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063612U - 一种smt贴片用质量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smt贴片用质量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063612U
CN221063612U CN202321852767.8U CN202321852767U CN221063612U CN 221063612 U CN221063612 U CN 221063612U CN 202321852767 U CN202321852767 U CN 202321852767U CN 221063612 U CN221063612 U CN 2210636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rting
smt
collecting box
detector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85276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振文
段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an'an Yugao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an'an Yugao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an'an Yugao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an'an Yugao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0636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0636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SMT贴片用质量检测装置,属于SMT贴片领域,其包括基座顶部开设有移动槽;传输机构设置于移动槽的内部;基座上沿传输方向依次设置有检测仪、分选机构,传输机构用于带动待检测的SMT贴片移动至检测仪的下方,分选机构用于将合格与不合格的SMT贴片进行分选。本实用新型整个过程无需检测人员手动转动放置盘,只需将收集箱进行更换,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SMT贴片用质量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SMT贴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SMT贴片用质量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SMT是表面组装技术,是目前电子组装行业里最流行的一种技术和工艺,SMT贴片指的是在印刷电路板基础上进行加工的系列工艺流程的简称,目前在SMT贴片加工过程中需要对SMT贴片进行质量检测,目前对SMT贴片检测方式多样,其中红外检测方式是常见的SMT贴片的质量检测方式,如今对SMT贴片的检测方式需要工作人员逐个将SMT贴片固定在检测台上,通过红外检测后,将SMT贴片取下放入收纳筐中,再将另一个SMT贴片固定在检测台上,这样的检测方式繁琐,增大了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每次需要工作人员反复的将在检测台上反复拆装SMT贴片,影响工作效率。
如申请号为:202021641660.5,专利名称为:一种SMT贴片质量检测装置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当工作人员需要使用本装置进行SMT贴片检测时,工作人员将SMT贴片放入通槽内部的放置板上侧,然后工作人员逆时针转动放置盘,使SMT贴片位于检测仪器下侧,通过检测仪器对SMT贴片进行检测,当检测到SMT贴片质量合格时,工作人员可持续逆时针转动放置盘,直至环形抵件与环形顶件相接触,当检测仪器检测到SMT贴片质量不合格时,工作人员可手动将不合格的SMT贴片从检测仪器下侧取出。
但是,虽然能解决不用工作人员去将SMT贴片从放置盘上侧取下放入收纳筐中的步骤,但是还需要通过人工持续逆时针转动放置盘,实现SMT贴片的收集,工作人员工作量依然很大,工作效率提高不明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SMT贴片用质量检测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效率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SMT贴片用质量检测装置,包括:
基座,所述基座顶部开设有移动槽;
传输机构,所述传输机构设置于所述移动槽的内部;
所述基座上沿所述传输方向依次设置有检测仪、分选机构,所述传输机构用于带动待检测的SMT贴片移动至所述检测仪的下方,所述分选机构用于对合格与不合格的SMT贴片进行分选。
进一步地,所述传输机构包括:
两个驱动辊,两个所述驱动辊均转动连接在移动槽两侧内壁之间;
电机,所述电机固定连接于所述基座的一侧,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其中一个驱动辊驱动连接;
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缠绕在两个所述驱动辊上以形成环形带。
进一步地,所述分选机构包括:
气泵,所述气泵位于所述检测仪远离所述电机的一侧;
分选管,所述分选管的输入端与所述气泵的输出端连通,所述分选管的输出端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基座的上端,并形成开口朝向所述传送带的弯折部;
收集箱,所述收集箱设置于所述分选管的输出端的相对侧。
进一步地,所述传送带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靠近所述收集箱的一侧设置有开口,形成将SMT贴片滑落至相应收集箱的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分选管包括第一分选管与第二分选管,所述收集箱包括第一收集箱与第二收集箱,所述第一分选管与所述第一收集箱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分选管与所述第二收集箱对应设置,所述第一分选管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分选管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
进一步地,还包括控制器,所述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所述检测仪、所述气泵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传送带将待检测的SMT贴片传送带到检测仪下方进行检测,检测完成后,传送带再次带动另一个SMT贴片移动到检测仪下方,这样不断重复,且检测完成的不断的移动,当SMT贴片经过分选机构时,通过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的启闭,气泵将对应的SMT贴片滑落至相应的收集箱内,整个过程无需检测人员手动转动放置盘,只需将收集箱进行更换,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SMT贴片用质量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SMT贴片用质量检测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SMT贴片用质量检测装置的俯视图示意图。
图中:1、基座;2、检测仪;3、驱动辊;4、传送带;5、电机;6、定位槽;7、第一分选管;8、第二分选管;9、第一收集箱;10、第二收集箱。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参考图1至图3,一种SMT贴片用质量检测装置,包括:
基座1,基座1顶部开设有移动槽;
传输机构,传输机构设置于移动槽的内部;
基座1上沿传输方向依次设置有检测仪2、分选机构,传输机构用于带动待检测的SMT贴片移动至检测仪2的下方,分选机构用于将合格与不合格的SMT贴片进行分选。
通过传送装置将待检测的SMT贴片传送带4到检测仪2下方进行检测,检测完成后,传送带4再次带动另一个SMT贴片移动到检测仪2下方,这样不断重复,且检测完成的不断的移动,当SMT贴片通过分选机构将合格或不合格的SMT贴片滑落至相应的收集箱内,整个过程无需检测人员手动转动放置盘,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实施例2
为了更好地提高装置的使用性,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了更进一步地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传输机构包括:
两个驱动辊3,两个驱动辊3均转动连接在移动槽两侧内壁之间;
电机5,电机5固定连接于基座1的一侧,电机5的输出端与其中一个驱动辊3驱动连接;
传送带4,传送带4缠绕在驱动辊3上以形成环形带。
在本实施例中,分选机构包括:
气泵,气泵位于检测仪2远离电机5的一侧;
分选管,分选管的输入端与气泵的输出端连通,分选管的输出端至少部分位于基座1的上端,并形成开口朝向传送带4的弯折部;
收集箱,收集箱设置于分选管输出端的相对侧。
在本实施例中,传送带4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定位槽6,定位槽6靠近收集箱的一侧设置有开口,形成将SMT贴片滑落至相应收集箱的通道。
在本实施例中,分选管包括第一分选管7与第二分选管8,收集箱包括第一收集箱9与第二收集箱10,第一分选管7与第一收集箱9对应设置,第二分选管8与第二收集箱10对应设置,第一分选管7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第二分选管8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
在本实施例中,SMT贴片用质量检测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图中未画出)与检测仪2电连接,气泵、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均与控制器电连接(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具体地,检测仪2对SMT贴片进行检测,完成检测的SMT贴片跟随传送带4移动到分选管位置时,如果该SMT贴片为合格SMT贴片,控制器控制打开第一分选管7中的第一电磁阀,这样一来,SMT贴片被吹到第一收集箱9中;如果该SMT贴片为不合格SMT贴片,控制器控制打开第二分选管8中的第二电磁阀,这样一来,SMT贴片被吹到第二收集箱10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

1.一种SMT贴片用质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所述基座顶部开设有移动槽;
传输机构,所述传输机构设置于所述移动槽的内部;
所述基座上沿传输方向依次设置有检测仪、分选机构,所述传输机构用于带动待检测的SMT贴片移动至所述检测仪的下方,所述分选机构用于对合格与不合格的SMT贴片进行分选;
所述传输机构包括:
两个驱动辊,两个所述驱动辊均转动连接在移动槽两侧内壁之间;
电机,所述电机固定连接于所述基座的一侧,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其中一个驱动辊驱动连接;
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缠绕在两个所述驱动辊上以形成环形带;
所述分选机构包括:
气泵,所述气泵位于所述检测仪远离所述电机的一侧;
分选管,所述分选管的输入端与所述气泵的输出端连通,所述分选管的输出端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基座的上端,并形成开口朝向所述传送带的弯折部;
收集箱,所述收集箱设置于所述分选管的输出端的相对侧;
所述分选管包括第一分选管与第二分选管,所述收集箱包括第一收集箱与第二收集箱,所述第一分选管与所述第一收集箱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分选管与所述第二收集箱对应设置,所述第一分选管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分选管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MT贴片用质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定位槽,所述定位槽靠近所述收集箱的一侧设置有开口,形成将SMT贴片滑落至相应收集箱的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MT贴片用质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所述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所述检测仪、所述气泵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CN202321852767.8U 2023-07-14 一种smt贴片用质量检测装置 Active CN221063612U (zh)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063612U true CN221063612U (zh) 2024-06-04

Family

I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87015B (zh) 一种电镀设备自动下板机
KR100673138B1 (ko) 태양전지 시험장비
CN102854441B (zh) 连接器自动流水线式检查一体设备
WO2020103378A1 (zh) 一种传输对位装置以及一种对接设备
CN106824829A (zh) Ict转盘测试机
CN208894650U (zh) 锂电池分选检测焊接装置
CN109225913A (zh) 锂电池分选检测焊接装置
CN112269279A (zh) 一种液晶面板生产用检测设备
CN104555544A (zh) 自动收放板机
CN111982507A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齿轮通孔检测装置
CN221063612U (zh) 一种smt贴片用质量检测装置
CN208018983U (zh) 一种送料检测机构
CN211927732U (zh) 一种检测生产线
CN210789954U (zh) 一种基站天线馈线自动安装机
CN113019988A (zh) 视觉检测设备
CN210045597U (zh) 检测装置
CN218982369U (zh) 一种具有差品剔除功能的视觉检测输送机
CN215430285U (zh) 一种pc胶片检测分拣生产设备
CN104569759A (zh) 一种灯管测试、贴膜设备
CN209858451U (zh) 全自动辅料检测设备
CN115432378A (zh) 一种smt贴片用检测设备
CN213817697U (zh) 一种电池片电致发光缺陷检测装置
CN213670549U (zh) 基于视觉检测的产品输送带检测机台
CN209218531U (zh) 一种在线式自动贴高温胶纸设备
CN210692246U (zh) 一种氧化锌电阻片自动配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