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78109U - 一种集装箱生产线的输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集装箱生产线的输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78109U
CN218478109U CN202222638738.3U CN202222638738U CN218478109U CN 218478109 U CN218478109 U CN 218478109U CN 202222638738 U CN202222638738 U CN 202222638738U CN 218478109 U CN218478109 U CN 2184781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cross beam
container
production line
container prod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63873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喻政
金宝峰
王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yang Oude Automatic Weld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yang Oude Automatic Weld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yang Oude Automatic Weld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yang Oude Automatic Weld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63873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781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781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781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rriers, Traveling Bodies, And Overhead Traveling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装箱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装箱生产线的输送装置;包括安装在工厂内的轨道、龙门架、卷扬机、链式翻转机和位置调节机构,链式翻转机包括横梁、两个承载座、两个驱动电机和链轮,位置调节机构包括两个调节组件和控制器,每个承载座均包括滑动件和安装板,在利用链式翻转机吊装集装箱的工件之前,工作人员通过控制器,控制调节组件运行,由于调节组件的输出端与滑动件拆卸连接,从而使得承载座在横梁上滑动,进而调节两个承载座之间的距离与待转运的集装箱工件的大小一致后,通过链式翻转机对不同大小的集装箱工件进行吊装和翻转,采用上述结构,能够转运不同大小的集装箱工件,适用性更强。

Description

一种集装箱生产线的输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装箱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装箱生产线的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集装箱的总装生产线设置有多个工位,工作人员需要在这些工位上对集装箱进行安装和焊接等操作,其中,集装箱在多个工位之间的运输主要依靠人工操作进行运输,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较大。
为解决以上问题,现有技术中通过在工厂中设置轨道,在轨道上设置龙门架,在龙门架的顶部固定设置的顶梁,在顶梁上设置卷扬机,在卷扬机的输出端吊装链式翻转机,利用链式翻转机完成集装箱的前框和后框的吊装后,通过卷扬机带动链式翻转机的吊梁在龙门架上升降,并通过龙门架底部的电驱动导轨轮使得龙门架在轨道上移动,从而完成集装箱生产过程中,各个大型部件的运输和翻转。
但现有的集装箱输送装置上的链式翻转机的两个承载模块固定安装在吊梁上,不能调节两个承载模块之间的位置,不能对不同大小的集装箱的工件进行吊装,适应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装箱生产线的输送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集装箱输送装置上的链式翻转机的两个承载模块固定安装在吊梁上,不能调节两个承载模块之间的位置,不能对不同大小的集装箱的工件进行吊装,适应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装箱生产线的输送装置,包括安装在工厂内的轨道、龙门架、卷扬机、链式翻转机和位置调节机构,所述链式翻转机包括横梁、两个承载座、两个驱动电机和链轮,所述龙门架的底部设置有电驱动导轨轮,所述电驱动导轨轮在所述轨道上滑动,所述龙门架的顶部设置有顶梁,所述顶梁上设置有所述卷扬机,所述卷扬机的输出端吊装有所述横梁,所述横梁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承载座,每个所述承载座上均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贯穿所述承载座,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所述链轮,所述链轮上活动套装有链绳;
所述位置调节机构包括两个调节组件和控制器,每个所述承载座均包括滑动件和安装板,所述滑动件与所述横梁滑动连接,所述安装板与所述滑动件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滑动件远离所述横梁的一端,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所述驱动电机,所述横梁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调节组件,每个所述调节组件的输出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滑动件拆卸连接,所述控制器安装在所述龙门架上,两个所述调节组件均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其中,所述滑动件包括固定板、两个滑动板和连接板,所述横梁的两侧均设置有滑槽,所述固定板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滑动板,两个所述滑动板远离所述固定板的一端之间设置有所述连接板,每个所述滑动板上均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所述调节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连接板拆卸连接。
其中,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伺服电机、丝杆和丝杆套,所述伺服电机与所述横梁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横梁的上表面,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所述丝杆,所述丝杆上设置有所述丝杆套,所述丝杆套与所述连接板拆卸连接。
其中,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位于所述丝杆远离对应的所述伺服电机的一端,所述支撑件的一端与所述横梁拆卸连接,所述支撑件的另一端套设在所述丝杆的外部。
其中,所述集装箱生产线的输送装置还包括两个导向伸缩杆,所述顶梁与所述横梁之间设置有两个所述导向伸缩杆,两个所述导向伸缩杆分别位于所述横梁的两端。
其中,每个所述导向伸缩杆均包括外杆体和内杆体,所述外杆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安装环,所述外杆体的另一端设置有滑动槽,所述内杆体的一端与所述滑动槽滑动连接,所述内杆体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安装环,所述第一安装环与所述横梁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安装环与所述顶梁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集装箱生产线的输送装置,在利用所述链式翻转机吊装集装箱的工件之前,工作人员通过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调节组件运行,由于所述调节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滑动件拆卸连接,从而使得所述承载座在所述横梁上滑动,进而调节两个所述承载座之间的距离与待转运的集装箱工件的大小一致后,通过所述链式翻转机对不同大小的集装箱工件进行吊装和翻转,采用上述结构,能够转运不同大小的集装箱工件,适用性更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集装箱生产线的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1的A处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集装箱生产线的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导向伸缩杆的内部结构剖视图。
101-轨道、102-龙门架、103-卷扬机、104-链式翻转机、105-横梁、106-承载座、107-驱动电机、108-链轮、109-调节组件、110-控制器、111-滑动件、112-安装板、113-固定板、114-滑动板、115-连接板、116-伺服电机、117-丝杆、118-丝杆套、119-支撑件、120-电驱动导轨轮、121-顶梁、122-链绳、123-滑槽、124-滑块、201-导向伸缩杆、202-外杆体、203-内杆体、204-第一安装环、205-滑动槽、206-第二安装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第一实施例:
请参阅图1和图2,其中图1是第一实施例的集装箱生产线的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处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装箱生产线的输送装置:包括安装在工厂内的轨道101、龙门架102、卷扬机103、链式翻转机104和位置调节机构,所述链式翻转机104包括横梁105、两个承载座106、两个驱动电机107和链轮108,所述位置调节机构包括两个调节组件109和控制器110,每个所述承载座106均包括滑动件111和安装板112,所述滑动件111包括固定板113、两个滑动板114和连接板115,所述调节组件109包括伺服电机116、丝杆117、丝杆套118和支撑件119。通过前述方案解决了现有的集装箱输送装置上的链式翻转机104的两个承载模块固定安装在吊梁上,不能调节两个承载模块之间的位置,不能对不同大小的集装箱的工件进行吊装,适应性较差的问题,可以理解的是,前述方案可以用在集装箱生产线的工件的运输上,还可以用于其他大型工件的转运上。
针对本具体实施方式,所述龙门架102的底部设置有电驱动导轨轮120,所述电驱动导轨轮120在所述轨道101上滑动,所述龙门架102的顶部设置有顶梁121,所述顶梁121上设置有所述卷扬机103,所述卷扬机103的输出端吊装有所述横梁105,所述横梁105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承载座106,每个所述承载座106上均设置有驱动电机107,所述驱动电机107的输出端贯穿所述承载座106,所述驱动电机107的输出端设置有所述链轮108,所述链轮108上活动套装有链绳122,将需要运输的集装箱工件吊装在两个所述链绳122之间,启动所述卷扬机103,通过所述卷扬机103带动所述横梁105在所述龙门架102上升降,从而完成集装箱工件的吊装,然后通过所述龙门架102底部的所述电驱动导轨轮120带动所述龙门架102在所述轨道101上移动,从而完成集装箱生产过程中,各个大型部件的运输,当转运至指定区域后,启动所述驱动电机107,带动所述链轮108转动,从而通过所述链绳122使得集装箱工件翻转,采用上述结构,自动化程度更高,从而减少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其中,所述滑动件111与所述横梁105滑动连接,所述安装板112与所述滑动件111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滑动件111远离所述横梁105的一端,所述安装板112上设置有所述驱动电机107,所述横梁105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调节组件109,每个所述调节组件109的输出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滑动件111拆卸连接,所述控制器110安装在所述龙门架102上,两个所述调节组件109均与所述控制器110电性连接,在利用所述链式翻转机104吊装集装箱的工件之前,工作人员通过所述控制器110,控制所述调节组件109运行,由于所述调节组件109的输出端与所述滑动件111拆卸连接,从而使得所述承载座106在所述横梁105上滑动,进而调节两个所述承载座106之间的距离与待转运的集装箱工件的大小一致后,通过所述链式翻转机104对不同大小的集装箱工件进行吊装和翻转,采用上述结构,能够转运不同大小的集装箱工件,适用性更强。
其次,所述横梁105的两侧均设置有滑槽123,所述固定板113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滑动板114,两个所述滑动板114远离所述固定板113的一端之间设置有所述连接板115,每个所述滑动板114上均设置有滑块124,所述滑块124与所述滑槽123滑动连接,所述调节组件109的输出端与所述连接板115拆卸连接,由于两个所述滑块124均与所述滑槽123滑动连接,所述调节组件109的输出端与所述连接板115拆卸连接,从而通过所述驱动电机107,使得所述滑动件111在所述横梁105上滑动。
同时,所述伺服电机116与所述横梁105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横梁105的上表面,所述伺服电机116的输出端设置有所述丝杆117,所述丝杆117上设置有所述丝杆套118,所述丝杆套118与所述连接板115拆卸连接,启动所述伺服电机116,带动所述丝杆117转动,由于所述丝杆套118与所述连接板115拆卸连接,从而使得所述滑动件111在所述横梁105上滑动。
另外,所述支撑件119位于所述丝杆117远离对应的所述伺服电机116的一端,所述支撑件119的一端与所述横梁105拆卸连接,所述支撑件119的另一端套设在所述丝杆117的外部,在所述丝杆117远离所述伺服电机116的一端设置所述支撑件119,利用所述支撑件119对所述丝杆117进行支撑,使得所述丝杆117在转动时,结构更加稳定。
使用本实施例的一种集装箱生产线的输送装置时,将需要运输的集装箱工件吊装在两个所述链绳122之间,启动所述卷扬机103,通过所述卷扬机103带动所述横梁105在所述龙门架102上升降,从而完成集装箱工件的吊装,然后通过所述龙门架102底部的所述电驱动导轨轮120带动所述龙门架102在所述轨道101上移动,从而完成集装箱生产过程中,各个大型部件的运输,当转运至指定区域后,启动所述驱动电机107,带动所述链轮108转动,从而通过所述链绳122使得集装箱工件翻转,采用上述结构,自动化程度更高,从而减少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并且在利用所述链式翻转机104吊装集装箱的工件之前,工作人员通过所述控制器110,控制所述调节组件109运行,由于所述调节组件109的输出端与所述滑动件111拆卸连接,从而使得所述承载座106在所述横梁105上滑动,进而调节两个所述承载座106之间的距离与待转运的集装箱工件的大小一致后,通过所述链式翻转机104对不同大小的集装箱工件进行吊装和翻转,采用上述结构,能够转运不同大小的集装箱工件,适用性更强。
第二实施例:
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请参阅图3和图4,图3为第二实施例的集装箱生产线的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第二实施例中导向伸缩杆的内部结构剖视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装箱生产线的输送装置还包括两个导向伸缩杆201,每个所述导向伸缩杆201均包括外杆体202和内杆体203。
针对本具体实施方式,所述顶梁121与所述横梁105之间设置有两个所述导向伸缩杆201,两个所述导向伸缩杆201分别位于所述横梁105的两端,在所述顶梁121和所述横梁105之间设置所述导向伸缩杆201,通过所述导向伸缩杆201对所述横梁105的升降进行导向,使得通过所述卷扬机103,吊装所述横梁105时,所述横梁105在升降的过程中,结构更加稳定。
其中,所述外杆体20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安装环204,所述外杆体202的另一端设置有滑动槽205,所述内杆体203的一端与所述滑动槽205滑动连接,所述内杆体203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安装环206,所述第一安装环204与所述横梁105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安装环206与所述顶梁121拆卸连接,利用螺钉将所述第一安装环204固定在所述横梁105上,利用螺钉将所述第二安装环206固定在所述顶梁121上,从而完成所述导向伸缩杆201的安装。
使用本实施例的一种集装箱生产线的输送装置时,利用螺钉将所述第一安装环204固定在所述横梁105上,利用螺钉将所述第二安装环206固定在所述顶梁121上,从而完成所述导向伸缩杆201的安装,通过在所述顶梁121和所述横梁105之间设置所述导向伸缩杆201,利用所述导向伸缩杆201对所述横梁105的升降进行导向,使得通过所述卷扬机103,吊装所述横梁105时,所述横梁105在升降的过程中,结构更加稳定。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集装箱生产线的输送装置,包括安装在工厂内的轨道、龙门架、卷扬机和链式翻转机,所述链式翻转机包括横梁、两个承载座、两个驱动电机和链轮,所述龙门架的底部设置有电驱动导轨轮,所述电驱动导轨轮在所述轨道上滑动,所述龙门架的顶部设置有顶梁,所述顶梁上设置有所述卷扬机,所述卷扬机的输出端吊装有所述横梁,所述横梁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承载座,每个所述承载座上均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贯穿所述承载座,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所述链轮,所述链轮上活动套装有链绳,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位置调节机构;
所述位置调节机构包括两个调节组件和控制器,每个所述承载座均包括滑动件和安装板,所述滑动件与所述横梁滑动连接,所述安装板与所述滑动件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滑动件远离所述横梁的一端,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所述驱动电机,所述横梁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调节组件,每个所述调节组件的输出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滑动件拆卸连接,所述控制器安装在所述龙门架上,两个所述调节组件均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生产线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动件包括固定板、两个滑动板和连接板,所述横梁的两侧均设置有滑槽,所述固定板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滑动板,两个所述滑动板远离所述固定板的一端之间设置有所述连接板,每个所述滑动板上均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所述调节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连接板拆卸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装箱生产线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伺服电机、丝杆和丝杆套,所述伺服电机与所述横梁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横梁的上表面,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所述丝杆,所述丝杆上设置有所述丝杆套,所述丝杆套与所述连接板拆卸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装箱生产线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位于所述丝杆远离对应的所述伺服电机的一端,所述支撑件的一端与所述横梁拆卸连接,所述支撑件的另一端套设在所述丝杆的外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生产线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集装箱生产线的输送装置还包括两个导向伸缩杆,所述顶梁与所述横梁之间设置有两个所述导向伸缩杆,两个所述导向伸缩杆分别位于所述横梁的两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装箱生产线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导向伸缩杆均包括外杆体和内杆体,所述外杆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安装环,所述外杆体的另一端设置有滑动槽,所述内杆体的一端与所述滑动槽滑动连接,所述内杆体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安装环,所述第一安装环与所述横梁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安装环与所述顶梁拆卸连接。
CN202222638738.3U 2022-10-09 2022-10-09 一种集装箱生产线的输送装置 Active CN2184781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38738.3U CN218478109U (zh) 2022-10-09 2022-10-09 一种集装箱生产线的输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38738.3U CN218478109U (zh) 2022-10-09 2022-10-09 一种集装箱生产线的输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78109U true CN218478109U (zh) 2023-02-14

Family

ID=851691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638738.3U Active CN218478109U (zh) 2022-10-09 2022-10-09 一种集装箱生产线的输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781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47613A (zh) 一种自动翻转机
CN203048072U (zh) 一种全自动焊装输送机
CN211033923U (zh) 一种负载可升降的有轨穿梭小车
CN111572871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装运输设备
CN218478109U (zh) 一种集装箱生产线的输送装置
CN210046204U (zh) 一种立柱焊接机器人生产线
CN112958933A (zh) 车身自动化焊接生产线
CN216947887U (zh) 一种高速铁路简支箱梁桥面系遮板安装小车
CN209777569U (zh) 一种新型储能钒电池电堆生产输送装置
CN212559351U (zh) 一种用于大型伸缩式门架类装配工装
CN214721902U (zh) 一种龙门式变位机
CN214167224U (zh) 一种锭子提升装置
CN210557520U (zh) 挖掘机上车架自动从备料流水线转运至装配线的装置
CN210312214U (zh) 成品棒材捆转运装置
CN210878769U (zh) 剪机换刀装置
CN210064180U (zh) 一种悬挂链上下件机构
CN210029785U (zh) 一种新型翻转吊具
CN103230984B (zh) 一种封头自动下料设备及下料方法
CN112441512A (zh) 一种起重设备连接结构
CN112125162A (zh) 一种多自由度吊装调姿装置及工作方法
CN215756036U (zh) 一种自动卸料机
CN220165097U (zh) 一种集装箱用前框生产线
CN211688126U (zh) 一种建筑工程吊装装置
CN220787912U (zh) 适用于输送小车的维修升降装置
CN220618184U (zh) 一种抱夹输送起重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