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930785U - 一种人包对应安检设备以及安检运输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人包对应安检设备以及安检运输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930785U
CN206930785U CN201621286179.2U CN201621286179U CN206930785U CN 206930785 U CN206930785 U CN 206930785U CN 201621286179 U CN201621286179 U CN 201621286179U CN 206930785 U CN206930785 U CN 2069307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llet
transportation
rfid reader
department
detection appara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28617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斌
张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2128617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9307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9307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93078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人包对应安检设备以及安检运输系统,包括托盘领取台、安检机和顶升移载输送机;顶升移载输送机包括运输部、复核部和回转部;复核部和回转部位于运输部的下工位;安检机设置在顶升移载输送机的运输部上,托盘领取台设置在运输部的入口;托盘领取台上设置有托盘、二维码扫描器和第五RFID读写器,托盘内设置有与第五RFID读写器相适配的RFID芯片;安检机上设置有用于识别RFID芯片的RFID读写设备。托盘中的RFID芯片生成与用户的身份信息相关联的唯一UID号,安检机会生成相关的X光扫描信息,身份信息、UID号和X光扫描信息共同组成的绑定信息;可通过身份信息查询并锁定相关的UID号,查询旅客行李的X光扫描信息。

Description

一种人包对应安检设备以及安检运输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检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人包对应安检设备以及安检运输系统。
背景技术
机场安检是指乘坐民航飞机的旅客在登机前必须接受的一项人身和行李检查项目,这也是为了保证旅客自身安全和民用航空器在空中飞行安全所采取的一项必要措施。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体会到乘驾飞机出行的便捷性,在这种大环境下,机场的客流量逐年增长,但是,随着客流量的增长,以及冬季或重大节日的特殊性便会导致出行的人数迅速增多,旅客的随身行李也随之增多,所以对于安检工作来说,安检程序需要越来越细致和复杂才能满足当今的实际情况。
但是由于安检过程中旅客的行李摆放杂乱,经常容易发生随身物品遗失或调包的问题,在寻找对应旅客的行李时,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根据监控和X光片进行核对,以这种方式来寻找行李,使行李寻找的效率和准确率都非常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包对应安检设备以及安检运输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安检过程中行李丢失后找回的效率和准确率低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人包对应安检设备,包括托盘领取台、安检机和顶升移载输送机;所述顶升移载输送机包括运输部、复核部和回转部;所述复核部和所述回转部位于所述运输部的下工位;
所述安检机设置在所述顶升移载输送机的运输部上,所述托盘领取台设置在所述运输部的入口;
所述托盘领取台上设置有托盘、二维码扫描器和第五RFID读写器,并且所述托盘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五RFID读写器相适配的RFID芯片;
同时,所述安检机上设置有用于识别所述RFID芯片的RFID读写设备。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RFID读写设备包括第一RFID读写器和第二RFID读写器;
所述第一RFID读写器位于所述安检机的入口,所述第二RFID读写器位于所述安检机的出口。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顶升移载输送机的运输部上还设置有第三RFID读写器,所述第三RFID读写器位于所述安检机的下工位。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顶升移载输送机上还设置有第四RFID读写器,所述第四RFID读写器位于所述运输部的出口或所述回转部。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运输部包括两条运输线,所述复核部与所述回转部均为一条运输线,且设置在两条所述运输部的中间。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顶升移载输送机的复核部上还设置有第六RFID读写器,所述第六RFID读写器位于所述复核部的出口。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顶升移载输送机的回转部上还设置有第七RFID读写器,所述第七RFID读写器位于所述回转部的出口。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回转部的出口与所述运输部的入口相连接,用于将使用完毕的所述托盘运回所述托盘领取台。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复核部位于所述回转部的上层。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安检运输系统,包括所述的人包对应安检设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安检时旅客需要将自己的所有行李放置在同一个所述托盘中,所述托盘中预设有与用户的身份信息相关联的RFID芯片,当用户使用对应的托盘后,所述托盘中的RFID芯片便会与相对应用户的身份信息进行关联,随即生成唯一的UID号,所述托盘继续通过所述运输线进行自动运输,当承载有旅客行李的所述托盘到达所述安检机时,设置于所述安检机上的所述RFID读写设备便会对实时进入所述安检机内的对应托盘中的RFID芯片进行识别,此时,所述安检机会对对应的托盘以及承载在该托盘中的旅客行李进行扫描,进而生成相关的X光扫描信息,随后,处理器便会将相关的托盘中的RFID芯片生成的唯一的UID号进一步的与所述X光扫描信息进行关联,使同一个旅客的身份信息与其使用的托盘的对应UID号以及旅客的行李的X光扫描信息进行关联,并生成由所述身份信息、所述UID号和所述X光扫描信息共同组成的绑定信息;而当某位旅客的行李出现问题的时候,工作人员便可通过旅客的身份信息查询并锁定相关的UID号,进而快速查询到相关旅客行李的X光扫描信息,方便相关的找寻工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人包对应安检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人包对应安检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人包对应安检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人包对应安检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四。
附图标记:
1-托盘领取台; 2-安检机; 3-顶升移载输送机;
11-托盘; 12-二维码扫描器; 13-第五RFID读写器;
31-运输部; 32-复核部; 33-回转部;
4-RFID读写设备; 41-第一RFID读写器; 42-第二RFID读写器;
5-第三RFID读写器; 6-第四RFID读写器; 7-第六RFID读写器;
8-第七RFID读写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人包对应安检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一;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人包对应安检设备,包括托盘领取台1、安检机2和顶升移载输送机3;所述顶升移载输送机3包括运输部31、复核部32和回转部33;所述复核部32和所述回转部33位于所述运输部31的下工位;
所述安检机2设置在所述顶升移载输送机3的运输部31上,所述托盘领取台1设置在所述运输部31的入口;
所述托盘领取台1上设置有托盘11、二维码扫描器12和第五RFID读写器13,并且所述托盘11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五RFID读写器13相适配的RFID芯片;
同时,所述安检机2上设置有用于识别所述RFID芯片的RFID读写设备4。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安检时旅客需要将自己的所有行李放置在同一个所述托盘11中,所述托盘领取台1设置有与所述托盘11适配的二维码扫描器12和第五RFID读写器13,用于扫描登机牌的二维码,并对所述RFID芯片进行识别以生成与旅客身份对应的唯一的UID号;在该实施例中,所述身份信息的生成过程为:
旅客在领取托盘11时,通过对应于托盘11的二维码扫描器12对旅客的登机牌中的二维码进行扫描,提取出二维码中包含的旅客身份信息,所述二维码扫描器12扫描后与所述第五RFID读写器13数据连接,数据连接的方式包括无线和有线的方式,同时所述第五RFID读写器13会对托盘11内的RFID芯片进行扫描,以此来将所述身份信息与托盘11中的RFID芯片相绑定,从而生成所述与旅客身份对应的唯一的UID号。
接着,所述托盘11继续通过所述所述顶升移载输送机3的运输部31进行自动运输,当承载有旅客行李的所述托盘11到达所述安检机2时,设置于所述安检机2上的所述RFID读写设备4便会对实时进入所述安检机2内的对应托盘11中的RFID芯片进行识别,此时,所述安检机2会对对应的托盘11以及承载在所述托盘11中的旅客行李进行扫描,进而生成相关的X光扫描信息,此时处理器便会将相关的托盘11中的RFID芯片生成的唯一的UID号进一步的与所述X光扫描信息进行关联,使同一个旅客的身份信息与其使用的托盘11的对应UID号以及旅客的行李的X光扫描信息进行关联,并生成由所述身份信息、所述UID号和所述X光扫描信息共同组成的绑定信息;而当某位旅客的行李出现问题的时候,有权限的工作人员便可根据法律规定进行方便的调取使用,通过旅客的身份信息查询并锁定相关的UID号,进而快速查询到相关旅客行李的X光扫描信息,方便相关的找寻工作。
继续参考图1,所述RFID读写设备4包括第一RFID读写器41和第二RFID读写器42;
所述第一RFID读写器41位于所述安检机2的入口,所述第二RFID读写器42位于所述安检机2的出口。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RFID读写设备4包括第一RFID读写器41和第二RFID读写器42,所述第一RFID读写器41可以当托盘11进入所述安检机2进行扫描之前,对托盘11中的RFID芯片生成的UID号进行第一次扫描,并将该托盘11锁定,在托盘经过安检机2扫描完毕形成X光扫描信息之后,从安检机2出来时,再次对所述托盘11中的RFID芯片生成的UID号进行第二次扫描,以此来确认托盘11以及其中承载的旅客行李,以便防止UID号的关联错误,提高了UID号、X光扫描信息以及旅客的身份信息关联的准确率;并且第一RFID读写器41和第二RFID读写器42还可以记录下来行李进入安检机2和出安检机2的时间,便于查询与比对。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人包对应安检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二;如图2所示,进一步的,所述顶升移载输送机3的运输部31上还设置有第三RFID读写器5,所述第三RFID读写器5位于所述安检机2的下工位,用于对承载问题行李的托盘11的所述UID号进行标记。
在一个实施例中,由于安检过程中,旅客的行李难免会出现问题,工作人员会实时的对经过所述安检机2中的行李的X光扫描信息进行识别,当发现旅客行李中出现了违禁品后,便可以通过第三RFID读写器5对承载有问题行李的托盘11相对应的UID号进行标记,以便于工作人员调取,同时提醒工作人员检查问题行李。
继续参考图2,所述顶升移载输送机3上还设置有第四RFID读写器6,所述第四RFID读写器6位于所述运输部31的出口或所述回转部33,用于对完成移载工作的托盘11上相应的所述RFID芯片生成的UID号进行消除。
由于所述托盘11需要重复使用,而同一个旅客进行的同一周期的安检过程后,所述托盘11需要回收,此时,当所述托盘11完成了一个周期的运输工作之后,所述第四RFID读写器6便会对托盘11在使用过程中生成的唯一的UID号进行消除,以便托盘2的重复使用。
由图1和图2可知,所述运输部31包括两条运输线,所述复核部32与所述回转部33均为一条运输线,且设置在两条所述运输部31的中间。这样,可以使旅客在两侧同时进行安检程序,提高了安检的工作效率。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人包对应安检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三;如图3所示,进一步的,所述顶升移载输送机3的复核部32上还设置有第六RFID读写器7,所述第六RFID读写器7位于所述复核部32的出口。
由于被标记为问题行李的旅客行李需要二次复检,所以,待工作人员对包内的物品检查完毕后还需要重新进入安检机2进行检测,检测没有问题后方可带走行李,而由于所述运输部31包括两条运输线,所以,当行李被工作人员检查完毕后,需要送入与旅客同一侧的运输部31才可以,不然的话行李与旅客不同侧会造成取行李的麻烦,影响安检效率,在复核部32上设置了第六RFID读写器7之后,所述第六RFID读写器7便可以在问题行李进入所述复核部32后,对承载行李的对应托盘11中的RFID芯片进行扫描,识别所述UID号,以判断该行李的初始检测位置位于哪一侧的运输部31上,进而通过顶升移载输送机3将行李移载至该侧,使行李与旅客保持同一侧的位置。待行李重新进入安检机2进行扫描,没有问题后便可以将行李带走。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人包对应安检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四;如图4所示,进一步的,所述顶升移载输送机3的回转部33上还设置有第七RFID读写器8,所述第七RFID读写器8位于所述回转部33的出口。
由于所述运输部31包括两条运输线,两条运输线同时运行,为了保证两侧的运输部31相对应的托盘领取台1上能够时刻保持有可以使用的托盘11,所以,回传的托盘11需要智能的对缺少托盘11的托盘领取台1进行托盘11的补给。
当使用完的托盘11通过回转部33运输至设置第七RFID读写器8的位置后,第七RFID读写器8便还会对托盘11内的RFID芯片进行扫描,同时处理器会判断此时位于两侧的托盘领取台1上的托盘11数量,若某一侧的托盘领取台1上缺少托盘11,便会通过顶升移载输送机3将该托盘11移送至缺少托盘11的托盘领取台1处,补给托盘领取台1的托盘11空缺,以此来保证两侧的托盘领取台1上能够时刻保持有可以使用的托盘11,而不影响旅客的安检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回转部33的出口与所述运输部31的入口相连接,用于将使用完毕的所述托盘11运回所述托盘领取台1。具体的,当托盘11被回传至缺少托盘11的托盘领取台1后,顶升移载输送机3会通过顶升的功能将托盘11运输并补充至缺少托盘11的位置,以便托盘11可以继续下一轮的使用,实现托盘自动补给与重复使用的功能。
进一步的,所述复核部32位于所述回转部33的上层。将复核部32与所述回转部33呈上下层的设置,可以使托盘11的复核与回传的工作同步进行,不会互相影响,并且占用的地方小,节省了占地面积。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安检运输系统,包括所述的人包对应安检设备。
由于所述人包对应安检设备的具体结构、功能原理以及有益效果已经在前文详细叙述,在此便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人包对应安检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托盘领取台(1)、安检机(2)和顶升移载输送机(3);所述顶升移载输送机(3)包括运输部(31)、复核部(32)和回转部(33);所述复核部(32)和所述回转部(33)位于所述运输部(31)的下工位;
所述安检机(2)设置在所述顶升移载输送机(3)的运输部(31)上,所述托盘领取台(1)设置在所述运输部(31)的入口;
所述托盘领取台(1)上设置有托盘(11)、二维码扫描器(12)和第五RFID读写器(13),并且所述托盘(11)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五RFID读写器(13)相适配的RFID芯片;
同时,所述安检机(2)上设置有用于识别所述RFID芯片的RFID读写设备(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包对应安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RFID读写设备(4)包括第一RFID读写器(41)和第二RFID读写器(42);
所述第一RFID读写器(41)位于所述安检机(2)的入口,所述第二RFID读写器(42)位于所述安检机(2)的出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包对应安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移载输送机(3)的运输部(31)上还设置有第三RFID读写器(5),所述第三RFID读写器(5)位于所述安检机(2)的下工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人包对应安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移载输送机(3)上还设置有第四RFID读写器(6),所述第四RFID读写器(6)位于所述运输部(31)的出口或所述回转部(3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人包对应安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部(31)包括两条运输线,所述复核部(32)与所述回转部(33)均为一条运输线,且设置在两条所述运输部(31)的中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人包对应安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移载输送机(3)的复核部(32)上还设置有第六RFID读写器(7),所述第六RFID读写器(7)位于所述复核部(32)的出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人包对应安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移载输送机(3)的回转部(33)上还设置有第七RFID读写器(8),所述第七RFID读写器(8)位于所述回转部(33)的出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人包对应安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部(33)的出口与所述运输部(31)的入口相连接,用于将使用完毕的所述托盘(11)运回所述托盘领取台(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人包对应安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复核部(32)位于所述回转部(33)的上层。
10.一种安检运输系统,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人包对应安检设备。
CN201621286179.2U 2016-11-28 2016-11-28 一种人包对应安检设备以及安检运输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9307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86179.2U CN206930785U (zh) 2016-11-28 2016-11-28 一种人包对应安检设备以及安检运输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86179.2U CN206930785U (zh) 2016-11-28 2016-11-28 一种人包对应安检设备以及安检运输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930785U true CN206930785U (zh) 2018-01-26

Family

ID=613491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286179.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930785U (zh) 2016-11-28 2016-11-28 一种人包对应安检设备以及安检运输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930785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36669A (zh) * 2018-12-04 2019-03-08 陈学中 一种铁路交通进站行李过安检用传送带
CN110077831A (zh) * 2019-04-29 2019-08-02 上海欣巴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处理异常行李的系统
CN110902263A (zh) * 2019-11-18 2020-03-24 江苏中云智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安检托盘回传系统
CN111426704A (zh) * 2020-01-06 2020-07-17 航科院(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行李安检系统及方法
CN115469375A (zh) * 2022-11-14 2022-12-13 成都智元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拍照感应系统及人包可见光图与x光图关联系统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36669A (zh) * 2018-12-04 2019-03-08 陈学中 一种铁路交通进站行李过安检用传送带
CN110077831A (zh) * 2019-04-29 2019-08-02 上海欣巴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处理异常行李的系统
CN110902263A (zh) * 2019-11-18 2020-03-24 江苏中云智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安检托盘回传系统
CN111426704A (zh) * 2020-01-06 2020-07-17 航科院(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行李安检系统及方法
CN111426704B (zh) * 2020-01-06 2023-06-09 航科院(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行李安检系统及方法
CN115469375A (zh) * 2022-11-14 2022-12-13 成都智元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拍照感应系统及人包可见光图与x光图关联系统
CN115469375B (zh) * 2022-11-14 2023-02-14 成都智元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人包可见光图与x光图关联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930785U (zh) 一种人包对应安检设备以及安检运输系统
RU2684981C2 (ru) Способ и система для приема и регистрации багажа на рейсах авиакомпаний
WO2016095777A1 (zh) 基于物品识别标签的物品安检方法和系统
CN104484924B (zh) 一种自助行李交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4700058B (zh) 用于旅客行李的检测方法和装置
RU2768803C2 (ru) Мобильное привод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обработки предмета
CN111530777A (zh) 自助式行李物品安检通道及方法
CN103679617A (zh) 用于实现待存储物品管理的方法和装置
CN109074889A (zh) 用于检测货物中的危险品和违禁品的系统和方法
CN107195114B (zh) 一种共享雨伞租借系统
CN107256417B (zh) 一种自动化行李输送设备及其输送方法
CN102765589B (zh) 一种运输盒自动循环使用的输送系统
CN105151616B (zh) 快递末端仓库机及自动服务方法
CN103996102A (zh) 一种集装箱箱体查验方法
CN106842360A (zh) 一种智能手提行李安检系统
CN110449377A (zh) 一种自动安全检查系统
JPWO2016021145A1 (ja) 電子ロッカー
CN106415325A (zh) 对象中的物项探测
CN206930784U (zh) 一种人包对应安检线以及安检运输系统
CN109525329A (zh) 一种输送带式流水线用通信模块的检测方法、系统、装置
CN206557404U (zh) 一种智能手提行李安检系统
KR20160135442A (ko) 수하물 처리장치, 이를 이용한 수하물 처리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9358371A (zh) 一种ct安检机的行李物品安全检查方法
CN107798366B (zh) 一种港口集装箱搬运无人车运输量统计方法及系统
CN206857208U (zh) 一种安检托盘以及安检托盘领取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126

Termination date: 2018112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