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382624U - 螺母上料机械手及螺母嵌件注塑上料机构 - Google Patents

螺母上料机械手及螺母嵌件注塑上料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382624U
CN213382624U CN202021433500.1U CN202021433500U CN213382624U CN 213382624 U CN213382624 U CN 213382624U CN 202021433500 U CN202021433500 U CN 202021433500U CN 213382624 U CN213382624 U CN 2133826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ut
driving
clamping
positioning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43350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福海
黄家强
黄在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Yinbaoshan New Auto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Yinbaoshan New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Yinbaoshan New Auto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Yinbaoshan New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43350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3826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3826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3826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螺母上料机械手及螺母嵌件注塑上料机构,其中,螺母上料机械手包括:支架;定位件,定位件设于支架上,定位件用于定位螺母;夹持装置,夹持装置设于支架上并位于定位件的外周,夹持装置可朝向或远离定位件的中心移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能够解决传统机械手上料不准确的问题,减小上料误差,保证螺母嵌件与模具配合到位,提高塑件质量。

Description

螺母上料机械手及螺母嵌件注塑上料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螺母上料机械手及螺母嵌件注塑上料机构。
背景技术
在塑件的生产过程中,为了安装、连接的需要,常常要在塑件中埋置一种带有内螺纹且外部有滚花或者其它花纹的螺母嵌件,让主体产品上形成一有效螺纹。螺母嵌件广泛用于各行各业,普遍用于汽车工业、医疗器械、消费电子、手机、电脑等各类塑胶外壳上。
制作塑件时,螺母嵌件需放置在注塑模具内,配合塑件一体注塑成型。注塑模具对配合的要求较高,若螺母嵌件与模具的配合不到位,会导致塑件质量不合格甚至损伤模具。但是,现有的压花螺母嵌件的上料装置大都采用吸盘或夹板结构进行取料,上料误差较大,容易影响注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螺母上料机械手及螺母嵌件注塑上料机构,旨在解决传统机械手上料不准确的问题,减小上料误差,保证螺母嵌件与模具配合到位,提高塑件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螺母上料机械手,用于夹取螺母,螺母上料机械手包括:支架;定位件,定位件设于支架上,定位件用于定位螺母;夹持装置,夹持装置设于支架上并位于定位件的外周,夹持装置可朝向或远离定位件的中心移动。
可选地,定位件为定位柱,且定位柱与螺母的螺孔对应;夹持装置件包括:夹爪,夹爪位于定位柱的外周;夹爪驱动件,夹爪驱动件设于支架上,夹爪驱动件的驱动端与夹爪连接,夹爪驱动件驱动夹爪朝向或远离定位柱移动。
可选地,夹爪至少有两个,至少两个夹爪沿定位柱的周向均匀间隔分布,驱动件驱动至少两个夹爪同时朝向或远离定位柱移动。
可选地,定位件为定位套筒,且定位套筒的内腔与螺母的外形对应;夹持装置包括:夹臂,夹臂位于套筒的外周;夹臂驱动件,夹臂驱动件设于支架上,夹臂驱动件的驱动端与夹臂的一端连接,夹臂远离与夹臂驱动件连接的一端为自由端;其中,套筒上开设有通孔,夹臂的自由端可穿入或穿出通孔。
可选地,夹持装置还包括:销轴,夹臂通过销轴连接于支架,且销轴靠近夹臂的自由端。
可选地,夹持装置还包括:弹性件,弹性件设于支架和夹臂之间,弹性件使夹臂的自由端穿入通孔;且,夹臂驱动件驱动夹臂的自由端穿出通孔。
可选地,螺母上料机械手还包括顶料装置,顶料装置包括:顶料杆,顶料杆位于套筒内;顶料驱动件,顶料驱动件设于支架上,顶料驱动件的驱动端与顶料杆连接,顶料驱动件驱动顶料杆沿套筒的轴向移动。
可选地,螺母上料机械手还包括:三维驱动模组,支架设于三维驱动模组的驱动端。
可选地,三维驱动模组的驱动端还设有转动驱动件,转动驱动件的驱动端与支架连接。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螺母嵌件注塑上料机构,包括:出料装置,出料装置用于将螺母依次单个排列输出;螺母上料机械手,螺母上料机械手设于出料装置的上方,螺母上料机械手包括:支架;定位件,定位件设于支架上,定位件用于定位螺母;夹持装置,夹持装置设于定位件的外周,夹持装置可朝向或远离定位件的中心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先通过定位件对螺母进行定位,再通过夹持装置夹取螺母,则螺母相对整个螺母上料机械手的位置是固定的,那么螺母上料机械手在对螺母进行上料时,可以将螺母准确地放置在注塑模具的装配位上,解决了传统机械手在上料时,仅仅通过吸盘或夹板取料造成的螺母上料位置不准确的问题,显著减小上料误差,能够适应注塑模具对配合的要求,保证螺母嵌件与模具配合到位,从而提高塑件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螺母上料机械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螺母上料机械手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螺母上料机械手 32 夹臂
10 支架 33 夹臂驱动件
20 定位柱 34 销轴
21 夹爪 35 弹性件
22 夹爪驱动件 36 顶料杆
30 定位套筒 37 顶料驱动件
31 通孔 40 螺母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螺母上料机械手100。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至2所示,该螺母上料机械手100,用于夹取螺母40,螺母上料机械手100包括:支架10;定位件,定位件设于支架 10上,定位件用于定位螺母40;夹持装置,夹持装置设于设于支架10上并位于定位件的外周,夹持装置可朝向或远离定位件的中心移动。
具体地,螺母上料机械手100在夹取螺母40时,首先通过支架10上的定位件对螺母40进行定位,通过定位件的定位作用,将螺母40与支架10之间的相对位置固定,从而保证每次夹取螺母40时,螺母40都是相对支架10 的同一位置被夹取。当定位件将螺母40定位后,再通过支架10上的夹持装置朝向定位件的中心移动,便能将螺母40夹持固定,完成夹取螺母40的操作;当夹持装置远离定位件的中心移动时,夹持装置会松开螺母40,使螺母 40与支架10脱离,从而将螺母40放置在待加工位上。通过控制螺母上料机械手100与注塑模具的相对位置,便能将螺母40准确地上料到注塑模具的装配位上,保证螺母40与注塑模具的精准配合。
因此,可以理解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先通过定位件对螺母40进行定位,再通过夹持装置夹取螺母40,则螺母40相对整个螺母上料机械手 100的位置是固定的,那么螺母上料机械手100在对螺母40进行上料时,可以将螺母40准确地放置在注塑模具的装配位上,解决了传统机械手在上料时,仅仅通过吸盘或夹板取料造成的螺母40上料位置不准确的问题,显著减小上料误差,能够适应注塑模具对配合的要求,保证螺母40嵌件与模具配合到位,从而提高塑件质量。
请参阅图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定位件为定位柱20,且定位柱20与螺母40的螺孔对应;夹持装置件包括:夹爪21,夹爪21位于定位柱 20的外周;夹爪驱动件22,夹爪驱动件22设于支架10上,夹爪驱动件22 的驱动端与夹爪21连接,夹爪驱动件22驱动夹爪21朝向或远离定位柱20 移动。
本实施例中,螺母上料机械手100在取料时,首先通过定位柱20伸入螺母40的螺孔内,因为定位柱20的外径大小与螺母40的螺孔直径大小对应,故能将螺母40定位。然后,夹爪驱动件22驱动夹爪21从螺母40的外侧朝向螺母40移动,从而将螺母40夹持固定在定位柱20上,完成对螺母40的夹取。当夹爪驱动件22驱动夹爪21远离定位柱20移动时,便可将螺母40 松开,把螺母40放入注塑模具的装配位。此方案可以减小上料误差,保证螺母40嵌件与模具配合到位,从而提高塑件质量。
可选地,夹爪21至少有两个,至少两个夹爪21沿定位柱20的周向均匀间隔分布,驱动件驱动至少两个夹爪21同时朝向或远离定位柱20移动。
本实施例中,驱动件为夹爪21气缸,夹爪21为气动夹爪21,夹爪21气缸具有两个驱动端,两个夹爪21分别设于两个驱动端上,且两个夹爪21关于定位柱20对称分布。夹爪21气缸属于现有技术,其具体结构此处不再赘述。其中,夹爪21气缸工作时,气缸的活塞杆作伸缩运动,从而带动两个夹爪21作开合运动,从而将定位柱20上的螺母40夹紧或松开。而且,通过两个夹爪21位于定位柱20的对称侧,使得夹爪21可以从定位柱20的相向侧将螺母40固定在定位柱20上,使螺母40受力平衡,夹持更加稳固。
请参阅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定位件为定位套筒30,且定位套筒30的内腔与螺母40的外形对应;夹持装置包括:夹臂32,夹臂32 位于套筒的外周;夹臂驱动件33,夹臂驱动件33设于支架10上,夹臂驱动件33的驱动端与夹臂32的一端连接,夹臂32远离与夹臂驱动件33连接的一端为自由端;其中,套筒上开设有通孔31,夹臂32的自由端可穿入或穿出通孔31。
本实施例中,螺母上料机械手100在取料时,首先通过定位套筒30套住螺母40,因为定位套筒30的内腔与螺母40的外形对应,故能将螺母40定位。然后,可以通过夹臂驱动件33驱动夹臂32从套筒的外侧穿入通孔31,从而将螺母40夹持固定在定位套筒30内,完成对螺母40的夹取。当夹臂驱动件 33驱动夹臂32远离定位套筒30移动时,便可将螺母40松开,以便把螺母 40放入注塑模具的装配位。此方案可以减小上料误差,保证螺母40嵌件与模具配合到位,从而提高塑件质量。
进一步地,夹持装置还包括:销轴34,夹臂32通过销轴34连接于支架 10,且销轴34靠近夹臂32的自由端。
本实施例中,夹臂32还通过销轴34连接于支架10,即夹臂32能够通过销轴34相对于支架10转动。夹臂32的一端与夹臂驱动件33的驱动端连接,在夹臂驱动件33的驱动下转动;夹臂32的另一端为自由端,用于夹持螺母 40。此处,夹臂驱动件33的驱动方向与夹臂32的夹持方向相反,且销轴34 靠近夹臂32的自由端,则夹臂驱动件33可以较为轻松省力地推动夹臂32转动来夹持螺母40。换言之,本实施例以销轴34作为支点,以夹臂32作为杠杆,根据杠杆原理,能够节省夹臂驱动件33的驱动力。
本实施例中,夹臂驱动件33为气杆,气杆的驱动端连接有一压杆,压杆的两头分别与两个夹臂32连接,即一个夹臂驱动件33可以同时驱动两个夹臂32运动。通过上述销轴34的设置以及夹臂32的杠杆原理,可以实现节省夹臂驱动件33的目的,有利于减轻螺母上料机械手100的重量。
进一步地,夹持装置还包括:弹性件35,弹性件35设于支架10和夹臂 32之间,弹性件35使夹臂32的自由端穿入通孔31;且,夹臂驱动件33驱动夹臂32的自由端穿出通孔31。
本实施例中,弹性件35为扭簧,扭簧套在销轴34的周面,且扭簧的一头与夹臂32的限位部抵接,扭簧的另一头与支架10的限位部抵接,即夹臂 32在受到扭簧的弹力作用时,夹臂32的自由端是穿入套筒的通孔31的,而且本实施例的夹臂驱动件33为单程驱动件,即夹臂驱动件33只驱动夹臂32 的自由端穿出套筒的通孔31。通过夹臂驱动件33的单程驱动和弹性件35的弹性复位,使得夹臂32的自由端在夹取套筒内的螺母40时,夹臂32与螺母 40是弹性接触的,从而避免因夹臂32夹力过大而损伤螺母40,有利于保护螺母40。当然,弹性件35也可以为螺旋弹簧,螺旋弹簧的两头分别与支架 10和夹臂32抵接,本实用新型对弹性件35的具体结构和安装形式并不进行限定。
可选地,螺母上料机械手100还包括顶料装置,顶料装置包括:顶料杆 36,顶料杆36位于套筒内;顶料驱动件37,顶料驱动件37设于支架10上,顶料驱动件37的驱动端与顶料杆36连接,顶料驱动件驱动顶料杆36沿套筒的轴向移动。
因为螺母上料机械手100在上料时,模具是竖直设置的,即螺母40的安装位在模具的竖向平面,因此,螺母上料机械手100在夹取螺母40后,整个螺母上料机械手100需要转动90度,以便将螺母40水平装入到模具的安装位。螺母上料机械手100转动90度后,套筒呈水平状态,套筒内的螺母40 难以自行装入到套筒的安装位。故本实施例设置了顶料杆36来推动螺母40 进入到模具的安装位。具体地,顶料杆36位于套筒内并沿套筒的轴向延伸,顶料驱动件37可以为气缸,通过顶料驱动件37驱动顶料杆36沿套筒的轴向移动,从而将套筒出口的螺母40顶出到模具的安装位内。
可选地,螺母上料机械手100还包括:三维驱动模组(图中未示出),支架10设于三维驱动模组的驱动端。具体地,三维驱动模组包括:X向驱动模组,支架10设于X向驱动模组的驱动端上;Y向驱动模组,X向驱动模组设于Y向驱动模组的驱动端上;Z向驱动模组,Y向驱动模组设于Z向驱动模组的驱动端上。
本实施例通过X向驱动模组、Y向驱动模和Z向驱动模组的驱动,使得螺母上料机械手100可以在三维坐标空间内移动,便于螺母上料机械手100 在各个工位之间移动,方便螺母40的上料。其中,X向驱动模组、Y向驱动模和Z向驱动模组均可采用电机和丝杆的组合,此为现有技术,不再赘述。
可选地,三维驱动模组的驱动端还设有转动驱动件,转动驱动件的驱动端与支架10连接。
因为螺母上料机械手100在上料时,模具是竖直设置的,即螺母40的安装位在模具的竖向平面,因此,螺母上料机械手100在夹取螺母40后,整个螺母上料机械手100需要转动90度,以便将螺母40水平装入到模具的安装位。故本实施例中,螺母上料机械手100除了可以在三维坐标空间内移动,还可以转动,即X向驱动模组的驱动端上还设有转动驱动件如电机,通过电机来驱动支架10转动。
请参阅图1至2,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两种定位件及夹持装置可同时设置在一个支架10上,即支架10上同时设置有一排定位柱20及夹爪21和一排定位套筒30及夹臂32。其中,设置有定位套筒30一侧的夹爪21用于将螺母40准确地上料到模具上,设置有定位柱20 一侧的夹臂32用于将与注塑件一体成型的螺母40准确地上料到检测治具上,以便下一工序中CCD能够对准注塑件上的螺母40,对注塑后的螺母40进行拍照检测。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螺母40嵌件注塑上料机构,该螺母40嵌件注塑上料机构包括出料装置和螺母上料机械手100,出料装置用于将螺母40依次单个排列输出,螺母上料机械手100设于出料装置的上方,该螺母上料机械手100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螺母40嵌件注塑上料机构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其中,出料装置包括料仓和振动盘,料仓的出料口对准振动盘,螺母40 从料仓进入到振动盘,再靠振动盘的振动将螺母40依次单个排列输出。另外,在振动盘的出料轨道的延伸方向上可以设置定位治具,通过三轴机械手将出料轨道上紧密输出的螺母40依次取出放置到定位治具上,使螺母40间隔排列,并且定位治具上螺母40的间距与螺母上料机械手100的支架10上一排的多个定位套筒30的间隔对应,方便螺母上料机械手100上一排的多个夹臂 32同时取料。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螺母上料机械手,用于夹取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上料机械手包括:
支架;
定位件,所述定位件设于所述支架上,所述定位件用于定位所述螺母;
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设于所述支架上并位于所述定位件的外周,所述夹持装置可朝向或远离所述定位件的中心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母上料机械手,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件为定位柱,且所述定位柱与所述螺母的螺孔对应;
所述夹持装置件包括:
夹爪,所述夹爪位于所述定位柱的外周;
夹爪驱动件,所述夹爪驱动件设于所述支架上,所述夹爪驱动件的驱动端与所述夹爪连接,所述夹爪驱动件驱动所述夹爪朝向或远离所述定位柱移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螺母上料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爪至少有两个,至少两个所述夹爪沿所述定位柱的周向均匀间隔分布,所述驱动件驱动至少两个所述夹爪同时朝向或远离所述定位柱移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母上料机械手,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件为定位套筒,且所述定位套筒的内腔与所述螺母的外形对应;
所述夹持装置包括:
夹臂,所述夹臂位于所述套筒的外周;
夹臂驱动件,所述夹臂驱动件设于所述支架上,所述夹臂驱动件的驱动端与所述夹臂的一端连接,所述夹臂远离与所述夹臂驱动件连接的一端为自由端;
其中,所述套筒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夹臂的自由端可穿入或穿出所述通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螺母上料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还包括:
销轴,所述夹臂通过所述销轴连接于所述支架,且所述销轴靠近所述夹臂的自由端。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螺母上料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还包括:
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支架和所述夹臂之间,所述弹性件使所述夹臂的自由端穿入所述通孔;
且,所述夹臂驱动件驱动所述夹臂的自由端穿出所述通孔。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螺母上料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上料机械手还包括顶料装置,所述顶料装置包括:
顶料杆,所述顶料杆位于所述套筒内;
顶料驱动件,所述顶料驱动件设于所述支架上,所述顶料驱动件的驱动端与所述顶料杆连接,所述顶料驱动件驱动所述顶料杆沿所述套筒的轴向移动。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螺母上料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上料机械手还包括:
三维驱动模组,所述支架设于所述三维驱动模组的驱动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螺母上料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驱动模组的驱动端还设有转动驱动件,所述转动驱动件的驱动端与所述支架连接。
10.一种螺母嵌件注塑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出料装置,所述出料装置用于将所述螺母依次单个排列输出;
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螺母上料机械手,所述螺母上料机械手设于所述出料装置的上方。
CN202021433500.1U 2020-07-20 2020-07-20 螺母上料机械手及螺母嵌件注塑上料机构 Active CN2133826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33500.1U CN213382624U (zh) 2020-07-20 2020-07-20 螺母上料机械手及螺母嵌件注塑上料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33500.1U CN213382624U (zh) 2020-07-20 2020-07-20 螺母上料机械手及螺母嵌件注塑上料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382624U true CN213382624U (zh) 2021-06-08

Family

ID=762008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433500.1U Active CN213382624U (zh) 2020-07-20 2020-07-20 螺母上料机械手及螺母嵌件注塑上料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382624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50224A (zh) * 2021-08-30 2021-11-16 佛山市合宏泰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滑块的上料模块
CN114918636A (zh) * 2022-05-23 2022-08-19 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螺母组装系统
CN115195020A (zh) * 2022-07-11 2022-10-18 秦皇岛方华埃西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硬嵌件包裹软挤出条玻璃导轨的上料装置
CN115648534A (zh) * 2022-11-07 2023-01-31 英普亿塑胶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注塑件螺母放置机械手
CN116373208A (zh) * 2023-03-31 2023-07-04 宁波永成双海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埋放螺母嵌件治具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50224A (zh) * 2021-08-30 2021-11-16 佛山市合宏泰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滑块的上料模块
CN114918636A (zh) * 2022-05-23 2022-08-19 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螺母组装系统
CN115195020A (zh) * 2022-07-11 2022-10-18 秦皇岛方华埃西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硬嵌件包裹软挤出条玻璃导轨的上料装置
CN115195020B (zh) * 2022-07-11 2024-05-24 方华智能装备(秦皇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硬嵌件包裹软挤出条玻璃导轨的上料装置
CN115648534A (zh) * 2022-11-07 2023-01-31 英普亿塑胶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注塑件螺母放置机械手
CN115648534B (zh) * 2022-11-07 2024-04-26 英普亿塑胶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注塑件螺母放置机械手
CN116373208A (zh) * 2023-03-31 2023-07-04 宁波永成双海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埋放螺母嵌件治具及其使用方法
CN116373208B (zh) * 2023-03-31 2023-09-08 宁波永成双海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埋放螺母嵌件治具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382624U (zh) 螺母上料机械手及螺母嵌件注塑上料机构
CN114043667B (zh) 一种汽车门把手的装件夹具
CN213563953U (zh) 产品注塑成型用的取放治具和取放系统
CN212920189U (zh) 一种注塑机用磁吸镶件上料机械手
CN211074453U (zh) 一种模内埋钉机
CN217729740U (zh) 仪表板塑料件整形装置及注塑机
CN210999843U (zh) 磁铁吸附式点进胶模具自动取料机械手夹具
CN216992802U (zh) 一种注塑组装一体机
CN218226747U (zh) 一种机器人抓手自动锁模机构
CN218171143U (zh) 高效转运弹片精定位埋入设备
CN216465814U (zh) 一种倾斜角度螺母埋入夹具
CN116277727B (zh) 一种螺母上料机
CN219171477U (zh) 一种注塑产品取放夹具
CN219600210U (zh) 一种注塑嵌金属件工装及注塑嵌件机构
CN205951140U (zh) 取出埋入装置
CN217862471U (zh) 一种螺钉注塑埋入取出治具结构
CN220243825U (zh) 一种自动变距式送标部件
CN113427705A (zh) 一种注塑组装一体机
CN217704388U (zh) 一种应用于嵌件注塑生产系统的机械手埋取治具
CN214188288U (zh) 一种夹出产品治具及注塑机
CN218808986U (zh) 一种螺母插件上料装置
CN211165169U (zh) 一种光驱基座吸夹治具
CN218429568U (zh) 一种注塑件用镶件工装
CN213006354U (zh) 一种脱模用工装治具
CN218019956U (zh) 取产品机械手治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