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12392U - 介质供给装置 - Google Patents

介质供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12392U
CN210012392U CN201920153791.XU CN201920153791U CN210012392U CN 210012392 U CN210012392 U CN 210012392U CN 201920153791 U CN201920153791 U CN 201920153791U CN 210012392 U CN210012392 U CN 2100123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dium
roller
contact position
moving
support rolle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15379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堀江星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123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123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3/00Registering, tensioning, smoothing or guiding webs
    • B65H23/04Registering, tensioning, smoothing or guiding webs longitudinally
    • B65H23/048Registering, tensioning, smoothing or guiding webs longitudinally by positively actuated movable bars or roll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5/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continuous form, e.g. webs
    • B41J15/04Supporting, feeding, or guiding devices; Mountings for web rolls or spind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16/00Unwinding, paying-out webs
    • B65H16/02Supporting web rol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19/00Changing the web roll
    • B65H19/10Changing the web roll in unwinding mechanisms or in connection with unwinding operations
    • B65H19/12Lifting, transporting, or inserting the web roll; Removing empty core
    • B65H19/126Lifting, transporting, or inserting the web roll; Removing empty core with both-ends supporting arrang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301/00Handling processes for sheets or webs
    • B65H2301/30Orientation, displacement, position of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301/31Features of transport path
    • B65H2301/311Features of transport path for transport path in plane of handled material, e.g. geometry
    • B65H2301/3112S-shap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301/00Handling processes for sheets or webs
    • B65H2301/50Auxiliary process performed during handling process
    • B65H2301/52Auxiliary process performed during handling process for starting
    • B65H2301/522Threading web into machine
    • B65H2301/52202Threading web into machine around several subsequent rollers (e.g. calenda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3/00Power transmission; Driving means
    • B65H2403/40Toothed gearings
    • B65H2403/41Rack-and-pinion, cogwheel in cog railwa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4/00Parts for transporting or gui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4/10Rollers
    • B65H2404/14Roller pairs
    • B65H2404/143Roller pairs driving roller and idler roller arrange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8/00Specific machines
    • B65H2408/20Specific machines for handling web(s)
    • B65H2408/21Accumulators
    • B65H2408/212Accumulators of zigzag-ty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601/00Problem to be solved or advantage achieved
    • B65H2601/30Facilitating or easing
    • B65H2601/32Facilitating or easing entities relating to handling machine
    • B65H2601/321Acce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801/00Application field
    • B65H2801/03Image reproduction devices
    • B65H2801/15Digital printing machines

Landscapes

  • Unwinding Webs (AREA)
  • Registering, Tensioning, Guiding Webs, And Roller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介质供给装置,其提高了将卷筒状的介质安置于介质供给装置中时的操作性。介质供给装置(1)具备:主轴(11),其对卷筒(R)状的介质(M)进行支承;供给部(13),其朝向外部供给被支承在主轴(11)上的介质(M);多个支承辊(2),其在主轴11)与供给部(13)之间的位置处对介质(M)进行支承;移动辊(3),其能够在支承辊(2)彼此之间的接触位置处,以施加载荷的状态在支承辊(2)彼此之间与架设介质(Ma)进行接触,且能够从接触位置移动至与架设介质(Ma)不接触的非接触位置;移动机构(16),其使移动辊(3)从接触位置移动至非接触位置。

Description

介质供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介质供给装置。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使用有各种各样的介质供给装置。其中,具有将卷筒状的介质安置于内部并将该介质供给至所需的外部装置处的介质供给装置。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能够将卷筒状的记录介质(缩减卷筒)供给至作为外部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处的记录介质供给装置。
能够在介质供给装置中使用的卷筒状的介质具有各种各样的制品,在使用了大型的卷筒状的介质的情况下,为了提高介质的输送性,有时会实施延长介质供给装置中所设置的介质相对于支承辊(输送辊)的卷绕长度的操作。例如,在专利文献1的记录介质供给装置中实施了如下操作,即,为了延长介质(记录介质)相对于支承辊(记录介质送出辊等)的卷绕长度,在支承辊之间将重物部件装载在介质上,从而在支承辊及重物部件的位置处使介质的输送路径弯曲,进而增大被输送的介质与支承辊的接触面积。
然而,在能够使用卷筒状的介质的现有的介质供给装置中,存在如下等的情况,即,必须在使介质弯曲的同时进行输送并且同时对之进行安置,特别是在使用大型的卷筒状的介质等的情况下,安置介质时的操作性较差,从而为了安置介质而需要花费过量的时间。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320669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高在介质供给装置中安置卷筒状的介质时的操作性。
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式的介质供给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主轴,其对卷筒状的介质进行支承;供给部,其朝向外部供给被支承于所述主轴上的所述介质;多个支承辊,其在所述主轴与所述供给部之间的位置处对所述介质进行支承;移动辊,其能够在所述支承辊彼此之间的接触位置处,以施加载荷的状态而与作为在所述支承辊彼此之间所架设的所述介质的架设介质接触,且能够从所述接触位置移动至与所述架设介质不接触的非接触位置;移动机构,其使所述移动辊从所述接触位置移动至所述非接触位置。
根据本方式,具备能够在支承辊彼此之间的接触位置处以施加载荷的状态而在支承辊彼此之间与架设介质接触且能够从接触位置移动至与架设介质不接触的非接触位置的移动辊、和该移动辊的移动机构。因此,通过由移动机构使移动辊位于接触位置,从而能够增大被输送的介质与支承辊之间的接触面积(延长介质相对于支承辊的卷绕长度),进而能够提高介质的输送性。而且,通过由移动机构使移动辊暂时位于非接触位置,从而能够直线输送介质并进行安置,进而能够提高安置介质时的操作性。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式的介质供给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式中,所述接触位置为,使所述移动辊从所述非接触位置起、移动至所述移动辊的轴心到达或超过连结所述支承辊彼此的轴心的轴心面为止的位置。
根据本方式,接触位置为,使移动辊从非接触位置起、移动至该移动辊的轴心到达或超过连结支承辊彼此的轴心的轴心面为止的位置。因此,能够有效地增大介质与支承辊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能够有效地提高介质的输送性。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式的介质供给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或第二方式中,所述支承辊中的至少一个为,向所述介质施加对所述介质进行输送的输送力的输送辊。
根据本方式,由于支承辊中的至少一个为向该介质施加对介质进行输送的输送力的输送辊,因此能够有效地从供给部供给介质。因此,例如在使用大型的卷筒状的介质等的情况下,即使在从该介质供给装置供给介质的外部装置的输送机构的介质输送力较弱等的情况下,也能够有效地将介质供给至该外部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第四方式的介质供给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三方式中,具备将所述介质压贴在所述输送辊上的按压辊。
根据本方式,由于具备将介质压贴在输送辊上的按压辊,因此能够通过由输送辊与按压辊构成的辊对而有效地对介质进行输送,特别是能够有效地将介质供给至外部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第五方式的介质供给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至第四方式中的任一个方式中,具备使所述主轴旋转的电机。
根据本方式,由于具备使主轴旋转的电机,因此能够有效地将介质从供给部供给至外部装置。因此,例如在使用大型的卷筒状的介质等的情况下,即使在从该介质供给装置供给介质的外部装置的输送机构的介质输送力较弱等的情况下,也能够有效地对介质进行供给。
本实用新型的第六方式的介质供给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至第五方式中的任一个方式中,具备在所述接触位置及所述非接触位置中的至少一方处对所述移动辊进行固定的固定机构。
根据本方式,由于具备在接触位置及非接触位置中的至少一方处对移动辊进行固定的固定机构,因此能够抑制位于接触位置或非接触位置处的移动辊不慎地移动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第七方式的介质供给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至第六方式中的任一个方式中,所述移动机构具有与所述移动辊相连接的齿条部、和形成有手柄部的小齿轮部。
根据本方式,由于移动机构具有与移动辊相连接的齿条部、和形成有手柄部的小齿轮部,因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而使移动辊在接触位置与非接触位置之间轻松地进行移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所涉及的介质供给装置的概要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所涉及的介质供给装置的概要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所涉及的介质供给装置的概要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所涉及的介质供给装置的概要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所涉及的介质供给装置的概要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所涉及的介质供给装置的概要侧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所涉及的介质供给装置的概要侧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所涉及的介质供给装置的概要侧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所涉及的介质供给装置的概要侧面剖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所涉及的介质供给装置的概要侧面剖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所涉及的介质供给装置的概要侧面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涉及的介质供给装置1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图1~图10)
首先,参照图1至图10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所涉及的介质供给装置1进行说明。
在此,图1至图4为本实施例所涉及的介质供给装置1的概要立体图。其中,图1为从移动辊3的移动机构16中的具有手柄部6a的小齿轮部6侧进行观察时的立体图,且为表示使移动辊3下降了的状态的图。此外,图2为从移动辊3的移动机构16中的具有手柄部6a的小齿轮部6侧进行观察时的立体图,且为表示使移动辊3上升了的状态的图。此外,图3为从移动辊3的移动机构16中的小齿轮部7侧进行观察时的立体图,且为表示使移动辊3下降了的状态的图。而且,图4为从移动辊3的移动机构16中的小齿轮部7侧进行观察时的立体图,且为表示使移动辊3上升了的状态的图。
此外,图5至图8为本实施例所涉及的介质供给装置1的概要侧视图。其中,图5为从移动辊3的移动机构16中的具有手柄部6a的小齿轮部6侧进行观察时的侧视图,且为表示使移动辊3下降了的状态的图。此外,图6为从移动辊3的移动机构16中的具有手柄部6a的小齿轮部6侧进行观察时的侧视图,且为表示使移动辊3上升了的状态的图。此外,图7为从移动辊3的移动机构16中的小齿轮部7侧进行观察时的侧视图,且为表示使移动辊3下降了的状态的图。而且,图8为从移动辊3的移动机构16中的小齿轮部7侧进行观察时的侧视图,且为表示使移动辊3上升了的状态的图。
而且,图9及图10为本实施例所涉及的介质供给装置1的概要侧面剖视图。其中,图9为表示使移动辊3下降了的状态的侧面剖视图,并且示出了介质M被安置从而能够从供给部13朝向作为外部装置的记录装置101供给介质M的状态。此外,图10为表示使移动辊3上升了的状态的侧面剖视图,并且示出了介质M的安置之时。
在此,图1、图3、图5、图7及图9对应于,在介质M被安置于介质供给装置1中的情况下,移动辊3位于与该介质M接触的接触位置处的状态。而且,图2、图4、图6、图8及图10对应于,即使在介质M被安置于介质供给装置1中的情况下,移动辊3也位于并不与该介质M接触的非接触位置处的状态。
另外,在图1至图10中,为了使结构易于理解,而以省略一部分的结构部件的方式进行表示。
如图1至图10所示,本实施例的介质供给装置1具备对介质M的卷筒R进行支承的主轴11。而且,如图1至图8所示,介质供给装置1具备安置该主轴11的安置部12。另外,如图9及图10所示,本实施例的主轴11的轴部11a由金属构成,并且在轴部11a的内部设置有加强部件17,从而使得即使安置大型的卷筒R而所述主轴11也不会弯曲。然而,主轴11的结构并未特别限定。
此外,如图1至图4等所示,本实施例的介质供给装置1具备能够对被安置于该介质供给装置1中的介质M进行支承的多个支承辊2。详细而言,支承辊2具有三根,且从介质M的输送方向A(参照图9及图10)上的上游侧朝向下游侧而为支承辊2a、支承辊2b、支承辊2c。另外,各个支承辊2的旋转轴方向均为与介质M的输送方向A正交的方向。而且,输送方向A上的最下游侧的支承辊2c兼用作朝向记录装置101(参照图9及图10)等的外部装置供给介质M的供给部13。
另外,本实施例的介质供给装置1例如为,能够朝向像如图9及图10的虚线所示的记录装置101那样的外部装置供给介质M的结构。本示例中的记录装置101为具备作为对从介质供给装置1所供给的介质M进行输送的输送部的输送辊对102、和向由输送辊对102所输送的介质M喷出油墨以形成图像的记录头103的结构。然而,记录装置的结构并不限定于这种结构,并且,外部装置并不限定于记录装置。
此外,如图1至图4等所示,本实施例的介质供给装置1具备能够通过移动机构16而在上下方向(如果进行另一种表达,则为与输送方向A交叉的方向)上进行移动的移动辊3。详细而言,移动辊3具有两根,且从介质M的输送方向A上的上游侧朝向下游侧而为移动辊3a、移动辊3b。另外,各个移动辊3的旋转轴方向均与支承辊2的旋转轴方向同样地为与介质M的输送方向A正交的方向。即,所有支承辊2及移动辊3的旋转轴方向均为与输送方向A正交的方向,且成为平行。
在此,在本实施例的介质供给装置1中,主轴11、支承辊2及移动辊3均为随着介质M在输送方向A上的移动而进行旋转的从动辊。因此,本实施例的介质供给装置1是以如下状况为前提的介质供给装置,即,通过被设置于外部装置中的输送部(例如,记录装置101的输送辊对102)来输送介质M(将介质M供给至外部装置),且所述外部装置在介质M的输送方向A上的与供给部13相比靠下游侧处被使用。然而,当然也可以使主轴11、支承辊2及移动辊3中的至少任意一个成为如下结构,即,为了输送介质M而通过电机的驱动力等来向介质M施加输送力的结构,特别是在使用大型的卷筒R的情况下,优选为为了提高介质M的供给能力而采用这种结构。
此外,如上文所述,本实施例的介质供给装置1具备能够使移动辊3在上下方向上进行移动的移动机构16。如图5及图6等所示,移动机构16具有小齿轮部6和齿条部4(齿条部4a),所述小齿轮部6具有手柄部6a,所述齿条部4与该小齿轮部6卡合。而且,如图7及图8等所示,所述移动机构16还具有小齿轮部7、和与该小齿轮部7卡合的齿条部4(齿条部4b)。在此,如图1至图4等所示,齿条部4相对于移动辊3,以移动辊3的轴心3m穿过在移动辊3的两端部处于上下方向上延伸的槽孔部5的状态而被连接。而且,出于通过使零件共通化来降低其制造成本的目的,将齿条部4a及齿条部4b设为相同形状。
此外,小齿轮部6与小齿轮部7通过杆部件10(参照图1、图3及图4)而被连接,且成为如下结构,即,通过使小齿轮部6在旋转方向R1上进行旋转,从而小齿轮部7也在旋转方向R1上进行旋转,通过使小齿轮部6在旋转方向R2上进行旋转,从而小齿轮部7也在旋转方向R2上进行旋转的结构。而且,成为如下结构,即,通过从图1、图3、图5及图7所表示的状态起由使用者把持手柄部6a而使小齿轮部6在旋转方向R1上进行旋转,从而齿条部4沿着槽孔部5向上方移动,通过从图2、图4、图6及图8所表示的状态起由使用者把持手柄部6a而使小齿轮部6在旋转方向R2上进行旋转,从而齿条部4沿着槽孔部5向下方移动。而且,随着齿条部4在上下方向上的移动,移动辊3也会在上下方向上进行移动。
在此,图9示出了介质M被安置于介质供给装置1中、且能够从供给部13朝向外部装置供给介质M的状态。如图9所示,从主轴11被送出的介质M与支承辊2a的上侧圆周面、移动辊3a的下侧圆周面、支承辊2b的上侧圆周面、移动辊3b的下侧圆周面、支承辊2c的上侧圆周面接触(卷绕)而从供给部13朝向外部装置被排出(供给)。因此,被输送的介质M与支承辊2之间的接触面积变大,从而介质的输送性被提高。
另外,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介质供给装置1成为如下结构,即,通过支承辊2而从下侧对介质M进行支承,且在支承辊2彼此之间通过移动辊3而从上侧施加载荷的结构。然而,并不限定于这样的结构。例如,也可以设为,通过支承辊2而从上侧对介质M进行支承(采用将介质M压触在位于上侧处的支承辊2上的方式),且在支承辊2彼此之间通过移动辊3而从下侧施加载荷的结构等。即,对于由支承辊2实现的介质M的支承方向、以及由移动辊3实现的向介质M施加的载荷方向,并未进行限定。
如图1、图3、图5、图7及图9所示,在移动辊3被下降至下侧的状态(移动辊3位于能够与介质M接触的接触位置处的状态)下安置介质M的卷筒R对于使用者而言操作性非常差。其原因在于,支承辊2与移动辊3之间的间隔较小、以及必须在使介质M以弯曲的方式向输送方向A移动的同时对之进行安置。
然而,如上文所述,本实施例的介质供给装置1如图2、图4、图6、图8及图10所示,能够成为移动辊3被上升至上侧的状态(移动辊3位于与介质M不接触的非接触位置的状态)。如此,如果将移动辊3置于位于非接触位置的状态来对介质M的卷筒R进行安置,则如图10所示,能够扩大支承辊2与移动辊3的上下方向上的间隔,并且能够在使介质M于输送方向A上直线移动的同时对之进行安置。而且,如果在将介质M配置为图10所表示的状态(在介质M中形成有在支承辊2彼此之间被架设的架设介质Ma的状态)之后,使移动辊3下降至接触位置,则能够简单地将所述介质供给装置1置于适于以图9所表示的状态(在支承辊2彼此之间,向架设介质Ma施加有载荷的状态)下的介质M的输送的状态(介质M的相对于支承辊2的卷绕长度较长状态)。因此,本实施例的介质供给装置1能够以较高的精度来对介质M进行输送,并且能够减轻安置介质M时的负荷。另外,“介质M相对于支承辊2的卷绕长度”是指,介质M相对于支承辊2的圆周面的、输送方向A上的接触长度。
在此,一度综上所述,本实施例的介质供给装置1具备:主轴11,其对介质M的卷筒R(卷筒状的介质M)进行支承;供给部13,其朝向外部的供给被支承于主轴11上的介质M;多个支承辊2,其在主轴11与供给部13之间的位置处对介质M进行支承。而且,还具备:移动辊3,其能够在支承辊2彼此之间的接触位置处,以施加载荷的状态而与作为在支承辊2彼此之间所架设的介质M的架设介质Ma(参照图10)接触(参照图9),且能够从该接触位置移动至与架设介质Ma不接触的非接触位置(参照图10);移动机构16,其使移动辊3从接触位置移动至非接触位置。
由于本实施例的介质供给装置1具备成为了这样的结构的移动辊3和移动机构16,因此通过由该移动机构16使该移动辊3位于接触位置,从而能够增大被输送的介质M与支承辊2之间的接触面积(延长介质M相对于支承辊2的卷绕长度)(参照图9),进而能够提高介质M的输送性。而且,通过由该移动机构16使移动辊3暂时位于非接触位置(参照图10),从而能够将介质M直线输送并进行安置,进而能够提高安置介质M时的操作性。
此外,如上文所述,本实施例的介质供给装置1具有移动机构16,该移动机构16具有与移动辊3相连接的齿条部4a、和与该齿条部4a卡合并且形成有手柄部6a的小齿轮部6。本实施例的介质供给装置1能够通过这种简单的结构而使移动辊3在接触位置与非接触位置之间轻松地进行移动。
另外,如上文所述,本实施例的移动机构16还具备:齿条部4b,其与移动辊3相连接;小齿轮部7,其通过与该齿条部4b卡合并且经由杆部件10与小齿轮部6相连接,从而随着小齿轮部6的旋转而进行旋转。因此,能够特别有效地使移动辊3在接触位置与非接触位置之间进行移动。然而,移动机构16并不限定于这种结构,例如也可以设为不具有齿条部4b和小齿轮部7的结构。
在此,如图5及图6等所示,本实施例的移动机构16还具备对小齿轮部6的位置进行固定的固定机构8。详细而言,固定机构8具有:转动轴8b,其被形成于该固定机构8的一端侧处,并且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而被固定在框体部分上;突起部8a,其被形成于该固定机构8的另一端侧,并且,所述固定机构8成为能够以转动轴8b为基准而向旋转方向R1及旋转方向R2进行转动的结构。而且,成为如下结构,即,如图5等所示,在齿条部4a上形成有凹部9,且如图6所示,在齿条部4a位于预定的位置(即,移动辊3位于预定的非接触位置)的情况下,能够使突起部8a插入凹部9中而对齿条部4a进行固定。
另外,虽然在本实施例的移动机构16上并没有进行设置,但是也可以在移动辊3(齿条部4a)位于如图5所示的预定的接触位置处的情况下,进一步设置能够插入突起部8a的凹部。通过设为这样的结构,即使在移动辊3位于预定的接触位置处的情况下,也能够使突起部8a插入该凹部中而对齿条部4a进行固定。
如此,优选为,具备在接触位置及非接触位置中的至少一方处对移动辊3进行固定的固定机构8。通过设为这样的结构,从而能够在接触位置及非接触位置中的至少一方处对移动辊3进行固定,进而能够抑制位于接触位置或非接触位置的移动辊不慎地移动的情况。
此外,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介质供给装置1的接触位置为,从非接触位置起使移动辊3的轴心3m到达连结支承辊2彼此的轴心2m的轴心面F的位置。
如此,接触位置优选为,使移动辊3从非接触位置移动至移动辊3的轴心3m到达或超过连结支承辊2彼此的轴心2m的轴心面F该的位置。通过设为这样的结构,从而能够有效地增大介质M与支承辊2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能够有效地提高介质M的输送性。
接下来,对实施例2的介质供给装置1进行说明。
[实施例2](图11)
图11为本实施例的介质供给装置1的概要侧面剖视图,且为与实施例1的介质供给装置1的图9相对应的图。另外,与上述实施例1共同的结构的部件以相同的符号来表示,并省略详细的说明。
如图1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介质供给装置1中,与实施例1的介质供给装置1中的输送方向A上的最下游侧的支承辊2c相对应的支承辊2与电机19相连接,从而成为向该介质M施加通过该电机19的驱动力进行旋转从而对介质M进行输送的输送力的输送辊15。
以此方式,通过将支承辊2中的至少一个设为向该介质M施加对介质M进行输送的输送力的输送辊15,从而能够有效地从供给部13供给介质M。因此,例如在使用大型的介质M的卷筒R等的情况下,即使在从该介质供给装置1供给介质M的外部装置的输送机构(例如,记录装置101的输送辊对102)的介质输送力较弱等的情况下,本实施例的介质供给装置1也能够有效地将介质M供给至该外部装置处。
此外,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的介质供给装置1还具备将介质M压贴在输送辊15上的按压辊14。因此,本实施例的介质供给装置1成为如下结构,即,能够通过由输送辊15和按压辊14构成的辊对来有效地对介质M进行输送,从而能够特别有效地将介质M供给至外部装置处。
此外,如图1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介质供给装置1中,主轴11与电机18相连接,从而成为能够通过该电机18的驱动力进行旋转从而对介质M进行放卷的结构。即,由于本实施例的介质供给装置1具备使主轴11旋转的电机18,因此能够有效地将介质M从供给部13供给至外部装置处。因此,例如在使用大型的介质M的卷筒R等的情况下,即使在从该介质供给装置1供给介质M的外部装置的输送机构的介质输送力较弱等的情况下,本实施例的介质供给装置1也能够有效地供给介质M。
另外,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而是能够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实用新型范围内进行各种改变,显然这些内容也被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符号说明
1…介质供给装置;2…支承辊;2a…支承辊;2b…支承辊;2c…支承辊;2m…支承辊2的轴心;3…移动辊;3a…移动辊;3b…移动辊;3m…移动辊3的轴心;4…齿条部;4a…齿条部;4b…齿条部;5…槽孔部;6…小齿轮部;6a…手柄部;7…小齿轮部;8…固定机构;8a…突起部;8b…转动轴;9…凹部;10…杆部件;11…主轴;11a…轴部;12…安置部;13…供给部;14…按压辊;15…输送辊;16…移动机构;17…加强部件;18…电机;19…电机;101…记录装置;102…输送辊对;103…记录头;F…轴心面;M…介质;Ma…架设介质;R…卷筒。

Claims (7)

1.一种介质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主轴,其对卷筒状的介质进行支承;
供给部,其朝向外部供给被支承于所述主轴上的所述介质;
多个支承辊,其在所述主轴与所述供给部之间的位置处对所述介质进行支承;
移动辊,其能够在所述支承辊彼此之间的接触位置处,以施加载荷的状态而与作为在所述支承辊彼此之间所架设的所述介质的架设介质接触,且能够从所述接触位置移动至与所述架设介质不接触的非接触位置;
移动机构,其使所述移动辊从所述接触位置移动至所述非接触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触位置为,使所述移动辊从所述非接触位置起、移动至所述移动辊的轴心到达或超过连结所述支承辊彼此的轴心的轴心面为止的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介质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辊中的至少一个为,向所述介质施加对所述介质进行输送的输送力的输送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介质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将所述介质压贴在所述输送辊上的按压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使所述主轴旋转的电机。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在所述接触位置及所述非接触位置中的至少一方处对所述移动辊进行固定的固定机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机构具有与所述移动辊相连接的齿条部、以及形成有手柄部的小齿轮部。
CN201920153791.XU 2018-02-01 2019-01-29 介质供给装置 Active CN210012392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16536A JP7081182B2 (ja) 2018-02-01 2018-02-01 媒体供給装置
JP2018-016536 2018-02-0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12392U true CN210012392U (zh) 2020-02-04

Family

ID=673918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153791.XU Active CN210012392U (zh) 2018-02-01 2019-01-29 介质供给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040558B2 (zh)
JP (1) JP7081182B2 (zh)
CN (1) CN210012392U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473725A (de) * 1967-04-28 1969-06-15 Ciba Geigy Vorrichtung zum Auf- und Abwickeln von bandförmigem Material
DE2933017C2 (de) * 1979-08-16 1984-04-12 Bwg Bergwerk- Und Walzwerk-Maschinenbau Gmbh, 4100 Duisburg Bandspeicherantrieb
JPS57144166U (zh) * 1982-01-14 1982-09-10
US5190234A (en) * 1988-12-06 1993-03-02 Butler Automatic, Inc. Web handl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with pre-acceleration of web feed rolls
JPH0637242U (ja) * 1992-10-30 1994-05-17 新神戸電機株式会社 ウェブロール交換中における余剰ウェブの集積装置
DE19824798A1 (de) * 1998-06-03 1999-12-09 Indag Gmbh & Co Betriebs Kg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Zuführen von Folien
JP2002068537A (ja) 2000-08-30 2002-03-08 Ricoh Co Ltd ロール紙給紙装置
JP2004155533A (ja) * 2002-11-05 2004-06-03 Fuji Xerox Co Ltd 連続紙搬送機構及びこれを有する印刷装置
JP2006193315A (ja) * 2005-01-17 2006-07-27 Sony Corp デカール機構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4732956B2 (ja) 2006-05-30 2011-07-27 コニカミノルタIj株式会社 ロール媒体供給装置
JP4932537B2 (ja) * 2007-03-01 2012-05-1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デカール装置
JP5017148B2 (ja) * 2008-03-06 2012-09-05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加工装置
JP5276512B2 (ja) * 2009-04-24 2013-08-28 サトー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ウエブ供給装置
US8770508B2 (en) * 2010-10-15 2014-07-08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roll paper lifting device
JP5569327B2 (ja) 2010-10-15 2014-08-1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ロール紙持上げ装置及び記録装置
JP5516887B2 (ja) 2010-11-01 2014-06-1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ロール紙持ち上げ装置及び記録装置
JP5430019B2 (ja) * 2011-11-15 2014-02-26 日特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フィルムの間欠搬送装置及びフィルムの間欠搬送方法
US10029876B2 (en) * 2012-04-27 2018-07-24 Web Industries, Inc. Interliner method and apparatus
US9010901B2 (en) * 2013-03-13 2015-04-21 Xerox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tracting media in an ink application zone of a printer
JP2014213473A (ja) 2013-04-23 2014-11-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および記録媒体装着装置
JP2016188115A (ja) * 2015-03-30 2016-11-04 株式会社Screen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搬送装置、画像記録装置、および搬送方法
US10525735B2 (en) * 2015-10-01 2020-01-07 Ricoh Company, Ltd. Curl resistant web handling system
US10196228B2 (en) * 2016-04-28 2019-02-05 Dmt Solutions Globa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justing fold roller gap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081182B2 (ja) 2022-06-07
US20190232690A1 (en) 2019-08-01
US11040558B2 (en) 2021-06-22
JP2019131385A (ja) 2019-08-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52228B2 (en) Unwinding or winding rolls of print substrate
CN210012392U (zh) 介质供给装置
EP3552831A1 (en) Tension applying mechanism in a printer
JP4528250B2 (ja) ロール体用無人搬送台車
KR101502783B1 (ko) 라벨 부착 장치
JPH10193726A (ja)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
JP4111574B2 (ja) 巻取ユニットの装着装置
CN212708531U (zh) 一种喷墨打印烫金一体机
CN219686818U (zh) 一种具有电晕装置的柔印机
CN212555540U (zh) 一种用于打印材料稳定输送的送料机构
US11491810B2 (en) Recording device
CN214495117U (zh) 一种卷装介质输送机构及数码印花机
CN214355012U (zh) 打印机及其滚轮式供料装置
JPH0711053Y2 (ja) 給紙装置
JP2005199452A (ja) スクリーン印刷装置およびスクリーン印刷方法
JPH0250871A (ja) インクシートロールの装着方法
JP4074720B2 (ja) タグプリンタ
CN112644187A (zh) 打印机及其滚轮式供料装置
JPH0528645U (ja) テープ印字装置
JP2004175058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183989B2 (ja) 光学フィルムマーキング装置
JP2872182B2 (ja) 電子機器におけるロール状用紙の収納構造
KR20120132092A (ko) 판재 이송 장치
JP2011177673A (ja) 塗工装置
JPH08318652A (ja) 印字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