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88000U - 一种空心铸铝与铝型材焊接的前副车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心铸铝与铝型材焊接的前副车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88000U
CN209988000U CN201920466718.8U CN201920466718U CN209988000U CN 209988000 U CN209988000 U CN 209988000U CN 201920466718 U CN201920466718 U CN 201920466718U CN 209988000 U CN209988000 U CN 2099880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ngitudinal beam
hole
control arm
internal thread
hol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46671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大祥
陈磊
潘迪
贾彦光
王仕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W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AW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W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FAW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192046671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880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880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880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涉及一种空心铸铝与铝型材焊接的前副车架,属于汽车悬架零部件技术领域,所述副车架包括左纵梁、右纵梁、前横梁及后横梁;所述左纵梁、右纵梁通过前横梁、后横梁焊接连接;连接车身、控制臂、动力总成、转向机、稳定杆等总成。安装点主要包括:前车身安装点、后车身安装点、前控制臂安装点、后控制臂安装点、转向机安装点、动力总成悬置安装点、稳定杆安装点。前横梁在左右前控制安装点之间,后横梁在左右后车身安装点之间,碰撞薄弱点设置在左右铸造纵梁上转向机安装点处。解决了大型铝副车架整体铸造困难、变形大问题。满足车辆前悬架系统对副车架的布置、功能及碰撞安全性的要求的同时,还具有高强度、高刚度及轻量化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空心铸铝与铝型材焊接的前副车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悬架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心铸铝与铝型材焊接的前副车架。
背景技术
副车架作为悬架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连接车身、动力总成、转向机、稳定杆、控制臂等汽车重要部件,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乘用车领域。
现阶段使用较多的副车架有以下几类:
1、钢板冲焊副车架,具有成本较低的优势,但重量较大,不利于整车的轻量化。
2、钢管焊接副车架,结构简单,成本低,但其承载能力较低,小型新能源车上有使用。
3、整体铸铝的副车架,此类副车架现行的尺寸较小。大尺寸的整体铸铝副车架易产生变形,且对设备需求较高,目前国内具备制造能力的供应商还比较少。
4、铝型材拼焊的副车架,此类副车架焊接工艺不易控制,焊接变形与焊缝强度是需解决的问题。
5、铸铝与铝型材焊接的副车架,此类副车架解决了整体铸铝件较大的问题,适用于尺寸较大的车型。在保证整车性能的前提下,铸铝,特别是空心铸铝与铝型材焊接的副车架,如何在通过合理的结构及工艺设计,来实现较高强度、高刚度条件下的轻量化是该类型副车架结构设计的难点。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空心铸铝与铝型材焊接的前副车架,以实现在满足刚度、强度需求的情况下的轻量化设计。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空心铸铝与铝型材焊接的前副车架,所述前副车架铸件呈“口”字型结构,包括左纵梁1、右纵梁2、前横梁3及后横梁4;所述左纵梁1、右纵梁2通过前横梁3、后横梁4焊接连接;
所述左纵梁1前端左侧伸出支架,支架上开有左前控制臂安装孔7a,左前控制臂安装螺栓穿过左前控制臂安装孔7a,通过左前控制臂安装内螺纹7b与左纵梁1连接;所述右纵梁2对称位置上伸出支架,支架上开有右前控制臂安装孔7c,右前控制臂安装螺栓穿过右前控制臂安装孔7c与右纵梁2连接;
所述左纵梁1前端,铸件上向左后方伸出空心铸造悬臂,左纵梁1后端,向左前方伸出一空心铸造悬臂,悬臂端部均为实心圆柱结构,左纵梁1前端向左后方伸出的空心铸造悬臂的端部设有车身左前安装孔8a,左纵梁1后端向左前伸出的空心铸造悬臂的端部设有车身左后安装孔8c;右纵梁2前端,铸件上向右后方伸出一空心铸造悬臂,右纵梁2后端,向右前方伸出一空心铸造悬臂,悬臂端部均为实心圆柱结构,右纵梁2前端向右后方伸出的空心悬臂上,设有车身右前安装孔8b,右纵梁2后端向右前方伸出的空心铸造悬臂的端部设有车身右后安装孔8d;
所述左纵梁1上,车身左前安装孔8a对应内侧部位,布置有前后两个铸造凸台,凸台中央有连通铸造空腔的第一内螺纹孔9a及第二内螺纹孔9b;右纵梁上,车身右前安装孔8b对应纵梁内侧部位,布置有铸造凸台,凸台中央有连通铸造空腔的第三内螺纹孔9c;转向机通过所述第一内螺纹孔9a、第二内螺纹孔9b及第三内螺纹孔9c与副车架连接;
所述左纵梁1和右纵梁2上两个空心铸造悬臂中间设有类梭形凸起结构,所述左纵梁1上的类梭形凸起结构的前后两端设有第四内螺纹孔10a及第五内螺纹孔10b,左悬置支架通过第四内螺纹孔10a及第五内螺纹孔10b与左纵梁1连接;所述右纵梁2上的类梭形凸起结构的前后两端设有第六内螺纹孔10c及第七内螺纹孔10d,右悬置支架通过第六内螺纹孔10c及第七内螺纹孔10d与右纵梁2连接;
所述左纵梁1的类梭形凸起结构的外侧向左伸出两个支架,分别为第一支架11a及第二支架11b,用于安装左后控制臂;所述右纵梁2的类梭形凸起结构的外侧向右伸出两个支架,分别为第三支架11c及第四支架11d,用于安装右后控制臂;所述第一支架11a及第三支架11c上分别设有供后控制安装螺栓通过的安装孔,所述第二支架11b及第四支架11d上分别设有机加大孔,所述大孔内分别压装第一钢套12a及第二钢套12b,钢套内均为通孔;左后控制臂通过第一支架11a和第一钢套12b上的通孔与副车架螺接;右后控制臂通过第三支架11c和第二钢套12b上的通孔与副车架螺接;
所述左纵梁1后端向左前方伸出铸造悬臂结构部位对应的下表面上设置有机加面,所述机加面为两端高、中间低的台阶面结构,两端高的台阶面上分别设置与左纵梁1的内腔连通的第一内螺纹安装孔14a及第二内螺纹安装孔14b;与左纵梁1对称位置的右纵梁2上也设置有机加面,所述机加面为两端高、中间低的台阶面结构,两端高的台阶面上分别设置与右纵梁2的内腔连通的第三内螺纹安装孔14c及第四内螺纹安装孔14d;稳定杆通过这四个内螺纹安装孔与副车架螺接;
所述左纵梁1上左后方的伸出空心铸造悬臂的部位对应下表面上设置有机加面,机加面上设置有第一通孔15a,右纵梁2上向右后方伸出空心铸造悬臂的部位对应下表面上设置有机加面,机加面上设置有第二通孔15b;用于前副车架在分装时的定位。
进一步地,所述的左纵梁1前端向左后方伸出的空心铸造悬臂上设置有左前控制臂安装内螺纹7b,与左前控制臂安装孔7a配合,用于左前控制臂安装螺栓穿过左前控制臂安装孔7a,通过左前控制臂安装内螺纹7b与左纵梁1连接;所述右纵梁2前端向右后方伸出的空心悬臂上设置有右前控制臂安装孔7c,用于右前控制臂安装螺栓穿过右前控制臂安装孔7c,通过右前控制臂安装螺纹7d与右纵梁2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左纵梁1和右纵梁2上类梭形凸起结构的梭形沿纵梁前后方向布置,呈前后两端小,中部大的形状;所述左纵梁1和右纵梁2上类梭形结构的中间部位分别机加有圆孔,即左纵梁机加圆孔10e及右纵梁机加有圆孔10f,装配时左右悬置分别通过左纵梁机加圆孔10e及右纵梁机加有圆孔10f。
进一步地,所述左纵梁1及右纵梁2均为空心铸造纵梁。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左纵梁1上向左后方伸出的空心铸造悬臂的中部设有机加面,机加面上设有第一螺纹通孔13a及第二螺纹通孔13b,与左纵梁1的内腔连通,左侧冷却管路支架通过第一螺纹通孔13a及第二螺纹通孔13b与左纵梁1连接;如图4所示,所述右纵梁2上向右后方伸出的空心铸造悬臂的中部设有机加面,机加面上设有第三螺纹通孔13c及第四螺纹通孔13d,与右纵梁2的内腔连通,右侧冷却管路支架通过第三螺纹通孔13c及第四螺纹通孔13d与右纵梁2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左纵梁1及右纵梁2的后端下表面上设置有凹坑,用于安装后横梁4。
进一步地,所述前横梁3、后横梁4均为铝型材。
进一步地,所述前横梁3上设有拉铆螺母5,用于安装底护板;所述后横梁4的前表面上铆接第一铝型材支架6a,后表面上铆接第二铝型材支架6b及第三铝型材支架6c,三个支架上分别设置有底护板安装孔。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所述前副车架左纵梁1和右纵梁2下表面上,设置有铸造平面,台阶中央设有连通铸件的铸造空腔的内螺纹,即左纵梁1上前后方向均匀分布的第八内螺纹孔16a、第九内螺纹孔16b、第十内螺纹孔16c,右纵梁2上沿前后方向均匀分布的第十一内螺纹孔16d、第十二内螺纹孔16e、第十三内螺纹孔16f,均为底护板安装点。
进一步地,所述左纵梁1上设置有工艺排沙孔(17a、17b、17e、17f、17g),右纵梁2上设置有工艺排沙(17c、17d、17h、17i、17j)。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1、通过两根型材前横梁及后横梁连接,将副车架整体分为左右两部分,解决了大尺寸铸造副车架制造困难,变形较大的问题;
2、左空心铸造纵梁及右空心铸造纵梁均为空心铸件,空间允许范围内,充分做大了铸件截面面积,极大提升副车架刚度及强度,同时也实现了轻量化的设计;
3、本实用新型的副车架通过前后横梁布置的设计,显著提升了副车架整体的强度、刚度;
4、本实用新型的副车架,通过后控制臂安装点处两支架中的一侧压装钢套,消除了后控制臂点拧紧时的夹紧应力,显著改善了该处的应力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空心铸铝与铝型材焊接前副车架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空心铸铝与铝型材焊接前副车架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空心铸铝与铝型材焊接前副车架的右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空心铸铝与铝型材焊接前副车架的后视图;
其中,左纵梁1、右纵梁2、前横梁3、后横梁4、拉铆螺母5、第一铝型材支架6a、第二铝型材支架6b、第三铝型材支架6c、左前控制臂安装孔7a、左前控制臂安装内螺纹7b、右前控制臂安装孔7c、右前控制臂安装内螺纹7d、车身左前安装孔8a、车身右前安装孔8b、车身左后安装孔8c、车身右后安装孔8d、第一内螺纹孔9a、第二内螺纹孔9b、第三内螺纹孔9c、第四内螺纹孔10a、第五内螺纹孔10b、第六内螺纹孔10c、第七内螺纹孔10d、左纵梁机加圆孔10e、右纵梁机加有圆孔10f第一支架11a、第二支架11b、第三支架11c、第四支架11d、第一钢套12a、第二钢套12b、第一螺纹通孔13a、第二螺纹通孔13b、第三螺纹通孔13c、第四螺纹通孔13d、第一内螺纹安装孔14a、第二内螺纹安装孔14b、第三内螺纹安装孔14c、第四内螺纹安装孔14d、第一通孔15a、第二通孔15b、第八内螺纹孔16a、第九内螺纹孔16b、第十内螺纹孔16c、第十一内螺纹孔16d、第十二内螺纹孔16e、第十三内螺纹孔16f、工艺排沙孔(17a、17b、17e、17f、17g、17c、17d、17h、17i、17j)。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空心铸铝与铝型材焊接的前副车架,所述前副车架铸件呈“口”字型结构,包括左纵梁1、右纵梁2、前横梁3及后横梁4;所述左空心铸造纵梁1、右空心铸造纵梁2通过前横梁3、后横梁4焊接连接;
所述左纵梁1前端左侧伸出支架,支架上开有左前控制臂安装孔7a,左前控制臂安装螺栓穿过左前控制臂安装孔7a,通过左前控制臂安装内螺纹7b与左纵梁1连接;所述右纵梁2对称位置上伸出支架,支架上开有右前控制臂安装孔7c,右前控制臂安装螺栓穿过右前控制臂安装孔7c与右纵梁2连接;
所述左纵梁1前端,铸件上向左后方伸出空心铸造悬臂,左纵梁1后端,向左前方伸出一空心铸造悬臂,悬臂端部均为实心圆柱结构,左纵梁1前端向左后方伸出的空心铸造悬臂的端部设有车身左前安装孔8a,左纵梁1后端向左前伸出的空心铸造悬臂的端部设有车身左后安装孔8c;右纵梁2前端,铸件上向右后方伸出一空心铸造悬臂,右纵梁2后端,向右前方伸出一空心铸造悬臂,悬臂端部均为实心圆柱结构,右纵梁2前端向右后方伸出的空心悬臂上,设有车身右前安装孔8b,右纵梁2后方向右前方伸出的空心铸造悬臂的端部设有车身右后安装孔8d;
所述左纵梁1上,车身左前安装孔8a对应内侧部位,布置有前后两个铸造凸台,凸台中央有连通铸造空腔的第一内螺纹孔9a及第二内螺纹孔9b;右纵梁上,车身右前安装孔8b对应纵梁内侧部位,布置有铸造凸台,凸台中央有连通铸造空腔的第三内螺纹孔9c;转向机通过所述第一内螺纹孔9a、第二内螺纹孔9b及第三内螺纹孔9c与副车架连接;
所述左纵梁1和右纵梁2上两个空心铸造悬臂中间设有类梭形凸起结构,所述左纵梁1上的类梭形凸起结构的前后两端设有第四内螺纹孔10a及第五内螺纹孔10b,左悬置支架通过第四内螺纹孔10a及第五内螺纹孔10b与左纵梁1连接;所述右纵梁2上的类梭形凸起结构的前后两端设有第六内螺纹孔10c及第七内螺纹孔10d,右悬置支架通过第六内螺纹孔10c及第七内螺纹孔10d与右纵梁2连接;
所述左纵梁1的类梭形凸起结构的外侧向左伸出两个支架,分别为第一支架11a及第二支架11b,用于安装左后控制臂;所述右纵梁2的类梭形凸起结构的外侧向右伸出两个支架,分别为第三支架11c及第四支架11d,用于安装右后控制臂;所述第一支架11a及第三支架11c上分别设有供后控制安装螺栓通过的安装孔,所述第二支架11b及第四支架11d上分别设有机加大孔,所述大孔内分别压装第一钢套12a及第二钢套12b,钢套内均为通孔;左后控制臂通过第一支架11a和第一钢套12b上的通孔与副车架螺接;右后控制臂通过第三支架11c和第二钢套12b上的通孔与副车架螺接;
所述左纵梁1的下方设置有机加面,所述机加面为两端高、中间低的台阶面结构,两端高的台阶面上分别设置与左纵梁1的内腔连通的第一内螺纹安装孔14a及第二内螺纹安装孔14b;与左纵梁1对称位置的右纵梁2的下方设置有机加面,所述机加面为两端高、中间低的台阶面结构,两端高的台阶面上分别设置与右纵梁2的内腔连通的第三内螺纹安装孔14c及第四内螺纹安装孔14d;稳定杆通过这四个内螺纹安装孔与副车架螺接;
所述左纵梁1上左后方的伸出空心铸造悬臂的部位对应下表面上设置有机加面,机加面上设置有第一通孔15a,右纵梁2上向右后方伸出空心铸造悬臂的部位对应下表面上设置有机加面,机加面上设置有第二通孔15b;用于前副车架在分装时的定位。
进一步地,所述的左纵梁1前端向左后方伸出的空心铸造悬臂上设置有左前控制臂安装内螺纹7b,与左前控制臂安装孔7a配合,用于左前控制臂安装螺栓穿过左前控制臂安装孔7a,通过左前控制臂安装内螺纹7b与左纵梁1连接;所述右纵梁2前端向右后方伸出的空心悬臂上设置有右前控制臂安装孔7c,用于右前控制臂安装螺栓穿过右前控制臂安装孔7c,通过右前控制臂安装螺纹7d与右纵梁2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左纵梁1和右纵梁2上类梭形凸起结构的梭形沿纵梁前后方向布置,呈前后两端小,中部大的形状;所述左纵梁1和右纵梁2上类梭形结构的中间部位分别机加有圆孔,即左纵梁机加圆孔10e及右纵梁机加有圆孔10f,装配时左右悬置分别通过左纵梁机加圆孔10e及右纵梁机加有圆孔10f。
进一步地,所述左纵梁1及右纵梁2均为空心铸造纵梁。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左纵梁1上向左后方伸出的空心铸造悬臂的中部设有机加面,机加面上设有第一螺纹通孔13a及第二螺纹通孔13b,与左纵梁1的内腔连通,左侧冷却管路支架通过第一螺纹通孔13a及第二螺纹通孔13b与左纵梁1连接;如图4所示,所述右纵梁2上向右后方伸出的空心铸造悬臂的中部设有机加面,机加面上设有第三螺纹通孔13c及第四螺纹通孔13d,与右纵梁2的内腔连通,右侧冷却管路支架通过第三螺纹通孔13c及第四螺纹通孔13d与右纵梁2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左纵梁1及右纵梁2的后表面上设置有凹坑,用于安装后横梁4。
进一步地,所述前横梁3、后横梁4均为铝型材。
进一步地,所述前横梁3上设有拉铆螺母5,用于安装底护板;所述后横梁4的前表面上铆接第一铝型材支架6a,后表面上铆接第二铝型材支架6b及第三铝型材支架6c,三个支架上分别设置有底护板安装孔。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所述前副车架左纵梁1和右纵梁2下表面上,设置有铸造平面,平面中央设有连通铸件的铸造空腔的内螺纹,即左纵梁1上前后方向均匀分布的第八内螺纹孔16a、第九内螺纹孔16b、第十内螺纹孔16c,右纵梁2上沿前后方向均匀分布的第十一内螺纹孔16d、第十二内螺纹孔16e、第十三内螺纹孔16f,均为底护板安装点。
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副车架左纵梁1上表面靠近前后端部位铸造圆孔17a、17b,下表面前端、中部和后端有铸造圆孔17e、17f、17g,右纵梁2上表面有靠近前后端部位有铸造圆孔17c、17d,下表面前端、中部和后端有17h、17i、17j。这些铸造圆孔为铸造工艺排沙孔。

Claims (9)

1.一种空心铸铝与铝型材焊接的前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副车架铸件呈“口”字型结构,包括左纵梁(1)、右纵梁(2)、前横梁(3)及后横梁(4);所述左纵梁(1)、右纵梁(2)通过前横梁(3)、后横梁(4)焊接连接;
所述左纵梁(1)前端左侧伸出支架,支架上开有左前控制臂安装孔(7a),左前控制臂安装螺栓穿过左前控制臂安装孔(7a),通过左前控制臂安装内螺纹(7b)与左纵梁(1)连接;所述右纵梁(2)对称位置上伸出支架,支架上开有右前控制臂安装孔(7c),右前控制臂安装螺栓穿过右前控制臂安装孔(7c)与右纵梁(2)连接;
所述左纵梁(1)前端,铸件上向左后方伸出空心铸造悬臂,左纵梁(1)后端,向左前方伸出一空心铸造悬臂,悬臂端部均为实心圆柱结构,左纵梁(1)前端向左后方伸出的空心铸造悬臂的端部设有车身左前安装孔(8a),左纵梁(1)后端向左前伸出的空心铸造悬臂的端部设有车身左后安装孔(8c);右纵梁(2)前端,铸件上向右后方伸出一空心铸造悬臂,右纵梁(2)后端,向右前方伸出一空心铸造悬臂,悬臂端部均为实心圆柱结构,右纵梁(2)前端向右后方伸出的空心悬臂上,设有车身右前安装孔(8b),右纵梁(2)后端向右前方伸出的空心铸造悬臂的端部设有车身右后安装孔(8d);
所述左纵梁(1)上,车身左前安装孔(8a)对应内侧部位,布置有前后两个铸造凸台,凸台中央有连通铸造空腔的第一内螺纹孔(9a)及第二内螺纹孔(9b);右纵梁上,车身右前安装孔(8b)对应纵梁内侧部位,布置有铸造凸台,凸台中央有连通铸造空腔的第三内螺纹孔(9c);转向机通过所述第一内螺纹孔(9a)、第二内螺纹孔(9b)及第三内螺纹孔(9c)与副车架连接;
所述左纵梁(1)和右纵梁(2)上两个空心铸造悬臂中间设有类梭形凸起结构,所述左纵梁(1)上的类梭形凸起结构的前后两端设有第四内螺纹孔(10a)及第五内螺纹孔(10b),左悬置支架通过第四内螺纹孔(10a)及第五内螺纹孔(10b)与左纵梁(1)连接;所述右纵梁(2)上的类梭形凸起结构的前后两端设有第六内螺纹孔(10c)及第七内螺纹孔(10d),右悬置支架通过第六内螺纹孔(10c)及第七内螺纹孔(10d)与右纵梁(2)连接;
所述左纵梁(1)的类梭形凸起结构的外侧向左伸出两个支架,分别为第一支架(11a)及第二支架(11b),用于安装左后控制臂;所述右纵梁(2)的类梭形凸起结构的外侧向右伸出两个支架,分别为第三支架(11c)及第四支架(11d),用于安装右后控制臂;所述第一支架(11a)及第三支架(11c)上分别设有供后控制安装螺栓通过的安装孔,所述第二支架(11b)及第四支架(11d)上分别设有机加大孔,所述大孔内分别压装第一钢套(12a)及第二钢套(12b),钢套内均为通孔;左后控制臂通过第一支架(11a)和第一钢套(12a)上的通孔与副车架螺接;右后控制臂通过第三支架(11c)和第二钢套(12b)上的通孔与副车架螺接;
所述左纵梁(1)后端向左前方伸出铸造悬臂结构部位对应的下表面上设置有机加面,所述机加面为两端高、中间低的台阶面结构,两端高的台阶面上分别设置与左纵梁(1)的内腔连通的第一内螺纹安装孔(14a)及第二内螺纹安装孔(14b);与左纵梁(1)对称位置的右纵梁(2)的下方设置有机加面,所述机加面为两端高、中间低的台阶面结构,两端高的台阶面上分别设置与右纵梁(2)的内腔连通的第三内螺纹安装孔(14c)及第四内螺纹安装孔(14d);稳定杆通过这四个内螺纹安装孔与副车架螺接;
所述左纵梁(1)上左后方的伸出空心铸造悬臂的部位对应下表面上设置有机加面,机加面上设置有第一通孔(15a),右纵梁(2)上向右后方伸出空心铸造悬臂的部位对应下表面上设置有机加面,机加面上设置有第二通孔(15b);用于前副车架在分装时的定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心铸铝与铝型材焊接的前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纵梁(1)前端向左后方伸出的空心铸造悬臂上设置有左前控制臂安装内螺纹(7b),与左前控制臂安装孔(7a)配合,用于左前控制臂安装螺栓穿过左前控制臂安装孔(7a),通过左前控制臂安装内螺纹(7b)与左纵梁(1)连接;所述右纵梁(2)前端向右后方伸出的空心悬臂上设置有右前控制臂安装孔(7c),用于右前控制臂安装螺栓穿过右前控制臂安装孔(7c),通过右前控制臂安装螺纹(7d)与右纵梁(2)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心铸铝与铝型材焊接的前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纵梁(1)和右纵梁(2)上类梭形凸起结构的梭形沿纵梁前后方向布置,呈前后两端小,中部大的形状;所述左纵梁(1)和右纵梁(2)上类梭形结构的中间部位分别机加有圆孔,即左纵梁机加圆孔(10e)及右纵梁机加有圆孔(10f),装配时左右悬置分别通过左纵梁机加圆孔(10e)及右纵梁机加有圆孔(10f)。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心铸铝与铝型材焊接的前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纵梁(1)及右纵梁(2)均为空心铸造纵梁;所述前横梁(3)、后横梁(4)均为铝型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心铸铝与铝型材焊接的前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纵梁(1)上向左后方伸出的空心铸造悬臂的中部设有机加面,机加面上设有第一螺纹通孔(13a)及第二螺纹通孔(13b),与左纵梁(1)的内腔连通,左侧冷却管路支架通过第一螺纹通孔(13a)及第二螺纹通孔(13b)与左纵梁(1)连接;所述右纵梁(2)上向右后方伸出的空心铸造悬臂的中部设有机加面,机加面上设有第三螺纹通孔(13c)及第四螺纹通孔(13d),与右纵梁(2)的内腔连通,右侧冷却管路支架通过第三螺纹通孔(13c)及第四螺纹通孔(13d)与右纵梁(2)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心铸铝与铝型材焊接的前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纵梁(1)及右纵梁(2)的后端下表面上设置有凹坑,用于安装后横梁(4)。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心铸铝与铝型材焊接的前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横梁(3)上设有拉铆螺母(5),用于安装底护板;所述后横梁(4)的前表面上铆接第一铝型材支架(6a),后表面上铆接第二铝型材支架(6b)及第三铝型材支架(6c),三个支架上分别设置有底护板安装孔。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心铸铝与铝型材焊接的前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副车架左纵梁(1)和右纵梁(2)下表面上,设置有铸造平面,平面中央设有连通铸件的铸造空腔的内螺纹,即左纵梁(1)上前后方向均匀分布的第八内螺纹孔(16a)、第九内螺纹孔(16b)、第十内螺纹孔(16c),右纵梁(2)上沿前后方向均匀分布的第十一内螺纹孔(16d)、第十二内螺纹孔(16e)、第十三内螺纹孔(16f),均为底护板安装点。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心铸铝与铝型材焊接的前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纵梁(1)上设置有工艺排沙孔(17a、17b、17e、17f、17g),右纵梁(2)上设置有工艺排沙(17c、17d、17h、17i、17j)。
CN201920466718.8U 2019-04-09 2019-04-09 一种空心铸铝与铝型材焊接的前副车架 Active CN2099880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66718.8U CN209988000U (zh) 2019-04-09 2019-04-09 一种空心铸铝与铝型材焊接的前副车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66718.8U CN209988000U (zh) 2019-04-09 2019-04-09 一种空心铸铝与铝型材焊接的前副车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88000U true CN209988000U (zh) 2020-01-24

Family

ID=692911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466718.8U Active CN209988000U (zh) 2019-04-09 2019-04-09 一种空心铸铝与铝型材焊接的前副车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8800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47914A (zh) * 2021-05-25 2021-07-23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钢铝混合型前副车架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47914A (zh) * 2021-05-25 2021-07-23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钢铝混合型前副车架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03284B (zh) 一种空心铸铝与铝型材焊接的副车架
CN210191603U (zh) 一种自卸车车架前端铸造加长梁
CN101746418A (zh) 车身结构
CN210191597U (zh) 一种轻量化车架前端模块总成
CN112498484A (zh) 一种重型新能源车辆及其车架
CN209988000U (zh) 一种空心铸铝与铝型材焊接的前副车架
CN213676903U (zh) 一种载重汽车左前接梁
CN111216794A (zh) 一种新型铝制全框式前副车架
CN108242518B (zh)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包的安装结构
CN212149011U (zh) 一种乘用车用螺接前副车架
CN110843915A (zh) 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前副车架
CN210882321U (zh) 用于电动汽车的前副车架
CN103085879B (zh) 工程车车架总成及其工程车
CN206374827U (zh) 前端框架和电动车辆
CN109204473A (zh) 一种铝合金铸造加铝合金型材焊接五连杆后副车架
CN209159805U (zh) 一种铝合金铸造加铝合金型材焊接五连杆后副车架
CN113492915A (zh) 小巴车架全铝合金榫卯式硬点组件
CN102658835A (zh) 一种中重型汽车转向机固定支架
CN207207663U (zh) 一种多功能支架
CN217649515U (zh) 一种应用于飞行汽车的铝合金副车架
CN208802048U (zh) 前副车架纵梁、前副车架总成及车辆
CN111634166A (zh) 连接支架、前悬架下摆臂总成及汽车悬架
CN205383203U (zh) 一种新型制动器安装过渡支架
CN214565642U (zh) 一种重型新能源车辆及其车架
CN215098005U (zh) 一种三轮车前悬架车轮罩的加强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