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17793U - 一种组合式汽车轮毂组装机器人抓手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组合式汽车轮毂组装机器人抓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17793U
CN219617793U CN202321459660.7U CN202321459660U CN219617793U CN 219617793 U CN219617793 U CN 219617793U CN 202321459660 U CN202321459660 U CN 202321459660U CN 219617793 U CN219617793 U CN 2196177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c
main body
hub
hand grip
robot h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45966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江
陈新林
林涛
孙志青
周国强
霍婧婧
梁光晶
车显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qing Anxiang Auto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qing Anxiang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qing Anxiang Auto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qing Anxiang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45966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177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177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177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56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of vehicles

Landscapes

  • Automobile Manufacture Line, Endless Track Vehicle, Trail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式汽车轮毂组装机器人抓手,包括轮毂主体、固定架、安装头和两组夹架,所述轮毂主体上开设有多组安装孔,所述夹架上设置有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转动组件和固定组件,所述转动组件包括弧形板,所述弧形板上固定设置有多组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转动轮,所述支架与所述转动轮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轮的外部设置有橡胶圈,所述弧形板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设置有挡板;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的转动机构,便于在使用中可以对夹持后的轮毂主体进行转动,使轮毂主体上的安装孔与汽车车轴上的螺栓对齐,方便将轮毂主体组装到车轴上,提升了操作人员对轮毂主体的组装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组合式汽车轮毂组装机器人抓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轮毂组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合式汽车轮毂组装机器人抓手。
背景技术
汽车轮毂是车轮中心安装车轴的部位,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轮圈”或“钢圈,轮毂在进行组装时会通过机器人将其进行组装到汽车车轴上,机器人上的抓手夹持轮毂将轮毂从轮毂的摆放处移动至组装位置处然后进行组装到车轴上。
现有的汽车轮毂组装机器人抓手在使用的时候,当抓手夹持轮毂将其移动至指定位置处进行组装时,需要使轮毂上的安装孔与车轴上的螺栓对齐,然后进行组装,最后通过螺栓使轮毂固定在车轴上,但是抓手夹持好轮毂后若夹持的轮毂位置与车轴出现偏差时,这时轮毂上的安装孔与螺栓未对齐,需要重新操作抓手,直至使轮毂上的安装孔与车轴上的螺栓的位置对齐,然后再次进行组装操作,这样操作起来繁琐,费时费力,降低了操作人员的组装进度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组合式汽车轮毂组装机器人抓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汽车轮毂组装机器人抓手,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汽车轮毂组装机器人抓手在使用的时候,抓手夹持好轮毂后若夹持的轮毂位置与车轴出现偏差时,这时轮毂上的安装孔与螺栓未对齐,需要重新操作抓手,操作起来繁琐,费时费力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组合式汽车轮毂组装机器人抓手,包括轮毂主体、固定架、安装头和两组夹架,所述轮毂主体上开设有多组安装孔,所述夹架上设置有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转动组件和固定组件,所述转动组件包括弧形板,所述弧形板上固定设置有多组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转动轮,所述支架与所述转动轮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动轮的外部设置有橡胶圈,所述弧形板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设置有挡板。
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螺柱,所述螺柱固定在所述弧形板上。
优选的,所述夹架的内部开设有通孔,所述螺柱的端部穿过所述通孔,所述螺柱的外部设置有螺母。
优选的,所述安装头的两侧面均固定设置有侧板,所述侧板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橡胶板一,所述安装头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橡胶板二。
优选的,所述夹架与所述侧板之间设置有连接板,所述固定架上固定设置有安装架。
优选的,所述固定架上还设置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工作端穿过所述固定架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液压缸的固定设置有移动柱,所述移动柱的端部延伸至所述安装头的表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的转动机构,便于在使用中可以对夹持后的轮毂主体进行转动,使轮毂主体上的安装孔与汽车车轴上的螺栓对齐,方便将轮毂主体组装到车轴上,提升了操作人员对轮毂主体的组装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转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夹架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弧形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安装架;2、液压缸;3、夹架;4、连接板;5、挡板;6、轮毂主体;7、弧形板;8、螺柱;9、安装头;10、移动柱;11、固定架;12、橡胶板一;13、橡胶板二;14、侧板;16、通孔;17、螺母;18、支架;19、橡胶圈;20、转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组合式汽车轮毂组装机器人抓手,在使用的时候液压缸2通过多组螺栓与固定架11组合固定在一起,包括轮毂主体6、固定架11、安装头9和两组夹架3,轮毂主体6上开设有多组安装孔,夹架3上设置有转动机构,转动机构包括转动组件和固定组件,转动组件包括弧形板7,在使用的时候弧形板7位于夹架3上,弧形板7上固定设置有多组支架18,支架18上设置有转动轮20,支架18与转动轮20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使用的时候通过转轴可以使转动轮20能转动,转动轮20的外部设置有橡胶圈19,在使用的时候橡胶圈19可以对轮毂主体6起到缓冲作用,弧形板7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设置有挡板5,在使用的时候挡板5能起到对轮毂主体6限位的作用,固定组件包括螺柱8,在使用的时候螺柱8与螺母17之间通过螺纹旋合连接,螺柱8固定在弧形板7上,夹架3的内部开设有通孔16,螺柱8的端部穿过通孔16,螺柱8的外部设置有螺母17,通过设计的转动机构,便于在使用中可以对夹持后的轮毂主体6进行转动,使轮毂主体6上的安装孔与汽车车轴上的螺栓对齐,方便将轮毂主体6组装到车轴上,提升了操作人员对轮毂主体6的组装效率。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安装头9的两侧面均固定设置有侧板14,侧板14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橡胶板一12,安装头9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橡胶板二13,通过设计的橡胶板一12和橡胶板二13相结合,便于在使用中可以防止轮毂主体6的外壁与安装头9或侧板14的表面接触导致出现磨损的情况,便于进行使用。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夹架3与侧板14之间设置有连接板4,固定架11上固定设置有安装架1,在使用的时候安装架1可以固定在机器人上。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固定架11上还设置有液压缸2,在使用的时候通过液压缸2可以使抓手能对轮毂主体6进行夹持,液压缸2的工作端穿过固定架11的内部。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液压缸2的固定设置有移动柱10,移动柱10的端部延伸至安装头9的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的时候,当夹持轮毂主体6时,这时轮毂的外壁与转动轮20上的橡胶圈19接触,然后当轮毂主体6上的安装孔与汽车车轴上的螺栓未对齐时,旋转轮毂主体6至合适位置处,带动橡胶圈19转动,橡胶圈19带动转动轮20转动,这时当轮毂主体6转动好后停止转动,当需要拆卸转动组件时,将螺母17拧开,然后将转动组件向一侧移动,带动螺柱8的端部脱离通孔16即可拆下,当需要安装时,按照上述相反原理操作即可;
在使用的时候通过橡胶板一12和橡胶板二13可以防止抓手在夹持过程中轮毂主体6的外壁与安装头9或侧板14接触导致磨损的情况,橡胶板一12和橡胶板二13可以起到缓冲作用。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组合式汽车轮毂组装机器人抓手,包括轮毂主体(6)、固定架(11)、安装头(9)和两组夹架(3),所述轮毂主体(6)上开设有多组安装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架(3)上设置有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转动组件和固定组件,所述转动组件包括弧形板(7),所述弧形板(7)上固定设置有多组支架(18),所述支架(18)上设置有转动轮(20),所述支架(18)与所述转动轮(20)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汽车轮毂组装机器人抓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轮(20)的外部设置有橡胶圈(19),所述弧形板(7)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设置有挡板(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汽车轮毂组装机器人抓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螺柱(8),所述螺柱(8)固定在所述弧形板(7)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汽车轮毂组装机器人抓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架(3)的内部开设有通孔(16),所述螺柱(8)的端部穿过所述通孔(16),所述螺柱(8)的外部设置有螺母(1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汽车轮毂组装机器人抓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头(9)的两侧面均固定设置有侧板(14),所述侧板(14)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橡胶板一(12),所述安装头(9)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橡胶板二(1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汽车轮毂组装机器人抓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架(3)与所述侧板(14)之间设置有连接板(4),所述固定架(11)上固定设置有安装架(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汽车轮毂组装机器人抓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1)上还设置有液压缸(2),所述液压缸(2)的工作端穿过所述固定架(11)的内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汽车轮毂组装机器人抓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缸(2)的固定设置有移动柱(10),所述移动柱(10)的端部延伸至所述安装头(9)的表面。
CN202321459660.7U 2023-06-01 2023-06-01 一种组合式汽车轮毂组装机器人抓手 Active CN2196177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59660.7U CN219617793U (zh) 2023-06-01 2023-06-01 一种组合式汽车轮毂组装机器人抓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59660.7U CN219617793U (zh) 2023-06-01 2023-06-01 一种组合式汽车轮毂组装机器人抓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17793U true CN219617793U (zh) 2023-09-01

Family

ID=877767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459660.7U Active CN219617793U (zh) 2023-06-01 2023-06-01 一种组合式汽车轮毂组装机器人抓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1779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99948A (zh) * 2023-12-15 2024-01-16 广东宗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瓶胚模具加工自动化组装工作台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99948A (zh) * 2023-12-15 2024-01-16 广东宗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瓶胚模具加工自动化组装工作台
CN117399948B (zh) * 2023-12-15 2024-02-23 广东宗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瓶胚模具加工自动化组装工作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617793U (zh) 一种组合式汽车轮毂组装机器人抓手
CN114799022B (zh) 一种便于调整锻件方位的液压锻造机
CN216463246U (zh) 一种用于铝支架镗孔的加工夹具
CN216577501U (zh) 一种排气管加工专用夹具
CN113651090A (zh) 一种便于大型汽车摩托车零部件翻转用定位装置
CN217477016U (zh) 一种轮胎拆装安胎座
CN210306175U (zh) 一种可多向运动的弧焊机器人
CN215847110U (zh) 一种差速器壳钻孔夹具
CN111890840A (zh) 一种轮胎加工用可调节固定架
CN219599549U (zh) 一种快速稳定机械抓取装置
CN211539685U (zh) 一种水利水电工程用管道切割固定支架
CN211565934U (zh)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生产的机械手
CN112172897A (zh) 一种下壁板保形定位工装及制造工艺
CN219005219U (zh) 前减总成下连板的转盘装配机
CN215847914U (zh) 一种液压扭矩扳手反作用力臂支撑装置
CN220761791U (zh) 一种汽车前转向节加工用夹具
CN212497740U (zh) 一种用于自动化生产的机械手
CN218363109U (zh) 一种液压管道法兰焊接翻滚装置
CN214978931U (zh) 一种正反同时焊接工装
CN220679874U (zh) 一种c型变位机
CN217756510U (zh) 一种汽车生产用轮毂专用吊具
CN214351475U (zh) 一种用于制造铝合金轮毂的固定装置
CN221087853U (zh) 一种用于金属圆管的焊接定位装置
CN218904367U (zh) 一种连杆工装夹具
CN217647986U (zh) 一种用于压缩机后盖的通用夹持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