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67697U - 用于车辆的防撞梁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用于车辆的防撞梁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67697U
CN219467697U CN202320575055.XU CN202320575055U CN219467697U CN 219467697 U CN219467697 U CN 219467697U CN 202320575055 U CN202320575055 U CN 202320575055U CN 219467697 U CN219467697 U CN 2194676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side wall
impact beam
wall
vehicl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57505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少君
林振华
吴磊
韩广龙
王京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lai Automobile Technology Anhu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lai Automobile Technology Anhu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lai Automobile Technology Anhui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lai Automobile Technology Anhu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57505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676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676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676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车辆的防撞梁和车辆。所述防撞梁包括:本体,所述本体适于沿所述车辆的车身宽度方向布置并适于安装在所述车辆的车身的下方,所述本体具有沿所述车身宽度方向水平延伸的底壁、与所述底壁相对的顶壁和从所述底壁的第一侧边缘朝向所述顶壁且向外倾斜延伸的第一侧壁。本实用新型防撞梁能够在车辆低速撞底时,刹停车辆以保护电池包,并且在车辆高速撞底时,带动车辆飞跃地面凸包,有效地防止电池包受损。

Description

用于车辆的防撞梁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领域,具体地涉及用于车辆的防撞梁和车辆。
背景技术
电池包是电动汽车的动力来源,一般安装在汽车的底盘上。
现有的电动汽车为了防止电池包被物理破坏,往往会在电池包的前方或后方设置防撞结构,以防止地面凸包与电池包相撞。然而,在车辆高速运动时,防撞结构与地面凸包相撞,会因车身的冲撞势能过大,导致自身产生较大形变,无法继续阻挡地面凸包,进而导致地面凸包与电池包相撞,电池包被破坏,甚至引起电芯起火爆炸。
因此,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改善或解决现有技术中车辆高速撞底时,电池包容易被撞击损坏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防撞梁。该防撞梁包括本体,所述本体适于沿所述车辆的车身宽度方向布置并适于安装在所述车辆的车身的下方,所述本体具有沿所述车身宽度方向水平延伸的底壁、与所述底壁相对的顶壁和从所述底壁的第一侧边缘朝向所述顶壁且向外倾斜延伸的第一侧壁。
在本实用新型用于车辆的防撞梁中,包括本体,本体沿车身宽度方向布置且适于安装在车身的下方。本体可布置在车身底盘的前侧和后侧中的至少一侧上,即本体布置在电池包的前方和/或后方。无论车辆倒车或前行,防撞梁都能够在先一步地与地面凸包相撞,以保护电池包。本体具有第一侧壁和相对的底壁与顶壁。第一侧壁朝向顶壁且向车身外延伸,使得第一侧壁能够先与地面凸包相撞,并为本体提供向上的分力,从而带动车辆飞跃地面凸包,避免地面凸包与电池包相撞。底壁沿车身宽度方向水平延伸,第一侧壁从第一侧边缘朝向顶壁延伸,能够增强第一侧壁的刚强度,防止第一侧壁产生较大形变无法为本体提供足够的向上的分力。通过上述的设置,使得本实用新型的防撞梁能够在车辆低速撞底时,刹停车辆以保护电池包,并且在车辆高速撞底时,带动车辆飞跃地面凸包,有效地防止电池包受损。
在本实用新型用于车辆的防撞梁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底壁所在平面形成的夹角为20°-50°。通过上述的设置,夹角在20°-50°之间,具有较好的导向效果,能够提供足够的向上的分力,使车辆在高速运动时飞跃地面凸包。
在本实用新型用于车辆的防撞梁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侧壁包括与所述底壁的第一侧边缘相连的下部第一侧壁部和从所述下部第一侧壁部延伸至所述顶壁的上部第一侧壁部,所述下部第一侧壁部向外倾斜延伸,所述上部第一侧壁部向上竖直延伸。通过上述的设置,下部第一侧壁部向外倾斜延伸,能够在与地面凸包相撞时提供向上的分力;上部第一侧壁部向上竖直延伸,能够增强下部第一侧壁部的刚强度,防止下部第一侧壁部出现较大形变。
在本实用新型用于车辆的防撞梁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本体还具有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的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从所述底壁的与所述第一侧边缘相对的第二侧边缘垂直地延伸到所述顶壁。通过上述的设置,第二侧壁从第二侧边缘竖直向上延伸到顶壁,能够保证本体的刚度和强度。
在本实用新型用于车辆的防撞梁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顶壁的中部向上凸起。防撞梁往往是端部与车身固定,中部悬空,因此中部的刚强度较低,与地面凸包撞击时易产生形变。通过上述的设置,顶壁的中部向上凸起,能够增强本体的中部的刚度,确保本体的不同位置被撞击时,均能达到所需刚度。
在本实用新型用于车辆的防撞梁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本体的内部具有蜂窝结构。通过上述的设置,蜂窝状的内部结构能够降低本体的重量。同时,在本体低速撞击地面凸包时,蜂窝结构能够产生一定的变形,吸收撞击能量,以便刹停车辆,避免地面凸包撞击电池包。
在本实用新型用于车辆的防撞梁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本体的材料为碳纤维材料或尼龙复合材料。碳纤维材料和尼龙复合材料相比于钢铁材料,密度较低,相同体积下能够有效地降低本体的重量。
在本实用新型用于车辆的防撞梁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防撞梁还包括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设置在所述本体的相对两端上且适于将所述本体固定到所述车身上。通过上述的设置,固定结构用于将本台固定到车身上。
在本实用新型用于车辆的防撞梁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在所述本体的相对两端上均开有贯穿所述顶壁和所述第一侧壁的安装沉孔;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固定在所述安装沉孔内的套管和穿设在所述套管内的螺栓;所述套管具有抵接在所述顶壁上方的抵接壁,所述螺栓的螺帽设置在所述安装沉孔内并且抵接在所述套管和所述第一侧壁的下方。通过上述的设置,套管固定在安装沉孔内,用于增强安装沉孔处的强度和刚度,能够满足最大螺栓预紧力,避免螺栓装配时损坏本体;本体和车身通过螺栓形成固定连接,便于本体的安装拆卸,在本体损坏时可以较为方便地进行更换,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用于车辆的防撞梁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套管粘接在所述安装沉孔内。通过上述的设置,套管和本体通过粘接的方式形成固定连接,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
为了改善或解决现有技术中车辆高速撞底时,电池包容易被撞击损坏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车身;和根据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车辆的防撞梁,所述防撞梁安装在所述车身的前侧和后侧中的至少一侧上,其中,当所述防撞梁安装在所述车身的后侧时,所述防撞梁的第一侧壁朝向所述车身的后方倾斜;当所述防撞梁安装在所述车身的前侧时,所述第一侧壁朝向所述车身的前方倾斜。通过上述的设置,当防撞梁安装在车身的后侧时,第一侧壁向车身的后方倾斜,在倒车过程中若与地面凸包相撞,第一侧壁能够为本体提供向上的分力,带动车辆飞跃地面凸包;当防撞梁安装在车身的前侧时,第一侧壁向车身的前方倾斜,在车辆前行过程中若与地面凸包相撞,第一侧壁能够为本体提供向上的分力,带动车辆飞跃凸包。
在上述车辆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车身包括副车架;所述车辆还包括安装在所述车身内的电池包;所述防撞梁设置在所述副车架和所述电池包之间且所述第一侧壁背对所述电池包。通过上述的设置,第一侧壁始终背对电池包,使得无论车辆前行或倒车,第一侧壁都能够先一步地与地面凸包相撞,以保护电池包。
方案1.一种用于车辆的防撞梁,所述防撞梁包括本体,所述本体适于沿所述车辆的车身宽度方向布置并适于安装在所述车辆的车身的下方,所述本体具有沿所述车身宽度方向延伸的底壁、与所述底壁相对的顶壁和从所述底壁的第一侧边缘朝向所述顶壁且向外倾斜延伸的第一侧壁。
方案2.根据方案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防撞梁,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底壁所在平面形成的夹角为20°-50°。
方案3.根据方案1或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防撞梁,所述第一侧壁包括与所述底壁的第一侧边缘相连的下部第一侧壁部和从所述下部第一侧壁部延伸至所述顶壁的上部第一侧壁部,所述下部第一侧壁部向外倾斜延伸,所述上部第一侧壁部向上竖直延伸。
方案4.根据方案1或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防撞梁,所述本体还具有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的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从所述底壁的与所述第一侧边缘相对的第二侧边缘垂直地延伸到所述顶壁。
方案5.根据方案1或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防撞梁,所述顶壁的中部向上凸起。
方案6.根据方案1或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防撞梁,所述本体的内部具有蜂窝结构。
方案7.根据方案6所述的用于车辆的防撞梁,所述本体的材料为碳纤维材料或尼龙复合材料。
方案8.根据方案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防撞梁,所述防撞梁还包括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设置在所述本体的相对两端上且适于将所述本体固定到所述车身上。
方案9.根据方案8所述的用于车辆的防撞梁,在所述本体的相对两端上均开有贯穿所述顶壁和所述第一侧壁的安装沉孔;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固定在所述安装沉孔内的套管和穿设在所述套管内的螺栓;所述套管具有抵接在所述顶壁上方的抵接壁,所述螺栓的螺帽设置在所述安装沉孔内并且抵接在所述套管和所述第一侧壁的下方。
方案10.根据方案9所述的用于车辆的防撞梁,所述套管粘接在所述安装沉孔内。
方案11.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车身;和根据方案1-10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车辆的防撞梁,所述防撞梁安装在所述车身的前侧和后侧中的至少一侧上,其中,当所述防撞梁安装在所述车身的后侧时,所述防撞梁的第一侧壁朝向所述车身的后方倾斜;当所述防撞梁安装在所述车身的前侧时,所述第一侧壁朝向所述车身的前方倾斜。
方案12.根据方案11所述的车辆,所述车身包括副车架;所述车辆还包括安装在所述车身内的电池包;所述防撞梁设置在所述副车架和所述电池包之间且所述第一侧壁背对所述电池包。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车辆的防撞梁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用于车辆的防撞梁的横截面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用于车辆的防撞梁的局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车辆中的副车架与防撞梁的装配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00、防撞梁;200、副车架;300、电池包;
1、本体;11、蜂窝结构;12、底壁;121、第一侧边缘;122、第二侧边缘;13、第一侧壁;131、下部第一侧壁部;132、上部第一侧壁部;133、沉台;14、顶壁;141、第三侧边缘;142、第四侧边缘;143、环形凸台;15、第二侧壁;16、安装沉孔;2、固定结构;21、套管;211、抵接壁;22、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为了改善或解决现有技术中车辆高速撞底时,电池包容易被撞击损坏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防撞梁。该防撞梁100包括:本体1,本体1适于沿车辆的车身宽度方向布置并适于安装在车辆的车身的下方,本体1具有沿车身宽度方向水平延伸的底壁12、与底壁12相对的顶壁14和从底壁12的第一侧边缘121朝向顶壁14且向外倾斜延伸的第一侧壁13。
在本文中,除非有明确相反的表述,术语“车辆的X向”是指车辆的前后方向,术语“车辆的Y向”是指车辆的左右方向,也是车身的宽度方向,术语“车辆的Z向”是指车辆的上下方向。在本文中,“Y向”也可被看作是第一方向,而“X向”和“Z向”可分别被看作是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这三个方向相互垂直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车辆的防撞梁的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用于车辆的防撞梁的横截面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防撞梁100包括本体1和固定结构2。
参见图1和图2,本体1呈大致沿车辆的Y向延伸的长条形。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本体1由碳纤维材料或尼龙复合材料制成。替代地,本体1也可以由其他合适的材料制成,例如钢材。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本体1的内部呈蜂窝结构11。替代地,本体1的内部也可以设置成其他合适的结构,例如,实心结构或在空心结构中加设多条加强筋。
参见图1和图2,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本体1具有依次相连的底壁12、第一侧壁13、顶壁14和第二侧壁15。底壁12沿车辆的Y向(即车身宽度方向)水平延伸并具有相对的第一侧边缘121和第二侧边缘122。顶壁14与底壁12相对设置。顶壁14具有第三侧边缘141和第四侧边缘142。第三侧边缘141和第一侧边缘121位于本体1的一侧,而第四侧边缘142和第二侧边缘122位于本体1的相对的另一侧。在车辆的X向上,顶壁14的延伸宽度大于底壁12的延伸宽度。第一侧壁13从第一侧边缘121向外倾斜地延伸到第三侧边缘141。第二侧壁15从第二侧边缘122延伸到第四侧边缘142。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顶壁14的中部沿Z向向上凸起。替代地,顶壁14的中部和两个相对端部在同一水平面上。
参见图1和图2,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第一侧壁13包括下部第一侧壁部131和上部第一侧壁部132。下部第一侧壁部131从第一侧边缘121向外倾斜地朝向第三侧边缘141延伸预定高度。如图2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下部第一侧壁部131与底壁12所在平面之间形成的夹角α为20°-50°。换言之,下部第一侧壁部131与底壁12本身之间形成钝角夹角。当车辆的车速大于20Km/h时,下部第一侧壁部131能够为本体1提供合适的向上的分力,带动车辆刚好飞跃地面凸包。替代地,夹角α的角度和车辆的车速范围可以根据车辆的类型、车身的长度、重量等因素进行计算调整。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下部第一侧壁部131与底壁12通过平滑曲面进行过渡。上部第一侧壁部132从下部第一侧壁部131的上边缘竖直地延伸至第三侧边缘141。因此,在上部第一侧壁部132和下部第一侧壁部131之间形成阶梯结构。替代地,上部第一侧壁部132可以倾斜延伸至第三侧边缘141。
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第二侧壁15从底壁12的第二侧边缘122竖直向上延伸至顶壁14的第四侧边缘142。因此,第四侧边缘142在Z向上与第二侧边缘122对齐,并且顶壁14的第三侧边缘141在车辆的X向上延伸超过底壁12的第一侧边缘121。替代地,在车辆的X向上,顶壁14的第三侧边缘141和第四侧边缘142均分别延伸超过对应的第一侧边缘121和第二侧边缘122。这意味着第二侧壁15从第二侧边缘122也是倾斜地延伸到第四侧边缘142。替代地,第二侧壁15可以设置成不同的形状,例如波浪形。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用于车辆的防撞梁的局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3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在本体1的端部上开设有安装沉孔16。安装沉孔16沿车辆的Z向贯穿本体1,即安装沉孔16的两端分别设置在顶壁14和第一侧壁13上。替代地,安装沉孔16沿车辆的Y向贯穿本体1,安装沉孔16的两端分别设置在第一侧壁13和第二侧壁15上。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顶壁14在安装沉孔16的周向外侧延伸有环形凸台143。如图3所示,环形凸台143沿Z向向上延伸。第一侧壁13在安装通孔的周向外侧凹陷有沉台133,沉台133沿Z向向顶壁14凹陷。沉台133和安装沉孔16相连并且两者呈大致的阶梯孔状。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安装沉孔16在本体1的每个端部上均设置有两个。两个安装沉孔16沿Y向间隔布置。替代地,每个端部上的安装沉孔16也可以设置成1个、3个或其他合适的数量。
参见图1和图3,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固定结构2包括固定在安装沉孔16内的套管21和穿设在套管21内的螺栓22。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套管21通过粘接固定在安装沉孔16内。替代地,套管21可以采用其他合适的连接方式固定在安装沉孔16内。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在套管21靠近顶壁14的一端设置有环形的抵接壁211。抵接壁211沿套管21的周向向外延伸并且抵接在顶壁14的环形凸台143上。套管21的另一端与沉台133的沉入壁平齐。替代地,抵接壁211也可以设置成其他合适的形状,例如方形。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螺栓22穿过套管21,螺栓22的螺帽抵接在套管21和沉台133的沉入壁上。替代地,固定结构1也可以采用其他合适的连接方式,例如螺钉连接、卡扣连接等。
为了改善或解决现有技术中车辆高速撞底时,电池包容易被撞击损坏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车身;和根据上述任一项的用于车辆的防撞梁100,防撞梁100安装在车身的在X向上的前侧或后侧中的至少一侧上,其中,当防撞梁100安装在车身的后侧时,第一侧壁13朝向车身的后方倾斜;当防撞梁100安装在车身的前侧时,第一侧壁13朝向车身的前方倾斜。
图4是本实用新型车辆中的副车架与防撞梁的装配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车辆包括车身、电池包300和防撞梁100。
参见图2和图4,车身沿车辆的X向具有相对的前侧和后侧。车身包括位于前侧的副车架200。在车身的X向上,副车架200设置在防撞梁100和电池包300的前方。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防撞梁100固定在副车架200上并设置副车架200和电池包300之间。防撞梁100包括本体1和将本体1固定在副车架200上的固定结构2,本体1具有顶壁14、底壁12、第一侧壁13和第二侧壁15。顶壁14朝向副车架200,底壁12背对副车架200,第二侧壁15朝向电池包300,第一侧壁13背对电池包300并向车身的前方(即车身外)倾斜延伸。替代地,防撞梁100固定在车身的后侧,车身的后侧设置有后副车架,防撞梁100设置在后副车架和电池包300之间,顶壁14朝向车身,底壁12背对车身,第二侧壁15朝向电池包300,第一侧壁13背对电池包300并向车身的后方(即车身外)倾斜延伸。替代地,防撞梁100设置有两根,两根防撞梁100分别固定在车身的前侧和后侧。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案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用于车辆的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梁包括本体,所述本体适于沿所述车辆的车身宽度方向布置并适于安装在所述车辆的车身的下方,所述本体具有沿所述车身宽度方向延伸的底壁、与所述底壁相对的顶壁和从所述底壁的第一侧边缘朝向所述顶壁且向外倾斜延伸的第一侧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底壁所在平面形成的夹角为20°-5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包括与所述底壁的第一侧边缘相连的下部第一侧壁部和从所述下部第一侧壁部延伸至所述顶壁的上部第一侧壁部,所述下部第一侧壁部向外倾斜延伸,所述上部第一侧壁部向上竖直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还具有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的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从所述底壁的与所述第一侧边缘相对的第二侧边缘垂直地延伸到所述顶壁。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壁的中部向上凸起。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内部具有蜂窝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车辆的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材料为碳纤维材料或尼龙复合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梁还包括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设置在所述本体的相对两端上且适于将所述本体固定到所述车身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车辆的防撞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本体的相对两端上均开有贯穿所述顶壁和所述第一侧壁的安装沉孔;
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固定在所述安装沉孔内的套管和穿设在所述套管内的螺栓;所述套管具有抵接在所述顶壁上方的抵接壁,所述螺栓的螺帽设置在所述安装沉孔内并且抵接在所述套管和所述第一侧壁的下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车辆的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粘接在所述安装沉孔内。
1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
车身;和
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车辆的防撞梁,所述防撞梁安装在所述车身的前侧和后侧中的至少一侧上,
其中,当所述防撞梁安装在所述车身的后侧时,所述防撞梁的第一侧壁朝向所述车身的后方倾斜;当所述防撞梁安装在所述车身的前侧时,所述第一侧壁朝向所述车身的前方倾斜。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包括副车架;所述车辆还包括安装在所述车身内的电池包;所述防撞梁设置在所述副车架和所述电池包之间且所述第一侧壁背对所述电池包。
CN202320575055.XU 2023-03-20 2023-03-20 用于车辆的防撞梁和车辆 Active CN2194676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75055.XU CN219467697U (zh) 2023-03-20 2023-03-20 用于车辆的防撞梁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75055.XU CN219467697U (zh) 2023-03-20 2023-03-20 用于车辆的防撞梁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67697U true CN219467697U (zh) 2023-08-04

Family

ID=874379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575055.XU Active CN219467697U (zh) 2023-03-20 2023-03-20 用于车辆的防撞梁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676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411235B2 (ja) 自動車の車体下部構造
JP4865379B2 (ja) 自動車用バンパ装置
WO2006092971A1 (ja) 車両端部構造
US20200231216A1 (en) Rear chassis module for vehicle
CN111169547B (zh) 车身传力结构及汽车
CN113165697B (zh) 用于汽车车身的前舱结构总成
CN110789479A (zh) 车身前端防撞装置
CN219467697U (zh) 用于车辆的防撞梁和车辆
JP4894613B2 (ja) 車両のバンパー取付構造
JP4589543B2 (ja) バンパ取付構造
CN216994523U (zh) 机舱边梁与侧围连接结构及汽车
CN115257945A (zh) 一种前围板下横梁结构及汽车
KR100820478B1 (ko) 차량의 전방 차체구조
CN212500670U (zh) 车身结构及汽车
JP5326619B2 (ja)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JP2008018901A (ja) 車両前部構造
KR20130070358A (ko) 차량용 범퍼 빔 유닛
CN111717285A (zh) 副车架以及汽车
JP2012201284A (ja) 電気自動車の衝撃吸収フロア構造
CN216269521U (zh) 机动车及其前副车架
CN218258354U (zh) 动力电池保护结构及汽车
CN220374636U (zh) 前机舱总成和具有其的汽车
CN216734500U (zh) 车辆的车身组件以及车辆
CN111169267A (zh) 电池包保护框架及汽车
CN220905094U (zh) 汽车底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