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48115U - 一种易于散热的注塑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易于散热的注塑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48115U
CN214448115U CN202023351652.XU CN202023351652U CN214448115U CN 214448115 U CN214448115 U CN 214448115U CN 202023351652 U CN202023351652 U CN 202023351652U CN 214448115 U CN214448115 U CN 2144481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anking
base
jacking
assembly
injection mo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35165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嵩仁
张永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Hongxi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Hongx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Hongxi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Hongx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35165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481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481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481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易于散热的注塑模具,包括底座、上模板、下模座、支撑柱、上模组件、冷却组件、顶升组件和下料组件,所述支撑柱设有两个,且两个支撑柱的一端间隔安装在底座的顶部,两个所述支撑柱的另一端与上模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通过散热板将下模座上的热量向下方吸引,通过阀门使注液箱内的冷却水流动至冷凝管内,进行冷循环,同时驱动两个风扇转动,使冷气分散的更均匀,加快对下模座的冷却工作,吸收热量后的冷却水通过冷凝管的另一端流至废液箱内,保持冷凝管内的温度,从而加快工件在注塑模具中的成型速度,缩短了其生产周期,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易于散热的注塑模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易于散热的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具体指将受热融化的塑料由注塑机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而注塑模具在注入融化的塑料时,需要等塑料充分散热后才能取出产品。
目前市场上的注塑模具在使用时散热效果差,工件在注塑模具中成型速度慢,延长了其生产周期,造成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易于散热的注塑模具,包括底座、上模板、下模座、支撑柱、上模组件、冷却组件、顶升组件和下料组件,所述支撑柱设有两个,且两个支撑柱的一端间隔安装在底座的顶部,两个所述支撑柱的另一端与上模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冷却组件位于两个支撑柱之间,且冷却组件安装在底座的顶部,所述下模座安装在冷却组件的顶部,所述上模组件位于下模座的正上方,所述上模组件安装在上模板的顶部,所述下料组件转动安装在一个支撑柱的外壁上,所述顶升组件安装在底座的底部,且顶升组件的顶部依次贯穿底座的底部和冷却组件与下模座相插接。
进一步的,所述上模组件包括上模气缸、导向柱、注塑板和上模块,所述上模气缸安装在上模板的顶部,且上模气缸的输出端贯穿上模板的顶部与注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柱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导向柱呈竖直间隔安装在注塑板的顶部,且每个导向柱的顶部均贯穿上模板的顶部并朝上设置,所述注塑板的侧壁上开设有注塑口,所述上模块安装在注塑板的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组件包括安装座、散热板、冷凝管、注液箱、阀门、废液箱和两个风扇,所述安装座呈凹型结构设置,所述安装座安装在底座的顶部,两个所述风扇间隔安装在底座的顶部,所述安装座的顶部开设有间隔开设有两个通风口,且两个风扇分别位于两个通风口的正下方,所述散热板安装在安装座的顶部,且散热板的顶部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冷凝管位于安装孔内,所述冷凝管呈U型结构设置,所述冷凝管的两端分别贯穿散热板的内侧壁并朝外设置,所述注液箱和废液箱分别位与另一个支撑柱的两侧,所述注液箱安装在底座的顶部,所述废液箱滑动安装在底座的顶部,所述注液箱的侧壁与冷凝管的一端相连通,且阀门套设在冷凝管的一端上,所述废液箱位于冷凝管另一端的正下方,所述注液箱的顶部开设有注液口。
进一步的,所述顶升组件包括顶升气缸和顶升板,所述下模座的顶部开设有模腔,所述下模座的底部开设有顶升腔,且模腔与顶升腔相连通,所述顶升板位于顶升腔内,所述顶升气缸安装在底座的底部,且顶升气缸的输出端依次贯穿底座和安装座与顶升板的底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下料组件包括下料架、下料电机、主动齿轮、从动齿轮、转动圆环、两个下料板和两个吸取部,所述下料架呈凹型结构设置,所述下料架位于一个支撑柱的旁侧,且下料架安装在底座的顶部,所述下料电机安装在下料架的底部,且下料电机的输出端贯穿下料架的底部与主动齿轮固定连接,所述从动齿轮套设在一个支撑柱上,且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相啮合,所述转动圆环套设在一个支撑柱上并与其转动连接,所述转动圆环的底部与从动齿轮的顶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下料板呈水平对称安装在转动圆环的外壁上,两个所述吸取部分别安装在两个下料板的一端上。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吸取部均包括升降气缸、固定板、两个固定柱和两个真空吸盘,所述升降气缸安装在一个下料板的顶部,且升降气缸的输出端贯穿下料板的顶部与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固定柱间隔安装在固定板的顶部,且两个固定柱的顶部均贯穿一个下料板的顶部并朝上设置,两个所述真空吸盘间隔安装在固定板的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废液箱的外壁上设有把手。
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散热板将下模座上的热量向下方吸引,通过阀门使注液箱内的冷却水流动至冷凝管内,进行冷循环,同时驱动两个风扇转动,使冷气分散的更均匀,加快对下模座的冷却工作,吸收热量后的冷却水通过冷凝管的另一端流至废液箱内,保持冷凝管内的温度,从而加快工件在注塑模具中的成型速度,缩短了其生产周期,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上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冷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下模座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下料组件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吸取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底座1、上模板2、下模座3、模腔31、顶升腔32、支撑柱4、上模组件5、上模气缸51、导向柱52、注塑板53、上模块54、注塑口55、冷却组件6、安装座61、散热板62、冷凝管63、注液箱64、注液口641、阀门65、废液箱66、风扇67、通风口68、安装孔69、把手610、顶升组件7、顶升气缸71、顶升板72、下料组件8、下料架81、下料电机82、主动齿轮83、从动齿轮84、转动圆环85、下料板86、吸取部87、升降气缸871、固定板872、固定柱873、真空吸盘87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本实施例,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易于散热的注塑模具,包括底座1、上模板2、下模座3、支撑柱4、上模组件5、冷却组件6、顶升组件7和下料组件8,所述支撑柱4设有两个,且两个支撑柱4的一端间隔安装在底座1的顶部,两个所述支撑柱4的另一端与上模板2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冷却组件6位于两个支撑柱4之间,且冷却组件6安装在底座1的顶部,所述下模座3安装在冷却组件6的顶部,所述上模组件5位于下模座3的正上方,所述上模组件5安装在上模板2的顶部,所述下料组件8转动安装在一个支撑柱4的外壁上,所述顶升组件7安装在底座1的底部,且顶升组件7的顶部依次贯穿底座1的底部和冷却组件6与下模座3相插接。
具体的,所述上模组件5包括上模气缸51、导向柱52、注塑板53和上模块54,所述上模气缸51安装在上模板2的顶部,且上模气缸51的输出端贯穿上模板2的顶部与注塑板53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柱52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导向柱52呈竖直间隔安装在注塑板53的顶部,且每个导向柱52的顶部均贯穿上模板2的顶部并朝上设置,所述注塑板53的侧壁上开设有注塑口55,所述上模块54安装在注塑板53的底部,上模气缸51驱动上模块54下降至下模座3处,通过连接注塑口55,使工料注入至下模座3内并进行注塑工作,两个导向柱52的设置,可以防止上模块54在下降时发生偏移的情况出现。
具体的,所述冷却组件6包括安装座61、散热板62、冷凝管63、注液箱64、阀门65、废液箱66和两个风扇67,所述安装座61呈凹型结构设置,所述安装座61安装在底座1的顶部,两个所述风扇67间隔安装在底座1的顶部,所述安装座61的顶部开设有间隔开设有两个通风口68,且两个风扇67分别位于两个通风口68的正下方,所述散热板62安装在安装座61的顶部,且散热板62的顶部开设有安装孔69,所述冷凝管63位于安装孔69内,所述冷凝管63呈U型结构设置,所述冷凝管63的两端分别贯穿散热板62的内侧壁并朝外设置,所述注液箱64和废液箱66分别位与另一个支撑柱4的两侧,所述注液箱64安装在底座1的顶部,所述废液箱66滑动安装在底座1的顶部,所述注液箱64的侧壁与冷凝管63的一端相连通,且阀门65套设在冷凝管63的一端上,所述废液箱66位于冷凝管63另一端的正下方,所述注液箱64的顶部开设有注液口641,当在注塑完成后,散热板62将下模座3上的热量向下方吸引,通过阀门65使注液箱64内的冷却水流动至冷凝管63内,进行冷循环,同时驱动两个风扇67转动,使冷气分散的更均匀,加快对下模座3的冷却工作,吸收热量后的冷却水通过冷凝管63的另一端流至废液箱66内,从而保持冷凝管63内的温度。
具体的,所述顶升组件7包括顶升气缸71和顶升板72,所述下模座3的顶部开设有模腔31,所述下模座3的底部开设有顶升腔32,且模腔31与顶升腔32相连通,所述顶升板72位于顶升腔32内,所述顶升气缸71安装在底座1的底部,且顶升气缸71的输出端依次贯穿底座1和安装座61与顶升板72的底部固定连接,当冷却工作完成后,顶升气缸71驱动顶升板72上升,带动工件上升至下料组件8处,进行下料工作。
具体的,所述下料组件8包括下料架81、下料电机82、主动齿轮83、从动齿轮84、转动圆环85、两个下料板86和两个吸取部87,所述下料架81呈凹型结构设置,所述下料架81位于一个支撑柱4的旁侧,且下料架81安装在底座1的顶部,所述下料电机82安装在下料架81的底部,且下料电机82的输出端贯穿下料架81的底部与主动齿轮83固定连接,所述从动齿轮84套设在一个支撑柱4上,且从动齿轮84与主动齿轮83相啮合,所述转动圆环85套设在一个支撑柱4上并与其转动连接,所述转动圆环85的底部与从动齿轮84的顶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下料板86呈水平对称安装在转动圆环85的外壁上,两个所述吸取部87分别安装在两个下料板86的一端上,下料电机82驱动主动齿轮83旋转,带动从动齿轮84转动,使一个吸取部87转动至工件的上方,并进行下料工作。
具体的,每个所述吸取部87均包括升降气缸871、固定板872、两个固定柱873和两个真空吸盘874,所述升降气缸871安装在一个下料板86的顶部,且升降气缸871的输出端贯穿下料板86的顶部与固定板872的顶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固定柱873间隔安装在固定板872的顶部,且两个固定柱873的顶部均贯穿一个下料板86的顶部并朝上设置,两个所述真空吸盘874间隔安装在固定板872的底部,升降气缸871驱动固定板872下降,使两个真空吸盘874对工件的表面进行吸取,之后,升降气缸871带动固定板872上升,下料电机82驱动主动齿轮83转动,使从动齿轮84带着固定板872一同转动至下料处,真空吸盘874撤去吸力,使工件下落至下料处,完成下料工作。
具体的,所述废液箱66的外壁上设有把手610,通过拉动把手610,方便了倾倒废液箱66内的废水。
本申请实施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上模气缸51驱动上模块54下降至下模座3处,通过连接注塑口55,使工料注入至下模座3内并进行注塑工作,当在注塑完成后,散热板62将下模座3上的热量向下方吸引,通过阀门65使注液箱64内的冷却水流动至冷凝管63内,进行冷循环,同时驱动两个风扇67转动,使冷气分散的更均匀,加快对下模座3的冷却工作,吸收热量后的冷却水通过冷凝管63的另一端流至废液箱66内,从而保持冷凝管63内的温度,冷却工作完成后,顶升气缸71驱动顶升板72上升,带动工件上升,之后下料电机82驱动主动齿轮83旋转,带动从动齿轮84转动,使一个吸取部87转动至工件的上方,然后升降气缸871驱动固定板872下降,使两个真空吸盘874对工件的表面进行吸取,之后,升降气缸871带动固定板872上升,下料电机82驱动主动齿轮83转动,使从动齿轮84带着固定板872一同转动至下料处,真空吸盘874撤去吸力,使工件下落至下料处,完成下料工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易于散热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上模板(2)、下模座(3)、支撑柱(4)、上模组件(5)、冷却组件(6)、顶升组件(7)和下料组件(8),所述支撑柱(4)设有两个,且两个支撑柱(4)的一端间隔安装在底座(1)的顶部,两个所述支撑柱(4)的另一端与上模板(2)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冷却组件(6)位于两个支撑柱(4)之间,且冷却组件(6)安装在底座(1)的顶部,所述下模座(3)安装在冷却组件(6)的顶部,所述上模组件(5)位于下模座(3)的正上方,所述上模组件(5)安装在上模板(2)的顶部,所述下料组件(8)转动安装在一个支撑柱(4)的外壁上,所述顶升组件(7)安装在底座(1)的底部,且顶升组件(7)的顶部依次贯穿底座(1)的底部和冷却组件(6)与下模座(3)相插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于散热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组件(5)包括上模气缸(51)、导向柱(52)、注塑板(53)和上模块(54),所述上模气缸(51)安装在上模板(2)的顶部,且上模气缸(51)的输出端贯穿上模板(2)的顶部与注塑板(53)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柱(52)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导向柱(52)呈竖直间隔安装在注塑板(53)的顶部,且每个导向柱(52)的顶部均贯穿上模板(2)的顶部并朝上设置,所述注塑板(53)的侧壁上开设有注塑口(55),所述上模块(54)安装在注塑板(53)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于散热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组件(6)包括安装座(61)、散热板(62)、冷凝管(63)、注液箱(64)、阀门(65)、废液箱(66)和两个风扇(67),所述安装座(61)呈凹型结构设置,所述安装座(61)安装在底座(1)的顶部,两个所述风扇(67)间隔安装在底座(1)的顶部,所述安装座(61)的顶部开设有间隔开设有两个通风口(68),且两个风扇(67)分别位于两个通风口(68)的正下方,所述散热板(62)安装在安装座(61)的顶部,且散热板(62)的顶部开设有安装孔(69),所述冷凝管(63)位于安装孔(69)内,所述冷凝管(63)呈U型结构设置,所述冷凝管(63)的两端分别贯穿散热板(62)的内侧壁并朝外设置,所述注液箱(64)和废液箱(66)分别位与另一个支撑柱(4)的两侧,所述注液箱(64)安装在底座(1)的顶部,所述废液箱(66)滑动安装在底座(1)的顶部,所述注液箱(64)的侧壁与冷凝管(63)的一端相连通,且阀门(65)套设在冷凝管(63)的一端上,所述废液箱(66)位于冷凝管(63)另一端的正下方,所述注液箱(64)的顶部开设有注液口(64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易于散热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组件(7)包括顶升气缸(71)和顶升板(72),所述下模座(3)的顶部开设有模腔(31),所述下模座(3)的底部开设有顶升腔(32),且模腔(31)与顶升腔(32)相连通,所述顶升板(72)位于顶升腔(32)内,所述顶升气缸(71)安装在底座(1)的底部,且顶升气缸(71)的输出端依次贯穿底座(1)和安装座(61)与顶升板(72)的底部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易于散热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组件(8)包括下料架(81)、下料电机(82)、主动齿轮(83)、从动齿轮(84)、转动圆环(85)、两个下料板(86)和两个吸取部(87),所述下料架(81)呈凹型结构设置,所述下料架(81)位于一个支撑柱(4)的旁侧,且下料架(81)安装在底座(1)的顶部,所述下料电机(82)安装在下料架(81)的底部,且下料电机(82)的输出端贯穿下料架(81)的底部与主动齿轮(83)固定连接,所述从动齿轮(84)套设在一个支撑柱(4)上,且从动齿轮(84)与主动齿轮(83)相啮合,所述转动圆环(85)套设在一个支撑柱(4)上并与其转动连接,所述转动圆环(85)的底部与从动齿轮(84)的顶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下料板(86)呈水平对称安装在转动圆环(85)的外壁上,两个所述吸取部(87)分别安装在两个下料板(86)的一端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易于散热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吸取部(87)均包括升降气缸(871)、固定板(872)、两个固定柱(873)和两个真空吸盘(874),所述升降气缸(871)安装在一个下料板(86)的顶部,且升降气缸(871)的输出端贯穿下料板(86)的顶部与固定板(872)的顶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固定柱(873)间隔安装在固定板(872)的顶部,且两个固定柱(873)的顶部均贯穿一个下料板(86)的顶部并朝上设置,两个所述真空吸盘(874)间隔安装在固定板(872)的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易于散热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液箱(66)的外壁上设有把手(610)。
CN202023351652.XU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易于散热的注塑模具 Active CN2144481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51652.XU CN214448115U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易于散热的注塑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51652.XU CN214448115U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易于散热的注塑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48115U true CN214448115U (zh) 2021-10-22

Family

ID=781382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351652.XU Active CN214448115U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易于散热的注塑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481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097280U (zh) 一种摄像头塑料组件注塑模具
CN111873302A (zh) 一种注塑模具及其注塑成型工艺
CN212669535U (zh) 一种光学玻璃生产加工用模具
CN214448115U (zh) 一种易于散热的注塑模具
CN219294609U (zh) 一种用于车灯罩生产的注塑模具
CN116619641A (zh) 一种耳机生产用模具降温装置
CN215619803U (zh) 一种具有一体式冷却工装的注塑模具
CN213860452U (zh) 一种塑料量筒的注塑模具
CN218857549U (zh) 一种快速降温式注塑成型模胚
CN215472738U (zh) 一种双穴弯曲模具
CN220841254U (zh) 一种塑料透明件注塑模具
CN217573912U (zh) 一种新型模具脱模机构
CN214214732U (zh) 一种用于吸塑盒生产的吸塑成型模具
CN220943159U (zh) 一种不锈钢水表壳加工用成形脱模一体机
CN220219466U (zh) 一种便于脱模的显示器外壳注塑模具
CN217257995U (zh) 一种便于散热的注塑模具
CN217803162U (zh) 一种汽车配件注塑模具用降温装置
CN217319171U (zh) 一种用于塑胶加工的直角式注塑模具
CN216685083U (zh) 一种智能包装工程用精准度高的吸塑包装机
CN214773667U (zh) 一种吸尘器用高速成型模具
CN219543879U (zh) 一种显示器中框注塑模具
CN220198470U (zh) 一种高冷却性注塑模具
CN214926843U (zh) 一种快速冷却式注塑装置
CN219855748U (zh) 座椅成形模具
CN218256492U (zh) 一种便于脱模取料的冰箱抽屉生产用注塑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