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97385U - 流水槽结构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流水槽结构及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097385U CN215097385U CN202121250864.0U CN202121250864U CN215097385U CN 215097385 U CN215097385 U CN 215097385U CN 202121250864 U CN202121250864 U CN 202121250864U CN 215097385 U CN215097385 U CN 21509738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inforcing
- launder
- vehicle
- fixedly connected
- brack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流水槽结构及车辆,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流水槽结构设于车辆的前挡玻璃的底部。该流水槽结构包括流水槽本体和加强结构,其中,加强结构包括加固支架和加强杆。加固支架设于流水槽本体长度方向的中段,并与中段的前部固连;加强杆一端固连于加固支架上,另一端固连于车辆的机舱边梁上。本实用新型的流水槽结构,通过在流水槽本体结构强度最为薄弱的中段设置加固支架,并将该加固支架通过加强杆与车辆的机舱边梁固定连接,可使流水槽本体的整体强度和抗振动干扰性能得到改善,在改善流水槽整体结构强度的同时,有助于降低流水槽受发动机振动影响而共振的程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降噪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流水槽结构。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消费者对汽车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在车辆的使用中,驾驶员和乘客会直接接触车身,因此,车身的安全性能和安静程度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车内较低的噪声会给消费者留下车辆品质良好的印象。
汽车在行驶状态下,路噪水平是衡量车辆品质的一个关键因素。车辆噪声的激励源是路面和发动机。非承载式车身,发动机通过发动机悬置把振动传递到车架,车架通过车身悬置安装点把振动传递到整个车身。这一过程中,车身上的大尺寸板件容易随着发动机的振动而振动;尤其是位于发动机上方和前挡玻璃底部的流水槽,其非常容易受到发动机的扰动。流水槽上一般会设置通风盖板或者通风口,而且其与乘员舱邻接。流水槽的振动不仅会将噪音传递到乘员舱内,而且会引起乘员舱内空气体积的变化,乘员舱空气体积变化使成员感觉到声音压耳,压耳的感觉就是轰鸣声。
针对上述的情况,尤其是对于纵置发动机而言,离它近的板件就是流水槽。现有的流水槽结构设计对此问题考虑不足,一般是通过较大的钣金件设计,并设置有通风盖板安装孔来达到排水和安装功能,为大尺寸板件,且结构偏弱,容易产生共振,引起加速轰鸣问题。在车辆加速,发动机振动明显时,会引起流水槽的强烈共振,导致车内产生轰鸣和噪音。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流水槽结构,以改善流水槽的整体结构强度,从而降低其受发动机振动影响而共振的程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流水槽结构,设于车辆的前挡玻璃的底部,所述流水槽结构包括流水槽本体和加强结构;
所述加强结构包括加固支架和加强杆;所述加固支架设于所述流水槽本体长度方向的中段,并与所述中段的前部固连;所述加强杆一端固连于所述加固支架上,另一端固连于所述车辆的机舱边梁上。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杆采用管材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机舱边梁和所述加固支架固连。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杆包括左右对称布置的左加强杆和右加强杆。
进一步的,所述加固支架包括设于所述流水槽本体下方的下支架;所述下支架的顶端与所述前部固连;所述下支架的底端固连于所述车辆的前围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杆和所述顶端通过同一紧固件固连于所述前部的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下支架的架体的横截面呈L形。
进一步的,所述加固支架包括设于所述流水槽本体上方的上支架,所述上支架的前端与所述前部固连;所述上支架的后端与所述中段的后部固连。
进一步的,所述上支架由板材冲压成型。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流水槽结构,通过在流水槽本体结构强度最为薄弱的中段设置加固支架,并将该加固支架通过加强杆与车辆的机舱边梁固定连接,可使流水槽本体的整体强度和抗振动干扰性能得到改善,在改善流水槽整体结构强度的同时,有助于降低流水槽受发动机振动影响而共振的程度。
此外,在流水槽本体的中段下方设置下支架,从而可以为中段提供来自下方的有力支撑。下支架采用连接于前围板和中段的前部之间的倾斜布置形式,可由下支架、中段和前围板共同构成一个三角形支撑结构,从而使中段的结构强度得到显著加强。
同时,在流水槽本体的中段上方设置上支架,上支架将中段的前部和后部连接起来,不仅上支架本身就形成了对中段的结构加强,而且,上支架和下支架以及前围板和流水槽本体共同组成了多个相互叠加的三角形加强结构,有助于中段结构强度的大大改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所述车辆中设有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流水槽结构。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车辆具有上述流水槽结构所具备的技术优势。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是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其中涉及到的前后、上下等方位词语仅用于表示相对的位置关系,均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流水槽结构在发动机舱内的布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流水槽结构于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所示部位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流水槽本体;10、中段;101、前部;102、中部;103、后部;11、端部固定架;
21、左边梁;22、右边梁;
3、前围板;4、通风盖板安装支架;
51、左加强杆;52、右加强杆;
61、下支架;610、架体;611、底端;612、顶端;62、上支架;620、主体;621、前端;622、后端;
700、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上”、“下”、“内”、“背”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其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连接件”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亦或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结合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流水槽结构,该流水槽结构可以有效改善流水槽的整体结构强度,从而降低其受发动机振动影响而共振的程度。
整体结构上,该流水槽结构设于车辆的前挡玻璃的底部,并包括流水槽本体和加强结构。其中,加强结构包括加固支架和加强杆。加固支架设于流水槽本体长度方向的中段,并与中段的前部固连;加强杆一端固连于加固支架上,另一端固连于车辆的机舱边梁上。
基于上述整体设计,本实施例的流水槽结构的一种示例性结构如图1所示,其主要包括流水槽本体1、加强杆、以及由下支架61和上支架62组成的加固支架。
须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主要是通过对流水槽结构的优化设计,规避由于车辆发动机引起的加速轰鸣问题,以使乘员舱内产生良好的加速噪声品质。
本实施例的流水槽本体1,其两端的端部固定架11固装在发动机舱两侧的机舱边梁上,后部则固定在前围板3上。除了减小了流水槽板件的面积外,通过加强杆和加固支架的设置,在流水槽本体1的下方形成了拱形结构,并与流水槽本体1以及流水槽本体1的安装基础前围板3共同组成了三角形结构,从而使流水槽本体1的中段10位置的上下均具有了支撑,结构强度得以加强。这样的设置,保证了流水槽结构的整体结构刚度,从而达到提高流水槽结构的抗振动能力,改善车内加速轰鸣问题的目的。
具体来说,加强杆包括左右对称布置的左加强杆51和右加强杆52。左加强杆51连接于左边梁21与加固支架之间,右加强杆52连接于右边梁22与加固支架之间,从而使加固支架和机舱边梁的左边梁21和右边梁22均固定连接,加强杆和加固支架共同形成了一个类似拱形的结构,从而使中段10在高度方向上的位置固定得到显著强化。
加强杆可以采用各种型材制作,优选地,加强杆采用管材制成。采用圆管结构的管型材,可充分发挥圆管结构抗弯曲、抗扭转刚度较强的特点,从而为流水槽本体1和加固支架提供稳定的支撑和结构加强效果。
由于在流水槽本体1处还会设置通风盖板,可以在两个加强杆上固设多个通风盖板安装支架4,用于安装通风盖板。
加强杆的两端分别与机舱边梁和加固支架固连,连接的方式可以是焊接、铆接等,优选地,本实施例中,加强杆的两端可以压扁为板状。如图2所示,加强杆的端部开设有安装孔700,同时在加固支架和机舱边梁上也开设有安装孔700,加强杆的两端均通过穿设于安装孔700内的紧固件与机舱边梁和加固支架固连。采用螺栓副等紧固件固定安装加强杆,连接强度可靠并便于装配,且适于加固支架、流水槽本体1和加强杆多个部件通过一个紧固件贯穿紧固的安装场景。
图1为从发动机舱的前上方视角看到的流水槽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从发动机舱的前下方视角看到的流水槽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结合两图所示,可以整体了解本实施例的流水槽结构的总体结构情况。
再如图1并结合图2、图3所示,由于本实施例的流水槽结构主要是通过加强流水槽本体1自身长度方向上的中段10,来提高流水槽结构的整体强度,因此,上述的加固支架设置在中段10位置。沿流水槽本体1的宽度方向,即车辆的长度方向,中段10由前至后可划分为前部101、中部102和后部103。
基于上述流水槽本体1和加强杆的配置以及中段10的情况,本实施例的加固支架优选设置两个,具体包括下支架61和上支架62。其中,下支架61设在流水槽本体1的下方,下支架61的顶端612与前部101固连,下支架61的底端611固连在车辆的前围板3上;而位于顶端612和底端611之间的架体610则呈倾斜向下的布置形式,支撑于前围板3和前部101之间。
在流水槽本体1的中段10下方设置下支架61,从而可以为中段10提供来自下方的有力支撑。下支架61采用连接于前围板3和中段10的前部101之间的倾斜布置形式,可由下支架61、中段10和前围板3共同构成一个三角形支撑结构,从而使中段10的结构强度得到显著加强。
同时,上支架62设在流水槽本体1的上方,上支架62的前端621与前部101固连;上支架62的后端622与中段10的后部103固连;而上支架62的主体620则支撑于中部102的上方,这样可以提升中段10在自身宽度方向上的强度。在流水槽本体1的中段10上方同时设置上支架62,上支架62将中段10的前部101和后部103连接起来,不仅上支架62本身就形成了对中段10的结构加强,而且,上支架62和下支架61以及前围板3和流水槽本体1共同组成了多个相互叠加的三角形加强结构,有助于中段10结构强度的大大改善。
对于两个加固支架的具体形状,可根据安装的空间需要灵活设计。在本实施例中,下支架61优选采用L型材制作即可,架体610的横截面呈L形;这样,具有便于采购加工,且支撑性能良好的优势。底端611和顶端612部分可以相对于架体610弯折,以贴附在前围板3和加强杆的端部,加强杆的端部则贴附在前部101底部。
上支架62则优选由板材冲压成型,其采用板材冲压成型件,不仅便于加工出与流水槽本体1的内部形状相契合的外形和尺寸,而且,便于上支架62在流水槽本体1内的安装连接。同时,可以在上支架62上冲切出减重孔,以减轻上支架62的自身重量。
此外,在前端621上也可开设安装孔700,这样,由上至下,前端621、前部101、加强杆的端部和顶端612依次层叠,其上的安装孔700对齐通过同一各紧固件就可以将上述的几个部件固连起来。此处,将加强杆的端部和下支架61均设置在前部101的下方,可以由加强杆和下支架61共同形成对前部101的支撑,有助于中段10结构强度的改善。
除了加强杆两端采用紧固件连接外,各部件的其它连接位置优选采用点焊连接。
本实施例所述的流水槽结构,通过在流水槽本体1结构强度最为薄弱的中段10设置加固支架,并将该加固支架通过加强杆与车辆的机舱边梁固定连接,可使流水槽本体1的整体强度和抗振动干扰性能得到改善,在改善流水槽整体结构强度的同时,有助于降低流水槽受发动机振动影响而共振的程度。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车辆,该车辆的发动机舱上方、前挡玻璃底部的流水槽采用有实施例一所述的流水槽结构。该流水槽结构的采用,可以有效提高流水槽本体1的强度,从而达到改善流水槽整体结构强度、降低流水槽受发动机振动影响而共振的目的,从而改善车内产生轰鸣和噪音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流水槽结构,设于车辆的前挡玻璃的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水槽结构包括:流水槽本体(1)和加强结构;
所述加强结构包括加固支架和加强杆;
所述加固支架设于所述流水槽本体(1)长度方向的中段(10),并与所述中段(10)的前部(101)固连;
所述加强杆一端固连于所述加固支架上,另一端固连于所述车辆的机舱边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水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杆采用管材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水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机舱边梁和所述加固支架固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水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杆包括:
左右对称布置的左加强杆(51)和右加强杆(52)。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流水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支架包括:设于所述流水槽本体(1)下方的下支架(61);
所述下支架(61)的顶端(612)与所述前部(101)固连;
所述下支架(61)的底端(611)固连于所述车辆的前围板(3)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流水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杆和所述顶端(612)通过同一紧固件固连于所述前部(101)的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流水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架(61)的架体(610)的横截面呈L形。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流水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支架包括:设于所述流水槽本体(1)上方的上支架(62);
所述上支架(62)的前端(621)与所述前部(101)固连;
所述上支架(62)的后端(622)与所述中段(10)的后部(103)固连。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流水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架(62)由板材冲压成型。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中设有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流水槽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250864.0U CN215097385U (zh) | 2021-06-04 | 2021-06-04 | 流水槽结构及车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250864.0U CN215097385U (zh) | 2021-06-04 | 2021-06-04 | 流水槽结构及车辆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097385U true CN215097385U (zh) | 2021-12-10 |
Family
ID=793040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1250864.0U Active CN215097385U (zh) | 2021-06-04 | 2021-06-04 | 流水槽结构及车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097385U (zh) |
-
2021
- 2021-06-04 CN CN202121250864.0U patent/CN21509738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5352682B2 (ja) | 車体フロア構造 | |
KR101856240B1 (ko) | 쇽업쇼버 하우징 및 그의 체결구조 | |
JP4152162B2 (ja) | 自動車の車体前部構造 | |
CN215097385U (zh) | 流水槽结构及车辆 | |
CN214001840U (zh) | 通风盖板总成和车辆 | |
CN214451356U (zh) | 加强支架及车体 | |
CN212637074U (zh) | 后减震器安装板及后减震器安装总成 | |
CN216994186U (zh) | 车辆降噪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 |
CN112109810A (zh) | 车身后部结构 | |
CN106627790B (zh) | 车辆地板及车辆 | |
CN217477404U (zh) | 顶盖内板及汽车 | |
CN216184307U (zh) | 汽车后减震器安装结构 | |
CN218662067U (zh) | 机舱纵梁与a柱连接结构和车辆 | |
CN218141767U (zh) | 车架和车辆 | |
CN219007951U (zh) | 仪表板总成及车辆 | |
CN216232561U (zh) | 后副车架结构、横拉杆安装部及车辆 | |
CN217835755U (zh) | 副车架以及车辆 | |
CN218662065U (zh) | 车身前部结构及汽车 | |
CN220522324U (zh) | 后背门铰链加强结构及车辆 | |
CN218558962U (zh) | 后悬架安装点结构及非承载式汽车 | |
CN216508578U (zh) | 一种后纵梁及汽车 | |
CN218536865U (zh) | 顶盖后横梁总成及车辆 | |
JP4089857B2 (ja) | フロントバンパ取付構造 | |
CN217554025U (zh) | 仪表板管梁安装板及汽车 | |
CN218640963U (zh) | A柱连接结构和车辆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