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64068U - 一种用于运输的装置以及运输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运输的装置以及运输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64068U
CN218664068U CN202222725118.3U CN202222725118U CN218664068U CN 218664068 U CN218664068 U CN 218664068U CN 202222725118 U CN202222725118 U CN 202222725118U CN 218664068 U CN218664068 U CN 2186640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ing
assembly
support
longitudinal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72511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亚伟
张策
李亚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AT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AT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AT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IAT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72511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640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640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640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ackaging Of Machine Parts And Wound Produc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运输的装置以及运输系统,属于车辆运输领域,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运输的装置包括:滑动组件、第一支撑组件、第二支撑组件以及至少两个用于承载车身的安装组件;安装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横向固定杆以及通过横向固定杆相连接的至少两个纵向固定杆;至少一个安装组件的纵向固定杆设置在第一支撑组件上;至少一个安装组件的纵向固定杆设置在第二支撑组件上;第一支撑组件以及第二支撑组件分别与滑动组件可拆卸连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白车身运输滑撬结构中部没有支撑结构,使得白车身在运输的过程中车身容易变形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运输的装置以及运输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运输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运输的装置以及运输系统。
背景技术
汽车生产线是指生产汽车流水作业生产线。其作业线工序有焊接、冲压、涂装、动力总成等。
白车身是指装焊完毕尚未涂装的车身。为了实现白车身在上述焊接和涂装工序之间的运输,现有技术中,往往需要采用固定定位支撑夹具,夹具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的形式固定在撬体上,对于此要求,结合图1所示,本领域逐渐出现了一种白车身运输撬棍结构,以使车身能够固定在其结构上,从而使得在运输的过程中,白车身不会因为颠簸而滑落。
但是,现有技术中白车身运输滑撬结构中部没有支撑结构,使得白车身在运输的过程中车身容易变形。
基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运输的装置以及运输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白车身运输滑撬结构中部没有支撑结构,使得白车身在运输的过程中车身容易变形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用于运输的装置,该装置包括:滑动组件、第一支撑组件、第二支撑组件以及至少两个用于承载车身的安装组件;安装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横向固定杆以及通过横向固定杆相连接的至少两个纵向固定杆;至少一个安装组件的纵向固定杆设置在第一支撑组件上;至少一个安装组件的纵向固定杆设置在第二支撑组件上;第一支撑组件以及第二支撑组件分别与滑动组件可拆卸连接。
具体的,在本申请中,用于运输的装置包括:滑动组件、第一支撑组件、第二支撑组件以及安装组件。其中,安装组件至少为两个,并且每一个安装组件都包括至少两个横向固定杆以及至少两个纵向固定杆,横向固定杆用于将纵向固定杆相连接,能够保证纵向固定杆不会因为外力的原因偏移,且其每个纵向固定杆的两端皆凸出于横向固定杆,使得纵向固定杆能够保证白车身在安装时更稳定。至少一个安装组件的两个纵向固定杆设置在第一支撑组件上,至少一个安装组件的两个纵向固定杆设置在第二支撑组件上,且第一支撑组件以及第二支撑组件设置在车身中部位置。因此,在不具有前地板的白车身安装到用于运输的装置上进行固定时,安装组件能够替代前地板,对白车身起到一个支撑作用,解决了白车身无前地板面板运输变形问题。
此外,第一支撑组件以及第二支撑组件可拆卸连接在滑动组件上,能够保证第一支撑组件以及第二支撑组件不会在滑动组件上脱落,从而确保白车身在运输的过程中,不会脱落。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支撑组件以及第二支撑组件分别与滑动组件的可拆卸连接方式可以为螺栓连接,也可以为卡扣连接,具体可拆卸连接方式在此不做赘述,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实现为准。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用于连接两个纵向固定杆的横向固定杆与纵向固定杆垂直设置,由于两点之间直线最短的原理,本实施例能够保证横向固定杆在装配的过程中用料更少,从而节约成本。
优选的,第一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横梁、第一支撑斜梁、第一支撑竖梁以及第二支撑斜梁;第一支撑横梁与滑动组件可拆卸连接;第一支撑斜梁以及第二支撑斜梁分别与第一支撑横梁固定连接;第一支撑竖梁与第一支撑斜梁固定连接;纵向固定杆分别设置在第一支撑竖梁以及第二支撑斜梁上。
第一支撑组件包括与滑动组件可拆卸连接的第一支撑横梁,即能够改变其在滑动组件上的安装位置。由于每种车型的安装点可能会不同,因此,第一支撑横梁能够对应不同车型的安装点,适应调整其在滑动组件上的安装位置,以实现不同车型的安装。第一支撑组件还包括:分别与第一支撑横梁固定连接的第一支撑斜梁、第二支撑斜梁以及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撑斜梁上的第一支撑竖梁。其中,每个安装组件的一个纵向固定杆设置在第一支撑横梁上,另一个纵向固定杆设置在第二支撑斜梁上,能够保证安装组件的位置适用于白车身的固定。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横梁和第二支撑斜梁用于支撑安装组件的一端保持水平,从而使得安装组件放到第一支撑横梁和第二支撑斜梁上时,能够保持水平,从而使得白车身固定在其上时保持水平状态,便于后续的工序(比如:涂装工艺)的进行。
优选的,第二支撑组件包括:第二支撑横梁、第三支撑横梁、第三支撑斜梁以及第四支撑斜梁;第二支撑横梁以及第三支撑横梁分别与滑动组件可拆卸连接;第二支撑横梁与第三支撑斜梁固定连接;第三支撑横梁与第四支撑斜梁固定连接;纵向固定杆分别设置在第三支撑斜梁以及第四支撑斜梁上。
第二支撑组件包括与滑动组件可拆卸连接的第二支撑横梁以及第三支撑横梁,即能够改变其在滑动组件上的安装位置。由于每种车型的安装点可能会不同,因此,第二支撑横梁以及第三支撑横梁能够对应不同车型的安装点适应调整其在滑动组件上的安装位置,以实现不同车型的安装。第二支撑横梁上固定设置有第三支撑斜梁,第三支撑横梁上固定设置有第四支撑斜梁,每一个安装组件的两个纵向固定杆分别设置在第三支撑斜梁以及第四支撑斜梁上,能够适用于白车身的固定。
此外,第二支撑组件采用第二支撑横梁以及第三支撑横梁作为底部支撑件,在白车身被固定的情况下,二者均能够一定的支撑效果,从而能够保证白车身更稳定固定在用于运输的装置上。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三支撑斜梁和第四支撑斜梁相对倾斜设置,且用于支撑安装组件的一端保持水平,从而使得安装组件放到第三支撑横梁和第四支撑斜梁上时,能够保持水平,从而使得白车身能够保持水平状态,便于后续的工序(比如:涂装工艺)的进行。
优选的,滑动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横板以及通过横板相连接的两个纵板;两个纵板上均设置有多个第一连接板;其中一个纵板上的第一连接板与另一纵板上的第一连接板一一对应;第一连接板分别与第一支撑横梁、第二支撑横梁以及第三支撑横梁可拆卸连接。
滑动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横板通过横板相连接的两个纵板,纵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一连接板,且其中一个纵板上的第一连接板与另一纵板上的第一连接板一一对应,第一连接板分别与第一支撑横梁、第二支撑横梁以及第三支撑横梁可拆卸连接。通过这样设置的方式,能够便于在适应不同车型时,更换第一支撑横梁、第二支撑横梁以及第三支撑横梁的位置。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用于连接两个纵板的横板与纵板垂直设置,多个第一连接板沿横板对称线对称设置在两个纵板上。通过这样设置的方式,能够使得第一支撑组件以及第二支撑组件与横板保持水平方向一致,从而便于白车身的运输。
优选的,第一支撑横梁至少包括横梁;以及固定设置在横梁上,且与第一连接板可拆卸连接的第二连接板;横梁的两端均凸出于纵向固定杆;第一支撑斜梁与第二支撑斜梁分别与横梁固定连接。
第一支撑横梁包括横梁,横梁的两端均凸出于纵向固定杆,横梁的底部与第一连接板相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第二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与第一连接板可拆卸连接,使得在后续的拆卸过程中,只需要将第一连接板以及第二连接板分离即可,提高拆卸效率的同时,也便于拆卸。第一支撑斜梁以及第二支撑斜梁固定连接在横梁上。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板以及第二连接板上分别设置有相适配的四个连接孔,螺栓穿过连接孔与螺母螺栓连接。
第一支撑横梁还包括:支撑部以及定位销;横梁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凸起部;支撑部固定设置在凸起部上;支撑部凸出于凸起部,且靠近纵向固定杆的部分与定位销可拆卸连接。
第一支撑横梁还包括支撑部以及定位销。横梁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向上延伸的凸起部,支撑部固定设置在凸起部上,支撑部凸出于凸起部,且靠近纵向固定杆的部分与定位销可拆卸连接。定位销能够对白车身起到定位和固定的作用,支撑部能够对白车身起到支撑作用。通过这样设置的方式,能够使得白车身稳定固定在用于运输的装置上。
优选的,还包括第三支撑组件以及第四支撑组件;第三支撑组件包括:倒“U”型支撑梁以及设置在倒“U”型支撑梁上的支撑块;倒“U”型支撑梁的底部与设置在纵板上的第一连接板可拆卸连接;第四支撑组件与第一连接板可拆卸连接。
用于运输的装置还包括第三支撑组件以及第四支撑组件,第三支撑组件包括倒“U”型支撑梁以及设置在倒“U”型支撑梁上的支撑块,第三支撑组件包括两个竖梁,且分别与两个纵板可拆卸连接。倒“U”型支撑梁的底部与设置在纵板上的第一连接板可拆卸连接。通过这样设置的方式,能够使得白车身的整体安装时,更加稳定。
优选的,纵向固定杆上设置有多个均布排列的电泳沥液孔。
在纵向固定杆上设置有多个均布排列的电泳沥液孔,使得白车身在进行涂装工艺时,能够随着白车身一起进行电泳。
优选的,支撑部上设置有导向面结构。
支撑部上设置有导向面结构,其能够保证白车身固定的过程中,保证定位销准确地插入到定位孔,无需反复进行尝试。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白车身,其包括与上述第一方面用于运输的装置相配合的门槛内板、门槛外板、与门槛内板固定连接的螺母管支架、与螺母管支架固定连接的螺母管以及连接件;门槛内板开设有第一定位孔;纵向固定杆上设置有通孔;连接件穿过通孔,并伸入第一定位孔与螺母管可拆卸连接,以使纵向固定杆、门槛内板相连接;门槛外板上设置有用于使定位销伸入的第二定位孔以及伸出部;在定位销伸入第二定位孔时,伸出部与支撑部相抵。
门槛内板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孔,且第一定位孔在门槛内板同一个件上,能够消除因不同零部件焊接时,第一定位孔中心距产生公差累计,导致定位困难的问题。螺母管支架与螺母管固定连接,螺母管支架与门槛内板固定连接;安装组件的纵向固定杆上设置有通孔,在白车身进行安装时,连接件穿过通孔,伸入到第一定位孔内,并与螺母管可拆卸连接,以使纵向固定杆、门槛内板相连接。门槛外板设置有第二定位孔,其能够与定位销相配合,以使定位销部分伸入第二定位孔内,在定位销部分伸入第二定位孔内时,门槛外板的伸出部与支撑部相贴合。通过这样设置的方式,能够保证白车身更稳定的固定在用于运输的装置上。
综上,本申请提供的用于运输的装置,通过在第一支撑组件以及第二支撑组件上设置安装组件的方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白车身运输滑撬结构中部没有支撑结构,使得白车身在运输的过程中车身容易变形的技术问题。另外,在支撑部上设置有向下倾斜的导向结构,能够保证白车身固定的过程中,保证定位销准确地插入到定位孔,无需多次尝试,从而节约了时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白车身运输撬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运输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运输的装置的爆炸图;
图4为图2的侧视图;
图5为图2中X的剖面图;
图6为图2的俯视图;
图7为图2中301的细节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运输系统的剖面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运输系统的另一剖面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运输系统的又一剖面图。
以上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横向固定杆-101;纵向固定杆-102;电泳沥液孔-103;
横板-201;纵板-202;第一连接板-203;
第一支撑横梁-301;第一支撑斜梁-302;第一支撑竖梁-303;第二支撑斜梁-304;
第二支撑横梁-401;第三支撑横梁-402;第三支撑斜梁-403;第四支撑斜梁-404;
横梁-3010;第二连接板-3011;支撑部-3012;凸起部-3013;定位销-3014;导向面结构-3015;
倒“U”型支撑梁-501;支撑块-502;
竖梁-601;支撑板-701;安装螺栓-702;
门槛内板-801;门槛外板-802;螺母管支架-803;螺母管-804;第一定位孔-805;伸出部-806;连接件-807;
前围总成-901;凸起部位-90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特征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应当理解,本文给出的具体实施例是出于向本领域技术人员解释的目的,仅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请参考图2-图1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运输的装置的一具体实施方案中,用于运输的装置包括:包括滑动组件、第一支撑组件、第二支撑组件以及至少两个用于承载车身的安装组件;安装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横向固定杆101以及通过横向固定杆101相连接的至少两个纵向固定杆102;至少一个安装组件的纵向固定杆102设置在第一支撑组件上;至少一个安装组件的纵向固定杆102设置在第二支撑组件上;第一支撑组件以及第二支撑组件分别与滑动组件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可以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结合以下任一项或者多项的组合;
第一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横梁301、第一支撑斜梁302、第一支撑竖梁303以及第二支撑斜梁304;第一支撑横梁301与滑动组件可拆卸连接;第一支撑斜梁302以及第二支撑斜梁304分别与第一支撑横梁301固定连接;第一支撑竖梁303与第一支撑斜梁302固定连接;纵向固定杆102分别设置在第一支撑竖梁303以及第二支撑斜梁304上;
第二支撑组件包括:第二支撑横梁401、第三支撑横梁402、第三支撑斜梁403以及第四支撑斜梁404;第二支撑横梁401以及第三支撑横梁402分别与滑动组件可拆卸连接;第二支撑横梁401与第三支撑斜梁403固定连接;第三支撑横梁402与第四支撑斜梁404固定连接;纵向固定杆102分别设置在第三支撑斜梁403以及第四支撑斜梁404上;
滑动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横板201以及通过横板201相连接的两个纵板202;两个纵板202上均设置有多个第一连接板203;其中一个纵板202上的第一连接板203与另一纵板202上的第一连接板203一一对应;第一连接板203分别与第一支撑横梁301、第二支撑横梁401以及第三支撑横梁402可拆卸连接;
第一支撑横梁301至少包括横梁;以及固定设置在横梁上,且与第一连接板203可拆卸连接的第二连接板3011;横梁的两端均凸出于纵向固定杆102;第一支撑斜梁302与第二支撑斜梁304分别与横梁固定连接;
第一支撑横梁301还包括:支撑部3012以及定位销3014;横梁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凸起部3013;支撑部3012固定设置在凸起部3013上;支撑部3012凸出于凸起部3013,且靠近纵向固定杆102的部分与定位销3014可拆卸连接;
还包括第三支撑组件以及第四支撑组件;第三支撑组件包括:倒“U”型支撑梁501以及设置在倒“U”型支撑梁501上的支撑块502;倒“U”型支撑梁501的底部与设置在纵板202上的第一连接板203可拆卸连接;第四支撑组件与第一连接板203可拆卸连接;
纵向固定杆102上设置有多个均布排列的电泳沥液孔103;
支撑部3012上设置有向下倾斜的导向面结构3015。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运输系统,包括用于运输的装置以及与用于运输的装置相配合的门槛内板801、门槛外板802、与门槛内板801固定连接的螺母管支架803、与螺母管支架803固定连接的螺母管804以及连接件807;门槛内板801开设有第一定位孔(图中未示出);纵向固定杆102上设置有通孔(图中未示出);连接件807穿过通孔(图中未示出),并伸入第一定位孔(图中未示出)与螺母管804可拆卸连接,以使纵向固定杆102、门槛内板801相连接;门槛外板802上设置有用于使定位销3014伸入的第二定位孔(图中未示出)以及伸出部806;在定位销3014伸入第二定位孔(图中未示出)时,伸出部806与支撑部3012相抵。
结合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运输的装置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包括滑动组件、第一支撑组件、第二支撑组件以及安装组件。其中,第一支撑组件以及第二支撑组件可拆卸连接在滑动组件上,安装组件至少为两个,并且每一个安装组件都包括至少两个横向固定杆101以及至少两个纵向固定杆102,横向固定杆101用于将纵向固定杆102相连接,且其每个纵向固定杆102的两端皆凸出于横向固定杆101。至少一个安装组件的两个纵向固定杆102设置在第一支撑组件上,至少一个安装组件的两个纵向固定杆102设置在第二支撑组件上,且第一支撑组件以及第二支撑组件设置在车身中部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支撑组件以及第二支撑组件分别与滑动组件的可拆卸连接方式可以为螺栓连接,也可以为卡扣连接,具体可拆卸连接方式在此不做赘述,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实现为准。
结合图2、图3和图5所示,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为了使白车身固定的效果更好,用于运输的装置还包括:第三支撑组件以及第四支撑组件,第三支撑组件包括倒“U”型支撑梁501以及设置在倒“U”型支撑梁501上的两个支撑块502,两个支撑块502设置在倒“U”型支撑梁501的横向部位上,倒“U”型支撑梁501的底部与设置在纵板202上的第一连接板203可拆卸连接,第三支撑组件包括两个竖梁601,两个竖梁601的底部分别与两个纵板202上的第一连接板203可拆卸连接。通过这样设置的方式,能够使得白车身的整体安装时,更加稳定。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为了使用于运输的装置中的第一支撑组件更稳定,第一支撑组件包括与滑动组件可拆卸连接的第一支撑横梁301,即能够改变其在滑动组件上的安装位置。由于每种车型的安装点可能会不同,因此,第一支撑横梁301能够对应不同车型的安装点适应调整其在滑动组件上的安装位置,以实现不同车型的安装。第一支撑组件还包括:分别与第一支撑横梁301固定连接的第一支撑斜梁302、第二支撑斜梁304以及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撑斜梁302上的第一支撑竖梁303。其中,每个安装组件的一个纵向固定杆102设置在第一支撑横梁301上,另一个纵向固定杆102设置在第二支撑斜梁304上,能够保证安装组件的位置适用于白车身的固定。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为了使用于运输的装置中的第二支撑组件更稳定,第二支撑组件包括与滑动组件可拆卸连接的第二支撑横梁401以及第三支撑横梁402,即能够改变其在滑动组件上的安装位置。由于每种车型的安装点可能会不同,因此,第二支撑横梁401以及第三支撑横梁402能够对应不同车型的安装点适应调整其在滑动组件上的安装位置,以实现不同车型的安装。第二支撑横梁401上固定设置有第三支撑斜梁403,第三支撑横梁402上固定设置有第四支撑斜梁404,每一个安装组件的两个纵向固定杆102分别设置在第三支撑斜梁403以及第四支撑斜梁404上,能够适用于白车身的固定。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三支撑斜梁403和第四支撑斜梁404用于支撑安装组件的一端保持水平,从而使得安装组件放到第三支撑横梁402和第四支撑斜梁404上时,能够保持水平,从而使得白车身能够保持水平状态,便于后续的工序(比如:涂装工艺)的进行。
结合图2、图3和图7所示,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横梁301包括横梁3010,横梁3010的两端均凸出于纵向固定杆102,横梁3010的底部与第一连接板203相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第二连接板3011,第二连接板3011与第一连接板203可拆卸连接,使得在后续的拆卸过程中,只需要将第一连接板203以及第二连接板3011分离即可,从而提高拆卸效率。第一支撑斜梁302以及第二支撑斜梁304固定连接在横梁3010上。
结合图2、图3和图7所示、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横梁301还包括支撑部3012以及定位销3014。横梁301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向上延伸的凸起部3013,支撑部3012固定设置在凸起部3013上,支撑部3012凸出于凸起部3013,且靠近纵向固定杆102的部分与定位销3014可拆卸连接。定位销3014能够对白车身起到定位和固定的作用,支撑部3012能够对白车身起到支撑作用。通过这样设置的方式,能够使得白车身稳定固定在用于运输的装置上。
结合图7所示,为了使得白车身安装更便利,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横梁301的支撑部3012上设置有靠近定位销3014的,且向下倾斜的导向面结构3015。
结合图2和图3所示,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中,第三支撑横梁402与第一支撑横梁301结构完全相同,第二支撑横梁401与第一支撑横梁301去掉定位销3014的结构完全相同,通过第一支撑横梁301、第二支撑横梁401以及第三支撑横梁402之间取消和增加定位销3014结构,能够做到不同车型之间三者的共用。
结合图2和图3所示,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三支撑组件以及第四支撑组件。其中,第三支撑组件包括倒“U”型支撑梁501,第四支撑组件包括两个竖梁601,且分别与两个纵板202的第一连接板203可拆卸连接。第二支撑横梁401、第三支撑横梁402、倒“U”型支撑梁501以及两个竖梁601的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二连接板3011,上述各梁通过第二连接板3011实现与纵向固定杆102上的第一连接板203可拆卸连接。
结合图2和图3所示,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横梁301、第一支撑斜梁302、第一支撑竖梁303、第二支撑斜梁304、第二支撑横梁401、第三支撑横梁402、第三支撑斜梁403、第四支撑斜梁404以及第四支撑组件的两个竖梁601上皆设置有用于支撑白车身的支撑板701。
结合图2和图3所示,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滑动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横板201通过横板201相连接的两个纵板202,纵板202上设置有多个第一连接板203,且其中一个纵板202上的第一连接板203与另一纵板202上的第一连接板203一一对应,第一连接板203分别与第一支撑横梁301、第二支撑横梁401以及第三支撑横梁402上的第二连接板3011可拆卸连接。通过这样设置的方式,能够便于在适应不同车型时,更换第一支撑横梁301、第二支撑横梁401以及第三支撑横梁402的位置。
结合图2、图3和图5所示,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板203上设置有沿第一连接板203中线对称的四个第一连接孔(图中未示出),第二连接板3011上设置有与第一连接板203相适配的第二连接孔(图中未示出),安装螺栓702穿过第一连接孔(图中未示出)以及第二连接孔(图中未示出),以实现第一连接板203和第二连接板3011螺栓连接。
结合图2和图3所示,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横板201与纵板202垂直设置,多个第一连接板203沿横板201对称线对称设置在两个纵板202上。通过这样设置的方式,能够使得第一支撑组件以及第二支撑组件与横板201保持水平方向一致,从而便于白车身的运输。
结合图9和图10所示,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运输系统,其包括与上述用于运输的装置以及与用于运输的装置相配合的门槛内板801、门槛外板802、与门槛内板801固定连接的螺母管支架803、与螺母管支架803固定连接的螺母管804以及连接件807,门槛内板801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孔(图中未示出),且第一定位孔(图中未示出)在门槛内板801同一个件上,能够消除因不同零部件焊接时,第一定位孔(图中未示出)中心距产生公差累计,导致定位困难的问题。螺母管支架803与螺母管804固定连接,螺母管支架803与门槛内板801固定连接;安装组件的纵向固定杆102上设置有通孔(图中未示出),在白车身进行安装时,连接件807穿过通孔(图中未示出),伸入到第一定位孔(图中未示出)内,并与螺母管804可拆卸连接,以使纵向固定杆102、门槛内板801相连接。门槛外板802设置有第二定位孔(图中未示出),其能够与定位销3014相配合,以使定位销3014部分伸入第二定位孔(图中未示出)内,在定位销3014部分伸入第二定位孔(图中未示出)内时,门槛外板802的伸出部806与支撑部3012相贴合。
结合图8所示,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白车身还包括前围总成901,前围总成901包括一凸起部位902,凸起部位902的一端与第一支撑斜梁302的支撑板701相抵。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用于运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滑动组件、第一支撑组件、第二支撑组件以及至少两个用于承载车身的安装组件;
所述安装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横向固定杆以及通过横向固定杆相连接的至少两个纵向固定杆;
至少一个所述安装组件的所述纵向固定杆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组件上;
至少一个所述安装组件的所述纵向固定杆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组件上;
所述第一支撑组件以及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分别与所述滑动组件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运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横梁、第一支撑斜梁、第一支撑竖梁以及第二支撑斜梁;
所述第一支撑横梁与所述滑动组件可拆卸连接;
所述第一支撑斜梁以及所述第二支撑斜梁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横梁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支撑竖梁与所述第一支撑斜梁固定连接;
所述纵向固定杆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竖梁以及所述第二支撑斜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运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包括:第二支撑横梁、第三支撑横梁、第三支撑斜梁以及第四支撑斜梁;
所述第二支撑横梁以及所述第三支撑横梁分别与所述滑动组件可拆卸连接;
所述第二支撑横梁与所述第三支撑斜梁固定连接;
所述第三支撑横梁与所述第四支撑斜梁固定连接;
所述纵向固定杆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三支撑斜梁以及所述第四支撑斜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运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横板以及通过所述横板相连接的两个纵板;
两个所述纵板上均设置有多个第一连接板;
其中一个纵板上的所述第一连接板与另一纵板上的所述第一连接板一一对应;
所述第一连接板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横梁、所述第二支撑横梁以及所述第三支撑横梁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运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横梁至少包括横梁;以及
固定设置在所述横梁上,且与所述第一连接板可拆卸连接的第二连接板;
所述横梁的两端均凸出于所述纵向固定杆;
所述第一支撑斜梁与所述第二支撑斜梁分别与所述横梁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运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横梁还包括:支撑部以及定位销;
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凸起部;
所述支撑部固定设置在凸起部上;
所述支撑部凸出于所述凸起部,且靠近所述纵向固定杆的部分与所述定位销可拆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运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支撑组件以及第四支撑组件;
所述第三支撑组件包括:倒“U”型支撑梁以及设置在所述倒“U”型支撑梁上的支撑块;
所述倒“U”型支撑梁的底部与设置在所述纵板上的所述第一连接板可拆卸连接;
所述第四支撑组件与所述第一连接板可拆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运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固定杆上设置有多个均布排列的电泳沥液孔。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运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上设置有向下倾斜的导向面结构。
10.一种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运输的装置;以及
与所述的用于运输的装置相配合的门槛内板、门槛外板、与所述门槛内板固定连接的螺母管支架、与所述螺母管支架固定连接的螺母管以及连接件;
门槛内板开设有第一定位孔;纵向固定杆上设置有通孔;
所述连接件穿过所述通孔,并伸入所述第一定位孔与所述螺母管可拆卸连接,以使所述纵向固定杆、所述门槛内板相连接;
所述门槛外板上设置有用于使定位销伸入的第二定位孔以及伸出部;
在所述定位销伸入所述第二定位孔时,所述伸出部与支撑部相抵。
CN202222725118.3U 2022-10-17 2022-10-17 一种用于运输的装置以及运输系统 Active CN2186640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25118.3U CN218664068U (zh) 2022-10-17 2022-10-17 一种用于运输的装置以及运输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25118.3U CN218664068U (zh) 2022-10-17 2022-10-17 一种用于运输的装置以及运输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64068U true CN218664068U (zh) 2023-03-21

Family

ID=855640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725118.3U Active CN218664068U (zh) 2022-10-17 2022-10-17 一种用于运输的装置以及运输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640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047420B1 (ko) 크로스 부재 및 부품을 차량 프레임 빔에 장착하기 위한 방법
KR20050085946A (ko) 다용도 차량을 위한 전방프레임부품
CN201193050Y (zh) 可调整安装尺寸的前副车架
CN218664068U (zh) 一种用于运输的装置以及运输系统
US8632085B2 (en) Bolted I-beam axle suspension system and method of construction
CN212473247U (zh) 罐式运输车
CN211167091U (zh) 副车架总成和车辆
CN212685115U (zh) 后桥安装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KR100645750B1 (ko) 차량용 리어 크로스멤버의 마운팅 용접 구조
CN217804902U (zh) 安装支架、车架前端总成及车辆
CN210310029U (zh) 全地形车
CN218616869U (zh) 汽车及其车架
CN216034226U (zh) 一种车辆侧面防护装置
CN201140730Y (zh) 汽车车身后地板前板
CN216734476U (zh) 副车架组件、承载装置和工程车辆
CN220948176U (zh) 车架和车辆
CN221316417U (zh) 一种微型货车货箱底板总成
CN220315114U (zh) 横梁及车辆
CN219467850U (zh) 一种汽车c柱加强板
CN211167146U (zh) 备胎固定架和包括其的车辆
CN220009620U (zh) 一种新型踏板
CN219790294U (zh) 车身和车辆
CN218489612U (zh) 一种后保险杠骨架及车辆
CN216424076U (zh) 空滤器支架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8613606U (zh) 一种定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