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42790U - 一种车辆前端结构及车辆纵梁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辆前端结构及车辆纵梁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442790U
CN213442790U CN202022530242.5U CN202022530242U CN213442790U CN 213442790 U CN213442790 U CN 213442790U CN 202022530242 U CN202022530242 U CN 202022530242U CN 213442790 U CN213442790 U CN 2134427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ergy absorption
vehicle
frame
connecting plate
frame s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53024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飞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M Smart Mobility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M Smart Mobilit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M Smart Mobility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WM Smart Mobilit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53024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4427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4427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4427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辆前端结构及车辆纵梁连接结构,包括前防撞梁和前端模块框架;所述前端模块框架包括框架上横梁、框架下横梁和两条框架侧边梁;所述前防撞梁上连接有两个间隔布置且向后延伸的吸能盒,每个所述吸能盒上分别连接有吸能盒连接板;两个所述吸能盒分别对应地位于两条所述框架侧边梁的外侧,两块所述吸能盒连接板分别对应地位于两条所述框架侧边梁的后侧;每条所述框架侧边梁分别通过第一连接螺栓与所述吸能盒连接板连接。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车辆前端结构及车辆纵梁连接结构,方便前端模块框架、前防撞梁及车身纵梁的组装,能够有效降低车辆碰撞时作用在前端模块框架的挤压力,可以保护前端模块框架,延长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车辆前端结构及车辆纵梁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前端零件连接技术领域,尤其设计一种车辆前端结构及车辆纵梁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的前端模块总成呈框架结构,主要是用来安装热管理系统冷却模块组件,并且根据整车的布置需求,为前机舱盖锁体、锁扣、前大灯、前保险杠、线束、机舱盖缓冲块等提供安装点。
传统燃油车或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多的采用前端模块总成直接与车身进行装配,减少了钣金的焊接过程,提升了尺寸精度,材质由钣金更换了塑料,提升了前端模块性能,减轻了整车重量,提升了汽车续航能力。
现有技术中,前端模块总成夹在前防撞梁的吸能盒与车身纵梁的前端之间,需要多处焊接,安装不便,当车辆出现碰撞时,前端模块框架容易受到挤压破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前端结构及车辆纵梁连接结构,其前端模块框架方便安装,在车辆碰撞时能够有效降低对前端模块框架的加压破坏。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车辆前端结构,包括前防撞梁和位于所述前防撞梁后侧的前端模块框架;
所述前端模块框架包括框架上横梁、框架下横梁和连接在所述框架上横梁与所述框架下横梁之间的两条框架侧边梁;
所述前防撞梁上连接有两个间隔布置且向后延伸的吸能盒,每个所述吸能盒上分别连接有吸能盒连接板;
两个所述吸能盒分别对应地位于两条所述框架侧边梁的外侧,两块所述吸能盒连接板分别对应地位于两条所述框架侧边梁的后侧;
每条所述框架侧边梁分别通过第一连接螺栓与所述吸能盒连接板连接。
通过在吸能盒上设置吸能盒连接板,将前端模块框架的框架侧边梁布置在吸能盒的内侧,将框架侧边梁与吸能盒连接板通过第一连接螺栓连接,方便前端模块框架与前防撞梁的组装。由于框架侧边梁布置在吸能盒的内侧且与吸能盒连接板连接,在车辆正碰时,大部分碰撞力被吸能盒吸收,不会直接作用在框架侧边梁上,降低了正碰时对前端模块框架的正向挤压力;在车辆侧碰时,吸能盒、车身纵梁主要受力,可以降低对前端模块框架的侧向挤压力。
在其中一项技术方案中,所述吸能盒连接板安装在所述吸能盒的后端,所述吸能盒连接板盖住所述吸能盒的后端;
在沿着所述吸能盒的宽度方向上,所述吸能盒连接板具有向内延伸且用于与所述框架侧边梁连接的内侧连接部以及向外延伸且用于与车身纵梁的前端连接的外侧连接部。
通过将吸能盒连接板设置为宽于吸能盒的后端,内侧连接部用于与框架侧边梁连接,外侧连接部用于与车身纵梁的前端连接,方便零部件的连接和结构布置。
在其中一项技术方案中,所述框架侧边梁面向所述吸能盒的外侧表面与所述吸能盒面向所述框架侧边梁的内侧表面贴合;
所述框架侧边梁面向所述吸能盒连接板的后侧表面与所述吸能盒连接板面向所述框架侧边梁的前侧表面贴合。
将框架侧边梁同时与吸能盒和吸能盒连接板贴合,可以提高连接的稳定性。
在其中一项技术方案中,在一块所述吸能盒连接板的顶部设置有圆形通孔,在另一块所述吸能盒连接板的顶部设置有椭圆形通孔;
所述圆形通孔和所述椭圆形通孔分别位于对应的所述吸能盒的上方。
圆形通孔和椭圆形通孔可以在安装在白车身上时使用,圆形通孔用于实现定位,椭圆形通孔可以调节吸收安装时的公差。
在其中一项技术方案中,所述椭圆形通孔的长轴沿着所述吸能盒连接板的宽度方向,在安装时,可以通过椭圆形通孔调节吸收沿着车身宽度方向的公差。
在其中一项技术方案中,在沿着所述吸能盒的宽度方向上,所述圆形通孔和所述椭圆形通孔分别位于对应的所述吸能盒的中间的正上方,利于提高安装时的精度。
在其中一项技术方案中,所述吸能盒连接板与所述吸能盒一体成型,方便加工成型,并提高了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还提供一种车辆纵梁连接结构,包括两条间隔布置的车身纵梁和前述任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车辆前端结构;
每条所述车身纵梁分别与一块所述吸能盒连接板连接,两条所述车身纵梁分别对应地位于两条所述框架侧边梁的外侧。
通过将车身纵梁的前端与吸能盒连接板连接,车身纵梁布置在框架侧边梁的外侧,方便车身纵梁与车辆前端结构的连接,并在车辆侧碰时可以对前端模块框架起到保护作用。
在其中一项技术方案中,每条所述车身纵梁的前端具有纵梁连接板;所述纵梁连接板与所述吸能盒连接板通过第二连接螺栓连接。将纵梁连接板与吸能盒连接板通过第二连接螺栓连接,方便车身纵梁与吸能盒的装配、安装。
在其中一项技术方案中,所述纵梁连接板与所述车身纵梁一体成型,方便加工成型,并提高了结构强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前端结构及车辆纵梁连接结构,方便前端模块框架、前防撞梁及车身纵梁的组装,能够有效降低车辆碰撞时作用在前端模块框架的挤压力,可以保护前端模块框架,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前端结构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前端结构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车辆纵梁连接结构在第三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车辆纵梁连接结构在第四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前端结构,包括前防撞梁2和位于前防撞梁2后侧的前端模块框架1。
前端模块框架1包括框架上横梁11、框架下横梁12和连接在框架上横梁11与框架下横梁12之间的两条框架侧边梁13。
前防撞梁2上连接有两个间隔布置且向后延伸的吸能盒3,每个吸能盒3上分别连接有吸能盒连接板4。
两个吸能盒3分别对应地位于两条框架侧边梁13的外侧,两块吸能盒连接板4分别对应地位于两条框架侧边梁13的后侧。
每条框架侧边梁13分别通过第一连接螺栓5与吸能盒连接板4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前端结构为汽车的前端模块框架1与前防撞梁2的连接结构。
前端模块框架1位于前防撞梁2后侧,前端模块框架1用来安装热管理系统冷却模块组件,也可为前机舱盖锁体、锁扣、前大灯、前保险杠、线束、机舱盖缓冲块等提供安装点。
前端模块框架1包括框架上横梁11、框架下横梁12和两条框架侧边梁13,两条框架侧边梁13对应连接在框架上横梁11与框架下横梁12两端之间。
前防撞梁2的后侧连接有两个吸能盒3,两个吸能盒3间隔布置且向框架侧边梁13延伸。每个吸能盒3上分别连接有吸能盒连接板4。
安装时,两条框架侧边梁13位于两侧的吸能盒3之间,每个吸能盒3位于一条框架侧边梁13的外侧,每块吸能盒连接板4都位于一条框架侧边梁13的后侧,将每条框架侧边梁13分别通过第一连接螺栓5与吸能盒连接板4连接,从而将框架侧边梁13紧固在吸能盒3的内侧。第一连接螺栓5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例如采用两根以上的第一连接螺栓5将框架侧边梁13与吸能盒连接板4连接。
通过在吸能盒3上设置吸能盒连接板4,将前端模块框架1的框架侧边梁13布置在吸能盒3的内侧,将框架侧边梁13与吸能盒连接板4通过第一连接螺栓5连接,方便前端模块框架1与前防撞梁2的组装。由于框架侧边梁13布置在吸能盒3的内侧且与吸能盒连接板4连接,在车辆正碰时,大部分碰撞力被吸能盒3吸收,不会直接作用在框架侧边梁13上,降低了正碰时对前端模块框架1的正向挤压力;在车辆侧碰时,吸能盒3、车身纵梁主要受力,可以降低对前端模块框架1的侧向挤压力。
由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前端结构,方便前端模块框架1与前防撞梁2的组装,能够有效降低车辆碰撞时作用在前端模块框架1的挤压力,可以保护前端模块框架1,延长使用寿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吸能盒连接板4安装在吸能盒3的后端,吸能盒连接板4盖住吸能盒3的后端。
结合图3-4所示,在沿着吸能盒3的宽度方向上,吸能盒连接板4具有向内延伸且用于与框架侧边梁13连接的内侧连接部41以及向外延伸且用于与车身纵梁6的前端连接的外侧连接部42。
吸能盒连接板4的宽度大于吸能盒3的后端的宽度,能盒连接板4盖住吸能盒3的后端,其左右两端分别伸出于吸能盒3的后端的两侧。内侧连接部41、外侧连接部42分别为吸能盒连接板4的左右两端部分。内侧连接部41向内延伸出吸能盒3,内侧连接部41用于与框架侧边梁13连接。外侧连接部42向外延伸出吸能盒3,外侧连接部42用于与车身纵梁6的前端连接,方便零部件的连接和结构布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框架侧边梁13面向吸能盒3的外侧表面与吸能盒3面向框架侧边梁13的内侧表面贴合。
框架侧边梁13面向吸能盒连接板4的后侧表面与吸能盒连接板4面向框架侧边梁13的前侧表面贴合。
框架侧边梁13面向吸能盒3侧的表面为框架侧边梁13的外侧表面,框架侧边梁13面向吸能盒连接板4侧的表面为框架侧边梁13的后侧表面。吸能盒3面向框架侧边梁13侧的表面为吸能盒3的内侧表面,吸能盒连接板4面向框架侧边梁13侧的表面为吸能盒连接板4的前侧表面。
组装时,框架侧边梁13的外侧表面与吸能盒3的内侧表面贴合,框架侧边梁13的后侧表面与吸能盒连接板4的前侧表面贴合,通过将框架侧边梁13同时与吸能盒3和吸能盒连接板4贴合,可以提高连接的稳定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在一块吸能盒连接板4的顶部设置有圆形通孔43,在另一块吸能盒连接板4的顶部设置有椭圆形通孔44。圆形通孔43和椭圆形通孔44分别位于对应的吸能盒3的上方。
在将车辆前端结构安装在白车身上时,圆形通孔43通过螺栓与白车身上的定位孔连接定位,椭圆形通孔44可以吸收零件的公差。
例如,将螺栓穿过椭圆形通孔44,螺栓可以沿着椭圆形通孔44的长轴方向调节,以吸收安装时的公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椭圆形通孔44的长轴沿着吸能盒连接板4的宽度方向,在安装时,可以通过椭圆形通孔44调节吸收沿着车身宽度方向的公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沿着吸能盒3的宽度方向上,圆形通孔43和椭圆形通孔44分别位于对应的吸能盒3的中间的正上方。圆形通孔43位于一个吸能盒3的中间的正上方,椭圆形通孔44位于另一个吸能盒3的中间的正上方,利于提高将车辆前端结构安装在白车身上时的精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吸能盒连接板4与吸能盒3一体成型,方便加工成型,并提高了结构强度。
如图3-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纵梁连接结构,包括两条间隔布置的车身纵梁6和前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车辆前端结构。
每条车身纵梁6分别与一块吸能盒连接板4连接,两条车身纵梁6分别对应地位于两条框架侧边梁13的外侧。
本实施例提供的车辆纵梁连接结构包括两条车身纵梁6和车辆前端结构。有关车辆前端结构的具体结构、构造及连接方式,请参照前面对车辆前端结构的描述部分,在此不再赘述。
车身纵梁6为车身底盘的左右两侧的纵梁,其沿着前后方向延伸。每条车身纵梁6分别与一块吸能盒连接板4连接,在沿着车身的宽度方向上,两条框架侧边梁13位于两条车身纵梁6之间,每条车身纵梁6都位于一条框架侧边梁13的外侧。
通过将车身纵梁6的前端与吸能盒连接板4连接,车身纵梁6布置在框架侧边梁13的外侧,方便车身纵梁6与车辆前端结构的连接,并在车辆侧碰时可以对前端模块框架1起到保护作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4所示,每条车身纵梁6的前端具有纵梁连接板7。纵梁连接板7与吸能盒连接板4通过第二连接螺栓8连接。
将纵梁连接板7与吸能盒连接板4通过第二连接螺栓连接,方便车身纵梁6与吸能盒4的装配、安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纵梁连接板7与车身纵梁6一体成型,方便加工成型,并提高了结构强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前端结构及车辆纵梁连接结构,方便前端模块框架、前防撞梁及车身纵梁的组装,能够有效降低车辆碰撞时作用在前端模块框架的挤压力,可以保护前端模块框架,延长使用寿命。
根据需要,可以将上述各技术方案进行结合,以达到最佳技术效果。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较佳的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若干其它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车辆前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防撞梁和位于所述前防撞梁后侧的前端模块框架;
所述前端模块框架包括框架上横梁、框架下横梁和连接在所述框架上横梁与所述框架下横梁之间的两条框架侧边梁;
所述前防撞梁上连接有两个间隔布置且向后延伸的吸能盒,每个所述吸能盒上分别连接有吸能盒连接板;
两个所述吸能盒分别对应地位于两条所述框架侧边梁的外侧,两块所述吸能盒连接板分别对应地位于两条所述框架侧边梁的后侧;
每条所述框架侧边梁分别通过第一连接螺栓与所述吸能盒连接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前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盒连接板安装在所述吸能盒的后端,所述吸能盒连接板盖住所述吸能盒的后端;
在沿着所述吸能盒的宽度方向上,所述吸能盒连接板具有向内延伸且用于与所述框架侧边梁连接的内侧连接部以及向外延伸且用于与车身纵梁的前端连接的外侧连接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前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侧边梁面向所述吸能盒的外侧表面与所述吸能盒面向所述框架侧边梁的内侧表面贴合;
所述框架侧边梁面向所述吸能盒连接板的后侧表面与所述吸能盒连接板面向所述框架侧边梁的前侧表面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前端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一块所述吸能盒连接板的顶部设置有圆形通孔,在另一块所述吸能盒连接板的顶部设置有椭圆形通孔;
所述圆形通孔和所述椭圆形通孔分别位于对应的所述吸能盒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前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椭圆形通孔的长轴沿着所述吸能盒连接板的宽度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车辆前端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沿着所述吸能盒的宽度方向上,所述圆形通孔和所述椭圆形通孔分别位于对应的所述吸能盒的中间的正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前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盒连接板与所述吸能盒一体成型。
8.一种车辆纵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条间隔布置的车身纵梁和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前端结构;
每条所述车身纵梁分别与一块所述吸能盒连接板连接,两条所述车身纵梁分别对应地位于两条所述框架侧边梁的外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纵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每条所述车身纵梁的前端具有纵梁连接板;
所述纵梁连接板与所述吸能盒连接板通过第二连接螺栓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纵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连接板与所述车身纵梁一体成型。
CN202022530242.5U 2020-11-05 2020-11-05 一种车辆前端结构及车辆纵梁连接结构 Active CN2134427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30242.5U CN213442790U (zh) 2020-11-05 2020-11-05 一种车辆前端结构及车辆纵梁连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30242.5U CN213442790U (zh) 2020-11-05 2020-11-05 一种车辆前端结构及车辆纵梁连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442790U true CN213442790U (zh) 2021-06-15

Family

ID=762987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530242.5U Active CN213442790U (zh) 2020-11-05 2020-11-05 一种车辆前端结构及车辆纵梁连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4427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150134977A (ko) 스몰 오버랩 충돌대응 차체보강구조
US20110193357A1 (en) Bumper arrangement for a motor vehicle
CN110789479A (zh) 车身前端防撞装置
US11225212B2 (en) One piece load distribution device
CN213442790U (zh) 一种车辆前端结构及车辆纵梁连接结构
JP4589543B2 (ja) バンパ取付構造
CN211107144U (zh) 前大灯支架及车辆
KR20130126355A (ko) 차량용 범퍼 조립체
KR20130070358A (ko) 차량용 범퍼 빔 유닛
KR20100095555A (ko) 서로 부착된 가로 바아, 기술 전방 표면, 및 수렴 요소를 포함하는 자동차
CN220905094U (zh) 汽车底盘
CN220615741U (zh) 一种汽车前防撞梁总成
CN215826657U (zh) 车辆的防撞总成和车辆
CN213008006U (zh) 保险杠吸能装置及车辆
CN111845604B (zh) 前保险杠安装组件及汽车
CN219601386U (zh) 车身前部结构及车辆
CN218907165U (zh) 一种防撞梁吸能结构、防撞梁组件和车辆
JP7322914B2 (ja) 車載機器取付装置
CN216102403U (zh) 一种用于车辆前端的安装支架及车辆
CN219856796U (zh) 一种散热器框架总成、机舱总成及车辆
CN219601177U (zh) 一种前防撞梁总成及车辆
CN217945341U (zh) 前地板支撑梁及车辆
CN220314908U (zh) 护板组件以及车辆
CN219668143U (zh) 一种应用于车辆的碰撞吸能结构以及车辆
EP4316919A1 (en) Side extension for crash management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815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