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61589U - 一种改良的热流道加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改良的热流道加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61589U
CN215661589U CN202123135799.XU CN202123135799U CN215661589U CN 215661589 U CN215661589 U CN 215661589U CN 202123135799 U CN202123135799 U CN 202123135799U CN 215661589 U CN215661589 U CN 2156615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t runner
butt joint
heating
nozzle
heat insu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13579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Jinglida Precision Moul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Jinglida Precision Moul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Jinglida Precision Mould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Jinglida Precision Moul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13579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615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615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615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良的热流道加热装置,属于热流道配件技术领域,包括分流模块、加热组件、隔热组件、热流道喷嘴和对接镶件,分流模块滑动套设在隔热组件上,隔热组件内部螺接固定有加热组件,加热组件上安装有对接镶件,对接镶件上端与分流模块滑动连通,对接镶件下端与热流道喷嘴螺接连通,热流道喷嘴插设在隔热组件上。其使用时,注塑机将熔融物料注入分流模块中,然后熔融物料经过加热组件和隔热组件从热流道喷嘴注入模具,其中通过对接镶件带动隔热组件上下移动,使得隔热组件和分流模块之间相对滑动,从而实现截流的目的。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维护便捷,具有很好的隔热效果,并使得热流道板具备截断主流道熔融流体的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改良的热流道加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流道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良的热流道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在热流道系统中,热喷嘴(Hot nozzles)仍是热流道模具的关键元件,由于喷嘴材料及设计没有满足热平衡要求,因此常常会出现由于喷嘴内冷料过多而固化堵塞,或由于塑料过热而流延或拉丝,甚至分解的问题,此时就需要及时截断热流道,并拆卸更换喷嘴。而目前的热流道板(Manifolds)与热喷嘴(Hot nozzles)往往是通过卡死固定的方式连接在一起的,热流道板(Manifolds)用来恒温地将熔体从主流道送入各个单独喷嘴,并且在熔体传送过程中,要使得熔体的压力降尽可能减小,从而避免材料出现降解的现象,然而目前的加热装置或加热板不具备截断主流道的功能,因此如果想更换热喷嘴,就需要先关闭注塑机,而注塑机在开启关闭的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电力,因此极大的降低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良的热流道加热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热流道板不具备截断主流道的功能致使不便更换以及维护热喷嘴而导致生产效率降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良的热流道加热装置,包括分流模块、加热组件、隔热组件、热流道喷嘴和对接镶件,分流模块滑动套设在隔热组件上,隔热组件内部螺接固定有加热组件,加热组件上安装有对接镶件,对接镶件上端与分流模块滑动连通,对接镶件下端与热流道喷嘴螺接连通,热流道喷嘴插设在隔热组件上。
进一步的,分流模块包括推拉电磁铁、注胶嘴和分流板,注胶嘴设置在分流板的顶端,分流板上竖直设置有若干推拉电磁铁,若干推拉电磁铁与加热组件传动连接。
进一步的,加热组件包括拉杆、固定螺孔、加热板和对接孔,若干推拉电磁铁与若干拉杆一一相连,若干拉杆竖直设置在加热板上,加热板上竖直设置有对接孔,对接孔内套设有对接镶件,加热板的四周水平设置有固定螺孔。
进一步的,对接镶件包括螺纹连接部、注料孔、限位管、对接凸起和对接头,对接孔内插设有限位管,限位管一端与对接头一体连接,对接头的轴线处设置有注料孔,注料孔周向布置有若干对接凸起,限位管的另一端与螺纹连接部一体相连。
进一步的,分流板包括板体、下料喷头、下料凸起、分流道和下料孔,对接头与下料喷头配合,下料喷头的中心处设有下料凸起,下料凸起与注料孔配合,若干对接凸起与若干下料孔配合,若干下料孔沿下料凸起周向布置,下料喷头与分流道出口连通,分流道的入口设置有注胶嘴,分流道设置在板体内部。
进一步的,隔热组件包括导向杆、防水镶件、安装孔、过水槽和隔热盒,隔热盒的四个侧面均设置有安装孔,固定螺孔通过螺栓与安装孔螺接固定,隔热盒底部设置有过水槽,过水槽上设置有防水镶件,隔热盒顶部竖直设置有若干导向杆,若干导向杆均滑动插设在板体上。
进一步的,热流道喷嘴包括螺纹接口、热流道喷管、加热管和锥形喷嘴,螺纹连接部与螺纹接口螺接固定,螺纹接口设置在加热管的端部,加热管插设在隔热盒底部,加热管内卡设有热流道喷管,热流道喷管的一端设置有锥形喷嘴,热流道喷管另一端与螺纹接口连通。
进一步的,加热板内设置有加热电阻和热电偶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技术方案通过在加热板外侧设置隔热盒,使得加热板与隔热盒之间形成空隙,从而有效的减少热量散失,由此可以减少用于维持加热板消耗的热量。此外,本方案通过若干推拉电磁铁带动加热板上下移动,那么当加热板上移时,对接凸起插入下料孔,下料凸起插入注料孔,由于注料孔与下料孔不连通,因此就可以实现断流的效果;当推拉电磁铁关闭时,对接凸起从下料孔抽出,下料凸起从注料孔抽出,由此就可以使得熔融体通过限位管,从而对模具注料。当需要更换模具或者维护喷嘴时,启动推拉电磁铁即可,由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热流道板不具备截断主流道的功能而导致生产效率降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改良的热流道加热装置开启状态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改良的热流道加热装置关闭状态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改良的热流道加热装置喷嘴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改良的热流道加热装置隔热组件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改良的热流道加热装置对接镶件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改良的热流道加热装置加热组件的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改良的热流道加热装置分流板的立体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改良的热流道加热装置分流模块的立体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改良的热流道加热装置的立体图;
图中:1分流模块;11推拉电磁铁;12注胶嘴;13分流板;131板体;132下料喷头;133下料凸起;134分流道;135下料孔;2加热组件;21拉杆;22固定螺孔;23加热板;24对接孔;3隔热组件;31导向杆;32防水镶件;33安装孔;34过水槽;35隔热盒;4热流道喷嘴;41螺纹接口;42热流道喷管;43加热管;44锥形喷嘴;5对接镶件;51螺纹连接部;52注料孔;53限位管;54对接凸起;55对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9,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良的热流道加热装置,分流模块1滑动套设在隔热组件3上,分流模块1可以将熔融体均匀分成若干支路,以便将其注入相应的喷嘴之中,隔热组件3内部螺接固定有加热组件2,加热组件2上安装有对接镶件5,加热组件2用于对熔融体进行加热,从而降低熔融体的粘性,提高其流速。对接镶件5上端与分流模块1滑动连通,当分流板13与对接头55相抵时,就可以完成截流。对接镶件5下端与热流道喷嘴4螺接连通,由此可以将对接镶件5与热流道喷嘴4螺接固定在加热组件2上。当对接镶件5与热流道喷嘴4插设在隔热组件3上,隔热组件3内壁与加热组件2螺接固定,由此起到隔热保温的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注胶嘴12设置在分流板13的顶端,用于和注塑机相连,向内注入熔融物料。分流板13上竖直设置有若干推拉电磁铁11,若干推拉电磁铁11与加热组件2传动连接,若干推拉电磁铁11并联设置,用于带动加热组件2以及隔热组件3上下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个具体实施例,若干推拉电磁铁11与若干拉杆21一一相连,若干拉杆21竖直设置在加热板23上,由此通过带动若干拉杆21牵引加热板23上下移动。加热板23上竖直设置有对接孔24,对接孔24内套设有对接镶件5,通过对接镶件5来对进入喷嘴的熔融体进行截流。加热板23的四周水平设置有固定螺孔22,固定螺孔22内插入螺栓,由此可以将加热板23螺接固定设置在隔热组件3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如图5-6,对接孔24内插设有限位管53,限位管53上设置有限位槽,通过与布置在对接孔24内的定位销相抵,来防止其转动。限位管53一端与对接头55一体连接,对接头55的轴线处设置有注料孔52,注料孔52周向布置有若干对接凸起54,当对接头55与下料喷头132相抵时,若干对接凸起54插入下料孔135内,由此可以防止熔融体外溢,提高对流体截流的稳定性。限位管53的另一端与螺纹连接部51一体相连,螺纹连接部51与热流道喷管42螺接固定,并且利用螺纹连接部51与热流道喷管42螺接产生的预紧力,可以将热流道喷嘴4与对接镶件5完全固定在对接孔24上,由此提高装置的机构强度,实现稳定为熔融体导流的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对接头55与下料喷头132配合,同时下料喷头132的中心处设有下料凸起133,下料凸起133与注料孔52配合,由此可以显著提高对接头55与下料喷头132之间的密封性,防止在截流的过程中出现溢料的问题。若干对接凸起54与若干下料孔135配合,若干下料孔135沿下料凸起133周向布置,下料喷头132与分流道134出口连通,所述分流道134设置有多个出口,每一个出口对应着有一个热流道喷嘴4。分流道134的入口设置有注胶嘴12,分流道134设置在板体131内部,由此当注塑机注胶时,熔融体从分流道134中分流,从而均匀的注入到若干热流道喷嘴4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个具体实施例,隔热组件3包括导向杆31、防水镶件32、安装孔33、过水槽34和隔热盒35,隔热盒35的四个侧面均设置有安装孔33,安装孔33与固定螺孔22连通,由此可以利用螺栓插入安装孔33并将固定螺孔22与安装孔33螺接固定在一起。隔热盒35底部设置有过水槽34,过水槽34上设置有防水镶件32,过水槽34通过冷却液,以便为热流道喷嘴4起到降温作用。进一步的,由于热流道喷嘴4捆绑有高频电磁线圈,高频电磁线圈为热流道喷嘴4加热,结合过水槽34水冷降温,就可以起到有效调节喷嘴温度的作用。隔热盒35顶部竖直设置有若干导向杆31,若干导向杆31均滑动插设在板体131上,由此在推拉电磁铁11启动时,为隔热盒35上下移动起到导向的作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个具体实施例,螺纹连接部51与螺纹接口41螺接固定,螺纹接口41设置在加热管43的端部,加热管43插设在隔热盒35底部,加热管43内卡设有热流道喷管42,热流道喷管42的一端设置有锥形喷嘴44,热流道喷管42另一端与螺纹接口41连通,在本技术方案中,热流道喷嘴4采用的是开放式的热喷嘴;
目前市场上采用的热喷嘴在结构上区分主要为开放式和针阀式的喷嘴,针阀式喷嘴在技术上较先进,由于可以通过针阀来进行截流,因此优点有:
在制品上不留下进浇口残痕,进浇口处痕迹平滑;
能使用较大直径的浇口,可使型腔填充加快,并进一步降低注射压力,减小产品变形;
可防止开模时出现牵丝现象及流涎现象;
当注塑机螺杆后退时,可有效地防止从模腔中反吸物料;
能配合顺序控制以减少制品熔接痕。
而此次我方研发的热流道加热装置,能够对熔融体进行截流,因此即使安装开放式喷嘴也可以达到类似针阀式喷嘴的技术效果,并且开放式喷嘴还具有容易维护,方便更换的优点,综上所述,利用本技术方案,可以在生产中产生积极的使用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加热板内设置有加热电阻和热电偶传感器,通过加热电阻通电发热,来提高加热板的温度,可以提高熔融体的流动性,此外利用热电偶传感器测量温度,更进一步的,还可以在加热装置的各个位置布置热电偶传感器,从而达到进行温度控制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使用过程如下:
首先注塑机通过注胶嘴12向分流道134注入熔融物料,熔融物料经过下料孔135进入注料孔52,然后熔融物料通过加热板23加热,降低物料的黏度,提高其流速,使其进入热流道喷管42。而当推拉电磁铁11启动时,加热板23抬升,从而带动隔热盒35以及对接头55同时抬升,由此来封堵下料孔135和注料孔52,防止熔融体继续流出,最后在这一过程中,拆下螺栓,就能使得加热板23与隔热盒35分离,由此在注塑机不关停的条件下,就可以对热流道喷嘴4进行更换和维护。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改良的热流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流模块(1)、加热组件(2)、隔热组件(3)、热流道喷嘴(4)和对接镶件(5),所述分流模块(1)滑动套设在隔热组件(3)上,所述隔热组件(3)内部螺接固定有加热组件(2),所述加热组件(2)上安装有对接镶件(5),所述对接镶件(5)上端与分流模块(1)滑动连通,所述对接镶件(5)下端与热流道喷嘴(4)螺接连通,所述热流道喷嘴(4)插设在隔热组件(3)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的热流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模块(1)包括推拉电磁铁(11)、注胶嘴(12)和分流板(13),所述注胶嘴(12)设置在分流板(13)的顶端,所述分流板(13)上竖直设置有若干推拉电磁铁(11),若干所述推拉电磁铁(11)与加热组件(2)传动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良的热流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2)包括拉杆(21)、固定螺孔(22)、加热板(23)和对接孔(24),若干所述推拉电磁铁(11)与若干拉杆(21)一一相连,若干所述拉杆(21)竖直设置在加热板(23)上,所述加热板(23)上竖直设置有对接孔(24),所述对接孔(24)内套设有对接镶件(5),所述加热板(23)的四周水平设置有固定螺孔(22)。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良的热流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镶件(5)包括螺纹连接部(51)、注料孔(52)、限位管(53)、对接凸起(54)和对接头(55),所述对接孔(24)内插设有限位管(53),所述限位管(53)一端与对接头(55)一体连接,所述对接头(55)的轴线处设置有注料孔(52),所述注料孔(52)周向布置有若干对接凸起(54),所述限位管(53)的另一端与螺纹连接部(51)一体相连。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改良的热流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板(13)包括板体(131)、下料喷头(132)、下料凸起(133)、分流道(134)和下料孔(135),所述对接头(55)与下料喷头(132)配合,所述下料喷头(132)的中心处设有下料凸起(133),所述下料凸起(133)与注料孔(52)配合,若干所述对接凸起(54)与若干所述下料孔(135)配合,若干所述下料孔(135)沿下料凸起(133)周向布置,所述下料喷头(132)与分流道(134)出口连通,所述分流道(134)的入口设置有注胶嘴(12),所述分流道(134)设置在板体(131)内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改良的热流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组件(3)包括导向杆(31)、防水镶件(32)、安装孔(33)、过水槽(34)和隔热盒(35),所述隔热盒(35)的四个侧面均设置有安装孔(33),所述固定螺孔(22)通过螺栓与安装孔(33)螺接固定,所述隔热盒(35)底部设置有过水槽(34),所述过水槽(34)上设置有防水镶件(32),所述隔热盒(35)顶部竖直设置有若干导向杆(31),若干所述导向杆(31)均滑动插设在板体(131)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改良的热流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流道喷嘴(4)包括螺纹接口(41)、热流道喷管(42)、加热管(43)和锥形喷嘴(44),所述螺纹连接部(51)与螺纹接口(41)螺接固定,所述螺纹接口(41)设置在加热管(43)的端部,所述加热管(43)插设在隔热盒(35)底部,所述加热管(43)内卡设有热流道喷管(42),所述热流道喷管(42)的一端设置有锥形喷嘴(44),所述热流道喷管(42)另一端与螺纹接口(41)连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改良的热流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板(23)内设置有加热电阻和热电偶传感器。
CN202123135799.XU 2021-12-15 2021-12-15 一种改良的热流道加热装置 Active CN2156615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35799.XU CN215661589U (zh) 2021-12-15 2021-12-15 一种改良的热流道加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35799.XU CN215661589U (zh) 2021-12-15 2021-12-15 一种改良的热流道加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61589U true CN215661589U (zh) 2022-01-28

Family

ID=799684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135799.XU Active CN215661589U (zh) 2021-12-15 2021-12-15 一种改良的热流道加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615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00285A (zh) 用于用塑料制造注模构件的注模喷嘴
CN215661589U (zh) 一种改良的热流道加热装置
CN202412606U (zh) 热流道注塑成型热嘴结构
CN217476498U (zh) 一种多点侧胶口热流道
CN211941881U (zh) 一种新型侧出针阀式热流道结构
CN216300022U (zh) 一种不需要额外加热装置的热流道喷嘴
CN215095318U (zh) 一种热流道用多头喷嘴
CN212684594U (zh) 一种带有注塑喷嘴的热流道系统
CN212331710U (zh) 一种热嘴组件及热流道模具
CN210501216U (zh) 注塑机构及热流道系统
CN210758914U (zh) 一种新型模芯冷却结构
CN208410609U (zh) 一种针阀式热流道浇口注塑成型装置
CN106965382B (zh) 用于半热流道注塑模具的转换镶件
CN215242565U (zh) 一种热流道喷嘴的调温分流装置
CN210820772U (zh) 超细长型芯冷却机构
CN213766987U (zh) 针阀式热流道的阀针套
KR102367983B1 (ko) 팁히터가 구비된 핫런너 시스템
CN217573887U (zh) 一种橡胶热流道注射模具
CN216400400U (zh) 一种细水口热流道模具
CN217434908U (zh) 一种注塑模具
CN210362287U (zh) 一种针对热固性塑料开发的冷流道系统
CN221022092U (zh) 一种防泄漏的注塑机注塑头
CN210880667U (zh) 一种热流道系统的分流板结构
CN213766986U (zh) 开放式热流道导流梭
CN220593923U (zh) 一种电池产品注塑热流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