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97844U - 一种自动上料机构及其具有该机构的冲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上料机构及其具有该机构的冲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97844U
CN210497844U CN201921227988.XU CN201921227988U CN210497844U CN 210497844 U CN210497844 U CN 210497844U CN 201921227988 U CN201921227988 U CN 201921227988U CN 210497844 U CN210497844 U CN 2104978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terial fixing
plate
die
pipe
match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2798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文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122798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978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978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978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ess Drives And Press L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上料机构,包括送料装置与搬料装置,所述送料装置包括支架、设置在支架上的至少一根导料管以及设置在支架上的与导料管匹配的上定料装置与下定料装置,所述导料管的上端为进料口,下端为出料口;所述上定料装置、下定料装置分别包括至少一根上定料杆、至少一根下定料杆,所述至少一根上定料杆、至少一根下定料杆分别通过上驱动装置、下驱动装置可一一对应的活动穿设于匹配的导料管内或可离开匹配的导料管。本实用新型使得冲床的上料、下料实现了机械自动化,解放了人工,提高了加工效率。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冲床。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上料机构及其具有该机构的冲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上料机构。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冲床。
背景技术
目前,冲床在加工过程中,通常是人工上料,比如:在生产金属壳体零部件时,首先需要对毛坯件加热,当毛坯件被加热到指定温度时,则通过工人将毛坯件夹起,并放置冲床的模具内,随后,另一个工人操控冲床,对模具内的毛坯件进行冲压,在冲压完成后将成品取出,以此类推,周而复始。在行业内,这种工作模式中的两个工人称为“夫妻工”,整个人工成本较高,效率较低,工人的工作环境温度高,极大的存在着工人的人身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上料机构,它可以实现上料的机械自动化,彻底替换人工,解放人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上料机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自动上料机构,包括送料装置与搬料装置,所述送料装置包括支架、设置在支架上的至少一根导料管以及设置在支架上的与导料管匹配的上定料装置与下定料装置,所述导料管的上端为进料口,下端为出料口;所述上定料装置、下定料装置分别包括至少一根上定料杆、至少一根下定料杆,所述至少一根上定料杆、至少一根下定料杆分别通过上驱动装置、下驱动装置可一一对应的活动穿设于匹配的导料管内或可离开匹配的导料管;所述搬料装置包括固定座、铰接设置在固定座上的旋转臂以及可驱动旋转臂绕固定座的中心轴旋转的推动气缸,所述旋转臂上设有接料管,所述接料管的上端可与导料管的出料口对接匹配,在接料管的下端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通过移动气缸实现前后移动,从而使得支撑板匹配在接料管的下端或离开接料管的下端。
所述上驱动装置包括上驱动气缸,所述下驱动装置包括下驱动气缸,所述上驱动气缸与下驱动气缸分别固定在支板上,所述支板固定在支架上。
所述上定料装置还包括上定料板,所述上定料板固定在上驱动气缸的行程杆上,所述至少一根上定料杆的后端活动穿设在上定料板上,且在上定料杆前部位置设有固定凸环,上弹簧套设在上定料杆上,且上弹簧的后端抵在上定料板上,前端抵在固定凸环上;所述至少一根上定料杆的前端一一的穿过对应匹配的导料管的上通孔,并可延伸至导料管内。
所述下定料装置还包括下定料板,所述下定料板固定在下驱动气缸的行程杆上,所述至少一根下定料杆的后端固定在下定料板上,所述下定料杆上套设有下弹簧,所述下弹簧的后端抵在下定料板上,前端抵在支架上;所述下定料杆的前端一一的穿过对应匹配的导料管的下通孔,并可延伸至导料管内。
所述导料管包括上管与下管,所述上管插设在下管内,下管与上定料装置、下定料装置匹配,所述下管通过两个夹板实现与支架的连接,且在下管的侧面设有长腰孔。
所述支架包括底座、铰接座与框架,所述底座的上端设有铰接槽,铰接座的下端设有铰接板;所述铰接板插设在铰接槽内,并通过铰接轴实现两者的铰接连接;所述铰接板的底面与铰接槽的底面匹配贴合,且在铰接板的底面与后侧面形成的夹角处形成一圆角;所述铰接座的左侧、右侧分别铰接设有左抱体、右抱体,所述左抱体、右抱体分别覆盖抱住铰接座与底座的左侧、右侧。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冲床,其技术解决方案为:
一种冲床,包括基座、冲压机构、自动上料机构、联动机构与动力机构,所述冲压机构设在基座的上方,所述冲压机构包括设置在基座上的座体、设置在座体上的导向体与设置在导向体底端的上模,所述基座上设有下模,所述上模对应匹配下模,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减速器、与减速器连接的曲轴,所述导向体连接在曲轴上,从而使得导向体相对座体沿着上模至下模的方向上下往复运动;所述下模包括左模体与右模体,所述左模体与右模体之间共同形成了模腔,所述下模嵌设在基座的安装槽内;所述导向体铰接连接有下料装置,所述下料装置包括固定轴、轴套、摆臂与接料盘,所述固定轴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座体上,在固定轴套设有轴承,轴套套设在轴承上,所述摆臂的上端固定在轴套上,下端与接料盘固定连接;所述摆臂上还固定连接有推动臂,所述推动臂的外端铰接连接在导向体上。
所述导向体的两侧分别连接有左拉杆、右拉杆,左拉杆、右拉杆的下端分别固定连接在顶模装置上,所述顶模装置包括与左拉杆、右拉杆固定连接的滑座,所述滑座处于基座的下方,在滑座上设有滑槽,滑槽内设有左滑块、右滑块,左滑块与右滑块之间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使得左滑块与右滑块始终具有相向移动的趋势,所述左滑块、右滑块上分别设有左插孔、右插孔,左插板、右插板的下端分别穿过左插孔、右插孔并延伸至滑座的通孔,所述左插板、右插板的上端固定在基座上;所述下模支撑在顶板上,所述顶板的下端连接有顶杆,所述顶杆处于左滑块与右滑块之间且顶杆穿设于通孔;所述左插板与右插板为对称设置,均包括本体、设置在本体下部外侧面的缺口,所述缺口使得本体形成了窄板与宽板,所述窄板的外侧面与宽板的外侧面之间通过斜面过渡连接。
所述冲床还包括断电开关,所述断电开关匹配在下模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自动上料机构,使得冲床的上料、下料实现了机械自动化,解放了人工,提高了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自动上料机构的一个视角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自动上料机构的送料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自动上料机构的左抱体与右抱体呈打开状态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冲床的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下料装置的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顶模装置的左滑块与右滑块向外打开时的立体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顶模装置的左滑块与右滑块向内相抵时的立体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顶模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冲床,包括基座1、冲压机构2、自动上料机构3、断电开关4与动力机构5,所述冲压机构2设在基座1的上方,所述冲压机构2包括设置在基座1上的座体 6、设置在座体6上的导向体7与设置在导向体7底端的上模8,所述基座1上设有下模9,所述上模8对应匹配下模9,所述断电开关 4匹配在下模9位置,所述动力机构5包括减速器10、与减速器10 连接的曲轴11,所述导向体7连接在曲轴11上,从而使得导向体7 相对座体6沿着上模8至下模9的方向上下往复运动;所述下模9包括左模体12与右模体13,所述左模体12与右模体13之间共同形成了模腔14,所述下模9嵌设在基座1的安装槽内;所述导向体7铰接连接有下料装置15,下料装置15处于冲床的后方位置,所述下料装置15包括固定轴16、轴套17、摆臂18与接料盘19,所述固定轴16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座体6上,在固定轴16套设有轴承,轴套17 套设在轴承上,所述摆臂18的上端固定在轴套17上,下端与接料盘 19固定连接;所述摆臂18上还固定连接有推动臂20,所述推动臂 20的外端铰接连接在导向体7上。
所述导向体7的两侧分别连接有左拉杆21、右拉杆22,左拉杆 21、右拉杆22的下端分别固定连接在顶模装置23上,所述顶模装置 23包括与左拉杆21、右拉杆22固定连接的滑座24,所述滑座24处于基座1的下方,在滑座24上设有滑槽,滑槽内设有左滑块25、右滑块26,左滑块25与右滑块26之间设有弹簧27,所述弹簧27使得左滑块25与右滑块26始终具有相向移动的趋势,所述左滑块25、右滑块26上分别设有左插孔28、右插孔29,左插板30、右插板31 的下端分别穿过左插孔28、右插孔29并延伸至滑座24的通孔,所述左插板30、右插板31的上端固定在基座1上;所述下模9支撑在顶板(图中未显示)上,所述顶板(图中未显示)的下端连接有顶杆 33,所述顶杆33处于左滑块25与右滑块26之间且顶杆33穿设于通孔34;所述左插板30与右插板31为对称设置,均包括本体35、设置在本体35下部外侧面的缺口36,所述缺口36使得本体35形成了窄板37与宽板38,所述窄板37的外侧面与宽板38的外侧面之间通过斜面39过渡连接。
所述自动上料机构3,包括送料装置40与搬料装置41,所述送料装置40包括支架42、设置在支架42上的至少一根导料管43以及设置在支架42上的与导料管43匹配的上定料装置44与下定料装置45,所述导料管43的上端为进料口46,下端为出料口47;所述上定料装置44、下定料装置45分别包括至少一根上定料杆48、至少一根下定料杆49,所述至少一根上定料杆48、至少一根下定料杆49分别通过上驱动装置、下驱动装置可一一对应的活动穿设于匹配的导料管 43内或可离开匹配的导料管43;所述搬料装置41包括固定座50、铰接设置在固定座50上的旋转臂51以及可驱动旋转臂51绕固定座 50的中心轴旋转的推动气缸52,所述旋转臂51上设有接料管53,所述接料管53的上端可与导料管43的出料口47对接匹配,在接料管53的下端设有支撑板(图中未显示),所述支撑板(图中未显示) 通过移动气缸55实现前后移动,从而使得支撑板(图中未显示)匹配在接料管53的下端或离开接料管53的下端。
所述上驱动装置包括上驱动气缸56,所述下驱动装置包括下驱动气缸57,所述上驱动气缸56与下驱动气缸57分别固定在支板58 上,所述支板58固定在支架42上。
所述上定料装置44还包括上定料板59,所述上定料板59固定在上驱动气缸56的行程杆上,所述至少一根上定料杆48的后端活动穿设在上定料板59上,且在上定料杆48前部位置设有固定凸环60,上弹簧61套设在上定料杆48上,且上弹簧61的后端抵在上定料板 59上,前端抵在固定凸环60上;所述至少一根上定料杆48的前端一一的穿过对应匹配的导料管43的上通孔,并可延伸至导料管43内。
所述下定料装置45还包括下定料板62,所述下定料板62固定在下驱动气缸57的行程杆上,所述至少一根下定料杆49的后端固定在下定料板62上,所述下定料杆49上套设有下弹簧63,所述下弹簧63的后端抵在下定料板62上,前端抵在支架42上;所述下定料杆49的前端一一的穿过对应匹配的导料管43的下通孔,并可延伸至导料管43内。
所述导料管43包括上管64与下管65,所述上管64插设在下管 65内,下管65与上定料装置44、下定料装置45匹配,所述下管65 通过两个夹板66实现与支架42的连接,且在下管65的侧面设有长腰孔67。
所述支架42包括底座68、铰接座69与框架70,所述底座68的上端设有铰接槽71,铰接座69的下端设有铰接板72;所述铰接板 72插设在铰接槽71内,并通过铰接轴73实现两者的铰接连接;所述铰接板72的底面与铰接槽71的底面匹配贴合,且在铰接板72的底面与后侧面形成的夹角处形成一圆角74;所述铰接座69的左侧、右侧分别铰接设有左抱体75、右抱体76,所述左抱体75、右抱体76 分别覆盖抱住铰接座69与底座68的左侧、右侧。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有自动上料机构的冲床的工作原理作出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冲床,相较于现有的常规冲床,区别在于:增加了下料装置15、断电开关4与顶模装置23,其具体工作原理为:1、下料装置15,导向体7在上下往复移动过程中,带动推动臂20(也就是带动轴套)绕固定轴16向上向下往复旋转,从而使得通过摆臂18 固定在轴套17上的接料盘19绕固定轴16前后摆动,此时,接料盘19在前、后两个位置形成了至前点、至后点,当接料盘19到达至前点时,则上模8随导向体7上移至至高点,接料盘19处于水平状态,并且刚好处于上模8的下方,接住上模8下落的成品,当上模8随导向体7往复下移至下模9位置时,则接料盘19到达至后点,则接料盘19处于向下倾斜状态,顺利的将成品送出。2、顶模装置23,滑座24通过左拉杆21、右拉杆22连接在导向体7上,受导向体7的上下往复移动的作用,滑座24也呈上下往复移动,在此过程中,滑座24带动左滑块25与右滑块26沿着左插板30、右插板31上下移动,受弹簧27的作用,左滑块25与右滑块26始终具有相向移动的趋势,这样,左滑块25、右滑块26的左插孔28、右插孔29的外侧壁始终抵在左插板30、右插板31的外侧面,这样,左滑块25、右滑块26沿着左插板30、右插板31的外侧面的轨迹在滑槽0内左右移动,当导向体7带动上模8匹配插入下模9时,对下模9的模腔14 内的毛坯件进行冲压,当冲压到位后,导向体7带动上模8往复上移,在此过程中,当上模8冲压至下模9到位后,滑座24下移至至低点,也就是说,左滑块25、右滑块26之间的间距处于最小值,即:受弹簧27作用,左滑块25、右滑块26的左插孔28、右插孔29的外侧壁匹配抵在左插板30、右插板31的窄板37的外侧面,此时的左滑块 25、右滑块26的内侧面匹配贴合,且,左滑块25、右滑块26的上表面处于顶杆33下端的下方,这样,当导向体7上移带动滑座24上移时,左滑块25、右滑块26共同顶起顶杆33,使得顶杆33上移,从而将下模9向上顶出,同时,受左插板30、右插板31上的斜面39 的作用,左滑块25、右滑块26向左、向右移动,随着滑座24的不断上移,左滑块25、右滑块26的左插孔28、右插孔29的外侧壁匹配抵在左插板30、右插板31的宽板38的外侧面,此时,左插板30 的内侧面与右插板31的内侧面之间的间距大于或等于顶杆33的外径,此时,顶杆33下落,下模9下落复位。在此过程中,下模9的左模体12、右模体13可分开一定间隙,从而使得上模8顺利的带出成品件,避免成品件在之前受冲压紧紧的卡在下模9的模腔14内;3、断电开关4,具有触臂77,触臂77置于下模9的上表面,在下模9 上移时,则断电开关4使得自动上料机构3断电,避免误操作,也避免由于成品件处于下模9与基座1之间导致下模9下落不成功导致的自动上料机构3继续工作的情况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上料机构,对接毛坯件加热工序,在毛坯件加热到位后,通过送料气缸将毛坯件送入导料管43上端的进料口46,受自身重力作用,毛坯件沿着导料管43下移,与此同时,下定料装置45的下定料杆49受下驱动气缸57的作用,使得下定料杆49穿设入导料管43内,从而挡住毛坯件继续下落,当毛坯件下落至下定料杆49上时,较大的重力冲击力冲击在下定料杆49上,为了避免毛坯件发生弹跳振动,在下定料杆49上套设了下弹簧63,下弹簧63抵在下定料板62与支架42之间,下弹簧63吸收了处于下定料杆49以及下定料板62上的冲击力,这样使得下定料杆49具有了防震减震的作用;接着第二个毛坯件也顺利下落,当第二个毛坯件下落至上定料装置44的位置时,则上定料杆48穿设入导料管43内并从侧面抵住毛坯件,在上定料杆48上套设有上弹簧61,上弹簧61处于上定料板59与固定凸环60之间,固定凸环60设置在上定料杆48上,在此过程中,上驱动气缸56驱动上定料板59,继而使得上定料板59推动上弹簧61,上定料板59的推力加上上弹簧61的弹力使得上定料杆48前移并插入导料管43,从而减小由于上定料杆48冲击毛坯件导致的上驱动气缸56受到的反冲击力,延长上驱动气缸56的使用寿命;之后,搬料装置41的推动气缸52使得旋转臂51旋转,继而使旋转臂51上的接料管53移动至导料管43下端的出料口47位置,此时,下定料装置45的下定料杆49回复并离开导料管43,毛坯件顺利下落至接料管53,随后旋转臂51受推动气缸52的作用反向旋转,使得接料管53移动至下模9的模腔14位置的上方,然后,接料管 53下端的支撑板(图中未显示)受移动气缸55的作用打开,毛坯件顺利下落至下模9的模腔14内,与此同时,下定料装置45的下定料杆49复位至导料管43内,而上定料装置44的上定料杆48松开毛坯件,使得毛坯件下落至下定料杆49位置,以此类推,周而复始,最终实现对冲床的自动化上料。
本实用新型的导料管43分为两节设计,这样便于后期根据实际情况对上管进行重新设计,以符合实际的设备安装尺寸。
在导料管43上还设有长腰孔67,长腰孔67匹配对应在上定料装置44、下定料装置45的位置,这样便于观察毛坯件在这两个位置的上定料装置44、下定料装置45的动作是否到位,便于设备调试,也便于后期维护。
由于自动上料机构3的安装位置处于冲床的上料位置0,这使得工人无法靠近冲床0的上模8下模9位置,影响后期的模具更换与维护,所以,将本实用新型的支架42的铰接座69设计成可相对底座 68放倒或竖立,具体为:当需要放倒铰接座69时,向外打开左抱体75、右抱体76,使得铰接座69与底座68之间无定位结构,这样,铰接座69相对底座68可绕铰接板72的圆角74方向转动;当需要竖立铰接座69时,则反向翻转铰接座69,当铰接座69翻转到位后,铰接板72的底面与铰接槽71的底面贴合,则铰接座69无法相对底座68再翻转,此时,将左抱体75、右抱体76向下翻转,使得左抱体75、右抱体76分别包住铰接座69与底座68的左侧、右侧,从而使得铰接座69与底座68合为一体,实现铰接座69的竖立定位,继而使得送料装置40安装到位。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自动上料机构及其具有该上料机构的冲床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方案;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9)

1.一种自动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送料装置与搬料装置,所述送料装置包括支架、设置在支架上的至少一根导料管以及设置在支架上的与导料管匹配的上定料装置与下定料装置,所述导料管的上端为进料口,下端为出料口;所述上定料装置、下定料装置分别包括至少一根上定料杆、至少一根下定料杆,所述至少一根上定料杆、至少一根下定料杆分别通过上驱动装置、下驱动装置可一一对应的活动穿设于匹配的导料管内或可离开匹配的导料管;所述搬料装置包括固定座、铰接设置在固定座上的旋转臂以及可驱动旋转臂绕固定座的中心轴旋转的推动气缸,所述旋转臂上设有接料管,所述接料管的上端可与导料管的出料口对接匹配,在接料管的下端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通过移动气缸实现前后移动,从而使得支撑板匹配在接料管的下端或离开接料管的下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驱动装置包括上驱动气缸,所述下驱动装置包括下驱动气缸,所述上驱动气缸与下驱动气缸分别固定在支板上,所述支板固定在支架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自动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定料装置还包括上定料板,所述上定料板固定在上驱动气缸的行程杆上,所述至少一根上定料杆的后端活动穿设在上定料板上,且在上定料杆前部位置设有固定凸环,上弹簧套设在上定料杆上,且上弹簧的后端抵在上定料板上,前端抵在固定凸环上;所述至少一根上定料杆的前端一一的穿过对应匹配的导料管的上通孔,并可延伸至导料管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自动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定料装置还包括下定料板,所述下定料板固定在下驱动气缸的行程杆上,所述至少一根下定料杆的后端固定在下定料板上,所述下定料杆上套设有下弹簧,所述下弹簧的后端抵在下定料板上,前端抵在支架上;所述下定料杆的前端一一的穿过对应匹配的导料管的下通孔,并可延伸至导料管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料管包括上管与下管,所述上管插设在下管内,下管与上定料装置、下定料装置匹配,所述下管通过两个夹板实现与支架的连接,且在下管的侧面设有长腰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底座、铰接座与框架,所述底座的上端设有铰接槽,铰接座的下端设有铰接板;所述铰接板插设在铰接槽内,并通过铰接轴实现两者的铰接连接;所述铰接板的底面与铰接槽的底面匹配贴合,且在铰接板的底面与后侧面形成的夹角处形成一圆角;所述铰接座的左侧、右侧分别铰接设有左抱体、右抱体,所述左抱体、右抱体分别覆盖抱住铰接座与底座的左侧、右侧。
7.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上料机构的冲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冲压机构、联动机构与动力机构,所述冲压机构设在基座的上方,所述冲压机构包括设置在基座上的座体、设置在座体上的导向体与设置在导向体底端的上模,所述基座上设有下模,所述上模对应匹配下模,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减速器、与减速器连接的曲轴,所述导向体连接在曲轴上,从而使得导向体相对座体沿着上模至下模的方向上下往复运动;所述下模包括左模体与右模体,所述左模体与右模体之间共同形成了模腔,所述下模嵌设在基座的安装槽内;所述导向体铰接连接有下料装置,所述下料装置包括固定轴、轴套、摆臂与接料盘,所述固定轴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座体上,在固定轴套设有轴承,轴套套设在轴承上,所述摆臂的上端固定在轴套上,下端与接料盘固定连接;所述摆臂上还固定连接有推动臂,所述推动臂的外端铰接连接在导向体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上料机构的冲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体的两侧分别连接有左拉杆、右拉杆,左拉杆、右拉杆的下端分别固定连接在顶模装置上,所述顶模装置包括与左拉杆、右拉杆固定连接的滑座,所述滑座处于基座的下方,在滑座上设有滑槽,滑槽内设有左滑块、右滑块,左滑块与右滑块之间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使得左滑块与右滑块始终具有相向移动的趋势,所述左滑块、右滑块上分别设有左插孔、右插孔,左插板、右插板的下端分别穿过左插孔、右插孔并延伸至滑座的通孔,所述左插板、右插板的上端固定在基座上;所述下模支撑在顶板上,所述顶板的下端连接有顶杆,所述顶杆处于左滑块与右滑块之间且顶杆穿设于通孔;所述左插板与右插板为对称设置,均包括本体、设置在本体下部外侧面的缺口,所述缺口使得本体形成了窄板与宽板,所述窄板的外侧面与宽板的外侧面之间通过斜面过渡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上料机构的冲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床还包括断电开关,所述断电开关匹配在下模位置。
CN201921227988.XU 2019-07-31 2019-07-31 一种自动上料机构及其具有该机构的冲床 Active CN2104978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27988.XU CN210497844U (zh) 2019-07-31 2019-07-31 一种自动上料机构及其具有该机构的冲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27988.XU CN210497844U (zh) 2019-07-31 2019-07-31 一种自动上料机构及其具有该机构的冲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97844U true CN210497844U (zh) 2020-05-12

Family

ID=705868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27988.XU Active CN210497844U (zh) 2019-07-31 2019-07-31 一种自动上料机构及其具有该机构的冲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978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050239B1 (ko) 제품 및 스크랩 자동 처리장치
CN107214499B (zh) 一种自动眼镜脚插芯机
CN210497844U (zh) 一种自动上料机构及其具有该机构的冲床
CN115139025A (zh) 一种碗管状金属件焊接加工成型机床
CN110508704A (zh) 一种金属型材自动折弯机
CN101992560A (zh) 压力机械
CN108097781A (zh) 一种锡棒切割机
CN109048345A (zh) 多工位铆孔冲孔机
CN112893756B (zh) 一种自动转盘铆钉机
CN212760793U (zh) 一种冲压模具顶出机构
CN108943056A (zh) 全自动食品切环机械手
CN113020332A (zh) 一种合金球整圆自动加工生产线及其加工方法
CN208772254U (zh) 一种冲切模具
CN109291094B (zh) 一种试纸的自动裁切分拣排序装置
CN207981969U (zh) 一种锡棒切割机
CN208853595U (zh) 加工设备
CN218192222U (zh) 一种单级飞轮里芯自动下料装置
CN218982949U (zh) 模内冲压件搬运装置及冲压机
CN215237816U (zh) 一种粉末压机自动收料机构
CN108748415B (zh) 一种批量钻孔加工用供料机
CN219786356U (zh) 一种抬料机构及具有该抬料机构的冲压模具
CN211915294U (zh) 一种模具用出料装置
CN219004647U (zh) 刹车背板转盘式自动钻孔机
CN210456448U (zh) 一种铆接机的下料机构
CN212552573U (zh) 一种用于阀芯制造的装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