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36148U - 一种散热结构及汽车车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散热结构及汽车车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36148U
CN218936148U CN202320177775.0U CN202320177775U CN218936148U CN 218936148 U CN218936148 U CN 218936148U CN 202320177775 U CN202320177775 U CN 202320177775U CN 218936148 U CN218936148 U CN 2189361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
heat
fin
groove
f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7777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聪
仇智平
张大攀
祝贺
桑文慧
张玉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SCO Vis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SCO V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SCO Vis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SCO V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17777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361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361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361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一种散热结构及汽车车灯,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该散热结构包括基板、翅片和导热件,导热件设置于基板和翅片之间,基板的第一侧用于固定安装具有灯珠的电路板,基板的第二侧与翅片固定连接,基板的第二侧设置有固定槽,导热件固定安装在固定槽内,导热件的导热率大于基板和翅片的导热率。该散热结构能够提高汽车车灯的散热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散热结构及汽车车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散热结构及汽车车灯。
背景技术
汽车车灯,指的是车辆上的灯具,主要起照明和信号作用。一般地,汽车车灯可以根据其安装在车身上的具体位置的不同分为组合前照灯和组合尾灯,其中,组合前照灯可以按照实际功能的不同分为远光灯、近光灯、前转向灯和前位灯,组合尾灯可以按照实际功能的不同分为后位灯、倒车灯、制动灯、后雾灯和后转向灯。
汽车车灯在使用的时候,特别是在夜间长时间开车时,由于汽车车灯工作的时间比较长,因此会产生较大的热量,如果热量不能及时地排出,就会对汽车车灯造成一定的影响,很容易损坏汽车车灯。目前,汽车车灯所采用的传统散热器大多为铸造一体成型的翅片,在产品设计时需要结合考虑制造工艺和结构强度等多方面的实际需求,因此,在材料选择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造成传统散热器存在导热率较低的问题,导致汽车车灯的散热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结构及汽车车灯,能够提高汽车车灯的散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散热结构,包括基板、翅片和导热件,所述导热件设置于所述基板和所述翅片之间,所述基板的第一侧用于固定安装具有灯珠的电路板,所述基板的第二侧与所述翅片固定连接,所述基板的第二侧设置有固定槽,所述导热件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槽内,所述导热件的导热率大于所述基板和所述翅片的导热率。该散热结构能够提高汽车车灯的散热效果。
可选地,所述导热件的相对两侧分别与所述固定槽和所述翅片贴合接触。
可选地,所述导热件包括第一子导热单元和第二子导热单元,所述第一子导热单元和所述第二子导热单元一端位置相邻固定,固定部分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子导热单元和所述第二子导热单元的宽度。
可选地,所述第一子导热单元和所述第二子导热单元为U型铜管,所述U型铜管开口相对设置且所述U型铜管的一端位置相邻焊接固定,焊接固定部分的宽度大于单个所述U型铜管的宽度。
可选地,所述固定槽包括容置所述第一子导热单元与所述第二子导热单元固定部分的第一子凹槽以及能够容置除所述固定部分的其他部分的第二子凹槽,所述第一子凹槽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子凹槽的宽度。
可选地,还包括风扇,所述翅片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子翅片和第二子翅片、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子翅片和所述第二子翅片的第三子翅片,所述基板与所述第三子翅片靠近所述导热件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风扇与所述第三子翅片背离所述导热件的一侧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一子翅片和所述第二子翅片之间。
可选地,所述风扇包括风扇支架以及固定安装在所述风扇支架上的风扇本体,所述第三子翅片上设置有加强筋,所述风扇支架与所述加强筋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子翅片上形成有限位槽,所述风扇支架上设置有走线槽,所述走线槽对应容置于所述限位槽内,所述风扇本体通过线束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线束靠近所述风扇本体的一端限位容置于所述走线槽内。
可选地,所述第一子翅片与所述第三子翅片之间设置有避让槽,所述风扇本体通过紧固件与所述风扇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紧固件靠近所述第三子翅片的一端伸出所述风扇支架外且容置于所述避让槽内。
可选地,所述基板通过导热胶与所述电路板固定连接,所述基板的第一侧设置有溢胶槽,所述溢胶槽用于储存从所述基板与所述电路板之间溢出的所述导热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汽车车灯,包括上述的散热结构。该散热结构能够提高汽车车灯的散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
该散热结构包括基板、翅片和导热件,导热件设置于基板和翅片之间,基板的第一侧用于固定安装具有灯珠的电路板,基板的第二侧与翅片固定连接,基板的第二侧设置有固定槽,导热件固定安装在固定槽内,导热件的导热率大于基板和翅片的导热率。相较于传统散热器中采用铸造一体成型制得的翅片,其在材料选择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本申请提供的散热结构,通过分体式的基板、翅片和导热件,不仅能够分别满足各自的主要需求,即基板的结构强度的需求、翅片的制造工艺和散热效果的需求、以及导热件的散热效果的需求,还能够通过固定槽对基板进行局部减薄,从而减小固定槽所在位置的基板在热量传递过程中的热阻,并通过导热件更进一步地提高基板的导热性,相较于仅通过基板传递热量的方式,本申请提供的散热结构,通过基板、以及比基板和翅片的导热率更高的导热件传递热量的方式,可以使得电路板工作产生的热量能够尽可能多地从电路板所在的一侧通过基板和导热件传递到翅片所在的一侧,从而进一步地提高了汽车车灯的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散热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散热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基板和导热件的爆炸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翅片和风扇支架的爆炸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翅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风扇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散热结构、电路板和安装支架的装配示意图之一;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散热结构、电路板和安装支架的装配示意图之二。
图标:100-散热结构;10-基板;11-固定槽;111-第一子凹槽;112-第二子凹槽;12-溢胶槽;13-第一安装孔;20-导热件;21-第一子导热单元;22-第二子导热单元;30-翅片;31-第一子翅片;32-第二子翅片;321-限位槽;33-第三子翅片;331-加强筋;332-避让槽;40-风扇;41-风扇支架;411-走线槽;412-定位片;42-风扇本体;200-电路板;300-安装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结合参照图1至图8,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散热结构100,包括基板10、翅片30和导热件20,导热件20设置于基板10和翅片30之间,基板10的第一侧用于固定安装具有灯珠的电路板200,基板10的第二侧与翅片30固定连接,基板10的第二侧设置有固定槽11,导热件20固定安装在固定槽11内,例如导热件20可以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安装在固定槽11内,导热件20的导热率大于基板10和翅片30的导热率。该散热结构100能够提高汽车车灯的散热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图2、图7和图8所示,该散热结构100包括基板10和翅片30,基板10的第一侧用于固定安装具有灯珠的电路板200(和安装支架300),以通过基板10与汽车车灯的电路板200(和安装支架300)等部件固定连接,基板10的与第一侧相背的第二侧与翅片30固定连接,以通过基板10对翅片30的安装和固定起到支撑作用,从而通过基板10将电路板200工作产生的热量传递给翅片30进行散热,由此,在进行材料选择时,基板10可以以结构强度的需求为主、制造工艺和散热效果的需求为辅,翅片30可以以制造工艺和散热效果的需求为主、结构强度的需求为辅,例如,基板10的材料可以为铝板或其他较高导热率金属,而翅片30的材料可以为1050铝板和镍的合金或其他较高导热率金属。相较于传统散热器中采用铸造一体成型制得的翅片,其在材料选择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本申请提供的散热结构100,通过分体式的基板10和翅片30,能够分别满足各自的主要需求,即基板10的结构强度的需求、以及翅片30的制造工艺和散热效果的需求,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翅片存在的导热率较低的问题,从而提高汽车车灯的散热效果。
在此基础上,如图3和图4所示,在基板10的第二侧设置有固定槽11,以通过固定槽11对基板10进行局部减薄,从而减小固定槽11所在位置的基板10在热量传递过程中的热阻,进而进一步提高基板10的导热性,其中,固定槽11的位置、面积和深度应当以不影响基板10与其他部件的连接强度为准,这里不作具体限制。更进一步地,该散热结构100还包括导热件20,导热件20固定安装在固定槽11内,导热件20可以将电路板200工作产生的热量传递给翅片30进行散热。示例地,导热件20的相对两侧分别与固定槽11和翅片30贴合接触,以通过基板10和导热件20将电路板200工作产生的热量传递给翅片30,由此,在进行材料选择时,导热件20可以以散热效果的需求为主、制造工艺和结构强度的需求为辅,例如,导热件20的材料可以为铜或其他较高导热率金属,只需使得导热件20的导热率大于基板10和翅片30的导热率,便可以使得电路板200工作产生的热量能够尽可能多地从电路板200所在的一侧通过基板10和导热件20传递到翅片30所在的一侧,从而进一步地提高了汽车车灯的散热效果。其中,导热件20靠近翅片30的一侧以及翅片30靠近导热件20的一侧可以均与基板10的第二侧相互平齐,以使基板10、导热件20和翅片30的结构简单、便于装配。
相较于传统散热器中采用铸造一体成型制得的翅片,其在材料选择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本申请提供的散热结构100,通过分体式的基板10、翅片30和导热件20,不仅能够分别满足各自的主要需求,即基板10的结构强度的需求、翅片30的制造工艺和散热效果的需求、以及导热件20的散热效果的需求,还能够通过固定槽11对基板10进行局部减薄,从而减小固定槽11所在位置的基板10在热量传递过程中的热阻,并通过导热件20更进一步地提高基板10的导热性,相较于仅通过基板10传递热量的方式,本申请提供的散热结构100,通过基板10、以及比基板10和翅片30的导热率更高的导热件20传递热量的方式,可以使得电路板200工作产生的热量能够尽可能多地从电路板200所在的一侧通过基板10和导热件20传递到翅片30所在的一侧,从而进一步地提高了汽车车灯的散热效果。此外,传统散热器还存在质量重体积大的问题,导致汽车车灯的整体质量和体积较大,而本申请提供的散热结构100,可以在同等体积下减小产品质量。
在汽车车灯长时间工作产生的热量中,灯珠工作产生的热量较多,电路板200工作产生的热量较少,为此,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导热件20包括第一子导热单元21和第二子导热单元22,第一子导热单元21和第二子导热单元22一端位置相邻固定,固定部分宽度大于第一子导热单元21和第二子导热单元22的宽度。示例地,第一子导热单元21和第二子导热单元22为U型铜管,两个U型铜管开口相对设置且两个U型铜管的一端位置相邻焊接固定,使得焊接部分宽度大于单个U型铜管宽度。进一步地,U型铜管管径相等,其中一根U形铜管的开口较小,另外一根U型铜管的开口较大,两根U型铜管的一端位置相邻焊接固定,两根U型铜管的另一端位置间隔各自延伸,由此,焊接固定的部分导热效率更高,继而与灯珠位置对应。关于导热件20的具体形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和设计,这里不作具体限制。与之相对应地,如图3和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槽11包括容置第一子导热单元21与第二子导热单元22固定部分的第一子凹槽111以及能够容置除固定部分的其他部分的第二子凹槽112,第一子凹槽111与灯珠位置对应,且其宽度大于第二子凹槽112的宽度。根据第一子凹槽111和第二子凹槽112的设置方式,以在不影响基板10与其他部件的连接强度的前提下,通过第一子凹槽111对与灯珠位置对应的基板10进行范围更集中的局部减薄,而通过第二子凹槽112对与电路板200位置对应的基板10进行范围更分散的局部减薄。
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散热结构100还包括风扇40,翅片30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子翅片31和第二子翅片32、以及连接第一子翅片31和第二子翅片32的第三子翅片33,基板10与第三子翅片33靠近导热件20的一侧固定连接,风扇40与第三子翅片33背离导热件20的一侧固定连接且位于第一子翅片31和第二子翅片32之间,以通过风扇40产生的空气流动加快翅片30的散热速率,从而进一步提高汽车车灯的散热效果。
如图1、图4和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风扇40包括风扇支架41以及固定安装在风扇支架41上的风扇本体42,第三子翅片33上设置有加强筋331,风扇支架41与加强筋331固定连接,以通过加强筋331提高翅片30的结构强度,从而提高风扇40与翅片30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其中,风扇支架41的材料可以为不锈钢,通过冲压成型工艺制得,以便于在风扇支架41上设置用于对风扇本体42的安装固定起到导向和限位作用的定位片412。
如图4至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子翅片32上形成有限位槽321,风扇支架41上设置有走线槽411,走线槽411对应容置于限位槽321内,风扇本体42通过线束与电路板200电连接,线束靠近风扇本体42的一端限位容置于走线槽411内,以便于线束进行布线、接线,从而避免线束杂乱地散落在汽车车灯内。
如图4、图5和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子翅片31与第三子翅片33之间设置有避让槽332,风扇本体42通过紧固件与风扇支架41固定连接,紧固件靠近第三子翅片33的一端伸出风扇支架41外且容置于避让槽332内,以通过避让槽332避免翅片30对紧固件安装在风扇本体42和风扇支架41上造成干涉。
如图2和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基板10通过导热胶与电路板200固定连接,基板10的第一侧设置有溢胶槽12,溢胶槽12用于储存从基板10与电路板200之间溢出的导热胶,从而避免导热胶外溢对汽车车灯的装配和工作造成影响。其中,溢胶槽12应当围设于电路板200的外缘。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的散热结构100,可以通过基板10对电路板200、安装支架300、导热件20和翅片30的安装和固定起到支撑作用,在实际装配过程中,基板10可以在边缘设置有第一安装孔13,电路板200和安装支架300上分别设置有与第一安装孔13对应的第二安装孔和第三安装孔(图中未示出),电路板200可以通过导热胶粘接固定在基板10的第一侧,通过紧固件依次穿过基板10、电路板200和安装支架300上的第一安装孔13、第二安装孔及第三安装孔,可以使得安装支架300安装固定在电路板200背离基板10的一侧,由此,基板10、电路板200和安装支架300在基板10的第一侧形成三明治结构,导热件20可以通过焊料(例如锡膏)采用中温焊接固定在基板10的第二侧的固定槽11内,翅片30可以通过焊料(例如锡膏)采用中温焊接固定在导热件20背离基板10的一侧,由此,基板10、导热件20和翅片30在基板10的第二侧形成三明治结构,在此基础上,可以通过翅片30对风扇40的安装和固定起到支撑作用,可以先将风扇支架41焊接固定在第三子翅片33的加强筋331上,再通过紧固件依次穿过风扇本体42和风扇支架41上的通孔,可以使得风扇本体42安装固定在风扇支架41上。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车灯,包括上述的散热结构100。由于散热结构100的结构和有益效果已经在前述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故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翅片和导热件,所述导热件设置于所述基板和所述翅片之间,所述基板的第一侧用于固定安装具有灯珠的电路板,所述基板的第二侧与所述翅片固定连接,所述基板的第二侧设置有固定槽,所述导热件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槽内,所述导热件的导热率大于所述基板和所述翅片的导热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件的相对两侧分别与所述固定槽和所述翅片贴合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件包括第一子导热单元和第二子导热单元,所述第一子导热单元和所述第二子导热单元一端位置相邻固定,固定部分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子导热单元和所述第二子导热单元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导热单元和所述第二子导热单元为U型铜管,所述U型铜管开口相对设置且所述U型铜管的一端位置相邻焊接固定,焊接固定部分的宽度大于单个所述U型铜管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槽包括容置所述第一子导热单元与所述第二子导热单元固定部分的第一子凹槽以及能够容置除所述固定部分的其他部分的第二子凹槽,所述第一子凹槽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子凹槽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风扇,所述翅片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子翅片和第二子翅片、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子翅片和所述第二子翅片的第三子翅片,所述基板与所述第三子翅片靠近所述导热件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风扇与所述第三子翅片背离所述导热件的一侧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一子翅片和所述第二子翅片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包括风扇支架以及固定安装在所述风扇支架上的风扇本体,所述第三子翅片上设置有加强筋,所述风扇支架与所述加强筋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子翅片上形成有限位槽,所述风扇支架上设置有走线槽,所述走线槽对应容置于所述限位槽内,所述风扇本体通过线束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线束靠近所述风扇本体的一端限位容置于所述走线槽内。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翅片与所述第三子翅片之间设置有避让槽,所述风扇本体通过紧固件与所述风扇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紧固件靠近所述第三子翅片的一端伸出所述风扇支架外且容置于所述避让槽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通过导热胶与所述电路板固定连接,所述基板的第一侧设置有溢胶槽,所述溢胶槽用于储存从所述基板与所述电路板之间溢出的所述导热胶。
11.一种汽车车灯,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0任意一项所述的散热结构。
CN202320177775.0U 2023-01-31 2023-01-31 一种散热结构及汽车车灯 Active CN2189361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77775.0U CN218936148U (zh) 2023-01-31 2023-01-31 一种散热结构及汽车车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77775.0U CN218936148U (zh) 2023-01-31 2023-01-31 一种散热结构及汽车车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36148U true CN218936148U (zh) 2023-04-28

Family

ID=860861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77775.0U Active CN218936148U (zh) 2023-01-31 2023-01-31 一种散热结构及汽车车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361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32913B2 (en) Equipped flexible electronic support,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light emitting diode, and the associated manufacturing method
KR20210008810A (ko) 램프
CN218936148U (zh) 一种散热结构及汽车车灯
CN211223028U (zh) 一种客车底盘冷却装置
CN109556073B (zh) 一种大功率led车灯
CN112178589B (zh) 一种汽车前照灯散热系统
CN217440652U (zh) 一种散热碟刹系统及自行车
CN220958087U (zh) 一种led汽车前大灯散热结构
CN218993185U (zh) 一种汽车灯具散热器
CN219300585U (zh) 一种led汽车前大灯结构
CN211526341U (zh) 一种汽车大灯的散热结构
CN218679756U (zh) 散热构件、电子模组、以及机动车辆
CN213577315U (zh) 一种高导热的led车灯结构
CN215174779U (zh) 一种汽车后组合车灯用散热器
CN213686649U (zh) 具有双散热结构的led车灯
CN214306771U (zh) 一种散热防水电动车灯
CN214890978U (zh) 一种车灯转向器
CN220274107U (zh) 一种芯片散热组件及应用该组件的高效散热控制器
CN212339149U (zh) 一种设有双热管的车用led大灯
CN214038245U (zh) 一种散热良好的车灯
CN217875650U (zh) 一种通风散热效果好的汽车大灯结构
CN215766634U (zh) 一种用于商用车上的组合式散热器
CN211406702U (zh) 一种铝型材散热器
CN220397361U (zh) 一种高传导散热的led车灯
CN216951583U (zh) 一种冷却油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