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10703U - 一种碰撞吸能安全化车架总成 - Google Patents

一种碰撞吸能安全化车架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10703U
CN220410703U CN202321597384.0U CN202321597384U CN220410703U CN 220410703 U CN220410703 U CN 220410703U CN 202321597384 U CN202321597384 U CN 202321597384U CN 220410703 U CN220410703 U CN 2204107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ergy
absorbing
frame
reinforcing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59738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丽丽
吴守勇
徐颖
王宇恒
王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gzhou Yuheng Auto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gzhou Yuheng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gzhou Yuheng Auto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gzhou Yuheng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59738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107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107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107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碰撞吸能安全化车架总成,包括吸能前梁、延伸固定板、连接板以及车架横梁,车架横梁上端面设置有辅助加固组件,所述车架纵梁上端设置有吸能缓冲机构。本实用在吸能前梁受到碰撞时,为回字形的吸能前梁会先产生形变,对一部分碰撞力进行吸附,而剩余的碰撞力会传递至缓冲弯梁中,而后缓冲弯梁也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形变对一部分碰撞力进行吸附,紧接着剩余的碰撞力会传递至吸能盒中,此时吸能盒会溃缩形变,以此对剩余的大部分碰撞力进行吸附,在此过程中,只有少量碰撞力会通过吸能盒传递至车架纵梁中,所以车架纵梁不会轻易产生形变。

Description

一种碰撞吸能安全化车架总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架总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碰撞吸能安全化车架总成。
背景技术
车架是跨接在汽车前后车桥上的框架式结构,俗称大梁,是汽车的基体,一般由两根纵梁和几根横梁组成,经由悬挂装置﹑前桥﹑后桥支承在车轮上,车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承受汽车的载荷和从车轮传来的冲击,因此我们需要一种碰撞吸能安全化车架总成。
公开号“CN217294668U”提供的一种碰撞吸能安全化车架总成,通过设置有吸能限位器结构,使得便于固定住吸能固定环,吸能限位器的底部面板通过组装螺钉固定连接在前端弯折梁上,使得底部面板便于稳定安装固定住,从而底部面板外端的限位挡块便于限位支撑,限位挡块因外端内侧的弯环限位槽,从而便于限位套接吸能固定环进行固定,这样有效限位固定住,避免吸能固定环的放置松动位移。
但是上述技术方案以及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缺陷:
该车架总成虽然对吸能固定环限位固定效果好,但当弧形吸能板受到碰撞时,其受到的碰撞力会直接传递给吸能固定环和前端弯折梁中,从而容易使前端弯折梁出现形变损坏情况,由于前端弯折梁与金属纵梁是通过焊接方式相连,导致一旦前端弯折梁出现形变损坏就需要连同金属纵梁一同进行维修更换,从而增加了该车架的维修成本,并且该车架中的中间横梁结构单薄,不能很好的对金属纵梁进行横向加固,在使用安全性方面有待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碰撞吸能安全化车架总成,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碰撞吸能安全化车架总成,包括车架纵梁、延伸固定板、连接板以及车架横梁,所述车架纵梁左端面固定连接有延伸固定板,所述车架纵梁内壁前后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内壁安装有车架横梁,所述车架横梁上端面设置有辅助加固组件,且辅助加固组件用于对车架横梁结构强度进一步加强,所述车架纵梁上端设置有吸能缓冲机构,且吸能缓冲机构用于增加车架总成碰撞缓冲能力。
优选的,所述吸能缓冲机构包括吸能前梁、侧边斜撑杆、吸能盒和缓冲弯梁,所述车架纵梁内部上侧安装有吸能盒,所述吸能盒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缓冲弯梁,所述缓冲弯梁上端面左右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侧边斜撑杆,所述缓冲弯梁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吸能前梁。
优选的,所述辅助加固组件包括加固杆、加强条和加强横条,所述车架横梁内部固定连接有加固杆,所述车架横梁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加强条,所述加强条左右端面对称固定连接有加强横条。
优选的,所述吸能盒内部开设有吸能腔,所述吸能盒左端面开设有固定通孔,所述吸能前梁前后端面对称开设有溃缩孔,所述吸能前梁为回字形。
优选的,所述吸能腔内部前后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支撑杆,且支撑杆为中空结构。
优选的,所述加固杆分别固定连接在车架横梁内部中间位置和左右两侧,所述加固杆、加强条和加强横条材质均为结构钢。
优选的,所述延伸固定板前后端面对称固定连接有加固斜板,所述连接板内部安装有第二固定螺栓,所述车架纵梁内部上侧安装有第一固定螺栓,所述车架横梁前后端面均对称开设有安装通孔,所述车架纵梁和车架横梁均为槽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在吸能前梁受到碰撞时,为回字形的吸能前梁会先产生一定程度的形变,对一部分碰撞力进行吸附,同时多个溃缩孔使吸能前梁形变幅度更大,以此进一步提高吸能前梁缓冲吸能能力,而后缓冲弯梁也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形变对一部分碰撞力进行吸附,而后吸能盒会溃缩形变,以此对剩余的大部分碰撞力进行吸附,从而使只有少量碰撞力会通过吸能盒传递至车架纵梁中,并且在对吸能盒进行拆卸更换时也不需要对车架纵梁进行切割或焊接,不仅不会影响车架纵梁的整体性,而且后期维修成本也低;
2、本实用在车架横梁使用过程中,分别固定连接在车架横梁内部中间位置和左右两侧的加固杆会对车架横梁内部进行竖向加固,而加强条会对车架横梁外部进行竖向加固,同时加强横条不仅会对车架横梁进行横向加固,而且也会对加强条之间进行横向加固,以此进一步提高车架横梁的结构强度,以此提高本车架的使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吸能缓冲机构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辅助加固组件的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车架纵梁的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辅助加固组件和吸能缓冲机构的正视剖面图。
图中:1、车架纵梁;11、第一固定螺栓;2、延伸固定板;21、加固斜板;3、连接板;31、第二固定螺栓;4、车架横梁;41、安装通孔;5、辅助加固组件;51、加固杆;52、加强条;53、加强横条;6、吸能缓冲机构;61、吸能前梁;62、溃缩孔;63、侧边斜撑杆;64、吸能盒;641、固定通孔;642、吸能腔;6421、支撑杆;65、缓冲弯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实施例一:
一种碰撞吸能安全化车架总成,包括车架纵梁1、延伸固定板2、连接板3以及车架横梁4,车架纵梁1左端面固定连接有延伸固定板2,且延伸固定板2固定连接有多个,延伸固定板2与车架纵梁1通过焊接方式相连,延伸固定板2方便把车架纵梁1固定在指定位置,延伸固定板2内部开设有装配通孔,装配通孔方便外界螺栓对延伸固定板2进行安装固定,延伸固定板2前后端面对称固定连接有加固斜板21,且加固斜板21固定连接有多个,加固斜板21与延伸固定板2和车架纵梁1均通过焊接方式相连,加固斜板21使延伸固定板2与车架纵梁1之间连接稳固性更好。
车架纵梁1内壁前后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连接板3,且连接板3与车架纵梁1通过焊接方式相连,连接板3内部安装有第二固定螺栓31,且第二固定螺栓31为高强度螺栓,连接板3和为高强度螺栓的第二固定螺栓31方便把车架横梁4安装固定在车架纵梁1之间,连接板3内壁安装有车架横梁4,车架横梁4安装有三组,且三组车架横梁4规格相同,三组车架横梁4会对车架纵梁1进行横向加固,车架横梁4上端面设置有辅助加固组件5,且辅助加固组件5用于对车架横梁4结构强度进一步加强,车架横梁4前后端面均对称开设有安装通孔41,安装通孔41方便第二固定螺栓31穿插固定在车架横梁4内部,以便对车架横梁4进行安装固定,车架纵梁1上端设置有吸能缓冲机构6,且吸能缓冲机构6用于增加车架总成碰撞缓冲能力,车架纵梁1内部上侧安装有第一固定螺栓11,且第一固定螺栓11为高强度螺栓,为高强度螺栓的第一固定螺栓11方便对吸能盒64进行安装固定,车架纵梁1和车架横梁4均为槽钢,均为槽钢的车架纵梁1和车架横梁4不仅自重不大,而且结构强度高,以此提高车架整体的强度。
吸能缓冲机构6包括吸能前梁61、侧边斜撑杆63、吸能盒64和缓冲弯梁65,车架纵梁1内部上侧安装有吸能盒64,吸能盒64内部开设有吸能腔642,吸能腔642使吸能盒64具备溃缩吸能能力,以便吸能盒64在受到缓冲弯梁65传递过来的碰撞力时,产生形变对大部分碰撞力进行吸收,吸能腔642内部前后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支撑杆6421,且支撑杆6421为中空结构,支撑杆6421会对吸能腔642进行辅助支撑,避免吸能盒64在受到小碰撞力时其右端面开口处轻易出现形变情况,同时为中空结构的支撑杆6421会在受到大碰撞力时产生形变,以便吸能腔642产生形变对大部分碰撞力进行吸附,吸能盒64左端面开设有固定通孔641,固定通孔641方便第一固定螺栓11对吸能盒64进行安装固定。
吸能盒64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缓冲弯梁65,且缓冲弯梁65为U形状,缓冲弯梁65与吸能盒64通过焊接方式相连,为U形状的缓冲弯梁65会对吸能前梁61进行支撑,缓冲弯梁65上端面左右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侧边斜撑杆63,侧边斜撑杆63会对吸能前梁61左右两端进行辅助支撑,以此提高缓冲弯梁65的支撑稳固性,缓冲弯梁65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吸能前梁61,吸能前梁61与缓冲弯梁65通过焊接方式相连,吸能前梁61为回字形,为回字形的吸能前梁61会在受到碰撞时产生形变,以此提高吸能前梁61的吸能缓冲效果,吸能前梁61前后端面对称开设有溃缩孔62,且溃缩孔62开设有多个,多个溃缩孔62使吸能前梁61形变溃缩幅度更大,以此进一步提高吸能前梁61缓冲吸能能力。
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通过加固杆51对车架横梁4内部进行竖向加固,而加强条52会对车架横梁4外部进行竖向加固,同时加强横条53会对车架横梁4进行横向加固,以此进一步提高车架横梁4的结构强度。
辅助加固组件5包括加固杆51、加强条52和加强横条53,车架横梁4内部固定连接有加固杆51,且加固杆51与车架横梁4通过焊接方式相连,加固杆51会对车架横梁4内部进行竖向加固,加固杆51分别固定连接在车架横梁4内部中间位置和左右两侧,车架横梁4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加强条52,且加强条52与车架横梁4通过焊接方式相连,加强条52会对车架横梁4外部进行竖向加固,加强条52左右端面对称固定连接有加强横条53,且加强横条53与加强条52和车架横梁4均通过焊接方式相连,加强横条53不仅会对车架横梁4进行横向加固,而且也会对加强条52之间进行横向加固,加固杆51、加强条52和加强横条53材质均为结构钢,材质均为结构钢的加固杆51、加强条52和加强横条53强度较高,塑性和韧性都较好,以便进一步提高车架横梁4的结构强度。
工作原理:在本车架使用过程中,车架横梁4和车架纵梁1组成的框形车架会在使用过程中承载性和强度更好,而在车架横梁4使用过程中,分别固定连接在车架横梁4内部中间位置和左右两侧的加固杆51会对车架横梁4内部进行竖向加固,而加强条52会对车架横梁4外部进行竖向加固,同时加强横条53不仅会对车架横梁4进行横向加固,而且也会对加强条52之间进行横向加固,以此进一步提高车架横梁4的结构强度,避免车架横梁4在受力过程中轻易出现形变情况。
当吸能前梁61受到碰撞时,为回字形的吸能前梁61会先产生一定程度的形变,对一部分碰撞力进行吸附,在此过程中,多个溃缩孔62使吸能前梁61形变幅度更大,以此进一步提高吸能前梁61缓冲吸能能力;而剩余的碰撞力会传递至缓冲弯梁65中,而后缓冲弯梁65也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形变对一部分碰撞力进行吸附,紧接着剩余的碰撞力会传递至吸能盒64中,此时吸能盒64会溃缩形变,以此对剩余的大部分碰撞力进行吸附,同时侧边斜撑杆63会对吸能前梁61左右两端进行辅助支撑,以此提高缓冲弯梁65的支撑稳固性,在此过程中,只有少量碰撞力会通过吸能盒64传递至车架纵梁1中,所以车架纵梁1不会轻易产生形变,从而使本车架在小力度碰撞力下,车架纵梁1不会轻易产生形变损坏情况。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碰撞吸能安全化车架总成,包括车架纵梁(1)、延伸固定板(2)、连接板(3)以及车架横梁(4),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纵梁(1)左端面固定连接有延伸固定板(2),所述车架纵梁(1)内壁前后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连接板(3),所述连接板(3)内壁安装有车架横梁(4),所述车架横梁(4)上端面设置有辅助加固组件(5),且辅助加固组件(5)用于对车架横梁(4)结构强度进一步加强,所述车架纵梁(1)上端设置有吸能缓冲机构(6),且吸能缓冲机构(6)用于增加车架总成碰撞缓冲能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碰撞吸能安全化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缓冲机构(6)包括吸能前梁(61)、侧边斜撑杆(63)、吸能盒(64)和缓冲弯梁(65),所述车架纵梁(1)内部上侧安装有吸能盒(64),所述吸能盒(64)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缓冲弯梁(65),所述缓冲弯梁(65)上端面左右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侧边斜撑杆(63),所述缓冲弯梁(65)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吸能前梁(6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碰撞吸能安全化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加固组件(5)包括加固杆(51)、加强条(52)和加强横条(53),所述车架横梁(4)内部固定连接有加固杆(51),所述车架横梁(4)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加强条(52),所述加强条(52)左右端面对称固定连接有加强横条(5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碰撞吸能安全化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盒(64)内部开设有吸能腔(642),所述吸能盒(64)左端面开设有固定通孔(641),所述吸能前梁(61)前后端面对称开设有溃缩孔(62),所述吸能前梁(61)为回字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碰撞吸能安全化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腔(642)内部前后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支撑杆(6421),且支撑杆(6421)为中空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碰撞吸能安全化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杆(51)分别固定连接在车架横梁(4)内部中间位置和左右两侧,所述加固杆(51)、加强条(52)和加强横条(53)材质均为结构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碰撞吸能安全化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固定板(2)前后端面对称固定连接有加固斜板(21),所述连接板(3)内部安装有第二固定螺栓(31),所述车架纵梁(1)内部上侧安装有第一固定螺栓(11),所述车架横梁(4)前后端面均对称开设有安装通孔(41)。
CN202321597384.0U 2023-06-21 2023-06-21 一种碰撞吸能安全化车架总成 Active CN2204107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97384.0U CN220410703U (zh) 2023-06-21 2023-06-21 一种碰撞吸能安全化车架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97384.0U CN220410703U (zh) 2023-06-21 2023-06-21 一种碰撞吸能安全化车架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10703U true CN220410703U (zh) 2024-01-30

Family

ID=896558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597384.0U Active CN220410703U (zh) 2023-06-21 2023-06-21 一种碰撞吸能安全化车架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107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133686C1 (ru) Шасси балочного типа для автомобиля
CN202080335U (zh) 一种无大梁模块化客车底架
CN201737054U (zh) 溃缩吸能式副车架
CN112298257B (zh) 头车前端碰撞吸能结构及轨道车辆
CN220410703U (zh) 一种碰撞吸能安全化车架总成
CN209757260U (zh) 一种乘用车副车架结构
CN210454723U (zh) 一种结构坚固的汽车防撞梁
CN207683632U (zh) 一种轻量化客车车身侧围骨架结构
CN216401551U (zh) 一种集成多种安装功能的车架
CN216153859U (zh) 机舱纵梁前端连接结构
CN113665651B (zh) 一种适于机械工程的减震车架
CN209739159U (zh) 一种具有吸能溃缩结构的副车架
CN212401377U (zh) 一种汽车后纵梁接头、后纵梁及汽车
CN220163994U (zh) 一种碰撞吸能式驾驶室总成
CN210912613U (zh) 具有吸能功能的前副车架及汽车
CN210149425U (zh) 框架式高承载车身骨架
KR20230031731A (ko) 차량 프론트 구조
CN209142233U (zh) 一种高强度铝合金框架式车架
CN215590837U (zh) 一种货车底架结构
CN216002771U (zh) 一种汽车横梁加强装置
CN215436610U (zh) 一种全承载客车中段车架系统
CN109278870A (zh) 一种高强度铝合金框架式车架
CN215706650U (zh) 一种后纵梁总成
CN218967023U (zh) 前端框架轻量化结构
CN219524024U (zh) 一种便于焊接的液压管板前副车架后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