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519157U - 一种应用于涂料生产的反应釜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应用于涂料生产的反应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519157U
CN206519157U CN201720189378.XU CN201720189378U CN206519157U CN 206519157 U CN206519157 U CN 206519157U CN 201720189378 U CN201720189378 U CN 201720189378U CN 206519157 U CN206519157 U CN 2065191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ettle body
outer shaft
stirring frame
motor
kett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18937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毛鼎源
毛海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M & A New Mstar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M & A New Mstar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M & A New Mstar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M & A New Mstar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18937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5191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5191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51915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And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主要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涂料生产的反应釜,其技术方案:包括釜身、釜盖、机械搅拌器和入料装置,机械搅拌器包括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同轴套装的内转轴和外转轴,外转轴的上端与第一电机连接,内转轴的上端延伸出外转轴与第二电机连接,外转轴的下端依次设有第一搅拌框、第一搅拌桨和螺旋桨片,内转轴的下端延伸出外转轴并依次设有第二搅拌桨、第二搅拌框和第三搅拌桨,入料装置包括原料箱、固定板和原料加注管,原料加注管穿过釜盖延伸至釜身内部,原料加注管上设有流量控制阀。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采用两个独立运转的电机,搅拌均匀、效率高,提高反应速度,使得涂料充分反应,制得的涂料质量好。

Description

一种应用于涂料生产的反应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涂料生产的反应釜。
背景技术
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反应釜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橡胶、农药、染料、医药、食品,用来完成硫化、硝化、氢化、烃化、聚合、缩合等工艺过程的压力容器,例如反应器、反应锅、分解锅、聚合釜等;材质一般有碳锰钢、不锈钢、锆、镍基(哈氏、蒙乃尔、因康镍)合金及其它复合材料。涂料是一种工业用材料,其可以通过不同的施工工艺涂覆在物件表面,形成粘附牢固、具有一定轻度、连续的固态薄膜。涂料通常通过将物料放入涂料反应釜内搅拌加工制得,传统反应釜的釜体内只装有一台独立运转的搅拌器,在搅拌过程中,时常会出现搅拌均匀性差的现象,不能很好的解决充分反应的问题,反应效率慢,影响了涂料的质量,满足不了生产的要求,在长时间使用时,还容易造成电机的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诸多不足,提供一种应用于涂料生产的反应釜,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采用两个独立运转的电机,搅拌均匀、效率高,提高反应速度,使得涂料充分反应,制得的涂料质量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应用于涂料生产的反应釜,包括釜身、釜盖、机械搅拌器和入料装置,机械搅拌器包括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同轴套装的内转轴和外转轴,内转轴设置在外转轴的内部,外转轴的上端与第一电机连接,内转轴的上端延伸出外转轴与第二电机连接,外转轴的下端依次设有第一搅拌框、第一搅拌桨和螺旋桨片,内转轴的下端延伸出外转轴并依次设有第二搅拌桨、第二搅拌框和第三搅拌桨,第一搅拌框和第二搅拌框相互对称设置,入料装置包括原料箱、固定板和原料加注管,原料加注管穿过釜盖延伸至釜身内部,原料加注管上设有流量控制阀。
进一步,第一搅拌框和第二搅拌框均包括竖直部和倾斜部,竖直部与釜身的内侧壁相接触,第二搅拌框的倾斜部与釜身的内底壁相接触。第一搅拌框和第二搅拌框不仅起到搅拌的作用,还起到刮理的作用,将粘附在釜身的内壁上的物料刮除下来,避免影响下次涂料的生产,提高生产效率。
进一步,釜身上设有压力表、温度表和排气口,排气口上设有排气阀。设置的压力表用来检测釜身内的压力情况,设置的温度表用来检测釜身内的温度情况,当釜身内压力过高时,通过排气口对釜身内部进行排压处理。
进一步,釜身的底部设有支架和滑轮,支架的上端与釜身铰接,支架的下端设有减震垫,支架的长度大于滑轮的长度。通过将支架铰接设置,从而可以转动支架,当需要固定反应釜时,就将支架向内侧转动,使得支架与地面接触,滑轮与地面分离;当需要移动反应釜时,就将支架向外侧转动,使得支架与地面分离,滑轮与地面接触;设置减震垫起到减少震动和磨损的作用,延长支架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釜身的外侧设有夹套,夹套包括冷却套和保温套,保温套位于冷却套的外侧,冷却套内设有冷却管,冷却管呈螺旋状设置,冷却管的进口位于釜身的下部,冷却管的出口位于釜身的上部。当釜身内温度过高时,设置的冷却套用来对釜身进行降温处理,通过螺旋状设置的冷却管,增加冷却管与釜身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冷却时间更长,冷却效果更好;设置保温套用来保持釜身的温度,防止釜身内的温度骤冷和骤热,避免冷却时的冷却温度向外扩散或者加热时的加热温度向外扩散,提高冷却或者加热效果。
进一步,釜身上设有观察机构,观察机构包括照明灯和观察窗,照明灯包括安装座、灯具和透明保护盖,安装座安装在釜盖的下表面,灯具置于安装座内,透明保护盖覆盖在灯具上,观察窗置于釜身处。设置的观察机构用来观测反应釜内的反应情况,了解涂料的反应状态,以便及时进行处理,改善涂料的生产结果,通过观察窗观察反应釜内部情况,通过照明灯将反应釜内部照亮,使得查看得更加清楚,通过透明保护盖的保护作用,防止釜身的物料污染灯具,影响照明效果。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在生产过程中,将生产涂料的原料放入到原料箱内,原料通过原料加注管加入到釜身内,并利用流量控制阀控制原料加入的速度和质量,利用第一电机控制外转轴,利用第二电机控制内转轴,采用两个电机分别控制,可同时使第一搅拌框、第一搅拌桨、螺旋桨片、第二搅拌桨、第二搅拌框和第三搅拌桨进行同向或者反向旋转,对釜身内的物料进行复合搅拌,有效解决了搅拌不均匀、强度不够的问题;通过第一搅拌框对原料的上部进行搅拌,通过第二搅拌框和第三搅拌桨对原料的底部进行搅拌,同时避免原料粘附在釜身的内壁上,通过第一搅拌桨、螺旋桨片和第二搅拌桨对原料的中部进行搅拌,搅拌全面,使得物料在反应釜内不同高度都可以得到有效的搅拌,搅拌充分,进一步提高物料的均匀性;也可以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只启动第一电机或者第二电机,减少搅拌用具,改变搅拌位置,使得获得的涂料的分散粒径小,外观平滑有光泽,提高涂料的质量;且设置了两个相互独立的电机,可以使得外转轴和内转轴可以独立工作,避免其中任意一个电机损坏而无法使用机械搅拌器,保护了电机,有效延长了机械搅拌器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采用两个独立运转的电机,搅拌均匀、效率高,提高反应速度,使得涂料充分反应,制得的涂料质量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涂料生产的反应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夹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照明灯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釜身;11、压力表;12、温度表;13、排气口;14、排气阀;15、支架;16、滑轮;17、减震垫;2、釜盖;3、机械搅拌器;31、第一电机;32、第二电机;33、内转轴;34、外转轴;4、入料装置;41、原料箱;42、固定板;43、原料加注管;44、流量控制阀;51、第一搅拌框;52、第一搅拌桨;53、螺旋桨片;54、第二搅拌桨;55、第二搅拌框;551、竖直部;552、倾斜部;56、第三搅拌桨;6、夹套;61、冷却套;62、保温套;63、冷却管;7、观察机构;71、安装座;72、灯具;73、透明保护盖。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应用于涂料生产的反应釜,包括釜身1、釜盖2、机械搅拌器3和入料装置4,机械搅拌器3包括第一电机31、第二电机32,同轴套装的内转轴33和外转轴34,内转轴33设置在外转轴34的内部,外转轴34的上端与第一电机31连接,内转轴33的上端延伸出外转轴34与第二电机32连接,外转轴34的下端依次设有第一搅拌框51、第一搅拌桨52和螺旋桨片53,内转轴33的下端延伸出外转轴34并依次设有第二搅拌桨54、第二搅拌框55和第三搅拌桨56,第一搅拌框51和第二搅拌框55相互对称设置,第一搅拌框51和第二搅拌框55均包括竖直部551和倾斜部552,竖直部551与釜身1的内侧壁相接触,第二搅拌框55的倾斜部552与釜身1的内底壁相接触。第一搅拌框51和第二搅拌框55不仅起到搅拌的作用,还起到刮理的作用,将粘附在釜身1的内壁上的物料刮除下来,避免影响下次涂料的生产,提高生产效率。
入料装置4包括原料箱41、固定板42和原料加注管43,原料加注管43穿过釜盖2延伸至釜身1内部,原料加注管43上设有流量控制阀44。在生产过程中,将生产涂料的原料放入到原料箱41内,原料通过原料加注管43加入到釜身1内,并利用流量控制阀44控制原料加入的速度和质量,利用第一电机31控制外转轴34,利用第二电机32控制内转轴33,采用两个电机分别控制,可同时使第一搅拌框51、第一搅拌桨52、螺旋桨片53、第二搅拌桨54、第二搅拌框55和第三搅拌桨56进行同向或者反向旋转,对釜身1内的物料进行复合搅拌,有效解决了搅拌不均匀、强度不够的问题;通过第一搅拌框51对原料的上部进行搅拌,通过第二搅拌框55和第三搅拌桨56对原料的底部进行搅拌,同时避免原料粘附在釜身1的内壁上,通过第一搅拌桨52、螺旋桨片53和第二搅拌桨54对原料的中部进行搅拌,搅拌全面,使得物料在反应釜内不同高度都可以得到有效的搅拌,搅拌充分,进一步提高物料的均匀性;也可以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只启动第一电机31或者第二电机32,减少搅拌用具,改变搅拌位置,使得获得的涂料的分散粒径小,外观平滑有光泽,提高涂料的质量;且设置了两个相互独立的电机,可以使得外转轴34和内转轴33可以独立工作,避免其中任意一个电机损坏而无法使用机械搅拌器3,保护了电机,有效延长了机械搅拌器3的使用寿命。
釜身1上设有压力表11、温度表12和排气口13,排气口13上设有排气阀14。设置的压力表11用来检测釜身1内的压力情况,设置的温度表12用来检测釜身1内的温度情况,当釜身1内压力过高时,通过排气口13对釜身1内部进行排压处理。釜身1的外侧设有夹套6,夹套6包括冷却套61和保温套62,保温套62位于冷却套61的外侧,冷却套61内设有冷却管63,冷却管63呈螺旋状设置,冷却管63的进口位于釜身1的下部,冷却管63的出口位于釜身1的上部。当釜身1内温度过高时,设置的冷却套61用来对釜身1进行降温处理,通过螺旋状设置的冷却管63,增加冷却管63与釜身1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冷却时间更长,冷却效果更好;设置保温套62用来保持釜身1的温度,防止釜身1内的温度骤冷和骤热,避免冷却时的冷却温度向外扩散或者加热时的加热温度向外扩散,提高冷却或者加热效果。
釜身1上设有观察机构7,观察机构7包括照明灯和观察窗,照明灯包括安装座71、灯具72和透明保护盖73,安装座71安装在釜盖2的下表面,灯具72置于安装座71内,透明保护盖73覆盖在灯具72上,观察窗置于釜身1处。设置的观察机构7用来观测反应釜内的反应情况,了解涂料的反应状态,以便及时进行处理,改善涂料的生产结果,通过观察窗观察反应釜内部情况,通过照明灯将反应釜内部照亮,使得查看得更加清楚,通过透明保护盖73的保护作用,防止釜身1的物料污染灯具72,影响照明效果。釜身1的底部设有支架15和滑轮16,支架15的上端与釜身1铰接,支架15的下端设有减震垫17,支架15的长度大于滑轮16的长度。通过将支架15铰接设置,从而可以转动支架15,当需要固定反应釜时,就将支架15向内侧转动,使得支架15与地面接触,滑轮16与地面分离,提高反应釜的稳定性;当需要移动反应釜时,就将支架15向外侧转动,使得支架15与地面分离,滑轮16与地面接触,便于移动反应釜;设置减震垫17起到减少震动和磨损的作用,延长支架15的使用寿命。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以本实用新型为基础,为解决基本相同的技术问题,实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所作出的简单变化、等同替换或者修饰等,皆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6)

1.一种应用于涂料生产的反应釜,包括釜身、釜盖、机械搅拌器和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搅拌器包括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同轴套装的内转轴和外转轴,所述内转轴设置在所述外转轴的内部,所述外转轴的上端与所述第一电机连接,所述内转轴的上端延伸出所述外转轴与所述第二电机连接,所述外转轴的下端依次设有第一搅拌框、第一搅拌桨和螺旋桨片,所述内转轴的下端延伸出所述外转轴并依次设有第二搅拌桨、第二搅拌框和第三搅拌桨,所述第一搅拌框和所述第二搅拌框相互对称设置,所述入料装置包括原料箱、固定板和原料加注管,所述原料加注管穿过所述釜盖延伸至所述釜身内部,所述原料加注管上设有流量控制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涂料生产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框和所述第二搅拌框均包括竖直部和倾斜部,所述竖直部与所述釜身的内侧壁相接触,所述第二搅拌框的倾斜部与所述釜身的内底壁相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涂料生产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釜身上设有压力表、温度表和排气口,所述排气口上设有排气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涂料生产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釜身的底部设有支架和滑轮,所述支架的上端与所述釜身铰接,所述支架的下端设有减震垫,所述支架的长度大于所述滑轮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涂料生产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釜身的外侧设有夹套,所述夹套包括冷却套和保温套,所述保温套位于所述冷却套的外侧,所述冷却套内设有冷却管,所述冷却管呈螺旋状设置,所述冷却管的进口位于所述釜身的下部,所述冷却管的出口位于所述釜身的上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涂料生产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釜身上设有观察机构,所述观察机构包括照明灯和观察窗,所述照明灯包括安装座、灯具和透明保护盖,所述安装座安装在所述釜盖的下表面,所述灯具置于所述安装座内,所述透明保护盖覆盖在所述灯具上,所述观察窗置于所述釜身处。
CN201720189378.XU 2017-02-28 2017-02-28 一种应用于涂料生产的反应釜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5191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89378.XU CN206519157U (zh) 2017-02-28 2017-02-28 一种应用于涂料生产的反应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89378.XU CN206519157U (zh) 2017-02-28 2017-02-28 一种应用于涂料生产的反应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519157U true CN206519157U (zh) 2017-09-26

Family

ID=598924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189378.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519157U (zh) 2017-02-28 2017-02-28 一种应用于涂料生产的反应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519157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81002A (zh) * 2017-12-12 2018-04-06 无锡市飞天油脂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润滑油生产的脱蜡装置
CN108079923A (zh) * 2017-11-24 2018-05-29 长沙德科投资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充分搅拌的反应釜
CN111250024A (zh) * 2020-03-13 2020-06-09 丁启芳 一种反应釜
CN114774187A (zh) * 2022-05-21 2022-07-22 德汇新材料科技南通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烯机油、制备方法及其设备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79923A (zh) * 2017-11-24 2018-05-29 长沙德科投资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充分搅拌的反应釜
CN107881002A (zh) * 2017-12-12 2018-04-06 无锡市飞天油脂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润滑油生产的脱蜡装置
CN111250024A (zh) * 2020-03-13 2020-06-09 丁启芳 一种反应釜
CN114774187A (zh) * 2022-05-21 2022-07-22 德汇新材料科技南通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烯机油、制备方法及其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519157U (zh) 一种应用于涂料生产的反应釜
CN205965831U (zh) 一种具有高搅拌力的化工物料反应罐
CN109200983B (zh) 一种加快散热速度的高效反应釜
CN205965830U (zh) 一种固体物料可粉碎的化工原料搅拌反应罐
CN206027683U (zh) 一种反应釜搅拌系统
CN102728256A (zh) 一种可温控的蛟龙式捏合机
CN206924768U (zh) 一种底部往复式搅拌反应釜
CN109621881B (zh) 搅拌反应罐
CN217189512U (zh) 一种橡胶生产用反应釜
CN107626264A (zh) 一种反应精确的反应釜
CN211936925U (zh) 一种化工用反应釜
CN210584949U (zh) 一种带有加液装置的反应罐
CN209735617U (zh) 搅拌反应罐
CN210022121U (zh) 一种处理生物材料的反应釜
CN106824033A (zh) 一种油墨智能反应釜
CN219663708U (zh) 一种有害气体吸附式化工反应釜
CN205269630U (zh) 一种化学反应罐
CN219722884U (zh) 一种反应釜
CN215028853U (zh) 高效化工反应釜装置
CN206392062U (zh) 一种均匀滴液的化工物料高效搅拌反应罐
CN206478229U (zh) 一种搅拌轴的密封装置
CN205435713U (zh) 一种用于金属材料的加热反应釜
CN205815678U (zh) 带密封投料装置的反应釜
CN219150102U (zh) 一种分级式均匀搅拌的化工反应釜
CN207025315U (zh) 一种新型液体丁腈反应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926