冷媒導 入管92內側(下游側),在冷媒導入管92的內面上,以緊密 貼合的方式裝設有開口部130A,以便能夠將從密封容器12 進入到冷媒導入管92內的全部異物過濾掉。藉此,按照能 夠通過過濾器1 3 0 ,將殘留於密封容器1 2的內部的灰塵、 切削屑等的異物過濾的方式構成。另外,在第1 4圖之例中 ,在冷媒導入管92的入口 92A內裝設有過濾器130,但是 ,該過濾器130也可裝設於冷媒導入管92的靠近一側(密封 容器12的內側)的套管144的內部(均爲冷媒導入管92的入 口側)等處。 另外,在冷媒導入管92的上游方向設定開口部130A, 在該管92的下游方向設定前端部130B,以便在過濾器130 捕獲異物時冷媒導入管92內的通路不會被異物堵塞。即, 在使開口部130A位於冷媒導入管92的入口 92A(冷媒氣體 的上游側),使前端部1 3 0 B位於冷媒氣體的下游側的狀態, 將過濾器130裝設於冷媒導入管92內。另外,該過濾器130 由金屬網、合成纖維網、或合成纖維等構成,這些材料能 夠過濾殘留於密封容器1 2內的灰塵或切削屑等的異物,並 且不會容易因密封於密封容器1 2內的冷媒氣體和混入於冷 媒氣體的油的作用而性能變差,另外,在過濾灰塵、切削屑 -27 - 200406547 等的異物時,不容易破損。 在此,在構成旋轉壓縮機1 〇中的密封容器1 2內,存在 殘留密封容器1 2、電動構件1 4、或旋轉壓縮機構部1 8等& 構件材料的切削或熔接等引起的灰塵、銲接屑等的異物的 情況下。在此情況,在製造旋轉壓縮機1 0時,構件材料的 切削、銲接時的灰塵、切削屑等的異物係以淸掃而去除,但 是,還存在這些異物未淸掃,而殘留於密封容器1 2的內部 的情況,另外存在從外部的冷媒回路吸入異物的情況,因此 ,爲了過濾這些異物,而設置本發明的過濾器1 3 0。 第1 7圖爲表示本發明的第4實施例的,具有第1和第 2旋轉壓縮構件3 2 , 3 4的內部中間壓型多段壓縮式旋轉壓 縮機1 〇的結構的縱向剖視圖。另外,本發明的旋轉壓縮機 1 〇如後面所述,爲內部高壓型的多段壓縮式旋轉壓縮機。 在第17圖中,該多段壓縮式旋轉壓縮機10由下述構 件構成,該構件包括:密封容器1 2 ,係以由鋼板形成的圓 筒狀之容器主體12A、以及密封該密封容器12A之頂部開 口的略碗狀之端蓋(蓋體)1 2B所形成;電動構件1 4 ,係配置 收容於該密封容器1 2之容器主體1 2 A的內部空間中的頂側 •,旋轉壓縮機構部1 8 ,係設於該電動構件1 4的底側,由藉 以電動構件1 4之旋轉軸1 6所驅動的第1旋轉壓縮構件3 2 和第2旋轉壓縮構件3 4所形成。 另外,密封容器1 2係將底部設爲存油部。另外,在上 - 2 8 - 200406547 述端蓋1 2B的頂面中心形成圓形孔的裝設孔1 2D,在該裝 設孔12D中,裝設有端子(省略配線)20,用以供電至電動構 件1 4。在此,由於密封容器1 2內係形成如後述之高壓狀態 ,所以該端子20爲內部高壓對應型,不進行中央的管熔接 等作業。 在密封容器1 2內的頂部空間內,上述電動構件1 4由 定子(固定件)22與轉子(旋轉件)24構成,該定子22沿容器 主體1 2 A的內面呈環狀裝設,該轉子24以一定間隔插入設 於該定子22的內側。此外,在該轉子24上,固定沿垂直方 向延伸的旋轉軸1 6。 定子22包括:疊層體26,係疊置有環狀的電磁鋼片; 定子線圏28 ,係以串聯繞群組(密集繞群組)方式纏繞於該 疊置體26的齒部上。另外,轉子24也與定子22相同,按 照下述方式構成,該方式爲:其由電磁鋼片的疊置體30形 成,在該疊置體30的內部,埋設有永久磁鐵MG。還有,在 將永久磁鐵MG插入該疊置體30內後,以圖中未示之非磁 性體的端面構件覆蓋該疊置體30的上下端面,在該端面構 件中的不與疊置體30接觸的面上,裝設有配重1〇1(疊置體 3 0的底側的配重在圖中未示出),另外,在位於疊置體3 0的 頂側上之配重1 〇 1的頂側上,以重合的方式裝設油分離板 1 〇 3。另外,以穿過該轉子2 4、配重1 0 1 ··和油分離板1 〇 3 之鉚釘104,將這些構件成一體連接。 還有,在旋轉軸1 6的電動構件1 4側的端部(頂端部)上 ,在轉子24的頂側,裝設有油分離板丨03。另一方面,在旋 - 29 - 200406547 轉軸1 6的旋轉壓縮構件32側的端部(底端部)上,形成作 供油機構的油泵1 02。設定該油泵1 〇2的目的在於從形成 密封容器1 2內的底部的存油部,將潤滑用的油上吸,將 供給旋轉壓縮機構部1 8的滑動部等,防止磨損,並且實 密封,該油泵1 02的底端1 〇4位於存油部的內部。 下面對本發明的第5實施例進行具體描述。在第1 7 的第1旋轉壓縮構件3 2與第2旋轉壓縮構件3 4之間,夾 有中間分隔板3 6,第1旋轉壓縮構件3 2位於該中間分隔 3 ό的底側,另外,第2旋轉壓縮構件3 4位於中間分隔板 的頂側(即,第1旋轉壓縮構件3 2的頂側)。即,第1旋 壓縮構件3 2和第2旋轉壓縮構件3 4由下述構件構成: 間分隔板3 6 ;設定於該中間分隔板3 6的上下的汽缸3 8、 ;上下滾輪46、48,該上下滾輪46、48具有180度的相 差,在該汽缸38、40內,與設定於旋轉軸16上的上下偏 軸42、44嵌合,以偏心方式旋轉;圖中未示出的葉片, 葉片分別與上下滾輪46、48接觸,將上下汽缸38、40 內部分別劃分爲低壓室側和高壓室側;作爲支承構件的 部支承構件5 4和底部支承構件5 6,該頂部支承構件5 4 底部支承構件5 6將上汽缸3 8的頂側的開口面和下汽缸 的底側的開口面封閉,同時用作旋轉軸1 6的軸承。 在構成上述第1旋轉壓縮構件3 2的下汽缸4 0內,形 有收容葉片52的導向槽72,在該導向槽72的外側,即, 片5 2的背面側,形成收容作爲彈性構件之彈簧7 6的收 部72Α。該彈簧76與葉片52的背面側端部接觸,經常將 爲 於 其 現 圖 持 板 36 轉 中 40 位 心 該 的 頂 和 40 成 葉 容 葉 200406547 片5 2施壓於滾輪4 8側。另外,該收容部7 2 a開口於導向 槽72 —側與密封容器12(容器主體12A)側,在收容於收容 部7 2 A中的彈簧7 6的密封容器1 2 —側,設定有金屬制的 插塞138,其起防止彈簧76脫出的作用。另外,在插塞138 的周面上,設定有圖中未示出的〇型環,以便將該插塞138 與收容部72A的內面之間密封。 此外,在導向槽72與收容部72A之間,設有反壓室52A ,該反壓室5 2 A使第1旋轉壓縮構件3 4的制冷排出壓力作 用於葉片52上,以便與彈簧76 —起將葉片52經常地施壓 於滾輪4 8側。該反壓室5 2 A的底面與後述的連通通路1 0 0 連通。另外,該反壓室5 2A與密封容器12內係以上述插塞 1 3 8隔絕。 還有,在頂部支承構件5 4和底部支承構件5 6上,設有 :吸入通路59、60,該吸入通路59、60係以吸入璋161 (第 1旋轉壓縮構件3 2的吸入埠在圖中未示出),分別與上下汽 缸38、40的內部連通;排出消音室62、64,該排出消音室 62、64通過借助作爲壁的蓋,將頂部支承構件54和底部支 承構件56的凹陷部封閉的方式形成。即,該排出消音室62 以作爲構成該排出消音室6 2的壁的頂部蓋6 6而封閉,該 排出消音室64以底部蓋6 8封閉。 另外,在底部支承構件56內形成有前述的連通通路1〇〇 。該連通通路1 〇〇係爲將連通於第1旋轉壓縮構件3 2之下 汽缸40的圖中未示之排出埠連通的排出消音室64與上述 反壓室52A連通的通路。該連通通路1〇〇的頂側與反壓室 200406547 52A連通,底側與排出消音室64連通。此外,第丨旋轉壓 縮構件3 2之葉片5 2係以下述中間壓力而施壓於滾輪4 8側 ,該中間壓力係指,以第1旋轉壓縮構件3 2壓縮,通過圖 中未示出的排出埠排向排出消音室64,然後通過連通通路 1〇〇流入反壓室52A的冷媒氣體的中間壓力。 由此,與將形成高壓的密封容器1 2內部的壓力作爲反 壓而施加於第1旋轉壓縮構件3 2中的葉片5 2上的場合相 比較,可縮小第1旋轉壓縮構件32之汽缸40內與反壓室52A 間的壓力差,在防止所謂的葉片跳動的同時,可使葉片52 的前端荷載減輕。於是,可提高壓縮機1 0的可靠性。 此外,由於亦可減少從第1旋轉壓縮構件3 2之葉片5 2 的導向槽7 2洩漏到汽缸4 0內部的冷媒氣體量,故可改善 壓縮效率。 還有,底部蓋68由環狀的圓形鋼片形成,藉由主螺栓 129…而從下方將週邊4處固定於底部支承構件56上。該 主螺栓1:29…的前端與上述支承構件54螺合。 在此,第1旋轉壓縮構件3 2之排出消音室64和第2旋 轉壓縮構件34的吸入通路59係以冷媒導入管92連通。該 冷媒導入管92位於密封容器1 2的外側,排到排出消音室64 中的冷媒氣體係以該冷媒導入管92而經由密封容器1 2外 、送入到第2旋轉壓縮構件3 4中。 此時,在供給第2旋轉壓縮構件34的冷媒氣體中,混 入有供給到第1旋轉壓縮構件3 2內的油,大量地包含該油 的冷媒氣體直接吸入到第2旋轉壓縮構件3 4中。由此,足 -32- 200406547 夠的油沒有妨礙地供給到第2旋轉壓縮構件34中。 如此,可不將以第1旋轉壓縮構件3 2壓縮的冷媒氣體 排到密封容器1 2內,而經由冷媒導入管92,照原樣將其吸 入到第2旋轉壓縮構件34中,藉此,可將包括供給第1旋 轉壓縮構件32的油,含油冷媒氣體照原樣送入到第2旋轉 壓縮構件3 4中。 於是,可在不採用用於向第2旋轉壓縮構件34中的滑 動部供油的特殊的裝置的情況下,向第2旋轉壓縮構件34 供油,可解除第2旋轉壓縮構件34之油的不足。 此外,由於第2旋轉壓縮構件3 4的供油機構可簡化, 故可削減供油機構的生產成本。 還有,通過設定於密封容器1 2的外側的冷媒導入管92 ,將以第1旋轉壓縮構件3 2所壓縮的冷媒氣體送入到第2 旋轉壓縮構件3 4中,由此,通過第1旋轉壓縮構件3 2壓縮 的冷媒氣體在通過外部的過程中得以冷卻。由此,可降低 吸入到第2旋轉壓縮構件3 4中的冷媒氣體的溫度,使壓縮 效率提高。 另一方面,在頂部蓋6 6的頂側,按照與頂部蓋6 6保持 規定間隔的方式,設定電動構件1 4。該頂部蓋66的週邊部 係以4根主螺栓7 8…從上方固定於頂部支承構件5 4。該主 螺栓78…的前端與底部支承構件56螺合。 第2旋轉壓縮構件3 4中的排出消音室6 2與密封容器1 2 內係以排出孔1 2 0連通,該排出孔1 2 0穿過頂部蓋6 6、開 口於密封容器1 2內的電動構件1 4側,從該排出孔丨2〇,通 -33 - 200406547 過第2旋轉壓縮構件3 4壓縮的高壓的冷媒氣體排到密封容 器1 2的內部。此時,在冷媒氣體中,混入有供給第1和第 2旋轉壓縮構件32、34的油,但是,該油還排到密封容器1 2 的內部。另外,該油在通過密封容器1 2內部的空間的過程 中,與冷媒氣體分離,流落到密封容器1 2內部的底部的存 油部。 另外,作爲此場合的冷媒,考慮與地球環境保護、可燃 性和]毒性等因素,採用自然冷媒的二氧化碳(C〇2),作爲密 封於密封容器〗2內的潤滑油的油,採用例如礦物油(mineral oil)、烷基苯油、醚油、酯油、PAG(聚烷基二醇油)等的已有 的油。 此外,在密封容器1 2的容器主體1 2 A的側面上,在與 頂部支承構件54和底部支承構件56的吸入通路59、60、 排出消音室64、轉子24的頂側(電動構件14正上方)相對 應的位置,分別以熔接方式固定有套管141、142、143和144 。該套管141和142上下鄰接,並且套管143位於套管142 的略對角線上。此外,該套管1 44位於套管1 4 1的上方。 還有,用於將冷媒氣體送入上汽缸38中的冷媒導入管92 的一端以插入方式連接於該套管141內。 該冷媒導入管92如前所述,用以將藉由第1旋轉壓縮 構件32所壓縮的冷媒氣體供給至第2旋轉壓縮構件34,該 冷媒導入管9 2的一端與上汽缸3 8的吸入通路5 9連通。另 外,冷媒導入管92通過密封容器1 2的外側、延伸到套管1 43 處,其另一端以插入方式連接於套管1 43內部,與第1旋轉 200406547 壓縮構件32的排出消音室64連通。 還有,用於將冷媒氣體送入到下汽缸4 〇中的冷媒導入 管94的一端以插入方式連接於該套管142內,該冷媒導入 管94的一端與下汽缸40的吸入通路6〇連通。該冷媒導入 管9 4的另一端與構成冷凍循環的冷媒回路之圖中未示出的 蓄熱器連接。 另外,冷媒導入管96以插入方式連接於套管144內, 該冷媒導入管9 6的一端與電動構件1 4上方的密封容器J 2 的內部連通。如此,由於冷媒導入管9 6設於電動構件1 4 的頂側,故與以第2旋轉壓縮構件3 4所壓縮的冷媒氣體一 起排到密封容器1 2內的電動構件1 4底側的油係通過電動 構件1 4、到達頂側,從冷媒導入管9 6排到外部。如此,從 第2旋轉壓縮構件3 4排出的冷媒氣體在密封容器1 2內部 的空間中移動,由此,混入其中的油順利地分離。另外,由 於冷媒氣體通過設定於電動構件1 4的頂側(旋轉軸1 6的頂 端)上的油分離板1 0 3,故更進一步地促進油分離。由此, 可有效地減小與冷媒氣體一起排到旋轉壓縮機i 〇的外部( 冷凍循環的冷媒回路內部)的油量。 此外,由於如前所述,將含油的冷媒氣體吸入到第2旋 轉壓縮構件3 4中,故即使在高壓縮運轉時,仍可減輕第2 旋轉壓縮構件34的溫度上升。伴隨該情況,還抑制電動構 件1 4部分的溫度上升,其結果是,改善旋轉壓縮機1 〇的性 能和可靠性。 第1 8圖爲表示本發明第6實施例之多段壓縮式旋轉壓 -35- 200406547 縮機的實施例,具有第1和第2旋轉壓縮構件3 2、3 4的內 部中間壓型多段(2段)壓縮旋轉壓縮機1 〇的結構的縱剖視 圖,第1 9圖爲表示本發明用於熱水器1 5 3的場合的冷媒回 路圖,第2 0圖表示常溫用的旋轉壓縮機丨〇中的第1和第2 旋轉壓縮構件3 2、3 4的汽缸3 8、4 0的剖視圖,第2 1圖表 示採用本發明的寒冷地區用的旋轉壓縮機1 〇中的第〗和第 2旋轉壓縮構件3 2、3 4的汽缸3 8、4 0的剖視圖。 在第18圖中,定子22包括疊置體26和定子線圈28, 在該疊置體26中,疊置有環狀的電磁鋼片,該定子線圈28 以串聯繞群組(密集繞群組)方式纏繞於該疊置體2 6的齒部 上。另外,轉子24也與定子22同樣地以下述方式構成,其 由電磁鋼片的疊置體3 0;形成,在該疊置體30內插入有永 久磁鐵M G。此外,在將永久—磁鐵M G插入到疊置體3 0內, 以圖中未示的非磁性體之端面構件覆蓋該疊置體3 〇的上下 端面,不與該端面構件之疊置體3 〇接觸的面上,裝設有配 重1 0 1 (疊置體3 0的底側的配重在圖中未示出),另外,油分 離板1 0 3以重合方式裝設於位於疊置體3 〇頂側的配重1 〇 j 的頂側上。 還有,以穿過該轉子2 4、配重1 〇 1…和油分離板1 〇 3的 鉚釘1〇4,將這些構件成一體連接。 再有,在上述第1旋轉壓縮構件和第2旋轉壓縮構件3 4 之間,夾持中間分隔板3 6。即,第1旋轉壓縮構件3 2和第 2旋轉壓縮構件34由下述構件構成:中間分隔板3 6 ;設定 於該中間分隔板3 6的上下汽缸3 8、4 0 ;上下滾輪4 6、4 8, 200406547 該上下滾輪46、48如第20圖所示,具有180度的相位差 在上下汽缸3 8、4 0的內部,與設定於旋轉軸1 6上的上 偏心軸4 2、4 4嵌合,以偏心方式旋轉;葉片5 〇、5 2,該 片52與上下浪輪46、48接觸,將上下汽缸38、40內分 劃分爲低壓室側和高壓室側;作爲支承構件的頂部支承 件5 4和底部支承構件5 6,該頂部支承構件5 4和底部支 構件5 6將上汽缸3 8頂側的開口面和下汽缸40底側的開 面封閉,同時用作旋轉軸1 6的軸承。 在此,第2旋轉壓縮構件3 4的排除容積小於第1旋 壓縮構件3 2的排除容積,但是,在此場合下,按照第2 轉壓縮構件3 4的排除容積較大,在第2 〇圖中,爲第1旋 壓縮構件3 2的排除容積的6 5 %的方式設計。 另外,在頂部支承構件54和底部支承構件56上,設 :吸入路6 0 (頂側的吸入通路在圖中未示出),該吸入通路 以吸入埠1 6 1、1 6 2,分別與上下汽缸3 8、4 0內連通;排 消音室62、64,該排出消音室62、64按照通過作爲壁的 ,封閉頂部支承構件5 4和底部支承構件5 6的凹陷部的 式形成。即,排出消音室62通過作爲構成該排出消音室 的壁的頂部蓋66封閉,該排出消音室64通過底部蓋68 在此場合,在頂部支承構件5 4的中間處,以立起方 形成軸承5 4 A。另外,在底部支承構件5 6的中間處,以 通方式形成軸承5 6 A,旋轉軸1 6以頂部支承構件5 4的 54A與底部支承構件56的軸承56A支撐。 下 葉 別 構 承 □ 轉 旋 轉 有 60 出 蓋 方 62 封 式 承 200406547 另外,底部蓋68由環狀的圓形鋼片構成,以主螺栓1 29 …而從下方將週邊部之4處固定於底部支承構件5 6上,以 排出埠4 1區隔與第1旋轉壓縮構件32的下汽缸40內部連 通的排出消音室64。該主螺栓129…的前端與頂部支承構 件5 4螺合。 在排出消音室64的頂面,設定有排出閥128(在第20 圖和第2 1圖中,爲了便於敘述,以與汽缸相同的平面表示) ,該排出閥128以可開閉方式封閉排出埠41。該排出閥128 由彈性構件構成,該彈性構件由縱向較長的,基本上呈矩形 的金屬板形成,排出閥1 2 8的一側與排出埠4 1接觸而封閉 ,另一側與排出口 4 1保持規定間隔,藉由鉚釘固定於底部 支承構件5 6的圖中未示的裝設孔中。 此外,在該排出閥1 2 8的底側設有作爲排出閥抑制板 的止回閥128A,與上述排出閥.128相同,裝設有底部支承 構件5 6。 還有,在下汽缸4 0內壓縮、達到規定壓力的冷媒氣體 係按壓關閉排出口 4 1的排出閥1 2 8,打開排出埠4 1,向排 出消音室64排出。此時,由於排出閥〗2 8係將另一側固定 於底部支承構件5 6上,故與排出口 4 1接觸的一側反彎,與 限制排出閥1 2 8的打開量的止回閥1 2 8 A接觸。如果處於冷 媒氣體的排出結束的時期,則排出閥128從止回閥128A離 開,將排出埠4 1封閉。 第1旋轉壓縮構件3 2中的排出消音室64與密封容器1 2 內以連通通路連通,該連通通路爲穿過頂部蓋66、上下汽 -38- 200406547 缸3 8、4 0、中間分隔板3 6的圖中未示出的孔。在此場合, 在連通通路的頂端,立設有中間排出管1 2 1,中間壓力的冷 媒從該中間排出管1 2 1,排到密封容器1 2內。 此外,頂部蓋6 6構成排出消音室6 2,該排出消音室6 2 通過排出埠39,與第2旋轉壓縮構件34中的上汽缸38的 內部連通,在該頂部蓋6 6的頂側,按照與頂部蓋6 6保持規 定間隔的方式,設定有電動構件1 4。該頂部蓋6 6由略環狀 的圓形鋼板構成,在該鋼板中,形成有上述頂部支承構件5 4 的軸承5 4 Α穿過的孔,該週邊部通過4根主螺栓7 8…,從 上方固定於頂部支承構件5 4上。該主螺栓7 8…的前端與底 部支承構件5 6螺合。 在排出消音室62的底面上,設有排出閥127(在第20 圖和第21圖中,爲了便於敘述,通過與汽缸相同的平面表 示),該排出閥1 2 7以可開閉的方式將排出口 3 9封閉。該排 出閥1 2 7由縱向較長的、基本呈矩形的金屬板形成之彈性 構件所構成,排出閥1 27的一側與排出埠3 9接觸而封閉, 另一側按照與排出埠3 9保持規定間隔,以鉚釘固定於頂部 支承構件5 4的圖中未示出的裝設孔中。 另外,在該排出閥1 27的頂側,設有作爲排出閥抑制板 的止回閥127A,與上述排出閥127相同,裝設有頂部支承 構件5 4。 此外,在上汽缸3 8內被壓縮、達到規定壓力的冷媒氣 體係按壓關閉排出埠3 9的排出閥1 2 7 (在第2 0圖與第2 1圖 中,爲了便於敘述,係以與汽缸相同的平面表示),開啓排 - 39 - 200406547 出埠3 9、朝向排出消音室62排出。此時,由於排出閥1 27 的另一側固定於頂部支承構件54上,故與排出埠3 9接觸 的一側反彎,與限制排出閥1 2 7之打開量的止回閥1 2 7 A接 觸。如果處於冷媒氣體的排出結束的時期,則排出閥1 2 7 從止回閥1 2 7 A離開,將排出埠3 9封閉。 另一方面,在上下汽缸38、40內形成有圖中未示出之 收容葉片5 0、5 2的導向槽、以及位於該導向槽外側而收容 作爲彈性構件之彈簧76、78的收容部70、72。該收容部70 、72開口於導向槽側與密封容器12(容器主體12A)側。上 述彈簧76、78與葉片50、52的外側端部接觸,經常地將 葉片50、52朝向滾輪46、48 —側施壓偏置。另外,在該 彈簧76、78的密封容器12 —側的收容部70、/72內設有金 屬製的插塞1 37、140,用以達到防止彈簧76、78的脫出的 作用。 還有,在密封容器1 2之容器主體1 2 A的側面,在與頂 部支承構件54和底部支承構件56的吸入通路60 (頂側在圖 中未示出),與排出消音室62、頂部蓋66的頂側(基本上與 電動構件1 4的底端相對應的位置)相對應的位置,分別熔接 固定有套管141、142、143和144。套管141和142沿上下 鄰接,該套管1 4 3位於套管1 4 1之略對角線上。另外,套管 144位於與套管141略錯開90度的位置上。 另外,用於將冷媒氣體導入上汽缸3 8中之制冷導入管 92的一端以插入方式連接於套管141內,該制冷導入管92 的一端與上汽缸3 8中未圖示出的吸入通路連通。該制冷導 -40 - 200406547 入管92通過密封容器1 2的頂側而延伸到套管1 44處,另一 端以插入方式連接於套管144內而與密封容器12內連通。 此外,用於將冷媒氣體導入下汽缸40中之制冷導入管 94的一端以插入方式連接於套管142內,該制冷導入管94 的一端與下汽缸40中的吸入通路60連通。該制冷導入管94 的另一端連接於圖中未示出的蓄熱器的底端。另外,冷媒 排出管96以插入方式連接於套管143內,上述冷媒導入管 96的一端與排氣消音室62連通。 在此,爲了在寒冷地區等的外界氣溫較低的地區,使用 如第20圖所示之多段壓縮式旋轉壓縮機,必須改變第1和 第2旋轉壓縮構件3 2、3 4之排除容積比。即,必須按照第 2旋轉壓縮構件3 4的排除容積進一步減小的方式進行上述 的改變。 在此場合,例如,爲了將第2旋轉壓縮構件3 4的排除 容積設定爲第1旋轉壓縮構件3 2的排除容積的5 5 %,如第 21圖所示,在上述上汽缸3 8上,形成擴張部1 1 〇。該擴張 部1 1 〇在從汽缸3 8的吸入埠1 6 1,滾輪4 6的旋轉方向的規 定角度的範圍內,使該汽缸3 8的外側擴張。可藉由該擴張 部1 1 〇,調整汽缸3 8中的冷媒氣體的壓縮開始角度直至擴 張部1 1 0的滾輪46的旋轉方向端。即,可按照形成有汽缸 3 8之擴張部1 1 0的角度,使汽缸3 8的冷媒的壓縮開始延遲 〇 於是,可減小在汽缸3 8內所壓縮的冷媒氣體的量,其 結果是,可減小第2旋轉壓縮構件3 4的排除容積。 一 4 1 一 200406547 在第2 1圖之例中,按照第2旋轉壓縮構件34的排除容 積爲形成第1旋轉壓縮構件3 2的排除容積的5 5 %的方式, 調整形成擴張部1 1 〇的角度。由此,可不改變第2旋轉壓 縮構件34的汽缸、滾輪和偏心部等,而縮小第2旋轉壓縮 構件34的排除容積,防止第2段的級差壓力(第2旋轉壓縮 構件的吸入壓力與第2旋轉壓縮構件的排出壓力的差)的增 加。 即,由於可僅以在汽缸3 8上形成擴張部1 1 0的方式, 減小第2旋轉壓縮構件3 4的排除容積,故可抑制伴隨構件 變更而產生的成本增加。 此外,由於不必爲了調整旋轉軸1 6的平衡,還改變裝 設於電動構件1 4的滾輪24的端面上的配重1 0 1,故可更進 一步地減小成本。 其次,於第1 9圖中之上述多段壓縮式旋轉壓縮機1 0 係構成於第1 9圖所示的熱水器1 5 3之冷媒回路的一部分。 即,多段壓縮式旋轉壓縮機1 〇中的冷媒排出管96與 氣體冷卻器1 5 4連接。由於該氣體冷卻器1 5 4對水加熱, 產生熱水,故其設定於熱水器1 5 3的圖中未示出的熱水貯 存箱中。從氣體冷卻器1 54伸出的管通過作爲減壓器的膨 脹閥156而與蒸發器157連接,蒸發器157經由圖中未示出 的蓄熱器與冷媒導入管94連接。 下面對各實施例的動作進行描述。在第1圖所示的多 段壓縮式旋轉壓縮機中,若經由端子20和圖中未示出的配 線對電動構件1 4中的定子線圈28通電,則啓動電動構件;[4 -42- 200406547 、轉子24旋轉。藉由該旋轉,和與旋轉軸成一體設定的上 下偏心部42、44嵌合的上下滾輪46、48在上下汽缸38、40 的內部實現偏心旋轉。 由此,經由形成在冷媒導入管9 4和底部支承構件5 6 之吸入通路6 0,從吸入ί阜5 5、1 6 2吸入到下汽缸4 0的低壓 室側LR中的低壓的(4MpaG程度)的冷媒氣體,係藉由下滾 輪4 8與下葉片5 2的動作,進行第!段壓縮、形成中間壓力 (8 M p a G程度)。另外,處於中間壓力的冷媒從汽缸4 0的高 壓室側H R經由排出消音室6 4、上述連通通路,從中間排出 管1 2 1排到電動構件1 4底側的密封容器1 2內。藉此,密封 容器1 2內處於中間壓力。於是,使設於排出消音室64內 的排出閥1 2 8打開,排出消音室64和排出埠4 1連通,如此 ,從下汽缸4 0的高壓室側通過排出埠4 1內而排到形成於 底部支承構件5 6上的排出消音室64。排到排出消音室64 的內部的冷媒氣體通過圖中未示出的連通孔,從中間排出 管1 2 1,排到密封容器1 2的內部。 排到排出消音室64中的中間壓力的冷媒係如前所述, 從連通通路1 0 0流入到圖中未示出的第1旋轉壓縮構件3 2 之反壓室52Α中,與彈簧76 —起將葉片朝向下滾輪48的 方向施壓。另一方面,排到排出消音室64之中間壓力的其 它冷媒氣體係進入冷媒導入管92,通過密封容器12、經過 第2旋轉壓縮構件3 4之吸入通路5 9,而從吸入埠1 6 1吸入 到上汽缸3 8的低壓室側。此時,冷媒氣體在通過設定於密 封容器1 2的外側的制冷導入管9 2時,得以冷卻。 -43 - 200406547 從中間排出管1 2 1排出的冷媒氣體係通過電動構件i 4 內或電動構件1 4 (平面部2 2 C )與容器主體1 2 A之間的間隙 ,上升到電動構件1 4的上方,通過缺口 22 A,從冷媒導入 管92的入口 92A的頂側三分之二的部分,吸入到冷媒導入 管9 2的內部。如此,在密封容器1 2的內部上升的過程中, 混入到從中間排出管1 2 1排出的冷媒中的油係分離,該分 離的油係附著於容器主體1 2 A的壁面上,從平面部2 2 C等 處流下到存油部5 8。另外,從旋轉軸i 6頂端的輔助排出件 8 4之油排出孔8 4 A而排到電動構件1 4上方的油亦如圖中 黑色箭頭所示,在密封容器1 2的內面下降,在對電動構件 1 4進行冷卻潤滑的同時,流下到存油部5 8。 吸入到冷媒導入管9 2之冷媒氣體(包含如後所述之油) 係通過內部,經過形成於頂部支承構件54上之未圖示的吸 入通路,亦從圖中示的吸入埠而被吸入到汽缸3 8的低壓室 側。另外,吸入到冷媒導入管92中者,除了冷媒氣體以外 ,還包括局部從中間排出管1 2 1排出而未分離的油、或是亦 包含有局部從旋轉軸1 6頂端的輔助排出件84的油排出孔 84A排出的油。 吸入到汽缸3 8之低壓室側的中間壓力的冷媒氣體係以 滾輪46與葉片(圖中未示)的動作,進行第2段的壓縮,形 成高溫、高壓的冷媒氣體,從高壓室側通過圖中未示的排 出璋,經過形成於頂部支承構件5 4上的排出消音室6 2、冷 媒排出管9 6而排到外部,流入到圖中未示的氣體冷卻器等 200406547 排到上述密封容器1 2內的冷媒氣體係通過缺口 22 A, 從冷媒導入管92的入口 92A吸入到第2旋轉壓縮構件34 內。此時,除了冷媒氣體外,從中間排出管1 2 1排出而未分 離的油的一部分、或從旋轉軸1 6頂端的輔助排出件8 4的 油排出孔84A排出的油的一部分,均從冷媒導入管92的入 口 92 A吸入而流入到第2旋轉壓縮構件34內,但是,如第 5圖的左側所示(以標號200表示旋轉壓縮機),與使冷媒導 入管92的入口 92A開口於電動構件14的底側的場合相比 較,密封容器1 2內的油分離能力提高。 特別是,如前所述,油排出孔8 4 A的內徑設定爲下述 尺寸,即,該尺寸可適合地進行密封容器1 2內之電動構件 1 4的冷卻、各滑動部的潤滑,並且通過冷媒導入管92,吸 入到第2旋轉壓縮構件3 4的油量爲適合的量,因此,有效 地使進入第2旋轉壓縮構件3 4,排到外部的油量減少。由 此,可將進入第2旋轉壓縮構件34中的油量調整到適合量 ,可未然地避免旋轉壓縮機1 〇的性能降低等的情況的同時 ,還可解決或抑制對冷媒回路造成的不利影響。 另外,如前面所述,由於按照冷媒導入管9 2的入口 9 2 A 的一部分位於電動構件1 4的定子22的頂端的下方的方式 ,設定冷媒導入管9 2,故可縮小旋轉壓縮機丨〇的高度,即 使與第5圖的左側所示之習知之旋轉壓縮機1 〇 〇相比較, 如該圖右側所示,仍可抑制在略爲相同的高度。由此,在收 容空間小、壓縮機的尺寸受到限制的自動販賣機、冰箱的應 用中,該旋轉壓縮機1 〇是極其適合的。 -45- 200406547 此外,在實施例中,本發明係適用於2段壓縮旋轉壓縮 機1 〇,但是並不限於此,即使是對於更多段的旋轉壓縮機 ,本發明也是有效的。另外,在旋轉軸1 6的油通路8 2上, 設有作爲調整機構而形成有油排出孔8 4 A的輔助排出件8 4 ,但是油調整機構不限於此,也可縮小形成於旋轉軸1 6頂 端之油排出口 8 2 A本身的內徑。 下面對第6圖所示的多段壓縮式旋轉壓縮機的動作進 行描述。與第1圖相同,排到上述密封容器1 2內的冷媒氣 體係通過缺口 22A,從冷媒導入管92的入口 92A,吸入到 第2旋轉壓縮構件3 4內。此時,如前所述,在第2旋轉壓 縮構件34內除了冷媒氣體外,從中間排出管1 2 1排出而未 分離的油的一部分、從旋轉軸1 6的頂端的輔助排出件84 的油排出孔84A排出的油的一部分均從冷媒導入管92的入 口 92A吸入而得以流入,但是,相較於如習知之使冷媒導 入管的入口開口於電動構件的底側的場合,密封容器1 2內 的油分離能力提高。 特別是,由於如前所述,油排出孔84A的內徑設定爲 這樣的尺寸,該尺寸可適合地進行密封容器1 2內的電動構 件1 4的冷卻、各滑動部的潤滑,並且通過冷媒導入管92, 吸入到第2旋轉壓縮構件34中的油量爲適合的量,故有效 地減小進入第2旋轉壓縮構件34內的、排到外部的油量。 由此,將進入到第2旋轉壓縮構件34中的油量調整到適合 量,可防犯未然地避免旋轉壓縮機1 〇的性能降低等情況的 同時,可消除或抑制對冷媒回路的不利影響。 一 46- 200406547 在這裏,在第1 1圖的左側表示使定子2 2的頂端部分 開口於冷媒導入管92的入口 92A的場合的旋轉壓縮機200 ,第1 1圖的右側表示本發明的旋轉壓縮機1 〇。從該圖中也 可知道,在本發明的旋轉壓縮機1 0中,由於固定冷媒導入 管92的套管144下降到電動構件14的高度,故壓縮機的高 度比圖中左側的場合顯著縮小。由此,可顯著地縮小旋轉 壓縮機1 0的高度,例如,適合用於收容空間小、壓縮機的 尺寸受到限制的自動販賣機、冰箱等。 第9圖和第1 0圖表示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的結構。在 此場合,套管1 4 4對應於形成於定子2 2的側面上的平面部 22C,固定於容器主體12A上,冷媒導入管92的入口 92A 也開口於該平面部2 2 C的內部。即,在此場合,平面部2 2 c 爲達到本發明之缺口的作用。另外,平面部22C的寬度按 照與入口 9 2 A相同或比其稍小的方式設定。 同樣在該方案中,與前述相同,可縮小旋轉壓縮機1〇 的高度。但是,由於電動構件1 4底側的冷媒氣體也可流入 到冷媒導入管92中,故考慮下述的情況,即,如前所述, 僅使電動構件14頂側的冷媒氣體流入到冷媒導入管92中 的場合,係導致採用密封容器1 2內空間的油分離性能變差 。但是,由於不必如前述,設有特別的缺口 2 2 A,故具有生 產成本可削減的優點。 下面對第1 2圖所示的多段壓縮旋轉壓縮機的動作進行 描述。與第1圖相同,吸入到汽缸3 8的低壓室側之中間壓 力的冷媒氣體藉由滾輪46與葉片(圖中未示出)的動作,進 200406547 行第2段的壓縮,形成高溫高壓的冷媒氣體,從高壓室側通 過圖中未示的排出埠,經過形成於頂部支承構件54之排出 消音室62、冷媒排出管96而排到外部,流入圖中未示的氣 體冷卻器等。 在此,吸入到冷媒導入管92中係除了具有冷媒氣體, 還包括從中間排出管1 2 1排出而未分離的油的一部分、從 旋轉軸1 6的頂端的輔助排出件84的油排出孔84A排出的 油的一部分。本發明按照下述方式構成,該方式爲:藉由改 變該輔助排出件8 4的油排出孔8 4 A的尺寸,進行油排出量 的調整。 下面的表 1表示此場合的油排出孔84A的內徑與吸入 到第2旋轉壓縮構件34中的油量和旋轉壓縮構件34的潤 滑性(第2段供油量與第2段潤滑性)。 表1 做法 第2段供油量 潤滑性 現行做法 中間排出(電動構件下) 油通路堵塞沒有 15% 〇 探討做法① 中間排出(電動構件下) 油通路堵塞沒有 10 〜15% 〇 探討做法② 中間排出(電動構件下) 油通路堵塞 φ4孔 7 〜10% 〇 探討做法③ 中間排出(電動構件下) 油通路堵塞 #2孔 5% 〇 探討做法④ 中間排出(電動構件下) 油通路堵塞 ρ1扎 2% △ 200406547 另外,表1的第2段供油量係表示流出密封容器 側的油量,以冷媒回路內的油循環量/冷媒回路內的 循環量+油循環量進行計算。另外,試驗在存油部5 上吸量、油粘土、環境溫度、旋轉壓縮機1 〇的容量 構件1 4的旋轉次數等相同的條件下進行。 該表中的現行做法的欄表示在電動構件1 4的下 密封容器1 2內的中間排出,進而從電動構件1 4下方 到冷媒導入管9 2中的场合(未通過輔助排出件8 4封 路8 2),此場合的第2級供油量較多而爲1 5%,潤滑 〇 表中的探討做法①指如第1 3圖所示,在電動| 下方進行朝向密封容器1 2內的中間排出,從電動| 上方排到冷媒導入管9 2的場合下,顯示油通路8 2 助排出件8 4所密封的情況,此場合的第2段供油量 而在1 0〜1 5 %的範圍內,潤滑性良好。 表中的探討做法②表示在電動構件1 4下方進行 封容器1 2內的中間排出,從電動構件1 4上方排到 入管92的場合下,顯示油通路82頂端的油排出口 以輔助排出件84所封閉,該輔助排出件84的油排出 的尺寸爲¢) 4(內徑爲4mm)的場合,此場合的第2段 較少而在7〜10%的範圍內,並且潤滑性也良好。 另外,探討做法③表示在電動構件1 4下方進行 封容器1 2內的中間排出,從電動構件1 4上方排到 入管9 2的場合下,顯示油通路8 2頂端的油排出口 1 2外 冷媒的 8的油 、電動 方進行 ,吸入 閉油通 性良好 奪件14 奪件 14 未以輔 也較多 朝向密 冷媒導 82A爲 孔84A 供油量 朝向密 冷媒導 82A爲 200406547 以輔助排出件84所封閉,該輔助排出件84的油排出孔84A 的尺寸爲¢) 2(內徑爲2mm)的場合,此場合的第2段供油量 較少而爲5 %,並且潤滑性也良好。 此外,探討做法④表示在電動構件〗4下方進行朝向密 封容器1 2內部的中間排出,從電動構件1 4上方排到冷媒 導入管92的場合下,顯示油通路82頂端的油排出口 82A 爲以輔助排出件84所封閉,該輔助排出件84的油排出孔84A 的尺寸爲P 1 (內徑爲1 m m)的場合,此場合的第2段供油量 顯著減少而爲2 %,但是潤滑性不好。 根據這樣的結果可知,輔助排出件84的油排出孔84A 的內徑在9 1 · 5〜φ 3範圍內的場合,使流出到冷媒回路中的 油量減少,同時,還可確保第2旋轉壓縮構件34的循環。 於是,在本實施例中,第2段供油量爲採用較少爲_ 5%、潤 滑性良好的探討做法③的油排出孔84Α的直徑爲ρ 2。 即,爲了調整排到密封容器1 2內之頂部的油量,在油 通路82頂端的油排出口 8:2Α上設有探討做法③的輔助排出 件8 4,藉此,以油泵Ρ而從存油部5 8上吸的油係通過旋轉 軸16之油通路82,從油排出孔84Α適量地排到密封容器12 內的頂部。另外,在對電動構件1 4等進行冷卻、循環時, 排到密封容器1 2內的油的一部分係流到存油部5 8中,剩 餘之適量的油從電動構件1 4流入到冷媒導入管9 2吸入到 第2旋轉壓縮構件3 4中的汽缸3 8中。 另外,形成於輔助排出件84之油排出孔84Α不限於實 施例的一個部位,設定多個也沒有關係。在此場合,顯然, -50- 200406547 多個油排出孔的總截面積爲與實施例的油排出孔84A相同 的截面積。 如上所述,在位於設定於旋轉軸1 6之油通路8 2的頂 端部的油排出口 82A上,未設有用於調整油排出孔82A內 徑的輔助排出件8 4的旋轉壓縮機(上述第1 3圖所示的型式) 中,油從位於油通路82頂端部的油排出口 82A排到密封容 器1 2的內部頂部(圖中的黑色箭頭),但是,來自油排出孔 82A的油的排出量較多,從油排出孔82A排出的油大量地 吸入到冷媒導入管92的內部。 該油在以第2旋轉壓縮構件3 4壓縮後,排到密封容器 1 2之外,故導致旋轉壓縮機1 0的潤滑、密封等的性能降低 等情況,還在冷媒回路的內部造成不利影響,但是,按照本 發明,在設於旋轉軸16之油通路82的油排出口 82A內設 有輔助排出件84,該輔助排出件84形成有用於調整該排出 口 82 A的內徑的油排出孔84A,適量地調整從油排出孔84 A 排出的油量,由此,可適合地設定從冷媒導入管92吸入到 第2旋轉壓縮構件3 4中的油量。 藉此,可在減小從第2旋轉壓縮構件3 4排到外部的油 量,同時對第2旋轉壓縮構件3 4進行適合潤滑處理。: 在此,在實施例中,爲將本發明通用於2段壓縮旋轉壓 縮機1 〇,但是並不限於此,同樣對於更多段的旋轉壓縮機 ,本發明也是有效的。另外,在旋轉軸1 6之油通路8 2上, 設有作爲調整機構之形成有油排出孔84的輔助排出件84, 但是該油調整機構不限於此,也可縮小形成於旋轉軸1 6頂 -51- 200406547 端的油排出口 8 2 A本身的內徑。 下面對第1 4圖所示的多段壓縮式旋轉壓縮機的動作進 行描述。與第1圖相同,從旋轉軸1 6頂端的油排出口 8 2 A 排向電動構件1 4上方的油也在密封容器1 2內部下降,在 對電動構件1 4進行冷卻、潤滑的同時,流到存油部5 8中, 並且,從油排出口 82A排向電動構件14的上方的油的一部 分係從入口 92A經過形成於冷媒導入管92和頂部支承構件 54上之圖中未示的吸入通路,其同樣從圖中未示的吸入埠 ,吸入到汽缸3 8的低壓室側。 另外,如果油在密封容器1 2內下降,流到存油部5 8中 ,則殘留於密封容器1 2內的異物係積存於存油部5 8中。 接著,在從旋轉軸1 6頂端的浊排出口 8 2. A所排出的油中,, 存留於存油部5 8中的油通過油泵P上吸而排出,然後積存 於存油部5 8中的異物也從旋轉軸1 6的頂端的油排出口 8 2 A 排出。 並且,從油排出口 82A排出的油的一部分、或混入油 中的異物,係從入口 92A進入冷媒導入管92內,但是,由 於在冷媒導入管92的入口 92A處設有過濾器130,故從入 Π 92A進入冷媒導入管92內的灰塵、切削屑等的異物在以 過濾器1 3 0過濾後,僅將殘留異物的油與冷媒氣體從吸入 埠吸入到汽缸3 8的低壓室側。 吸入到汽缸3 8之低壓室側的中間壓力之冷媒氣體係藉 由滾輪46與葉片(圖中未示)的動作進行第2段的壓縮,形 成高溫、高壓的冷媒氣體,從高壓室側通過圖中未示的排 -52- 200406547 出埠,經過形成於頂部支承構件5 4上的排出消音室6 2、冷 媒排出管96排到外部,流入圖中未示的氣體冷卻器等中。 此外,在以氣體冷卻器將冷媒放熱後,其通過圖中未示 的減壓器等減壓,其亦流入到圖中未示的蒸發器中。在此, 蒸發冷媒,然後,通過上述蓄熱器,而從冷媒導入管94吸 入到第1旋轉壓縮構件3 2內,反覆進行此種循環。 如此,在用以導入第2旋轉壓縮構件3 4之冷媒導入管 92入口 92A上,設有過濾器130,故在製造旋轉壓縮機10 時,可藉由過濾器1 3 0對殘留於密封容器1 2內的灰塵、切 削屑等的異物進行過濾。藉此,可防止旋轉壓縮機構部1 8 之磨損或鎖死的發生,因此,可使旋轉壓縮機1 0的可靠性 提高。 其次,於第1 5圖中揭示本發明又一實施例的旋轉壓縮 機1 〇。在此情況下,該種過濾器1 3 0係構成爲與前述相同 ,開口部1 30A係位於冷媒氣體之上游側、前端部13〇 B側 爲位於冷媒氣體之下游側的狀態下,爲密接安裝至冷媒導 入管92之出口 92c內。藉此,在製造與前述相同之旋轉壓 縮機1 0時,殘留於密封容器1 2內的灰麈、切削屑等的異物 在從冷媒導入管9 2吸入到第2旋轉壓縮構件3 4中之則,可 藉由過濾器1 30捕獲、進行過濾。另外,在本實例中,在套 管1 4 4內裝設過濾器1 3 0,但是也可如前述裝設於冷媒導入 管92之出口 92C內(均在冷媒導入管92的出口側)° 其次,於第1 6圖揭示本發明再一實施例的旋轉壓縮機 10。在此情況下,在冷媒導入管92的入口 92A與出口 92 c 200406547 之間裝設有濾網1 3 1 (過濾機構)。該濾網1 3 1由外殼1 3 2和 裝設於該外殼1 3 2內之與前述相同的過濾器1 3 0所形成。 過濾器1 3 0按照與前述相同的方式構成,其開口部1 3 0 A側 位於冷媒氣體的上游側、前端部1 3 0B側位於冷媒氣體的下 游側的狀態,密接安裝至外殼1 3 2內。在此種構造中,由於 在密封容器1 2之外設有過濾機構,故裝配作業性得以改善 。另外,在藉由該構造以製造與上述相同的旋轉壓縮機1 〇 時,殘留於密封容器1 2內的灰塵、切削屑等的異物進入冷 媒導入管92內之情況下,該異物可藉由過濾器130捕獲、 過濾。在此情況下,由於外殼1 32大於冷媒導入管92,在 該外殻1 3 2內設有濾網1 3 1,故可增加設於上述冷媒導入管 92的入口 92A與出口 92C處的過濾器130承受所過濾的異 物的容量。 此外,在實施例中,雖將本發明適用於2段壓縮旋轉壓 縮機1 0,但是並不限於此,同樣對於更多段的旋轉壓縮機 ,本發明也是有效的。 下面對第1 7圖所示的多段壓縮式旋轉壓縮機的動作進 行描述。與第1圖相同,吸入到上汽缸’ 3 8之低壓室側的冷 媒氣體係藉由上滾輪46和圖中未示的葉片之動作而受到壓 縮,形成高壓(1〇〜12MpaG程度)的冷媒氣體,從汽缸38的 高壓室側通過圖中未示的排出埠而排到排出消音室62中。 排到排出消音室62中的冷媒氣體從排出孔1 20,排到密封 容器1 2內的電動構件1 4的底側,從電動構件1 4的定子22 和轉子2 4內或是它們之間隔、以及定子2 2與密封容器1 2 -54- 200406547 之間通過、上升,到達電動構件1 4的頂側。此時,混入到 冷媒氣體中的幾乎所有的油在密封容器1 2內與冷媒氣體分 離,在密封容器1 2的內面流下、存留於設在該密封容器1 2 內底部的存油部。另一方面,冷媒氣體從開口於電動構件1 4 頂側的冷媒排出管96,排到旋轉壓縮機1 〇外部的冷媒回路 中〇 如此,將以第2旋轉壓縮構件34所壓縮的冷媒氣體排 到密封容器1 2內,將該密封容器1 2內之高壓的冷媒氣體 排到外部,故可在密封容器1 2內,使從第2旋轉壓縮構件 3 4排出的冷媒氣體中包含的油分離。藉此,提高油分離性 能,使朝向旋轉壓縮機1 0的外部的冷媒回路之油的流出量 減少,因此,亦可抑制對外部的冷凍循環造成的不利影響。 該情況在以高壓較低的冷卻系統(車載冷氣機機等)爲對象 的場合是有效的。 另外,由於密封容器1 2內處於高壓狀態,故朝向第1 旋轉壓縮構件32的供油能夠按照壓力差進行,並且從第1 旋轉壓縮構件3 2將與冷媒氣體一起排出的油直接供給至第 2旋轉壓縮構件3 4,故向第2旋轉壓縮構件3 4的供油也會 沒有障礙地進行。 此外,由於在吸入到第2旋轉壓縮構件3 4中的冷媒氣 體中,包含充分的油,故可減少第2旋轉壓縮構件34的溫 度上升。於是,還防止高壓縮運轉中之電動構件1 4的溫度 上升等情況。由於上述情況,可提供高性能、可靠性較高的 多段壓縮旋轉壓縮機1 〇。 - 55- 200406547 特別是,由於設有冷媒導入管92,該冷媒導入管 於將從第1旋轉壓縮構件3 2排出的冷媒氣體,通過 器1 2的外側,送入到第2旋轉壓縮構件3 4中,故可 入到第2旋轉壓縮構件34中的冷媒氣體的溫度,可 轉壓縮機1 〇的壓縮效率,提高其可靠性。 下面對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的動作進行描述。 上述,用於將對第1 7圖的葉片5 2施加反壓的反壓室 以及第1旋轉壓縮構件32之排出消音室64以連通通 連通,故將通過第1旋轉壓縮構件3 2壓縮的中間壓 媒氣體供給到第1旋轉壓縮構件3 2中的葉片5 2的 52A,使葉片52朝向滾輪48的方向施壓。 藉此,與將高壓作爲反壓而施加於第1旋轉壓縮丰 之葉片5 2上的場合相比較,使第1旋轉壓縮構件3 2 4〇內部與圖中未示的反壓室52A之間的壓力差縮小 輕葉片52的前端荷載。由此,可提高壓縮機1〇的 。另外,由於還可減少從第1旋轉壓縮構件3 2之葉片 分,洩漏到汽缸40內的冷媒氣體,故也可改善壓縮效 此外,由於將以第2旋轉壓縮構件3 4壓縮的冷 排到密封容器1 2內,將該密封容器1 2內之高壓的 體排到外部,故可在密封容器1 2內,使從第2旋轉 件3 4排出的冷媒氣體中包含的油分離。藉此,提高 性能,減少朝向旋轉壓縮機1 〇外部的冷媒回路之油 量,因此,亦可抑制對外部的冷凍循環造成的不利影 情況在以高壓較低的冷卻系統(車載冷氣機機等)爲: ;92用 密封容 降低吸 改善旋 由於如 52A、 路100 力的冷 反壓室 薄件32 之汽缸 ,可減 可靠性 Γ 52部 :率。 媒氣體 冷媒氣 壓縮構 油分離 的流出 響。該 對象的 200406547 場合是有效的。 還有,由於在電動構件1 4的底側設有第1和第2旋轉 壓縮構件32、34,在該第2旋轉壓縮構件34的底側設有第 1旋轉壓縮構件3 2,並且從電動構件1 4的頂側將密封容器 1 2內的冷媒氣體排到外部,故可更進一步地使密封容器1 2 內的高壓氣體冷媒的油分離性能提高。另外,如上所述,本 發明的結構對於將高低壓差較大的二氧化碳作爲冷媒的場 合是極爲有效的。 另外,在實施例中,雖將本發明適用於立式的旋轉壓縮 機,但是在本發明的第1 1、1 2、1 3以及第1 6項申請專利 範圍中,並不限於此,對於在橫向較長的密封容器1 2內, 在左右並設電動構件· 1 4和旋轉壓縮機構部1 8之所謂臥式 的多段壓縮式旋轉壓縮機,本發明也是有效的。 下面對第1 8圖所示的多段壓縮式旋轉壓縮機的動作進 行描述。與第1圖相同,密封容器1 2內之中間壓力的冷媒 氣體通過冷媒導入管9 2,經過形成於頂部支承構件5 4中的 圖中未示的吸入通路,從吸入埠1 6 1吸入到上汽缸3 8的低 壓室側。該已吸入的中間壓力的冷媒氣體通過上滾輪46與 上葉片5 0的動作,進行第2段的壓縮,形成高溫高壓的冷 媒氣體。藉此,將設定於排出消音室6 2內的排出閥1 2 7打 開,排出消音室62與排出埠39連通,由此,從上汽缸38 的高壓室側,通過排出埠3 9內,排到形成於頂部支承構件 54上的排出消音室62。 還有,排到排出消音室6 2之高壓的冷媒氣體經過冷媒 -57 - 200406547 排出管96流入到氣體冷卻器1 54內。此時的冷媒溫度上升 到約+ l〇〇°C,該高溫高壓的冷媒氣體從氣體冷卻器154進 行放熱,對圖中未示的熱水貯存箱內的水進行加熱,形成約 + 9 0 °C的熱水。 在該氣體冷卻器1 5 4中,對冷媒本身進行冷卻,其從氣 體冷卻器1 54排出。接著,在以膨脹閥1 56減壓後,流入蒸 發器1 5 7中進行蒸發(此時,從周圍吸熱),經過圖中未示的 蓄熱器,從冷媒導入管94吸入到第1旋轉壓縮構件3 2內, 反復進行此種循環。 如此,在於寒冷地區使用常溫用的多段壓縮旋轉壓縮 機的情況下,在從吸入埠1 6 1沿滾輪46的旋轉方向之規定 角度的範圍內向外側使構成第2旋轉壓縮構件34的汽缸擴 張,調整第2旋轉壓縮構件34的壓縮開始角度,使該第2 旋轉壓縮構件3 4之汽缸3 8的冷媒的壓縮開始延遲,藉此, 可減小該第2旋轉壓縮構件34的排除容積。 藉此,可在不改變第2旋轉壓縮構件34之汽缸3 8或滾 輪46、旋轉軸16之偏心部42等構件的情況下,將第2旋 轉壓縮構件3 4的排除容積設定在適合値,這樣,可減小構 件變更造成的成本。 再有,在實施例中係對旋轉軸1 6爲立式的多段壓縮式 旋轉壓縮機1 〇進行描述,但是,顯然本發明也可應用於旋 轉軸爲臥式的多段壓縮式旋轉壓縮機。 另外,在上面,以具有第1和第2旋轉壓縮構件的2段 壓縮式旋轉壓縮機,對多段壓縮旋轉壓縮機進行了描述,但 -58- 200406547 是並不限於此,旋轉壓縮構件也可應用於具有3段、4段、 或更多段的旋轉壓縮構件的多段壓縮式旋轉壓縮機。 若藉由如上詳述之本發明時,本發明係有關一種內部 中間壓型多段壓縮式旋轉壓縮機,在密封容器內具有:電 動構件;第1和第2旋轉壓縮構件,係位於該電動構件的下 方,且以該電動構件之旋轉軸所驅動;將以第1旋轉壓縮 構件所壓縮之冷媒氣體排到密封容器內,更以第2旋轉壓 縮構件壓縮該已排出的中間壓力的冷媒氣體,其中設有冷 媒導入管,係開口於電動構件之頂側的密封容器內,用以將 該密封容器內之冷媒氣體經過該密封容器外、導入到第2 旋轉壓縮構件中,將該冷媒導入管與冷媒導入管入口之局 部係爲將冷媒導入管設成位於電動構件之定子頂端下方而 造成使冷媒導入管開口於電動構件底側的場合相比較,可 削減吸入到冷媒導入管、從第2旋轉壓縮構件排到外部的 油量,藉此,減低從第2旋轉壓縮構件排到外部的油量,可 有效地解決旋轉壓縮機之潤滑、密封性能的降低,與外部 的冷媒回路的油造成的不利影響的發生的這兩種情況。另 外,由於冷媒導入管的裝設位置也降低,故可提供適用於使 壓縮機的高度減小,例如,減少收容空間、壓縮機的尺寸受 到限制的自動販賣機、冰箱等設備。 (五)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係適用本發明之實施例的內部中間壓型多段壓 縮旋轉壓縮機的縱剖視圖; 第2圖係爲第1圖之旋轉壓縮機之第1旋轉壓縮構件 - 59- 200406547 之汽缸平面圖; 第3圖係爲第1圖之旋轉壓縮機之旋轉軸頂部的縱剖 視圖; 第4圖係爲第1圖之旋轉壓縮機中之旋轉軸的平視圖 第5圖係爲表示第1圖的旋轉壓縮機與習知之電動構 件底側設有冷媒導入管之入口的旋轉壓縮機之高度比較的 槪略縱剖視圖; 第6圖係適用本發明之實施例的內部中間壓型多段壓 縮式旋轉壓縮機的縱剖視圖; 第7圖係爲第6圖之旋轉壓縮機的平面剖視圖; 第8圖係爲第6圖之的旋轉壓縮機之定子之缺口部分 的放大剖視圖; 第9圖係爲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內部中間壓型多段壓 縮旋轉壓縮機的平面剖視圖; 第1 〇圖係爲第9圖之旋轉壓縮機之定子之平面部分的 放大剖視圖; 第1 1圖爲用於比較冷媒導入管開口於電動構件的定子 頂端部的場合的旋轉壓縮機,與本發明實施例的旋轉壓縮 機之高度尺寸的縱剖視圖; 第1 2圖係適用本發明之內部中間壓型多段壓縮旋轉壓 縮機之又一實施例的縱剖視圖; 第1 3圖爲在作爲用於第1 2圖的發明說明之對比例的 電動構件頂部,連接有冷媒導入管的內部中間壓型多段壓 -60- 200406547 縮式 旋里 P專壓縮機之縱剖視 圖; 第 1 4圖係適用本發 明的內部 中間壓 型 多 段壓 縮 式 之 其 他實 施▲ 例的旋轉壓縮機的 縱剖視圖 第 1 5圖係適用第1 4圖之發 明的內 部 中 間壓 型 多 段 壓 縮旋. 轉j 壓縮機的再一實施 例的縱剖 視圖; 第 1 6圖係適用第1 4圖之發 明的內 部 中 間壓 型 多 段 壓 縮式 旋丨 轉壓縮機的另一實 施例的縱 向剖視 圖 第 1 7圖爲本發明的 再一實施 例之立 式 旋 轉壓 縮 機 的 縱 剖視 圖 > 第 1 8圖爲本發明再 一實施例 之多段 壓 縮 式旋 轉 壓 縮 機 的縱 剖, 視圖, 第 19圖爲適用本發 明之旋轉 壓縮機 之 實 施例 中 的 供 油 裝置 的: 冷媒循環之示意圖 y 第 20圖爲常溫用之第18圖的 旋轉壓 縮 機 之第 1 和 1第 ;2 旋轉 壓 縮構件之汽缸的縱 剖視圖; 第 21圖爲適用本發 明之寒冷 地區用 之 第 18 圖 的 旋 轉 壓縮 機 之第1和第2旋轉 壓縮構件 之汽缸 的 縱 剖視 圖 9 第 22圖爲在習知之 常溫用和 寒冷地 用 的旋 轉 壓 縮 機 中的 第 2旋轉壓縮構件之 汽缸的縱 剖視圖 〇 [元件符號說明] 10 旋 轉壓縮機 12 密 封容器 1 2A 容 器主體 1 2B 端 蓋
200406547 1 2D 裝設孔 14 電動構件 16 旋轉軸 18 旋轉壓縮機構部 20 端子 22 定子 22k 缺口 22B 嵌合部 22C 平面部 24 轉子 26 疊置體 28 定子線圈 30 疊置體 32 第1旋轉壓縮構件 34 第2旋轉壓縮構件 36 中間分隔板 38 , 40 汽缸 39, 41 排出埠 42 , 44 偏心軸 46, 48 滾輪 52 葉片 52A 反壓室 54 頂部支承構件 56 底部支承構件
-62- 200406547 58 存油部 59,60 吸入通路 62,64 排出消音室 66 頂部蓋 68 底部蓋 72 導向槽 72A 收容部 7 6 彈簧 82 油通路 82A 油排出孔 84 輔助排出件 84A 油排出孔 92,94 冷媒導入管 92A 入口 96 冷媒排出管 100 連通通路 101 配重 102 油 103 油分離板 110 擴張部 120 排出孔 121 中間排出管 127, 128 排出閥 130 過濾器 63 200406547 1 30A 1 30B 13 1 141,142,143 153 154 156 157
161 , 162 MG 開口部 前端部 濾網 144 套管 熱水器 氣體冷却器 膨脹閥 蒸發器 吸入璋 永久磁鐵

Claims (1)

  1. 200406547 拾、申請專利範圍: 1 · 一種內部中間壓型多段壓縮式旋轉壓縮機,在密封容器內 具有:電動構件;第1和第2旋轉壓縮構件,係位於該電 動構件的下方,且以該電動構件的旋轉軸所驅動;將以 第1旋轉壓縮構件所壓縮之冷媒氣體排到該密封容器內, 進而以第2旋轉壓縮構件壓縮該已排出的中間壓力的冷 媒氣體,其特徵在於: 設有冷媒導入管,該冷媒導入管開口於電動構件的頂側 的密封容器內,其用於將該密封容器內的冷媒氣體經過 該密封容器外側,送入到第2旋轉壓縮構件中,上述冷媒 導入管按照可使上述的冷媒導入管之局部位於電動構件 之定子頂端的下方的方式設定。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內部中間壓型多段壓縮式旋轉 壓縮機,其中在上述旋轉軸中形成有油通路,並設定且有 調整機構,該調整機構係用於調整該油通路之油排出口 的內徑。 3 . —種內部中間壓型多段壓縮式旋轉壓縮機,在密封容器 內,具有:電動構件;第1和第2旋轉壓縮構件,係位於 該電動構件的下方,且以該電動構件的旋轉軸所驅動; 將以第1旋轉壓縮構件所壓縮之冷媒氣體排到上述密封 容器內,進而以第2旋轉壓縮構件壓縮該已排出的中間壓 力的冷媒氣體,其特徵在於: 設有冷媒導入管,係用以將上述電動構件之頂側中之前 述密封容器內的冷媒氣體,通過上述密封容器外側而導 -65- 200406547 入到上述第2旋轉壓縮構件中; 在上述電動構件的定子側面上,形成有與上^ &'胃$ @ 內連通的缺口,同時爲使上述冷媒導入管的人111^^1^ 定子的缺口相對應。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內部中間壓型多段® @ % _ 壓縮機,其中將上述定子之缺口的頂端開口於1 @胃霞力 構件頂側中之密封容器內、且使底端密封。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或第4項之內部中間懕型多段的旋 轉壓縮機,其中具備有調整機構係用以調整該 '油胃@ @ 油排出口之內徑,且將油通路形成在上述旋轉軸中° 6.—種旋轉壓縮機,在密封容器內具有:電動構件;第1和 第2旋轉壓縮構件,該第1和第2旋轉壓縮構件位於該電 動構件的下方,且以該電動構件的旋轉軸所驅動將以第1 旋轉壓縮構件所壓縮之冷媒氣體排到上述密封容器內, 進而以第2旋轉壓縮構件壓縮該已排出的中間壓力的冷 媒氣體,其特徵在於該壓縮機包括: 冷媒導入管,係用以將上述電動構件頂側之密封容器內 的冷媒氣體,導入到上述第2旋轉壓縮構件中; 油通路,係形成於上述旋轉軸內,從位於上述旋轉軸的 頂端部的油排出口將油排出; 調整機構,係用以調整該油通路的油排出口的內徑。 7 ·—種旋轉壓縮機的製造方法,在密封容器內具有:電動構 件;第1和第2旋轉壓縮構件,係位於該電動構件的下方, 且以該電動構件的旋轉軸所驅動;將以第1旋轉壓縮構 -66- 200406547 件所壓縮之冷媒氣體排到密封容器內,進而以第2旋轉壓 縮構件壓縮該已排出的中間壓力的冷媒氣體,其特徵在 於: 將上述電動構件之頂側中之密封容器內的冷媒氣體導 入到上述第2旋轉壓縮構件中,並且在上述旋轉軸內形成 油通路,從位於頂端部的油排出口排出油,調整該油排出 口的內徑以調整油排出量。 8 · —種多段壓縮旋轉壓縮機,在密封容器內具有:電動構件; 第1和第2旋轉壓縮構件,係以該電動構件所驅動;將以 第1旋轉壓縮構件所壓縮之冷媒氣體排到密封容器內,更 以第2旋轉壓縮構件壓縮該已排出的中間壓力的冷媒氣 體,其特徵在於該壓縮機包括: 冷媒導入管,爲用以將上述密封容器內的冷媒氣體經 由該密封容器外而導入到上述第2旋轉壓縮構件中; 過濾機構,係設於該冷媒導入管的入口側。 9. 一種多段壓縮式旋轉壓縮機,在密封容器內具有:電動構 件;第1和第2旋轉壓縮構件,係以該電動構件所驅動; 將以第1旋轉壓縮構件所壓縮之冷媒氣體排到上述密封 容器內,更以第2旋轉壓縮構件壓縮該已排出的中間壓力 的冷媒氣體,其特徵在於該壓縮機包括: 冷媒導入管,爲用以將上述密封容器內的冷媒氣體經由 該密封容器外,而導入到上述第2旋轉壓縮構件中; 過濾機構,係設於該冷媒導入管的出口個J ° 10. —種多段壓縮旋轉壓縮機,在密封容器內具有:電動構件; -67- 200406547 第1和第2旋轉壓縮構件,係以該電動構件所驅動;將以 第1旋轉壓縮構件所壓縮之冷媒氣體排到密封容器內,更 以第2旋轉壓縮構件壓縮該已排出的中間壓力的冷媒氣 體,其特徵在於該壓縮機包括: 冷媒導入管,爲用以將上述密封容器內的冷媒氣體經由 該密封容器外而導入到上述第2旋轉壓縮構件中; 過濾機構,係設於該冷媒導入管內。 1 1 · 一種多段壓縮旋轉壓縮機,在密封容器內具有:電動構件; 第1和第2旋轉壓縮構件,係以該電動構件所驅動;將以 第2旋轉壓縮構件壓縮以第1旋轉壓縮構件所壓縮的冷 媒氣體,其特徵在於該壓縮機包括: 將以上述第2旋轉壓縮構件所壓縮的冷媒氣體排到上 述密封容器內,而將該密封容器內之高壓的冷媒氣體排 到外部。 1 2 . —種多段壓縮式旋轉壓縮機,在密封容器內部具有:電動 構件;第1和第2旋轉壓縮構件,係以該電動構件所驅動; 將以第2旋轉壓縮構件壓縮以第1旋轉壓縮構件所壓縮 的冷媒氣體,其特徵在於:具備 滾輪,係構成上述第1旋轉壓縮構件的汽缸和在該汽 缸內部進彳了偏心地旋轉; 葉片,係與該滾輪接觸,將上述汽缸內劃分爲高壓室側 和低壓室側; 反壓室,係形成於上述汽缸中,用於對上述葉片施加反 壓; - 6 8 - 200406547 將以上述第2旋轉壓縮構件所壓縮的冷媒氣體排到上 述密封容器內,將該密封容器內的高壓的冷媒氣體排到 外部,使上述第1旋轉壓縮構件的排出側與上述反壓室連 通。 1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1項或第1 2項之多段壓縮旋轉壓縮 機,其中設有冷媒導入管,係用以將從上述第i旋轉壓縮 構件排出的冷媒氣體通過上述密封容器的外側,送入到 第2旋轉壓縮構件中。 1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1、1 2、1 3項中任一項之多段壓縮旋 轉壓縮機,其中將上述第1和第2旋轉壓縮構件設於上述 電動構件的底側,將上述第1旋轉壓縮構件設於上述第2 旋轉壓縮構件的底側,將上述密封容器內的冷媒氣體從 上述電動構件的頂側排到外部。 1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1、1 2、1 3項中任一項之多段壓縮旋 轉壓縮機,其中將二氧化碳作爲冷媒。 1 6 · —種多段壓縮旋轉壓縮機,在密封容器內部具有:電動構 件;第1和第2旋轉壓縮構件,係以該電動構件所驅動; 將以第1旋轉壓縮構件壓縮而排出的冷媒氣體吸引到第2 壓縮旋轉構件中,對其進行壓縮,將其排出,其特徵在於: 構成上述第2旋轉壓縮構件之汽缸係爲,在從吸入埠 沿滾輪的旋轉方向之規定角度的範圍內,朝向外側擴張。 1 7 · —種多段壓縮旋轉壓縮機的排除容積比設定方法,在密 封容器內具有:電動構件;第1和第2旋轉壓縮構件,係 以該電動構件所驅動;將以第1旋轉壓縮構件壓縮而排 -69 - 200406547 出的冷媒氣體吸引到第2壓縮旋轉構件中,對其進行壓 縮,進行排出,其特徵在於: 構成上述第2旋轉壓縮構件之汽缸係爲,在從吸入埠 沿滾輪的旋轉方向之規定角度的範圍內,朝向外側擴張, 藉由調整上述第2旋轉壓縮構件的壓縮開始角度,而設定 上述第1和第2旋轉壓縮構件的排除容積比。
    70-
TW092115041A 2002-06-05 2003-06-03 Internal intermediate pressure multistage compression type rotary compressor,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cement ratio setting method TW200406547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164735A JP2004011506A (ja) 2002-06-05 2002-06-05 多段圧縮式ロータリコンプレッサ
JP2002167271A JP4100969B2 (ja) 2002-06-07 2002-06-07 ロータリコンプレッサ
JP2002167253A JP2004011548A (ja) 2002-06-07 2002-06-07 内部中間圧型多段圧縮式ロータリコンプレッサ
JP2002166410A JP2004011536A (ja) 2002-06-07 2002-06-07 ロータリコンプレッサ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2176494A JP2004019563A (ja) 2002-06-18 2002-06-18 多段圧縮式ロータリコンプレッサ及びその排除容積比設定方法
JP2002177941A JP2004019599A (ja) 2002-06-19 2002-06-19 多段圧縮式ロータリコンプレッサ
JP2002185802A JP2004027970A (ja) 2002-06-26 2002-06-26 多段圧縮式ロータリコンプレッ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406547A true TW200406547A (en) 2004-05-01

Family

ID=295545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2115041A TW200406547A (en) 2002-06-05 2003-06-03 Internal intermediate pressure multistage compression type rotary compressor,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cement ratio setting method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5) US7131821B2 (zh)
EP (3) EP1369590B1 (zh)
KR (1) KR100947155B1 (zh)
CN (1) CN100347452C (zh)
AT (1) ATE510130T1 (zh)
TW (1) TW20040654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52248B (zh) * 2011-09-30 2014-09-11 Fusheng Ind Co Ltd 冷媒壓縮機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308631B (en) 2002-11-07 2009-04-11 Sanyo Electric Co Multistage compression type rotary compressor and cooling device
JP2005264780A (ja) * 2004-03-17 2005-09-29 Sanyo Electric Co Ltd 多段回転圧縮機
KR101234824B1 (ko) * 2005-01-18 2013-02-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다단압축식 회전압축기
JP2006207532A (ja) * 2005-01-31 2006-08-10 Sanyo Electric Co Ltd ロータリコンプレッサ
JP4780971B2 (ja) * 2005-02-17 2011-09-28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ロータリコンプレッサ
KR100620040B1 (ko) * 2005-02-23 2006-09-1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로터리 압축기의 용량 가변 장치 및 이를 적용한 에어콘
JP4902189B2 (ja) * 2005-12-16 2012-03-21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多段圧縮式ロータリコンプレッサ
DE102006010723A1 (de) * 2006-03-08 2007-09-13 Knorr-Bremse Systeme für Schienenfahrzeuge GmbH Kompressoranordnung
JP2008106738A (ja) * 2006-09-29 2008-05-08 Fujitsu General Ltd ロータリ圧縮機およびヒートポンプシステム
US7866962B2 (en) * 2007-07-30 2011-01-11 Tecumseh Products Company Two-stage rotary compressor
KR101299370B1 (ko) * 2007-11-09 2013-08-2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로터리식 2단 압축기
JP5286937B2 (ja) * 2008-05-27 2013-09-11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ロータリ圧縮機
CN102022324A (zh) * 2009-09-18 2011-04-20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旋转式压缩机
CN102251964B (zh) * 2010-05-17 2013-03-13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旋转压缩机
KR101679860B1 (ko) * 2010-07-14 2016-11-2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압축기
US9267504B2 (en) 2010-08-30 2016-02-23 Hicor Technologies, Inc. Compressor with liquid injection cooling
EP2612035A2 (en) 2010-08-30 2013-07-10 Oscomp Systems Inc. Compressor with liquid injection cooling
CN104114959B (zh) * 2011-12-23 2021-02-05 Gea博客有限公司 压缩机
DE102011122248A1 (de) * 2011-12-23 2013-06-27 Gea Bock Gmbh Verdichter
CN103481016B (zh) * 2012-06-14 2016-03-30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旋转式双缸压缩机泵体装配方法
WO2014100156A1 (en) 2012-12-18 2014-06-26 Emerson Climate Technologies, Inc. Reciprocating compressor with vapor injection system
JP6411228B2 (ja) * 2015-01-19 2018-10-24 アイシン・エィ・ダブリュ株式会社 伝達装置
JP6497581B2 (ja) * 2015-03-12 2019-04-10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冷凍機ユニット
CN106762660B (zh) * 2017-02-27 2019-03-15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压缩机主轴和具有其的压缩机
EP3775716A1 (de) 2018-03-27 2021-02-17 BITZER Kühlmaschinenbau GmbH Kälteanlage

Family Cites Families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353347A (en) * 1941-09-13 1944-07-11 Gen Motors Corp Refrigerating apparatus
US2460814A (en) * 1945-05-09 1949-02-08 Ralph R Roemer Pump lubricating means
US3872682A (en) * 1974-03-18 1975-03-25 Northfield Freezing Systems In Closed system refrigeration or heat exchange
US3922114A (en) * 1974-07-19 1975-11-25 Dunham Bush Inc Hermetic rotary helical screw compressor with improved oil management
JPS5870089A (ja) * 1981-10-21 1983-04-26 Daikin Ind Ltd 圧縮機
JPS6088888A (ja) * 1983-10-20 1985-05-1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回転式圧縮機のストレ−ナ装置
JPS6325395A (ja) * 1987-05-21 1988-02-02 Matsushita Refrig Co ロ−タリ−型冷媒圧縮機の組立方法
JPH01247786A (ja) * 1988-03-29 1989-10-03 Toshiba Corp 2シリンダ型ロータリ式圧縮機
US5245836A (en) * 1989-01-09 1993-09-21 Sinvent As Method and device for high side pressure regulation in transcritical vapor compression cycle
JP2507047B2 (ja) 1989-05-09 1996-06-12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2段圧縮型回転圧縮機
JPH04124493A (ja) * 1990-09-14 1992-04-24 Sanyo Electric Co Ltd 回転式圧縮機
JP2674292B2 (ja) * 1990-09-18 1997-11-12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圧縮機の給油機構
JPH04166700A (ja) * 1990-10-31 1992-06-12 Sanyo Electric Co Ltd 極低温冷凍機用圧縮機の冷却装置
JP2768004B2 (ja) * 1990-11-21 1998-06-25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ロータリ式多段気体圧縮機
JP2699724B2 (ja) * 1991-11-12 1998-01-19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2段気体圧縮機
JP2783372B2 (ja) * 1991-12-03 1998-08-06 松下冷機株式会社 ロータリーコンプレッサ
JPH07229498A (ja) * 1994-02-21 1995-08-29 Hitachi Ltd 回転式圧縮機
US5554015A (en) * 1995-05-23 1996-09-10 Tecumseh Products Company Refrigeration compressor thrust bearing assembly
US5931650A (en) * 1997-06-04 1999-08-0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Hermetic electric scroll compressor having a lubricating passage in the orbiting scroll
US6000917A (en) * 1997-11-06 1999-12-14 American Standard Inc. Control of suction gas and lubricant flow in a scroll compressor
EP0987501A3 (en) 1998-09-14 2001-08-29 Fujitsu General Limited Air conditioner
JP2000283077A (ja) * 1999-03-26 2000-10-10 Sanyo Electric Co Ltd ロータリ圧縮機
EP1069313B1 (de) * 1999-07-16 2005-09-14 Man Turbo Ag Turboverdichter
JP3389539B2 (ja) * 1999-08-31 2003-03-24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内部中間圧型2段圧縮式ロータリコンプレッサ
JP2001153076A (ja) * 1999-09-09 2001-06-05 Sanyo Electric Co Ltd 2段圧縮式ロータリコンプレッサ
JP3490950B2 (ja) * 2000-03-15 2004-01-26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2シリンダ型2段圧縮式ロータリーコンプレッサ
JP2001286112A (ja) * 2000-03-30 2001-10-12 Sanyo Electric Co Ltd 冷媒圧縮機
JP3370046B2 (ja) * 2000-03-30 2003-01-27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多段圧縮機
JP2003184771A (ja) * 2001-12-12 2003-07-03 Sanyo Electric Co Ltd 回転式圧縮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52248B (zh) * 2011-09-30 2014-09-11 Fusheng Ind Co Ltd 冷媒壓縮機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67377A (zh) 2004-01-14
EP2256346A3 (en) 2012-08-29
ATE510130T1 (de) 2011-06-15
US20060204377A1 (en) 2006-09-14
EP1369590A3 (en) 2004-04-28
US7131821B2 (en) 2006-11-07
EP2243960A3 (en) 2013-05-08
US20060056983A1 (en) 2006-03-16
CN100347452C (zh) 2007-11-07
EP1369590A2 (en) 2003-12-10
KR100947155B1 (ko) 2010-03-12
KR20030094111A (ko) 2003-12-11
US20040001762A1 (en) 2004-01-01
US7520733B2 (en) 2009-04-21
EP1369590B1 (en) 2011-05-18
EP2256346A2 (en) 2010-12-01
US20060056981A1 (en) 2006-03-16
US7600986B2 (en) 2009-10-13
US20060056982A1 (en) 2006-03-16
EP2243960A2 (en) 2010-10-27
US7798787B2 (en) 2010-09-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0406547A (en) Internal intermediate pressure multistage compression type rotary compressor,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cement ratio setting method
CN103032329B (zh) 涡旋式压缩机
CN103459851B (zh) 涡旋式压缩机
CN101358598B (zh) 封闭式压缩机及具有该封闭式压缩机的制冷循环设备
TW200305687A (en) Multistage rotary compressor and refrigeration circuit system
US20060073034A1 (en) Compressor
JP4278402B2 (ja) 冷媒サイクル装置
JP3370026B2 (ja) 2段圧縮式ロータリコンプレッサ
JP6760804B2 (ja) 圧縮機
JP3778867B2 (ja) 横型多段圧縮式ロータリコンプレッサ
JP2013036459A (ja) 圧縮機
JP4063568B2 (ja) 横型多段圧縮式ロータリーコンプレッサ
JP2004092469A (ja) ロータリコンプレッサ
PL197491B1 (pl) Samochodowa sprężarka pozioma typu zamkniętego
KR20090012866A (ko) 로터리식 압축기
JP4169620B2 (ja) 冷媒サイクル装置
JP2004308489A (ja) 冷媒サイクル装置
JP2000105005A (ja) 回転式圧縮機
CN107489621B (zh) 压缩机及空调器
JP3370041B2 (ja) 回転圧縮機
JP3250353B2 (ja)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JP2004011506A (ja) 多段圧縮式ロータリコンプレッサ
JP2004169617A (ja) 横置き型圧縮機
JP2001153078A (ja) スクリュー圧縮機
JP2004011536A (ja) ロータリコンプレッサ及びその製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