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14908U - 护板组件以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护板组件以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14908U
CN220314908U CN202321841375.1U CN202321841375U CN220314908U CN 220314908 U CN220314908 U CN 220314908U CN 202321841375 U CN202321841375 U CN 202321841375U CN 220314908 U CN220314908 U CN 2203149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ard plate
fender
vehicle
assembly
t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84137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有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Xiaopeng Motor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Xiaopeng Motor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Xiaopeng Motor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Xiaopeng Motor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84137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149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149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149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护板组件以及车辆。该护板组件包括护板件以及导流件。护板件包括前端部以及与前端部间隔设置的后端部。导流件包括安装本体以及具有弹性的第一导流本体,安装本体与护板件固定连接,以使第一导流本体的至少部分凸出护板件的底部设置,第一导流本体至少能够引导气流沿前端部至后端部方向流动。该护板组件能够有效改善车辆的风阻,且其导流结构不易发生损坏,有利于降低车辆的维护成本。

Description

护板组件以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代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护板组件以及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轿车、运动型多用途汽车(SUV)、多用途汽车、越野车、公共汽车、房车等车辆为人们生活、工作、学习等带来诸多便利,在人们出行生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随着车辆底盘防碰撞的要求越来越高,用于保护车辆底盘的护板组件的应用也越来越广。
在相关技术中,护板组件通过设置导流结构可以有效改善车辆的底部空气流向来降低车辆风阻。但传统的护板组件的导流结构存在缺陷,容易发生破损,增加车辆的维护成本。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护板组件以及车辆。该护板组件能够有效改善车辆的风阻,且其导流结构不易发生损坏,有利于降低车辆的维护成本。
其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护板组件,包括护板件以及导流件。护板件包括前端部以及与前端部间隔设置的后端部。导流件包括安装本体以及具有弹性的第一导流本体,安装本体与护板件固定连接,以使第一导流本体的至少部分凸出护板件的底部设置,第一导流本体至少能够引导气流沿前端部至后端部方向流动。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该护板件设置于车辆的底部,能够抗碎石冲击,以保护车辆内部器件。而且在车辆行驶的过程中,通过第一导流本体至少能够引导气流沿前端部至后端部方向流动,进而能够减少紊流,降低车辆行驶过程中的风阻。此外,当车辆的底部发生碰撞时,例如过台阶时,第一导流本体受压会产生弹性变形来避让碰撞物,进而该第一导流本体不会轻易发生损坏,进而有利于降低车辆的维护成本。
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沿前端部至后端部方向上,第一导流本体的至少部分与安装本体间隔设置形成避让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导流本体包括与安装本体连接的连接端以及与连接端前端部至后端部方向相对设置的自由端,第一导流本体至少部分呈弧形,以使第一导流本体与护板件之间的间距沿连接端至自由端方向增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护板件包括与安装本体定位配合的定位槽以及设置于定位槽的侧壁上的第一连接孔,安装本体设有与第一连接孔一一对应的第二连接孔;护板组件还包括第一紧固件,第一紧固件的部分穿过第一连接孔以及第二连接孔,以将安装本体固定于护板件,第一紧固件的至少部分设置于避让腔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安装本体的至少部分嵌入护板件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护板件还包括第一轮胎避让缺口,第一导流本体的自由端朝向第一轮胎避让缺口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护板组件还包括固设于护板件的第一弹性导流条,第一弹性导流条的部分凸设于第一轮胎避让缺口的边缘,并与导流件相邻,第一弹性导流条用于将气流引导至护板件的后方和/或将气流引导至吹向前刹车盘组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弹性导流条包括与护板件呈第一夹角设置的第二导流本体,第一夹角大于或等于20°。
和/或,护板件包括前下护板,第一轮胎避让缺口包括两个,并间隔设置于前下护板的两侧,导流件以及第一弹性导流条与第一轮胎避让缺口一一对应,第一弹性导流条设置于两个导流件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护板件包括前下护板,第一轮胎避让缺口设置于前下护板;
护板件还包括与前下护板间隔设置的后底板,后底板设有第二轮胎避让缺口,护板组件还包括固设于护板件的第二弹性导流条,第二弹性导流条的部分凸设于第二轮胎避让缺口的边缘,至少用于将气流引导至吹向后刹车盘组件。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车身以及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护板组件,护板组件与车身固定连接,以使护板件的至少部分设置于车身的底部。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该车辆使用时,由于护板件设置于车辆的底部,能够抗碎石冲击,以保护车辆内部器件。而且在车辆行驶的过程中,通过第一导流本体至少能够引导气流沿前端部至后端部方向流动,进而能够减少紊流,降低车辆行驶过程中的风阻。此外,当车辆的底部发生碰撞时,例如过台阶时,第一导流本体受压会产生弹性变形来避让碰撞物,进而该第一导流本体不会轻易发生损坏,进而有利于降低车辆的维护成本。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实施例中所示的车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护板件(前下护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导流件与护板件的剖视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的第一导流条与护板件的剖视示意图。
图5为一实施例中所示的第二弹性导流条与护板件(后底板)的组装示意图。
图6为图2所示的安装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车辆;11、车身;12、护板组件;100、护板件;100a、前下护板;100b、后底板;110、前端部;120、后端部;130、第一溃缩部;101、强度弱化孔;140、第二溃缩部;150、安装部;151、安装孔;160、手持部;161、第三加强筋;162、第四加强筋;170、通音孔;180、定位槽;181、第一连接孔;190、第一轮胎避让缺口;1110、第二轮胎避让缺口;200、第一加强筋;210、第一筋条;220、第二筋条;221、缺口;300、缓冲吸能部;310、第一缓冲条;320、第二缓冲条;330、连接体;400、第二加强筋;500、导流件;510、安装本体;511、第二连接孔;520、第一导流本体;521、连接端;522、自由端;530、避让腔;600、第一紧固件;700、第一弹性导流条;710、第二导流本体;800、第二弹性导流条;900、加强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护板组件,通过应用了该护板组件的车辆进行阐述。
如图1以及图2所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10,包括车身11以及护板组件12。其中,护板组件12包括护板件100以及导流件500。护板件100设有前端部110以及与前端部110间隔设置的后端部120。导流件500包括安装本体510以及具有弹性的第一导流本体520,安装本体510与护板件100固定连接,以使第一导流本体520的至少部分凸出护板件100的底部设置,第一导流本体520至少能够引导气流沿前端部110至后端部120方向流动。护板组件12与车身11固定连接,以使护板件100的至少部分设置于车身11的底部。
如此,该护板件100设置于车辆10的底部,能够抗碎石冲击,以保护车辆10内部器件。而且在车辆10行驶的过程中,通过第一导流本体520至少能够引导气流沿前端部110至后端部120方向流动,进而能够减少紊流,降低车辆10行驶过程中的风阻。此外,当车辆10的底部发生碰撞时,例如过台阶时,第一导流本体520受压会产生弹性变形来避让碰撞物,进而该第一导流本体520不会轻易发生损坏,进而有利于降低车辆10的维护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前端部110”应做广义理解,通常朝向车辆的前方,包括前端、前端面以及相对于后端以及中部的前方区域中的至少一种。
此外,“前端部110的宽度方向”应做广义理解,基本与车辆10的宽度方向同方向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后端部120”应做广义理解,通常朝向车辆的后方,包括后端、后端面以及相对于前端以及中部的的后方区域中的至少一种。
在上述导流件500的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3所示,一些实施例中,沿前端部110至后端部120方向上,第一导流本体520的至少部分与安装本体510间隔设置形成避让腔530。如此,通过避让腔530可以避让第一导流本体520的变形,便于第一导流本体520通过弹性变形来避让碰撞物,进而该第一导流本体520不会轻易发生损坏,进而有利于降低车辆10的维护成本。
可选地,如图3所示,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导流本体520包括与安装本体510连接的连接端521以及与连接端521前端部110至后端部120方向相对设置的自由端522,第一导流本体520至少部分呈弧形,以使第一导流本体520与护板件100之间的间距沿连接端521至自由端522方向增大。如此,第一导流本体520至少部分呈弧形,以使第一导流本体520与护板件100之间的间距沿连接端521至自由端522方向增大,可以更好地将进入车底的气流引导至后端部120,进而能够减少紊流,降低车辆10行驶过程中的风阻。
而且,第一导流本体520可以随车速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形,以更好地引导气流。例如,车速越大,第一导流本体520的自由端522越靠近安装板体,具有更大的变形,以降低车辆10的底部风阻。
如图3所示,一些实施例中,护板件100包括与安装本体510定位配合的定位槽180以及设置于定位槽180的侧壁上的第一连接孔181,安装本体510设有与第一连接孔181一一对应的第二连接孔511;护板组件12还包括第一紧固件600,第一紧固件600的部分穿过第一连接孔181以及第二连接孔511,以将安装本体510固定于护板件100,第一紧固件600的至少部分设置于避让腔530内。如此,护板件100与导流件500组装的过程中,通过定位槽180与安装本体510定位配合,便于实现安装本体510与护板件100的初步固定,也便于实现第一连接孔181与第二连接孔511的对准,然后通过第一紧固件600的部分穿过第一连接孔181以及第二连接孔511,以将安装本体510固定于护板件100,组装方便。而且,第一紧固件600的至少部分设置于避让腔530内,有利于利用避让腔530来防护第一紧固件600,提高第一紧固件600的紧固可靠性。
另一些实施例中,安装本体510的至少部分嵌入护板件100中。如此,安装本体510与护板件100可以一体成型,有利于减少装配工序。例如,安装本体510与护板件100二次注塑成型。
可选地,如图2所示,一些实施例中,护板件100还包括第一轮胎避让缺口190,第一导流本体520的自由端522朝向第一轮胎避让缺口190设置。如此,将第一导流本体520的自由端522朝向第一轮胎避让缺口190设置,便于利用第一导流本体520进行引导,减少车辆10在轮胎区域的紊流,进一步降低车辆10的风噪以及风阻。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2以及图4所示,一些实施例中,护板组件12还包括固设于护板件100的第一弹性导流条700。第一弹性导流条700的部分凸设于护板件100的边缘,并与导流件500相邻。第一弹性导流条700用于将气流引导至护板件100的后方和/或将气流引导至吹向前刹车盘组件。如此,利用第一弹性导流条700将气流引导至护板件100的后方,减少车辆10在轮胎区域的紊流,进一步降低车辆10的风噪以及风阻。此外,利用第一弹性导流条700将气流引导至吹向前刹车盘组件,有利于利用车辆10行驶过程中产生的气流来提高刹车盘组件的散热效率,有利于减少刹车盘的磨损。
而且,第一弹性导流条700具有弹性,与物体发生碰撞时,能够弹性变形而进行避让,不易损坏,导流可靠性高。
可选地,如图2所示,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弹性导流条700的部分凸设于第一轮胎避让缺口190的边缘。如此,便于将气流引导至吹向前刹车盘组件,有利于利用车辆10行驶过程中产生的气流来提高刹车盘组件的散热效率,有利于减少刹车盘的磨损。
可选地,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弹性导流条700包括与护板件100呈第一夹角设置的第二导流本体710,第一夹角大于或等于20°。如此,利用第二导流本体710可以将高速气流引导至后方,从而进一步改善风阻。
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夹角为20°~150°。
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夹角为60°~120°。
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夹角为75°~115°。
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夹角包括20°、30°、40°、50°、60°、70°、80°、90°100°、110°、120°、130°、140°、150°等等。
此外,为避免第一弹性导流条700过马路牙子时被台阶刮掉。如图4所示,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弹性导流条700与护板件100之间设置有加强垫片900,并通过第一紧固件600进行固定。如此,即使过台阶也能在柔性碰撞后导流条恢复而不脱落。而且即使第一弹性导流条700发生损坏,也便于更换第一弹性导流条700。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紧固件600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有多种,包括但不限于铆钉、螺栓等等。
需要说明的是,加强垫片900包括硬质塑料垫片,金属垫片等等。
可选地,如图2所示,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轮胎避让缺口190包括两个,并间隔设置于前下护板100a的两侧,导流件500以及第一弹性导流条700与第一轮胎避让缺口190一一对应,第一弹性导流条700设置于两个导流件500之间。如此,车辆10的两前轮处均可利用导流件500以及第一弹性导流条700来减少车辆10在轮胎区域的紊流,进一步降低车辆10的风噪以及风阻。
可选地,一些实施例中,护板件100包括前下护板100a,第一轮胎避让缺口190设置于前下护板100a。
如图5所示,一些实施例中,护板件100还包括与前下护板100a间隔设置的后底板100b,后底板100b设有第二轮胎避让缺口1110,护板组件12还包括固设于护板件100的第二弹性导流条800,第二弹性导流条800的部分凸设于第二轮胎避让缺口1110的边缘,至少用于将气流引导至吹向后刹车盘组件。如此,利用第二弹性导流条800将气流引导至吹向后刹车盘组件,有利于利用车辆10行驶过程中产生的气流来提高刹车盘组件的散热效率,有利于减少刹车盘的磨损。
此外,第二弹性导流条800具有弹性,与物体发生碰撞时,能够弹性变形而进行避让,不易损坏,导流可靠性高。
如图5所示,一些实施例中,还利用第二弹性导流条800将气流引导至后底板100b的后方,减少车辆10在轮胎区域的紊流,进一步降低车辆10的风噪以及风阻。
可选地,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弹性导流条800的具体安装结构亦可参照前述第一弹性导流条700的方式安装于护板件100上。
同理,第二弹性导流条800的具体结构亦可参照第一弹性导流条700实现。例如,第二弹性导流条800也设有与护板件100呈第一夹角设置的第二导流本体710,第一夹角大于或等于20°。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2所示,一些实施例中,护板组件12还包括多个第一加强筋200。护板件100设有前端部110以及与前端部110间隔设置的后端部120,护板件100包括第一溃缩部130以及第二溃缩部140,第一溃缩部130以及第二溃缩部140沿前端部110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于前端部110。多个第一加强筋200沿前端部110的宽度方向间隔固设于前端部110,并设置于第一溃缩部130与第二溃缩部140之间,第一加强筋200的长度方向沿前端部110至后端部120方向延伸。护板组件12与车身11固定连接,以使护板件100的部分设置于车身11的底部,护板件100的部分设置于车身11的前脸。如此,在车辆10行驶过程中,能够通过该前下护板100a设置于车辆10的底部,能够抗碎石冲击,以保护车辆10内部器件。当在前下护板100a与行人发生正面碰撞,且碰撞力较小(例如低速碰撞)时,该前下护板100a的前端部110与行人的小腿相碰撞,该前下护板100a的前端部110不会轻易发生损坏,而造成行人小腿插入前下护板100a内而被割伤,也可以减少前下护板100a的损坏而降低车辆10的维护成本。而当碰撞力较大(例如中高速碰撞)时,护板件100在第一溃缩部130与第二溃缩部140处断裂,使得与行人小腿碰撞的护板件100部分弯折,以增大行人小腿与护板件100的接触面积,降低碰撞压强,进而可以避免碰撞压强过大而造成行人的小腿的重伤(例如骨骼断裂或者韧带断裂等),从而将降低事故中行人所受到的伤害。
可以理解地,当前下护板100a与其他物体发生碰撞时,护板件100也能够在较大的碰撞力下,通过第一溃缩部130与第二溃缩部140处断裂,使得与其他物体碰撞的护板件100部分弯折,以增大其他物体与护板件100的接触面积,降低碰撞压强,减少该物体的损坏。
可选地,第一溃缩部130在车辆10的主驾驶位的正前方。第二溃缩部140在车辆10的副驾驶位的正前方。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溃缩部130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第一溃缩部130的厚度小于护板板体的平均厚度,第一溃缩部130设有溃缩槽。第一溃缩部130设有溃缩孔等等。
如图2所示,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溃缩部130和/或第二溃缩部140包括开设于护板件100的强度弱化凹部。如此,通过设置强度弱化凹部来降低护板件100在第一溃缩部130和/或第二溃缩部140的强度,易于实现第一溃缩部130和/或第二溃缩部140的设计强度,降低护板件100的制造难度。
需要说明的是,强度弱化凹部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一些实施例中,强度弱化凹部包括盲孔、通孔、凹槽中的至少一种。如此,通过在护板件100上开设盲孔、通孔、凹槽中的至少一种,以降低其强度而形成第一溃缩部130和/或第二溃缩部140。
在上述强度弱化凹部的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2所示,一些实施例中,强度弱化凹部包括多个,并沿前端部110的宽度方向间隔开设于护板件100。如此,多个强度弱化部沿前端部110的宽度方向间隔开设于护板件100以形成对应的第一溃缩部130,便于灵活调整第一溃缩部130的溃缩范围。和/或,多个强度弱化部沿前端部110的宽度方向间隔开设于护板件100以形成对应的第二溃缩部140,便于灵活调整第二溃缩部140的溃缩范围。
在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2所示,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第一加强筋200中包括多个第一筋条210以及至少一个第二筋条220,第二筋条220设置于相邻两个第一筋条210之间,第二筋条220设有缺口221,以在护板件100上形成溃缩区。如此,第一筋条210以及第二筋条220的设置可以增加前下护板100a在重力方向的横断面积,以增加护板件100在厚度方向抗压强度,提高护板件100的板面承载能力,以更好地承载其他器件。而将第二筋条220设置于相邻两个第一筋条210之间,第二筋条220设有缺口221,以在护板件100上形成溃缩区。进而当车辆10与行人小腿在第一加强筋200正前方所在区域的护板件100发生正面碰撞,且碰撞力较大(例如中高速碰撞)时,护板件100会在第二筋条220形成的溃缩区处部分弯折,以增大行人小腿与护板件100的接触面积,降低碰撞压强,进而可以避免碰撞压强过大而造成行人的小腿的重伤(例如骨骼断裂或者韧带断裂等),从而将降低事故中行人所受到的伤害。
可以理解地,第一加强筋200设置于第一溃缩部130与第二溃缩部140之间,而第二筋条220设置于相邻两个第一筋条210之间,进而可以得到第二筋条220与第一溃缩部130和/或第二溃缩部140间隔设置。如此,当前下护板100a与行人发生正面碰撞的位置在第一溃缩部130的正前方和溃缩区的正前方之间时,第一溃缩部130和溃缩区均发生溃缩,而使得此区域的护板件100发生弯折,以增大行人小腿与护板件100的接触面积,降低碰撞压强。和/或,当前下护板100a与行人发生正面碰撞的位置在第二溃缩部140的正前方和溃缩区的正前方之间时,第二溃缩部140和溃缩区均发生溃缩,而使得此区域的护板件100发生弯折,以增大行人小腿与护板件100的接触面积,降低碰撞压强。
需要说明的是,“溃缩区”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例如,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两个溃缩区设置于护板件100的宽度方向的中部。也即,至少两个溃缩区沿车辆10的宽度方向的中部设置。如此,有利于提高车辆10碰撞测试性能。
此外,“第一溃缩部130”、“第二溃缩部140”以及“溃缩区”的具体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设置。
例如,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溃缩部130设置于车辆10宽度方向的1/4冲撞区,并正对主驾驶位设置。如此,有利于提高车辆10碰撞测试性能。
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溃缩部140设置于车辆10宽度方向的1/4冲撞区,并正对副驾驶位设置。如此,有利于提高车辆10碰撞测试性能。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2所示,一些实施例中,前下护板100a还包括缓冲吸能部300,缓冲吸能部300固设于护板件100,并设置于第一加强筋200与后端部120之间,缓冲吸能部300靠近第一加强筋200设置。如此,在车辆10行驶过程中,当在前下护板100a与行人发生正面碰撞,且碰撞力较大(例如中高速碰撞)时,护板件100在第一溃缩部130与第二溃缩部140处断裂,使得与行人小腿碰撞的护板件100部分弯折,以增大行人小腿与护板件100的接触面积,降低碰撞压强,进而可以避免碰撞压强过大而造成行人的小腿的重伤(例如骨骼断裂或者韧带断裂等)。同时在碰撞中实现溃缩吸能。而当第一溃缩部130与第二溃缩部140溃缩完后,还有碰撞力时,通过缓冲吸能部300进行吸能和变形,以进一步吸收碰撞能量,提高前下护板100a的碰撞性能。
进一步地,一些实施例中,缓冲吸能部300包括交叉固设于护板件100的第一缓冲条310以及第二缓冲条320,第一缓冲条310的长度方向沿前端部110的宽度方向设置,第二缓冲条320的长度方向沿前端部110的宽度方向延伸。如此,通过交叉设置第一缓冲条310和第二缓冲条320能够变形,以实现缓冲吸能。
具体地,当在前下护板100a与行人发生正面碰撞,且碰撞力较大(例如中高速碰撞)时,护板件100在第一溃缩部130与第二溃缩部140处断裂,使得与行人小腿碰撞的护板件100部分弯折,以增大行人小腿与护板件100的接触面积,降低碰撞压强,同时在碰撞中实现溃缩吸能。而当第一溃缩部130与第二溃缩部140溃缩完后,通过交叉设置第一缓冲条310和第二缓冲条320的变形继续吸收碰撞能量,以进一步提高前下护板100a的碰撞性能。
此外,第一缓冲条310的长度方向沿前端部110的宽度方向设置,第二缓冲条320的长度方向沿前端部110的宽度方向延伸,使得第一缓冲条310和第二缓冲条320的侧面与行人小腿接触,有利于增加接触面积,且第一缓冲条310以及第二缓冲条320的断裂处也能够避开行人小腿的正面,进而能够实现对行人的保护,从而将降低事故中行人所受到的伤害。
可选地,第一缓冲条310以及第二缓冲条320成板状,并垂直于护板件100设置。如此,可以增加前下护板100a在重力方向的横断面积,以增加护板件100在厚度方向抗压强度,提高护板件100的板面承载能力,以更好地承载其他器件。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一些实施例中,缓冲吸能部300还包括间隔固定于护板件100的至少两个连接体330。第一缓冲条310的一端与其中一个连接体330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另一个连接体330固定连接,第二缓冲条320的一端与其中一个连接体330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另一个连接体330固定连接,以形成至少两个三角缓冲区。如此,通过第一缓冲条310、第二缓冲条320以及连接体330相配合形成三角缓冲区,形成稳定地三角结构,进而第一缓冲条310以及第二缓冲条320能够变形并吸收更多的碰撞能量后,才会溃缩断开,可以提高缓冲吸能部300的吸能效果。
结合上述实施例,如图2所示,一些实施例中,前下护板100a还包括用于安装防撞梁的安装部150,安装部150与缓冲吸能部300沿前端部110至后端部120方向间隔设置,前下护板100a包括固设于护板件100的第二加强筋400,第二加强筋400的长度方向沿连接体330至安装部150方向延伸。如此,通过缓冲吸能部300与安装部150以及第二加强筋400形成另一个溃缩吸能结构,尽可能完全吸收碰撞产生的能量,使得本申请的前下护板100a既能够对行人进行保护,又兼顾了碰撞性能。
而且,安装部150与第二加强筋400能够起到小腿保护梁的作用。进而与传统的前护板总成相比,本申请的车辆10无需额外的小腿保护梁进行吸能,有利于节约成本。
具体地,在车辆10行驶过程中,当在前下护板100a与行人发生正面碰撞,且碰撞力较大(例如中高速碰撞)时,护板件100在第一溃缩部130与第二溃缩部140溃缩吸能,再通过缓冲吸能部300进行吸能。如果还有碰撞力时,通过安装部150以及第二加强筋400进行吸能和变形,以进一步吸收碰撞能量,提高前下护板100a的碰撞性能。
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两个第二加强筋400间隔设置为一组,并与安装部150一一对应。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2所示,一些实施例中,护板件100还包括装饰体,装饰体固设于前端部110,并凸出护板件100设置。如此,车辆10组装时,前下护板100a与车身11固定连接,以使护板件100的部分设置于车身11的底部,而装饰体设置于车身11的前脸,形成装饰效果。进而使得该前下护板100a兼顾了装饰功能,在举升机下从车底往上看,车辆10外观更加美观。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2所示,一些实施例中,护板件100还包括固设于后端部120的手持部160,手持部160的厚度大于护板件100的平均厚度。和/或,手持部160包括第三加强筋161以及与第三加强筋161交叉设置的第四加强筋162。如此,当车辆10部分器件(雷达、线束、摄像头等零件)集成到护板件100时,即使整个总成较重(达10Kg)。通过在强化后的手持部160搬运前下护板100a,使得前下护板100a不易发生变形、发白、破裂等问题,有利于节约车辆10的组装成本。
如图2所示,一些实施例中,第三加强筋161与第四加强筋162围设形成的区域设有漏水孔。如此,通过设置漏水孔,能够有效防止积水。
目前,电动汽车行驶过程中没有发动机的轰鸣声,只有电机运转,非常静谧。为了避免前方行人无法听到后方来车声音。大部分电动车辆10会在前方加装车外扬声器,为了达到需求的分贝数,扬声器正对区域需满足一定百分比的开口率。如图2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一些实施例中,护板件100还包括扬声器安装区以及设置于扬声器安装区的通音孔170。如此,便于将扬声器集成到前下护板100a上,从而实现车外扬声器的功能。同时,利用通音孔170还可以排出前下护板100a上的积水,兼顾快速排水漏液的功能。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6所示,一些实施例中,前下护板100a还包括用于安装防撞梁的安装部150,安装部150与第一加强筋200沿前端部110至后端部120方向间隔设置。安装部150包括安装孔151,安装孔151的部分朝向后端部120设置,并呈部分椭圆锥状。如此,通过安装孔151便于将防撞梁安装于前下护板100a上。而安装孔151的部分朝向后端部120设置,并呈部分椭圆锥状,可以减少或避免在高速行驶时在安装部150区域形成涡流,有利于改善车辆10的风阻系数。
一些实施例中,安装孔151在护板件100的宽度方向(例如,X方向)以及长度方向(例如,Y方向)各有3mm的活动量。如此,即使零件有制造误差,仍旧能确保紧固件(包括但不限于螺接组件)与安装孔151不发生错孔,从而实现防撞梁与护板件100的固定。
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一加强筋200”可以为“护板组件12的一部分”,即“第一加强筋200”与“护板组件12的其他部分,如护板件100”一体成型制造;也可以与“护板组件12的其他部分,如护板件100”可分离的一个独立的构件,即“第一加强筋200”可以独立制造,再与“护板组件12的其他部分,如护板件100”组合成一个整体。
等同的,“某体”、“某部”可以为对应“构件”的一部分,即“某体”、“某部”与该“构件的其他部分”一体成型制造;也可以与“构件的其他部分”可分离的一个独立的构件,即“某体”、“某部”可以独立制造,再与“构件的其他部分”组合成一个整体。本申请对上述“某体”、“某部”的表达,仅是其中一个实施例,为了方便阅读,而不是对本申请的保护的范围的限制,只要包含了上述特征且作用相同应当理解为是本申请等同的技术方案。
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二弹性导流条”可以为“护板组件”这一模块的其中一个零件,即与“护板组件的其他构件”组装成一个模块,再进行模块化组装;也可以与“护板组件的其他构件”相对独立,可分别进行安装,即可在本车辆中与“护板组件的其他构件”构成一个整体。
等同的,本申请“车身”以及“车辆”所包含的构件亦可灵活进行组合,即可根据实际进行模块化生产,作为一个独立的模块进行模块化组装;也可以分别进行组装,在本装置中构成一个模块。本申请对上述构件的划分,仅是其中一个实施例,为了方便阅读,而不是对本申请的保护的范围的限制,只要包含了上述构件且作用相同应当理解是本申请等同的技术方案。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设置于”、“固设于”或“安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进一步地,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固定连接”另一个元件,二者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方式的固定,也可以不可拆卸连接的固定,如套接、卡接、一体成型固定、焊接等,在传统技术中可以实现,在此不再累赘。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护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护板件,包括前端部以及与所述前端部间隔设置的后端部;
导流件,包括安装本体以及具有弹性的第一导流本体,所述安装本体与所述护板件固定连接,以使所述第一导流本体的至少部分凸出所述护板件的底部设置,所述第一导流本体至少能够引导气流沿所述前端部至所述后端部方向流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前端部至所述后端部方向上,所述第一导流本体的至少部分与所述安装本体间隔设置形成避让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护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本体包括与所述安装本体连接的连接端以及与所述连接端所述前端部至所述后端部方向相对设置的自由端,所述第一导流本体至少部分呈弧形,以使所述第一导流本体与所述护板件之间的间距沿所述连接端至所述自由端方向增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护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板件包括与所述安装本体定位配合的定位槽以及设置于所述定位槽的侧壁上的第一连接孔,所述安装本体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一一对应的第二连接孔;所述护板组件还包括第一紧固件,所述第一紧固件的部分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以及所述第二连接孔,以将所述安装本体固定于所述护板件,所述第一紧固件的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避让腔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本体的至少部分嵌入所述护板件中。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护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板件还包括第一轮胎避让缺口,所述第一导流本体的自由端朝向所述第一轮胎避让缺口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护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板组件还包括固设于所述护板件的第一弹性导流条,所述第一弹性导流条的部分凸设于所述第一轮胎避让缺口的边缘,并与所述导流件相邻,所述第一弹性导流条用于将气流引导至护板件的后方和/或将气流引导至吹向前刹车盘组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护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导流条与所述护板件之间设置有加强垫片,并通过第一紧固件进行固定;
和/或,所述第一弹性导流条包括与所述护板件呈第一夹角设置的第二导流本体,所述第一夹角大于或等于20°;
和/或,所述护板件包括前下护板,所述第一轮胎避让缺口包括两个,并间隔设置于所述前下护板的两侧,所述导流件以及所述第一弹性导流条与所述第一轮胎避让缺口一一对应,所述第一弹性导流条设置于两个所述导流件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护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板件包括前下护板,所述第一轮胎避让缺口设置于所述前下护板;
所述护板件还包括与所述前下护板间隔设置的后底板,所述后底板设有第二轮胎避让缺口,所述护板组件还包括固设于所述护板件的第二弹性导流条,所述第二弹性导流条的部分凸设于所述第二轮胎避让缺口的边缘,至少用于将气流引导至吹向后刹车盘组件。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以及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护板组件,所述护板组件与所述车身固定连接,以使所述护板件的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车身的底部。
CN202321841375.1U 2023-07-12 2023-07-12 护板组件以及车辆 Active CN2203149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41375.1U CN220314908U (zh) 2023-07-12 2023-07-12 护板组件以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41375.1U CN220314908U (zh) 2023-07-12 2023-07-12 护板组件以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14908U true CN220314908U (zh) 2024-01-09

Family

ID=894176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841375.1U Active CN220314908U (zh) 2023-07-12 2023-07-12 护板组件以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149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322387B1 (en) Crash management system
KR20120076234A (ko) 차량용 스티프너 유닛
JP3915431B2 (ja) 自動車用バンパー
CN220314908U (zh) 护板组件以及车辆
CN111137233B (zh) 一种前防撞梁总成及汽车
KR101235140B1 (ko) 자동차 범퍼용 임팩트 빔
KR100588849B1 (ko) 하이브리드 타입 프론트 범퍼 빔의 구조
CN220594852U (zh) 前下护板以及车辆
CN112590700B (zh) 一种集成式多级缓冲汽车下护板装置及防护方法
KR101373546B1 (ko) 자동차용 프론트 엔드 모듈
KR100820425B1 (ko) 범퍼용 에너지 업소버
CN210852656U (zh) 一种发动机罩内板及发动机罩
US7484780B2 (en) Bumper beam for automobile
CN216102403U (zh) 一种用于车辆前端的安装支架及车辆
JP3874858B2 (ja) ピラーガーニッシュ用エネルギー吸収体
CN219295359U (zh) 保护板和车辆
JP3915433B2 (ja) 自動車用バンパー
CN214450791U (zh) 吸能盒、防撞梁总成及车辆
CN217496054U (zh) 撞击防护组件和车辆
KR100471488B1 (ko) 자동차용 프론트엔드모듈의 범퍼백빔 설치구조
CN211969375U (zh) 车辆的通风盖板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9214927U (zh) 一种保护装置及车辆
CN211809470U (zh) 一种抗撞的汽车前保险杠
KR200336603Y1 (ko) 자동차용 조립식 범퍼
KR20110023347A (ko) 자동차용 범퍼 페시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