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549649U - 面板体 - Google Patents

面板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549649U
CN207549649U CN201721171405.7U CN201721171405U CN207549649U CN 207549649 U CN207549649 U CN 207549649U CN 201721171405 U CN201721171405 U CN 201721171405U CN 207549649 U CN207549649 U CN 2075496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hesive tape
panel
double faced
faced adhesive
panel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17140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田启介
铃木裕太
小原有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tab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tab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taba Corp filed Critical Futaba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5496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5496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Lin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Finishing Walls (AREA)
  • Aiming, Guidance, Guns With A Light Source, Armor, Camouflage, And Targets (AREA)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面板体,具备:面板构型部;呈围绕缘部形状的双面胶带部,其具有第一粘接面以及第二粘接面,该第一粘接面粘贴于所述面板构型部的平面的周缘的整体;以及片材体,其将粘贴有所述双面胶带部的所述面板构型部的所述平面覆盖,并且粘贴于所述双面胶带部的所述第二粘接面,所述片材体兼具所述双面胶带部的隔膜功能和所述面板构型部的保护功能。本实用新型可以提高将触摸传感器面板等面板体制造成适合出货的状态时的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面板体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享有于2016年9月16日提交的名称为“パネル体の製造方法、パネル体”的日本专利申请2016-181371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面板体的制造方法以及利用该方法制造的面板体。
背景技术
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作为在触摸面板和液晶面板等的贴合中使用的粘接薄膜,公开了在粘接层的两面粘贴有基材层的薄膜。而且,公开了与能够容易地将粘接层的两面的基材层逐层剥离的粘接薄膜相关的技术。
假设有制造例如触摸传感器面板等面板体的一次制造公司、以及购买所述面板体而制造例如带触摸传感器的液晶显示装置等的二次制造公司。
所述一次制造公司制造粘贴有双面胶带的状态的所述面板体,将所述面板体供货至作为交易对象的所述二次制造公司等。
在所述二次制造公司,使用所述双面胶带将所述面板体粘贴固定于规定的装置,由此制造作为完成品、中间制造品的仪器、装置或者部件等。
在这里,作为由所述一次制造公司制造的粘贴有所述双面胶带的所述面板体,可以想到图6A、图6B所示的构造。图6A是面板体的构造的分解立体图,图6B是剖视图。都是用于图示以及说明的示意图。
在触摸传感器面板100的背面(所触摸的面的相反面)粘贴口字形的双面胶带91。此外,所述双面胶带91的正反的粘接面分别预先粘贴有隔膜(separator)。在粘贴所述双面胶带91时,在将未图示的一侧的面(第一面)的隔膜剥除之后,将所述双面胶带91粘贴至所述触摸传感器面板100。
在所粘贴的所述双面胶带91的另一侧的粘接面(第二粘接面)粘贴有尚未剥除的隔膜92。
在所述隔膜92的上表面侧粘贴将所述触摸传感器面板100的背面整体覆盖的保护薄膜93。所述保护薄膜93使用比所述触摸传感器面板100的平面大一圈的平面尺寸的薄膜。
此外,分别在所述隔膜92安装剥离拉片92a,并且在所述保护薄膜93安装剥离拉片93a。
例如,在所述一次制造公司制造这样的所述面板体,并供货至所述二次制造公司。
在所述二次制造公司,首先,以所述剥离拉片93a为抓手而将所述保护薄膜93剥除。
接着,以所述剥离拉片92a为抓手而将所述隔膜92剥除,使所述双面胶带91的粘接面露出。
然后,利用所述双面胶带91将所述触摸传感器面板100粘贴至规定装置的规定部位。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47345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
关于上述这样的面板体的制造,会产生如下问题。
首先,关于所述一次制造公司侧的面板体的制造,所述双面胶带91向所述触摸传感器面板100的粘贴工序繁琐。即,形成为口字形(窗框形状)的所述双面胶带91的强度较弱,难以由自动机进行粘贴。因此,必须由操作者使用定位工具通过手动操作将所述双面胶带91粘贴至所述触摸传感器面板100的背面,效率非常差。
另外,由于是手动操作,因此粘贴精度不稳定,产品的品质也不稳定。
进一步,在粘贴所述双面胶带91之后,需要粘贴所述保护薄膜93的工序,因此产品的制造效率下降。
另外,在所述二次制造公司侧,存在以下问题。
在工序方面,需要将所述保护薄膜93剥除,并进一步将所述隔膜92剥除。剥除的工作进行两次,从而工序效率下降。
另外,使用具有比所述触摸传感器面板100的平面面积大一圈的平面的所述保护薄膜93。因此,所述保护薄膜93的平面的端部绕到所述触摸传感器面板100的缘部的后面,由此大多会黏贴于所述触摸传感器面板100的前表面侧。因此,所述保护薄膜93的剥离非常麻烦。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面板体的制造方法以及面板体的构造。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面板体的制造方法是使用带隔膜的双面胶带的面板体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带隔膜的双面胶带具有:呈围绕缘部形状的双面胶带部,其能够将作为粘贴对象的面板构型部的平面的周缘的整体覆盖;轻剥离型隔膜,其粘贴于所述双面胶带部的第一粘接面;以及片材体,其为能够将所述面板构型部的所述平面覆盖的面状,并且作为与所述轻剥离型隔膜相比剥离强度较高的重剥离型隔膜而发挥作用,所述片材体粘贴于所述双面胶带部的第二粘接面,所述面板体的制造方法包含如下工序:从所述带隔膜的双面胶带将所述轻剥离型隔膜剥离的工序;以及沿所述面板构型部的所述平面的所述周缘粘贴所述双面胶带部的所述第一粘接面的工序。
在该情况下,所述呈围绕缘部形状的所述双面胶带部例如成为沿着方形的触摸传感器面板等的面板构型部的平面的周缘的口字形。例如,所述口字形的所述双面胶带部的一侧的粘接面(第一粘接面)在剥离所述轻剥离型隔膜之后粘贴至所述面板构型部的所述平面。这样,在粘贴至所述面板构型部时粘贴于另一侧的粘接面(第二粘接面)的所述片材体具有能够将所述面板构型部的所述平面覆盖的尺寸,而且,例如设为长方形形状。因此,所述带隔膜的双面胶带维持至少与所述面板构型部的所述平面大致相同尺寸的面积的面形状,操作变得容易。
在上述制造方法中,还可以包含向所述片材体安装剥离用拉片的工序。
这样制造的所述面板体的所述片材体以所述剥离用拉片为抓手而容易剥离。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所述面板体具备:面板构型部;呈围绕缘部形状的双面胶带部,其具有第一粘接面以及第二粘接面,该第一粘接面粘贴于所述面板构型部的平面的周缘的整体;以及片材体,其将粘贴有所述双面胶带部的所述面板构型部的所述平面覆盖,并且粘贴于所述双面胶带部的第二粘接面,所述片材体兼具所述双面胶带部的隔膜功能和所述面板构型部的保护功能。
即,若是所述面板体,则使用沿所述面板构型部的所述平面的所述周缘的、例如口字形等的所述呈围绕缘部形状的所述双面胶带部,而能够容易地进行所述双面胶带部向所述面板构型部的粘贴。所述片材体作为隔膜兼保护薄膜而发挥作用,因此,所述面板体作为出货状态是适合的。
在上述面板体中,所述片材体可以是透明或者半透明的。
作为隔膜兼保护薄膜而发挥作用的所述片材体是透明或者半透明的,由此能够从片材体侧目视确认面板构型部的平面。
所述双面胶带部可以为口字形,所述口字形的外缘尺寸可以与所述面板构型部的平面尺寸大致相同。
所述片材体可以是厚度为0.05mm~0.1mm的PET薄膜。
所述片材体可以一体地形成有剥离拉片。
所述双面胶带部可以具有与所述面板构型部的平面大致相同尺寸的面积的面形状。
实用新型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在所述一次制造公司侧,具有口字形等的所述呈围绕缘部形状的粘接面的所述带隔膜的双面胶带成为强度高的部件,操作变得容易。另外,所述片材体能够作为隔膜兼保护薄膜而发挥作用。利用这些所述带隔膜的双面胶带以及所述片材体,实现了制造工序的简化以及高效化。
另外,在所述二次制造公司侧,仅剥除所述片材体即可,因此,简化了分别剥除所述隔膜92和所述保护薄膜93的工序。因此,对于所述二次制造公司,也能够提高工序效率。
附图说明
图1A、图1B、图1C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带隔膜的双面胶带的说明图。
图2A、图2B、图2C、图2D是实施方式的面板体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
图3A、图3B是实施方式的制造工序的说明图。
图4A、图4B是实施方式的面板体的粘贴工序的说明图。
图5是在实施方式的粘贴工序中使用的自动机的说明图。
图6A、图6B是现有的面板体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实施方式中,对在作为面板构型部的触摸传感器面板粘贴有双面胶带的面板体10、以及面板体10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图1A~图1C示出在实施方式的面板体10中使用的带隔膜的双面胶带1。
图1A是带隔膜的双面胶带1的分解立体图,图1B是俯视图,图1C是a-a剖视图。此外,上述图以及后述的图2A~图2D、图4A~图4B、图5的各图作为用于说明的示意图,考虑到图示的便利性以及理解的容易度而相对于实际尺寸(平面尺寸、厚度尺寸等)进行某种程度的变形地示出。
图1A、图1B以及图1C所示的带隔膜的双面胶带1以口字形的双面胶带部2作为胶带主体。即,双面胶带部2具有使触摸面板的操作面的反面、液晶面板的液晶显示部等的显示面的整体不被覆盖的开口部2a。另外,双面胶带部2具备第一粘接面2b和第二粘接面2c作为四边环形的粘接面,该第一粘接面2b供轻剥离型隔膜4粘贴,该第二粘接面2c供重剥离型隔膜兼保护薄膜3粘贴。
口字形的外缘尺寸与粘贴对象的面板构型部(后述的触摸传感器面板11)的平面尺寸大致相同。此外,有时口字形的所述外缘尺寸比所述触摸传感器面板11的平面尺寸略小。
口字形的所述双面胶带部2形成为沿作为粘贴对象的所述触摸传感器面板11的平面的周缘而遍布整周的呈围绕缘部形状。
口字形(窗框型)的框部分的宽度并没有特别规定,设定为在利用所述双面胶带2将所述触摸传感器面板11通过粘接而固定于其他部位时获得足够的固定强度的宽度。
在所述双面胶带部2的一侧的粘接面(图的下侧、所述第一粘接面2b)粘贴有所述轻剥离型隔膜4。在本例中,所述轻剥离型隔膜4设为具有比所述双面胶带部2的外缘尺寸宽的平面尺寸的薄膜。
例如,所述轻剥离型隔膜4形成为遍布整周而相对于所述双面胶带部2的外缘露出5~10mm左右的平面尺寸。这是为了通过抓住其缘部而易于将所述轻剥离型隔膜4从所述双面胶带部2剥除。
此外,所述轻剥离型隔膜4也可以不形成为端部遍布整周地从所述双面胶带部2露出,而是形成为仅一部分露出而能够作为剥除时的抓手的形状。
在所述双面胶带部2的另一侧的粘接面(图的上侧、所述第二粘接面2c)粘贴有所述重剥离型隔膜兼保护薄膜3。例如,所述第二粘接面可以是所述第一粘接面的相反面。另外,所述第二粘接面可以是平行于所述第一粘接面的面。在本例中,所述重剥离型隔膜兼保护薄膜3设为具有与所述双面胶带部2的外缘尺寸大致相同的平面尺寸的薄膜。
所述轻剥离型隔膜4和所述重剥离型隔膜兼保护薄膜3都是薄膜状,形成为由上述薄膜将口字形的所述双面胶带部2的两面夹入的状态。
另外,至少所述重剥离型隔膜兼保护薄膜3是透明薄膜。但也可以是半透明的。
作为所述轻剥离型隔膜4以及所述重剥离型隔膜兼保护薄膜3,例如使用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薄膜。
所述轻剥离型隔膜4以及所述重剥离型隔膜兼保护薄膜3的厚度设为例如0.1mm左右。
使用硅酮作为涂覆于所述PET薄膜的剥离涂层的材质。另外,作为非硅酮系,有时采用氟涂层。
“轻剥离”以及“重剥离”表示剥离强度的程度。轻剥离与重剥离相比剥离强度较低。该轻剥离和重剥离的不同取决于剥离涂层的硅酮成分的配比。硅酮成分的配比量越多,则剥离强度越低。
对使用所述带隔膜的双面胶带1的所述面板体10的制造工序进行说明。
图2A、图2B以及图2C示意性地表示所述面板体10的制造过程的状态,另外,图3A表示所述面板体10的制造工序。
首先,图2A表示在图1A~图1C中说明的所述带隔膜的双面胶带1。作为图3A的工序S1,进行所述轻剥离型隔膜4从所述带隔膜的双面胶带1的剥离。
如图2A所示,所述轻剥离型隔膜4形成为从所述双面胶带部2的口字形的外缘部遍布整周而露出的平面尺寸。因此,操作者或者自动机等能够抓住所述轻剥离型隔膜4的端部而容易地将所述轻剥离型隔膜4剥除。
另外,通过设定轻剥离和重剥离,不将所述重剥离型隔膜兼保护薄膜3剥离地,容易地将所述轻剥离型隔膜4剥离。
图2B表示将所述轻剥离型隔膜4剥离后的状态的所述带隔膜的双面胶带1。
接着,作为图3A的工序S2,将所述带隔膜的双面胶带1粘贴至作为面板构型部的触摸传感器面板11的平面。
图4A中示出所述带隔膜的双面胶带1和所述触摸传感器面板11,图4B中示出将所述带隔膜的双面胶带1粘贴至所述触摸传感器面板11后的状态的剖视构造。
在本例中,在所述触摸传感器面板11的表面(触摸的面)粘贴有装饰罩玻璃12,由所述触摸传感器面板11和所述装饰罩玻璃12形成双面胶带粘贴对象的面板。
所述带隔膜的双面胶带1被粘贴于所述触摸传感器面板11,在这里,剥除所述轻剥离型隔膜4后的粘接面粘贴为处于在整周沿循所述触摸传感器面板11的背面R(触摸的面的相反面)的周缘部的状态。
在这里,虽然所述双面胶带部2为口字形,但为了粘贴面状的所述重剥离型隔膜兼保护薄膜3,所述带隔膜的双面胶带1具有一定程度的强度。因此,能够容易地通过自动机等完成粘贴工序。
此外,如上所述,所述重剥离型隔膜兼保护薄膜3例如具有0.1mm左右的厚度,由此能够以适当的强度维持口字形的所述双面胶带部2。为了获得工序上的操作所需的适当强度,不宜过薄。例如在PET薄膜的情况下,优选厚度为0.05mm以上。
图5示意性地表示进行粘贴的自动机。
在吸附工作台30吸附固定有所述触摸传感器面板11以及所述装饰罩玻璃12的复合体。
与被固定的所述触摸传感器面板11对置地配置吸附工作台31以及辊32,该吸附工作台31以及辊32吸附有所述带隔膜的双面胶带1。
由于不仅存在口字形的所述双面胶带部2,还存在平面状的所述重剥离型隔膜兼保护薄膜3,从而能利用所述吸附工作台31容易地吸附所述带隔膜的双面胶带1。进一步地,由于可获得如上所述的强度,因此,所述带隔膜的双面胶带1的定位变得容易。
此外,所述吸附工作台31以比所述吸附工作台30弱的吸附力对所述带隔膜的双面胶带1进行吸附保持。
所述辊32和所述吸附工作台31通过未图示的机构一体地向箭头P的方向行进。此时,所述辊32一边将以定位的状态从所述吸附工作台31拉出的所述带隔膜的双面胶带1按压于所述触摸传感器面板11,一边向箭头P的方向行进。
利用这样的自动机,能够将所述带隔膜的双面胶带1稳定地粘贴至所述触摸传感器面板11的平面。
接着,作为图3A的工序S3,进行剥离拉片5的粘接。
图2C示出在将所述带隔膜的双面胶带1粘贴至所述触摸传感器面板11之后,进一步粘贴有所述剥离拉片5的状态。所述剥离拉片5被粘贴于所述重剥离型隔膜兼保护薄膜3的端部。
所述剥离拉片5是在之后剥除所述重剥离型隔膜兼保护薄膜3时的抓手,可以为了实现该功能而以适当的配置进行安装。
此外,所述剥离拉片5的安装工序例如可以在将所述带隔膜的双面胶带1粘贴至所述触摸传感器面板11之前进行。
另外,也可以在所述重剥离型隔膜兼保护薄膜3预先一体地形成作为所述剥离拉片5的部分。在该情况下,不需要所述剥离拉片安装工序。
通过以上的制造工序制造图2C的状态的所述面板体10。
例如,在所述一次制造公司制造图2C的所述面板体10,供货给所述二次制造公司。此时,成为利用所述重剥离型隔膜兼保护薄膜3而可靠地保护所述触摸传感器面板11的所述双面胶带部2的粘贴面侧的状态。
图3B表示所述二次制造公司侧的工序。
在所述二次制造公司,作为图3B的工序S10,首先进行所供货的所述面板体10的检查。例如,进行所述双面胶带部2是否适当地粘贴在所述触摸传感器面板11的检查、其粘贴面的污染、伤痕等的检查。
接着,作为图3B的工序S11,将所述重剥离型隔膜兼保护薄膜3剥离。此时,能够以所述剥离拉片5为抓手而将所述重剥离型隔膜兼保护薄膜3剥除。图2D表示将所述重剥离型隔膜兼保护薄膜3剥离后的状态的所述面板体10。在该状态下,在所述双面胶带部2露出粘接面。
接着,作为图3B的工序S12,将所述面板体10固定至规定的仪器。即,将所述双面胶带部2的粘接面按压于仪器并进行固定。
根据上述,能够完成所述面板体10向规定仪器的安装工序。
以上,作为实施方式而说明的所述面板体10的制造方法进行以下工序:从所述带隔膜的双面胶带1剥离所述轻剥离型隔膜4的工序(S1);以及沿作为粘贴对象的所述触摸传感器面板11(面板构型部)的平面的周缘而粘贴所述双面胶带部2的一侧的粘接面的工序(S2)。所述双面胶带部2形成为沿所述触摸传感器面板11(面板构型部)的平面的周缘而遍布整周的呈围绕缘部形状。另外,所述双面胶带部2具有所述重剥离型隔膜兼保护薄膜3作为粘贴于所述双面胶带部2的另一侧的粘接面的片材体。所述重剥离型隔膜兼保护薄膜3形成为能够将面板构型部的平面整体(或者大致整体)覆盖的面状,并且作为与所述轻剥离型隔膜4相比剥离强度较高的重剥离型隔膜而发挥作用。
在该情况下,虽然所述双面胶带部2呈口字形,但是可以将所述重剥离型隔膜兼保护薄膜3以将所述触摸传感器面板11的平面整体覆盖的尺寸设为例如长方形形状。因此,所述带隔膜的双面胶带1能够维持至少与面板构型部的平面大致相同尺寸的面积的面形状。
由此,所述带隔膜的双面胶带1不会像例如口字形的片材那样强度变弱,为稳定的面形状而能够容易操作,因此提高了操作性。因此,在向所述触摸传感器面板11(面板构型部)粘贴时,相对于所述触摸传感器面板11的平面的定位、粘贴工序变得容易,另外,定位精度也稳定。
特别是通过增大所述带隔膜的双面胶带1的强度,能够实现利用自动机的粘贴操作,适合于自动化。
另外,由于所述带隔膜的双面胶带1具有面形状,还易于利用图5所示的吸附机以定位状态进行固定,能够以使用吸附机的自动机进行高精度的粘贴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重剥离型隔膜兼保护薄膜3直接成为针对所述触摸传感器面板11的保护薄膜。因此,不需要另外粘贴保护薄膜的工序,能够实现制造工序的高效化。由于不需要另外的保护薄膜,因此能够削减用于保护薄膜的成本。
另外,所述重剥离型隔膜兼保护薄膜3形成为与所述触摸传感器面板11的平面尺寸大致相等的尺寸。由此,所述重剥离型隔膜兼保护薄膜3的薄膜端部还不会从所述触摸传感器面板11的缘部绕到前面侧,在所述二次制造公司,能够将所述重剥离型隔膜兼保护薄膜3容易地剥除。
以往,如图6A、6B所示,使用分体的所述保护薄膜93,因此,为了使得所述保护薄膜93可靠地将所述触摸传感器面板11的背面整体覆盖,使用平面尺寸大一圈的保护薄膜。由此,产生以下问题:所述保护薄膜93的端部绕到所述触摸传感器面板11的前面侧,变得难以剥除所述保护薄膜93。
在实施方式中,使用了在所述双面胶带部2的粘接面粘贴的所述重剥离型隔膜兼保护薄膜3,而且将所述双面胶带部2定位并粘贴至所述触摸传感器面板11的平面。在该状态下,所述隔膜兼保护薄膜3呈可靠地保护所述触摸传感器面板11的背面的状态。即,不需要为了保护而使用大一圈的薄膜。因此,不会发生上述那样薄膜端部绕到所述触摸传感器面板11的前面的情况。
在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中,具有在所述重剥离型隔膜兼保护薄膜3(片材体)安装所述剥离拉片5(剥离用拉片)的工序(S3)。
通过包含该工序(S3),能够以所述剥离拉片5为抓手而容易地将所述面板体10的所述重剥离型隔膜兼保护薄膜3剥离。
因此,所述面板体10的购买者(例如,所述二次制造公司)容易进行将所述隔膜兼保护薄膜3剥离而将所述触摸传感器面板11(面板构型部)向规定位置固接的操作。
此外,如前所述,可以预先将与所述剥离拉片5相当的部位一体地形成于所述隔膜兼保护薄膜3。在该情况下,所述剥离拉片5的粘接工序(S3)也不再需要,能够进一步实现在所述一次制造公司侧的面板制造工序的高效化。
实施方式的所述面板体10具备:所述触摸传感器面板11(面板构型部);呈围绕缘部形状的所述双面胶带部2,其一侧的粘接面(第一粘接面)沿所述触摸传感器面板11的平面的周缘而遍布整周地粘接于所述触摸传感器面板11;以及所述重剥离型隔膜兼保护薄膜3(片材体),其在将粘贴有所述双面胶带部2的所述触摸传感器面板11的平面整体(或者大致整体)覆盖的状态下粘贴于所述双面胶带部2的另一侧的粘接面(第二粘接面)。
即,使用沿面板构型部的平面的周缘、例如口字形等的呈围绕缘部形状的所述双面胶带部2而能够容易地制造所述面板体10。
作为片材体的所述重剥离型隔膜兼保护薄膜3具有作为隔膜的功能和作为保护薄膜的功能。因此,具有所述重剥离型隔膜兼保护薄膜3的所述面板体10适合于出货状态。
所述面板体10的购买者侧(二次制造公司侧)仅通过将所述隔膜兼保护薄膜3剥离就能够进行所述面板体10向规定位置的固接操作(参照图3B)。与以往需要将保护薄膜93剥离、进一步地将隔膜92剥离的情况相比(参照图6A),实施方式的剥离工序非常高效化。
在实施方式的所述面板体10中,作为片材体的所述重剥离型隔膜兼保护薄膜3是透明或者半透明的。由于所述重剥离型隔膜兼保护薄膜3是透明或者半透明的,从而能够从所述重剥离型隔膜兼保护薄膜3侧目视确认所述触摸传感器面板11的平面。由此,购买者侧(所述二次制造公司侧)在收到所述面板体10之后,能够在不剥离所述重剥离型隔膜兼保护薄膜3的状态下进行所述面板体10的目视确认检查(图3B的S10)。
以上,对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上述例是一个例子。
所述面板体10、与其相应的所述双面胶带部2的形状可以想到多种。
例如还可设想到平面为三角形面板、多边形面板、圆形面板、椭圆形面板、或者不规则形状面板等。作为所述双面胶带部2,假想设为沿上述形状的周缘而遍布整周的、呈围绕缘部形状。例如,作为所述呈围绕缘部形状,可列举为环状的三角形、环状的多边形、环状的圆形、环状的椭圆形、环状的不规则形状等。
另外,作为所述面板体10的具体的产品,除触摸传感器面板以外能想到各种。例如,可设想到操作盘面板、液晶面板、荧光显示管面板、有机EL(Electro luminescence)显示面板、其他各种面板体。
【符号说明】
1…带隔膜的双面胶带、2…双面胶带部、2a…开口部、2b…第一粘接面、2c…第二粘接面、3…重剥离型隔膜兼保护薄膜、4…轻剥离型隔膜、5…剥离拉片、10…面板体、11…触摸传感器面板、12…装饰罩玻璃。

Claims (32)

1.一种面板体,具备:
面板构型部;
呈围绕缘部形状的双面胶带部,其具有第一粘接面以及第二粘接面,该第一粘接面粘贴于所述面板构型部的平面的周缘的整体;以及
片材体,其将粘贴有所述双面胶带部的所述面板构型部的所述平面覆盖,并且粘贴于所述双面胶带部的所述第二粘接面,所述片材体兼具所述双面胶带部的隔膜功能和所述面板构型部的保护功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体,其中,
所述片材体是透明或者半透明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体,其中,
所述双面胶带部为口字形,所述口字形的外缘尺寸与所述面板构型部的平面尺寸大致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板体,其中,
所述双面胶带部为口字形,所述口字形的外缘尺寸与所述面板构型部的平面尺寸大致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体,其中,
所述片材体是厚度为0.05mm~0.1mm的PET薄膜。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板体,其中,
所述片材体是厚度为0.05mm~0.1mm的PET薄膜。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面板体,其中,
所述片材体是厚度为0.05mm~0.1mm的PET薄膜。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面板体,其中,
所述片材体是厚度为0.05mm~0.1mm的PET薄膜。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体,其中,
所述片材体一体地形成有剥离拉片。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板体,其中,
所述片材体一体地形成有剥离拉片。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面板体,其中,
所述片材体一体地形成有剥离拉片。
1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面板体,其中,
所述片材体一体地形成有剥离拉片。
13.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面板体,其中,
所述片材体一体地形成有剥离拉片。
14.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面板体,其中,
所述片材体一体地形成有剥离拉片。
15.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面板体,其中,
所述片材体一体地形成有剥离拉片。
16.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面板体,其中,
所述片材体一体地形成有剥离拉片。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体,其中,
所述双面胶带部具有与所述面板构型部的平面大致相同尺寸的面积的面形状。
1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板体,其中,
所述双面胶带部具有与所述面板构型部的平面大致相同尺寸的面积的面形状。
1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面板体,其中,
所述双面胶带部具有与所述面板构型部的平面大致相同尺寸的面积的面形状。
2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面板体,其中,
所述双面胶带部具有与所述面板构型部的平面大致相同尺寸的面积的面形状。
2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面板体,其中,
所述双面胶带部具有与所述面板构型部的平面大致相同尺寸的面积的面形状。
2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面板体,其中,
所述双面胶带部具有与所述面板构型部的平面大致相同尺寸的面积的面形状。
2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面板体,其中,
所述双面胶带部具有与所述面板构型部的平面大致相同尺寸的面积的面形状。
2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面板体,其中,
所述双面胶带部具有与所述面板构型部的平面大致相同尺寸的面积的面形状。
2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面板体,其中,
所述双面胶带部具有与所述面板构型部的平面大致相同尺寸的面积的面形状。
2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面板体,其中,
所述双面胶带部具有与所述面板构型部的平面大致相同尺寸的面积的面形状。
2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面板体,其中,
所述双面胶带部具有与所述面板构型部的平面大致相同尺寸的面积的面形状。
2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面板体,其中,
所述双面胶带部具有与所述面板构型部的平面大致相同尺寸的面积的面形状。
29.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面板体,其中,
所述双面胶带部具有与所述面板构型部的平面大致相同尺寸的面积的面形状。
30.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面板体,其中,
所述双面胶带部具有与所述面板构型部的平面大致相同尺寸的面积的面形状。
31.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面板体,其中,
所述双面胶带部具有与所述面板构型部的平面大致相同尺寸的面积的面形状。
32.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面板体,其中,
所述双面胶带部具有与所述面板构型部的平面大致相同尺寸的面积的面形状。
CN201721171405.7U 2016-09-16 2017-09-13 面板体 Active CN207549649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81371 2016-09-16
JP2016181371A JP6620080B2 (ja) 2016-09-16 2016-09-16 パネル体の製造方法、パネル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549649U true CN207549649U (zh) 2018-06-29

Family

ID=616949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171405.7U Active CN207549649U (zh) 2016-09-16 2017-09-13 面板体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620080B2 (zh)
CN (1) CN207549649U (zh)
PH (1) PH12017000253A1 (zh)
TW (1) TWI639044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65055A (ja) * 2004-08-27 2006-03-09 Optrex Corp フィルムの貼り付け方法、及び、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09025602A (ja) * 2007-07-20 2009-02-05 Citizen Electronics Co Ltd 液晶セル接着用両面粘着テープ及び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及び液晶表示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JP6011067B2 (ja) 2011-08-12 2016-10-19 日立化成株式会社 粘着フィルム
JP2014047345A (ja) * 2012-09-04 2014-03-17 Hitachi Chemical Co Ltd 粘着フィルム
JP2014173014A (ja) * 2013-03-09 2014-09-22 Mitsubishi Plastics Inc 光学基材用粘着シート
JP3188866U (ja) * 2013-11-28 2014-02-13 株式会社キーズファクトリー 携帯型ゲーム機のスクリーン保護シート
JP2016071161A (ja) * 2014-09-30 2016-05-09 日立化成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用粘着シート、画像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JP3200045U (ja) * 2015-07-10 2015-10-01 株式会社バッファロー 保護フィルム複合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39044B (zh) 2018-10-21
JP2018045555A (ja) 2018-03-22
PH12017000253B1 (en) 2018-08-06
TW201814374A (zh) 2018-04-16
JP6620080B2 (ja) 2019-12-11
PH12017000253A1 (en) 2018-08-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600830B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applying protective films
CN102566824B (zh) 显示装置
JP2761545B2 (ja) ラミネートされたフレームアッセンブリーと使用方法
CN105974623A (zh) 一种遮光胶带、背光模组及背光显示模组
CN110058445A (zh) 液晶显示母板结构及其切割方法
CN205608694U (zh) 一种盖板保护膜
CN207549649U (zh) 面板体
CN205427224U (zh) 一种偏光片
TWI656035B (zh) 保護貼及貼保護貼之方法
TW201535180A (zh) 觸控面板及其貼合方法
WO2015159453A1 (ja) ディスプレイ用保護フィルム
JP2008070762A (ja) 表示装置の保護構造及び保護方法
JP2013107996A (ja) 情報携帯端末に使用される表示画面保護用シート
WO2016035196A1 (ja) 保護シート
CN205080336U (zh) 一种显示模组及其显示器
CN207636893U (zh) 一种带复合遮光胶的模组背光源
CN214164015U (zh) 保护膜、贴膜装置以及贴膜组件
CN207143168U (zh) 一种遮光胶多层结构
CN219257829U (zh) 一种圆形tp贴膜治具
CN209794554U (zh) 一体式贴膜器及带有贴膜器的手机保护膜
CN113099633B (zh) 一种移动通信产品凹槽内贴装方法
CN208667574U (zh) 光学胶膜及贴合对位平台
CN211194913U (zh) 摄像镜头保护贴黏贴治具
CN220012510U (zh) 一种分离式的保护膜及贴有该保护膜的tp模组
CN208035592U (zh) 一种触摸屏背面保护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