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94551U - 一种铝合金后副车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铝合金后副车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94551U
CN217994551U CN202222171906.2U CN202222171906U CN217994551U CN 217994551 U CN217994551 U CN 217994551U CN 202222171906 U CN202222171906 U CN 202222171906U CN 217994551 U CN217994551 U CN 2179945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ngitudinal beam
welding
aluminum alloy
cross beam
weld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17190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陶锡晨
贾跃
李耀
张超
董建军
赵铁石
王垚
王渭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ITIC Dicast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ITIC Dicast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ITIC Dicast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CITIC Dicast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17190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945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945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945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铝合金后副车架,包括:左纵梁、右纵梁、前横梁、后横梁、一对前吊钩、左后吊钩、右后吊钩、吸振器套管;左纵梁前端插入前横梁左侧焊接、左纵梁后端插入后横梁左侧焊接;右纵梁前端插入前横梁右侧焊接、右纵梁后端插入后横梁右侧焊接;一对前吊钩分别焊接在左纵梁和右纵梁上;左后吊钩焊接在左纵梁上,右后吊钩焊接在右纵梁上;吸振器套管焊接在后横梁上。

Description

一种铝合金后副车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底盘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铝合金后副车架。
背景技术
副车架是汽车底盘悬架系统的关键零部件,控制臂、车身、动力总成、稳定杆等均与其连接。它是悬架模块化装配的核心,悬架零件可以先集成到副车架上再与车身连接,提升装配效率。它具有隔振降噪的功能,可以降低从轮边传递到车厢的振动及噪声,提升舒适性。
现如今随着能源使用成本日益增高,汽车轻量化要求越发重要,相比钢制副车架而言,铝合金副车架轻量化优势明显,在降低油电消耗、提升整车性能等方面都有显著影响,同时铝合金副车架还具有尺寸精度高,耐蚀性好等优点,这使得越来越多的主机厂考虑选用铝合金副车架。
铝合金副车架按工艺划分主要可分为整体铸造、全型材拼焊、型铸混合焊接等,其中型铸混合焊接方案综合了整体铸造和型材拼焊的优势,具有铸造难度低,焊缝数量少,焊接难度低等特点。
副车架结构设计的难易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悬架布置的复杂程度,车型越高端,汽车操稳性能要求越高,悬架配置的功能越多,悬架系统越复杂,副车架结构设计难度越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市面上最先进的后悬架系统——梯形臂式后悬架并配有主动减振器、空气弹簧及后轮转向系统,提供一款铝合金后副车架。该副车架既满足汽车周边零部件的装配及间隙要求,又具有重量轻,刚度、强度性能优的特点。该副车架工艺上采用型铸混合焊接成型方式,相比整铸和全型材拼焊方案,具有铸造难度低、焊缝数量少、易于焊接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铝合金后副车架,包括:左纵梁、右纵梁、前横梁、后横梁、一对前吊钩、左后吊钩、右后吊钩、吸振器套管;左纵梁前端插入前横梁左侧焊接、左纵梁后端插入后横梁左侧焊接;右纵梁前端插入前横梁右侧焊接、右纵梁后端插入后横梁右侧焊接;一对前吊钩分别焊接在左纵梁和右纵梁上;左后吊钩焊接在左纵梁上,右后吊钩焊接在右纵梁上;吸振器套管焊接在后横梁上。
进一步地,左纵梁与右纵梁为低压空腔铸造成型,其余部分为型材成型;
进一步地,一对前吊钩型材成型后采用二维弯曲工艺成型,左后吊钩和右后吊钩型材成型后采用三维弯曲工艺成型。
进一步地,所有部件间焊接方式均采用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焊。
进一步地,左纵梁、右纵梁、前横梁、后横梁之间焊缝为锁底对接式焊缝,其余部件焊接焊缝为角焊缝。
本实用新型副车架左纵梁和右纵梁上集中设有车身、主减速器、梯形臂、上控制臂、稳定杆和后轮转向等连接接口,铸造一次成型集成度高,所有位置统一机加,具有尺寸精度高、易于批量生产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副车架梯形臂接口不同于传统的双耳片式连接,梯形臂前接口采用一侧耳片和一侧内螺纹的连接方式,极大提升梯形臂前点的刚度和强度性能,提升汽车行驶安全性和操纵性;梯形臂后接口采用两螺栓拧紧式连接,有利于梯形臂装配,提升悬架装配生产效率。
该副车架后轮转向接口处设计有爪形的加强筋结构,该加强筋形状设计与受力方向高度吻合,一方面可以提升后轮转向接口处的强度性能,另一方面可以降低接口周边非受力区域厚度,降低产品重量。
该副车架车身接口衬套压入面设置机加倒角和圆角结构,车身接口衬套孔中间设置导向筋和铸造圆角,他们有利于车身孔位置的衬套压装,降低衬套压装时橡胶损坏的风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铝合金后副车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铝合金后副车架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铝合金后副车架的仰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铝合金后副车架的正视图。
图中:左纵梁1、右纵梁2、前横梁3、后横梁4、前吊钩5、左后吊钩6、右后吊钩7、吸振器套管8、车身前接口a、梯形臂前接口b、上控制臂接口c、梯形臂后接口d、稳定杆接口e、车身后接口f、后轮转向接口g、前后车身接口内侧h。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铝合金后副车架,应用于梯形臂式后悬架并配有主动减振器、空气弹簧及后轮转向系统,包括左纵梁1、右纵梁2、前横梁3、后横梁4、一对前吊钩5、左后吊钩6、右后吊钩7、吸振器套管8;左纵梁1前端插入前横梁3的左侧进行焊接、左纵梁1后端插入后横梁4的左侧进行焊接;右纵梁2前端插入前横梁3的右侧进行焊接、右纵梁2后端插入后横梁4的右侧进行焊接;左纵梁1、右纵梁2上且与前横梁3、后横梁4焊接的焊口位置均采用机加工方式保证它们之间的配合关系;一对前吊钩5分别焊接在左纵梁1和右纵梁2上;左后吊钩6焊接在左纵梁1上,右后吊钩7焊接在右纵梁2上;左纵梁1、右纵梁2上且与一对前吊钩5、左后吊钩6、右后吊钩7焊接的焊口位置均采用机加工方式保证它们之间的配合关系;吸振器套管8焊接在后横梁4上。
进一步地,如图1、图3、图4所示,左纵梁1与右纵梁2为低压空腔铸造成型,车身前接口a、梯形臂前接口b、上控制臂接口c、梯形臂后接口d、稳定杆接口e、车身后接口f、后轮转向接口g集中设计在左纵梁1和右纵梁2上,采用低压空腔铸造方式一次成型,所有位置统一机加,具有尺寸精度高,易于批量生产的优点。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梯形臂接口包括梯形臂前接口b和梯形臂后接口d,不同于传统的双耳片式连接,梯形臂前接口b设计为一侧耳片、另一侧内螺纹的连接方式,极大提升梯形臂前点的刚度和强度性能,提升汽车行驶安全性和操纵性;为方便该处螺纹孔加工,纵梁上铸造的排砂孔设计在螺纹孔轴线上,机加刀具可通过排砂孔加工螺纹孔;梯形臂后接口d采用两螺栓拧紧式连接,左纵梁1和右纵梁2上各设计有两个内螺纹孔,用于螺栓拧紧,该设计有利于梯形臂装配,提升悬架装配生产效率。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左纵梁1和右纵梁2上设计有后轮转向接口g,接口位置设计有爪形加强筋进行强度增强,该加强筋通过铸造工艺实现;由于该加强筋形状与受力方向高度吻合,因此一方面可以提升后轮转向接口处的强度性能,另一方面可以降低接口周边非受力区域厚度,从而具有减重的效果。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前后车身接口内侧h上端面设计有机加倒角+圆角结构,前后车身接口内侧h中间设计有导向筋和铸造圆角,这些设计有利于车身孔位置的衬套压装,降低衬套压装时橡胶损坏的风险。
进一步地,如图1、图2所示,前横梁3、后横梁4、一对前吊钩5、左后吊钩6、右后吊钩7、吸振器套管8为铝合金型材,其中一对前吊钩5型材成型后采用二位弯曲工艺成型,左后吊钩6和右后吊钩7型材成型后采用三维弯曲工艺成型。左后吊钩6和右后吊钩7形状经过优化设计,在既满足使用功能的同时,加大弯曲半径、减小弯曲角度,有利于实现三维弯曲工艺成型。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所有部件间焊接方式均采用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焊;左纵梁1、右纵梁2、前横梁3、后横梁4之间焊缝为锁底对接式焊缝,其余部件焊接焊缝为角焊缝。

Claims (8)

1.一种铝合金后副车架,包括:左纵梁、右纵梁、前横梁、后横梁、一对前吊钩、左后吊钩、右后吊钩、吸振器套管;其特征在于:左纵梁前端插入前横梁左侧焊接、左纵梁后端插入后横梁左侧焊接;右纵梁前端插入前横梁右侧焊接、右纵梁后端插入后横梁右侧焊接;一对前吊钩分别焊接在左纵梁和右纵梁上;左后吊钩焊接在左纵梁上,右后吊钩焊接在右纵梁上;吸振器套管焊接在后横梁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后副车架,其特征在于:左纵梁与右纵梁为低压空腔铸造成型,其余部分为型材成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后副车架,其特征在于:一对前吊钩型材成型后采用二维弯曲工艺成型,左后吊钩和右后吊钩型材成型后采用三维弯曲工艺成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后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有部件间焊接方式均采用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后副车架,其特征在于:左纵梁、右纵梁、前横梁、后横梁之间焊缝为锁底对接式焊缝,其余部件焊接焊缝为角焊缝。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后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梯形臂前接口采用一侧耳片和一侧内螺纹的连接方式,梯形臂后接口采用两螺栓拧紧式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后副车架,其特征在于:左、右纵梁上设置后轮转向接口,接口位置设计有爪形加强筋。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后副车架,其特征在于:车身接口衬套压入面设置机加倒角和圆角,车身接口衬套孔中间设置导向筋和铸造圆角。
CN202222171906.2U 2022-08-18 2022-08-18 一种铝合金后副车架 Active CN2179945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71906.2U CN217994551U (zh) 2022-08-18 2022-08-18 一种铝合金后副车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71906.2U CN217994551U (zh) 2022-08-18 2022-08-18 一种铝合金后副车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94551U true CN217994551U (zh) 2022-12-09

Family

ID=843210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171906.2U Active CN217994551U (zh) 2022-08-18 2022-08-18 一种铝合金后副车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945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03284B (zh) 一种空心铸铝与铝型材焊接的副车架
CN112776888A (zh) 一种汽车多连杆轻量化后副车架结构
CN211892752U (zh) 汽车前控制臂
CN217994551U (zh) 一种铝合金后副车架
CN206520654U (zh) 一种新型的汽车后副车架
CN208021549U (zh) 一种轿车组合式车架
CN201009700Y (zh) 一种汽车前控制臂
CN212827734U (zh) 高强度结构优化型汽车摆臂总成
CN206598883U (zh) 一种新型的电动车后副车架
CN217892422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悬架结构
CN109204473A (zh) 一种铝合金铸造加铝合金型材焊接五连杆后副车架
CN215436605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铝合金副车架
CN210882321U (zh) 用于电动汽车的前副车架
CN209159805U (zh) 一种铝合金铸造加铝合金型材焊接五连杆后副车架
CN209988000U (zh) 一种空心铸铝与铝型材焊接的前副车架
CN201086791Y (zh) 弯梁式摩托车车架
CN200988451Y (zh) 四点定位式自卸汽车尾灯支架
CN201665249U (zh) 重型汽车多功能支架
CN218777590U (zh) 改进的铝合金副车架
CN210653364U (zh) 一种重卡挡泥板的安装结构
CN219115562U (zh) 一种重型汽车用前部集成式大铸件
CN219789828U (zh) 一种轻量化设计的汽车叉臂
CN215098005U (zh) 一种三轮车前悬架车轮罩的加强结构
CN219564688U (zh) 一种拖挂车双横臂悬架结构
CN211995854U (zh) 具有加强支架的副车架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