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61109U - 一种新型冲压焊接后下弹簧臂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冲压焊接后下弹簧臂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861109U CN216861109U CN202122652223.4U CN202122652223U CN216861109U CN 216861109 U CN216861109 U CN 216861109U CN 202122652223 U CN202122652223 U CN 202122652223U CN 216861109 U CN216861109 U CN 21686110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unting
- plate
- spring arm
- mounting plate
- ho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底盘悬挂配件领域,公开了一种新型冲压焊接后下弹簧臂,包括臂体,臂体为冲压弯折形成,装配区在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两端的位置分别形成第一安装口和第二安装口;装配区的在连接板正对的下侧形成第三安装口;加强板两侧的侧边分别与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焊接固定,装配区之间的间隙大小由第一安装口向第二安装口方向逐渐减小;第一安装口两侧的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减震器安装套管的第一安装孔、以及设置有用于后轴节安装的第二安装孔,第二安装口两侧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上开设有用于安装衬套套管的第三安装孔。该弹簧臂具有强度高。使用寿命长,成本低等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涉汽车底盘悬架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冲压焊接后下弹簧臂。
背景技术
悬架系统是汽车上的重要组成,对汽车的行驶平顺性和操纵性,稳定性,舒适性有很大的影响。CN201510026448.5公开了一种车桥结构,其属于悬架的一部分。
悬挂系统结构由弹性元件、导向机构以及减震器等组成,个别结构则还有缓冲块、横向稳定杆等,从外表上看,轿车悬挂系统仅是由一些杆、简以及弹簧组成,但轿车悬架是一个较难达到完美要求的汽车总成,这是因为悬挂系统既要满足汽车的舒适性要求,又要满足其操纵稳定性的要求,而这两方面又是互相对立的。为了适应车架以及达到车辆运行过程较好的减震效果,需要设计不同的弹簧臂,此外,现有技术中的汽车弹簧臂容易损坏、发生断裂,而且传统的弹簧臂连接位置强度不够,导致整个悬架系统容易变形,缺少应变变能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新型冲压焊接后下弹簧臂。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新型冲压焊接后下弹簧臂,包括臂体,臂体为冲压弯折形成,臂体包括连接板以及冲压弯折在连接板两侧的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连接板、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围成装配区;装配区在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两端的位置分别形成第一安装口和第二安装口;装配区的在连接板正对的下侧形成第三安装口;还包括加强板,加强板两侧的侧边分别与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焊接固定,加强板与连接板平行设置;装配区之间的间隙大小由第一安装口向第二安装口方向逐渐减小;第一安装口两侧的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减震器安装套管的第一安装孔、以及设置有用于后轴节安装的第二安装孔,第二安装口两侧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上开设有用于安装衬套套管的第三安装孔。
作为优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的周围板件通过冲压形成向装配区的凹陷的凹腔,凹腔的的边部与第一安装板或/和第二安装为圆弧过渡,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安装在凹腔的底部,凹腔的底面为平面。
作为优选,加强板的形状与装配区的第三安装口的形状适配,加强板的两端边部的中部开设有避让孔。
作为优选,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下端的边部设置有翻边结构,固定板设置在翻边结构的内侧,翻边结构一端延伸至第一安装孔的下侧,翻边结构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三安装孔的边部下侧。
作为优选,连接板的外部表面固定安装为连杆安装板,连杆安装板与连接板焊接固定,连接安装板上开设有连杆安装孔。
作为优选,连杆安装板为U型板,连接安装板所围成区域对应的连接板表面为底面,底面上开设有凹槽,凹槽的底面为弧形面。
作为优选,还包括套管,套管插接在第三安装孔内,套管和第三安装孔焊接固定。
作为优选,连接板上设置有定位孔。
作为优选,加强板上开设有减重孔,连接板上开设有避让孔。
作为优选,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包括位于第一安装口端延伸的延伸板,第二安装孔开设在延伸板上。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后下弹簧臂,包含有橡胶衬套能提升乘坐的舒适性,包含有内部焊接的加强版,他们能增强后下弹簧臂的抗弯能力和抗变形能力,在车辆转弯时变形较小,提高车辆的操纵稳定性,内侧加强板两端开有避让减震器凹槽,他能在满足减震器装配要求的同时减小凹槽处应力集中从而降低控制臂断裂的风险,后下弹簧臂本体下端焊有支架,有良好的承受能力,可以在长期颠簸和收到冲击时,后下弹簧臂不容易大范围波动,不容易发生断裂。
附图说明
图1为弹簧臂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弹簧臂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去除加强板的弹簧臂结构图。
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1—臂体、2—第一安装板、3—第二安装板、4—连接板、5—装配区、6—第一安装口、7—第二安装口、8—第三安装口、9—加强板、10—第一安装孔、11—第二安装孔、12—第三安装孔、13—凹腔、15—避让孔、16—翻边结构、17—连杆安装板、18—连杆安装孔、19—凹槽、20—套管、21—定位孔、22—减重孔、23—延伸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一种新型冲压焊接后下弹簧臂,包括臂体1,臂体1为冲压弯折形成,臂体1包括连接板4以及冲压弯折在连接板4两侧的第一安装板2和第二安装板3,连接板4、第一安装板2、第二安装板3围成装配区5;装配区5在第一安装板2、第二安装板3两端的位置分别形成第一安装口6和第二安装口7;装配区5的在连接板4正对的下侧形成第三安装口8;还包括加强板9,加强板9两侧的侧边分别与第一安装板2、第二安装板3焊接固定,加强板9与连接板4平行设置;装配区5之间的间隙大小由第一安装口6向第二安装口7方向逐渐减小;第一安装口6两侧的第一安装板2、第二安装板3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减震器安装套管20的第一安装孔10、以及设置有用于后轴节安装的第二安装孔11,第二安装口7两侧第一安装板2、第二安装板3上开设有用于安装衬套套管20的第三安装孔12。采用冲压设计的弹簧臂具有加工简单,成本低,强度高不容易发生断裂等优点。其次本结构设计的弹簧臂不仅能够满足操纵稳定性即强度的要求,同时其也能够满足一些车型舒适性的需求,其前端以及后端具有一定的吸收减震的设计,所以稳定性以及舒适性更高好,弹簧臂的中部不容易发生断裂,总部的强度高能够满足支撑力的要求。
其次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孔10和第二安装孔11的周围板件通过冲压形成向装配区5的凹陷的凹腔13,凹腔13的的边部与第一安装板2或/和第二安装为圆弧过渡,第一安装孔10和第二安装孔11安装在凹腔13的底部,凹腔13的底面为平面。凹腔13设计不仅能够起到加强件的作用,同时其能够用于与车身连接准确性,便于零部件的安装。本实施例中的凹腔13为喇叭口状,避免出现应力集中点。
本实施例中加强板9的形状与装配区5的第三安装口8的形状适配,加强板9的两端边部的中部开设有避让孔15。避让孔15用于安装减震器时可以避让干涉。
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板2和第二安装板3下端的边部设置有翻边结构16,固定板设置在翻边结构16的内侧,翻边结构16一端延伸至第一安装孔10的下侧,翻边结构16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三安装孔12的边部下侧。
本实施例中,连接板4的外部表面固定安装为连杆安装板17,连杆安装板17与连接板4焊接固定,连接安装板上开设有连杆安装孔18。连杆安装板17为U型板,连接安装板所围成区域对应的连接板4表面为底面,底面上开设有凹槽19,凹槽19的底面为弧形面。该种结构能够保证连接杆能够向连接板4方向进行一部分延伸,所以连接杆的连接着力点更加稳定可靠。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套管20,套管20插接在第三安装孔12内,套管20和第三安装孔12焊接固定。连接板4上设置有定位孔21。加强板9上开设有减重孔22,连接板4上开设有避让孔15,避让孔15便于减震器经过这个孔与弹簧臂连接。第一安装板2、第二安装板3包括位于第一安装口6端延伸的延伸板23,第二安装孔11开设在延伸板23上。
本方案设计了一种新型冲压焊接后下弹簧臂,其本体采用冲压结构,所以其具有强度高,可支撑性强等优点。其次通过加强板9的设计保证整个弹簧臂中部的强度,避免中部因为过度变形发生断裂,其次其两端仍然具有一定的减震作用,所以对乘坐的舒适性、稳定性具有明显的提升。而且该下弹簧臂相较与传统的弹簧臂重量更轻,更加节约成本。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连接板4上的减重孔22边沿设置有翻边。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弹簧臂为钢板冲压形成。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套管20内设置有橡胶套。
Claims (10)
1.一种新型冲压焊接后下弹簧臂,其特征在于:包括臂体(1),臂体(1)为冲压弯折形成,臂体(1)包括连接板(4)以及冲压弯折在连接板(4)两侧的第一安装板(2)和第二安装板(3),连接板(4)、第一安装板(2)、第二安装板(3)围成装配区(5);装配区(5)在第一安装板(2)、第二安装板(3)两端的位置分别形成第一安装口(6)和第二安装口(7);装配区(5)的在连接板(4)正对的下侧形成第三安装口(8);还包括加强板(9),加强板(9)两侧的侧边分别与第一安装板(2)、第二安装板(3)焊接固定,加强板(9)与连接板(4)平行设置;装配区(5)之间的间隙大小由第一安装口(6)向第二安装口(7)方向逐渐减小;第一安装口(6)两侧的第一安装板(2)、第二安装板(3)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减震器安装套管(20)的第一安装孔(10)、以及设置有用于后轴节安装的第二安装孔(11),第二安装口(7)两侧第一安装板(2)、第二安装板(3)上开设有用于安装衬套套管(20)的第三安装孔(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冲压焊接后下弹簧臂,其特征在于:第一安装孔(10)和第二安装孔(11)的周围板件通过冲压形成向装配区(5)的凹陷的凹腔(13),凹腔(13)的边部与第一安装板(2)或/和第二安装为圆弧过渡,第一安装孔(10)和第二安装孔(11)安装在凹腔(13)的底部,凹腔(13)的底面为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冲压焊接后下弹簧臂,其特征在于:加强板(9)的形状与装配区(5)的第三安装口(8)的形状适配,加强板(9)的两端边部的中部开设有避让孔(1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冲压焊接后下弹簧臂,其特征在于:第一安装板(2)和第二安装板(3)下端的边部设置有翻边结构(16),固定板设置在翻边结构(16)的内侧,翻边结构(16)一端延伸至第一安装孔(10)的下侧,翻边结构(16)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三安装孔(12)的边部下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冲压焊接后下弹簧臂,其特征在于:连接板(4)的外部表面固定安装为连杆安装板(17),连杆安装板(17)与连接板(4)焊接固定,连接安装板上开设有连杆安装孔(1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冲压焊接后下弹簧臂,其特征在于:连杆安装板(17)为U型板,连接安装板所围成区域对应的连接板(4)表面为底面,底面上开设有凹槽(19),凹槽(19)的底面为弧形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冲压焊接后下弹簧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管(20),套管(20)插接在第三安装孔(12)内,套管(20)和第三安装孔(12)焊接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冲压焊接后下弹簧臂,其特征在于:连接板(4)上设置有定位孔(2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冲压焊接后下弹簧臂,其特征在于:加强板(9)上开设有减重孔(22),连接板(4)上开设有避让孔(15)。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冲压焊接后下弹簧臂,其特征在于:第一安装板(2)、第二安装板(3)包括位于第一安装口(6)端延伸的延伸板(23),第二安装孔(11)开设在延伸板(23)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652223.4U CN216861109U (zh) | 2021-10-29 | 2021-10-29 | 一种新型冲压焊接后下弹簧臂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652223.4U CN216861109U (zh) | 2021-10-29 | 2021-10-29 | 一种新型冲压焊接后下弹簧臂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861109U true CN216861109U (zh) | 2022-07-01 |
Family
ID=821257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652223.4U Active CN216861109U (zh) | 2021-10-29 | 2021-10-29 | 一种新型冲压焊接后下弹簧臂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861109U (zh) |
-
2021
- 2021-10-29 CN CN202122652223.4U patent/CN21686110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1567575U (zh) | 一种后下控制臂、多连杆悬架系统及车辆 | |
CN210526646U (zh) | 后副车架及汽车 | |
CN211543170U (zh) | 一种汽车摆臂连接结构及汽车悬架 | |
CN204488933U (zh) | 一种横梁前置式板簧支架及横梁装置 | |
CN216861109U (zh) | 一种新型冲压焊接后下弹簧臂 | |
CN212828682U (zh) | 高性能可调后副车架 | |
CN102218981A (zh) | 一种汽车扭转梁半独立悬架结构 | |
CN110588781B (zh) | 一种高形态多用模块化后副车架 | |
CN2871288Y (zh) | 一种车用翻转式座椅减震装置 | |
CN203186017U (zh) | 一种汽车双横臂独立悬架机构 | |
CN104057795A (zh) | 一种汽车双横臂独立悬架机构 | |
CN215204344U (zh) | 用于折弯式车架的纵置板簧前悬架总成安装结构 | |
CN112590937B (zh) | 一种横梁总成 | |
CN205149434U (zh) | 一种汽车悬架下摆臂的安装支架及汽车悬架 | |
CN204587018U (zh) | 后副车架 | |
CN211364187U (zh) | 一种后下臂及汽车悬架 | |
CN209683384U (zh) | 一种封闭式汽车扭力梁结构 | |
CN202046173U (zh) | 一种汽车扭转梁半独立悬架结构 | |
CN108394332B (zh) | 自卸车车架总成结构 | |
CN216185482U (zh) | 前副车架总成及车辆 | |
CN214564439U (zh) | 减振器安装结构 | |
CN215705639U (zh) | 悬置安装支架及汽车 | |
CN205905692U (zh) | 一种安装后减振器的后下摆臂结构 | |
CN221250462U (zh) | 汽车前板簧吊耳支架总成 | |
CN221873752U (zh) | 一种后悬架下控制臂加强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