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01386U - 车身前部结构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身前部结构及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601386U CN219601386U CN202320857223.4U CN202320857223U CN219601386U CN 219601386 U CN219601386 U CN 219601386U CN 202320857223 U CN202320857223 U CN 202320857223U CN 219601386 U CN219601386 U CN 21960138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eams
- auxiliary frame
- vehicle body
- small
- side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身前部结构及车辆,本实用新型的车身前部结构,包括前机舱,以及连接在前机舱底部的前副车架;前机舱具有分设在左右两侧的前机舱纵梁,两侧前机舱纵梁的前部均设有向车外一侧弯折的小重叠吸能梁,且各侧小重叠吸能梁的前端向侧前方延伸;两侧小重叠吸能梁的前端均设有副车架安装部,前副车架前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在对应侧的副车架安装部上。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通过设置小重叠吸能梁,并在小重叠吸能梁的前端设置副车架安装部,以安装前副车架前端的左右两侧,可使得前副车架的前端能够参与小重叠碰撞,从而可利用前副车架吸收碰撞能量,以及进行碰撞力的传递,达到提升小重叠碰撞安全性的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身前部结构。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车辆。
背景技术
前部碰撞是汽车安全设计的重中之重,前部碰撞根据碰撞接触部位的重叠度,主要分为小重叠碰撞、中等重叠碰撞和完全重叠碰撞,划分的标准主要是参考纵梁受力的数量。如果碰撞力的路径在纵梁之外,则被定义为小重叠碰撞,因纵梁一般部署在车前部两侧约1/4位置,故也定义为25%重叠碰撞。
然而,受限于现有的车身前部结构,导致车辆在出现小重叠碰撞时,碰撞产生的冲击能量传递及分散效果较差,常会导致乘员舱的结构受到破坏,从而对乘员,特别是前排乘客带来较大伤害,整车碰撞安全性难以得到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车身前部结构,以提升车辆在小重叠碰撞时的安全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车身前部结构,包括前机舱,以及连接在所述前机舱底部的前副车架;所述前机舱具有分设在左右两侧的前机舱纵梁,两侧所述前机舱纵梁的前部均设有向车外一侧弯折的小重叠吸能梁,且各侧所述小重叠吸能梁的前端向侧前方延伸;
两侧所述小重叠吸能梁的前端均设有副车架安装部,所述前副车架前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在对应侧的所述副车架安装部上。
进一步的,各侧所述小重叠吸能梁由同侧所述前机舱纵梁自身的前部向外弯折形成。
进一步的,所述前机舱纵梁包括扣合连接在一起的纵梁内板与纵梁外板,所述纵梁内板和所述纵梁外板的前部均向车外一侧弯折,且所述纵梁内板和所述纵梁外板均一体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前机舱还具有与两侧所述前机舱纵梁相连的前防撞梁总成,所述前副车架具有分设在左右两侧的副车架纵梁;
各侧所述副车架纵梁的前端安装在同侧的所述副车架安装部上,且两侧所述副车架纵梁前端之间,以及两侧所述小重叠吸能梁前端之间沿整车左右方向的距离,大于所述前防撞梁总成中的前防撞梁左右两端之间沿整车左右方向的距离。
进一步的,各所述前机舱纵梁的弯折部位分别连接有连接支架,所述前防撞梁总成通过所述连接支架与两侧的所述前机舱纵梁连接。
进一步的,两侧所述连接支架之间连接有支撑横梁,且两侧所述连接支架与所述前防撞梁总成之间连接有前端框架。
进一步的,所述前端框架包括分设在左右两侧的侧支架,以及连接在两侧所述侧支架顶端之间的上支架;
各侧所述侧支架与同侧的所述连接支架相连,且两侧所述侧支架的底端之间连接有下横梁,在整车高度方向上,所述下横梁低于所述前防撞梁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前机舱还具有并排布置在各所述前机舱纵梁靠近车外一侧的前轮罩边梁;
各侧所述前轮罩边梁的前端向前下方延伸,并与同侧所述小重叠吸能梁的前端相连,且各侧所述前轮罩边梁和所述前端框架之间连接有斜拉梁。
进一步的,所述副车架安装部包括连接在所述小重叠吸能梁底部的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呈盒状,并在所述安装支架内设有安装套管,所述安装套管用于安装所述前副车架。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通过设置小重叠吸能梁,并在小重叠吸能梁的前端设置副车架安装部,以安装前副车架前端的左右两侧,由此可使得前副车架的前端同样向外延伸,能够参与小重叠碰撞,从而可利用前副车架吸收碰撞能量,以及进行碰撞力的传递,达到提升小重叠碰撞安全性的效果。
此外,小重叠吸能梁由前机舱纵梁自身形成,可在形成小重叠吸能梁的基础上,达到简化结构,便于制备的效果。
其次,通过使两侧副车架纵梁以及小重叠吸能梁前端间的距离大于前防撞梁左右两端之间的距离,可使得前副车架以及前机舱纵梁更好地参与小重叠碰撞,且相较于前防撞梁也有着更高的参与度,而可利用前副车架和前机舱纵梁对碰撞力的有效传递,提升小重叠碰撞的安全性。
另外,通过设置连接支架,可便于前防撞梁总成与前机舱纵梁间的连接,并能够保证连接可靠性。并且通过在两侧的连接支架之间连接有支撑横梁,能够增加车身前部Y向刚度,且可利于碰撞力在两侧前机舱纵梁之间的传递,提高碰撞力分散传递效果。
除此之外,下横梁的设置,可在与行人碰撞时,避免行人卷入车底,提高行人安全性。且前端框架和下横梁连接形成环形传力结构,以提升车身前端部位的刚度及碰撞安全性。
再者,通过使前轮罩边梁的前端与小重叠吸能梁前端连接,可利于碰撞力在前轮罩边梁上的传递。斜拉梁设置,可在车身侧部的前端位置形成环状结构,不仅可增加车身侧部前端位置的结构强度,也有利于碰撞力的传递,能够提升碰撞安全性。
并且,副车架安装部采用设置有安装套管的呈盒状的安装支架,可保证安装部自身的结构强度,并由此能够保证前副车架在前机舱底部安装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所述车辆的车身中设有如上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辆,通过设有如上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有利于提升小重叠碰撞的安全性,进而提升整车安全品质,满足乘客对车辆的安全需求。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前机舱纵梁、前防撞梁总成及前轮罩边梁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的底部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前机舱纵梁、前端框架、斜拉梁和前轮罩边梁连接形成环形结构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前机舱纵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连接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支撑横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前轮罩边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吸能盒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前端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下横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副车架安装板及连接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前机舱纵梁;2、前防撞梁总成;3、小重叠吸能梁;4、前副车架;5、副车架纵梁;6、副车架安装部;9、连接支架;10、前端框架;11、下横梁;13、支撑横梁;14、前轮罩边梁;15、斜拉梁;16、连接套管;17、堵盖;18、连接梁
101、纵梁内板;102、纵梁外板;
201、吸能盒;2011、凹槽;202、前防撞梁;
601、安装支架;6011、第一安装板;6012、第二安装板;
901、连接板;902、竖板;
1001、侧支架;1002、上支架;
1101、横梁本体;1102、横梁连接臂;1103、加强肋。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上”、“下”、“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其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若出现“第一”、“第二”等术语,其也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配合部件之间采用本领域常规连接结构进行连接便可。而且,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连接件”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结合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车身前部结构,整体构成上,如图1及图2中所示,该车身前部结构包括前机舱,以及连接在前机舱底部的前副车架4。其中,前机舱具有分设在左右两侧的前机舱纵梁1,两侧前机舱纵梁1的前部均设有向车外一侧弯折的小重叠吸能梁3,且各侧小重叠吸能梁3的前端向侧前方延伸。两侧小重叠吸能梁3的前端均设有副车架安装部6,前副车架4前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在对应侧的副车架安装部6上。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设置有小重叠吸能梁3,并在小重叠吸能梁3的前端设置副车架安装部6,以安装前副车架4前端的左右两侧,可使得前副车架4的前端同样向外延伸,能够参与小重叠碰撞,从而可利用前副车架4吸收碰撞能量,以及进行碰撞力的传递,达到提升小重叠碰撞安全性的效果。
基于上述的整体介绍,本实施例的一种示例性结构如图1至图13中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2中所示,各侧小重叠吸能梁3由同侧前机舱纵梁1自身的前部向外弯折形成。如此,使得使小重叠吸能梁3由前机舱纵梁1自身形成,可在形成小重叠吸能梁3的基础上,达到简化结构,便于制备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各侧小重叠吸能梁3由同侧前机舱纵梁1自身的前部向外弯折形成,仅是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此外,还可使得前机舱纵梁1整体类似为“y”,而使得小重叠吸能梁3为单独设置在前机舱纵梁1外侧的梁体结构,此时,小重叠吸能梁3与前机舱纵梁1之间可通过现有技术中常用到的焊接、螺接等方式进行连接,并且依然能够将前副车架4安装点设置在前机舱纵梁1外侧,以满足前副车架4参与小重叠碰撞的设计思想。
作为进一步仍优选的,如图2及图6中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前机舱纵梁1包括扣合连接在一起的纵梁内板101与纵梁外板102,纵梁内板101和纵梁外板102的前部均向车外一侧弯折,且纵梁内板101和纵梁外板102均一体成型。通过使前机舱纵梁1中的纵梁内板101与纵梁外板102均为一体成型,可保证前机舱纵梁1结构的稳定性。
具体实施时,内、外板可通过冲压方式一体成型,再焊合在一起,从而形成前机舱纵梁1,并且,如图6中所示,可使纵梁内板101的纵截面呈“U”形,并使纵梁外板102扣合在内板的开口处,从而使纵梁内板101与纵梁外板102之间形成有腔体,利于实现轻量化设计的同时,也有利于保证前机舱纵梁1的结构强度。并且,如图2中所示,可在机舱纵梁的前端设置堵盖17,以将前机舱纵梁1的前端封堵住。
如图1及图4中所示,作为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在本实施例中,前机舱还具有与两侧前机舱纵梁1相连的前防撞梁总成2,前副车架4具有分设在左右两侧的副车架纵梁5。各侧副车架纵梁5的前端安装在同侧的副车架安装部6上,且两侧副车架纵梁5前端之间,以及两侧小重叠吸能梁3前端之间沿整车左右方向的距离,大于前防撞梁总成2中的前防撞梁202左右两端之间沿整车左右方向的距离。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使两侧副车架纵梁5以及小重叠吸能梁3前端间的距离大于前防撞梁202左右两端之间的距离,可使得前副车架4以及前机舱纵梁1更好地参与小重叠碰撞,且相较于前防撞梁202也有着更高的参与度,从而可利用前副车架4和前机舱纵梁1对碰撞力的有效传递,提升小重叠碰撞的安全性。
此外,如图4中所示,还可在两侧的副车架纵梁5之间连接有连接梁18,通过设置连接梁18能够增加车身前部Y向刚度,且可利于碰撞力在两侧副车架纵梁5之间的传递,提高碰撞力分散传递效果。
为方便前机舱纵梁1与前防撞梁总成2之间的连接,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1及图2中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各前机舱纵梁1的弯折部位分别连接有连接支架9,前防撞梁总成2通过连接支架9与两侧的前机舱纵梁1连接。
具体的,出于对连接支架9结构稳定性的考虑,本实施例中,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形式,结合图2及图7中所示,从整车上下方向来看,两侧连接支架9均呈三角形。由此可利用三角形结构强度大的特点,保证连接支架9自身的结构强度,保证其使用效果。
当然,上述连接支架9的结构设计,具体来讲,如图7中所示的,其可包括上下相对布置的两个三角形的连接板901,以及连接在两个连接板901之间的竖板902,在具体安装时,连接支架9可包覆地设于同侧的前机舱纵梁1上,并采用焊接,由此,可确保连接支架9具有较优的结构强度。
需注意的是,上述三角形是指连接板901在整体结构上大致呈三角形,并非指严格意义上具有三条直线线段的三角形,例如在具体结构中,该连接板901的三条边沿(也即组成三角形的三条边)还具有随形于前机舱纵梁1等周边部件的形状走势。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设置有连接支架9,可在前机舱纵梁1弯折的基础上,便于前防撞梁总成2与前机舱纵梁1间的连接,并能够保证连接可靠性。
此外,具体实施时,如图中2及图4所示,前防撞梁总成2包括分设在左右两侧的吸能盒201,以及前防撞梁202,两侧吸能盒201与连接支架9连接。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中,前防撞梁202和两侧的吸能盒201均可采用挤压铝型材制成,以便于利用铝型材结构强度大、重量低的特点,保证前防撞梁总成2的强度,并利于实现其轻量化设计。
与此同时,出于前防撞梁202与吸能盒201之间连接需求的考虑,本实施例中,如图4及图10中所示,可在两侧吸能盒201的前端均设有凹槽2011,以使前防撞梁202中的部分嵌入凹槽2011内,随后再将二者焊接在一起,由此,不仅便于前防撞梁202与吸能盒201之间的连接,也可保证两者之间连接的可靠性,进而保证前防撞梁202处碰撞能量向吸能盒201处的传递顺畅性。
当然,前防撞梁202与吸能盒201之间的连接形式除了上述连接形式外,也可根据实际的安装及布置需求进行相应的设定与调整,例如在将前防撞梁202中的部分嵌入凹槽2011后,再将二者螺接在一起等。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如图1中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于两侧连接支架9之间连接有支撑横梁13,且两侧连接支架9与前防撞梁总成2之间连接有前端框架10。此处,通过设置支撑横梁13能够增加车身前部Y向刚度,且可利于碰撞力在两侧前机舱纵梁1之间的传递,提高碰撞力分散传递效果。
在安装时,上述支撑横梁13的两端分别焊接在左右两侧的连接支架9上便可,且具体实施时,作为一种优选的设置形式,本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支撑横梁13的横截面呈“n”型,能够保证其结构强度,提升对两侧连接支架9的支撑效果,也即提升力传递效果。
此外,如图4及图11中所示,前端框架10包括分设在左右两侧的侧支架1001,以及连接在两侧侧支架1001顶端之间的上支架1002。各侧侧支架1001与同侧的连接支架9相连,且两侧侧支架1001的底端之间连接有下横梁11,在整车高度方向上,下横梁11低于前防撞梁202设置。
下横梁11的设置,可在与行人碰撞时,避免行人卷入车底,提高行人安全性,且前端框架10由两侧的侧支架1001与顶部的上支架1002构成,也能够使前端框架10和下横梁11连接形成环形传力结构,以提升车身前端部位的刚度及碰撞安全性。
而作为优选的实施形式,本实施例的下横梁11和前端框架10均可采用塑料材质一体注塑成型,以便于二者的制备,同时也利于整车轻量化涉及,例如具体可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常见的PP(聚丙烯)材质或尼龙材质等。并且,下横梁11的具体布置形式可根据行人保护需求进行设定与调整,例如除了低于前防撞梁202设置外,其也可进一步的设置在前防撞梁202的后方。
同样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形式,本实施例中,如图4及图12中所示的,下横梁11包括沿整车左右方向延伸的横梁本体1101,以及分设在左右两侧的横梁连接臂1102,各侧横梁连接臂1102通过螺接结构或卡接结构与同侧的侧支架1001连接。
详细来讲,下横梁11由横梁本体1101与两侧的横梁连接臂1102构成,能够利于与前端框架10连接,有利于横梁整体的减重,而通过螺接或卡接结构连接,结构简单,便于操作,有利于后期维修更换。
值得说明的是,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形式,两侧横梁连接臂1102均可为间隔布置的多个,且两侧横梁连接臂1102均向后上方延伸,并与前端框架10相连,以在满足轻量化设计的同时,可保证与前端框架10之间的连接可靠性,且横梁连接臂1102向后上方延伸,还可利于满足横梁本体1101的位置要求。
具体而言,上述横梁连接臂1102在具体设置时,可根据下横梁11实际的连接需求及轻量化需求进行相应的设定与调整,例如继续参照图中所示的,其具体可设置为沿整车左右方向间隔布置的两个等。
同时,作为优选的实施形式,本实施例中,横梁本体1101和各横梁连接臂1102上均设有空腔,并在空腔内设有加强肋1103,由此可在进一步减重的同时,保证横梁本体1101及横梁连接臂1102的结构强度,提高下横梁11整体的品质。具体的,空腔可设置为开口朝向车前一侧布置,以便于加强肋1103的布置。
并作为优选的实施形式,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由上支架1002一端至与横梁连接臂1102相连的一端,侧支架1001向车外一侧倾斜设置,以使前端框架10整体呈“八”字型,进而利于车身前部整体结构布置。
当然,本实施例中,设于横梁连接臂1102与同侧的侧支架1001之间的螺接结构和卡接结构,均可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常见的相关结构形式进行设定与调整,例如螺接结构可包括设置在横梁连接臂1102顶部的第一螺接孔,设于侧支架1001底部的第二螺接孔,以及穿设在第一螺接孔和第二螺接孔中的螺栓,其中,还可在多个横梁连接臂1102的顶部设置安装板,并将第一螺接孔设置在安装板上,以便于第一螺接孔的设置等。
作为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前机舱还具有并排布置在各前机舱纵梁1靠近车外一侧的前轮罩边梁14。各侧前轮罩边梁14的前端向前下方延伸,并与同侧小重叠吸能梁3的前端相连,且各侧前轮罩边梁14和前端框架10之间连接有斜拉梁15。
同样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形式,本实施例中,各侧前轮罩边梁14的前端连接在同侧前机舱纵梁1朝向车尾的一侧,如此,在小重叠碰撞时,利于碰撞能量向前轮罩边梁14的传递,有助于保证碰撞吸能效果。
具体实施时,各侧的斜拉梁15设于同侧前轮罩边梁14与前端框架10的顶部之间,以增加车身前部整体结构强度。具体安装时,斜拉梁15与前端框架10之间,以及斜拉梁15与前轮罩边梁14之间均可采用焊接、螺接等常见的连接形式,只需确保具有足够的连接稳定性便可。
仍值得提及的是,斜拉梁15的具体结构形式可根据实际的结构强度需求及布置需求进行相应的设定与调整,例如仍如1图及图中5所示的,其具体可设置为具有连接前端框架10的前段,以及连接前轮罩边梁14的后段,且前段与后段的连接处圆滑过渡设置,或者其横截面具体可设置为U型,以利于提升自身结构强度等。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使前轮罩边梁14的前端向前下方延伸,并与小重叠吸能梁3前端连接,可利于碰撞力在前轮罩边梁14上的传递,在前轮罩边梁14与前端框架10之间设置斜拉梁15,各侧前机舱纵梁1、前端框架10、斜拉梁15和前轮罩边梁14连接形成环形结构,不仅可增加车身侧部前端位置的结构强度,也有利于碰撞力的传递,能够提升碰撞安全性。
此外,出于前轮罩边梁14的制作及结构稳定性需求,本实施例的前轮罩边梁14的具体结构设计形式,也可与前机舱纵梁1相同,例如图9中所示的,前轮罩边梁14包括扣合连接在一起的边梁内板1401和边梁外板1402,边梁内板1401和边梁外板1402均为一体成型,在安装时,纵梁内板101与纵梁外板102之间,以及边梁内板1401和边梁外板1402之间均可采用焊接工艺进行连接,且前轮罩边梁14和前机舱纵梁1也可采用焊接工艺相连。
作为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结合图1及图13中所示,副车架安装部6包括连接在小重叠吸能梁3底部的安装支架601,安装支架601呈盒状,并在安装支架601内设有安装套管,安装套管用于安装前副车架4。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副车架安装部6采用设置有安装套管的呈盒状的安装支架601,可保证安装部自身的结构强度,并由此能够保证前副车架4在前机舱底部安装的可靠性。
具体实施时,如图13中所示,安装支架601可由第一安装板601及第二安装板602围构形成。第一安装板601呈“L”形,第二安装板602的横截面呈“U”形,且第一安装板601罩扣在第二安装板602的侧部与底部开口处,围构成盒状的安装支架601。此外,为方便安装套管与与副车架纵梁5之间的连接,安装套管一般为内螺纹管,副车架纵梁5前端内一般设置连接套管16,并通过螺栓将副车架纵梁5安装至安装套管处。
值得注意的是,通过使安装支架601由第一安装板601及第二安装板602围构形成,则在组装安装支架601时,可先将安装套管安装在第一安装板601上,之后在将第一安装板601与第二安装板602进行扣合,从而便于安装套管在安装支架601内的设置。
当然,除了使安装支架601由第一安装板601及第二安装板602围构形成,也可以使安装支架601参照现有的方管结构进行设计,只是在方管的底部设有底板,以方便安装套管于安装支架601内的设置。此外,安装支架601与副车架纵梁5之间除了采用上述的连接方式,也可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到的焊接等方式进行连接。
本实施例的车身前部结构,能够使前副车架4的前端参与小重叠碰撞,从而利用前副车架4吸收碰撞能量,以及进行碰撞力的传递,提升小重叠碰撞的安全性。同时,前端框架10、下横梁11、前轮罩边梁14以及斜拉梁15的设置,能够进一步优化车身前部的传力结构,提升车身前端部位的刚度及碰撞安全性。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车辆,车辆的车身中设有实施例一中的车身前部结构。
本实施例的车辆通过设置实施例一的车身前部结构,能够利用前副车架4与前机舱纵梁1在结构上的配合,对碰撞力进行有效传递,提升小重叠碰撞的安全性,提升整车安全品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车身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包括前机舱,以及连接在所述前机舱底部的前副车架(4);
所述前机舱具有分设在左右两侧的前机舱纵梁(1),两侧所述前机舱纵梁(1)的前部均设有向车外一侧弯折的小重叠吸能梁(3),且各侧所述小重叠吸能梁(3)的前端向侧前方延伸;
两侧所述小重叠吸能梁(3)的前端均设有副车架安装部(6),所述前副车架(4)前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在对应侧的所述副车架安装部(6)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各侧所述小重叠吸能梁(3)由同侧所述前机舱纵梁(1)自身的前部向外弯折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机舱纵梁(1)包括扣合连接在一起的纵梁内板(101)与纵梁外板(102),所述纵梁内板(101)和所述纵梁外板(102)的前部均向车外一侧弯折,且所述纵梁内板(101)和所述纵梁外板(102)均一体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机舱还具有与两侧所述前机舱纵梁(1)相连的前防撞梁总成(2),所述前副车架(4)具有分设在左右两侧的副车架纵梁(5);
各侧所述副车架纵梁(5)的前端安装在同侧的所述副车架安装部(6)上,且两侧所述副车架纵梁(5)前端之间,以及两侧所述小重叠吸能梁(3)前端之间沿整车左右方向的距离,大于所述前防撞梁总成(2)中的前防撞梁(202)左右两端之间沿整车左右方向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各所述前机舱纵梁(1)的弯折部位分别连接有连接支架(9),所述前防撞梁总成(2)通过所述连接支架(9)与两侧的所述前机舱纵梁(1)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两侧所述连接支架(9)之间连接有支撑横梁(13),且两侧所述连接支架(9)与所述前防撞梁总成(2)之间连接有前端框架(1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端框架(10)包括分设在左右两侧的侧支架(1001),以及连接在两侧所述侧支架(1001)顶端之间的上支架(1002);
各侧所述侧支架(1001)与同侧的所述连接支架(9)相连,且两侧所述侧支架(1001)的底端之间连接有下横梁(11),在整车高度方向上,所述下横梁(11)低于所述前防撞梁(202)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机舱还具有并排布置在各所述前机舱纵梁(1)靠近车外一侧的前轮罩边梁(14);
各侧所述前轮罩边梁(14)的前端向前下方延伸,并与同侧所述小重叠吸能梁(3)的前端相连,且各侧所述前轮罩边梁(14)和所述前端框架(10)之间连接有斜拉梁(15)。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副车架安装部(6)包括连接在所述小重叠吸能梁(3)底部的安装支架(601),所述安装支架(601)呈盒状,并在所述安装支架(601)内设有安装套管,所述安装套管用于安装所述前副车架(4)。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辆的车身中设有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857223.4U CN219601386U (zh) | 2023-04-17 | 2023-04-17 | 车身前部结构及车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857223.4U CN219601386U (zh) | 2023-04-17 | 2023-04-17 | 车身前部结构及车辆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601386U true CN219601386U (zh) | 2023-08-29 |
Family
ID=877450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857223.4U Active CN219601386U (zh) | 2023-04-17 | 2023-04-17 | 车身前部结构及车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601386U (zh) |
-
2023
- 2023-04-17 CN CN202320857223.4U patent/CN21960138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21138321U (zh) | 车身及具有其的车辆 | |
CN221049786U (zh) | 车身中部结构及车辆 | |
CN212401376U (zh) | 一种汽车底板结构及电动汽车 | |
CN218858529U (zh) | 车身后部桁架结构及汽车 | |
CN219601386U (zh) | 车身前部结构及车辆 | |
CN216153859U (zh) | 机舱纵梁前端连接结构 | |
CN215883812U (zh) | 机舱前纵梁及汽车 | |
CN219806797U (zh) | 车身前部行人保护结构与车辆 | |
CN109204507B (zh) | 车身横梁和车辆 | |
CN210126556U (zh) | 用于轿车的铝合金车架前段结构及轿车 | |
CN219728329U (zh) | 车身中部结构及车辆 | |
CN219406616U (zh) | 车身前部结构与车辆 | |
CN219406620U (zh) | 前机舱结构及车辆 | |
CN219382612U (zh) | 车身前部结构和设有其的车辆 | |
CN219406618U (zh) | 车辆前部结构及车辆 | |
CN219806875U (zh) | 前副车架和设有其的车辆 | |
CN219406622U (zh) | 车身前部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 |
CN218703097U (zh) | 汽车防撞梁总成及汽车 | |
CN217893010U (zh) | 车身后围总成与车辆 | |
CN219728348U (zh) | 车身前部结构及车辆 | |
CN219406602U (zh) | 车身前部结构及车辆 | |
CN220076190U (zh) | 车辆前排座椅安装结构与车辆 | |
CN115214800B (zh) | 电池包碰撞传力结构及汽车 | |
CN221316373U (zh) | 前减震塔的加强结构及车辆 | |
CN218703529U (zh) | 带有充电机安装平台的后车身框架及新能源车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