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229441U - 一种对细粉状中药材进行热流萃取的方便茶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对细粉状中药材进行热流萃取的方便茶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229441U
CN208229441U CN201820431442.5U CN201820431442U CN208229441U CN 208229441 U CN208229441 U CN 208229441U CN 201820431442 U CN201820431442 U CN 201820431442U CN 208229441 U CN208229441 U CN 2082294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inese medicine
tea
micropore
tea bag
stirr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43144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玉岭
黄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043144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2294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2294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2294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对细粉状中药材进行热流萃取的方便茶具,其要解决的是:如何快速、高效地浸取中药方剂中的有效成分,大幅度地节省药材,日常操作和服用均方便。特别是针对于质地紧密、有效成分难以煎出的中药材,打成细粉甚至细胞破壁后放入微孔茶袋中,搅拌棒通过连接件带动使得微孔茶袋在热水中上下往复运动,即可快速萃取中药细粉中的几乎全部有效成分。因为微孔茶袋在搅拌棒牵引下在茶杯中的运动,热水不断在茶袋中穿流,避免药粉结块,有效成分析出充分。这种浸提方式可以大幅度节约药材。本方案充分结合人们日常饮用茶品的习惯,把茶文化的灵魂赋予煎药,可以做到“良药不再苦口”,特别有利于弘扬、普及中医食疗食补的传统。

Description

一种对细粉状中药材进行热流萃取的方便茶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药材萃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对细粉状中药材进行热流萃取的方便茶具。
背景技术
中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目前大约有12000种植物、微生物、动物和矿物可作为中药材使用。古、近代先贤对中草药和中医药学的不断探索,现代科技手段对中药的深入研究,使得中药材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与应用。为了提高保健、预防和治疗效果,长期以来,中药材应用于人体的形式即中医方剂,已发展有汤、酒、粒、茶、露、丸、散、膏、丹、片、锭、胶、曲,以及条剂、线剂等多种内服、外服剂型。探索采用更加适用的技术,使得大众对上述剂型的应用更加有效、简便、节约和绿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目前的用于中药材萃取的器具如下:
A.花草茶茶袋:
把若干种粒状或块状或条状或片状的中药饮片,按一定比例混合装入带网孔的茶袋中。饮用时将茶袋置于茶杯中,用热开水浸泡10分钟以上代茶饮。该袋袋体上一般均固定有一条用于控制茶袋的细绳,细绳的自由端一般固定有一个茶牌。
B.不锈钢泡茶滤网:
一般用304不锈钢制成,孔径多见>>0.3mm。使用时滤网置于茶杯中,茶叶在滤网内被茶杯中的热水浸泡,饮茶时茶汤和茶叶分离。
C.挂耳式冲泡袋:
茶袋两侧分别固定有一只耳挂,茶袋壁和耳挂之间的两个夹角分别支于杯口壁之上,茶袋开口朝上,一般用于冲泡咖啡或茶。
以上各现有器具中药材浸取的实现方案:
A.泡花草茶茶袋:
把丹参粗末9克、绿茶3克混合后,装入带网孔的茶袋中,将茶袋置于茶杯中,用1000ml沸水冲泡至少10分钟代茶饮。功效:活血化瘀,散结利湿。适用于风湿性心脏病。
B.不锈钢泡茶滤网:
绿茶粉1克,沙参粉、麦冬粉、杏仁粉、川贝母粉各1.5克,混匀放入孔径 0.3mm的不锈钢滤网中,滤网置于茶杯中,缓慢倒入500ml沸水的同时搅拌。茶杯满水后盖上茶盖闷泡10分钟,期间开盖搅拌2次。茶汤变常温后饮用。滤网使得茶汤和药粉分离。功效,养阴化痰止咳,适用于咳久痰少、咽干口燥、手足心热、舌红。
C.挂耳式冲泡袋:
将冲泡袋支架于茶杯之上,玫瑰花粉3克、乌龙茶粉2克混匀放入冲泡袋中,缓慢倒入300ml沸水的同时进行搅拌,即滤得可饮用的茶汤。功效,美容养颜。
前述各现有技术的缺点:
A.花草茶茶袋:主要缺点是,中药粒径较大的情况下,不能够使内装的质地较紧密中药材中的大部分有效成分浸出到茶汤中。要使得质地紧密中药材中的绝大部分有效成分浸出到茶汤中,必须把药材打成细粉;但如果茶袋中为细粉,热水冲泡时茶袋中的中药细粉迅速粘结成有干核的湿团,茶袋在茶杯中向上漂浮,使得细粉药材中大部分有效成分不能热溶浸出。
B.不锈钢泡茶滤网。主要缺点是,每次用完要冲洗滤网,费时费力费水;旅行中使用不便冲洗;不锈钢滤网长时间使用,存在重金属渗出的风险。配带较大目数滤网的质量达标的茶具,成本较高,增加消费者经济负担。
C.挂耳泡茶袋。主要缺点是,茶杯充满冲泡热水后,质地紧密类型中药细粉中尚有相当部分有效成分未浸泡出来,此时应该盖上杯盖焖几分钟才好,但是因这种支挂式冲泡袋的存在却无法盖上杯盖。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对细粉状中药材进行热流萃取的方便茶具,a.90-100度沸水冲泡5分钟左右,可以使中药细粉中的绝大部分有效成分浸出;b.冲泡完毕,中药细粉渣与茶汤彻底分离;c本装置适用于现有的不同型号的茶杯水杯,方便居家、办公室及旅行操作;d.无需任何添加即可快速制作中药茶饮,绿色环保;e.成本低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对细粉状中药材进行热流萃取的方便茶具,包括:微孔茶袋、搅拌棒和连接件;
所述搅拌棒具有连接结构,所述微孔茶袋能够通过所述连接件连接于所述连接结构。
优选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搅拌棒的凹槽,以及在所述凹槽两侧槽壁分别相对开设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
所述连接件为卡针,其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微孔茶袋位于所述凹槽内的部分和所述第二通孔。
优选的,所述卡针以原木制作。
优选的,所述连接件为牵引线,其一端能够捆绑于所述搅拌棒的所述连接结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微孔茶袋。
优选的,所述搅拌棒开设有通透孔作为所述连接结构。
优选的,所述搅拌棒的外表面开设有环形凹槽作为所述连接结构。
优选的,所述牵引线和所述微孔茶袋采用相同材料一体制成。
优选的,所述牵引线和所述微孔茶袋均以玉米纤维制作。
优选的,所述搅拌棒以原木制作。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对细粉状中药材进行热流萃取的方便茶具,要解决的是,如何快速、高效地浸取中药方剂中的有效成分,大幅度地节省药材,日常操作和服用均方便。特别是针对于质地紧密、有效成分难以煎出的中药材,打成细粉甚至细胞破壁后放入微孔茶袋中,通过搅拌棒使得微孔茶袋在热水中上下往复运动,即可快速萃取中药细粉中的几乎全部有效成分。因为微孔茶袋在搅拌棒牵引下在茶杯中的运动,热水不断在茶袋中穿流,避免药粉结块,有效成分析出充分。这种浸提方式可以大幅度节约药材。本方案充分结合人们日常饮用茶品的习惯,把茶文化的灵魂赋予煎药,可以做到“良药不再苦口”,特别有利于弘扬、普及中医食疗食补的传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个实施例中方便茶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个实施例中搅拌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个实施例中方便茶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三个实施例中方便茶具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0为微孔茶袋,20为搅拌棒,31为卡针,32为牵引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对细粉状中药材进行热流萃取的方便茶具,包括:微孔茶袋10、搅拌棒20和连接件;其结构可以参照图1、图3和图4所示;
其中,搅拌棒20具有连接结构,微孔茶袋10能够通过连接件连接于连接结构。
本方案应用步骤如下:将装有一定方剂的细粉中药材的微孔茶袋10通过连接件联接在搅拌棒20上,将微孔茶袋10置入茶杯中,倒入沸水,手持搅拌棒20以适当的速度支配茶袋在茶杯中上下运动大约11—30次,茶汤变浓时止动,抽出卡针使茶袋滑落于茶杯中,盖上杯盖,泡焖5分钟左右,即得一杯中药本色汤剂。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对细粉状中药材进行热流萃取的方便茶具,要解决的是,如何快速、高效地浸取中药方剂中的有效成分,大幅度地节省药材,日常操作和服用均方便。特别是针对于质地紧密、有效成分难以煎出的中药材,打成细粉甚至细胞破壁后放入微孔茶袋中,通过搅拌棒使得微孔茶袋在热水中上下往复运动,即可快速萃取中药细粉中的几乎全部有效成分。因为微孔茶袋在搅拌棒牵引下在茶杯中的运动,热水不断在茶袋中穿流,避免药粉结块,有效成分析出充分。这种浸提方式可以大幅度节约药材。本方案充分结合人们日常饮用茶品的习惯,把茶文化的灵魂赋予煎药,可以做到“良药不再苦口”,特别有利于弘扬、普及中医食疗食补的传统。
在本方案提供的第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连接结构包括设置于搅拌棒20的凹槽,以及在凹槽两侧槽壁分别相对开设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即这两个通孔共轴线作为卡针孔,其结构可以参照图2所示;
连接件为卡针31,其依次穿过第一通孔、微孔茶袋10位于凹槽内的部分和第二通孔,其结构可以参照图1所示,带凹槽和卡针孔的搅拌棒,通过卡针使得微孔泡茶袋和搅拌棒连接成一体的方式,这种连接方式简单有效。卡针31(即茶针)的一端尖锐,一方面便于穿过微孔茶袋10,另一方面锥形结构能够在上述通孔内紧固。
作为优选,卡针31以原木制作,实现无毒无害和低成本。
在本方案提供的其他实施例中,连接件为牵引线32,其一端能够捆绑于搅拌棒20的连接结构,另一端连接于微孔茶袋10。
如图3所示的第二个具体实施例中,搅拌棒20开设有通透孔作为连接结构。一端有通透孔的搅拌棒20,把微孔茶袋10用牵引线32通过通透孔和搅拌棒连接,即可实现手持搅拌棒使得微孔茶袋在热水茶杯中的上下往复运动,便捷可靠。
如图4所示的第三个具体实施例中,搅拌棒20的外表面开设有环形凹槽作为连接结构。一端有环形凹槽的搅拌棒20,使得微孔茶袋10通过牵引线 32和环形凹槽的维系实现与搅拌棒的连接,手持搅拌棒可使得微孔茶袋在热水茶杯中上下往复运动,简单有效。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的技术方案,牵引线32和微孔茶袋10采用相同材料一体制成,以精简整个结构,便于操作。
作为优选,牵引线32和微孔茶袋10均以玉米纤维制作,搅拌棒20以原木制作,实现无毒无害和低成本。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方案做进一步介绍:
第一个方案:
本实用新型浸泡中药茶装置的构件:一个微孔泡茶袋;一个搅拌棒;一个卡针,卡针的一端尖锐(见图1和图2)。
应用步骤如下:将装有一定方剂的细粉中药材的微孔茶袋的某侧嵌入搅拌棒凹槽中,用卡针沿卡针孔穿透茶袋,使得微孔茶袋联接在搅拌棒上。将茶袋置入茶杯中,倒入沸水,手持搅拌棒以适当的速度支配茶袋在茶杯中上下运动大约11—30次,茶汤变浓时止动,抽出卡针使茶袋滑落于茶杯中,盖上杯盖,泡焖5分钟左右,即得一杯中药本色汤剂。
具体实例1:80目微孔茶袋内装:50目的绿茶粉1.5克,70目的天冬、冬麦、丹参、炙甘草、山楂粉各2克。按照上述方法将茶袋与搅拌棒连接。茶袋置入茶杯中,将150ml沸水倒入保温茶杯中,手持搅拌棒使得茶袋在茶杯中上下运动20次,抽掉卡针使得茶袋落入茶杯中,盖上杯盖,浸泡5分钟左右。温服,每天2剂。功效,滋阴养心,适用于心胸隐痛、心悸盗汗、心烦少寐、头晕耳鸣症。
具体实例2:50目花茶粉2克、木香粉3.5克,70目杏仁粉、枳壳粉、槟榔粉各3.5克。具体浸泡操作和服用具体实例1。功效,行气、导滞、通便,适用于肠道气滞型便秘。
第二个方案:
带牵引线的微孔茶袋;一端有通透孔的搅拌棒;
把微孔茶袋用牵引线通过通透孔和搅拌棒连接,即可实现手持搅拌棒使得微孔茶袋在热水茶杯中的上下往复运动(见图3)。
第三个方案:
带牵引线的微孔茶袋;一端有环形凹槽的搅拌棒;
使得微孔茶袋通过牵引线和环形凹槽的维系实现与搅拌棒的连接,手持搅拌棒可使得微孔茶袋在热水茶杯中上下往复运动(见图4)。
商品化的搅拌棒、卡针,均应以人工种植的原木制作;微孔茶袋和牵引线,均应以玉米纤维制作。实现无毒无害和低成本。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对细粉状中药材进行热流萃取的方便茶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微孔茶袋(10)、搅拌棒(20)和连接件;
所述搅拌棒(20)具有连接结构,所述微孔茶袋(10)能够通过所述连接件连接于所述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搅拌棒(20)的凹槽,以及在所述凹槽两侧槽壁分别相对开设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
所述连接件为卡针(31),其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微孔茶袋(10)位于所述凹槽内的部分和所述第二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细粉状中药材进行热流萃取的方便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针(31)以原木制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细粉状中药材进行热流萃取的方便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牵引线(32),其一端能够捆绑于所述搅拌棒(20)的所述连接结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微孔茶袋(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对细粉状中药材进行热流萃取的方便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棒(20)开设有通透孔作为所述连接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对细粉状中药材进行热流萃取的方便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棒(20)的外表面开设有环形凹槽作为所述连接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3-5任意一项所述的对细粉状中药材进行热流萃取的方便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线(32)和所述微孔茶袋(10)采用相同材料一体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对细粉状中药材进行热流萃取的方便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线(32)和所述微孔茶袋(10)均以玉米纤维制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细粉状中药材进行热流萃取的方便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棒(20)以原木制作。
CN201820431442.5U 2018-03-28 2018-03-28 一种对细粉状中药材进行热流萃取的方便茶具 Active CN2082294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31442.5U CN208229441U (zh) 2018-03-28 2018-03-28 一种对细粉状中药材进行热流萃取的方便茶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31442.5U CN208229441U (zh) 2018-03-28 2018-03-28 一种对细粉状中药材进行热流萃取的方便茶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229441U true CN208229441U (zh) 2018-12-14

Family

ID=645851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431442.5U Active CN208229441U (zh) 2018-03-28 2018-03-28 一种对细粉状中药材进行热流萃取的方便茶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2294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56851B (zh) 一种茶树菇灵芝米酒
CN103690753B (zh) 药酒制备过程中药材处理方法、保健药酒及其制备方法、用途
CN103652813B (zh) 一种玉米甜酱
CN104116099A (zh) 一种和胃润燥梨花茶
CN104322728A (zh) 滋肾润肺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48485A (zh) 五脏营养浆
CN106106929A (zh) 一种黄精枸杞子代用茶配方及其生产工艺
CN104605053A (zh) 一种排毒养颜普洱袋泡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08392A (zh) 一种玛咖虫草人参代用茶
CN103783378A (zh) 一种皂角米银耳莲子粥
CN104758257A (zh) 鲜铁皮石斛冻干粉和制法
CN110100930A (zh) 一种混合型黄精茶饮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79353A (zh) 一种减肥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61229A (zh) 缓解疲劳的米酒及其制备方法
CN208229441U (zh) 一种对细粉状中药材进行热流萃取的方便茶具
CN104171859A (zh) 一种银耳桂花粥
CN106106926A (zh) 一种红枣姜代用茶配方及其生产工艺
CN104489195A (zh) 一种荷叶降血脂生姜茶
CN103445085B (zh) 一种茶醋玉米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95258A (zh) 一种虫草养身米酒
CN209346564U (zh) 一种对细粉状中药材进行高效浸取的方便茶具
CN104798899A (zh) 铁皮石斛生津利咽保健豆浆及其制作方法
CN104642594A (zh) 一种鸡蛋果金银花养生茶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87920A (zh) 一种具有驱寒功效的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04296A (zh) 一种紫薯江米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