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39159U - 一种具有吸能溃缩结构的副车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吸能溃缩结构的副车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739159U CN209739159U CN201920059434.7U CN201920059434U CN209739159U CN 209739159 U CN209739159 U CN 209739159U CN 201920059434 U CN201920059434 U CN 201920059434U CN 209739159 U CN209739159 U CN 20973915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uxiliary frame
- frame body
- crumple
- energy
- connecting bea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2146 bilateral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70 constitu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吸能溃缩结构的副车架,属于汽车结构设计与制造的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吸能溃缩结构的副车架,由副车架本体和两个副车架安装支架组成,两个副车架安装支架对称设置在副车架本体的两侧;副车架本体上设置有凹坑特征的溃缩结构,副车架安装支架与副车架本体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外端面开口的U形槽,副车架本体和副车架安装支架通过穿过U形槽与副车架本体的螺栓预紧产生的摩擦力连接固定。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吸能溃缩结构的副车架,能够显著减少对车身溃缩吸能的影响,能够显著降低车辆前部发生碰撞时对驾驶舱乘员受到的冲击。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结构设计与制造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吸能溃缩结构的副车架。
背景技术
副车架是前后车桥的骨架,是前后车桥的组成部分。副车架并非完整的车架,它是支承前后车桥、悬挂的支架,使车桥、悬挂通过它再与“正车架”相连,习惯上称为副架。如图1和2所示,为了实现副车架与车身的连接,通常在副车架1上焊接有安装支架2,而安装支架2通过螺栓与车身连接。虽然为了减少车辆碰撞的冲击,现有技术的副车架上设置有沟槽等溃缩结构,但通过这种沟槽的溃缩吸收的碰撞能量,并不足以显著降低碰撞对驾驶舱成员的冲击。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吸能溃缩结构的副车架。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吸能溃缩结构的副车架,由副车架本体和两个副车架安装支架组成,所述两个副车架安装支架对称设置在副车架本体的两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车架本体上设置有凹坑特征的溃缩结构,所述副车架安装支架与所述副车架本体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外端面开口的U形槽,所述副车架本体和所述副车架安装支架通过穿过所述副车架本体的U形槽与副车架本体的螺栓预紧产生的摩擦力连接固定,所述副车架安装支架与车身连接的一端设置有螺栓孔。
其中,所述副车架本体包括前横梁、U形弯梁、左斜连接梁和右斜连接梁构成,所述左斜连接梁的前端与前横梁的左端部焊接固定,右斜连接梁的前端与前横梁的右端部焊接固定;所述左斜连接梁12和右斜连接梁13与所述U形弯梁14焊接固定。
其中,所述左斜连接梁和右斜连接梁为左右对称结构,而所述U形弯梁为左右对称结构。
其中,所述溃缩结构包括对称设置在U形弯梁正面两侧的第一溃缩结构,以及对称设置在U形弯梁背面两侧的第二溃缩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吸能溃缩结构的副车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吸能溃缩结构的副车架,能够显著减少对车身溃缩吸能的影响,能够显著降低车辆前部发生碰撞时对驾驶舱乘员受到的冲击。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常见的副车架的主视图。
图2为图1圈出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吸能溃缩结构的副车架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吸能溃缩结构的副车架的后视图。
图5为图3圈出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3圈出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4圈出C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吸能溃缩结构的副车架做进一步的阐述,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实施例1
如图3-7所示,本实施例的具有吸能溃缩结构的副车架由副车架本体10和两个副车架安装支架20组成,所述两个副车架安装支架20对称设置在副车架本体10的两侧。所述副车架本体10上设置有凹坑特征的溃缩结构,所述副车架安装支架20与所述副车架本体10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外端面开口的U形槽21,所述副车架本体10和所述副车架安装支架20通过穿过所述副车架安装支架20的U形槽21与副车架本体10的螺栓30预紧产生的摩擦力连接固定,所述副车架安装支架20与车身连接的一端设置有螺栓孔22。具体来说,所述副车架本体10包括前横梁11、U形弯梁14、左斜连接梁12和右斜连接梁13构成,所述左斜连接梁12的前端与前横梁11的左端部焊接固定,右斜连接梁13的前端与前横梁11的右端部焊接固定。所述左斜连接梁12和右斜连接梁13与所述U形弯梁14焊接固定,所述左斜连接梁12和右斜连接梁13为左右对称结构,而所述U形弯梁14同样为左右对称结构。所述溃缩结构包括对称设置在U形弯梁14正面两侧的第一溃缩结构15,以及对称设置在U形弯梁14背面两侧的第二溃缩结构16。
本实施例的副车架,在车辆前部发生剧烈碰撞时能够引导副车架在凹坑位置变形,溃缩吸能;而且由于车身纵梁向外溃缩,副车架安装支架在车身拉力作用下从副车架主体连接处沿U形槽脱出,有利于车身纵梁碰撞溃缩吸能,从而可以大幅度减小驾驶舱乘员的冲击力。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具体实施例只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具有吸能溃缩结构的副车架,具有吸能溃缩结构的副车架,由副车架本体和两个副车架安装支架组成,所述两个副车架安装支架对称设置在副车架本体的两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车架本体上设置有凹坑特征的溃缩结构,所述副车架安装支架与所述副车架本体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外端面开口的U形槽,所述副车架本体和所述副车架安装支架通过穿过所述副车架安装支架的U形槽与副车架本体的螺栓预紧产生的摩擦力连接固定,所述副车架安装支架与车身连接的一端设置有螺栓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吸能溃缩结构的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车架本体包括前横梁、U形弯梁、左斜连接梁和右斜连接梁构成,所述左斜连接梁的前端与前横梁的左端部焊接固定,右斜连接梁的前端与前横梁的右端部焊接固定;所述左斜连接梁12和右斜连接梁13与所述U形弯梁14焊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吸能溃缩结构的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斜连接梁和右斜连接梁为左右对称结构,而所述U形弯梁为左右对称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吸能溃缩结构的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溃缩结构包括对称设置在U形弯梁正面两侧的第一溃缩结构,以及对称设置在U形弯梁背面两侧的第二溃缩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059434.7U CN209739159U (zh) | 2019-01-15 | 2019-01-15 | 一种具有吸能溃缩结构的副车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059434.7U CN209739159U (zh) | 2019-01-15 | 2019-01-15 | 一种具有吸能溃缩结构的副车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739159U true CN209739159U (zh) | 2019-12-06 |
Family
ID=687059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059434.7U Active CN209739159U (zh) | 2019-01-15 | 2019-01-15 | 一种具有吸能溃缩结构的副车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739159U (zh) |
-
2019
- 2019-01-15 CN CN201920059434.7U patent/CN20973915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165250Y (zh) | 汽车车身的下部框架结构 | |
CN204210586U (zh) | 一种微型四轮电动车骨架 | |
CN112874637B (zh) | 一种车身后舱框架总成及车辆 | |
CN105292262A (zh) | 前副车架 | |
CN108016506A (zh) | 车辆机舱总成 | |
CN110626427A (zh) | 汽车小偏置碰传力机构及包括其的汽车 | |
CN112298257B (zh) | 头车前端碰撞吸能结构及轨道车辆 | |
CN202827793U (zh) | 一种乘用车门槛梁结构 | |
CN201737054U (zh) | 溃缩吸能式副车架 | |
CN205059737U (zh) | 一种汽车底盘全框式前托架 | |
CN209757255U (zh) | 一种汽车车身骨架 | |
CN209739159U (zh) | 一种具有吸能溃缩结构的副车架 | |
CN101947977A (zh) | 新型溃缩吸能式副车架 | |
CN212047576U (zh) | 一种前副车架及车辆 | |
CN201587453U (zh) | 前后贯通式地板纵梁 | |
CN204037661U (zh) | 前副车架 | |
CN203255251U (zh) | 一种用于非承载式车身的汽车车架结构 | |
CN206704305U (zh) | 工程车钢管横梁总成 | |
CN217598684U (zh) | 前副车架及车辆 | |
CN210912613U (zh) | 具有吸能功能的前副车架及汽车 | |
CN216916032U (zh) | 一种副车架碰撞折弯吸能纵梁 | |
CN217074259U (zh) | 一种前伸梁总成 | |
CN211809855U (zh) | 一种应对碰撞的前纵梁结构 | |
CN214267771U (zh) | 一种纯电动微型货车车架总成 | |
CN217396654U (zh) | 车辆的前端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