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42700U - 一种高精度汽车注塑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精度汽车注塑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42700U
CN215242700U CN202121752804.9U CN202121752804U CN215242700U CN 215242700 U CN215242700 U CN 215242700U CN 202121752804 U CN202121752804 U CN 202121752804U CN 215242700 U CN215242700 U CN 2152427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liquid
communicated
injection mold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75280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升海
李小斌
陈庆丰
周平平
常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Xintuo Yongxia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Xintuo Yongxia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Xintuo Yongxia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Xintuo Yongxia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75280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427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427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427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注塑模具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高精度汽车注塑模具,包括:一底板,一注塑模本体,其具有:一相互密封连接的上模和下模,其中,所述上模位于所述下模的上方,以及,多个设置于所述下模和所述底板之间的垫板,一液冷组件,其设置于所述底板上,且部分的延伸至所述下模内,通过所述液冷组件实现对所述下模内进行液冷降温处理,一风冷组件,其部分的容置固定于所述液冷组件内,且分别依次连通所述上模、下模,通过增压泵将储液箱内的冷却液将抽出至出水管,接着,进入到下模内设置的冷却管路中,从而完成对下模的降温处理,通过冷却管路将下模内的温度进行吸收,从而方便快速对脱模。

Description

一种高精度汽车注塑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精度汽车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汽车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交通工具,汽车由成千上万的零部件组成,汽车中包含很多塑料部件,塑料部件主要通过注塑成型制造,比如空气滤清器,空气滤清器的滤芯安装需要用到盖体,主要由塑料材质制成,常采用高精度注塑模具制造。
但是现有的注塑模具在对模具脱模时很不方便,劳动强度大;
模具注塑成型后,模具的温度较高,需要模具冷却后才能分模,所以模具的冷却常采用风机辅助散热,但是散热效果不好,缺乏更好的冷却措施;
而且在散热时,多主要是对下模进行散热,导致上模的散热难以顾及;
因此,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精度汽车注塑模具,旨在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精度汽车注塑模具,包括:一底板,一注塑模本体,其具有:一相互密封连接的上模和下模,其中,所述上模位于所述下模的上方,以及,多个设置于所述下模和所述底板之间的垫板,一液冷组件,其设置于所述底板上,且部分的延伸至所述下模内,通过所述液冷组件实现对所述下模内进行液冷降温处理,一风冷组件,其部分的容置固定于所述液冷组件内,且分别依次连通所述上模、下模,用以对所述下模和所述上模进行风冷降温处理。
优选的,所述液冷组件包括:一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板上的储液箱,其内部填充有冷却液,所述储液箱的一侧壁上连通固定有出水管,另一侧壁上连通固定有进水管,其中,所述出水管上设置有一增压泵,并且,所述下模内还设置有冷却管路,其包含:依次套接固定的第一引流管、第二引流管和第三引流管,其中,第一引流管、第二引流管和第三引流管之间相互连通,并且,所述第一引流管的外侧还分别开设有和所述出水管相连通的入水口,以及,和所述进水管相连通的和排水口。
优选的,所述出水管和所述进水管的两端部上均固定连接有一密封塞,通过所述密封塞用以限制所述冷却液的渗漏。
优选的,所述风冷组件包括:一设置于所述储液箱内的U形通风管,其中,所述储液箱的顶部分别开设有一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通风管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所述下模内还开设有一容置腔,其中,所述容置腔内固定安装有一风机,其中,所述风机的入风口和所述通风管的一端部相连通,并且,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内还分别开设有多个第一通风管路和第二通风管路,每个所述第二通风管路均和所述容置腔相连通,并且,每个所述第一通风管路均和对应所述第二通风管路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内均密封连接有一防尘塞。
优选的,所述储液箱的一侧壁上还连通固定有一输水管,其中,所述输水管上固接有一控制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精度汽车注塑模具:
通过增压泵将储液箱内的冷却液将抽出至出水管,接着,进入到下模内设置的冷却管路中,从而完成对下模的降温处理,通过冷却管路将下模内的温度进行吸收,从而方便快速对脱模。
在下模内还设置有风机,通过风机的工作,将外部的空气抽入到通风管中,由于通风管的外壁和冷却液直接接触,因此,可以对经过通风管的空气进行降温处理,同时,空气经过下模内的第二通风管路输送至对应的上模内的第一通风管路中,从而对上模进行快速的降温吸热处理,进而,方便了后续的脱模处理。
冷却管路包括依次叠加的第一引流管、第二引流管和第三引流管,通过第一引流管、第二引流管和第三引流管能够有效的增加冷却管路和下模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能够更快的实现降温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正视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下模中冷却管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底板;
2、注塑模本体;21、上模;211、第一通风管路;22、下模;221、容置腔; 222、第二通风管路;23、垫板;
3、液冷组件;31、储液箱;311、第一通孔;312、第二通孔;313、防尘塞;32、冷却液;33、出水管;34、进水管;35、增压泵;36、冷却管路;361、第一引流管;362、第二引流管;363、第三引流管;364、入水口;365、排水口;37、密封塞;38、输水管;381、控制阀;
4、风冷组件;41、通风管;42、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精度汽车注塑模具,包括:
一底板1,一注塑模本体2,其具有:一相互密封连接的上模21和下模22,其中,上模21位于下模22的上方,以及,多个设置于下模22和底板1之间的垫板23。
本实施例中仅针对汽车注塑模具在注塑过程中无法快速降温进行的处理,附图中仅体现了注塑模具的局部特征,并未描绘出详细的注塑模具及注塑过程,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在底板1的顶部竖直安装多个垫板23,其中,垫板23 的高度至少不低于储液箱31的高度,从而便于后续储液箱31的正常安装,并且,在多个垫板23的上方,还固接有下模22,同时,下模22上设置有上模21,从而使得上模21和下模22之间闭合连接,进而,方便后续对汽车零部件进行注塑处理。
请参阅图1-4,一液冷组件3,其设置于底板1上,且部分的延伸至下模 22内,通过液冷组件3实现对下模22内进行液冷降温处理;
液冷组件3包括:一固定连接于底板1上的储液箱31,其内部填充有冷却液32,储液箱31的一侧壁上连通固定有出水管33,另一侧壁上连通固定有进水管34,其中,出水管33上设置有一增压泵35,并且,下模22内还设置有冷却管路36,其包含:依次套接固定的第一引流管361、第二引流管362和第三引流管363,其中,第一引流管361、第二引流管362和第三引流管363之间相互连通,并且,第一引流管361的外侧还分别开设有和出水管33相连通的入水口364,以及,和进水管34相连通的和排水口365。
具体的,在底板1上固定安装储液箱31,其中,储液箱31的内部填充有对下模22进行冷却的冷却液32,并且,储液箱31的一端侧壁上连通固定有供冷却液32排出的出水管33,同时,另一端侧壁上连通固定有供冷却液32回流的进水管34,优选的,在下模22内设置有冷却管路36,其中,冷却管路36 的一侧设置有和出水管33连通的入水口364,并且,另一侧设置有和进水管34 连通的排水口365,实际工作时,由安装固定在出水管33上的增压泵35将储液箱31中的冷却液32抽出,接着,顺出水管33到达下模22内的冷却管路36 中,通过冷却管路36和下模22之间的接触,从而将下模22内的热量吸收到冷却管路36中的冷却液32中,接着,冷却液32顺排水口365输送至进水管34 中,并回流到储液箱31中,从而继续完成对冷却液32的冷凝,以保证其后续的正常工作。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冷却管路36优选的,采用相互叠加的第一引流管361、第二引流管362以及第三引流管363组成(如图4所示),优选的,第一引流管361位于最外侧,且第三引流管363位于内侧,第二引流管 362位于二者之间,其中,第二引流管362分别连通第一引流管361和第三引流管363,入水口364、排水口365设置在第一引流管361上,其目的在于,能够增大和下模22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提升对下模22的冷却效率,使得注塑完成的注塑模本体2能够快速的完成脱模工作。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补充技术方案,出水管33和进水管34的两端部上均固定连接有一密封塞37,通过密封塞37用以限制冷却液32的渗漏。
需要理解的是,在出水管33以及进水管34的两端部上,工作人员还设置有密封塞37,其中,密封塞37的作用在于,对出水管33和进水管34的端部进行封堵,从而避免冷却液32在流通过程中出现的渗漏,进而,降低了冷却液 32流失的可能,降低了成本的损耗。
作为优选,储液箱31的一侧壁上还连通固定有一输水管38,其中,输水管38上固接有一控制阀381。
具体的,在储液箱31上还设置有输水管38,其目的在于,能够保证储液箱31内的冷却液32不足的情况下,能够及时的通过输水管38向储液箱31内输送冷却液32,进而保证了冷却液32能够保证本装置的正常水冷工作,同时,在输水管38上还设置有控制阀381,其作用在于,能够有效的防止储液箱31 内的冷却液32不顺输水管38发生回流,进而,保证了冷却液32不发生泄漏。
请参阅图2-3,一风冷组件4,其部分的容置固定于液冷组件3内,且分别依次连通上模21、下模22,用以对下模22和上模21进行风冷降温处理;
风冷组件4包括:一设置于储液箱31内的U形通风管41,其中,储液箱 31的顶部分别开设有一第一通孔311和第二通孔312,通风管41的两端分别连通第一通孔311和第二通孔312,下模22内还开设有一容置腔221,其中,容置腔221内固定安装有一风机42,其中,风机42的入风口和通风管41的一端部相连通,并且,上模21和下模22内还分别开设有多个第一通风管路211和第二通风管路222,每个第二通风管路222均和容置腔221相连通,并且,每个第一通风管路211均和对应第二通风管路222相连通。
具体的,在下模22内开设有容置腔221,其中,容置腔221内安装固定有风机42,并且,容置腔221还连通通风管41的一端部,并且,通风管41的另一端安装固定在储液箱31上开设的第一通孔311内,进而,当风机42工作时,能够顺通风管41将外界空气吸入到容置腔221内,接着,输送到下模22内开设的若干第二通风管路222内,同时,上模21内还开设有和多个第二通风管路 222一一对应的第一通风管路211,其中,容置腔221内的空气会顺第二通风管路222输送至第一通风管路211内,从而完成对上模21的风冷降温处理,进而,给后续的快速脱模提供了保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通风管41优选的采用U形的设计,其两端分别设置在第一通孔311和第二通孔312中,并且,其一端延伸出第二通孔 312,并和容置腔221的底端相连通,进而,方便后续风机42将外界空气吸入到容置腔221中,保证对上模21的快速降温,U形的通风管41能够增大外界空气和冷却液32之间的接触面积和时间,从而通过冷却液32将外界空气迅速降温,从而保证后续通过风机42向上模21中输送冷空气。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补充方案,第一通孔311和第二通孔312内均密封连接有一防尘塞313。
设置的防尘塞313,能够避免外界空气中的灰尘以及小颗粒杂质顺第一通孔311和第二通孔312进入到储液箱31中,从而避免对冷却液32造成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安装好过后:
当注塑完成后,此时上模21和下模22处于闭合状态,接着,工作人员启动增压泵35,使得其将储液箱31中的冷却液32抽入到出水管33中,接着,流入到下模22内设置的冷却管路36中,通过冷却管路36和高温的下模22接触后,带走下模22的热量,并顺进水管34流回到储液箱31中,从而完成对下模22的快速降温;
接着,工作人员启动风机42,使得其通过通风管41将外界空气吸入到容置腔221内,并通过多个第二通风管路222输送至第一通风管路211中,从而完成对上模21的快速降温处理,以保证后续的快速脱模。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高精度汽车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底板(1);
一注塑模本体(2),其具有:
一相互密封连接的上模(21)和下模(22);
其中,所述上模(21)位于所述下模(22)的上方;以及,
多个设置于所述下模(22)和所述底板(1)之间的垫板(23);
一液冷组件(3),其设置于所述底板(1)上,且部分的延伸至所述下模(22)内;
通过所述液冷组件(3)实现对所述下模(22)内进行液冷降温处理;
一风冷组件(4),其部分的容置固定于所述液冷组件(3)内,且分别依次连通所述上模(21)、下模(22);
用以对所述下模(22)和所述上模(21)进行风冷降温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精度汽车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组件(3)包括:
一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板(1)上的储液箱(31),其内部填充有冷却液(32);
所述储液箱(31)的一侧壁上连通固定有出水管(33),另一侧壁上连通固定有进水管(34);
其中,所述出水管(33)上设置有一增压泵(35);
并且,所述下模(22)内还设置有冷却管路(36),其包含:
依次套接固定的第一引流管(361)、第二引流管(362)和第三引流管(363);
其中,第一引流管(361)、第二引流管(362)和第三引流管(363)之间相互连通;
并且,所述第一引流管(361)的外侧还分别开设有和所述出水管(33)相连通的入水口(364),以及,和所述进水管(34)相连通的和排水口(36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精度汽车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33)和所述进水管(34)的两端部上均固定连接有一密封塞(37),通过所述密封塞(37)用以限制所述冷却液(32)的渗漏。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精度汽车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组件(4)包括:
一设置于所述储液箱(31)内的U形通风管(41);
其中,所述储液箱(31)的顶部分别开设有一第一通孔(311)和第二通孔(312),所述通风管(41)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第一通孔(311)和所述第二通孔(312);
所述下模(22)内还开设有一容置腔(221),其中,所述容置腔(221)内固定安装有一风机(42);
其中,所述风机(42)的入风口和所述通风管(41)的一端部相连通;
并且,所述上模(21)和所述下模(22)内还分别开设有多个第一通风管路(211)和第二通风管路(222);
每个所述第二通风管路(222)均和所述容置腔(221)相连通,并且,每个所述第一通风管路(211)均和对应所述第二通风管路(222)相连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精度汽车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311)和所述第二通孔(312)内均密封连接有一防尘塞(313)。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精度汽车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箱(31)的一侧壁上还连通固定有一输水管(38);
其中,所述输水管(38)上固接有一控制阀(381)。
CN202121752804.9U 2021-07-29 2021-07-29 一种高精度汽车注塑模具 Active CN2152427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52804.9U CN215242700U (zh) 2021-07-29 2021-07-29 一种高精度汽车注塑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52804.9U CN215242700U (zh) 2021-07-29 2021-07-29 一种高精度汽车注塑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42700U true CN215242700U (zh) 2021-12-21

Family

ID=794957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752804.9U Active CN215242700U (zh) 2021-07-29 2021-07-29 一种高精度汽车注塑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4270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91702A (zh) * 2022-07-27 2022-09-23 安徽润象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脱模的热塑性面板注塑模具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91702A (zh) * 2022-07-27 2022-09-23 安徽润象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脱模的热塑性面板注塑模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242700U (zh) 一种高精度汽车注塑模具
CN211221928U (zh) 一种圆形灯罩注塑模具的冷却装置
CN214188310U (zh) 一种汽车空调总成外壳加工生产用注塑料模具
CN210253881U (zh) 一种用于汽车模具的降温冷却模架
CN210552851U (zh) 一种汽车座椅塑料件注塑成型用冷却装置
CN213055764U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注塑模具
CN217621665U (zh) 一种带有冷却结构的3d打印树脂模具
CN211334455U (zh) 一种生产橡胶注塑成型用冷却模具
CN212385906U (zh) 一种汽车装饰件的注塑模具
CN214188315U (zh) 一种天窗软轴注塑模具的冷却装置
CN213472021U (zh) 一种汽车导航面板生产用注塑模具
CN211489397U (zh) 一种汽车散热器支架的成型模具
CN211363355U (zh) 一种注塑模具的冷却装置
CN219786535U (zh) 一种精密铸造件加工用模具
CN213675230U (zh) 一种用于汽车复杂曲面精密制造注塑模具
CN220763450U (zh) 一种汽车模具成型用冷却装置
CN215791200U (zh) 一种利器盒生产用开模器
CN213382493U (zh) 一种应用模具加工的冷却系统
CN214392232U (zh) 一种汽车前挡风用片材模具
CN216992963U (zh) 一种可顶出具备快速冷却结构的塑胶托盘模具
CN219055158U (zh) 一种用于汽车结构件的注塑模具
CN211842774U (zh) 一种信息处理模块封装模具
CN221048956U (zh) 一种冷却组件及汽车机盖模具
CN210046984U (zh) 一种汽车门板注塑成型装置
CN213947336U (zh) 一种塑胶模具的冷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