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05094U - 汽车底盘 - Google Patents

汽车底盘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05094U
CN220905094U CN202322493980.0U CN202322493980U CN220905094U CN 220905094 U CN220905094 U CN 220905094U CN 202322493980 U CN202322493980 U CN 202322493980U CN 220905094 U CN220905094 U CN 2209050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ring gear
protection beam
gear protection
weight
vehicle chass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49398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根
胡春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Zero Ru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Zero R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Zero Ru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Zero R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49398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050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050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050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汽车底盘,汽车底盘包括副车架、转向机和转向机保护梁,转向机安装于副车架上,转向机保护梁安装于副车架上,沿着汽车的前行方向,转向机保护梁设置于转向机的一侧,转向机保护梁上形成有底板,底板设置于转向机上背离副车架的一侧,其中,转向机保护梁上开设有减重槽。本申请提供的汽车底盘,在汽车前行过程中,若汽车底盘受到撞击或石击,转向机保护梁能够起到抵挡撞击或石击的作用,避免转向机磕碰受损,保护转向机能够正常工作,且转向机保护梁上开设有减重槽,能够减轻转向机保护梁的重量。

Description

汽车底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底盘。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的发展,部分车型的底盘件受布置限制,离地间隙较小,有受到撞击或石击的风险。转向机是汽车底盘件中的关键部件,为汽车转向提供动力,使汽车可以转弯,且转向机不宜更换,需受到保护。
现有技术中,为了防止转向机受到撞击或石击,通常在汽车上设置前防撞梁来保护转向机。然而,前防撞梁离地高度布置得较高,主要保护汽车的前舱部件,在遇到位置较低的障碍物时,无法保护到布置位置较低的转向机,导致转向机容易受损。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转向机不容易受损的汽车底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底盘,所述汽车底盘包括:
副车架;
转向机,安装于所述副车架上;
转向机保护梁,安装于所述副车架上,沿着汽车的前行方向,所述转向机保护梁设置于所述转向机的一侧,所述转向机保护梁上形成有底板,所述底板设置于所述转向机上背离所述副车架的一侧,其中,所述转向机保护梁上开设有减重槽。
可以理解的是,转向机保护梁设置在转向机的前方,这样汽车在前行过程中,若汽车底盘受到撞击或石击,转向机保护梁能够起到抵挡撞击或石击的作用,避免转向机磕碰受损,且转向机保护梁的底板位置较低,即使在遇到位置较低的障碍物时,也能够起到保护转向机的作用,同时转向机保护梁上开设有减重槽,减轻转向机保护梁的重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减重槽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减重槽布置于所述转向机保护梁朝向所述转向机的一侧面。
可以理解的是,减重槽的数量设置为多个,进一步减轻转向机保护梁的重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向机保护梁上形成有加强筋;
其中,相邻的两个所述减重槽之间均设置有所述加强筋。
可以理解的是,在转向机保护梁上设置加强筋,使得转向机保护梁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减重槽的数量为多个;
其中,每个所述减重槽的横截面设置为三角形、四边形、圆形或者椭圆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向机保护梁上形成有连接支架,且所述转向机保护梁能够通过所述连接支架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副车架。
可以理解的是,转向机保护梁通过连接支架与副车架可拆卸连接,以便于转向机保护梁受损后更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支架上安装有金属管套;
所述汽车底盘还包括第一连接件,且所述第一连接件能够穿过所述金属管套并与所述副车架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金属管套,增加连接支架与副车架连接处的结构强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向机保护梁与所述副车架设置为一体式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汽车底盘还包括底护板,所述底护板设置于所述转向机上背离所述副车架的一侧;
其中,所述底护板连接于所述底板。
可以理解的是,底护板主要起到保护汽车底盘整体的作用,同时也对转向机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沿所述转向机保护梁的厚度方向,所述转向机保护梁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以供线束穿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向机保护梁的材料设置为玻纤增强聚丙烯、铝或者钢中的一种。
可以理解的是,玻纤增强聚丙烯、铝或者钢的强度较好,使得转向机保护梁能够承受一定强度的撞击。
由于上述方案的应用,本申请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本申请请求保护的汽车底盘,通过设置转向机保护梁,这样汽车在前行过程中,若汽车底盘受到撞击或石击,转向机保护梁能够起到抵挡撞击或石击的作用,避免转向机磕碰受损,保护转向机能够正常工作,且转向机保护梁上开设有减重槽,减轻转向机保护梁的重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传统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传统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所提供的转向机、副车架及转向机保护梁的爆炸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所提供的转向机保护梁的立体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所提供的转向机保护梁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所提供的转向机保护梁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转向机保护梁;11、减重槽;12、加强筋;13、连接支架;131、第一安装孔;132、金属管套;14、底板;141、拉铆螺母;15、第二安装孔;20、副车架;21、横梁;30、转向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申请的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下”可以是第一特征直接和第二特征接触,或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间接地通过中间媒介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除非另有定义,本申请的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申请请求保护的汽车底盘,应用于汽车中。
请参阅图1和图2,本申请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汽车底盘包括副车架20、转向机30和转向机保护梁10,转向机30安装在副车架20上,位于副车架20的下方,转向机保护梁10安装于副车架20上,沿着汽车的前行方向,转向机保护梁10设置于转向机30的一侧。转向机保护梁10设置在转向机30前方,如此,汽车在前行过程中,若汽车底盘受到撞击或石击,转向机保护梁10能够起到抵挡撞击或石击的作用,避免转向机30磕碰受损,保护转向机30能够正常工作。转向机保护梁10上形成有底板14,底板14设置于转向机30上背离副车架20的一侧,也就是说,沿汽车车身的高度方向,底板14的位置低于转向机30的最低位置设置,以便于汽车底盘受到磕碰时,底板14能够起到阻挡作用,即使在遇到位置较低的障碍物时,也能够起到保护转向机30的作用。
其中,转向机保护梁10上开设有减重槽11,能够减轻转向机保护梁10的重量。
在一实施例中,减重槽11的数量为多个,进一步减轻转向机保护梁10的重量。多个减重槽11布置于转向机保护梁10朝向转向机30的一侧面,避免转向机保护梁10受到石击后石头滞留在减重槽11内。
在一实施例中,减重槽11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减重槽11的横截面设置为三角形、四边形、圆形或者椭圆形中的一种或多种。
如图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转向机保护梁10上形成有加强筋12,加强筋12呈网状结构,在转向机保护梁10的一侧面纵横交叉布置。其中,沿加强筋12的延伸方向,加强筋12的两侧均布置有减重槽11,也就是说,相邻的两个减重槽11之间均设置有加强筋12,使得转向机保护梁10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
在本实施例中,减重槽11及加强筋12的结构经过CAE工程分析进行拓扑优化,保证转向机保护梁10具有较高的强度,能承受一定强度的撞击。在冲击力小于4KN时,转向机保护梁10的变形量小于5mm。且转向机保护梁10呈矩形结构,侧面面积覆盖转向机30截面设置,保证转向机保护梁10能有效阻挡飞溅的石子。
在一实施例中,转向机保护梁10上形成有连接支架13,且转向机保护梁10能够通过连接支架13可拆卸地连接于副车架20,以便于转向机保护梁10受损后更换。具体地,汽车底盘还包括第一连接件(图未示),连接支架13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131,连接支架13能够贴靠至副车架20的横梁21上,并用穿过第一安装孔131的第一连接件将连接支架13连接至横梁21上,从而将转向机保护梁10固定至横梁21上。第一连接件具体可设置为螺栓或螺钉。
在一实施例中,连接支架13上安装有金属管套132,金属管套132设置于第一安装孔131内,第一连接件能够穿过金属管套132并与副车架20连接。具体地,第一连接件穿过金属管套132与副车架20的横梁21连接,以使转向机保护梁10固定至横梁21上。金属管套132具有一定的强度,能够增加连接支架13与副车架20连接处的连接强度。
在一实施例中,转向机保护梁10与副车架20设置为一体式结构。具体地,副车架20的横梁21朝车底的方向凸伸并形成转向机保护梁10。
在一实施例中,汽车底盘还包括底护板(图未示),底护板设置于转向机上背离副车架20的一侧,即底护板设置在车底位置,用于保护汽车底盘不受石击。其中,底板14上设有拉铆螺母141,如图4所示,底护板通过拉铆螺母141与底板14安装连接,底护板对转向机30也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如图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沿转向机保护梁10的厚度方向,转向机保护梁10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15,第二安装孔15的数量为多个,形状呈圆形或腰圆形设置,以供线束穿过,为线束提供固定位置。
作为优选地,转向机保护梁10的材料设置为玻纤增强聚丙烯(PP+LGF40),玻纤增强聚丙烯的质量较轻,成本低且强度好,使转向机保护梁10能够承受一定强度的撞击,能够满足使用要求。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转向机保护梁10的材料也可以设置为铝或者钢,具体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汽车,汽车包括上述所述的汽车底盘。汽车还包括前防撞梁(图未示),前防撞梁设置于汽车车头的位置,能够在汽车受到正面或侧面撞击时吸收碰撞能量,同时也对转向机30起到保护作用。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汽车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底盘包括:
副车架(20);
转向机(30),安装于所述副车架(20)上;
转向机保护梁(10),安装于所述副车架(20)上,沿着汽车的前行方向,所述转向机保护梁(10)设置于所述转向机(30)的一侧,所述转向机保护梁(10)上形成有底板(14),所述底板(14)设置于所述转向机(30)上背离所述副车架(20)的一侧,其中,所述转向机保护梁(10)上开设有减重槽(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重槽(1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减重槽(11)布置于所述转向机保护梁(10)朝向所述转向机(30)的一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机保护梁(10)上形成有加强筋(12);
其中,相邻的两个所述减重槽(11)之间均设置有所述加强筋(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重槽(11)的数量为多个;
其中,每个所述减重槽(11)的横截面设置为三角形、四边形、圆形或者椭圆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机保护梁(10)上形成有连接支架(13),且所述转向机保护梁(10)能够通过所述连接支架(13)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副车架(2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架(13)上安装有金属管套(132);
所述汽车底盘还包括第一连接件,且所述第一连接件能够穿过所述金属管套(132)并与所述副车架(20)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机保护梁(10)与所述副车架(20)设置为一体式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底盘还包括底护板,所述底护板设置于所述转向机(30)上背离所述副车架(20)的一侧;
其中,所述底护板连接于所述底板(14)。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底盘,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转向机保护梁(10)的厚度方向,所述转向机保护梁(10)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15),以供线束穿过。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机保护梁(10)的材料设置为玻纤增强聚丙烯、铝或者钢中的一种。
CN202322493980.0U 2023-09-13 2023-09-13 汽车底盘 Active CN2209050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93980.0U CN220905094U (zh) 2023-09-13 2023-09-13 汽车底盘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93980.0U CN220905094U (zh) 2023-09-13 2023-09-13 汽车底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05094U true CN220905094U (zh) 2024-05-07

Family

ID=909149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493980.0U Active CN220905094U (zh) 2023-09-13 2023-09-13 汽车底盘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050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300293B1 (en) Motor vehicle with bumper assembly for pedestrian protection
EP1749710B1 (en) Fender panel mounting structure of automobile
US9884601B1 (en) Mounting assembly for vehicle bull bar
US9573543B2 (en) Bumper assemblies including a bumper cover reinforcement
JP6974276B2 (ja) アンダーカバー補強部材を含むアンダーカバー組立体
CN220905094U (zh) 汽车底盘
CN213619981U (zh) 一种汽车罩盖内板及汽车罩盖
CN111148681A (zh) 包括用于低覆盖率正面碰撞的吸收装置的车辆
JP4106935B2 (ja) 自動車の前部車体構造
EP2890601B1 (en) Vehicle body front structure
KR20130070358A (ko) 차량용 범퍼 빔 유닛
JP5049685B2 (ja) 自動車用フード
CN213442790U (zh) 一种车辆前端结构及车辆纵梁连接结构
CN219467697U (zh) 用于车辆的防撞梁和车辆
CN219295359U (zh) 保护板和车辆
CN220314908U (zh) 护板组件以及车辆
CN217649398U (zh) 一种有利于低速后碰中减少车辆损坏的后防撞梁
CN102476617B (zh) 汽车前保险装置
CN212579573U (zh) 汽车车门加强板、汽车车门及汽车
CN217945341U (zh) 前地板支撑梁及车辆
CN220053964U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212890210U (zh) 一种汽车用行人小腿保护支架
CN220662630U (zh) 一种车辆骨架后段总成及车辆
CN218805060U (zh) 一种耦合减震器座与shotgun的减震结构及汽车
CN115534703A (zh) 防护梁总成及电动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