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40072U - 车辆的车身侧围结构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辆的车身侧围结构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40072U
CN216140072U CN202122225093.6U CN202122225093U CN216140072U CN 216140072 U CN216140072 U CN 216140072U CN 202122225093 U CN202122225093 U CN 202122225093U CN 216140072 U CN216140072 U CN 2161400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pillar
plate
body side
reinforc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22509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黎海
黄岗
蒋开亮
姜宏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IC GM Wuling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IC GM Wuling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IC GM Wuling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IC GM Wuling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22509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400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400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400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车辆的车身侧围结构及车辆,该车辆的车身侧围结构包括A柱、B柱及门槛,A柱、B柱及门槛依次首尾相连,A柱的内侧设有第一加强板,第一加强板上开设有用于安装铰链的第一安装点、用于安装限位器的第二安装点以及用于安装仪表支架的第三安装点;B柱的内侧设有第二加强板,第二加强板开设有用于与锁扣配合的锁孔。加强了车辆的车身侧围结构的强度以能够满足现有人们对车辆碰撞性能要求。

Description

车辆的车身侧围结构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辆的车身侧围结构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车辆已普及至越来越多的家庭,成为人们最常用的代步工具。随之而来的是人们的行车安全意识也越来越强,对车辆的安全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车辆的车身侧围结构的强度严重关系到整车的碰撞性能,现有的车辆的车身侧围结构的强度不能够满足现有人们对车辆碰撞性能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的车身侧围结构及车辆,旨在解决现有车辆的车身侧围结构的强度不能够满足现有人们对车辆碰撞性能要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车辆的车身侧围结构,所述车辆包括车门,所述车门通过铰链和锁扣与所述车身侧围结构相连,所述车身侧围结构设有限位器和仪表支架,所述车身侧围结构包括A柱、B柱及门槛,所述A柱、所述B柱及所述门槛依次首尾相连,所述A柱的内侧设有第一加强板,所述第一加强板上开设有用于安装所述铰链的第一安装点、用于安装所述限位器的第二安装点以及用于安装所述仪表支架的第三安装点;所述B柱的内侧设有第二加强板,所述第二加强板开设有用于与锁扣配合的锁孔。
优选地,所述第一加强板为一体式结构,所述A柱由外至内依次包括A柱外板、A柱外板加强板及A柱内板,所述第一加强板安装于所述A柱内板远离所述A柱外板加强板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门槛的内侧设有第三加强板,所述第三加强板焊接于所述门槛的内侧,且所述第三加强板与所述A柱内板相连。
优选地,所述车辆还包括上弯梁,所述A柱的外侧设有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用于与所述上弯梁相连,所述连接支架安装于所述A柱外板远离所述A柱外板加强板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A柱内板采用钣金制成。
优选地,所述B柱由外至内依次包括B柱外板、B柱外板加强板及B柱内板,所述A柱内板通过扁头螺栓与所述B柱内板相连。
优选地,所述第二加强板包括向外凹陷的凹槽板和两支脚板,所述凹槽板的相对的两侧分别与两所述支脚板相连形成一几字形结构,两所述支脚板分别与所述B柱外板加强板相连。
优选地,所述第二加强板安装于所述B柱内板远离所述B柱外板加强板的一侧,所述B柱还包括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所述上支撑板和所述下支撑板间隔安装于凹槽内,且所述上支撑板分别与所述凹槽板和两所述支脚板相连,所述下支撑板也分别与所述凹槽板和两所述支脚板相连。
优选地,所述上支撑板和所述下支撑板均为镂空结构。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的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车身,所述车身包括上述的车辆的车身侧围结构。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车身侧围结构包括A柱、B柱及门槛,A柱、B柱及门槛依次首尾相连,A柱的内侧设有第一加强板,第一加强板上开设有铰链的安装点、限位器的安装点以及仪表支架的安装点;B柱的内侧设有第二加强板,第二加强板开设有锁扣的安装孔。安装时,车辆的铰链、限位器以及仪表支架均安装于第一加强板,减少了车辆的铰链、限位器以及仪表支架的安装点焊接工序,提升了车辆的铰链、限位器以及仪表支架的安装点的强度;B柱的内侧增设第二加强板,并在第二加强板开设有锁扣安装孔,增加了锁扣的安装点的安装强度,从而加强了车辆的车身侧围结构的强度以能够满足现有人们对车辆碰撞性能要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辆的车身侧围结构的第一张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第一局部的放大图;
图3为图1中第二局部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加强板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辆的车身侧围结构的第二张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车身侧围结构 152 支脚板
110 A柱 160 第三加强板
120 B柱 170 连接支架
130 门槛 180 A柱内板
140 第一加强板 190 上支撑板
150 第二加强板 200 下支撑板
151 凹槽板 210 扁头螺栓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车辆的车身侧围结构100。
请参照图1,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车辆的车身侧围结构100,车辆包括车门,车门通过铰链和锁扣与车身侧围结构100相连,车身侧围结构100设有限位器和仪表支架,车身侧围结构100框结构包括A柱110、B柱120及门槛130,A柱110、B柱120及门槛130依次首尾相连,A柱110的内侧设有第一加强板140,第一加强板140上开设有用于安装铰链的第一安装点、用于安装限位器的第二安装点以及用于安装仪表支架的第三安装点;B柱120的内侧设有第二加强板150,第二加强板150开设有用于与锁扣配合的锁孔。
车身侧围结构100包括A柱110、B柱120及门槛130,A柱110、B柱120及门槛130依次首尾相连,A柱110的内侧设有第一加强板140,第一加强板140上开设有铰链的安装点、限位器的安装点以及仪表支架的安装点;B柱120的内侧设有第二加强板150,第二加强板150开设有锁扣的安装孔。安装时,车辆的铰链、限位器以及仪表支架均安装于第一加强板140,减少了车辆的铰链、限位器以及仪表支架的安装点焊接工序,提升了车辆的铰链、限位器以及仪表支架的安装点的强度;B柱120的内侧增设第二加强板150,并在第二加强板150开设有用于与锁扣配合的锁孔,增加了锁扣的锁孔的安装强度,从而加强了车辆的车身侧围结构100的强度以能够满足现有人们对车辆碰撞性能要求。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加强板140和第二加强板150均选用钢材质制成,且第一加强板140焊接于A柱110上,第二加强板150焊接于B柱120上。当然,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加强板140和第二加强板150还可以选用其他材质制成,第一加强板140还可以通过其它方式固定于A柱110上,第二加强板150还可以通过其它方式固定于B柱120上,在此不作限定。
优选地,请参照图2,第一加强板140为一体式结构,A柱110由外至内依次包括A柱外板、A柱外板加强板及A柱内板,第一加强板140安装于A柱内板180远离A柱外板加强板的一侧。将第一加强板140设计为一体式结构,可以增强第一加强板140的整体强度,从而增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身侧围结构100的强度。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加强板140选用一体成型技术制成,第一加强板140焊接于A柱内板180上,当然,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加强板140还可以选用其他材质制成,第一加强板140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固定于A柱内板180,在此不作限定。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1和图5,门槛130的内侧设有第三加强板160,第三加强板160焊接于门槛130的内侧,且第三加强板160与A柱内板180相连。第三加强板160用于加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身侧围结构100的门槛130的强度,避免由于经常收到乘客踩踏而导致门槛130发生变形,从而增加车辆的承重,且可以延长门槛130的使用寿命。
在一实施例中,第三加强板160选用钢材质制成,且第三加强板160焊接于门槛130的内侧,第三加强板160的一端焊接于A柱内板180。当然,可以理解的是,第三加强板160还可以选用其他材质制成,第三加强板160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固定于门槛130的内侧,第三加强板160的一端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与A柱内板180相连,在此不作限定。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1和图5,车辆还包括上弯梁,A柱110的外侧设有连接支架170,连接支架170用于与上弯梁相连,连接支架170安装于A柱外板远离A柱外板加强板的一侧。连接支架170呈几字形构造,连接支架170的一端固定安装于A柱外板,上弯梁的端部与连接支架170的另一端固定相连,该种结构简化了上弯梁与A柱110的连接结构,整体强度得到提高的同时也达到了轻量化设计的目的,且可以降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身侧围结构100的制造成本。
在一实施例中,上弯梁和连接支架170均选用钢材质制成,连接支架170的一端焊接于A柱外板,上弯梁的端部与连接支架170的另一端焊接。当然,可以理解的是,上弯梁和连接支架170还可以选用其他材质制成,连接支架170的一端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安装于A柱外板,弯梁的端部还可以通过其它方式与连接支架170的另一端相连,在此不作限定。
优选地,A柱内板180采用钣金制成,且A柱内板180上尽可能避免其它特征的设计,省略了内饰板,钣金制成的A柱内板180可以提高感知效果,使其达到内饰板的感知效果;此种结构,省略了内饰板,节约了制作的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降低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身侧围结构100的制造成本。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3,B柱120由外至内依次包括B柱外板、B柱外板加强板及B柱内板,A柱内板180通过扁头螺栓210与B柱内板相连。同样地,A柱内板180通过扁头螺栓210与B柱内板相连,也是为了提高感知效果。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4和图5,第二加强板150包括向外凹陷的凹槽板151和两支脚板152,凹槽板151的相对的两侧分别与两支脚板152相连形成一几字形结构,两支脚板152分别与B柱外板加强板相连。凹槽板151和两支脚板152相连形成一几字形结构,且两支脚板152分别与B柱外板加强板相连,可以增强第二加强板150的强度,并在第二加强板150开设有锁扣安装孔,增加了锁扣的安装点的安装强度,从而增大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身侧围结构100的整体强度。
进一步地,第二加强板150安装于B柱内板远离B柱外板加强板的一侧,B柱120还包括上支撑板190和下支撑板200,上支撑板190和下支撑板200间隔支撑安装于凹槽内,且上支撑板190和下支撑板200均分别与凹槽板151和两支脚板152相连,且上支撑板190和下支撑板200均为镂空结构。上支撑板190和下支撑板200间隔支撑安装于第二加强板150内,且上支撑板190和下支撑板200均分别与凹槽板151和两支脚板152相连,上支撑板190和下支撑板200用于支撑第二加强板150,使第二加强板150不易发生变形。上支撑板190和下支撑板200均设计为镂空结构,在为第二加强板150提供支撑的同时,降低上支撑板190和下支撑板200的重量,从而减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身侧围结构100的整体重量,且可以降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身侧围结构100的制作成本。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车辆,车辆包括车身,车身包括前述实施例的车辆的车身侧围结构100。该车辆的车身侧围结构1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车辆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车辆的车身侧围结构,所述车辆包括车门,所述车门通过铰链和锁扣与所述车身侧围结构相连,所述车身侧围结构设有限位器和仪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侧围结构包括A柱、B柱及门槛,所述A柱、所述B柱及所述门槛依次首尾相连,所述A柱的内侧设有第一加强板,所述第一加强板上开设有用于安装所述铰链的第一安装点、用于安装所述限位器的第二安装点以及用于安装所述仪表支架的第三安装点;所述B柱的内侧设有第二加强板,所述第二加强板开设有用于与锁扣配合的锁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车身侧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板为一体式结构,所述A柱由外至内依次包括A柱外板、A柱外板加强板及A柱内板,所述第一加强板安装于所述A柱内板远离所述A柱外板加强板的一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车身侧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槛的内侧设有第三加强板,所述第三加强板焊接于所述门槛的内侧,且所述第三加强板与所述A柱内板相连。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车身侧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还包括上弯梁,所述A柱的外侧设有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用于与所述上弯梁相连,所述连接支架安装于所述A柱外板远离所述A柱外板加强板的一侧。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车身侧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A柱内板采用钣金制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的车身侧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B柱由外至内依次包括B柱外板、B柱外板加强板及B柱内板,所述A柱内板通过扁头螺栓与所述B柱内板相连。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的车身侧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强板包括向外凹陷的凹槽板和两支脚板,所述凹槽板的相对的两侧分别与两所述支脚板相连形成一几字形结构,两所述支脚板分别与所述B柱外板加强板相连。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的车身侧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强板安装于所述B柱内板远离所述B柱外板加强板的一侧,所述B柱还包括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所述上支撑板和所述下支撑板间隔安装于凹槽内,且所述上支撑板分别与所述凹槽板和两所述支脚板相连,所述下支撑板也分别与所述凹槽板和两所述支脚板相连。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的车身侧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板和所述下支撑板均为镂空结构。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车身,所述车身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的车身侧围结构。
CN202122225093.6U 2021-09-14 2021-09-14 车辆的车身侧围结构及车辆 Active CN2161400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25093.6U CN216140072U (zh) 2021-09-14 2021-09-14 车辆的车身侧围结构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25093.6U CN216140072U (zh) 2021-09-14 2021-09-14 车辆的车身侧围结构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40072U true CN216140072U (zh) 2022-03-29

Family

ID=808118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225093.6U Active CN216140072U (zh) 2021-09-14 2021-09-14 车辆的车身侧围结构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400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237833B1 (en) Vehicle body structure
US7959217B2 (en) Modified upper rear door hinge patch
US9849918B2 (en) Motor vehicle body
CN216140072U (zh) 车辆的车身侧围结构及车辆
CN210858355U (zh) 用于车辆的前门上铰链安装板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07933696B (zh) 前车身框式结构及汽车
CN216994523U (zh) 机舱边梁与侧围连接结构及汽车
CN111497948A (zh) 一种车身纵梁接头结构及汽车
CN212667500U (zh) 轻量化车身b柱加强结构
CN213008402U (zh) 车身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2605448U (zh) B柱、加强组件及汽车
CN217554025U (zh) 仪表板管梁安装板及汽车
CN221188448U (zh) 前下防护总成及商用车辆
CN215851471U (zh) 车架结构和汽车
CN218141767U (zh) 车架和车辆
CN216546399U (zh) 白车身结构、驾驶室及汽车
CN216508578U (zh) 一种后纵梁及汽车
CN110962942A (zh) 一种下车体后部框架组件
CN213892665U (zh) A柱上加强板组件和车辆
CN114179924B (zh) 驾驶室地板总成、驾驶室总成和车辆
CN117104350A (zh) 一种车身后部结构及车身后部总成
CN216783641U (zh) 敞篷车的加强结构及敞篷车
CN218967026U (zh) 侧围总成和车辆
CN115107490B (zh) 电池包安装结构及汽车
CN219312857U (zh) 后纵梁组件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