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03708U - 一种双向注塑机成型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向注塑机成型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03708U
CN215703708U CN202121896325.4U CN202121896325U CN215703708U CN 215703708 U CN215703708 U CN 215703708U CN 202121896325 U CN202121896325 U CN 202121896325U CN 215703708 U CN215703708 U CN 2157037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e
movable
plate
guide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89632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ozhou Weihang Rubber And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ozhou Weihang Rubber And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ozhou Weihang Rubber And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ozhou Weihang Rubber And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89632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037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037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037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向注塑机成型模具,涉及模具设计领域,包括定模和导向板,导向板上滑动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前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动模板,动模板前端滑动连接有顶出板,动模板前端通过动模导向套固定连接有动模,动模包括左动模和右动模,导向板、安装板、动模板和顶出板均有两个,两个导向板、安装板、动模板和顶出板对称设置在定模的左右两侧,左动模和右动模分别固定连接在定模左侧的动模板和定模右侧的动模板靠近定模的一侧,左动模、右动模和定模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冷却水接头,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采用一定模双动模的结构,可在一次注塑过程中成型两个不同结构的零件,极大的提高了注塑件的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双向注塑机成型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设计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双向注塑机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注塑是一种工业产品生产造型的方法。产品通常使用橡胶注塑和塑料注塑。根据注塑工艺的不同,注塑可分注塑成型模压法和压铸法。
注塑机的工作原理是借助螺杆或柱塞的推力将已融化的熔融状态的塑料注射到闭合好的模腔内,熔融状的塑料经过固化定型,然后开模取得塑料制品的工艺过程。注射成型是一个循环过程,每一周期主要包括:定量加料,熔融塑化,加压注射,冲模冷却,开模取件,闭合模具。进行下一个循环。
复杂塑料制品结构复杂,难以一次注塑成型,现有的加工方式通常为将复杂塑料制品分解成多个易于注塑成型的零件进行注塑成型后再进行组装成最终的成品,现有的注塑模具结构多采用一定模一动模的结构,一次只能对一种结构的零件进行注塑成型,在进行多零件加工时需要多台注塑机配合对应的模具进行加工,十分不利于提高加工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双向注塑机成型模具,本技术方案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复杂塑料制品结构复杂,难以一次注塑成型,现有的加工方式通常为将复杂塑料制品分解成多个易于注塑成型的零件进行注塑成型后再进行组装成最终的成品,现有的注塑模具结构多采用一定模一动模的结构,一次只能对一种结构的零件进行注塑成型,在进行多零件加工时需要多台注塑机配合对应的模具进行加工,十分不利于提高加工效率的问题。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双向注塑机成型模具,包括定模和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上滑动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前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动模板,所述动模板前端滑动连接有顶出板,所述动模板前端通过动模导向套固定连接有动模,所述动模包括左动模和右动模,所述导向板、安装板、动模板和顶出板均有两个,两个所述导向板、安装板、动模板和顶出板对称设置在定模的左右两侧,所述左动模和右动模分别固定连接在定模左侧的动模板和定模右侧的动模板靠近定模的一侧,所述左动模、右动模和定模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冷却水接头。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靠近导向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板上开设导向通孔,所述导向柱设置在导向通孔中。
优选的,所述顶出板前端固定连接有顶出柱,所述顶出柱贯穿动模,所述顶出柱上套设有顶出弹簧,所述顶出弹簧两端分别与动模和顶出板抵接。
优选的,所述动模板前端固定连接有顶出导向柱,所述顶出导向柱远离动模板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动模远离定模的一侧,所述顶出板滑动连接在顶出导向柱上。
优选的,所述导向板靠近安装板的一侧中部固定连接有顶出块,所述安装板以及动模板中部均开设顶出孔,所述顶出孔的大小可供顶出块通过。
优选的,所述左动模和右动模靠近定模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左模头和右模头,所述左模头和右模头分别与定模两侧组成左成型腔和右成型腔,所述定模上端开设注料口,所述定模内部开设注料通道,所述注料口与注料通道连通,所述注料通道分别与左成型腔和右成型腔连通。
优选的,所述动模导向套为中空结构,所述定模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动模导向柱,所述动模导向柱贯穿动模滑动连接于动模导向套内部。
优选的,所述左动模、右动模和定模内部开设冷却水通道,所述冷却水通道分别与对应的冷却水接头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采用一定模双动模的模具结构,在进行注塑成形时,熔融状态的塑料从注料口注入模具,经过注料通道分别在左右两侧的成型腔中成型,左右两侧的成型腔可以是相同结构也可以是不同结构,实现了一次注射成型两个零件,极大的提高了塑料注塑成型的效率;
2)加入顶出板结构,在成型时有顶出弹簧将顶出板压紧在动模板上,不影响注塑质量,当开模时,动模由外部合模装置带动后移,当到达脱模位置时,导向板上的顶出块通过顶出孔将顶出板向前顶出,顶出板带动顶出柱将成型件顶出动模,完成下料,之后在合模过程中,顶出板在顶出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此结构简单,脱模迅速,进一步提高注塑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视角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模具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为:
1、导向板;101、顶出块;2、安装板;201、导向柱;202、顶出孔;3、动模板;301、动模导向套;302、顶出导向柱;4、顶出弹簧;5、顶出板;501、顶出柱;6、左动模;601、左模头;7、定模;701、注料口;702、注料通道;703、动模导向柱;8、右动模;801、右模头;9、冷却水接头;10、冷却水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请参阅图1-3所示,一种双向注塑机成型模具,包括定模7和导向板1,导向板1上滑动连接有安装板2,安装板2前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动模板3,动模板3前端滑动连接有顶出板5,动模板3前端通过动模导向套301固定连接有动模,动模包括左动模6和右动模8,导向板1、安装板2、动模板3和顶出板5均有两个,两个导向板1、安装板2、动模板3和顶出板5对称设置在定模7的左右两侧,左动模6和右动模8分别固定连接在定模7左侧的动模板3和定模7右侧的动模板3靠近定模7的一侧,左动模6、右动模8和定模7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冷却水接头9,安装板2靠近导向板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向柱201,导向板1上开设导向通孔,导向柱201设置在导向通孔中,导向柱201一端与外部合模装置连接,导向柱201与导向板相互配合,保证开合模过程中的模具位置稳定,顶出板5前端固定连接有顶出柱501,顶出柱501贯穿动模,顶出柱501上套设有顶出弹簧4,顶出弹簧4两端分别与动模和顶出板5抵接,动模板3前端固定连接有顶出导向柱302,顶出导向柱302远离动模板3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动模远离定模7的一侧,顶出板5滑动连接在顶出导向柱302上,导向板1靠近安装板2的一侧中部固定连接有顶出块101,安装板2以及动模板3中部均开设顶出孔202,顶出孔202的大小可供顶出块101通过,其中在脱模时,动模由外部合模装置带动后移,当到达脱模位置时,导向板1上的顶出块101通过顶出孔201将顶出板5向前顶出,顶出板5带动顶出柱501将成型件顶出动模,完成下料,之后在合模过程中,顶出板5在顶出弹簧4的弹力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此结构简单,脱模迅速,进一步提高注塑效率。
左动模6和右动模8靠近定模7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左模头601和右模头801,左模头601和右模头801分别与定模7两侧组成左成型腔和右成型腔,定模7上端开设注料口701,定模7内部开设注料通道702,注料口701与注料通道702连通,注料通道702分别与左成型腔和右成型腔连通,动模导向套301为中空结构,定模7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动模导向柱703,动模导向柱703贯穿动模滑动连接于动模导向套301内部,动模导向柱703与动模导向套301相互配合,进一步保证了模具在注塑成型时的合模精准度,左动模6、右动模8和定模7内部开设冷却水通道10,冷却水通道10分别与对应的冷却水接头9连通,本方案采用一定模双动模的模具结构,在进行注塑成形时,熔融状态的塑料从注料口701注入模具,经过注料通道702分别在左右两侧的成型腔中成型,左右两侧的成型腔可以是相同结构也可以是不同结构,实现了一次注射成型两个零件,极大的提高了塑料注塑成型的效率,其中模具内部冷却水通道10在成形时可以迅速进行降温,以提高成型速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采用一定模双动模的结构,可在一次注塑过程中成型两个不同结构的零件,极大的提高了注塑件的生产效率。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8)

1.一种双向注塑机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定模(7)和导向板(1),所述导向板(1)上滑动连接有安装板(2),所述安装板(2)前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动模板(3),所述动模板(3)前端滑动连接有顶出板(5),所述动模板(3)前端通过动模导向套(301)固定连接有动模,所述动模包括左动模(6)和右动模(8),所述导向板(1)、安装板(2)、动模板(3)和顶出板(5)均有两个,两个所述导向板(1)、安装板(2)、动模板(3)和顶出板(5)对称设置在定模(7)的左右两侧,所述左动模(6)和右动模(8)分别固定连接在定模(7)左侧的动模板(3)和定模(7)右侧的动模板(3)靠近定模(7)的一侧,所述左动模(6)、右动模(8)和定模(7)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冷却水接头(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注塑机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2)靠近导向板(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向柱(201),所述导向板(1)上开设导向通孔,所述导向柱(201)设置在导向通孔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注塑机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板(5)前端固定连接有顶出柱(501),所述顶出柱(501)贯穿动模,所述顶出柱(501)上套设有顶出弹簧(4),所述顶出弹簧(4)两端分别与动模和顶出板(5)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注塑机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板(3)前端固定连接有顶出导向柱(302),所述顶出导向柱(302)远离动模板(3)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动模远离定模(7)的一侧,所述顶出板(5)滑动连接在顶出导向柱(302)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注塑机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板(1)靠近安装板(2)的一侧中部固定连接有顶出块(101),所述安装板(2)以及动模板(3)中部均开设顶出孔(202),所述顶出孔(202)的大小可供顶出块(101)通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注塑机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动模(6)和右动模(8)靠近定模(7)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左模头(601)和右模头(801),所述左模头(601)和右模头(801)分别与定模(7)两侧组成左成型腔和右成型腔,所述定模(7)上端开设注料口(701),所述定模(7)内部开设注料通道(702),所述注料口(701)与注料通道(702)连通,所述注料通道(702)分别与左成型腔和右成型腔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注塑机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导向套(301)为中空结构,所述定模(7)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动模导向柱(703),所述动模导向柱(703)贯穿动模滑动连接于动模导向套(301)内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注塑机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动模(6)、右动模(8)和定模(7)内部开设冷却水通道(10),所述冷却水通道(10)分别与对应的冷却水接头(9)连通。
CN202121896325.4U 2021-08-13 2021-08-13 一种双向注塑机成型模具 Active CN2157037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96325.4U CN215703708U (zh) 2021-08-13 2021-08-13 一种双向注塑机成型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96325.4U CN215703708U (zh) 2021-08-13 2021-08-13 一种双向注塑机成型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03708U true CN215703708U (zh) 2022-02-01

Family

ID=799959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896325.4U Active CN215703708U (zh) 2021-08-13 2021-08-13 一种双向注塑机成型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037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510900A (zh) 一种模内快速成型的水桶注塑模具
CN215703708U (zh) 一种双向注塑机成型模具
CN215661548U (zh) 一种驱动器壳体注塑成型系统
CN215039836U (zh) 一种用于精密注塑件生产的成型模具
CN114131846A (zh) 一种注塑组合模具及其注塑方法
CN211054340U (zh) 一种带冷却机构的注塑模具
CN212219105U (zh) 一种能双色注塑成型的模具设备
CN215396660U (zh) 注塑模具
CN215242595U (zh) 一种能解决困气的注塑成型模具
CN215039799U (zh) 一种模内快速成型的水桶注塑模具
CN219667298U (zh) 一种改进型注塑模具
CN210911026U (zh) 一种注塑产品顶出装置及设置有该顶出装置的模具
CN218576869U (zh) 一种柱状注塑件的成型模具
CN220390171U (zh) 塑料后货箱气辅注塑结构
CN213891066U (zh) 大型汽车门板模具扇形浇口反进浇机构
CN211640783U (zh) 一种精密注塑模具
CN216032251U (zh) 桶形塑料容器表面内凹纹六滑块脱模机构
CN220995340U (zh) 一种汽车门板注塑模具
CN216182421U (zh) 用于六角尼龙帽的注塑模具
CN219114689U (zh) 一种镂空电池胶框加工用注塑模具
CN215550616U (zh) 型芯反置的注塑模具
CN202572824U (zh) 一种加工细长推杆的注塑模具
CN220052652U (zh) 侧抽芯注塑成型模具
CN218749055U (zh) 一种电池盖的模压成型模具
CN114347358B (zh) 一种壁厚均匀的中空塑胶件的制造设备及其成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