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43915A - 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前副车架 - Google Patents

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前副车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43915A
CN110843915A CN201911119645.6A CN201911119645A CN110843915A CN 110843915 A CN110843915 A CN 110843915A CN 201911119645 A CN201911119645 A CN 201911119645A CN 110843915 A CN110843915 A CN 1108439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luminum
support
cast aluminum
extruded
ca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1964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饶宇
朱思龙
郝锌
王乐酉
刘建全
兰磊
王明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AN INDUSTRY Co Ltd SICHUAN PROV
Original Assignee
JIANAN INDUSTRY Co Ltd SICHUAN PROV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AN INDUSTRY Co Ltd SICHUAN PROV filed Critical JIANAN INDUSTRY Co Ltd SICHUAN PROV
Priority to CN20191111964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43915A/zh
Publication of CN1108439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4391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1/00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涉及汽车零部件设计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前副车架,所述前副车架为铝合金制成,前副车架包括依次围合连接在一起的左后铸铝支架、后挤压铝横梁、右后铸铝支架、右挤压铝纵梁、前铸铝支架、左挤压铝纵梁,且以上部件均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本发明的前副车架相对于现有钣金件的前副车架,其在重量上减重效果可达到30%以上,显著降低了前副车架的重量,同时该前副车架材质主要是铝合金铸造结构与铝合金挤压型材结构,零件数量较少,整个前副车架的焊缝数量也较少,结构更简单,在制造工艺难度上得到降低,加工成品率得到提高。

Description

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前副车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设计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前副车架。
背景技术
汽车前副车架是汽车底盘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连接汽车的前控制臂、后控制臂、转向机、稳定杆、前悬置、后悬置和车体的桥梁。目前,现有的汽车前副车架主要有两种方式进行加工制造,第一种方式为:采用钢制钣金冲压件焊接而成,钣金冲压成型难度大,前副车架重量较大;第二种方式为:采用管梁件和钣金组合焊接而成,然后在主体结构上焊接各种支架,这样导致前副车架结构比较复杂,加工工序多,焊缝较多,前副车架重量也较大,导致两种现有汽车副车架均不是很适用在新能源汽车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加工制造、重量轻的新能源汽车前副车架。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前副车架,所述前副车架为铝合金制成,前副车架包括依次围合连接在一起的左后铸铝支架、后挤压铝横梁、右后铸铝支架、右挤压铝纵梁、前铸铝支架、左挤压铝纵梁,且左后铸铝支架与后挤压铝横梁、后挤压铝横梁与右后铸铝支架、右后铸铝支架与右挤压铝纵梁、右挤压铝纵梁与前铸铝支架、前铸铝支架与左挤压铝纵梁和左挤压铝纵梁与左后铸铝支架均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
右挤压铝纵梁、左挤压铝纵梁的结构相同,右挤压铝纵梁、左挤压铝纵梁上分别设置有控制臂安装支架,控制臂安装支架通过焊接固定在右挤压铝纵梁或者左挤压铝纵梁上,还包括连接加强件,每个控制臂安装支架通过至少一个连接加强件固定在右挤压铝纵梁或者左挤压铝纵梁上。
进一步的是,左后铸铝支架包括左后铸铝本体,左后铸铝本体为背面开口的一体结构,左后铸铝本体的左侧设置有第一汽车车体安装套管,左后铸铝本体上设置有第一前悬置安装支架,第一前悬置安装支架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左后铸铝本体的前侧设置有第一矩形焊接接头,左后铸铝本体的右侧设置有第一异形焊接接头。
进一步的是,后挤压铝横梁为铝合金挤压型材制成的中空结构,后挤压铝横梁的截面形状与第一异形焊接接头的形状相同。
进一步的是,右后铸铝支架包括右后铸铝本体,右后铸铝本体为背面开口的一体结构,右后铸铝本体上设置有第二前悬置安装支架,第二前悬置安装支架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孔,右后铸铝本体的左侧设置有第二异形焊接接头,右后铸铝本体的右侧设置有第二汽车车体安装套管,右后铸铝本体的前侧设置有第二矩形焊接接头。
进一步的是,右挤压铝纵梁、左挤压铝纵梁均为铝合金挤压型材制成的中空结构,右挤压铝纵梁、左挤压铝纵梁的截面形状为矩形。
进一步的是,每个控制臂安装支架通过两个连接加强件固定在右挤压铝纵梁或者左挤压铝纵梁上,两个连接加强件分别位于每个控制臂安装支架的左右两侧。
进一步的是,控制臂安装支架包括底板、两个连接架体,连接架体垂直设置在底板的中间,连接架体上设置有第三连接孔,底板通过焊接固定在右挤压铝纵梁或者左挤压铝纵梁上。
进一步的是,连接加强件包括第一板体、两块第二板体,两块第二板体相互平行设置在第一板体上,两块第二板体形成一个加强口,两个连接架体匹配设置在加强口中,且一块第二板体通过焊接与一个连接架体相连接,第一板体通过焊接与右挤压铝纵梁或者左挤压铝纵梁相连接。
进一步的是,第一板体、两块第二板体相连接部分为圆弧部,圆弧部通过焊接与底板相连接。
进一步的是,前铸铝支架包括前铸铝本体,前铸铝本体为背面开口的一体结构,前铸铝本体的前侧设置有第三汽车车体安装套管,前铸铝本体上设置有多个稳定杆安装螺套、后悬置安装螺套、转向机安装螺孔、控制臂安装螺孔,前铸铝本体的后侧设置有第三矩形焊接接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前副车架为铝合金制成,是全铝合金结构,相对于现有钣金件的前副车架,其在重量上减重效果可达到30%以上,显著降低了前副车架的重量,特别适用于新能源汽车。本发明的前副车架包括依次围合连接在一起的左后铸铝支架、后挤压铝横梁、右后铸铝支架、右挤压铝纵梁、前铸铝支架、左挤压铝纵梁,且左后铸铝支架与后挤压铝横梁、后挤压铝横梁与右后铸铝支架、右后铸铝支架与右挤压铝纵梁、右挤压铝纵梁与前铸铝支架、前铸铝支架与左挤压铝纵梁和左挤压铝纵梁与左后铸铝支架均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左后铸铝支架、右后铸铝支架、前铸铝支架均采用铸造工艺得到的铝合金,可形成复杂的空腔以及异形结构,减少了零部件的数量;左后铸铝支架、后挤压铝横梁、右后铸铝支架、右挤压铝纵梁、前铸铝支架、左挤压铝纵梁均可采用CNC进行加工,铝合金材料也更方便加工制作,其加工精度也相对于钣金前副车架也更高;该前副车架材质主要是铝合金低压铸造结构与铝合金挤压型材结构,零件数量较少,整个前副车架的焊缝数量也较少,结构更简单,在制造工艺难度上得到降低,加工成品率得到提高。
同时,右挤压铝纵梁、左挤压铝纵梁上分别设置有控制臂安装支架,每个控制臂安装支架通过至少一个连接加强件固定在右挤压铝纵梁或者左挤压铝纵梁上,控制臂安装支架用于前控制臂、后控制臂的安装,便于整个前副车架的布局,连接加强件提高并保证控制臂安装支架的连接强度,提高使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前副车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前副车架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左后铸铝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后挤压铝横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右后铸铝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右挤压铝纵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前铸铝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控制臂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连接加强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左后铸铝支架1、左后铸铝本体11、第一汽车车体安装套管12、第一前悬置安装支架13、第一连接孔14、第一矩形焊接接头15、第一异形焊接接头16、后挤压铝横梁2、右后铸铝支架3、右后铸铝本体31、第二前悬置安装支架32、第二连接孔33、第二异形焊接接头34、第二汽车车体安装套管35、第二矩形焊接接头36、右挤压铝纵梁4、前铸铝支架5、前铸铝本体51、第三汽车车体安装套管52、稳定杆安装螺套53、后悬置安装螺套54、转向机安装螺孔55、控制臂安装螺孔56、第三矩形焊接接头57、左挤压铝纵梁6、控制臂安装支架7、底板71、连接架体72、第三连接孔73、连接加强件8、第一板体81、两块第二板体82、圆弧部83、加强口8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下列描述各部件方位以图1所示方位为基准。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前副车架,所述前副车架为铝合金制成,前副车架包括依次围合连接在一起的左后铸铝支架1、后挤压铝横梁2、右后铸铝支架3、右挤压铝纵梁4、前铸铝支架5、左挤压铝纵梁6,且左后铸铝支架1与后挤压铝横梁2、后挤压铝横梁2与右后铸铝支架3、右后铸铝支架3与右挤压铝纵梁4、右挤压铝纵梁4与前铸铝支架5、前铸铝支架5与左挤压铝纵梁6和左挤压铝纵梁6与左后铸铝支架1均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
右挤压铝纵梁4、左挤压铝纵梁6的结构相同,右挤压铝纵梁4、左挤压铝纵梁6上分别设置有控制臂安装支架7,控制臂安装支架7通过焊接固定在右挤压铝纵梁4或者左挤压铝纵梁6上,还包括连接加强件8,每个控制臂安装支架7通过至少一个连接加强件8固定在右挤压铝纵梁4或者左挤压铝纵梁6上。
为了降低左后铸铝支架1的重量,减少拼焊零件的数量及其焊接工艺带来的缺陷,采用放砂芯的铝合金铸造型腔结构;相对于其他铸造工艺,低压铸造充型平稳,避免了强烈的卷气紊流等现象,能获得较好的内部质量,减少了后期焊接缺陷的产生,所以左后铸铝支架1的材质优选为铝合金低压铸造结构。本发明左后铸铝支架1优选的一种结构为:如图1、图3所示,左后铸铝支架1包括左后铸铝本体11,左后铸铝本体11为背面开口的一体结构,左后铸铝本体11的左侧设置有第一汽车车体安装套管12,左后铸铝本体11上设置有第一前悬置安装支架13,第一前悬置安装支架13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14,左后铸铝本体11的前侧设置有第一矩形焊接接头15,左后铸铝本体11的右侧设置有第一异形焊接接头16。由于左后铸铝本体11的体积较大,一体加工难度较大,为了实现左后铸铝本体11的一体结构及加工,如图2所示,左后铸铝本体11优选为背面开口的一体结构,也能进一步降低左后铸铝本体11的重量。第一汽车车体安装套管12用于与汽车车体连接的安装套管,由于铝合金不便于加工螺纹,加工出的螺纹强度较低,所以为了简化加工,提高与汽车车体连接强度,第一汽车车体安装套管12的内表面不加工螺纹,通过连接螺栓穿过第一汽车车体安装套管12将左后铸铝支架1与汽车车体连接在一起。第一前悬置安装支架13是前悬置的安装支架,第一前悬置安装支架13优选为耳片式结构,第一连接孔14的内表面也不加工螺纹,通过连接螺栓穿过第一连接孔14将前悬置安装在前副车架上。左后铸铝支架1与后挤压铝横梁2、左挤压铝纵梁6均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为了便于焊接,提高连接的强度,左后铸铝本体11的前侧设置有第一矩形焊接接头15,左后铸铝本体11的右侧设置有第一异形焊接接头16,焊接时,将第一矩形焊接接头15插入左挤压铝纵梁6中,第一异形焊接接头16插入后挤压铝横梁2中,通过采用MIG环焊进行连接,从而完成焊接工作。
后挤压铝横梁2是用于连接左后铸铝支架1与右后铸铝支架3,后挤压铝横梁2优选为铝合金挤压型材,铝合金挤压型材的强度较高,质量轻,与铝合金低压铸造结构焊接具有焊接性能。为了进一步降低重量,如图4所示,后挤压铝横梁2为中空结构,后挤压铝横梁2的截面形状优选为异形,异形指的是不规则性的图形。为了便于装配,提高连接稳固性,后挤压铝横梁2上还设置有工艺定位孔,后挤压铝横梁2的截面形状与第一异形焊接接头16的形状相同。
右后铸铝支架3的材质也为铝合金低压铸造结构。本发明右后铸铝支架3优选的一种结构为:如图1、图5所示,右后铸铝支架3包括右后铸铝本体31,右后铸铝本体31为背面开口的一体结构,右后铸铝本体31上设置有第二前悬置安装支架32,第二前悬置安装支架32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孔33,右后铸铝本体31的左侧设置有第二异形焊接接头34,右后铸铝本体31的右侧设置有第二汽车车体安装套管35,右后铸铝本体31的前侧设置有第二矩形焊接接头36。由于右后铸铝本体31的体积较大,一体加工难度较大,为了实现右后铸铝本体31的一体结构及加工,如图2所示,右后铸铝本体31优选为背面开口的一体结构,还能进一步降低右后铸铝本体31的重量。第二前悬置安装支架32也是前悬置的安装支架,第二前悬置安装支架32优选为耳片式结构,第二连接孔33的内表面也不加工螺纹,通过连接螺栓穿过第一前悬置安装支架13、第二连接孔33将前悬置安装在前副车架上。第二汽车车体安装套管35用于与汽车车体连接的安装套管,第二汽车车体安装套管35的内表面不加工螺纹,通过连接螺栓穿过第二汽车车体安装套管35将右后铸铝支架3与汽车车体连接在一起。右后铸铝支架3与后挤压铝横梁2、右挤压铝纵梁4均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为了便于焊接,提高连接的强度,右后铸铝本体3的左侧设置有第二异形焊接接头34,右后铸铝本体3的前侧设置有第二矩形焊接接头36,焊接时,将第二异形焊接接头34插入后挤压铝横梁2中,第二矩形焊接接头36插入右挤压铝纵梁4中,过采用MIG环焊进行连接,从而完成焊接工作。
右挤压铝纵梁4、左挤压铝纵梁6也优选为铝合金挤压型材。为了进一步降低重量,如图6所示,右挤压铝纵梁4、左挤压铝纵梁6均为中空结构,右挤压铝纵梁4、左挤压铝纵梁6的截面形状优选为矩形。
为了便于整个前副车架的布局,控制臂安装支架7设置在右挤压铝纵梁4、左挤压铝纵梁6上,并且每个控制臂安装支架7通过两个连接加强件8固定在右挤压铝纵梁4或者左挤压铝纵梁6上,两个连接加强件8分别位于每个控制臂安装支架7的左右两侧。控制臂安装支架7用于前控制臂、后控制臂的安装,本发明控制臂安装支架7优选的一种结构为:如图1、图8所示,控制臂安装支架7为耳片式结构,其包括底板71、两个连接架体72,连接架体72垂直设置在底板71的中间,连接架体72上设置有第三连接孔73,底板71通过焊接固定在右挤压铝纵梁4或者左挤压铝纵梁6上。连接加强件8提高并保证控制臂安装支架7连接强度的作用,本发明连接加强件8优选的一种结构为:如图1、图9所示,连接加强件8包括第一板体81、两块第二板体82,两块第二板体82相互平行设置在第一板体81上,两块第二板体82形成一个加强口84,两个连接架体72匹配设置在加强口84中,且一块第二板体82通过焊接与一个连接架体72相连接,第一板体81通过焊接与右挤压铝纵梁4或者左挤压铝纵梁6相连接。为了便于加工和装配,第一板体81、两块第二板体82相连接部分为圆弧部83,圆弧部83通过焊接与底板71相连接,圆弧部83用于避让连接时产生的焊缝。为了更进一步便于前控制臂、后控制臂的安装,提高前控制臂、后控制臂的安装效果,前铸铝支架5还设置有控制臂安装螺孔56,支撑螺栓穿过控制臂安装螺孔56、前控制臂与后控制臂的连接孔设置。
前铸铝支架5材质也为铝合金低压铸造结构。本发明前铸铝支架5选的一种结构为:如图1、图7所示,前铸铝支架5包括前铸铝本体51,前铸铝本体51为背面开口的一体结构,前铸铝本体51的前侧设置有第三汽车车体安装套管52,前铸铝本体51上设置有多个稳定杆安装螺套53、后悬置安装螺套54、转向机安装螺孔55、控制臂安装螺孔56,前铸铝本体51的后侧设置有第三矩形焊接接头57。由于前铸铝本体51的体积较大,一体加工难度较大,为了实现前铸铝本体51的一体结构及加工,如图2所示,前铸铝本体51优选为背面开口的一体结构,还能进一步降低前铸铝本体51的重量。第三汽车车体安装套管52用于与汽车车体连接的安装套管,第三汽车车体安装套管52的内表面不加工螺纹,通过连接螺栓穿过第三汽车车体安装套管52将前铸铝支架5与汽车车体连接在一起。稳定杆安装螺套53用于通过螺栓安装稳定杆,后悬置安装螺套54用于通过螺栓安装后悬置,转向机安装螺孔55用于通过螺栓安装转向机。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前副车架为铝合金制成,是全铝合金结构,相对于现有钣金件的前副车架,其在重量上减重效果可达到30%以上,显著降低了前副车架的重量,特别适用于新能源汽车。本发明的前副车架包括依次围合连接在一起的左后铸铝支架1、后挤压铝横梁2、右后铸铝支架3、右挤压铝纵梁4、前铸铝支架5、左挤压铝纵梁6,实现与前控制臂、后控制臂、汽车转向机、电动机悬置和车身的连接,左后铸铝支架1、后挤压铝横梁2、右后铸铝支架3、右挤压铝纵梁4、前铸铝支架5、左挤压铝纵梁6均可采用CNC进行加工,铝合金材料也更方便加工制作,其加工精度也相对于钣金前副车架也更高;该前副车架材质主要是铝合金低压铸造结构与铝合金挤压型材结构,零件数量较少,整个前副车架的焊缝数量也较少,结构更简单,在制造工艺难度上得到降低,加工成品率得到提高。

Claims (10)

1.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前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副车架为铝合金制成,前副车架包括依次围合连接在一起的左后铸铝支架(1)、后挤压铝横梁(2)、右后铸铝支架(3)、右挤压铝纵梁(4)、前铸铝支架(5)、左挤压铝纵梁(6),且左后铸铝支架(1)与后挤压铝横梁(2)、后挤压铝横梁(2)与右后铸铝支架(3)、右后铸铝支架(3)与右挤压铝纵梁(4)、右挤压铝纵梁(4)与前铸铝支架(5)、前铸铝支架(5)与左挤压铝纵梁(6)和左挤压铝纵梁(6)与左后铸铝支架(1)均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
右挤压铝纵梁(4)、左挤压铝纵梁(6)的结构相同,右挤压铝纵梁(4)、左挤压铝纵梁(6)上分别设置有控制臂安装支架(7),控制臂安装支架(7)通过焊接固定在右挤压铝纵梁(4)或者左挤压铝纵梁(6)上,还包括连接加强件(8),每个控制臂安装支架(7)通过至少一个连接加强件(8)固定在右挤压铝纵梁(4)或者左挤压铝纵梁(6)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前副车架,其特征在于:左后铸铝支架(1)包括左后铸铝本体(11),左后铸铝本体(11)为背面开口的一体结构,左后铸铝本体(11)的左侧设置有第一汽车车体安装套管(12),左后铸铝本体(11)上设置有第一前悬置安装支架(13),第一前悬置安装支架(13)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14),左后铸铝本体(11)的前侧设置有第一矩形焊接接头(15),左后铸铝本体(11)的右侧设置有第一异形焊接接头(16)。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前副车架,其特征在于:后挤压铝横梁(2)为铝合金挤压型材制成的中空结构,后挤压铝横梁(2)的截面形状与第一异形焊接接头(16)的形状相同。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前副车架,其特征在于:右后铸铝支架(3)包括右后铸铝本体(31),右后铸铝本体(31)为背面开口的一体结构,右后铸铝本体(31)上设置有第二前悬置安装支架(32),第二前悬置安装支架(32)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孔(33),右后铸铝本体(31)的左侧设置有第二异形焊接接头(34),右后铸铝本体(31)的右侧设置有第二汽车车体安装套管(35),右后铸铝本体(31)的前侧设置有第二矩形焊接接头(36)。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前副车架,其特征在于:右挤压铝纵梁(4)、左挤压铝纵梁(6)均为铝合金挤压型材制成的中空结构,右挤压铝纵梁(4)、左挤压铝纵梁(6)的截面形状为矩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前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每个控制臂安装支架(7)通过两个连接加强件(8)固定在右挤压铝纵梁(4)或者左挤压铝纵梁(6)上,两个连接加强件(8)分别位于每个控制臂安装支架(7)的左右两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前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控制臂安装支架(7)包括底板(71)、两个连接架体(72),连接架体(72)垂直设置在底板(71)的中间,连接架体(72)上设置有第三连接孔(73),底板(71)通过焊接固定在右挤压铝纵梁(4)或者左挤压铝纵梁(6)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前副车架,其特征在于:连接加强件(8)包括第一板体(81)、两块第二板体(82),两块第二板体(82)相互平行设置在第一板体(81)上,两块第二板体(82)形成一个加强口(84),两个连接架体(72)匹配设置在加强口(84)中,且一块第二板体(82)通过焊接与一个连接架体(72)相连接,第一板体(81)通过焊接与右挤压铝纵梁(4)或者左挤压铝纵梁(6)相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前副车架,其特征在于:第一板体(81)、两块第二板体(82)相连接部分为圆弧部(83),圆弧部(83)通过焊接与底板(71)相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前副车架,其特征在于:前铸铝支架(5)包括前铸铝本体(51),前铸铝本体(51)为背面开口的一体结构,前铸铝本体(51)的前侧设置有第三汽车车体安装套管(52),前铸铝本体(51)上设置有多个稳定杆安装螺套(53)、后悬置安装螺套(54)、转向机安装螺孔(55)、控制臂安装螺孔(56),前铸铝本体(51)的后侧设置有第三矩形焊接接头(57)。
CN201911119645.6A 2019-11-15 2019-11-15 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前副车架 Pending CN11084391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19645.6A CN110843915A (zh) 2019-11-15 2019-11-15 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前副车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19645.6A CN110843915A (zh) 2019-11-15 2019-11-15 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前副车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43915A true CN110843915A (zh) 2020-02-28

Family

ID=696012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19645.6A Pending CN110843915A (zh) 2019-11-15 2019-11-15 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前副车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843915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76581A (zh) * 2021-03-03 2021-05-11 四川建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副车架悬置衬套装配结构
CN114013508A (zh) * 2020-11-09 2022-02-08 浙江拓为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后副车架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13508A (zh) * 2020-11-09 2022-02-08 浙江拓为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后副车架
CN112776581A (zh) * 2021-03-03 2021-05-11 四川建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副车架悬置衬套装配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03284B (zh) 一种空心铸铝与铝型材焊接的副车架
CN204915829U (zh) 一种前副车架
CN110843915A (zh) 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前副车架
CN112776888A (zh) 一种汽车多连杆轻量化后副车架结构
CN207241399U (zh) 电动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布置结构和电动汽车
CN210882312U (zh) 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前副车架
CN210000406U (zh) 用于新能源汽车的铝合金副车架
CN206938858U (zh) 副车架及汽车
CN210882321U (zh) 用于电动汽车的前副车架
CN111216794A (zh) 一种新型铝制全框式前副车架
CN110843919A (zh) 用于电动汽车的前副车架
CN113978555B (zh) 一种车架总成及工程车辆
CN109204473A (zh) 一种铝合金铸造加铝合金型材焊接五连杆后副车架
CN211943496U (zh) 一种新型铝制全框式前副车架
CN212149011U (zh) 一种乘用车用螺接前副车架
CN210971273U (zh) Mig焊接的铝合金框式副车架
CN110901765A (zh) 一种钢铝副车架
CN209988000U (zh) 一种空心铸铝与铝型材焊接的前副车架
CN209159805U (zh) 一种铝合金铸造加铝合金型材焊接五连杆后副车架
CN217649515U (zh) 一种应用于飞行汽车的铝合金副车架
CN217477394U (zh) 一种铝合金前副车架
CN212267629U (zh) 一种钢铝副车架
CN214689780U (zh) 一种轻量化铝合金挡泥板支架总成
CN215285012U (zh) 一种汽车仪表板横梁固定支架
CN214493081U (zh) 前副车架及具有其的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