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648575U - 车体顶部结构 - Google Patents

车体顶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648575U
CN214648575U CN202120609495.3U CN202120609495U CN214648575U CN 214648575 U CN214648575 U CN 214648575U CN 202120609495 U CN202120609495 U CN 202120609495U CN 214648575 U CN214648575 U CN 2146485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body
roof
rail
slit
roof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60949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比留间有兰
豊沢治正
塩野目优圣
高桥龙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60949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6485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6485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6485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体顶部结构,能够有效地抑制噪音及振动。车体顶部结构包括:车顶前梁,配置于车顶与挡风玻璃之间;第一缝隙,形成于所述车顶前梁且沿车体的宽度方向延伸;以及两第二缝隙,形成于所述车顶前梁且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缝隙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相对两端,其中各所述两第二缝隙往所述车体的前侧延伸。

Description

车体顶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体顶部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包含车顶前梁的车体顶部结构。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为了在车顶前梁抑制噪音及振动,可以在车顶前梁形成凹槽来增加车顶前梁的弯曲变形能力。然而,仅通过在车顶前梁形成的凹槽,仍不足以满足对于抑制噪音及振动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对车顶前梁的设计进行调整。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第2007-182156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体顶部结构,能够有效地抑制噪音及振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体顶部结构,包括:车顶前梁,配置于车顶与挡风玻璃之间;第一缝隙,形成于所述车顶前梁且沿车体的宽度方向延伸;以及两第二缝隙,形成于所述车顶前梁且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缝隙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相对两端,其中各所述两第二缝隙往所述车体的前侧延伸。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各所述两第二缝隙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缝隙在所述车体的前后方向上的宽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车顶前梁具有两遮阳板安装部,所述两遮阳板安装部分别位于所述两第二缝隙的前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车体顶部结构还包括配重件,所述配重件配置于所述车顶前梁的被所述第一缝隙及所述两第二缝隙所围绕的区域。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车顶前梁的所述区域具有往所述车体的上方凹陷的凹陷部,所述配重件配置于所述凹陷部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配重件具有缺口。
基于上述,在本实用新型的车体顶部结构中,车顶前梁上的第一缝隙及两第二缝隙可形成舌部,此舌部容易因车体的振动而产生偏离车顶前梁的共振频率的晃动,从而对整体结构的共振有缓和的效果。据此,本实用新型的车体顶部结构能够有效地抑制噪音及振动。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车体的局部示意图;
图2是图1的车顶前梁的俯视图;
图3是图2的车顶前梁于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4是图2的车顶前梁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车体;
12:车顶;
14:挡风玻璃;
100:车体顶部结构;
110:车顶前梁;
112:舌部;
112a:凹陷部;
114:遮阳板安装部;
120:第一缝隙;
130:第二缝隙;
140:配重件;
140a:螺栓;
142:缺口;
D1:宽度方向;
D2:前后方向;
W1、W2: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车体的局部示意图。图2是图1的车顶前梁的俯视图。请参考图1及图2,本实施例的车体顶部结构100包括车顶前梁110、第一缝隙120及两第二缝隙130。车顶前梁110如图1所示配置于车体10的车顶12与挡风玻璃14之间且被车顶12的壳体覆盖。第一缝隙120 形成于车顶前梁110且沿车体10的宽度方向D1延伸。两第二缝隙130形成于车顶前梁110并分别连接于第一缝隙120在宽度方向D1上的相对两端,且各第二缝隙130沿着车体10的前后方向D2往车体10的前侧延伸。
借此配置方式,在车体顶部结构100中,车顶前梁110上的第一缝隙120 及两第二缝隙130可形成舌部112,此舌部112容易因车体10的振动而产生偏离车顶前梁110的共振频率的晃动,从而对整体结构的共振有缓和的效果。据此,车体顶部结构100能够有效地抑制噪音及振动。
进一步而言,在本实施例中,各第二缝隙130在车体10的宽度方向D1 上的宽度W2(标示于图2)大于第一缝隙120在车体10的前后方向D2上的宽度W1(标示于图2)。如此一来,具有较小宽度W1的第一缝隙120可确保车顶前梁110的刚性,且避免因车顶前梁110的刚性不足而难以在其上安装其他构件(例如后述的配重件)。并且,具有较大宽度W2的第二缝隙130可确保舌部112的弹性变形能力,使舌部112能够产生足够程度的晃动来抑制整体结构的共振。
此外,本实施例的车顶前梁110如图2所示具有两遮阳板安装部114,用以安装遮阳板。两遮阳板安装部114分别位于两第二缝隙130在前后方向 D2上的前侧。遮阳板安装部114例如是通过冲压制程而形成的凸包或其他类型的可增加整体结构刚性的局部结构。借此,即使因第二缝隙130具有较大宽度W2而使车顶前梁110的刚性有所降低,对应于第二缝隙130的遮阳板安装部114可增加车顶前梁110的刚性而对此有所弥补,以适度地维持车顶前梁110的刚性。
图3是图2的车顶前梁于另一视角的立体图,其是从车顶前梁的下方观察车顶前梁。请参考图3,在本实施例中,车体顶部结构100(标示于图1)还包括配重件140,配重件140配置于车顶前梁110的被第一缝隙120及两第二缝隙130所围绕的区域(例如对应于舌部112所在位置)。借此,可适度地增加舌部112的晃动程度,使舌部112的晃动可有效地对整体结构的共振产生缓和效果。本实施例的配重件140例如是通过螺栓140a而螺锁于车顶前梁110,然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配重件140可通过其他适当方式而固定于车顶前梁110。
图4是图2的车顶前梁的剖视图,其对应于图2的I-I线。请参考图3及图4,在本实施例中,车顶前梁110的所述区域(例如对应于舌部112所在位置)具有往车体10(标示于图1)的上方凹陷的凹陷部112a。配重件140配置于凹陷部112a内而不会往下方凸出,借以避免配重件140的配置影响整体结构外观及妨碍其他构件的配置。凹陷部112a可通过冲压制程或其他适当方式而形成。此外,本实施例的配重件140如图3所示具有缺口142。借此,若因配重上的考虑而有需要在配重件140上方增设另一配重件,则可透过缺口142 来观察所述另一配重件是否已正确地安装。
综上所述,在本实用新型的车体顶部结构中,车顶前梁上的第一缝隙及两第二缝隙可形成舌部,此舌部容易因车体的振动而产生偏离车顶前梁的共振频率的晃动,从而对整体结构的共振有缓和的效果。据此,本实用新型的车体顶部结构能够有效地抑制噪音及振动。此外,第一缝隙可具有较小宽度以确保车顶前梁的刚性,且避免因车顶前梁的刚性不足而难以在其上安装其他构件(如配重件)。并且,第二缝隙可具有较大宽度以确保舌部的弹性变形能力,使舌部能够产生足够程度的晃动来抑制整体结构的共振。另外,可在第二缝隙的前侧设置遮阳板安装部。借此,即使因第二缝隙具有较大宽度而使车顶前梁的刚性有所降低,对应于第二缝隙的遮阳板安装部可增加车顶前梁的刚性而对此有所弥补,以适度地维持车顶前梁的刚性。再者,可在车顶前梁的被第一缝隙及两第二缝隙所围绕的舌部配置配重件,使舌部的晃动可有效地对整体结构的共振产生缓和效果。进一步而言,配重件可配置于舌部处的凹陷部,使配重件不会往下方凸出,借以避免配重件的配置影响整体结构外观及妨碍其他构件的配置。此外,配重件可具有缺口,借以透过此缺口来观察可能需增设的另一配重件是否已正确地安装于其上方。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车体顶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顶前梁,配置于车顶与挡风玻璃之间;
第一缝隙,形成于所述车顶前梁且沿车体的宽度方向延伸;以及
两第二缝隙,形成于所述车顶前梁且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缝隙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相对两端,其中各所述两第二缝隙往所述车体的前侧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体顶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各所述两第二缝隙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缝隙在所述车体的前后方向上的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体顶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顶前梁具有两遮阳板安装部,所述两遮阳板安装部分别位于所述两第二缝隙的前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体顶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配重件,所述配重件配置于所述车顶前梁的被所述第一缝隙及所述两第二缝隙所围绕的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体顶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顶前梁的所述区域具有往所述车体的上方凹陷的凹陷部,所述配重件配置于所述凹陷部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体顶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重件具有缺口。
CN202120609495.3U 2021-03-25 2021-03-25 车体顶部结构 Active CN2146485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09495.3U CN214648575U (zh) 2021-03-25 2021-03-25 车体顶部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09495.3U CN214648575U (zh) 2021-03-25 2021-03-25 车体顶部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648575U true CN214648575U (zh) 2021-11-09

Family

ID=784561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609495.3U Active CN214648575U (zh) 2021-03-25 2021-03-25 车体顶部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6485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40041450A1 (en) Child seat mounting structure
JP2012214065A (ja) 電気自動車のバッテリ搭載構造
CN214648575U (zh) 车体顶部结构
JP6187495B2 (ja) 車両用アッパバックパネル構造
JP6511030B2 (ja) 自動車のフード支持構造
WO2012176603A1 (ja) 基板ケース構造
JP2007120672A (ja) 防振マウント
JP5935647B2 (ja) 取付構造を備える車載機器
CN202400054U (zh) 一种汽车乘员安全气囊与仪表板的连接结构
JP7448094B1 (ja) 固定構造
JP3173125B2 (ja) ピラートリムの取付構造
JP7354734B2 (ja) ブラケット
CN217100194U (zh) 车身侧部结构
JP2004009910A (ja) ドアアウタパッド
CN218586334U (zh) 车顶后横梁、车载天线的安装结构及车辆
JP4514483B2 (ja) シートクッションのフレーム構造
CN113335197B (zh) 车顶内衬的临时保持构造及临时保持构件
CN217994158U (zh) 显示器总成和车辆
CN109888141B (zh) 支架组件、电池系统及电动汽车
CN220298296U (zh) 悬置组件及车辆
CN218877101U (zh) 三角警示牌的安装结构及车辆
WO2020166577A1 (ja) 車両のボディ構造
CN114056241B (zh) 一种固定件及具有其的手套箱
CN219600860U (zh) 车体后部结构
CN215244338U (zh) 车体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