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74769U - 减振器安装支架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减振器安装支架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74769U
CN217574769U CN202221623391.9U CN202221623391U CN217574769U CN 217574769 U CN217574769 U CN 217574769U CN 202221623391 U CN202221623391 U CN 202221623391U CN 217574769 U CN217574769 U CN 2175747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ock absorber
arm
mounting
bracket
connecting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62339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玉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62339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747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747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747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减振器安装支架及车辆,本实用新型的减振器安装支架包括支架本体,该支架本体上设有安装臂,以及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其中,安装臂用于安装减振器,第一连接臂用于和车身纵梁的顶部连接,第二连接臂用于和车身纵梁的侧部连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减振器安装支架,通过设置安装臂、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并使得第一连接臂用于与车身纵梁的顶部连接,第二连接臂与车身纵梁的侧部连接,能够提高本安装支架与车身纵梁之间的连接强度,同时能够将安装支架对车身纵梁的冲击力分解到车身纵梁的顶部和侧部,从而可有效降低车身纵梁损坏的风险。

Description

减振器安装支架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减振器安装支架,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具有该减振器安装支架的车辆。
背景技术
为提高车辆的行驶平顺性,一般在悬架系统中安装有与弹性元件并联的减振器,以衰减震动。在减振器传统的安装结构中,通常在减振器上部设有减振塔,减振塔的周边通过钣金件形成封闭结构,并在减振塔的左右两侧设有刚度较好的梁体结构。但是,此种安装结构需要在减振器两侧均设置梁体结构,或者其它可提供连接的结构件,此种安装结构的安装刚度对周边部件依赖性较强,难以应用在周侧无结构件的轻量化车身上。虽然在部分轻量化车身上,将减振器通过支架安装在车身纵梁上,但由于结构设计不合理,导致减振器的安装强度较弱,且减振器的冲击力易损坏车身纵梁。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减振器安装支架,以提高减振器的安装强度,并可降低车身纵梁损坏的风险。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减振器安装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上设有安装臂,以及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
所述安装臂用于安装减振器,所述第一连接臂用于和车身纵梁的顶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臂用于和所述车身纵梁的侧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臂和所述第一连接臂位于所述支架本体的顶部,所述第二连接臂位于所述支架本体的底部;
所述安装臂和所述第一连接臂分设在所述支架本体的两相对侧。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臂为并排布置的两个,两个所述安装臂之间形成减振器避让槽。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安装臂的端部均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用于固定所述减振器的球铰销轴。
进一步的,各所述固定孔为螺纹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臂上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臂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车身纵梁的顶部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臂上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臂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孔与所述车身纵梁的侧部连接。
进一步的,
所述第一连接孔为沿所述支架本体高度方向设置的阶梯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臂为设于所述支架本体上的两个,两个所述第二连接臂呈分叉状设置,且两个所述第二连接臂上均设有所述第二连接孔。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本体一体铸造成型。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减振器安装支架,通过设置安装臂、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并使得第一连接臂用于与车身纵梁的顶部连接,第二连接臂与车身纵梁的侧部连接,能够提高本安装支架与车身纵梁之间的连接强度,而提高减振器的安装强度;同时能够将安装支架对车身纵梁的冲击力分解到车身纵梁的顶部和侧部,从而可有效降低车身纵梁损坏的风险。
另外,将安装臂和第一连接臂位于支架本体的顶部,第二连接臂位于底部,并使得安装臂和第一连接臂分设在支架本体的两相对侧,可使得安装臂和第一连接臂及第二连接臂之间呈三角形布置,从而能够提高支架本体的结构强度。通过在两个安装臂的端部设置用于固定球铰销轴的固定孔,可便于球铰销轴在安装臂上的拆装。将固定孔设为螺纹孔,可便于拆卸减振器。
此外,在第一连接臂上设置第一连接孔,并在第二连接臂上设置第二连接孔,可便于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与车身纵梁连接。将第一连接孔设为阶梯孔,可防止螺栓的端部外露而影响美观性,也可避免与其它部件发生干涉。设置两个第二连接臂,并使得两个第二连接臂呈分叉状设置,能够提高支架本体与车身纵梁侧部之间的连接强度。通过将支架本体一体铸造成型,可使得支架本体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所述车辆中设有如上所述的减振器安装支架。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辆与上述减振器安装支架,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减振器安装支架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减振器安装支架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减振器安装支架在第三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减振器安装支架在第四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减振器与减振器安装支架及车身纵梁的装配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减振器与减振器安装支架及车身纵梁在另一视角下的装配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支架本体;
101、安装臂;1011、固定孔;102、第一连接臂;1021、第一连接孔;103、第二连接臂;1031、第二连接孔;103、减振器避让槽;
2、球铰销轴;
3、螺栓;
4、车身纵梁。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背”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另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连接件”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结合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减振器安装支架,其包括支架本体1,该支架本体1上设有安装臂101,以及第一连接臂102和第二连接臂103。其中,安装臂101用于安装减振器,第一连接臂102用于和车身纵梁4的顶部连接,第二连接臂103用于和车身纵梁4的侧部连接。
本实施例的减振器安装支架,通过设置安装臂101、第一连接臂102和第二连接臂103,并使得第一连接臂102用于与车身纵梁4的顶部连接,第二连接臂103与车身纵梁4的侧部连接,能够提高本安装支架与车身纵梁4之间的连接强度,而提高减振器的安装强度;同时能够将安装支架对车身纵梁4的冲击力分解到车身纵梁4的顶部和侧部,从而可有效降低车身纵梁4损坏的风险。
基于如上整体结构,本实施例的减振器安装支架的一种示例性结构如图1至图4中所示,并且,为便于说明,以下也结合图5和图6所示的减振器与该安装支架的装配图进行说明。其中,如图5中所示,为便于拆装减振器,本实施例的减振器的顶端设有球铰销轴2,以通过球铰销轴2将减振器安装在安装臂101上。其中,该减振器及球铰销轴2的结构参照现有技术即可。
具体来讲,为使得支架本体1具有较好的结构强度,本实施例的支架本体1一体铸造成型,当然,除了一体铸造成型,其采用机加工工艺成型也是可以的。另外,如图2中所示,为较好地与车辆其它部件配合,本实施例的安装臂101和第一连接臂102位于支架本体1的顶部,而第二连接臂103位于支架本体1的底部,且安装臂101和第一连接臂102分设在支架本体1的两相对侧。如此设置,可使得安装臂101和第一连接臂102及第二连接臂103之间呈三角形布置,从而能够提高支架本体1的结构强度。
结合图1和图3中所示,为提高减振器的安装牢固性,本实施例的安装臂101为并排布置的两个,两个安装臂101之间形成减振器避让槽104。另外,为便于减振器的拆装,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两个安装臂101的端部均设有用于固定球铰销轴2的固定孔1011。该固定孔1011的开孔方向与减振器避让槽104的槽口方向相同,也即均指向图3状态下所示的左侧。
并且,为提高拆装效率,本实施例的各固定孔1011均为螺纹孔。这样设计,安装时将球铰销轴2抵接在安装臂101的端部,然后将螺栓3穿过球铰销轴2自身的通孔后,螺接于固定孔1011内,即可实现减振器的安装。
本实施例中,为便于支架本体1与车身纵梁4之间的连接,如图3和图4中所示,在第一连接臂102上设有第一连接孔1021,该第一连接臂102通过第一连接孔1021与车身纵梁4的顶部连接。同时,在第二连接臂103上设有第二连接孔1031,该第二连接臂103通过第二连接孔1031与车身纵梁4的侧部连接。另外,为提高使用效果,如图3中所示,第一连接孔1021为沿支架本体1高度方向设置的阶梯孔,由此可防止螺栓3的端部外露而影响美观性,也可避免与其它部件发生干涉。
此外,为提高支架本体1与车身纵梁4之间的连接强度,如图4中所示,作为进一步的实施方式,第二连接臂103为设于支架本体1上的两个,且两个第二连接臂103呈分叉状设置,并在两个第二连接臂103上均设有第二连接孔1031。另外,为进一步提高传力效果,如图3和图4中所示,两个第二连接臂103与两个安装臂101一一对应设置,同时,第一连接臂102位于两个第二连接臂103之间,第一连接臂102与安装臂101之间通过斜面光滑过渡连接。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连接臂102和第二连接臂103的数量可根据具体情况相应增减。另外,还可进一步在支架本体1上设置与车辆其它部件连接的连接结构。
本实施例的减振器安装支架,通过采用上述结构,不仅可与车身纵梁4具有较高的连接强度,另外,能够将减振器的残余冲击力由球铰销轴2依次传递到螺栓3和安装臂101后,通过安装臂101传递到第一连接臂102和第二连接臂103,进而通过螺栓3分解到车身纵梁4的侧部和顶部,可较好地将冲击力分解掉,从而可降低车身纵梁4损坏的风险。
此外,本实施例还涉及一种车辆,该车辆中设有如上所述的减振器安装支架。
本实施例的车辆,通过设置如上所述的减振器安装支架,不仅可便于安装减振器,同时也提高减振器与车身纵梁4的连接强度,并可降低车身纵梁4损坏的风险。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减振器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
包括支架本体(1);
所述支架本体(1)上设有安装臂(101),以及第一连接臂(102)和第二连接臂(103);
所述安装臂(101)用于安装减振器,所述第一连接臂(102)用于和车身纵梁(4)的顶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臂(103)用于和所述车身纵梁(4)的侧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器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臂(101)和所述第一连接臂(102)位于所述支架本体(1)的顶部,所述第二连接臂(103)位于所述支架本体(1)的底部;
所述安装臂(101)和所述第一连接臂(102)分设在所述支架本体(1)的两相对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振器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臂(101)为并排布置的两个,两个所述安装臂(101)之间形成减振器避让槽(1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振器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
两个所述安装臂(101)的端部均设有固定孔(1011),所述固定孔(1011)用于固定所述减振器的球铰销轴(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振器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
各所述固定孔(1011)为螺纹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器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臂(102)上设有第一连接孔(1021),所述第一连接臂(102)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孔(1021)与所述车身纵梁(4)的顶部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臂(103)上设有第二连接孔(1031),所述第二连接臂(103)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孔(1031)与所述车身纵梁(4)的侧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减振器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孔(1021)为沿所述支架本体(1)高度方向设置的阶梯孔。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减振器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连接臂(103)为设于所述支架本体(1)上的两个,两个所述第二连接臂(103)呈分叉状设置,且两个所述第二连接臂(103)上均设有所述第二连接孔(1031)。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减振器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本体(1)一体铸造成型。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辆中设有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减振器安装支架。
CN202221623391.9U 2022-06-27 2022-06-27 减振器安装支架及车辆 Active CN2175747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23391.9U CN217574769U (zh) 2022-06-27 2022-06-27 减振器安装支架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23391.9U CN217574769U (zh) 2022-06-27 2022-06-27 减振器安装支架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74769U true CN217574769U (zh) 2022-10-14

Family

ID=835328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623391.9U Active CN217574769U (zh) 2022-06-27 2022-06-27 减振器安装支架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747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77594A (zh) 车辆悬架及其板簧
CN109367623B (zh) 一种fsae赛车驱动系统及其组装方式
CN217574769U (zh) 减振器安装支架及车辆
CN110816663B (zh) 副车架后横梁和转向机连接结构
CN218084982U (zh) 一种改善了减振性能的橡胶悬架
CN112590937B (zh) 一种横梁总成
CN215435894U (zh) 减震器座、减震塔结构和车辆
KR20070092522A (ko) 차량의 서브 프레임
CN108454346A (zh) 用于车辆的后桥悬架
CN211107698U (zh) 用于增程汽车的后副车架及车辆
CN210122139U (zh) 一种主减速器悬置的布置结构
CN215826469U (zh) 悬置支架、前悬置总成及汽车
CN216861109U (zh) 一种新型冲压焊接后下弹簧臂
CN216942595U (zh) 一种高结构强度空调机支架
CN211943499U (zh) 板簧支架及应用该支架的分体装配式锻造横梁总成、汽车
CN216101508U (zh) 动力总成悬置安装结构及动力总成悬置组件
CN219600905U (zh) 一种变速箱悬置总成、动力装置悬置总成及起重机
CN212022233U (zh) 一种空气悬架及车辆
CN213167702U (zh) 一种动力总成悬置
CN214578551U (zh) 一种新型减震器安装支架结构
CN220905133U (zh) 后地板的板簧横梁安装结构和车辆
CN214564439U (zh) 减振器安装结构
CN219361247U (zh) 一种滑板车的后轮减震结构
CN110053668A (zh) 一种主减速器悬置的布置结构
CN211592137U (zh) 一种独立悬架及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