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67850U - 一种汽车c柱加强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c柱加强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67850U
CN219467850U CN202222917905.8U CN202222917905U CN219467850U CN 219467850 U CN219467850 U CN 219467850U CN 202222917905 U CN202222917905 U CN 202222917905U CN 219467850 U CN219467850 U CN 2194678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ckle
reinforcing
reinforcing plate
bottom plat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91790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晓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Yongre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Yongre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Yongre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Yongre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91790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678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678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678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C柱加强板,包括加强板本体,加强板本体包括底板和设置于底板两侧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底板的一端设置有的第一卡扣结构,第一卡扣结构包括第一安装卡扣,第一安装卡扣固定连接在第一底座上;第一卡扣结构的外侧连接有连接部,连接部的端部设置有第二卡扣结构,第二卡扣结构包括第二安装卡扣,第二安装卡扣的两侧设置有支撑柱;本实用新型通过卡扣连接和螺栓连接两种相结合的方式,将加强板本体压紧固定在C柱上完成组合安装,确保了将加强板本体准确安装到位,代替了焊接的组合安装方式,防止了出现固定后加强板本体与C柱之间出现小范围错位,从而有利于提升车身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C柱加强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C柱加强板。
背景技术
汽车C柱是设置在后门后侧与后窗之间的部分,其主要起到了支撑作用和保护作用,C柱位置一般增加C柱加强板来保证此处位置的刚强度要求,但是现有技术中,加强件经常采用分件焊接手段,使车身受力的传递衔接不顺,易出现焊接固定后的C柱加强板与C柱出现小范围错位的情况,造成后期使用过程中加强板被传递受力时稳定性一般,降低了车身的安全性能。
基于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汽车C柱加强板,可有效解决以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C柱加强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C柱加强板,通过卡扣连接和螺栓连接两种相结合的方式,将加强板本体压紧固定在C柱上完成组合安装,确保了将加强板本体准确安装到位,代替了焊接的组合安装方式,防止了出现固定后加强板本体与C柱之间出现小范围错位,从而有利于提升车身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能。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汽车C柱加强板,包括加强板本体,所述加强板本体包括底板和设置于所述底板两侧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底板的一端设置有用于连接汽车C柱的第一卡扣结构,所述第一卡扣结构包括第一安装卡扣,所述第一安装卡扣固定连接在第一底座上,所述第一底座的开设有两个通孔,所述通孔分别位于第一安装卡扣的两侧;所述第一卡扣结构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端部设置有用于连接汽车C柱的第二卡扣结构,所述第二卡扣结构包括第二安装卡扣,所述第二安装卡扣的两侧设置有向上延伸的支撑柱;所述加强板本体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固定连接在第一侧板和底板上,或者所述第一加强筋固定连接在第二侧板和底板上;所述第二加强筋固定连接在第一侧板、底板和第二侧板上。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加强肋。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板的中部开设有减重孔,所述减重孔的周缘处设置有多个第二加强肋。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底座的上还设置有第一连接柱。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板远离第一卡扣结构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二连接柱通过第二底座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C柱加强板,通过卡扣连接和螺栓连接两种相结合的方式,将加强板本体压紧固定在C柱上完成组合安装,确保了将加强板本体准确安装到位,代替了焊接的组合安装方式,防止了出现固定后加强板本体与C柱之间出现小范围错位,从而有利于提升车身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实施例1:
一种汽车C柱加强板,包括加强板本体,所述加强板本体包括底板1和设置于所述底板1两侧的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3,所述底板1的一端设置有用于连接汽车C柱的第一卡扣结构4,所述第一卡扣结构4包括第一安装卡扣401,所述第一安装卡扣401固定连接在第一底座402上,所述第一底座402的开设有两个通孔403,所述通孔403分别位于第一安装卡扣401的两侧;所述第一卡扣结构4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接部5,所述连接部5的端部设置有用于连接汽车C柱的第二卡扣结构6,所述第二卡扣结构6包括第二安装卡扣601,所述第二安装卡扣601的两侧设置有向上延伸的支撑柱602;所述加强板本体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加强筋7和第二加强筋8,所述第一加强筋7固定连接在第一侧板2和底板1上,或者所述第一加强筋7固定连接在第二侧板3和底板1上;所述第二加强筋8固定连接在第一侧板2、底板1和第二侧板3上。所述第一底座402的上还设置有第一连接柱404。所述底板1远离第一卡扣结构4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柱12,所述第二连接柱12通过第二底座13与所述底板1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C柱加强板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卡扣401、第二安装卡扣601、第一连接柱404和第二连接柱12,通过卡扣连接和螺栓连接两种相结合的方式,将加强板本体压紧固定在C柱上完成组合安装,确保了将加强板本体准确安装到位,代替了焊接的组合安装方式,防止了出现固定后加强板本体与C柱之间出现小范围错位,从而有利于提升车身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能。
进一步地,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强筋7和第二加强筋8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加强肋9。所述底板1的中部开设有减重孔10,所述减重孔10的周缘处设置有多个第二加强肋11。减重孔10的设置,减轻了整个C柱加强板的重量,从而满足汽车轻量化的要求,第一加强肋7和第二加强肋7的设置,进一步增加了整个C柱加强板的自身强度。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及附图,本领域技术人员很容易制造或使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C柱加强板,并且能够产生本实用新型所记载的积极效果。
如无特殊说明,本实用新型中,若有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本实用新型中描述方位或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结合附图,并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本实用新型中,若有术语“设置”、“相连”及“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汽车C柱加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加强板本体,所述加强板本体包括底板(1)和设置于所述底板(1)两侧的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3),所述底板(1)的一端设置有用于连接汽车C柱的第一卡扣结构(4),所述第一卡扣结构(4)包括第一安装卡扣(401),所述第一安装卡扣(401)固定连接在第一底座(402)上,所述第一底座(402)的开设有两个通孔(403),所述通孔(403)分别位于第一安装卡扣(401)的两侧;所述第一卡扣结构(4)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接部(5),所述连接部(5)的端部设置有用于连接汽车C柱的第二卡扣结构(6),所述第二卡扣结构(6)包括第二安装卡扣(601),所述第二安装卡扣(601)的两侧设置有向上延伸的支撑柱(602);所述加强板本体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加强筋(7)和第二加强筋(8),所述第一加强筋(7)固定连接在第一侧板(2)和底板(1)上,或者所述第一加强筋(7)固定连接在第二侧板(3)和底板(1)上;所述第二加强筋(8)固定连接在第一侧板(2)、底板(1)和第二侧板(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C柱加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筋(7)和第二加强筋(8)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加强肋(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C柱加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中部开设有减重孔(10),所述减重孔(10)的周缘处设置有多个第二加强肋(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C柱加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座(402)的上还设置有第一连接柱(40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C柱加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远离第一卡扣结构(4)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柱(12),所述第二连接柱(12)通过第二底座(13)与所述底板(1)固定连接。
CN202222917905.8U 2022-10-31 2022-10-31 一种汽车c柱加强板 Active CN2194678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17905.8U CN219467850U (zh) 2022-10-31 2022-10-31 一种汽车c柱加强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17905.8U CN219467850U (zh) 2022-10-31 2022-10-31 一种汽车c柱加强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67850U true CN219467850U (zh) 2023-08-04

Family

ID=874594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917905.8U Active CN219467850U (zh) 2022-10-31 2022-10-31 一种汽车c柱加强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678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467850U (zh) 一种汽车c柱加强板
CN210478408U (zh) 一种汽车仪表板上本体总成
CN106827960B (zh) 一种汽车后桥与纵梁的安装结构
CN214396958U (zh) 车身侧围后部结构及汽车车身和汽车
CN212500011U (zh) 一种车辆前座椅横梁安装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2047590U (zh) 用于车辆的立柱总成和车辆
CN209757271U (zh) A柱加强结构及车辆
CN205905727U (zh) 用于车门的后视镜安装板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20842722U (zh) 驾驶室总成和车辆
CN113682376B (zh) 一种前宽后窄的变宽度商用车车架总成
CN211731561U (zh) 前副车架及车辆
CN217969657U (zh) 车身后纵梁、后地板总成和车辆
CN216232557U (zh) 一种电动车用副车架及电动汽车
CN216140072U (zh) 车辆的车身侧围结构及车辆
CN216128241U (zh) 一种汽车后排座椅安全带锁扣安装结构
CN217435841U (zh) 车身侧围结构、c柱加强板和车辆
CN218664068U (zh) 一种用于运输的装置以及运输系统
CN217554025U (zh) 仪表板管梁安装板及汽车
CN217048455U (zh) 一种外板后视镜安装结构
CN219360952U (zh) 蓝牙模块的安装支架和车辆
CN218877390U (zh) 车架组件及车辆
CN219096836U (zh) 车辆顶盖与侧围总成的连接板和车辆
CN216184307U (zh) 汽车后减震器安装结构
CN217532437U (zh) 车辆的悬架安装支架和车辆
CN218703487U (zh) 副车架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