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48461U - 两轮车的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两轮车的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448461U CN220448461U CN202321637417.XU CN202321637417U CN220448461U CN 220448461 U CN220448461 U CN 220448461U CN 202321637417 U CN202321637417 U CN 202321637417U CN 220448461 U CN220448461 U CN 22044846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ssembly
- bracket
- fixing device
- fixing
- bracket assembl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1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9000003351 stiffener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9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4806 packaging method and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70 limi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9 elastic de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904 short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 Handcart (AREA)
- Axle Suspensions And Sidecars For Cycles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两轮车的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包括第一支架组件、第二支架组件和第三支架组件。第三支架组件设置在第一支架组件和第二支架组件之间,第三支架组件的一端与第一支架组件固定连接,第三支架组件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架组件固定连接。固定装置还包括加强杆组件和加固件,加强杆组件设置在第一支架组件与第三支架组件之间,加强杆组件的一端与第一支架组件连接,加强杆组件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架组件连接。加强杆组件与第三支架组件之间形成有第一夹角,加固件设置在第一夹角内。通过上述设置,可以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出现加强杆组件脱落的情况,有利于提高固定装置的保护作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两轮车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两轮车的运输过程中,一般通过在两轮车的外部设置包装结构,以保护两轮车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从而防止两轮车在运输过程中的损伤。但是现有的包装结构在车辆包装运输过程中,左右边架、前后边架斜梁处容易脱钉,导致包装结构的强度降低,包装结构的晃动量增大,从而导致包装结构的保护作用降低,以使两轮车受到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两轮车的固定装置,其具有更好的结构强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两轮车的固定装置,包括:第一支架组件;第二支架组件;第三支架组件,第三支架组件设置在第一支架组件和第二支架组件之间;其特征在于,第三支架组件的一端与第一支架组件固定连接,第三支架组件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架组件固定连接;固定装置还包括加强杆组件和加固件,加强杆组件设置在第一支架组件与第三支架组件之间,加强杆组件的一端与第一支架组件连接,加强杆组件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架组件连接;加强杆组件与第三支架组件之间形成有第一夹角,加固件设置在第一夹角内。
进一步地,加强杆组件与第一支架组件和/或第二支架组件之间形成有第二夹角,加固件还设置在第二夹角内。
进一步地,加固件包括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加固件通过第一连接面固定连接至加强杆组件,加固件通过第二连接面固定连接至第三支架组件。
进一步地,加固件还包括底面,底面在第一预设方向上的长度为第一距离,第三支架组件在固定装置前后方向上的长度为第二距离,第一支架组件在固定装置上下方向上的长度为第三距离,第二支架组件在上下方向上的长度为第四距离,其中,第一距离的长度等于第二距离、第三距离、第四距离中的一种。
进一步地,当加强杆组件连接至位于固定装置左侧的第一支架组件和第二支架组件时,加强杆组件的延伸方向为第一方向,当加强杆组件连接至位于固定装置右侧的第一支架组件和第二支架组件时,加强杆组件的延伸方向为第二方向,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交。
进一步地,当加强杆组件连接至位于固定装置前侧的第一支架组件和第二支架组件时,加强杆组件的延伸方向为第三方向,当加强杆组件连接至位于固定装置后侧的第一支架组件和第二支架组件时,加强杆组件的延伸方向为第四方向,第三方向和第四方向相交。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固定装置可以通过加固件提高加强杆组件和第一支架组件之间、加强杆组件和第二支架组件之间、加强杆组件和第三支架组件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从而在固定装置的运输过程中限制加强杆组件的窜动量,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出现加强杆组件脱落的情况,进而提高加强杆组件的连接强度,有利于使固定装置在运输途中保护两轮车不受损坏,即有利于提高固定装置的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固定装置和两轮车的装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固定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固定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固定装置的固定机构和第三支架组件的装配爆炸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固定装置的固定机构和第三支架组件的另一种装配爆炸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图6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8本实用新型固定装置的把手固定机构和第三支架组件的装配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两轮车100,包括车架11、车身覆盖件12、行走组件13、悬架组件14、转向组件15。车架11构成两轮车100的基本框架,车架11用于为车身覆盖件12、行走组件13、悬架组件14、转向组件15提供支撑。车身覆盖件12至少部分设置在车架11上,车身覆盖件12用于遮挡并保护两轮车100内部的零部件。行走组件13包括第一行走轮131和第二行走轮132,第一行走轮131通过悬架组件14连接至车架11,第二行走轮132通过悬架组件14连接至车架11。转向组件15至少部分连接至车架11,转向组件15用于控制两轮车100的行驶方向。具体地,转向组件15包括转向把手151,使用者可以通过转向把手151控制两轮车100的行驶方向。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两轮车的固定装置200,用于固定两轮车100,从而使固定装置200在运输途中保护两轮车100不受损坏。为了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定义了如图1所示的前侧、后侧、左侧、右侧、上侧、下侧,用以表示固定装置200的前侧、后侧、左侧、右侧、上侧、下侧。固定装置200包括第一支架组件21、第三支架组件22和第二支架组件23。沿固定装置200的上下方向,第一支架组件21至少部分设置在第二支架组件23的上侧。第三支架组件22至少部分设置在第一支架组件21和第二支架组件23之间,第三支架组件22用于连接第一支架组件21和第二支架组件23,即第三支架组件22的一端与第一支架组件21固定连接,第三支架组件22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架组件23固定连接。第一支架组件21、第三支架组件22和第二支架组件23连接后构成固定装置200的基本框架,并通过第一支架组件21、第三支架组件22和第二支架组件23围绕形成有用于设置两轮车100的第一容纳空间203,从而提高固定装置200的结构稳定性,有利于使固定装置200在运输途中保护两轮车100不受损坏,即有利于提高固定装置200的保护作用。
如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架组件21基本设置在第一平面201上,第二支架组件23基本设置在第二平面202上,第一平面201与第二平面202基本平行设置;即第一支架组件21设置为与第二支架组件23基本平行。更具体地,第一支架组件21包括第一横向支架211和第一纵向支架212,第一横向支架211沿固定装置200的左右方向延伸,第一纵向支架212沿固定装置200的前后方向延伸;第二支架组件23包括第二横向支架231和第二纵向支架232,第二横向支架231沿固定装置200的左右方向延伸,第二纵向支架232沿固定装置200的前后方向延伸;第三支架组件22基本沿固定装置200的上下方向延伸。
固定装置200还包括加强杆组件24,加强杆组件24至少部分设置在第一支架组件21和第二支架组件23之间,加强杆组件24还至少部分设置在相邻两个第三支架组件22之间,加强杆组件24与第三支架组件22之间形成有第一夹角,加强杆组件24与第一支架组件21和/或第二支架组件23之间形成有第二夹角,第一夹角和第二夹角互为补角。即加强杆组件24斜向设置在相邻两个第三支架组件22之间。具体地,加强杆组件24的一端和第一支架组件21连接,加强杆组件24的另一端和第二支架组件23连接。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固定装置200还包括加固件27。加固件27设置在加强杆组件24与第三支架组件22之间形成的第一夹角内。加固件27用于提高加强杆组件24和第一支架组件21之间、加强杆组件24和第二支架组件23之间、加强杆组件24和第三支架组件22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从而在固定装置200的运输过程中限制加强杆组件24的窜动量,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出现加强杆组件24脱落的情况,进而提高加强杆组件24的连接强度,有利于使固定装置200在运输途中保护两轮车100不受损坏,即有利于提高固定装置200的保护作用。可以理解的,加固件27还可以设置在加强杆组件24与第一支架组件21和/或第二支架组件23之间形成的第二夹角内,从而使固定装置200的结构更加稳定,更进一步地提高固定装置200的保护作用。
其中,加固件27包括依次相邻且相接的第一连接面、第二连接面和底面,加固件27的第一连接面与加强杆组件24固定连接,加固件27的第二连接面与第三支架组件22固定连接,从而提高加强杆组件24和第三支架组件22的连接强度。加强件27的底面设置为加强件27远离第一支架组件21或第二支架组件23一侧的表面。具体地,加固件27与第三支架组件22的连接面和第一平面201基本垂直设置,即加固件27的第二连接面和第一平面201基本垂直设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加固件27的底面在第一预设方向上的长度为第一距离L1,第三支架组件22在固定装置200前后方向上的长度为第二距离L2,第一支架组件21在固定装置200上下方向上的长度为第三距离L3,第二支架组件23在固定装置200上下方向的长度为第四距离L4。其中,若加固件27设置在固定装置200的左右两侧,第一预设方向指固定装置200的前后方向;若加固件27设置在固定装置200的前后两侧,第一预设方向指固定装置200的左右方向;第一距离L1设置为第二距离L2、第三距离L3、第四距离L4中的其中一种。通过上述设置,可以使加固件27能够通过第一支架组件21、第二支架组件23或第三支架组件22中至少之一进行简单加工得到,有利于降低加固件27的加工难度,提高加固件27的加工效率。可以理解的,第一距离L1也可以设置为其他任意数值,能够满足固定装置200的各个支架组件之间连接强度即可。在本实施方式中,加固件27和第三支架组件22之间、加固件27和第一支架组件21之间、加固件27和第二支架组件23之间的连接方式均可以是钉接合、铆钉连接、螺栓连接、焊接中的一种或数种连接方式的任意组合,且上述连接方式取决于加固件27、第三支架组件22、第一支架组件21和第二支架组件23所采用的材质。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当加强杆组件24的两端分别连接至位于固定装置200左侧的第一支架组件21和第二支架组件23时,加强杆组件24的延伸方向为第一方向;当加强杆组件24的两端分别连接至位于固定装置200右侧的第一支架组件21和第二支架组件23时,加强杆组件24的延伸方向为第二方向,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交。通过上述设置方式,可以使固定装置200的受力更加均匀,有利于提高固定装置200的稳定性,从而使固定装置200在运输途中保护两轮车100不受损坏,即有利于提高固定装置200的保护作用。可以理解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也可以基本平行设置。
当加强杆组件24的两端分别连接至位于固定装置200前侧的第一支架组件21和第二支架组件23时,加强杆组件24的延伸方向为第三方向;当加强杆组件24的两端分别连接至位于固定装置200后侧的第一支架组件21和第二支架组件23时,加强杆组件24的延伸方向为第四方向,第三方向和第四方向相交。通过上述设置方式,可以使固定装置200的受力更加均匀,有利于提高固定装置200的稳定性,从而使固定装置200在运输途中保护两轮车100不受损坏,即有利于提高固定装置200的保护作用。可以理解的,第三方向和第四方向也可以基本平行设置。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第三支架组件22在固定装置200左右方向上的厚度大于第一支架组件21在第二预设方向上的厚度,且第三支架组件22在固定装置200左右方向上的厚度大于第二支架组件23在第二预设方向上的厚度。其中,若第一支架组件21和第二支架组件23设置在固定装置200的前后两侧,第二预设方向指固定装置200的前后方向;若第一支架组件21和第二支架组件23设置在固定装置200的左右两侧,第二预设方向指固定装置200的左右方向。通过上述设置,可以使固定装置200的结构更加稳定,从而提高固定装置200在运输途中对两轮车100的保护作用。其中,第三支架组件22在固定装置200左右方向上的厚度指单个的第三支架组件22沿固定装置200左右方向上的厚度;第一支架组件21在第二预设方向上的厚度指单个的第一横向支架211在固定装置200前后方向上的厚度,或单个的第一纵向支架212在固定装置200左右方向上的厚度;第二支架组件23在第二预设方向上的厚度指单个的第二横向支架231在固定装置200前后方向上的厚度,或单个的第二纵向支架232在固定装置200左右方向上的厚度。
如图2和图3所示,固定装置200还包括轮胎固定组件25和固定杆组件26。固定杆组件26基本沿固定装置200的左右方向延伸,固定杆组件26的两端分别连接至固定装置200的左右两侧的第三支架组件22上。轮胎固定组件25至少部分设置在固定杆组件26和/或第二支架组件23上,轮胎固定组件25用于固定两轮车100的行走组件13。具体地,轮胎固定组件25包括上固定件251和下固定件252。沿固定装置200的上下方向,上固定件251设置在下固定件252的上侧,上固定件251和下固定件252配合后用于固定行走组件13。其中,上固定件251设置在固定杆组件26上,下固定件252设置在第二支架组件23上。更具体地,固定杆组件26的一端连接至左侧的第三支架组件22的上下两端之间,固定杆组件26的另一端连接至右侧的第三支架组件22的上下两端之间。通过上述设置,可以通过固定杆组件26的设置高度控制上固定件251的高度,以适应不同尺寸的行走组件13,从而提高轮胎固定组件25的通用性和替换性。
具体地,轮胎固定组件25包括第一固定组件253和第二固定组件254。沿固定装置200的前后方向,第一固定组件253设置在第二固定组件254的前侧。第一固定组件253用于固定两轮车100的第一行走轮131,第二固定组件254用于固定两轮车100的第二行走轮132。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固定组件253可以根据第一行走轮131的设置位置进行调整。作为一种可选择的实施方式,第一固定组件253的延伸方向可以设置为基本和固定装置200的前后方向呈一定角度设置,即第一固定组件253的延伸方向为斜向设置,从而用于固定斜向放置的第一行走轮131。其中,斜向放置的第一行走轮131指第一行走轮131的轴线不与和固定装置200的左右方向平行。在该实施方式下,两轮车100设置在固定装置200内的时候,转向组件15属于侧偏状态,这种状态的两轮车100能够一定程度上缩短前后方向的整车放置长度,还能利用两轮车100自身的结构进行固定,使两轮车100在固定装置200内更加稳定。作为另一种可选择的实施方式,第一固定组件253基本沿固定装置200的前后方向延伸,从而用于固定正向放置的第一行走轮131。其中,正向放置的第一行走轮131指第一行走轮131的轴线基本垂直于固定装置200的前后方向。在该实施方式下,两轮车100在固定装置200内为转向组件15不发生任何偏转的状态,在该状态下,两轮车100与固定装置200之间的连接部位的结构和设置位置更加通用化,有利于固定装置200的标准化生产。
如图5和图6所示,作为一种实现方式,第三支架组件22包括沿固定装置200左右分布的第一竖杆221和第二竖杆222。固定装置200还包括固定机构28(参照图2)。固定机构28设置在第一竖杆221和第二竖杆222之间。当车架11和固定机构28处于装配状态时,固定机构28的一端连接车架11,固定机构28的另一端连接第一竖杆221和/或第二竖杆222,从而使固定机构28能够在车架11与第三支架组件22之间形成有支撑力,即固定机构28用于将两轮车100的车架11固定在第三支架组件22上。通过上述设置,可以通过固定机构28在两轮车100宽度方向对两轮车100进行刚性支撑,以降低两轮车100在宽度方向上的摆动,从而可以提高两轮车100的车架11和第三支架组件22的连接稳定性,并可以防止两轮车100在宽度方向上的碰撞,进而提高固定装置200的保护作用。其中,连接至第一竖杆221和/或第二竖杆222上的固定机构28向第一容纳空间203中延伸,从而有利于固定机构28对两轮车100的车架11的固定;两轮车100的宽度方向指固定装置200的左右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至第一竖杆221上的固定机构28为第一固定机构281,连接至第二竖杆222上的固定机构28为第二固定机构282,本申请以第一固定机构281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5所示,作为一种实现方式,第一固定机构281包括基座2811、连接杆2812、限位件2813和固定头2814。基座2811至少部分设置在第一竖杆221上并和第一竖杆221连接。连接杆2812基本沿固定装置200的左右方向延伸,连接杆2812的一端连接至基座2811,连接杆2812的另一端设置有固定头2814。当车架11和固定机构28处于装配状态时,固定头2814用于和两轮车100的车架11卡接,从而实现第一固定机构281对两轮车100的车架11的固定,进而提高两轮车100和固定装置200的连接稳定性。其中,固定头2814可以设置为能够弹性变形的弹性件,从而防止第一固定机构281对车架11的损伤;车架11上设置有安装两轮车100零部件的安装孔,固定头2814能够和车架11上的安装孔卡接,从而实现车架11和第一固定机构281的连接。限位件2813套设于连接杆2812上并固定连接至连接杆2812靠近固定头2814的一端,从而使固定头2814抵接至限位件2813上,进而实现限位件2813对固定头2814的限位作用。其中,限位件2813和连接杆2812的连接方式可以是焊接。
具体地,基座2811上设置有容纳槽2811a,连接杆2812的一端至少部分设置在容纳槽2811a中并和容纳槽2811a的槽底抵接。在本实施方式中,容纳槽2811a的槽底可以设置有垫片2811b,以使连接杆2812设置在容纳槽2811a中的一端抵接至垫片2811b上,即垫片2811b设置在连接杆2812和容纳槽2811a的槽底之间,从而增加连接杆2812和容纳槽2811a的抵接面积和抵接强度。其中,垫片2811b可以镶嵌在容纳槽2811a中并和容纳槽2811a的槽底抵接。
如图6和图7所示,作为另一种可选择的实现方式,基座2811包括第一固定件2811c和第二固定件2811d。第一固定件2811c和第二固定件2811d能够通过紧固件固定在第一竖杆221上,连接杆2812远离固定头2814的一端连接第一固定件2811c,从而使连接杆2812通过第一固定件2811c和第二固定件2811d固定在第一竖杆221上。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杆2812远离固定头2814的一端上设置有连接件2812a,连接件2812a和连接杆2812固定连接。连接件2812a用于连接第一固定件2811c。其中,连接件2812a和连接杆2812的连接方式可以是焊接,连接件2812a可以是螺母,紧固件可以是螺栓。
更具体地,第一固定件2811c设置有第一固定孔2811e和第二固定孔2811f,第二固定件2811d上也设置有第一固定孔2811e和第二固定孔2811f。紧固件通过第二固定件2811d的第一固定孔2811e、第一固定件2811c的第一固定孔2811e后连接至连接杆2812上的连接件2812a,从而实现连接杆2812、第一固定件2811c和第二固定件2811d的固定连接。此外,第二固定件2811d上的第二固定孔2811f和第一固定件2811c上的第二固定孔2811f也能够通过紧固件连接。通过上述设置,可以使连接件2812a固定连接在连接杆2812上,即可以使第一固定件2811c和第二固定件2811d的至少一个连接点集成设置在连接杆2812上,从而简化了基座2811的结构,有利于降低基座2811的成本,提高基座2811的结构紧凑性。其中,第一固定孔2811e为腰型孔,第二固定孔2811f为螺纹孔或通孔2921。通过上述设置,可以通过腰型孔调整连接杆2812在基座2811上的位置,从而可以调节装配误差,有利于第一固定机构281对两轮车100的车架11的固定,增高第一固定机构281和两轮车100的车架11连接稳定性。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第一固定件2811c和第二固定件2811d的结构基本一致,且第一固定件2811c的横截面和第二固定件2811d的横截面均基本呈“几”字型。第一固定件2811c和第二固定件2811d连接后形成有第二容纳空间2811g,第一竖杆221至少部分设置在第二容纳空间2811g中,从而使第一固定件2811c和第二固定件2811d固定在第一竖杆221上。
可以理解的,第一固定机构281和第二固定机构282关于固定装置200基本对称设置,且第一固定机构281的结构和第二固定机构282的结构基本一致,此处不再赘述。
如图8所示,作为一种实现方式,第三支架组件22还包括第三竖杆223。沿固定装置200的前后方向,第三竖杆223至少部分设置在第一竖杆221的前侧,和/或第三竖杆223还至少部分设置在第二竖杆222的前侧。具体地,第三竖杆223可以设置在固定装置200的左侧和/或右侧,即第三竖杆223可以设置在固定装置200的一侧,第三竖杆223也可以设置在固定装置200的左右两侧。固定装置200还包括把手固定机构29。把手固定机构29至少部分设置在第三竖杆223上。其中,把手固定机构29可以设置在固定装置200的左侧和/或右侧。把手固定机构29用于固定两轮车100的转向把手151,从而使两轮车100的转向组件15能够通过把手固定机构29和固定装置200连接,防止转向组件15在两轮车100运输过程中发生转动,进而有利于提高固定装置200对两轮车100的保护作用。
在本实施方式中,把手固定机构29包括固定基座291、固定件292和调节组件293。固定基座291至少部分设置在第三竖杆223上并和第三竖杆223连接。固定件292通过固定基座291连接至第三竖杆223。调节组件293至少部分设置在固定件292中,调节组件293还和固定件292转动连接。在两轮车100的转向把手151和把手固定机构29的安装过程中,调节组件293包括第一状态和与转向把手151抵接的第二状态。具体地,转向把手151至少部分为中空的管件,从而在两轮车100的转向把手151和把手固定机构29的安装过程中,固定件292至少部分设置在转向把手151中,且固定件292处于转向把手151中的部分基本为圆柱体形,固定件292处于转向把手151中的部分的外径小于转向把手151的内径。当调节组件293处于第一状态时,调节组件293至少部分设置在转向把手151中,且调节组件293和转向把手151的内壁存在间隔,固定件292的轴线和调节组件293的轴线基本重合;当调节组件293处于第二状态时,调节组件293至少部分设置在转向把手151中,且调节组件293与固定件292发生相对转动,直至调节组件293至少部分和转向把手151的内壁抵接,此时,固定件292的轴线和调节组件293的轴线不重合。其中,调节组件293处于转向把手151中的部分基本为圆柱体形,且调节组件293处于转向把手151中的部分的外径小于转向把手151的内径;调节组件293的轴线指调节组件293处于转向把手151中的部分的轴线,固定件292的轴线指固定件292处于转向把手151中的部分的轴线。通过上述设置,可以使调节组件293能够通过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的变换,实现把手固定机构29和转向把手151之间的固定和分离。
具体地,调节组件293包括转动件2931和连接件2932。固定件292设置有贯穿自身的通孔2921。转动件2931穿过通孔2921后和连接件2932连接,且转动件2931能够在通孔2921中转动,即转动件2931能够和固定件292转动连接。其中,转动件2931可以设置为螺栓,连接件2932可以设置为带有螺纹孔的圆柱体结构,转动件2931和连接件2932螺纹连接。更具体地,固定件292靠近连接件2932的一端设置为斜面,连接件2932靠近固定件292的一端也设置为斜面。当调节组件293处于第一状态时,固定件292的斜面和连接件2932的斜面抵接,且固定件292至少部分和连接件2932基本构成一个圆柱体,即固定件292的轴线和连接件2932的轴线基本重合。此时,固定件292的斜面和连接件2932的斜面设置为初始抵接面积。当调节组件293处于第二状态时,使用者可以通过转动件2931的转动控制连接件2932的转动,从而使连接件2932的斜面和固定件292的斜面之间的抵接面积小于初始抵接面积,以使连接件2932的轴线和固定件292的轴线不重合,进而使连接件2932和转向把手151的内壁抵接,实现把手固定机构29和转向把手151的固定。通过上述设置,可以防止转向组件15在两轮车100运输过程中发生转动,进而有利于提高固定装置200对两轮车100的保护作用。
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件292远离连接件2932的一端沿垂直于固定件292的轴线方向延伸,且固定件292远离连接件2932的一端延伸后形成有固定部2922。固定部2922用于和固定基座291固定连接。其中,固定部2922和固定件292的连接方式可以是螺栓固定连接;固定基座291和基座2811的结构基本一致,固定基座291和第三竖杆223的连接方式为第一连接方式,基座2811和第一竖杆221的连接方式为第二连接方式,第一连接方式和第二连接方式基本一致,此处不再赘述。
应当理解的是,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两轮车的固定装置,包括:
第一支架组件;
第二支架组件;
第三支架组件,所述第三支架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组件和第二支架组件之间;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支架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架组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架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架组件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加强杆组件和加固件,所述加强杆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组件与所述第三支架组件之间,所述加强杆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架组件连接,所述加强杆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架组件连接;所述加强杆组件与所述第三支架组件之间形成有第一夹角,所述加固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夹角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轮车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杆组件与所述第一支架组件和/或第二支架组件之间形成有第二夹角,所述加固件还设置在所述第二夹角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轮车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件包括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所述加固件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面固定连接至所述加强杆组件,所述加固件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面固定连接至所述第三支架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轮车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件还包括底面,所述底面在第一预设方向上的长度为第一距离,所述第三支架组件在所述固定装置前后方向上的长度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一支架组件在所述固定装置上下方向上的长度为第三距离,所述第二支架组件在所述上下方向上的长度为第四距离,其中,所述第一距离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二距离、所述第三距离、所述第四距离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轮车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加强杆组件连接至位于所述固定装置左侧的所述第一支架组件和所述第二支架组件时,所述加强杆组件的延伸方向为第一方向,当所述加强杆组件连接至位于所述固定装置右侧的所述第一支架组件和所述第二支架组件时,所述加强杆组件的延伸方向为第二方向,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两轮车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加强杆组件连接至位于所述固定装置前侧的所述第一支架组件和所述第二支架组件时,所述加强杆组件的延伸方向为第三方向,当所述加强杆组件连接至位于所述固定装置后侧的所述第一支架组件和所述第二支架组件时,所述加强杆组件的延伸方向为第四方向,所述第三方向和所述第四方向相交。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轮车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架组件在左右方向上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支架组件在第二预设方向上的厚度,所述第三支架组件在所述左右方向上的厚度还大于所述第二支架组件在所述第二预设方向上的厚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轮车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轮胎固定组件和固定杆组件,所述固定杆组件的两端分别连接至所述固定装置的左右两侧的所述第三支架组件上,所述轮胎固定组件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固定杆组件和/或第二支架组件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两轮车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固定组件包括上固定件和下固定件,所述上固定件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固定杆组件上,所述下固定件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组件上。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两轮车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固定组件包括第一固定组件和第二固定组件,沿所述固定装置的前后方向,所述第一固定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组件的前侧;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基本沿所述前后方向延伸。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5342773 | 2022-11-30 | ||
CN202211534277 | 2022-11-30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448461U true CN220448461U (zh) | 2024-02-06 |
Family
ID=89603984
Family Applications (1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649620.9U Active CN220483486U (zh) | 2022-11-30 | 2023-06-26 | 摩托车 |
CN202321638994.0U Active CN220465709U (zh) | 2022-11-30 | 2023-06-26 | 摩托车 |
CN202321637417.XU Active CN220448461U (zh) | 2022-11-30 | 2023-06-26 | 两轮车的固定装置 |
CN202321685094.1U Active CN220391416U (zh) | 2022-11-30 | 2023-06-29 | 摩托车 |
CN202321687938.6U Active CN220391399U (zh) | 2022-11-30 | 2023-06-29 | 摩托车 |
CN202321688984.8U Active CN220483472U (zh) | 2022-11-30 | 2023-06-29 | 摩托车 |
CN202321692447.0U Active CN220391424U (zh) | 2022-11-30 | 2023-06-29 | 摩托车 |
CN202321688978.2U Active CN220640765U (zh) | 2022-11-30 | 2023-06-29 | 两轮车的固定装置 |
CN202321687975.7U Active CN220518465U (zh) | 2022-11-30 | 2023-06-29 | 摩托车 |
CN202321695894.1U Active CN220448031U (zh) | 2022-11-30 | 2023-06-29 | 摩托车 |
CN202322007790.3U Active CN220448071U (zh) | 2022-11-30 | 2023-07-27 | 摩托车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649620.9U Active CN220483486U (zh) | 2022-11-30 | 2023-06-26 | 摩托车 |
CN202321638994.0U Active CN220465709U (zh) | 2022-11-30 | 2023-06-26 | 摩托车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8)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685094.1U Active CN220391416U (zh) | 2022-11-30 | 2023-06-29 | 摩托车 |
CN202321687938.6U Active CN220391399U (zh) | 2022-11-30 | 2023-06-29 | 摩托车 |
CN202321688984.8U Active CN220483472U (zh) | 2022-11-30 | 2023-06-29 | 摩托车 |
CN202321692447.0U Active CN220391424U (zh) | 2022-11-30 | 2023-06-29 | 摩托车 |
CN202321688978.2U Active CN220640765U (zh) | 2022-11-30 | 2023-06-29 | 两轮车的固定装置 |
CN202321687975.7U Active CN220518465U (zh) | 2022-11-30 | 2023-06-29 | 摩托车 |
CN202321695894.1U Active CN220448031U (zh) | 2022-11-30 | 2023-06-29 | 摩托车 |
CN202322007790.3U Active CN220448071U (zh) | 2022-11-30 | 2023-07-27 | 摩托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1) | CN220483486U (zh) |
-
2023
- 2023-06-26 CN CN202321649620.9U patent/CN220483486U/zh active Active
- 2023-06-26 CN CN202321638994.0U patent/CN220465709U/zh active Active
- 2023-06-26 CN CN202321637417.XU patent/CN220448461U/zh active Active
- 2023-06-29 CN CN202321685094.1U patent/CN220391416U/zh active Active
- 2023-06-29 CN CN202321687938.6U patent/CN220391399U/zh active Active
- 2023-06-29 CN CN202321688984.8U patent/CN220483472U/zh active Active
- 2023-06-29 CN CN202321692447.0U patent/CN220391424U/zh active Active
- 2023-06-29 CN CN202321688978.2U patent/CN220640765U/zh active Active
- 2023-06-29 CN CN202321687975.7U patent/CN220518465U/zh active Active
- 2023-06-29 CN CN202321695894.1U patent/CN220448031U/zh active Active
- 2023-07-27 CN CN202322007790.3U patent/CN220448071U/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640765U (zh) | 2024-03-22 |
CN220483472U (zh) | 2024-02-13 |
CN220448031U (zh) | 2024-02-06 |
CN220465709U (zh) | 2024-02-09 |
CN220391424U (zh) | 2024-01-26 |
CN220391416U (zh) | 2024-01-26 |
CN220483486U (zh) | 2024-02-13 |
CN220518465U (zh) | 2024-02-23 |
CN220391399U (zh) | 2024-01-26 |
CN220448071U (zh) | 2024-02-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419061B2 (en) | Tractor | |
US6375221B1 (en) | Mounting structure of suspension member | |
US4570969A (en) | Torsion bar suspension for an automotive vehicle | |
CN111516760A (zh) | 挡泥板装置 | |
EP1060979A2 (en) | A bicycle frame with rear wheel suspension | |
CN220448461U (zh) | 两轮车的固定装置 | |
KR101241506B1 (ko) | 에어백 모듈의 마운팅부 구조 | |
US7992887B2 (en) | Trailer hitch for a vehicle having a single rear wheel | |
CN211869576U (zh) | 用于童车的抗变形防弯曲前部加装机构 | |
CN220948330U (zh) | 摩托车 | |
KR100261421B1 (ko) | 현가장치의 로어 아암 장착구조 | |
KR100204653B1 (ko) | 높이 조절 가능한 캐빈 마운팅 브래킷 구조 | |
CN216508727U (zh) | 电动三轮车防倒装置 | |
CN220948351U (zh) | 摩托车 | |
CN221024003U (zh) | 摩托车 | |
CN214295520U (zh) | 后背门机构及汽车 | |
CN202624129U (zh) | 弹性汽车保险杠 | |
CN213920584U (zh) | 一种汽车绞牙避震器 | |
JPH0818585B2 (ja) | 自動二輪車等の車両における燃料タンクの固定装置 | |
KR100423839B1 (ko) | 토션빔 액슬의 스핀들연결장치 | |
JP3140492B2 (ja) | 自動二輪車の後輪懸架装置 | |
KR200263170Y1 (ko) | 리어 쇽업쇼바 장착구조 | |
JPH07137523A (ja) | 自動車のスタビライザバー取付構造 | |
KR200174728Y1 (ko) | 로우 암 고정용 샤프트 조립체 | |
KR0124626Y1 (ko) | 자동차의 스테이빌라이저 취부구조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