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90294U - 车身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身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90294U
CN219790294U CN202320699650.4U CN202320699650U CN219790294U CN 219790294 U CN219790294 U CN 219790294U CN 202320699650 U CN202320699650 U CN 202320699650U CN 219790294 U CN219790294 U CN 2197902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ont bumper
vehicle body
bracket
brackets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9965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国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69965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902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902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902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身和车辆,车身包括:车身主体和至少五个前保险杠安装支架,至少五个前保险杠安装支架设置于车身主体上,且至少五个前保险杠安装支架在车身主体上间隔设置。通过在车身主体上设置至少五个前保险杠安装支架,而且至少五个前保险杠安装支架间隔设置,从而可以通过极少的成本和重量来提高前保险杠的安装精度,以及防止前保险杠出现下坠,而且车身通用性强,适用范围广,从而便于工厂生产和维修。

Description

车身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身和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SUV车型,通常只会在防撞梁上布置两个安装支架,而且支架结构刚度低易变形,对前保险杠的支撑刚度不足。相关技术中,前保险杠尺寸宽大,以及重量也明显大于其它车型,生产时难以保证间隙面差,在车辆使用中又极易出现前保险杠下坠的问题,从而使工厂生产和后期维护均存在诸多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身,该车身可以提高前保险杠的安装精度以及防止下坠。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提出了一种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身,包括:车身主体和至少五个前保险杠安装支架,至少五个所述前保险杠安装支架设置于所述车身主体上,且至少五个所述前保险杠安装支架在所述车身主体上间隔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身,通过在车身主体上设置至少五个前保险杠安装支架,而且至少五个前保险杠安装支架间隔设置,从而可以通过极少的成本和重量来提高前保险杠的安装精度,以及防止前保险杠出现下坠,而且车身通用性强,适用范围广,从而便于工厂生产和维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车身主体包括:水箱框架;框架侧连接板,所述框架侧连接板连接于所述水箱框架的两侧,至少五个所述前保险杠安装支架分别设置于所述水箱框架和两侧的所述框架侧连接板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水箱框架包括:下横梁,至少五个所述前保险杠安装支架包括:至少三个第一支架,至少三个所述第一支架分别设置于所述下横梁的中部和两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至少五个所述前保险杠安装支架还包括: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设置于所述框架侧连接板远离所述水箱框架的一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至少五个所述前保险杠安装支架还包括:第三支架,所述第三支架设置于所述框架侧连接板邻近所述水箱框架的一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水箱框架还包括:上横梁和竖梁,所述上横梁位于所述下横梁的上方,所述竖梁连接于所述上横梁和所述下横梁的两端之间,至少五个所述前保险杠安装支架还包括:第四支架,所述第四支架设置于所述上横梁上且在所述上横梁上间隔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四支架上设置有后固定板和两个侧固定板,所述后固定板固定在所述上横梁的上表面,两个所述侧固定板固定在所述上横梁的前表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水箱框架还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连接于所述上横梁的中点和所述下横梁的中点之间,至少五个所述前保险杠安装支架还包括:第五支架,所述第五支架设置于所述连接板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前保险杠安装支架的至少一侧设置有翻边、凸台和加强筋中至少一种;所述前保险杠安装支架上设置有弱化孔和溃缩槽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包括:前保险杠和以上所述的车身,至少五个所述前保险杠安装支架均与所述前保险杠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身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第一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第二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第三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第四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第五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车身;
2、车身主体;21、水箱框架;22、框架侧连接板;23、下横梁;24、上横梁;25、竖梁;26、连接板;3、前保险杠安装支架;31、第一支架;32、第二支架;33、第三支架;34、第四支架;341、后固定板;342、侧固定板;35、第五支架;4、翻边;5、凸台;6、加强筋;7、弱化孔;8、溃缩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1-图6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身1,该车身1应用于车辆中。例如,SUV车型。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身1,包括:车身主体2和至少五个前保险杠安装支架3,至少五个前保险杠安装支架3设置于车身主体2上,且至少五个前保险杠安装支架3在车身主体2上间隔设置。可以理解的是,至少五个前保险杠安装支架3位于车身主体2上,而且至少五个前保险杠安装支架3在车身主体2上间隔设置,从而可以使前保险杠安装支架3对前保险杠的承受范围更大,而且可以提升前保险杠的安装精度。
由此,通过在车身主体2上设置至少五个前保险杠安装支架3,而且至少五个前保险杠安装支架3间隔设置,从而可以通过极少的成本和重量来提高前保险杠的安装精度,以及防止前保险杠出现下坠,而且车身1通用性强,适用范围广,从而便于工厂生产和维修。
其中,如图1所示,车身主体2包括:水箱框架21和框架侧连接板22,框架侧连接板22连接于水箱框架21的两侧,至少五个前保险杠安装支架3分别设置于水箱框架21和两侧的框架侧连接板22上。也就是说,水箱框架21和框架侧连接板22构成车身主体2的前侧主体部分,框架侧连接板22位于水箱框架21的左右两侧,至少五个前保险杠安装支架3分别位于水箱框架21和框架侧连接板22上,而且至少五个前保险杠安装支架3间隔设置,从而可以对前保险杠进行定位以及提高前保险杠的安装精度,进而防止前保险杠出现下坠的问题。
另外,如图1和图2所示,水箱框架21包括:下横梁23,至少五个前保险杠安装支架3包括:至少三个第一支架31,至少三个第一支架31分别设置于下横梁23的中部和两端。可以理解的是,至少三个第一支架31位于下横梁23上,而且至少三个第一支架31间隔设置,例如,其中一个第一支架31位于下横梁23中部,其他两个第一支架31分别位于下横梁23的左右两侧,三个第一支架31与下横梁23之间都采用自焊接结构,如此设置可以简化安装工艺以及提升连接处的强度,而且三个第一支架31与下横梁23之间还设置有螺栓连接,如此设置可以便于第一支架31变形后进行更换,从而节省工时,以及提升车辆的安全性。
此外,如图1和图3所示,至少五个前保险杠安装支架3还包括:第二支架32,第二支架32设置于框架侧连接板22远离水箱框架21的一端。可以理解的是,第二支架32位于框架侧连接板22远离水箱框架21的左右两侧,第二支架32与框架侧连接板22之间通过三个螺栓连接起来,而且三个螺栓呈三角形排布,从而可以提升第二支架32和框架侧连接板22之间的安装强度和抵抗变形能力。例如,两个第二支架32对称设计。
此外,如图1和图4所示,至少五个前保险杠安装支架3还包括:第三支架33,第三支架33设置于框架侧连接板22邻近水箱框架21的一端。可以理解的是,第三支架33位于框架侧连接板22靠近水箱框架21的左右两侧,第三支架33与框架侧连接板22之间通过螺栓连接,从而可以提升第三支架33和框架侧连接板22之间的连接强度。例如,两个第三支架33对称设计。
另外,如图1和图5所示,水箱框架21还包括:上横梁24和竖梁25,上横梁24位于下横梁23的上方,竖梁25连接于上横梁24和下横梁23的两端之间,至少五个前保险杠安装支架3还包括:第四支架34,第四支架34设置于上横梁24上且在上横梁24上间隔设置。也就是说,竖梁25位于上横梁24和下横梁23的左右两端之间,而且竖梁25与上横梁24和下横梁23连接起来,第四支架34位于上横梁24上,而且第四支架34之间间隔设置,从而便于使第四支架34与前保险杠之间进行卡接,以及便于前保险杠的安装。例如,两个第四支架34对称设计。
其中,如图5所示,第四支架34上设置有后固定板341和两个侧固定板342,后固定板341固定在上横梁24的上表面,两个侧固定板342固定在上横梁24的前表面。也就是说,后固定板341和两个侧固定板342构成第四支架34,后固定板341位于上横梁24的上表面,两个侧固定板342位于上横梁24的前表面,而且后固定板341与两个侧固定板342和上横梁24之间通过焊接连接,从而可以使后固定板341和两个侧固定板342构成三角形焊接结构,进而提升第四支架34与上横梁24之间的连接强度,还可以提升第四支架34的抗变形能力。
除此之外,如图1和图6所示,水箱框架21还包括:连接板26,连接板26连接于上横梁24的中点和下横梁23的中点之间,至少五个前保险杠安装支架3还包括:第五支架35,第五支架35设置于连接板26上。也就是说,连接板26位于上横梁24和下横梁23的中部,而且连接板26与上横梁24和下横梁23之间进行连接,第五支架35位于连接板26上,从而便于前保险杠的安装。
可选地,如图2-图6所示,前保险杠安装支架3的至少一侧设置有翻边4、凸台5和加强筋6中至少一种,前保险杠安装支架3上设置有弱化孔7和溃缩槽8中的至少一种。也就是说,翻边4、凸台5和加强筋6可以增强前保险杠安装支架3的刚度和强度,弱化孔7和溃缩槽8可以使前保险杠安装支架3形成过渡区以及局部容易变形,从而可以保护行人安全。例如,第一支架31上设置弱化孔7、溃缩槽8和翻边4,从而可以使弱化孔7和溃缩槽8达到保护行人的目的,翻边4可以提升第一支架31的整体结构强度;第二支架32上设置翻边4、凸台5和加强筋6,从而可以提升第二支架32的整体结构强度;第三支架33上设置翻边4、加强筋6和溃缩槽8,从而可以使溃缩槽8达到保护行人的目的,以及翻边4和加强筋6提升第三支架33的整体结构强度;第四支架34上设置翻边4和凸台5,从而可以提升第四支架34的整体结构强度;第五支架35上设置翻边4,从而可以提升第五支架35的整体结构强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前保险杠和以上实施例车身1,至少五个前保险杠安装支架3均与前保险杠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车身,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身主体(2);
至少五个前保险杠安装支架(3),至少五个所述前保险杠安装支架(3)设置于所述车身主体(2)上,且至少五个所述前保险杠安装支架(3)在所述车身主体(2)上间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主体(2)包括:
水箱框架(21);
框架侧连接板(22),所述框架侧连接板(22)连接于所述水箱框架(21)的两侧,至少五个所述前保险杠安装支架(3)分别设置于所述水箱框架(21)和两侧的所述框架侧连接板(2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框架(21)包括:下横梁(23),至少五个所述前保险杠安装支架(3)包括:至少三个第一支架(31),至少三个所述第一支架(31)分别设置于所述下横梁(23)的中部和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其特征在于,至少五个所述前保险杠安装支架(3)还包括:第二支架(32),所述第二支架(32)设置于所述框架侧连接板(22)远离所述水箱框架(21)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身,其特征在于,至少五个所述前保险杠安装支架(3)还包括:第三支架(33),所述第三支架(33)设置于所述框架侧连接板(22)邻近所述水箱框架(21)的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框架(21)还包括:上横梁(24)和竖梁(25),所述上横梁(24)位于所述下横梁(23)的上方,所述竖梁(25)连接于所述上横梁(24)和所述下横梁(23)的两端之间,至少五个所述前保险杠安装支架(3)还包括:第四支架(34),所述第四支架(34)设置于所述上横梁(24)上且在所述上横梁(24)上间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支架(34)上设置有后固定板(341)和两个侧固定板(342),所述后固定板(341)固定在所述上横梁(24)的上表面,两个所述侧固定板(342)固定在所述上横梁(24)的前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框架(21)还包括:连接板(26),所述连接板(26)连接于所述上横梁(24)的中点和所述下横梁(23)的中点之间,至少五个所述前保险杠安装支架(3)还包括:第五支架(35),所述第五支架(35)设置于所述连接板(26)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保险杠安装支架(3)的至少一侧设置有翻边(4)、凸台(5)和加强筋(6)中至少一种;和/或
所述前保险杠安装支架(3)上设置有弱化孔(7)和溃缩槽(8)中的至少一种。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前保险杠;
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1),至少五个所述前保险杠安装支架(3)均与所述前保险杠固定连接。
CN202320699650.4U 2023-04-03 2023-04-03 车身和车辆 Active CN2197902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99650.4U CN219790294U (zh) 2023-04-03 2023-04-03 车身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99650.4U CN219790294U (zh) 2023-04-03 2023-04-03 车身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90294U true CN219790294U (zh) 2023-10-03

Family

ID=881536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99650.4U Active CN219790294U (zh) 2023-04-03 2023-04-03 车身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902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52184B2 (en) Crashbox and damping arrangement with crashbox
CN1789039B (zh) 汽车的保险杠装置
US7896408B2 (en) Bumper structure
US4765665A (en) Bumper structure
US8672396B2 (en) Vehicle front portion structure
CN204077275U (zh) 扭转梁安装支架
CN219790294U (zh) 车身和车辆
CN109638201B (zh) 电池固定结构、电动车底盘和电动车
CN104228953A (zh) 车架及具有该车架的车辆
CN208469538U (zh) 一种动力电池包固定托架
CN219749758U (zh) 前防撞梁总成和车辆
CN219969609U (zh) 车辆的防护装置以及车辆
CN218806146U (zh) 车辆机舱以及车辆
CN211308767U (zh) 备胎收藏器固定支架、横梁及汽车
CN220053931U (zh) 全框式车架
CN212861355U (zh) 一种保险杠侧部支撑装置及车辆
CN219947948U (zh) 用于车辆的支架组件及车辆
CN219687269U (zh) 用于车辆的雨刮支架及车辆
CN218140929U (zh) 减震器支撑结构
CN218877390U (zh) 车架组件及车辆
CN219989330U (zh) 抗扭杆支架及车辆
CN217048454U (zh) 一种后视镜的加强板安装结构
CN220577370U (zh) 一种翼子板安装结构及车辆
CN202716721U (zh) 汽车发动机支座支架
CN214254618U (zh) 模组侧板的安装支架和电池模组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