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22854U - 风扇 - Google Patents

风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22854U
CN220522854U CN202321620754.8U CN202321620754U CN220522854U CN 220522854 U CN220522854 U CN 220522854U CN 202321620754 U CN202321620754 U CN 202321620754U CN 220522854 U CN220522854 U CN 2205228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n
limiting
sliding
motor base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2075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哲源
程志喜
缪宛霖
李家勋
钟德浩
杨增兴
康瑞祥
王小蕊
曾俊锋
崔世强
古珍芳
伍尚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2075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228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228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228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扇,所述风扇,包括:扇头和电机座,所述扇头内设有扇叶,所述电机座与所述扇头相连,所述电机座内设有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与所述扇叶动力连接且用于驱动所述扇叶转动;其中,所述电机座设有童锁部件和微动开关,所述微动开关用于控制所述驱动件的动力状态,所述童锁部件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电机座且用于触发所述微动开关,所述电机座设有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在所述童锁部件运动至开启位置与所述第一限位部限位配合且在关闭位置时与所述第二限位部限位配合。本实用新型的风扇,通过在电机座设置童锁部件和微动开关,可很好的控制风扇的工作状态,且在风扇运行过程中安全性高,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风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风扇。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也逐渐增强,而风扇作为日常生活中的必备电器,它的使用性能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现有的风扇,在扇头部件和基座部件装配完成后,受结构装配间隙的影响,在风扇运行中容易出现松动,且在电机断电设计安全性较差,容易在儿童或用户操作风扇时引起安全性问题,存在改进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风扇,该风扇可使扇头与电机座的安装更加可靠,且在风扇运行过程中,不会出现逐渐松脱的现象,使得风扇运行的可靠性大大提升,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扇,包括:扇头和电机座,所述扇头内设有扇叶,所述电机座与所述扇头相连,所述电机座内设有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与所述扇叶动力连接且用于驱动所述扇叶转动;其中,所述电机座设有童锁部件和微动开关,所述微动开关用于控制所述驱动件的动力状态,所述童锁部件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电机座且用于触发所述微动开关,所述电机座设有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在所述童锁部件运动至开启位置与所述第一限位部限位配合且在关闭位置时与所述第二限位部限位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扇,通过在电机座设置童锁部件和微动开关,可控制风扇的工作状态,且通过在电机座设置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可使扇头与电机座的安装更加可靠,且在风扇运行过程中,不会出现逐渐松脱的现象,使得风扇运行的可靠性大大提升,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风扇,所述童锁部件设有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用于与所述第一限位部在所述开启位置卡接限位,所述第二卡接部用于与所述第二限位部在所述关闭位置时卡接限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风扇,所述第一限位部构造为限位凸起,所述第一卡接部构造为第一卡钩,所述第一卡钩形成有卡钩槽,所述第一卡钩与所述限位凸起卡接配合且所述限位凸起卡接至所述卡钩槽内;和/或,第二限位部构造为限位块,所述第二卡接部构造为第二卡钩,所述第二卡钩与所述限位块卡接限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风扇,所述童锁部件沿所述电机座的周向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电机座,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沿所述电机座的周向间隔开分布。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风扇,所述童锁部件包括滑动拨片和开关压块,所述滑动拨片位于所述电机座外,所述开关压块与所述滑动拨片相连且位于所述电机座内,所述开关压块用于与所述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限位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风扇,所述电机座的端部形成有外插接环,所述外插接环内形成有插接空间,所述扇头形成有内插接环,所述内插接环插接至所述插接空间内;所述开关压块位于所述插接空间内,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均设于所述插接空间的内周壁。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风扇,所述童锁部件还包括锁止销,所述滑动拨片与所述锁止销均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电机座,所述滑动拨片与所述锁止销滑动配合,所述滑动拨片在相对于所述电机座运动时带动所述锁止销与所述扇头选择性地锁止或解锁。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风扇,所述滑动拨片沿所述电机座的周向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电机座,所述锁止销沿所述电机座的径向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电机座,且所述滑动拨片适于带动所述锁止销沿所述电机座的径向运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风扇,所述滑动拨片设有滑动导槽,所述锁止销设有滑动导轨,所述滑动导轨与所述滑动导槽滑动配合,且所述滑动导槽内设有与所述滑动导轨配合的滑动导向面,所述滑动导向面到所述电机座的轴线的距离设置为沿所述电机座的周向逐渐增大。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风扇,所述滑动拨片设有锁止齿面,所述锁止齿面沿所述滑动拨片的运动方向延伸,所述锁止销设有弹性件和抵压件,所述弹性件连接于所述锁止销与所述抵压件之间且用于将所述抵压件朝向所述锁止齿面压紧。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风扇,所述锁止齿面沿所述电机座的周向延伸,且所述锁止齿面到所述电机座的轴线的距离设置为沿所述电机座的周向逐渐增大。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风扇,所述电机座设有抵压弹块,所述抵压弹块设有可弹性伸出的弹性柱,所述弹性柱用于在所述童锁部件运动至解锁位置时与所述童锁部件锁止。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风扇,还包括基座,所述基座适于支撑于放置面,所述电机座安装于所述基座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风扇,所述扇头整体相对于所述电机座可独立拆卸;所述扇头适于在初始位置时与所述电机座沿第一方向相连,所述第一方向与竖直方向相交,所述扇头设置为可从所述初始位置相对于所述电机座上下和/或左右摆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风扇,所述扇头设有出风孔,所述扇叶构造为轴流扇叶,所述轴流扇叶适于驱动所述扇头内的气流沿所述轴流扇叶的轴向流向所述出风孔;和/或,所述扇头的径向尺寸大于等于所述电机座在所述驱动件所在位置的径向尺寸的两倍;和/或,所述扇头的径向尺寸与轴向尺寸的比值大于等于1。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机座和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扇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童锁部件在锁止状态的主视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童锁部件在锁止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机座和基座的局部侧视图;
图7是图6中A-A处的截面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童锁部件在解锁状态的主视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童锁部件在解锁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机座和基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风扇100,
电机座1,驱动件11,外插接环12,插接空间121,第一限位部122,导向斜面1221,卡接斜面1222,第二限位部123,安装滑槽124,
童锁部件13,滑动拨片131,滑动导槽1311,锁止齿面1312,拨片本体1313,拨片盖板1314,开关压块132,第一卡接部1321,卡钩槽13211,导向斜角13212,第二卡接部1322,斜角13221,锁止销133,微动开关14,抵压弹块15,弹性柱151,
扇头2,扇叶21,内插接环22,基座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10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扇100,通过在电机座1设置第一限位部122和第二限位部123,且童锁部件13分别与第一限位部122和第二限位部123进行限位配合,可使童锁部件13在解锁状态和锁止状态更加稳定,使得扇头2的安装和拆卸更加可靠,在风扇100运行时不会出现松动,以及在扇头2拆卸时不会有拆卸不方便的问题,提高了风扇100的使用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扇100,包括:扇头2和电机座1。
其中,扇头2内设有扇叶21,电机座1与扇头2相连,电机座1内设有驱动件11,驱动件11与扇叶21动力连接且用于驱动扇叶21转动,这样,通过驱动件11转动可带动扇叶21转动,扇叶21转动驱动周围的气体流动,可完成风扇100吹风。
具体的,扇头2位于电机座1的后端,且在电机座1的后端通过两者的连接结构配合安装,可实现扇头2与电机座1可拆卸地连接,其中,扇头2内部安装有扇叶21,电机座1内安装有驱动件11,驱动件11可构造为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可为系统输出驱动力。具体安装中,将扇头2与电机座1通过连接结构安装的同时,扇叶21的转动中心可与驱动件11动力连接,可完成扇头2与电机座1的结构安装,且可完成扇头2内部扇叶21与电机座1内部驱动件11之间的动力连接,可实现风扇100内部的动力传输。
其中,电机座1设有童锁部件13和微动开关14,微动开关14用于控制驱动件11的动力状态,童锁部件13可活动地安装于电机座1且用于触发微动开关14,这样,可实现童锁部件13与电机座1的连接,童锁部件13可相对于电机座1活动,且在童锁部件13相对于电机座1活动时,还可选择性地触发微动开关14,通过微动开关14的开启或关闭,进而控制驱动件11的动力输出状态。需要说明的是,微动开关14可用于直接启动或关闭驱动件;微动开关14也可用于控制驱动件的工作电路,如在微动开关14断开时,工作电路无法接通或关闭,而在微动开关14闭合时,工作电路可接通或关闭,灵活地切换驱动件和扇叶21的工作状态。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在童锁部件13沿着电机座1运动至与微动开关14连接时,此时,微动开关闭合为开启状态,微动开关14可控制驱动件11动作,使驱动件11处于关闭状态,以使扇叶21停止转动,在童锁部件13沿着电机座1反向运动至与微动开关14断开时,此时,微动开关断开为关闭状态,微动开关14可控制驱动件11动作,使驱动件11处于开启状态,再通过风扇100开关启动或者关闭,以驱动扇叶的运行状态。其中,微动开关14也具有安全的作用,在微动开关14开启时,用户可安全的拆卸扇头,以提高风扇100使用的安全性。
同时,电机座1设有第一限位部122和第二限位部123,在童锁部件13运动至开启位置与第一限位部122限位配合,且在关闭位置时与第二限位部123限位配合,这样,可使童锁部件13在开启位置和关闭位置时,均与电机座1限位固定,可保证童锁部件13在两个位置的可靠性,且在童锁部件13开启时,扇叶21停转,可进行扇头2的拆卸,实现对用户和儿童起到保护作用,在童锁部件13关闭时,扇叶21转动,以保证风扇100运行的安全性,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扇100,通过在电机座1设置童锁部件13和微动开关14,可控制风扇100的工作状态,且通过在电机座1设置第一限位部122和第二限位部123,可使扇头2与电机座1的安装更加可靠,且在风扇100运行过程中,不会出现逐渐松脱的现象,使得风扇100运行的可靠性大大提升,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童锁部件13设有第一卡接部1321和第二卡接部1322,第一卡接部1321用于与第一限位部122在开启位置卡接限位,第二卡接部1322用于与第二限位部123在关闭位置时卡接限位。
具体的,童锁部件13上设有第一卡接部1321,第一卡接部1321靠近第一限位部122设置,第一卡接部1321可与第一限位部122卡接连接,可实现第一卡接部1321与第一限位部122的连接,且卡接连接可靠性高,童锁部件13上还设有第二卡接部1322,第二卡接部1322靠近第二限位部123设置,第二卡接部1322可与第二限位部123卡接连接,可实现第二卡接部1322与第二限位部123的连接,且卡接连接可靠性高。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中,可将童锁部件13运动至开启位置的运动方向为逆时针转动,童锁部件13运动至关闭位置的运动方向为顺时针转动,在童锁部件13逆时针运动至开启位置时,童锁部件13的第一卡接部1321与电机座1的第一限位部122卡接在一起,可对童锁部件13进行卡接限位,以保证童锁部件13不会松动,可防止童锁部件13回弹,利于对扇头2的拆卸;在童锁部件13顺时针运动至关闭位置时,童锁部件13的第二卡接部1322与电机座1的第二限位部123卡接在一起,可对童锁部件13进行卡接限位,以保证童锁部件13不会松动,可防止驱动电机的振动导致配合松动,以保证风扇100运行稳定。
由此,可使童锁部件13在开启位置和关闭位置,均可保证固定的状态,可避免出现松动的现象,且采用卡接方式简单,便于安装、拆卸。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限位部122构造为限位凸起,第一卡接部1321构造为第一卡钩,第一卡钩形成有卡钩槽13211,第一卡钩与限位凸起卡接配合且限位凸起卡接至卡钩槽13211内。
具体的,如图4、图5所示,第一限位部122可构造为限位凸起,限位凸起沿着电机座1的前后方向延伸,可提高限位凸部的结构强度,限位凸起设有导向斜面1221和卡接斜面1222,设置导向斜面1221和卡接斜面1222具有导向作用,且导向斜面1221和卡接斜面1222之间通过圆弧过渡连接,且导向斜面1221靠近第一卡接部1321的一侧设置,利于第一限位部122与第一卡接部1321的卡接,第一卡接部1321可构造为第一卡钩,第一卡接部1321与第一限位部122匹配设置,第一卡钩沿着电机座1的前后方向延伸,可提高第一卡钩的结构强度,且第一卡钩内部形成有卡钩槽13211,且第一卡钩在靠近限位凸起的一侧设有导向斜角13212,设置导向斜角13212具有导向作用,利于第一卡钩与限位凸起的卡接连接。
在童锁部件13需要开启时,第一卡接部1321随着童锁部件13逆时针转动至第一限位部122,第一卡钩沿着限位凸起的导向斜面1221转动卡接至限位凸起卡接至卡钩槽13211内,可实现限位凸起与卡钩槽13211的卡接锁止,即可实现第一卡接部1321与第一限位部122的卡接限位,可有效防止童锁部件13回弹,利于扇头2拆卸,且在童锁部件13需关闭时,第一卡接部1321随着童锁部件13顺时针转动,即第一卡钩沿着卡接斜面1222转动至卡钩槽13211离开限位凸起,可实现卡钩槽13211与限位凸起解锁,这样,可利于第一卡接部1321与第一限位部122的卡接和解锁。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限位部123构造为限位块,第二卡接部1322构造为第二卡钩,第二卡钩与限位块卡接限位。
具体的,如图8、图10所示,第二限位部123可构造为限位块,限位块沿电机座1的前后方向延伸,限位块可设为方形,可提高限位块的结构强度,第二卡接部1322可构造为第二卡钩,第二卡钩与限位块匹配设置,第二卡钩沿着电机座1的前后方向延伸,第二卡钩可设为L形,且第二卡钩在靠近限位块的一侧设有斜角13221,设置斜角13221具有导向作用,利于第二卡钩与限位块的卡接连接。
在童锁部件13需关闭时,第二卡接部1322随着童锁部件13顺时针转动,即第二卡钩的斜角13221沿着限位块转动至限位块卡接至第二卡钩内,可实现限位块与第二卡钩的卡接锁止,即可实现第二卡接部1322与第二限位部123的卡接限位,可有效防止童锁部件13松动,利于风扇100运行平稳,且在童锁部件13需要开启时,第二卡接部1322随着童锁部件13逆时针转动,即第二卡钩沿着卡接块转动至第二卡钩离开限位块,可实现第二卡钩与限位块解锁,这样,可利于第二卡接部1322与第二限位部123的卡接和解锁。
在一些实施例中,童锁部件13沿电机座1的周向可滑动地安装于电机座1,第一限位部122和第二限位部123沿电机座1的周向间隔开分布。
具体的,如图5所示,童锁部件13沿电机座1的周向分布,且童锁部件13可滑动地与电机座1连接,可实现童锁部件13的安装连接,且童锁部件13可相对于电机座1沿周向滑动,这样,用户通过周向转动方式来操作童锁部件13周向滑动。
其中,第一限位部122和第二限位部123沿着电机座1的周向分布,且间隔开分布于童锁部件13的两侧,可在童锁部件13周向滑动时分别与第一限位部122和第二限位部123限位卡接,可实现童锁部件13在周向滑动的同时,可便于与第一限位部122和第二限位部123卡接连接,以实现童锁部件13在两个位置的限位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童锁部件13包括滑动拨片131和开关压块132,滑动拨片131位于电机座1外,开关压块132与滑动拨片131相连且位于电机座1内,开关压块132用于与第一限位部122和第二限位部123限位配合。
具体的,滑动拨片131为主动件,可将滑动拨片131的部分结构裸露在电机座1外部,滑动拨片131可构造为一段圆弧结构且与电机座1的外部形状匹配,可使用户对滑动拨片131进行主动操作,且开关压块132与滑动拨片131连接,可在滑动拨片131转动的同时带动开关压块132动作,同时,开关压块132连接于滑动拨片131的下侧,且开关压块132位于电机座1内部,其中,可在开关压块132的一侧设置第一卡接部1321,在开关压块132的另一侧设置第二卡接部1322,可使开关压块132动作时,第一卡接部1321与第一限位部122限位配合和第二卡接部1322与第二限位部123限位配合,可通过开关压块132的限位,以实现对童锁部件13在第一限位部122和第二限位部123的限位连接。
以及,在滑动拨片131带动开关压块132转动至与第一限位部122连接时,为童锁部件13开启状态,此时扇叶21停转,可进行扇头2的拆卸,可使用户在拆卸扇头2时更加安全,且在滑动拨片131带动开关压块132反向转动至与第二限位部123连接时,为童锁部件13关闭状态,此时扇叶21转动,以保证风扇100稳定运行,且运行过程扇头2不会松动,安全性高。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机座1的端部形成有外插接环12,外插接环12内形成有插接空间121,扇头2形成有内插接环22,内插接环22插接至插接空间121内,这样,在电机座1与扇头2安装时,可将内插接环22与插接空间121插接相连,可实现电机座1与扇头2的插接连接,可使电机座1与扇头2的连接更加可靠。
具体的,如图2所示,电机座1的前端形成有外插接环12,外插接环12在电机座1的前端沿轴向延伸,以在外插接环12内形成插接空间121,且如图3所示,扇头2的后端形成有内插接环22,内插接环22在扇头2的后端沿轴向延伸,其中,内插接环22的外径小于外插接环12的内径,以使内插接环22可插接至外插接环12内实现电机座1与扇头2的轴向插接配合,且可在内插接环22和外插接环12上设置卡接结构,以使二者在插接之后通过卡接结构进行卡接,可避免二者自动脱离,提高结构稳定性。
其中,开关压块132位于插接空间121内,第一限位部122和第二限位部123均设于插接空间121的内周壁。
具体的,如图4、图5和图6-图8所示,开关压块132设于插接空间121的内部,开关压块132可在插接空间121内周向滑动,且第一限位部122和第二限位部123均连接在插接空间121的内周壁,可使开关压块132在第一限位部122和第二限位部123之间滑动,在开关压块132朝向第一限位部122运动时,与第一限位部122卡接连接,在开关压块132朝向第二限位部123运动时,与第二限位部123卡接连接,这样,可实现开关压块132在转动时分别与第一限位部122和第二限位部123的限位连接,且限位的强度高。
在一些实施例中,童锁部件13还包括锁止销133,滑动拨片131与锁止销133均可活动地安装于电机座1,滑动拨片131与锁止销133滑动配合,滑动拨片131在相对于电机座1运动时带动锁止销133与扇头2选择性地锁止或解锁。
也就是说,滑动拨片131和锁止销133可分别相对于电机座1运动,且二者可沿不同的方向相对于电机座1运动,且二者利用滑动配合的方向实现滑动拨片131对锁止销133的驱动。
其中,滑动拨片131为主动件,锁止销133作为从动件,在滑动拨片131运动时,锁止销133在滑动拨片131的作用下相对于电机座1运动,且锁止销133相对于电机座1具有锁止位置和解锁位置,锁止销133在锁止位置时,锁止销133可与扇头2进行限位固定,以将扇头2与电机座1相对锁止,即此时用户不可对扇头2相对于电机座1进行拆卸操作,而在锁止销133处于解锁位置时,扇头2与电机座1相对解锁,用户可灵活地拆卸扇头2。
以及,在具体构造时,电机座1可与扇头2可转动地旋合,即可将扇头2旋转安装于电机座1上,同时可在扇头2上设置锁止口,在扇头2相对于电机座1旋转到位后,锁止销133可伸至锁止口内且限制扇头2相对于电机座1逆向旋转,防止扇头2相对于电机座1自动旋转拆卸,而在拆卸时,可通过滑动拨片131带动锁止销133从锁止口处伸出,此时锁止销133不再对扇头2具有周向限位作用,从而使得扇头2能够相对于电机座1拆卸,结构简单,利于扇头2与电机座1的灵活锁止和解锁。
同时,在锁止销133与扇头2锁止后,且在童锁部件13与第二限位部123限位连接后,可使童锁部件13限位可靠,且在风扇100运行中存在一定的振动,经过上述设置,可避免童锁部件13反向运动导致扇头2松动,增加机械伤害,可保证风扇100运行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滑动拨片131沿电机座1的周向可滑动地安装于电机座1,锁止销133沿电机座1的径向可滑动地安装于电机座1,且滑动拨片131适于带动锁止销133沿电机座1的径向运动。
具体的,如图10所示,可在电机座1上设有沿周向延伸的安装滑槽124,滑动拨片131贯穿且安装于安装滑槽124处,滑动拨片131可沿着安装滑槽124相对于电机座1滑动。且当用户需要对童锁部件13进行操作时,可直接推动滑动拨片131相对于电机座1运动。
且锁止销133可沿电机座1的径向安装于电机座1内,且可相对于电机座1沿电机座1的径向向内或向外运动,这样,在滑动拨片131沿着电机座1顺时针周向滑动时,带动锁止销133沿电机座1的径向向内运动,可使锁止销133与扇头2锁止,且在滑动拨片131沿着电机座1逆时针周向滑动时,带动锁止销133沿电机座1的径向向外运动,可使锁止销133与扇头2解锁,可轻松实现锁止销133与扇头2的锁止和解锁。
在一些实施例中,滑动拨片131设有滑动导槽1311,锁止销133设有滑动导轨,滑动导轨与滑动导槽1311滑动配合,且滑动导槽1311内设有与滑动导轨配合的滑动导向面,滑动导向面到电机座1的轴线的距离设置为沿电机座1的周向逐渐增大,由此,滑动拨片131和锁止销133的连接可通过滑动导槽1311和滑动导轨滑动配合实现,且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具体的,如图7所示,可将滑动拨片131构造为中空结构,以在滑动拨片131内形成滑动导槽1311,其中,滑动拨片131包括两个相对分布的内壁,且每个内壁上均设有一个滑动导槽1311,且可在锁止销133的外端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滑动导轨,且滑动导轨与滑动导槽1311匹配设置,从而在实际安装时,将锁止销133的外端伸至滑动拨片131内,实现二者的滑动配合,且通过两组滑动导槽1311和滑动导轨进行配合,利于保证锁止销133的支撑稳定性,且增大接触面积,实现对锁止销133的有效驱动。
其中,滑动导槽1311内设有与滑动导轨配合的滑动导向面,可对滑动导轨与滑动导槽1311的滑动可起到导向的作用,且滑动导向面到电机座1的轴线的距离设置为沿电机座1的周向逐渐增大,换言之,滑动导向面构造为曲面,且滑动拨片131在沿着电机座1的周向运动时,滑动导向面利用自身倾斜弯曲的设置可推动锁止销133相对于电机座1的径向运动。具体地,如滑动导向面到电机座1的轴线的距离设置为沿电机座1的顺时针方向逐渐增大,可在滑动拨片131相对于电机座1沿顺时针方向滑动时,滑动导向面推动锁止销133沿电机座1的径向向内运动,以与扇头2锁止;而在滑动拨片131相对于电机座1沿逆时针方向滑动时,滑动导向面推动锁止销133沿电机座1的径向向外运动,以与扇头2解锁,结构简单,驱动过程易于实现。
在一些实施例中,滑动拨片131设有锁止齿面1312,锁止齿面1312沿滑动拨片131的运动方向延伸,锁止销133设有弹性件和抵压件,弹性件连接于锁止销133与抵压件之间且用于将抵压件朝向锁止齿面1312压紧,这样,利用弹性件的弹性力可使得抵压件保持与锁止齿面1312接触,使得滑动拨片131在相对于电机座1转动时,抵压件可与锁止齿面1312配合产生卡顿感,从而利于增强用户的旋转手感。
如图7所示,锁止齿面1312设于滑动拨片131内,且锁止齿面1312位于滑动拨片131朝向电机座1的轴线的一侧,抵压件的外端可伸至滑动拨片131内,以与锁止齿面1312相抵。由此,在滑动拨片131在沿电机座1的周向滑动时,抵压件的外端可始终抵压于锁止齿面1312,且随着切换至不同的齿位置时抵压件可与齿面产生顿挫感,由此,可增强用户推动滑动拨片131时的手感。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滑动拨片131包括拨片本体1313和拨片盖板1314,拨片盖板1314与拨片本体1313相连,拨片本体1313沿电机座1的径向贯通,且拨片盖板1314连接于拨片本体1313的背离电机座1的一侧,以使拨片本体1313背离电机座1的一侧处于封闭状态。具体地,两个滑动导槽1311均设于拨片本体1313上,且锁止齿面1312设于拨片盖板1314朝向拨片本体1313内的侧面,换言之,锁止销133在伸至滑动拨片131内时,锁止销133与拨片本体1313滑动配合,同时锁止销133内的抵压件与拨片盖板1314抵压配合,由此,即可实现对锁止销133的有效推动,且可产生明显的顿挫感,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同时,也可在拨片盖板1314的表面设有转动方向标识,用于表示童锁部件13开启和关闭,这样,便于用户对童锁部件13进行转动操作,且利于减少用户误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锁止齿面1312沿电机座1的周向延伸,即锁止齿面1312的延伸方向与滑动拨片131相对于电机座1的运动方向相同,同时,且锁止齿面1312到电机座1的轴线的距离设置为沿电机座1的周向逐渐增大,换言之,锁止齿面1312的延伸方向与滑动导槽1311的延伸方向相同,从而使得抵压件与锁止齿面1312的抵压配合能够适应于锁止销133与滑动导槽1311的配合。
如图7中所示,滑动导向面设置为从左到右距离电机座1的轴线的距离逐渐增大,同时,锁止齿面1312也构造为从左到右距离电机座1的轴线的距离逐渐增大。可以理解的是,锁止销133在与滑动导槽1311配合时,随着滑动导向面的位置变化,锁止销133沿径向活动,同时锁止销133处的抵压件在弹性件的作用力下抵压于锁止齿面1312,将锁止齿面1312与滑动导向面同向设置,可使得锁止销133在径向运动时与锁止齿面1312之间的间距始终保持相对均匀,从而使得弹性件能够始终向抵压件提供相对均衡的弹性力,进而使得抵压件与锁止齿面1312之间的抵压力相对均衡,保持抵压件在不同位置处的顿挫感,保证用户推动滑动拨片131的手感。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机座1设有抵压弹块15,抵压弹块15设有可弹性伸出的弹性柱151,弹性柱151用于在童锁部件13运动至解锁位置时与童锁部件13锁止,这样,童锁部件13运动至解锁位置时,利用弹性住的弹性力可与童锁部件13锁止,童锁部件13处于锁止状态,从而利于用户对扇头2的安全拆卸。
具体的,如图10所示,抵压弹块15设于电机座1内部,且在抵压弹块15内设有弹性柱151,且弹性柱151与抵压弹块15弹性连接,且弹性柱151可相对于抵压弹块15弹性伸出或弹性压回,实际运行时,如图9所示,在童锁部件13运动至解锁位置时,此时,开关压块132靠近抵压弹块15,且开关压块132与微动开关14连接,以控制扇叶21停转,在用户可安全的拆卸扇头2后,弹性柱151自动弹出后可锁住开关压块132,可实现对童锁部件13的锁止,且配合开关压块132的第一卡接部1321与第一限位部122卡接连接,保证童锁部件13解锁状态的稳定性,可防止童锁部件13回弹;在扇头2与电机座1旋转安装到位后,弹性柱151会被扇头2的结构弹性压回,这样弹性柱151也不会与其他结构产生干涉,且童锁部件13处于解锁状态,用户可自由滑动童锁部件13。
在一些实施例中,风扇100还包括基座3,基座3适于支撑于放置面,电机座1安装于基座3上。
具体的,如图1所示,基座3位于风扇100的下部,且基座3的竖向高度较高,电机座1安装于基座3的上端,可实现电机座1与基座3的连接,且基座3用于支撑电机座1和扇头2,在风扇100工作和不工作状态下,基座3支撑于放置面,均可使风扇100放置更加稳定,通过基座3可将风扇100支撑于放置面,即风扇100可落地放置,此种落地扇利于风扇100整体稳定放置。
其中,基座4的类型可为多种,在本实施例中,基座4的竖向高度较高,可使得电机座1和扇头2均处于空间内相对较高的位置处,也可将基座4的竖向高度设置为较小,使得电机座1和扇头2的高度相对于放置面有一定的提升。由此,可灵活地设置电机座1直接放置于放置面,实现桌面式的放置,甚至于实现壁挂设置,或通过不同高度的基座4灵活地调整风扇100的整体高度,利于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应用场景,满足用户不同类型的使用需求,其中,放置面可为地面或桌面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扇头2整体相对于电机座1可独立拆卸,以使扇头2从电机座1上能够完全独立的拆卸下来,这样,用户在对风扇100进行清洗时,可对扇头2进行独立清洗,不仅利于提高清洗效率,且便于用户增加清洗频率,保证风扇100能够始终吹出清爽、干净的风,提升用户体验。
其中,还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设计时,扇头2以及其内部的扇叶21等结构件可作为一个整体,同时,电机座1以及其内部的电机等结构件可作为一个整体,扇头2与电机座1进行整体拆卸和安装时,可将扇头2的网罩体和电机座1的壳体进行直接拆卸或连接,拆卸结构简单,连接关系不复杂,极大地减少了扇头2相对于电机座1的拆卸时间,同时,扇头2作为一个独立体从电机座1上拆卸下来后,用户可对扇头2进行整体清洗,也可将扇头2的内部结构件拆卸清洗,满足用户的清洗需求。
其中,扇头2适于在初始位置时与电机座1沿第一方向相连,第一方向与竖直方向相交,也就是说,在扇头2相对于电机座1处于初始位置时,可将扇头2相对于电机座1沿第一方向运动,进而使得扇头2与电机座1连接固定,如第一方向为沿水平方向,扇头2可沿水平方向从前往后安装于电机座1的前端,实现二者沿水平方向的连接和固定。
其中,第一方向也可相对于水平方向形成一定的倾斜角度,且均与竖直方向相交,即第一方向可相对于水平方向朝上倾斜或朝下倾斜,使得扇头2的安装更加灵活。
且扇头2设置为可从初始位置相对于电机座1上下和/或左右摆动,即在扇头2与电机座1连接固定之后,用户可再对扇头2所处的角度进行调节,如扇头2和电机座1共同安装于基座4上,可驱动扇头2相对于基座4朝上、下、左和右不同的方向调整调节,此时可将扇头2调节至其轴线与竖直方向平行,使得扇头2的调节范围更大,满足用户更多方向的送风需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扇头2设有出风孔,扇叶21构造为轴流扇叶,轴流扇叶适于驱动扇头2内的气流沿轴流扇叶的轴向流向出风孔。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中的风扇100的扇叶21不同于传统的离心式的扇叶,可实现轴向进风和轴向出风,其中,在实际运行时,轴流扇叶转动,且驱动轴流扇叶后侧的气流沿其轴向朝前流动,进而流向扇头2前部的出风孔朝向用户的面部输送。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扇头2可设置进风孔,进风孔即可设于扇头2的后侧,轴向进风,也可设于扇头2的周向外侧,斜向进风,均可实现扇头2的进风作用,而进入到扇头2内的气流可流向轴流扇叶的轴向后端,进而在轴流扇叶的作用下沿轴向朝前流向出风孔,尤其,可在扇头2的后侧设置进风孔,同时电机座1内设置散热流道,使得散热流道与进风孔连通,进而在轴流扇叶的驱动作用下驱动气流在散热流动中对驱动件等进行散热之后从进风孔流向用户,不仅利于送风,且可实现电机座1的内部散热。
和/或,扇头2的径向尺寸大于等于电机座1在驱动件所在位置的径向尺寸的两倍,和/或,扇头2的径向尺寸与轴向尺寸的比值大于等于1。由此,本实用新型中的风扇100不同于传统的贯流风轮,需要说明的是,传统的塔扇使用贯流风轮,且塔扇在轴向上的各个位置处的径向尺寸无明显的变化,而本实用新型中的扇头2处的径向尺寸远大于电机座1在驱动件处的径向尺寸。
同时,设置轴流扇叶相较于离心式扇叶,利于扇头2和电机座1更加稳定地放置,保证风扇100位置状态的稳定性。
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
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5)

1.一种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
扇头和电机座,所述扇头内设有扇叶,所述电机座与所述扇头相连,所述电机座内设有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与所述扇叶动力连接且用于驱动所述扇叶转动;
其中,所述电机座设有童锁部件和微动开关,所述微动开关用于控制所述驱动件的动力状态,所述童锁部件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电机座且用于触发所述微动开关,所述电机座设有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在所述童锁部件运动至开启位置与所述第一限位部限位配合且在关闭位置时与所述第二限位部限位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童锁部件设有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用于与所述第一限位部在所述开启位置卡接限位,所述第二卡接部用于与所述第二限位部在所述关闭位置时卡接限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构造为限位凸起,所述第一卡接部构造为第一卡钩,所述第一卡钩形成有卡钩槽,所述第一卡钩与所述限位凸起卡接配合且所述限位凸起卡接至所述卡钩槽内;
和/或,所述第二限位部构造为限位块,所述第二卡接部构造为第二卡钩,所述第二卡钩与所述限位块卡接限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童锁部件沿所述电机座的周向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电机座,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沿所述电机座的周向间隔开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童锁部件包括滑动拨片和开关压块,所述滑动拨片位于所述电机座外,所述开关压块与所述滑动拨片相连且位于所述电机座内,所述开关压块用于与所述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限位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座的端部形成有外插接环,所述外插接环内形成有插接空间,所述扇头形成有内插接环,所述内插接环插接至所述插接空间内;
所述开关压块位于所述插接空间内,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均设于所述插接空间的内周壁。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童锁部件还包括锁止销,所述滑动拨片与所述锁止销均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电机座,所述滑动拨片与所述锁止销滑动配合,所述滑动拨片在相对于所述电机座运动时带动所述锁止销与所述扇头选择性地锁止或解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拨片沿所述电机座的周向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电机座,所述锁止销沿所述电机座的径向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电机座,且所述滑动拨片适于带动所述锁止销沿所述电机座的径向运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拨片设有滑动导槽,所述锁止销设有滑动导轨,所述滑动导轨与所述滑动导槽滑动配合,且所述滑动导槽内设有与所述滑动导轨配合的滑动导向面,所述滑动导向面到所述电机座的轴线的距离设置为沿所述电机座的周向逐渐增大。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拨片设有锁止齿面,所述锁止齿面沿所述滑动拨片的运动方向延伸,所述锁止销设有弹性件和抵压件,所述弹性件连接于所述锁止销与所述抵压件之间且用于将所述抵压件朝向所述锁止齿面压紧。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齿面沿所述电机座的周向延伸,且所述锁止齿面到所述电机座的轴线的距离设置为沿所述电机座的周向逐渐增大。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座设有抵压弹块,所述抵压弹块设有可弹性伸出的弹性柱,所述弹性柱用于在所述童锁部件运动至解锁位置时与所述童锁部件锁止。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基座,所述基座适于支撑于放置面,所述电机座安装于所述基座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头整体相对于所述电机座可独立拆卸;
所述扇头适于在初始位置时与所述电机座沿第一方向相连,所述第一方向与竖直方向相交,所述扇头设置为可从所述初始位置相对于所述电机座上下和/或左右摆动。
15.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头设有出风孔,所述扇叶构造为轴流扇叶,所述轴流扇叶适于驱动所述扇头内的气流沿所述轴流扇叶的轴向流向所述出风孔;
和/或,所述扇头的径向尺寸大于等于所述电机座在所述驱动件所在位置的径向尺寸的两倍;
和/或,所述扇头的径向尺寸与轴向尺寸的比值大于等于1。
CN202321620754.8U 2023-06-21 2023-06-21 风扇 Active CN2205228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20754.8U CN220522854U (zh) 2023-06-21 2023-06-21 风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20754.8U CN220522854U (zh) 2023-06-21 2023-06-21 风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22854U true CN220522854U (zh) 2024-02-23

Family

ID=899279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20754.8U Active CN220522854U (zh) 2023-06-21 2023-06-21 风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228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8137419A1 (zh) 叶轮组件及空调器
EP3279584A1 (en) Air-conditioner indoor unit
CN211963343U (zh) 一种带有环形锁止件的净水设备
CN220522854U (zh) 风扇
CN213064099U (zh) 无叶风扇
CN220396061U (zh) 风扇
CN214411805U (zh) 开关柜自清洁的防尘散热装置
CN111622994A (zh) 无叶风扇
CN100518604C (zh) 带盖的厨房设备
CN212985600U (zh) 无叶风扇
WO2021238413A1 (zh) 一种厨房器具
CN211093465U (zh) 烹饪器具
CN219911199U (zh) 风扇
CN220522852U (zh) 风扇
WO2023207211A1 (zh) 主机和清洁装置
CN210832479U (zh) 壳体结构及壁挂式空调器
CN220396060U (zh) 风扇
CN212774946U (zh) 一种格栅与壳体的装配结构以及塔扇
CN219733696U (zh) 风扇
CN219366418U (zh) 立式电器
CN220522853U (zh) 风扇
CN220522824U (zh) 风扇
CN220396047U (zh) 风扇
CN219699814U (zh) 一种清洁设备的调节机构及清洁设备
CN220522851U (zh) 风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