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06650U - 一种后纵梁总成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后纵梁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06650U
CN215706650U CN202121353012.4U CN202121353012U CN215706650U CN 215706650 U CN215706650 U CN 215706650U CN 202121353012 U CN202121353012 U CN 202121353012U CN 215706650 U CN215706650 U CN 2157066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ngitudinal beam
rear longitudinal
shaped structure
rail assembly
support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35301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健
颜伏伍
王猛
滕朝艳
赵正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Jinkang Sailisi New Energy Automobile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Jinkang Sailisi New Energy Automobile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Jinkang Sailisi New Energy Automobile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Jinkang Sailisi New Energy Automobile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35301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066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066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066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后纵梁总成,包括后纵梁,所述后纵梁为中空的U形结构,所述U形结构的开口沿水平方向,还包括端板,所述后纵梁的一端与所述端板焊接连接形成连接端,所述连接端具有沿水平方向的开口,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后纵梁与门槛梁结构形状上不匹配导致搭接后传力的效果不佳进而影响整车的碰撞及弯扭性能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连接端与门槛梁形状匹配,连接稳固,有效提升传力效果,增强整车的碰撞及弯扭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后纵梁总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后纵梁总成。
背景技术
后纵梁作为承载式车身主要受力结构,承受了来自汽车自重、乘员、底盘减震以及碰撞等多方面的力;对其结构设计、刚强度及耐撞性均有极高的要求,尤其是随着整车碰撞安全、舒适性及新能源车自重的不断提高,后纵梁的材料强度及厚度越来越高,成本和工艺难度越来越大,更对后纵梁的结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有技术一般为一体式U型后纵梁结构,U型开口向上,底部与后副车架连接,通过打补丁的形式进行加强,一体式U型件成形困难,回弹现象严重,精度无法保证;由于布置电池包的需求,在新能源车普遍无纵梁中段,需要依托门槛梁作为主要传力路径,但因为后纵梁结构的开口向上,而门槛梁腔体的开口沿水平方向,两者结构上的不匹配导致搭接后传力的效果不佳,会严重影响整车的碰撞及弯扭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后纵梁结构的开口向上,而门槛梁腔体的开口沿水平方向,两者结构上的不匹配导致搭接后传力的效果不佳进而影响整车的碰撞及弯扭性能的问题,提供一种后纵梁总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后纵梁总成,包括后纵梁,所述后纵梁为中空的U形结构,所述U形结构的开口沿水平方向,还包括端板,所述后纵梁的一端与所述端板焊接连接形成连接端,所述连接端具有沿水平方向的开口。
采用前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后纵梁的开口设为水平方向,并将后纵梁的一端与端板焊接形成连接端,连接端具有沿水平方向的开口,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后纵梁与门槛梁结构形状上不匹配导致搭接后传力的效果不佳进而影响整车的碰撞及弯扭性能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连接端与门槛梁形状匹配,连接稳固,有效提升传力效果,增强整车的碰撞及弯扭性能。
进一步的,所述后纵梁由后纵梁上板和后纵梁下板焊接形成,所述后纵梁上板和后纵梁下板均呈截面为L形的长条形结构,解决了一体式U型件成形困难,回弹现象严重的问题。
进一步的,所述后纵梁上板的厚度小于所述后纵梁下板的厚度,减薄受力较小的后纵梁上板的厚度,实现较好的整车轻量化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后纵梁的U形结构内焊接有支撑件,支撑件增强了后纵梁的结构强度。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件分为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第三支撑件、第四支撑件、第五支撑件和第六支撑件并沿所述后纵梁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支撑件分布于后纵梁主要受力点及型面变化处,有效承受后副车架传递的路面震动及弯扭力矩,大大提升车身弯扭刚度及整车驾乘舒适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第三支撑件、第四支撑件、第五支撑件和第六支撑件由多个钣金件弯折、焊接而成,且同时焊接在所述后纵梁的U形结构的两侧边并对所述U形结构的两侧边形成支撑,钣金件使得加强件制作方便,重量低,利于车体的轻量化设计。
进一步的,所述后纵梁的U形结构的上侧面用于支撑汽车的后地板,提升后地板受力性能。
进一步的,所述后纵梁的U形结构的两侧边上设有安装孔,便于底盘制动管理及线束的布置安装,大量节约安装支架。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孔的数量为10个,尽可能多的开设安装孔,大量节约安装支架。
进一步的,所述后纵梁、所述端板和所述支撑件均为钢制材料,使得本后纵梁总成强度高、韧性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连接端与门槛梁形状匹配,连接稳固,有效提升传力效果,增强整车的碰撞及弯扭性能;解决一体式U型件成形回弹问题;设置支撑件有效承受后副车架传递的路面震动及弯扭力矩,大大提升车身弯扭刚度及整车驾乘舒适性;提升后地板受力性能;实现整车轻量化减重;设置安装孔便于底盘制动管理及线束的布置安装,大量节约安装支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后纵梁上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后纵梁下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后纵梁,2-端板,3-支撑件,11-后纵梁上板,12-后纵梁下板,13-连接端,14-安装孔,31-第一支撑件,32-第二支撑件,33-第三支撑件,34-第四支撑件,35-第五支撑件,36-第六支撑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2所示,一种后纵梁总成,包括后纵梁1、端板2和支撑件3,后纵梁1由后纵梁上板11和后纵梁下板12焊接形成,后纵梁上板11和后纵梁下板12均呈截面为L形的长条形结构,后纵梁上板11的厚度小于所述后纵梁下板12的厚度,形成的后纵梁1为中空的U形结构,且U形结构的开口沿水平方向;后纵梁1的一端与端板2焊接连接形成连接端13,连接端13具有沿水平方向的开口;后纵梁1的U形腔体内部设有六个支撑件,分别为第一支撑件31、第二支撑件32、第三支撑件33、第四支撑件34、第五支撑件35和第六支撑件36,这六个支撑件均由多个钣金件弯折、焊接而成,且同时焊接在后纵梁1的U形结构的两侧边并对U形结构的两侧边形成支撑;后纵梁1的U形结构的两侧边上设有10个安装孔14;后纵梁1、端板2和支撑件3均为钢制材料。
由于连接端13的开口沿水平方向,门槛梁的形状也是开口沿水平方向的腔体,将门槛梁置于连接端13的开口内部,待门槛梁外壁与连接端13内壁贴合后完成两者的固定连接,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后纵梁与门槛梁结构形状上不匹配导致搭接后传力的效果不佳进而影响整车的碰撞及弯扭性能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连接端可以与门槛梁较好连接,有效提升传力效果,增强整车的碰撞及弯扭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后纵梁总成,包括后纵梁(1),所述后纵梁(1)为中空的U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结构的开口沿水平方向,还包括端板(2),所述后纵梁(1)的一端与所述端板(2)焊接连接形成连接端(13),所述连接端(13)具有沿水平方向的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纵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纵梁(1)由后纵梁上板(11)和后纵梁下板(12)焊接形成,所述后纵梁上板(11)和后纵梁下板(12)均呈截面为L形的长条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纵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纵梁上板(11)的厚度小于所述后纵梁下板(12)的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纵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纵梁(1)的U形结构内焊接有支撑件(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纵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3)分为第一支撑件(31)、第二支撑件(32)、第三支撑件(33)、第四支撑件(34)、第五支撑件(35)和第六支撑件(36)并沿所述后纵梁(1)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后纵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31)、第二支撑件(32)、第三支撑件(33)、第四支撑件(34)、第五支撑件(35)和第六支撑件(36)由多个钣金件弯折、焊接而成,且同时焊接在所述后纵梁(1)的U形结构的两侧边并对所述U形结构的两侧边形成支撑。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纵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纵梁(1)的U形结构的上侧面用于支撑汽车的后地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纵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纵梁(1)的U形结构的两侧边上设有安装孔(1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后纵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14)的数量为10个。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纵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纵梁(1)、所述端板(2)和所述支撑件(3)均为钢制材料。
CN202121353012.4U 2021-06-17 2021-06-17 一种后纵梁总成 Active CN2157066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53012.4U CN215706650U (zh) 2021-06-17 2021-06-17 一种后纵梁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53012.4U CN215706650U (zh) 2021-06-17 2021-06-17 一种后纵梁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06650U true CN215706650U (zh) 2022-02-01

Family

ID=800433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353012.4U Active CN215706650U (zh) 2021-06-17 2021-06-17 一种后纵梁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066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1130884A1 (zh) 一种承载式超微型低速纯电动汽车车身
CN101947912A (zh) 一种纯电动汽车电池安装固定结构
CN209739156U (zh) 一种电动乘用车下车身梁架结构
CN202080335U (zh) 一种无大梁模块化客车底架
CN111216793A (zh) 一种新型钢制框式前副车架
CN212243570U (zh) 一种氢能汽车承载式车身的门槛梁结构
CN215706650U (zh) 一种后纵梁总成
CN216943268U (zh) 纯电动微型货车下车架
CN201538357U (zh) 汽车前纵梁
CN211167096U (zh) 一种前副车架和车辆
CN213799908U (zh) 一种车体前机舱框架结构
CN215883812U (zh) 机舱前纵梁及汽车
CN102050152A (zh) 一种新型电动汽车前地板系统
CN212605472U (zh) 一种中通道总成、前地板总成以及汽车
CN210882314U (zh) 一种具有加强结构的前副车架
CN201559716U (zh) 车辆地板骨架加强结构
CN220948172U (zh) 车身底盘结构及车辆
CN220315135U (zh) 车身结构以及车辆
CN220948173U (zh) 后副车架、底盘结构及车辆
CN220948171U (zh) 车身底盘结构及车辆
CN221049776U (zh) 减震器安装结构及车辆
CN219406620U (zh) 前机舱结构及车辆
CN215904607U (zh) 一种车身后部结构和汽车
CN214267771U (zh) 一种纯电动微型货车车架总成
CN219948349U (zh) 车身组件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