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81593U - 一种新型后平叉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后平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81593U
CN220281593U CN202322059833.2U CN202322059833U CN220281593U CN 220281593 U CN220281593 U CN 220281593U CN 202322059833 U CN202322059833 U CN 202322059833U CN 220281593 U CN220281593 U CN 2202815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bottom fork
shaft
frame
be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5983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苗浩
邱国峰
张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ke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ke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ke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ke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05983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815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815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815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后平叉,包括车架连接部、车轮连接部、平叉本体,所述车架连接部、车轮连接部分别设于所述平叉本体的两侧;所述平叉本体为对称结构,所述车架连接部包括轴孔、轴承、连接半轴,所述连接半轴其中心设有固定孔,所述轴孔设于所述平叉本体的端部,所述轴孔为盲孔,其开口在所述平叉本体的外侧面,其内设有所述轴承,所述轴承其中心设有所述连接半轴,连接半轴上的固定孔为螺栓孔,用与车架上的安装孔相适配连接,所述车轮连接部上设有连接孔;其优点在于,节省空间,降低重量。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后平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车或摩托车的悬挂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新型后平叉。
背景技术
后平叉是电动车或摩托车上的悬挂装置,包括两对称设置的腿臂及一个叉架构成,两腿臂前端部分别固定连接有轴管,后端设置后轮轴孔,用于安装后轮。在现有技术中,与车架相连的部分通常采用一根螺栓贯穿后平叉和车架安装,导致零部件较重且占用空间多。
综上所述,亟需一种节省空间,降低重量的新型后平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节省空间,降低重量新型后平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后平叉,包括车架连接部、车轮连接部、平叉本体,所述车架连接部、车轮连接部分别设于所述平叉本体的两侧;所述平叉本体为对称结构,所述车架连接部包括轴孔、轴承、连接半轴,所述连接半轴其中心设有固定孔,所述轴孔设于所述平叉本体的端部,所述轴孔内设有所述轴承,所述轴承其中心设有所述连接半轴,所述固定孔用与车架上的安装孔相适配,所述车轮连接部上设有连接孔。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轴孔为盲孔,其开口在所述平叉本体的外侧面,对应的,所述固定孔为螺栓孔。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轴孔为通孔。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孔为通孔或螺栓孔。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半轴与所述轴承过盈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半轴设有限位部。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限位部其全部或部分卡接于车架上的安装孔内。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所述新型后平叉包括车架连接部、车轮连接部、平叉本体,所述车架连接部用于与车架上的安装相配合,通过固定装置如螺栓进行连接,所述车轮连接部用于与后车轮连接,所述所述车架连接部包括轴孔、轴承、连接半轴,轴承装设于轴孔内,所述轴承可以相对安装后的车架进行转动,使其在安装时具有一定的自由度,方便与车架的连接,及后轮的安装,所述连接半轴与轴承相连接,其中心设有固定孔,通过螺栓连接安装孔与固定孔,完成与车架的连接,所述车轮连接部上的连接孔与车轮完成安装。
2、本实用新型所述新型后平叉其轴孔为盲孔,其开口在所述平叉本体的外侧面,对应的,连接半轴上的固定孔为螺栓孔,通过螺栓直接进行锁紧,操作简单,减轻了连接结构的重量;所述新型后平叉其轴孔还可以为通孔,所述固定孔为通孔或螺栓孔,通过贯穿的通孔,可以实现螺栓与螺母的配合连接。
3、本实用新型所述新型后平叉其连接半轴与所述轴承过盈连接,保持系统的稳定性。
4、本实用新型所述新型后平叉其连接半轴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与车架上的安装孔相适配卡接,可以起到定位的作用,方便安装。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后平叉立体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新型后平叉立体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新型后平叉局部部件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新型后平叉与车架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记载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
1.车架连接部 2.车轮连接部 3.平叉本体
4.车架 11.轴孔 12.轴承
13.连接半轴 131.限位部 132.固定孔
21.连接孔
实施例1
请参见附图1,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后平叉立体示意图。一种新型后平叉,包括车架连接部1、车轮连接部2、平叉本体3;所述平叉本体3为对称结构,由两根铝管构成,两铝管之间通过镂空的连接板进行固定连接,所述车架连接部1包括轴孔11、轴承12、连接半轴13,所述轴孔11为圆形通孔结构设于平叉本体3的端部,其相对的两端部之间无连接物,所述车架连接部1的轴孔11内套设有所述轴承12,且与轴承12之间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进行连接,所述轴承12其内孔套设有所述连接半轴13,所述连接半轴13其中心为通孔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心可以为螺栓孔,所述连接半轴13其一部分与轴承12中心孔位相卡接,其另一部分为限位部131,所述限位部131为带有圆弧过渡的长方体结构,对应的,在车架4上的相应的安装孔亦为带有圆弧过渡的长方体结构,所述限位部131可以卡合在所述安装孔内,所述平叉本体3的另一端设有连接孔21,两连接孔21可以装设连接轴,用来固定后车轮。
请参见附图2、附图3、附图4,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新型后平叉立体示意图;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新型后平叉局部部件示意图;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新型后平叉与车架安装示意图。优选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轴孔11为盲孔结构,盲孔的开口方向朝外,所述轴承12同样套设于轴孔11内,所述连接半轴13设于轴承12的内孔内,对应的,所述连接半轴13其中心为螺栓孔,即带有螺纹,通过螺栓与车辆固定架上的安装孔相连接固定;优选的,所述车轮连接部2的连接孔21为腰形孔,便于调节后轮的安装位置,优选的,在一些实施例中,为进一步的减轻重量,所述平叉本体3采用框架式结构,并通过加强筋保证其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式:本实用新型所述种新型后平叉其轴承12、连接半轴13依次安装于轴孔11内,将所述平叉本体3其车架连接部1与车架4上的安装孔对齐,使得所述连接半轴13其限位部131卡接于安装孔内,通过螺栓与连接半轴13上的螺栓孔的连接实现车架4与平叉本体3的连接,此时,由于所述轴承12的作用,使得所述平叉本体3依然可以上下转动,再安装后车轮,使后车轮的轮轴通过转轴安装在车轮连接部2的两连接孔21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新型后平叉包括车架连接部1、车轮连接部2、平叉本体3,所述车架连接部1用于与车架4上的安装相配合,通过固定装置如螺栓进行连接,所述车轮连接部2用于与后车轮连接,所述所述车架连接部1包括轴孔11、轴承12、连接半轴13,轴承12装设于轴孔11内,所述轴承12可以相对安装后的车架4进行转动,使其在安装时具有一定的自由度,方便与车架4的连接,及后轮的安装,所述连接半轴13与轴承12相连接,其中心设有固定孔132,通过螺栓连接安装孔与固定孔132,完成与车架4的连接,所述车轮连接部2上的连接孔21与车轮完成安装;所述轴孔11为盲孔,其开口在所述平叉本体3的外侧面,对应的,连接半轴13上的固定孔132为螺栓孔,通过螺栓直接进行锁紧,操作简单,减轻了连接结构的重量;所述新型后平叉其轴孔11还可以为通孔,所述固定孔132为通孔或螺栓孔,通过贯穿的通孔,可以实现螺栓与螺母的配合连接;所述连接半轴13与所述轴承12过盈连接,保持系统的稳定性;所述连接半轴13上还设有限位部131,所述限位部131与车架4上的安装孔相适配卡接,可以起到定位的作用,方便安装。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新型后平叉,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连接部、车轮连接部、平叉本体,所述车架连接部、车轮连接部分别设于所述平叉本体的两侧;所述平叉本体为对称结构,所述车架连接部包括轴孔、轴承、连接半轴,所述连接半轴其中心设有固定孔,所述轴孔设于所述平叉本体的端部,所述轴孔内设有所述轴承,所述轴承其中心设有所述连接半轴,所述固定孔用与车架上的安装孔相适配,所述车轮连接部上设有连接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后平叉,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孔为盲孔,其开口在所述平叉本体的外侧面,对应的,所述固定孔为螺栓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后平叉,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孔为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后平叉,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孔为通孔或螺栓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后平叉,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半轴与所述轴承过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后平叉,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半轴设有限位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后平叉,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其全部或部分卡接于车架上的安装孔内。
CN202322059833.2U 2023-08-02 2023-08-02 一种新型后平叉 Active CN2202815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59833.2U CN220281593U (zh) 2023-08-02 2023-08-02 一种新型后平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59833.2U CN220281593U (zh) 2023-08-02 2023-08-02 一种新型后平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81593U true CN220281593U (zh) 2024-01-02

Family

ID=893433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59833.2U Active CN220281593U (zh) 2023-08-02 2023-08-02 一种新型后平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815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736920U (zh) 一种后转向节和多连杆悬架
CN207931905U (zh) 一种全地形车前悬挂总成
US20110210527A1 (en) Mounting arrangement for a v-rod in a vehicle suspension
CN204432765U (zh) 麦弗逊式悬挂系统用转向节
CN220281593U (zh) 一种新型后平叉
CN111231593B (zh) 纵臂式独立悬架
CN107284168B (zh) 一种高效汽车下摆臂
CN107415614B (zh) 一种汽车下摆臂
CN204452586U (zh) 双横臂式悬挂系统用转向节
CN111497542B (zh) 一种越野汽车后减振器装配结构和具有其的越野汽车
CN210680907U (zh) 一种高承载结构的汽车转向节
CN207106085U (zh) 一种新型汽车下摆臂
CN112406438A (zh) 后车轮支架与控制臂连接装置及车辆
CN218257603U (zh) 双叉悬臂架及汽车
CN208036403U (zh) 一种轻质铝合金转向节
CN212022233U (zh) 一种空气悬架及车辆
CN215850612U (zh) 一种应用于横置板簧悬架的高性能横向推力杆
CN220549100U (zh) 转向节结构及车辆
CN219707106U (zh) 一种汽车电后驱副车架、副车架总成结构及汽车
CN220947421U (zh) 一种车轴与悬挂的装配结构
CN220615383U (zh) 一种前桥动力总成
CN215826426U (zh) 一种汽车非承载车身悬挂架
CN213354166U (zh) 发动机缸体的后簧吊耳支架
CN210062593U (zh) 一种上控制臂
CN217574769U (zh) 减振器安装支架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