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27439U - 牙刷 - Google Patents

牙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127439U
CN214127439U CN202022785650.5U CN202022785650U CN214127439U CN 214127439 U CN214127439 U CN 214127439U CN 202022785650 U CN202022785650 U CN 202022785650U CN 214127439 U CN214127439 U CN 2141274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istles
tufts
hair
tuft
leng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78565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堀越谅
木本雄也
森纱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Li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on Corp filed Critical Lion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1274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1274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6BRUSHWARE
    • A46BBRUSHES
    • A46B9/00Arrangements of the bristles in the brush body
    • A46B9/02Position or arrangement of bristles in relation to surface of the brush body, e.g. inclined, in rows, in groups
    • A46B9/04Arranged like in or for toothbrush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6BRUSHWARE
    • A46DMANUFACTURE OF BRUSHES
    • A46D1/00Bristle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brist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6BRUSHWARE
    • A46DMANUFACTURE OF BRUSHES
    • A46D1/00Bristle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bristles
    • A46D1/04Preparing bristles
    • A46D1/05Splitting; Point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46BRUSHWARE
    • A46BBRUSHES
    • A46B2200/00Brushes characterized by their functions, uses or applications
    • A46B2200/10For human or animal care
    • A46B2200/1066Toothbrush for cleaning the teeth or dentures

Landscapes

  • Brus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牙刷,其能够有助于提高接触感和清洁力。具有在植毛面(3a)上植入多根毛束的头部(3)和从头部延伸出的把手体。毛束具有在最外周配置的外侧毛束(20)和在外侧毛束的内侧配置的内侧毛束(30)。外侧毛束具有:使前端分叉毛(22)对折而形成的、2个相互毛长不同的半毛束部(21a,21b),前端分叉毛(22)的刷毛前端在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叉。

Description

牙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牙刷。
本申请基于在2019年11月29日在日本提出的专利特愿2019-216857号主张优先权,在此援引其内容。
【背景技术】
患有牙周病时,牙刷接触牙龈时,产生痛觉。为了改善与牙龈的接触感,使用毛刚度低的刷毛时,会产生作为基本功能的口腔内的清洁力降低的问题。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牙刷,在头部宽度方向的两外侧设置具有仅使刷毛前端分叉的前端分叉毛的毛束。另外,专利文献2公开了一种牙刷,外侧毛束和内侧毛束中的至少一者具有2个相互毛长不同的半毛束部。
专利文献1公开的牙刷中,前端分叉毛可挠曲作为缓冲材起作用,谋求与牙龈的接触感的改善,同时,设有分叉毛的位置仅为刷毛的前端,因而能抑制毛刚度的降低,确保口腔内的清洁力。专利文献2公开的牙刷中,通过对构成刷部的毛束的毛长设置3阶段的高低差,不仅能对口腔内的清洁部位进行大范围毛束接触,对各清洁部位也能确保高清洁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6-20909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16-209016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专利文献1的牙刷中,将具有前端分叉毛的毛束对称地对折而进行植毛时会产生以下问题:由于前端分叉毛彼此相互为相同毛长,刷毛的前部的移动范围受到制约,作为缓冲材的功能降低。另外,专利文献2公开了除了毛长最高的外侧毛束的半毛束部,也可以使用分叉毛,但该结构中,容易与牙龈接触的外侧毛束的半毛束部上未设置前端分叉毛,因而难以作为缓冲材被实际感受到,对与牙龈的接触感改善没有帮助。
本实用新型考虑以上那样的问题而做出,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牙刷,其能够有助于提高与牙龈的柔和接触感和清洁力的。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第1方式,提供一种牙刷,其特征在于,具有植毛面上植入多根毛束的头部和从所述头部延伸的把手体,所述毛束具有在最外周配置的外侧毛束和在所述外侧毛束的内侧配置的内侧毛束,所述外侧毛束具有:使前端分叉毛对折而形成的、2个相互毛长不同的半毛束部,所述前端分叉毛的刷毛前端在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叉。
另外,上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式涉及的牙刷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刷毛为朝前端变细的锥形毛。
另外,上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式涉及的牙刷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毛束具有多根第2刷毛,所述第2刷毛为朝前端变细的锥形毛。
另外,上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式涉及的牙刷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毛束的毛长长于所述外侧毛束的毛长。
另外,上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式涉及的牙刷中,其特征在于,所述2个半毛束部中,外侧的所述半毛束部比内侧的所述半毛束部短。
另外,上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式涉及的牙刷中,其特征在于,所述2个半毛束部的毛长差为0.5mm以上、2.0mm以下,以所述前端分叉毛中分叉的长度为L1,所述2个半毛束部的毛长差为L2时,以L2/L1所表示的数值为0.08以上、4.0以下。
另外,上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式涉及的牙刷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分叉毛的前端分叉为二个以上。
另外,上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式涉及的牙刷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刷毛的直径为6mil 以上、9mil以下。
另外,上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式涉及的牙刷中,构成所述内侧毛束的第2刷毛的直径为5mil以上、7mil以下。
【实用新型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可提供一种牙刷,其能够有助于提高与牙龈的柔和接触感和清洁力。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图,是表示牙刷的一部分的主视图。
【图2】图1中的A-A线截面图。
【图3】将前端分叉毛22中的分叉部周围局部放大的图。
【图4】将前端分叉毛22的变形例局部放大的图。
【图5】将前端分叉毛22的变形例局部放大的图。
【图6】将前端分叉毛22的变形例局部放大的图。
【图7】将前端分叉毛22的变形例局部放大的图。
【图8】将前端分叉毛22的变形例局部放大的图。
【图9】将前端分叉毛22的变形例局部放大的图。
附图标记:
2…把手体,3…头部,3a…植毛面,20…外侧毛束,21a、21b…半毛束部,22…刷毛(前端分叉毛),22a、22b…分叉部,30…内侧毛束,32…第2刷毛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至图9,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牙刷的实施方式。
此外,以下实施方式表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式,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可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范围内任意变更。另外,以下附图中为了容易理解各结构,实际的结构与各结构中的比例尺、数量等并不相同。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牙刷10的一部分的正面图。
牙刷10如图1所示,由把手体2和把手体2上延伸出的头部3一体成形。
头部3的一侧为植毛面3a,植入多根毛束。本实施方式的头部3的植毛面3a上设有由3个具有高低差的毛束构成的刷部4。
以下说明中,将与植毛面3a垂直相交的头部3的厚度方向作为Z方向,把手体2的延伸方向、头部3的长度方向作为Y方向,与Y方向和Z方向垂直相交的方向、头部3 的宽度方向作为X方向。另外,Z方向中,以植毛面3a侧为正面侧,将植毛面3a的相反侧作为背面侧进行适当说明。
头部3的厚度,长度和宽度没有特别限制。头部3的厚度越薄,在口腔内的操作性越高,但过薄时,头部3的强度容易变得不充分。因此,作为头部3的厚度,可考虑把手体 2的材质等决定,例如,优选1.5mm以上、5mm以下,更优选2mm以上、3mm以下。
刷部4由在最外周配置的多根外侧毛束20和在外侧毛束20内侧配置的多根内侧毛束 30构成。
多根外侧毛束20被植入设置在植毛面3a的周缘上的各植毛孔5,由此构成围住内侧毛束30的周围的外侧毛束群。多根内侧毛束30被植入设置在植毛面3a的中央附近、比植毛孔5更内侧的多个植毛孔6中,由此构成内侧毛束群。本实施方式中,植毛孔5、6排列为格子状。
图2是图1中的A-A线截面图。
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外侧毛束20具有相互毛长不同的半毛束部21a和半毛束部21b。毛长是从植毛面3a到外侧毛束20前端为止的Z方向的距离。即,外侧毛束20由各夹住平线7的、一个半毛束部21a和另一个半毛束部21b设有高低差而植入的多根刷毛 22构成。
具体地,对折的外侧毛束20间夹有平线7,该平线7被嵌入植毛孔5,由此,外侧毛束20被植入头部3的植毛面3a。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全部平线7以相对于头部3 的长度方向(Y方向)以指定角度倾斜的状态被嵌入植毛孔5。各平线7的方向统一。
平线7的角度没有特别限制,但优选相对于头部的长度方向,为0度以上45度以下。
半毛束部21a在外周侧配置。半毛束部21b在比半毛束部21a更内侧配置。半毛束部21a的毛长比半毛束部21b的毛长短。即,具有半毛束部21a和半毛束部21b的外侧毛束 20,介由平线7进行非对称折叠而进行植毛。
内侧毛束30具有半毛束部31a和半毛束部31b。多根内侧毛束30中,也是由植入有各夹住平线7的、一个半毛束部31a和另一个半毛束部31b的多根第2刷毛32构成。
具体地,对折的内侧毛束30间夹入平线7,该平线7被嵌入植毛孔6,由此,内侧毛束30被植入头部3的植毛面3a。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全部平线7以相对于头部3 的长度方向(Y方向)以指定角度倾斜的状态被嵌入植毛孔6。各平线7的方向统一。
半毛束部31a在比半毛束部31b更外周侧配置。半毛束部31a的毛长和半毛束部31b的毛长相同。即,具有半毛束部31a和半毛束部31b的内侧毛束30介由平线7对称折叠而进行植毛。
半毛束部31a的毛长和半毛束部31b的毛长例如为12mm。半毛束部31a的毛长和半毛束部31b的毛长长于半毛束部21a的毛长和半毛束部21b的毛长。因此,刷部4在X方向(宽度方向)中央的毛长最长,在X方向上随着朝向外周侧,毛长阶梯性地变短,从Y 方向观察时前端形成为圆顶状。即,内侧毛束30的毛长长于外侧毛束20的毛长。通过使内侧毛束30的毛长长于外侧毛束20的毛长长,呈适合牙颈部的结构,清洁实际感受、牙周袋清洁力提高。
作为构成内侧毛束30的第2刷毛32没有特别限制,不过可以使用直型刷毛、两端ST毛(直径朝刷毛前部逐渐变细的锥形刷毛)、螺旋ST毛(直径朝刷毛前部逐渐变细的螺旋锥形刷毛)、后述的前端分叉毛(羽型毛、锥形分叉毛)等。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构成内侧毛束30的第2刷毛32,可使用ST毛。通过内侧毛束30由ST毛构成,可使牙周袋的清洁力提高。螺旋ST毛由于刷毛在长度方向扭曲,外周形成螺旋状棱线,在束起的多根刷毛挠曲的方向上施加力、振动时,刷毛相互接触产生摩擦,因而刷毛难以挠曲。因此,可向束起刷毛的毛束赋予适度的刚性,毛束的毛刚度变强。另一方面,由于刷毛朝向前端缩径,刷毛前端部互不干涉,刷毛的前端附近能到达牙周袋深处。因此,通过内侧毛束30 由螺旋ST毛构成,可使牙周袋清洁力进一步提高。
作为构成内侧毛束30的第2刷毛32的刷毛径(直径),没有特别限制,从提高与牙龈的接触感和清洁力的角度,优选5mil以上、7mil以下。
作为构成外侧毛束20的刷毛22,本实施方式中,使用使刷毛22前端在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叉的前端分叉毛(以下,称为前端分叉毛22)。通过由前端分叉毛22构成外侧毛束20,可使与牙龈的柔和接触感提高。
作为前端分叉毛22,可举例如,对中空丝的前端实施裁断处理的羽型刷毛,或分叉的各分叉部随着朝向前端而缩径的锥形分叉毛等。作为本实施方式中的前端分叉毛22,可使用分叉部朝前端变细的锥形分叉毛。
前端分叉毛22由于刷毛前端分叉,各分叉的刷毛前部细,分叉毛部分挠曲而表现出缓冲性,因而与牙龈接触时,刷毛的弹起低,痛感少。另外,前端分叉毛22介由平线7 进行非对称折叠,由此,在半毛束部21a和半毛束部21b上产生毛长差。通过在半毛束部 21a上半毛束部21b上产生毛长差,分叉部间的干涉被抑制,与牙龈接触时的缓冲性提高。
进一步地,通过在半毛束部21a和半毛束部21b上产生毛长差,刷毛前部与牙龈接触时,首先毛长高的半毛束部21b先接触,然后毛长低的半毛束部21a接触。因此,与牙龈接触时的刷毛的弹起进一步降低,能痛感的下降进一步提高。
另外,作为前端分叉毛22,使用锥形分叉毛,因而能在接触感提高的同时,有助于牙周袋清洁力提高。
作为构成外侧毛束20的前端分叉毛22(不分叉处的刷毛)的刷毛径(直径),没有特别限制,从提高与牙龈的接触感和清洁力的角度出发,优选6mil以上、9mil以下。
图3是将前端分叉毛22中的分叉部周围局部放大的图。
如图3所示,前端分叉毛22的前端上设有分叉部22a和分叉部22b。分叉部22a构成半毛束部21a的一部分。分叉部22b构成半毛束部21b的一部分。
作为分叉部22a和分叉部22b的分叉数,没有特别限制,优选2个分叉以上(图3中为3个分叉),更优选2个分叉以上、20个分叉以下,进一步优选2个分叉以上、15个分叉以下,更进一步优选2个分叉以上、7个分叉以下。通过增多分叉数,可提高分叉部22a 和分叉部22b与牙龈接触时的接触感。
分叉部22a和分叉部22b以相同的分叉长(Z方向的长度)L1形成。
作为分叉部22a和分叉部22b的分叉长L1,优选0.5mm以上,更优选1.0mm以上,进一步优选1.5mm以上。另外,作为分叉部22a和分叉部22b的分叉长L1,优选6.0mm 以下,更优选4.0mm以下,进一步优选3.0mm以下,特别优选2.5mm以下,最优选2.0mm 以下。
含分叉部22a的刷毛22的毛长比含分叉部22b的刷毛22的毛长短。即,半毛束部21a的毛长比半毛束部21b的毛长短。
通过使半毛束部21a的毛长比半毛束部21b的毛长短,在任何方向刷牙高度差都平稳,因而刷部4与牙龈接触时,可使接触感提高。
作为含分叉部22a的刷毛22的毛长和含分叉部22b的刷毛22的毛长的差(半毛束部21a的毛长和半毛束部21b的毛长的差)L2,优选0.5mm以上、2.0mm以下,更优选0.5mm 以上、1.5mm以下,进一步优选0.5mm以上、1.0mm以下。即,作为毛长差L2的下限值,优选0.5mm以上,更优选0.75mm以上。另外,作为毛长差L2的上限值,优选2.0mm 以下,更优选1.5mm以下,进一步优选1.0mm以下。
毛长差L2不足0.5mm时,外侧毛束20中,刷毛前部挠曲时分叉部22a和分叉部22b相干涉的区域长,有作为缓冲材的功能降低,接触感受损的可能性。毛长差L2超过2.0mm时,外侧毛束20中,由于分叉部22b被分叉部22a所支撑的长度变短,毛刚度降低,有无法确保口腔内清洁力的可能性。另外,即使分叉部22b的刷毛前部挠曲,分叉部22a也难以与牙龈接触,对牙龈的压力变为局部性的,有接触感受损的可能性。因此,通过使毛长差L2为0.5mm以上、2.0mm以下,可谋求接触感的提高和清洁力的提高。
另外,L2/L1所表示的数值优选0.08以上、4.0以下,更优选0.17以上、3.0以下,进一步优选0.17以上、2.0以下。
即,L2/L1所表示的数值的下限值,优选0.08以上,更优选0.17以上。
L2/L1所表示的数值的上限值,优选4.0以下,更优选3.0以下,最优选2.0以下。
L2/L1所表示的数值不足0.08时,外侧毛束20中,刷毛前部挠曲时分叉部22a和分叉部22b相干涉的区域变长,有作为缓冲材的机能降低,接触感受损的可能性。L2/L1所表示的数值超过4.0时,外侧毛束20中,由于分叉部22b被分叉部22a所支撑的长度变短,毛刚度降低,有无法确保口腔内清洁力的可能性。另外,即使分叉部22b的刷毛前部挠曲,分叉部22a也难以与牙龈接触,对牙龈的压力变为局部性的,有接触感受损的可能性。因此,通过使L2/L1所表示的数值为0.08以上、4.0以下,可谋求接触感的提高和清洁力的提高。
L2/L1所表示的数值不足1.0时,即毛长差L2比构成最大毛长的分叉部22b的分叉长 L1小的情况下,分叉部22a和分叉部22b在Z方向(毛长方向)重叠。
作为分叉部22a和分叉部22b的重叠量(即,L1-L2),优选0.1mm以上、5.5mm以下,更优选0.5mm以上、3.0mm以下,进一步优选0.5mm以上、2.0mm以下。
即,重叠量的下限值优选0.1mm以上,更优选0.5mm以上。
重叠量的上限值,优选5.5mm以下,更优选3.0mm以下,进一步优选2.0mm以下。
作为分叉部22a和分叉部22b的重叠量,优选最大毛长的0.8%以上、61.1%以下,更优选3.8%以上、33.3%以下,进一步优选3.8%%以上、22.2%以下。
作为含分叉部22a的刷毛22的毛长(半毛束部21a的毛长),例如为10mm。作为含分叉部22b的刷毛22的毛长(半毛束部21b的毛长),例如为11mm。因此,半毛束部21a 的毛长和半毛束部21b的毛长比内侧毛束30的毛长短。
如上述,本实施方式的牙刷10具有在最外周配置的外侧毛束20和在外侧毛束20内侧配置的内侧毛束30,外侧毛束20具有使前端分叉毛22对折而形成的、2个相互毛长不同的半毛束部21a、21b,所述前端分叉毛22的刷毛的前端在长度方向两侧分叉,因而能够有助于提高接触感和清洁力。
[实施例]
以下,示出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不受以下实施例限制,在不脱离其要旨的范围可适当变更实施。
(实施例1~6,比较例1~3)
根据[表1]显示的规格,制作实施例1~6、比较例1~3的样品。
具体地,关于外侧毛束的折叠,实施例1~6、比较例2~3的样品为非对称(半毛束部的毛长不同),比较例1的样品为对称(半毛束部的毛长相同)。
关于内侧毛束的刷毛,实施例1、比较例1的样品为分叉直型毛,实施例2的样品为分叉锥形毛,实施例3~5、比较例3的样品为锥形毛,实施例6的样品为螺旋锥形毛,比较例2的样品为直型毛。
关于外侧毛束的刷毛,实施例1、比较例1的样品为分叉直型毛,实施例2~6的样品为分叉锥形毛,比较例3的样品为锥形毛,比较例2的样品为直型毛。
关于外侧毛束的最大毛长和内侧毛束的最大毛长的关系,实施例1~3、比较例1~3 的样品为外侧毛束的最大毛长和内侧毛束的最大毛长相同,实施例4~6的样品为内侧毛束的最大毛长长于外侧毛束的最大毛长。
关于外侧毛束中的半毛束部的毛长的关系,实施例1~4、比较例2~3的样品为仅在头部的宽度方向一侧,外周侧的半毛束部的毛长长于内侧的半毛束部的毛长,实施例5、6的样品为在头部的宽度方向两侧都是外周侧的半毛束部的毛长长于内侧的半毛束部的毛长,比较例1的样品为外周侧的半毛束部的毛长和内侧的半毛束部的毛长相同。
各例的尺寸评价如下。
(实施例1)
内侧毛束的刷毛
·刷毛径(直径):6.5mil
·分叉直型毛:分叉数5,L1=2mm
·最大毛长=12mm
外侧毛束的刷毛
·刷毛径(直径):8.0mil
·分叉直型毛:分叉数5,L1=2mm
·折叠(非对称):L2=1mm,L1-L2=1mm,图3所示的方式。
·毛长:半毛束21b=12mm,半毛束21a=11mm
(实施例2)
内侧毛束的刷毛
·刷毛径(直径):6.5mil
·分叉锥形毛:分叉数3,L1=2mm
·最大毛长=12mm
外侧毛束的刷毛
·刷毛径(直径):8.0mil
·分叉锥形毛:分叉数3,L1=2mm
·折叠(非对称):L2=1mm,L1-L2=1mm,图3所示的方式。
·毛长:半毛束21b=12mm,半毛束21a=11mm
(实施例3)
内侧毛束的刷毛
·刷毛径(直径):6.5mil
·锥形毛:分叉数0,L1=0mm
·最大毛长=12mm
外侧毛束的刷毛
·刷毛径(直径):8.0mil
·分叉锥形毛:分叉数3,L1=2mm
·折叠(非对称):L2=1mm,L1-L2=1mm,图3所示的方式。
·毛长:半毛束21b=12mm,半毛束21a=11mm
(实施例4)
内侧毛束的刷毛
·刷毛径(直径):6.5mil
·锥形毛:分叉数0,L1=0mm
·最大毛长=12mm
外侧毛束的刷毛
·刷毛径(直径):8.0mil
·分叉锥形毛:分叉数3,L1=0mm
·折叠(非对称):L2=1mm,L1-L2=1mm,图3所示的方式。
·毛长:半毛束21b=11mm,半毛束21a=10mm
(实施例5)
内侧毛束的刷毛
·刷毛径(直径):6.5mil
·锥形毛:分叉数0,L1=0mm
·最大毛长=12mm
外侧毛束的刷毛
·刷毛径(直径):8.0mil
·分叉锥形毛:分叉数3,L1=2mm
·折叠(非对称):L2=1mm,L1-L2=1mm,图3所示的方式。
·毛长:半毛束21b=11mm,半毛束21a=10mm
(实施例6)
内侧毛束的刷毛
·刷毛径(直径):6.5mil
·螺旋锥形毛:分叉数0,L1=0mm
·最大毛长=12mm
外侧毛束的刷毛
·刷毛径(直径):8.0mil
·分叉锥形毛:分叉数3,L1=2mm
·折叠(非对称):L2=1mm,L1-L2=1mm,图3所示的方式。
·毛长:半毛束21b=11mm,半毛束21a=10mm
(比较例1)
内侧毛束的刷毛
·刷毛径(直径):6.5mil
·分叉直型毛:分叉数5,L1=2mm
·最大毛长=12mm
外侧毛束的刷毛
·刷毛径(直径):8.0mil
·分叉直型毛:分叉数5,L1=2mm
·折叠(对称):L2=0mm
·毛长:半毛束21b=半毛束21a=12mm
(比较例2)
内侧毛束的刷毛
·刷毛径(直径):6.5mil
·直型毛:分叉数0,L1=0mm
·最大毛长=12mm
外侧毛束的刷毛
·刷毛径(直径):8.0mil
·直型毛:分叉数0,L1=0mm
·折叠(非对称):L2=1mm
·毛长:半毛束21b=12mm,半毛束21a=11mm
(比较例3)
内侧毛束的刷毛
·刷毛径(直径):6.5mil
·锥形毛:分叉数0,L1=0mm
·最大毛长=12mm
外侧毛束的刷毛
·刷毛径(直径):8.0mil
·锥形毛:分叉数0,L1=0mm
·折叠(非对称):L2=1mm
·毛长:半毛束21b=12mm,半毛束21a=11mm
[评价项目]
分别关于牙刷的接触感、清洁实际感受、牙周袋清洁力,对实施例1~6、比较例1~3的样品进行评价。
[评价方法]
<接触感评价>
10人的专业小组用各例的牙刷清洁口腔内,将此时的与牙龈的接触感用下述的评价基准评价。基于10人的专业小组的平均分进行下述评价。专业小组10人的平均分为5.5分以上为「◎(很好)」,平均分4.0分以上、不足5.5分为「○(好)」,平均分2.5分以上、不足4.0分为「△(一般)」,平均分不足2.5分为「×(差)」。
<评价基准>
7分:接触感非常好。
6分:接触感相当好。
5分:接触感比较好。
4分:一般。
3分:接触感比较差。
2分:接触感相当差。
1分:接触感非常差。
<清洁实际感受评价>
10人的专业小组用各例牙刷清洁口腔内,将此时的清洁实际感受(口腔内全体清洁实际感受)用下述评价基准评价。基于10人的专业小组的平均分进行下述评价。专业小组10人的平均分为5.5分以上为「◎(很好)」,平均分4.0分以上、不足5.5分为「○(好 )」,平均分2.5分以上、不足4.0分为「△(一般)」,平均分不足2.5分为「×(差) 」。
<评价基准>
7分:清洁实际感受非常好。
6分:清洁实际感受相当好。
5分:清洁实际感受比较好。
4分:一般。
3分:清洁实际感受比较差。
2分:清洁实际感受相当差。
1分:清洁实际感受非常差。
<牙周袋清洁力评价>
10人的专业小组用各例的牙刷清洁口腔内,将此时的牙周袋的清洁效果用下述评价基准评价。基于10人的专业小组的平均分进行下述评价。专业小组10人的平均分为6.0分以上为「◎+(特别好)」,5.5分以上、不足6.0分为「◎(很好)」,平均分4.0分以上、不足5.5分为「○(好)」,平均分2.5分以上、不足4.0分为「△(一般)」,平均分不足2.5 分为「×(差)」。
<评价基准>
7分:感到牙周袋的污垢掉落的感触非常强。
6分:感到牙周袋的污垢掉落的感触相当强。
5分:感到牙周袋的污垢掉落的感触比较强。
4分:一般。
3分:近乎未感到牙周袋的污垢掉落的感触。
2分:基本未感到牙周袋的污垢掉落的感触。
1分:完全未感到牙周袋的污垢掉落的感触。
【表1】
Figure DEST_PATH_GDA0002834115370000161
如[表1]所示,在外侧毛束由前端分叉毛形成的同时,外侧毛束非对称折叠、半毛束部的毛长不同的实施例1~6的样品中,接触感、清洁实际感受和牙周袋清洁力全部得到良好评价。
与此相对地,即便外侧毛束由前端分叉毛形成,外侧毛束对称折叠、半毛束部的毛长相同的比较例1的样品中,关于接触感未得到良好评价。另外,对于即便外侧毛束非对称折叠,外侧毛束未由前端分叉毛形成的比较例2~3的样品,关于接触感未得到良好评价。进一步地,内侧毛束为直型毛的比较例2的样品中,关于牙周袋清洁力也没有得到良好评价。
另外,内侧毛束由锥形毛形成的实施例3~6的样品,相比内侧毛束由前端分叉毛形成的实施例1~2的样品,关于牙周袋清洁力得到更好评价。进一步地,内侧毛束的最大毛长长于外侧毛束的最大毛长的实施例4~6的样品,相比外侧毛束的最大毛长和内侧毛束的最大毛长相同的实施例1~3的样品,关于清洁实际感受得到更好评价。
外侧毛束由分叉锥形毛形成的实施例2~6的样品,相比外侧毛束由分叉直型毛形成的实施例1的样品,关于接触感得到更好评价。并且,在头部的宽度方向两侧都为外周侧的半毛束部的毛长长于内侧的半毛束部的毛长的实施例5、6的样品,相比仅在头部的宽度方向一侧,外周侧的半毛束部的毛长长于内侧的半毛束部的毛长的实施例1~4,关于接触感得到更好评价。
将实施例5的内侧毛束的刷毛从锥形毛变为螺旋锥形毛的实施例6,关于牙周袋清洁力,相比实施例5,得到更好评价。
以上,参照附图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合适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显然,本实用新型不受这些例子的限制。上述例中所示的各构成部材的各形状、组合等是一种举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主旨的范围内,可基于设计要求等进行各种变更。
例如,上述实施方式中示例了分叉部22a和分叉部22b具有相同的分叉长L1、含分叉部22a的刷毛22的毛长比含分叉部22b的刷毛22的毛长短的结构,但不限于该结构。例如,如图4所示,可以是分叉部22a的分叉长L3比分叉部22b的分叉长L1短、毛长差 L2比分叉部22b的分叉长L1短的结构。
另外,如图5所示,可以是分叉部22a的分叉长L3长于分叉部22b的分叉长L1、毛长差L2比分叉部22b的分叉长L1短的结构。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可以是分叉部22a 和分叉部22b具有相同的分叉长L1、毛长差L2比分叉长L1长的结构。另外,如图7所示,可以是分叉部22a和分叉部22b具有相同的分叉长L1、具有与分叉长L1相同长度的毛长差L1的结构。
另外,如图8所示,可以是分叉部22a的分叉长L3比分叉部22b的分叉长L1短、毛长差L2长于分叉部22b的分叉长L1的结构。进一步地,如图9所示,可以是分叉部22a 的分叉长L3长于分叉部22b的分叉长L1、毛长差L2长于分叉部22b的分叉长L1的结构。
图4和图5所示的方式中,构成最大毛长的分叉部22b的分叉长L1长于毛长差L2,因而如上述,分叉部22a和分叉部22b在Z方向上重叠。如图4所示,L1>(L2+L3)时,重叠量为分叉长L3。
作为重叠量L3,优选0.5mm以上、5.5mm以下,更优选0.5mm以上、3.0mm以下,进一步优选0.5mm以上、2.0mm以下。
作为重叠量L3,优选最大毛长的3.8%以上、61.1%以下,更优选3.8%以上、33.3%以下,进一步优选3.8%以上、22.2%以下好。
优选地,图4中,L2<L1≦(L2+L3)时(即图5方式时)也选择上述重叠量。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可适用于牙刷。

Claims (9)

1.一种牙刷,其特征在于,具有在植毛面上植入多根毛束的头部和从所述头部延伸的把手体,
所述毛束具有在最外周配置的外侧毛束和在所述外侧毛束的内侧配置的内侧毛束,
所述外侧毛束具有:使前端分叉毛对折而形成的、相互毛长不同的2个半毛束部,所述前端分叉毛的刷毛前端在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刷,所述刷毛为朝前端变细的锥形毛。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牙刷,所述内侧毛束具有多根第2刷毛,
所述第2刷毛为朝前端变细的锥形毛。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牙刷,所述内侧毛束的毛长长于所述外侧毛束的毛长。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牙刷,所述2个半毛束部中,外侧的所述半毛束部比内侧的所述半毛束部短。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牙刷,所述2个半毛束部的毛长差为0.5mm以上、2.0mm以下,
以所述前端分叉毛中分叉的长度为L1,所述2个半毛束部的毛长差为L2,L2/L1所表示的数值为0.08以上、4.0以下。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牙刷,所述前端分叉毛的前端分叉为2个以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牙刷,所述刷毛的直径为6mil以上、9mil以下。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牙刷,构成所述内侧毛束的第2刷毛的直径为5mil以上、7mil以下。
CN202022785650.5U 2019-11-29 2020-11-26 牙刷 Active CN214127439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216857 2019-11-29
JP2019216857A JP2021083937A (ja) 2019-11-29 2019-11-29 歯ブラ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127439U true CN214127439U (zh) 2021-09-07

Family

ID=760864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785650.5U Active CN214127439U (zh) 2019-11-29 2020-11-26 牙刷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2021083937A (zh)
KR (1) KR20220105153A (zh)
CN (1) CN214127439U (zh)
TW (1) TW202126218A (zh)
WO (1) WO2021106870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92285B2 (ja) * 2006-04-21 2012-08-08 サンスター株式会社 歯ブラシ
JP5779413B2 (ja) * 2011-06-16 2015-09-16 ライオン株式会社 歯ブラシ
JP6712120B2 (ja) 2015-04-28 2020-06-17 ライオン株式会社 歯ブラシ
JP2016209097A (ja) * 2015-04-30 2016-12-15 ライオン株式会社 歯ブラシ
CN107635432B (zh) * 2015-06-12 2021-09-21 狮王株式会社 牙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1083937A (ja) 2021-06-03
WO2021106870A1 (ja) 2021-06-03
KR20220105153A (ko) 2022-07-26
TW202126218A (zh) 2021-07-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2115035A1 (ja) 歯ブラシ
WO2022239598A1 (ja) 歯ブラシ
CN107635432B (zh) 牙刷
JP2013000336A (ja) 歯ブラシ
WO2016175304A1 (ja) 歯ブラシ
WO2020095867A1 (ja) 歯ブラシ
CN214127439U (zh) 牙刷
WO2022050305A1 (ja) 歯ブラシ
JP2009066050A (ja) 歯ブラシ
JP7466539B2 (ja) 歯ブラシ
WO2021131553A1 (ja) 歯ブラシ
KR102622532B1 (ko) 칫솔
JP7378472B2 (ja) 歯ブラシ
WO2022138016A1 (ja) 歯ブラシ
JP7285832B2 (ja) 歯ブラシ
WO2017018340A9 (ja) 歯ブラシ
CN216932264U (zh) 牙刷
WO2022130770A1 (ja) 歯ブラシ
WO2022137971A1 (ja) 歯ブラシ
TWI826404B (zh) 電動牙刷用替換刷頭以及電動牙刷
JP2024021493A (ja) 歯ブラシ
JP2022101922A (ja) 歯ブラシ
KR20210016326A (ko) 칫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